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用车轮和脚步书写的新西兰南岛《山海经》(2025版):春节12日环岛全记录(三)
新西兰、特卡波湖等18地

用车轮和脚步书写的新西兰南岛《山海经》(2025版):春节12日环岛全记录(三)

出发时间

1

行程天数

14

人均花费

2.6万

和谁出行

和朋友

今日行程:奥瓦卡——努盖特角(Nugget Point)——普拉考努伊瀑布(Purakaunui Falls)——失落的吉普赛(Lost Gypsy Gallery)——帕帕托瓦伊海滩(Papatowai Beach)——佛罗伦萨山观景台(Florence Hill Lookout)——大教堂洞穴(Cathedral Caves) or 麦克林瀑布(McLean Falls)——库里欧湾(Curio Bay)化石森林(Petrified forest)——南岛最南端斜坡角(Slope Point)——怀帕帕角灯塔(Waipapa Point Lighthouse)——斯特林角(Stirling Point)——布拉夫山(Bluff Hill)——因弗卡吉尔(Invercargill)

努盖特角是卡特林斯海岸线上最独特的地貌之一。这座陡峭的山岬傲然矗立在南岛的东南角,顶端屹立着一座灯塔,守护着这片海域的安宁。山岬四周,散落着众多形如金块的岩石小岛,因此得名“Nugget(金块)”。

尽管努盖特角因其壮丽的海景和独特的礁石群而闻名,但真正不可错过的自然奇观是这里的日出。

清晨5点半,天还未亮,我们便动身前往努盖特角,期待一场与日出的邂逅。尽管五级的风力让空气显得格外凛冽,但内心的憧憬却让寒意变得微不足道。

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四周仍笼罩在深蓝色的夜幕中,只有远处灯塔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像一颗孤独的星辰。

风呼啸着从海面扑来,带着咸湿的味道,时刻在提醒我们大自然的狂野与力量。我们裹紧外套,沿着步道走向观景台,耳边是海浪拍打礁石的撞击声,仿佛一首低沉的交响乐,为即将到来的日出奏响序曲。

天边渐渐泛起一丝微光,海天交界处堆积着厚厚的云层,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浓淡相宜。

风依旧猛烈,吹得头发凌乱,却也让人感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畅快。我们站在观景台上,目光紧紧锁定东方,生怕错过日出的任何一个瞬间。

努盖特角灯塔建于1870年,高8米,海拔75米,最初是为了指引船只避开这片危险的海域而建。灯塔的光每12秒闪烁两次,可见距离达14海里。它不仅是航海者的指路明灯,更是这片海岸线的标志性建筑。

从灯塔向下看去,十几只海狮懒洋洋地躺在岩石上,正享受着慵懒舒适的怡人时光。

起初,云层厚重得几乎遮住了整个天际,只有几缕微弱的光线从缝隙中透出,像是大地在悄悄苏醒。

渐渐地,云层的边缘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仿佛有人用画笔轻轻勾勒,将黑暗一点点驱散。海面也开始泛起微光,波光粼粼,好似无数颗星星坠入了水中,随着波浪起伏闪烁。

突然,云层中裂开了一道缝隙,一束耀眼的光芒从缝隙中射出,直刺海面。风似乎也安静了下来,好像在为这一神圣的时刻让路。

太阳缓缓地从云层中探出半个脑袋,宛如一个害羞的孩童,小心翼翼地窥视着这个世界。它的光芒并不刺眼,柔和而温暖,将周围的云层染成了橙红色,点燃了整片天空。

然而,云层并未完全散去,太阳在升起的过程中时而被遮挡,时而又露出半边脸,像是在与我们玩捉迷藏。

每一次它从云后跃出,都会带来一阵惊叹,而每一次隐没,又让人心生期待。这种若隐若现的美,让日出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和神秘感。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云层也被染上了更多的色彩,从橙红到金黄,再到淡粉,整个天空仿佛成了一幅流动的油画。海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更加璀璨,像是撒下了一层金色的鳞片。

远处的礁石群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雄伟,海浪拍打着它们,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风依旧在耳边呼啸,但此刻的寒意已被日出的壮美驱散。我们站在观景台上,被这大自然的奇迹深深吸引,久久不愿离去。

努盖特角的日出,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生命的蓬勃,也让我们明白,有些美,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回程的路上,阳光已经洒满了大地,努盖特角的轮廓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风依旧在吹,但心中却充满了温暖与满足。这一场与日出的邂逅,注定会成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风景。

Tips:

一、除了海狮,努盖特角也是海豹、灰鸥、鹭鸶、黄眼企鹅、篦鹭和塘鹅的栖息地,海象偶尔也会造访此处。沿着Nugget Point/Tokata Walks步道,还可以从努盖特角一路轻松步行至怒吼湾(Roaring Bay),在这里你可以偷偷“躲”起来等待黄眼企鹅的出现,清晨和日落是最佳的观赏时间。

