4月2日:清早起来退房,打双条车去清迈机场,办理离境手续,乘坐亚航离开泰国,飞往马来西亚。3个小时后降落吉隆坡,也变回了和北京时间一样的东八区,入境,ATM取现,买手机SIM卡,坐轻轨回市区,步行找旅舍。各种疲惫后,晚上随便在茨厂街附近溜达,吃点东西后回去看美剧休息,缓一缓期待满血复活。



该游记非常精彩,将在携程旅拍平台内被推广展示
- 包括但不限于携程及其关联公司的网站App
- 有疑问可联系
知道了
在这里可以切换
有图/无图模式和收藏游记
飞机降落,顺利到达吉隆坡。还好我提前办好了签证,顺利通关。我需要找个ATM取钱,然后买手机卡回市区,机场这免费WiFi速度还挺快。
著名的茨厂街,骑楼林立,却和国内普通夜市没什么差别。吉隆坡是个大杂烩,在街道上你其实可以分辨出马来人、华人还是印度人。
4月3日:睡足8个小时后,满血复活。上午参观了马里安曼印度庙和仙四师爷庙,然后步行至独立广场,欣赏广场周边精致而又有故事的一座座建筑,包括苏丹阿夫沙末大厦、国家大剧院、城市展览馆、圣玛丽教堂等。下午乘坐LRT前往KLCC,逛街、逛公园至黑天,终于等到吉隆坡双子塔夜景。品尝老鼠粉后返回旅舍。
马里安曼印度庙,仿金字塔形,上面布满各种人物雕像。很多印度族人前来祈祷,而且进入寺庙需脱鞋。另外,吉隆坡阴天居然也这么热。
茨厂街周边有两间主要的华人庙宇。相比于较大的关公庙,这间建于1864年的仙四师爷庙香火更为鼎盛。在国外看到中国寺庙总觉得怪怪的。
吉隆坡著名的独立广场,因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国旗在此第一次升起,象征独立而得名。草坪很好,而且广场周边的每座建筑都堪称艺术品。
吉隆坡这座城市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街道上混杂的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外,就是各种各样精美的建筑。不同种族的人有着不同的建筑喜好,再加上英国殖民时期的历史遗留,以及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产物,所以造就了如今的吉隆坡。走在街头,你经常会被街边的建筑所吸引,他们不仅有自己的故事,或许还会有灵魂。
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建于1897年,建筑宏伟、风格独特,圆顶大钟楼是吉隆坡市的标志之一。独立广场周边的每个建筑都很美丽,也都很有故事。
圣玛丽大教堂,位于独立广场北面,建于1894年,是一座小巧的哥特式天主教教堂。在这座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城市,天主教堂很少见。
误打误撞进入这家吉隆坡城市展览馆,精彩的城市模型和短片艺术感很强。尽管收取5马币门票,但会给你一张同价值的抵用券供消费使用。
吉隆坡的轨道交通至少有3种,我已经分不清它们的差别,虽然有点乱,但确实四通八达。图中这个叫LRT,应该是轻轨,车不大,体验还不错。
KLCC是吉隆坡中心的简称,狭义上其实就是指著名的双子塔。这个购物商场的上面便是著名的吉隆坡双子塔,而我已经在它下面转晕了,出不去了。
吉隆坡双子塔,终于等到你。
茨厂街著名的胜记瓦煲,招牌是老鼠粉。至于这得名,有说这粉像老鼠尾巴,也有说像老鼠屎。味道倒还不错,只不过这名字实在不雅啊。
4月4日:早起在茨厂街喝粥,参观关帝庙,马来西亚国家清真寺和吉隆坡老火车站。中午吃完南香鸡饭后退房,去中央车站乘坐Bus前往KLIA2航站楼,然后乘坐亚航飞往槟城。飞机降落槟城,苦等Bus后终于到达并入住旅舍,一座百年南洋老屋。随意闲逛槟城吃饭,回旅舍结识一泰国小正太,一起吃宵夜,赏夜槟城。
马来西亚国家清真寺,据说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清真寺,名不虚传,人很多,可见这个国家的伊斯兰信奉者众多。可惜没穿长裤不能入内,只能在外围看看。
这座建筑就是吉隆坡的老火车站,尽管它现在已经被中央车站KL Sentral取代,依旧很酷。
35RM的快轨实在是坐不起,比较顺利的在中央车站找到了机场大巴,SkyBus和AeroBus都只要10RM,良心价啊。这吉隆坡机场距离市区的确远了点。
亚航原来在吉隆坡一个很破的KCCT航站楼,去年才刚刚搬进这个新建的KLIA2航站楼。KLIA2的Slogan是「Next Generation Hub」,名不虚传,完全颠覆传统航站楼在你脑中的概念。作为廉价航空公司,亚航其实各方面都挺专业挺好的。第一次用电子登机牌,完全无需纸质打印,一路畅通。
飞行一个小时,顺利从吉隆坡来到槟城。狭义的槟城其实就是一个小岛,一座槟威大桥与大马相连,我有两天时间可以好好看看这座世界文化遗产。
槟城和我想象中差不多,建城200年来,它容纳了多个族群,各具特色的1700栋历史建筑,造就了这片世界文化遗产。华人很多,骑楼林立,漫步其中,悠闲自得。
晚上和泰国小正太在槟城闲逛聊天,还看到了烟花。他说他在学校学过一年中文,但都忘了,而且只会说,不会读和写,还和我抱怨中文太难。他说他去过云南丽江和香格里拉,下次要去Tibet,他甚至还知道哈尔滨。和泰国在中国火爆一样,其实中国在泰国同样火爆。为中泰友谊干杯。
陪刚认识的泰国小正太出来吃夜宵,他说要尝试印度菜。一路上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人家英语那么好,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
晚上和泰国小正太在槟城闲逛聊天,还看到了烟花。他说他在学校学过一年中文,但都忘了,而且只会说,不会读和写,还和我抱怨中文太难。他说他去过云南丽江和香格里拉,下次要去Tibet,他甚至还知道哈尔滨。和泰国在中国火爆一样,其实中国在泰国同样火爆。为中泰友谊干杯。
4月5日:上午睡到9点起来,和泰国小正太告别,开始暴走槟城乔治市。通过槟城博物馆,各种街道、寺庙、教堂和祠堂,逐步了解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城的过去和现在。中午吃完印度餐后返回旅舍休息,为保命只能选择躲避日光直射。傍晚外出按图索骥寻找拍摄壁画,游览姓氏桥,坐船出海观赏日落,闲逛槟城之夜。
蓝屋是清朝著名华侨商人,曾经东南亚首富张弼士的老宅,也是东南亚现存的最大的清代中国园林式住宅。可惜如今只能定时购票统一参观。
圣母升天大教堂,槟城主教教区。昨晚就听到这里有祷告和音乐声,今天前来发现很多人。在这样一座种族混杂的城市,他们依旧能保持自己的信仰。
走在这座百年老楼里,边走边看,边看边查,去慢慢品读它的历史,感受它的沧桑和积淀。门票象征性收取1RM,博物馆本该如此。
最初的华人移民到槟城时,他们以血缘姓缘等关系聚居,建立社团组织,互相团结帮助。所以槟城有五大姓氏公司(公祠/kongsi),分别是龙山堂邱公司、叶公司、杨公司、林公司、陈公司。
姓氏桥是华人在槟城的最早聚集地,房屋都是搭建在海上,底部用木桩支撑着,已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前规模最大的是周姓桥,依然有人继续从事着简单的捕鱼业,生活简单淳朴。
连接槟岛和威省的除了东南亚最长的桥槟威大桥外,还有轮渡。趁着天还没黑,坐上船,离开槟榔屿,去对面的威省北海瞧一瞧。海上观落日,真是太美了。
槟城的旧关仔角钟楼混合了英式钟楼与回教摩尔式的圆顶,是当地华人出资建设的。2005年,在钟楼前又树立了一个拥有本地色彩的巨形铁槟榔。
槟城最可怕的是什么知道么?就是13:00-16:00的阳光直射,30多度的高温暴晒,街路上一丝阴影都没有。看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就证明大家还是都怕死的。
2008年7月7日,槟城乔治市被颁布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从200年前建城以来,这座城市容纳了多个族群,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度人、阿拉伯人、亚齐人、泰国人、缅甸人和英国人的建筑物特色,这些具有历史性且超过1700栋的古老建筑皆代表并说明了各族的传统和文化。
4月6日:清早起来,继续参观乔治市剩余知名建筑景点,寻找孙中山槟城遗迹,了解峇峇娘惹知识,漫步海滩,在咖啡馆写明信片并寄出。下午,搭乘巴士前往槟城机场,乘坐亚航傍晚到达吉隆坡机场KLIA2航站楼,幸运赶上18:15的大巴前往马六甲。旅舍老板开车来马六甲中心车站接我,入住,吃晚餐,夜宿马六甲。
建于1818年的圣乔治教堂,是东南亚地区最古老的英式教堂,由第一批在当地传教的英国教士所建。白色建筑典雅美观,尖顶巍然耸立,绿草茵茵,独具一番英国风情。
华人大会堂旁边,坐落着这座历史悠久的观音亭,它是由1800年代最早移民到槟城的华人所建。这里的华人大多来自福建、海南,而南海观音就是他们最大的信仰,香火很旺。