二、计划观看日出或日落,请提前查好时间,并预留足够的时间步行至观景台。前往灯塔的步道虽然维护良好,但部分路段较为陡峭,尤其是在风大的时候,行走时请注意脚下,避免靠近悬崖边缘。清晨海边风力大,气温低,建议穿着防风外套、保暖衣物和舒适的徒步鞋。

三、如果计划飞无人机,请务必密切关注风速。我们在游览时,MetService显示风速达到了35公里/小时,这相当于五级风的标准,已经超出了大多数无人机的抗风能力。因此,我不得不临时放弃了飞行计划,以确保设备的安全。

在努盖特角欣赏完日出后,我们回到旅馆稍作休息,随后便正式开启了今天的南方观光公路(Southern Scenic Route)之旅。这条风景如画的旅游路线全长约610公里,沿途汇聚了海岸线、森林、湖泊、瀑布和野生动物等多种自然景观,堪称南岛东南部最迷人的自驾路线。

公路从但尼丁出发,沿着东南海岸线逶迤而行,穿越风景秀丽的卡特林斯地区,经过因弗卡吉尔,最终抵达蒂阿瑙。

普拉考努伊瀑布是南岛著名的瀑布之一,以三层阶梯式的独特造型和如画的风景而闻名。瀑布掩映在枝繁叶茂的灌木丛中,宛如一颗隐藏在绿意中的宝石。

沿着步道前行,耳边是鸟鸣与溪流的合奏,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步道并不长,大约只需步行10分钟,便能抵达瀑布观景台。

当我们走近时,瀑布的轰鸣声逐渐清晰,眼前豁然开朗——普拉考努伊瀑布从20米的高处倾泻而下,水流如银丝般垂落,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湍急的水流受到岩石的阻挡被分成三段阶梯,层层叠叠,令人拍案叫绝。

站在观景台上,感受着瀑布带来的清凉,所有的烦恼也随之冲刷而去。若想近距离欣赏瀑布的壮美,还可以走下观景台。如果愿意,甚至可以走得更近一些,让飞溅的水花轻抚面颊,与瀑布来一次亲密的对话。

附近还有一个与瀑布同名的普拉考努伊海滩(Purakaunui Beach),这里被茂密的森林和起伏的沙丘环绕,仿佛一片未被打扰的净土,保持着最原始的自然风貌。时间充裕的话,不妨放慢脚步,走进这片宁静的海滩,感受海浪轻抚沙滩的温柔,聆听海风吹过森林的低语。

Tips:

一、普拉考努伊瀑布全年都适合游览,春季和夏季(9月至次年3月)天气较为温暖,植被茂盛,景色更加迷人。从停车场到瀑布观景台的步道长约10分钟,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游客。瀑布周围湿滑,靠近时请注意脚下安全。

二、普拉考努伊海滩沙质细腻,非常适合散步和放松,尤其是退潮时,沙滩上会露出许多有趣的贝壳和海藻。海滩设有野餐区,可以在享用美食的同时欣赏海景。

在东南海岸的尽头,失落的吉普赛画廊静静地伫立在帕帕托瓦伊的海风中。阳光穿过彩绘玻璃,在斑驳的墙面上洒下斑斓的光影,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会呼吸的机械森林。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顿时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好像一下子进入了一位机械艺术家的乌托邦。

生锈的齿轮相互咬合,老旧的钟表指针轻轻摆动,废弃的收音机里流淌出沙哑的音乐。艺术家用巧手赋予这些被遗忘的零件新的生命,让它们在这座机械城堡中翩翩起舞。

我轻轻转动一个铜制把手,整面墙的装置开始运转,发出悦耳的叮咚声,像是时光在细语。

数百件手工制作的小装置与精巧玩意儿错落有致地陈列在房间的每个角落,难怪这里又被称为“自动装置画廊(Automata Galley)”。

在这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机械迷宫,废弃的物件找到了新的归宿,它们不再是工业文明的残骸,而是化身为永恒的艺术品。

卡特林斯地区星罗棋布的海滩,如同一串散落的珍珠,常常让人难以抉择。而帕帕托瓦伊海滩恰如一颗触手可及的明珠,静静地依偎在主路旁,无需绕行,便能轻易抵达。

当然,帕帕托瓦伊海滩的魅力远不止于它的地理位置。这里是帕帕托瓦伊河(Papatowai River)的入海口,河岸、河口与远海三者彼此交织,却又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发源于卡特林斯郁郁葱葱山林间的帕帕托瓦伊河,如同一条蜿蜒的丝带,穿过茂密的原始树林,最终在帕帕托瓦伊海滩的河口与大海相拥。

河岸两侧,高大的蕨类植物与原生树木筑起了一道天然的围墙;河口的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天空的云影与周围的绿意;远处,大海的轮廓隐约可见,海浪的声音随风传来,与河口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里是淡水与海水的交汇处,彰显了自然力量的碰撞与融合。帕帕托瓦伊河在这里结束了它的旅程,却开启了一段新的故事——它融入了浩瀚的海洋,成为无尽循环中的一部分。

距离帕帕托瓦伊海滩2分钟车程的佛罗伦萨山观景台,是南岛最佳的海岸观景点之一。它同样位于主路旁,无需长途跋涉,便能将陶图库湾(Tautuku Bay)的全景尽收眼底。