建于1801年,是槟城最大最古老的清真寺。周边很多印度人和穆斯林,各种宗教信仰在这座城市真的已经完美融合,如此和谐。
槟城的重要人物还有孙中山,这里曾是他在海外革命事业的根据地,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就在这里策动。而他在1910年创刊的《光华日报》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中文报纸。
又学会两个新词,Baba和Nyonya,即峇峇、娘惹,这是对大马华人后裔的称呼。这座侨生大宅现在变为一家博物馆,专门展示峇峇娘惹生活风貌。
2012年槟城乔治市艺术节期间,来自立陶宛的一位青年艺术家绘制了一系列壁画,结果这一系列以「姐弟共骑」为代表的壁画风靡一时,扬名国内外。此后,其他艺术家的壁画也陆续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这里的街头艺术风潮。很多壁画利用了一些实物道具,使其更加逼真,活灵活现。
2012年槟城乔治市艺术节期间,来自立陶宛的一位青年艺术家绘制了一系列壁画,结果这一系列以「姐弟共骑」为代表的壁画风靡一时,扬名国内外。此后,其他艺术家的壁画也陆续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这里的街头艺术风潮。很多壁画利用了一些实物道具,使其更加逼真,活灵活现。
壁画不像建筑物或景点,很多都隐藏在街头巷尾,并不是很容易被发现。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按图索骥」,对照着地图,再配合用嘴问路,基本上终于把所有壁画都找齐,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我还发现,很多人用手摸壁画,摆各种Pose,各种拍照,破坏这些艺术品,而且并非中国人。
在槟岛的另一侧,其实不仅有高山丛林,还有美好的海滩,可惜我没有时间了。这座富饶的小岛也绝对值得你多花些时间慢慢赏玩,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机会再来。
在槟岛的另一侧,其实不仅有高山丛林,还有美好的海滩,可惜我没有时间了。这座富饶的小岛也绝对值得你多花些时间慢慢赏玩,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机会再来。
坐着RM2.7的大巴从槟岛的北面又来到南面,时隔48小时,我又回到了槟城机场。车上遇到一位华人,和他聊了聊,大马的华人基本最少都掌握三门语言,真好。
短短48小时,根本不够玩转槟城,它给我的感觉有些像泰国清迈,至少需要三四天,用来慢慢品味和感受。国外的机场基本都还很和谐,虽然物价也比平常高一些,但不至于像国内那么离谱。另外,亚航真的很便宜,非大促期间,也能买到低于100元人民币的机票,尽管飞行距离也不远。
THE END
热门推荐
张胤laji92454在该游记中提到了:
获取更多攻略信息
推荐阅读

you****55

21.4万

23

苰懿

1.6千

0

牛牛圄海上繁花

1.3千

0

哈罗_啊啊迪

2.0千

6


一期一会

3.2千

7

SharrenQuin

1.9千

0

di荻er

1.4千

0

陈云川

5.4千

7


hongyanliu56

9.7千

9


55号民宿行者阿四

1.8万

20

Jakuranda橙

3.7千

6

云云

5.8千

6

ellisasa

3.4千

6


铁莉

1.4万

7

胡思乱想

2.8千

8


乐_雯

8.5千

14


曾经的季节

3.7千

72

吳小靚大胖紙Just_wanna_play

8.3千

4


吴小兮

1.9千

7


吴小兮

3.1千

8

qzuser

1.6千

3


135****4073

3.7千

10

王胡走

3.5千

3


bea仪

30.7万

43

-----hazel-----

2.6千

0

咪呀个

1.7千

0

幽灵屎

2.3千

0


吴小兮

29.4万

35

蓝T恤的小索

7.8千

5


返影入深林

1.1万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