在正午阳光的直射下,宽阔的马蹄形海湾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洁白的沙滩与碧蓝的海水交相辉映,勾勒出海岸优美的轮廓;海浪轻柔地拍打着岸边,发出舒缓的节奏;被海风塑形的树木一路延伸至远方,诉说着与风共舞的故事。

若是涨潮时分前来,你还能亲眼目睹海水从附近彩虹岛(Rainbow Island)的喷水洞(Spouting Cave)中喷薄而出的壮观景象。可以说,佛罗伦萨山观景台不仅是一处观景点,更是一扇通向自然之美的窗口,它是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卡特林斯之眼”。

Tips:

一、失落的吉普赛画廊开放时间从每年的10月底到次年的4月底,每周三闭馆。附近还有一家咖啡馆,以及一个需要付费的独立展区,展区内有大量可以互动的小机器和“展品”。画廊是卡特林斯地区最有趣、最好玩的室内旅游景点,而且就位于主路边上,有时间一定不要错过。

二、帕帕托瓦伊海滩的潮汐变化较大,尤其是河口区域。建议提前查看潮汐表,避免在涨潮时被困或遇到危险。

三、佛罗伦萨山观景台还是探索周边自然美景的起点。从这里出发,你可以漫步至陶图库海滩,感受细沙在脚下的柔软,或是沿着森林步道前往威尔基湖(Lake Wilkie)。

接下来原本的计划是打卡大教堂洞穴,一片被海浪雕琢出的恢弘殿堂。然而,抵达时却被告知洞穴要到傍晚6点才开放。时间不等人,为了不影响后续的行程,我们决定启动Plan B——放弃大教堂洞穴,转而前往附近的麦克林瀑布。

从停车场出发,单程大约需要20分钟。步道两旁是葱郁的树林,高大的蕨类植物与古老的树木交织成一片绿色的穹顶,午后的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一路伴随着溪流潺潺的低语,我们缓缓行进。15分钟后,耳边渐渐传来水流的龙吟声,扒开一片茂密的蕨丛,第一个阶梯状的瀑布映入眼帘。它虽不及后面的主瀑布壮观,却别有一番灵动的韵味。

来到步道的尽头,登上观景台后,麦克林瀑布赫然出现在眼前。高22米的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宛如一条银色的绸缎。水流撞击岩石,溅起无数细小的水珠,形成一片朦胧的水雾。

阳光透过水雾折射出微小的彩虹,为这片自然奇观增添了一抹梦幻的色彩。瀑布下方的水潭清澈见底,几块被水流打磨得光滑的岩石静静地躺在水底。绿野仙踪般的景致让我们驻足凝望许久,并沉醉其中。

尽管未能如期探访大教堂洞穴,但麦克林瀑布的声形却让我们感到不虚此行。阳光、森林、瀑布,还有那不经意间出现的小彩虹,构成了这个午后最美好的记忆。或许,旅行中最珍贵的不是按计划完成每一个目的地,而是在意外的转角处,遇见另一片令人心动的风景。

Tips:

一、大教堂洞穴是南岛最壮观的海蚀洞穴之一,是由数千年来海浪日复一日冲刷而成。若想体验溶洞之旅,需要先步行穿过怀帕蒂沙滩风景保护区(Waipati Beach Scenic Reserve)到达怀帕蒂沙滩,左转沿着沙滩向北步行一小段,即可抵达洞穴,往返全程约需1小时。两个主洞穴在悬崖处合二为一,其中一个洞顶高30米,洞内声音效果极佳,可以在里面一展歌喉。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大教堂洞穴入口处在退潮前两小时开始向游人开放,然后视当天的海面风浪而定,大约在两个小时后再度关闭。由于进入洞穴需要经过私人土地,因此需要收取15纽币/人的费用。建议提前在官网查询当天开放和关闭时间。

二、卡特林斯地区除了上文提到的普拉考努伊瀑布和麦克林瀑布,还有玛泰瀑布(Matai Falls)和落差不足一米的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等。这些瀑布离停车场都只有10-20分钟的步行距离,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游客轻松游览。

继续西行,下一站是卡特林斯最好的海滩之一——库里欧湾,它不仅是一片风景如画的海湾,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自然博物馆。

抵达库里欧湾后,不必急于进入库里欧湾假日公园露营地(Curio Bay Holiday Park)。只需右转,再行驶300米左右,便能遇见那片著名的自然奇观——化石森林(Petrified Forest)。

1.7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我们所处的地方曾是一片茂密的针叶林。然而,持续的暴雨倾泻在附近被火山灰覆盖的火山之上,形成了汹涌的混合了泥浆、火山灰与岩石的洪流。

洪水席卷了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这片森林也无情吞没。洪水中富含的二氧化硅渗入了倒伏的树木,在短短几个月内,将它们化作了永恒的石头,凝固了时间的痕迹。

与动物化石相比,完整的树木化石极为罕见。我们今天能够看到这些化石,主要是因为硅化作用在洪水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内迅速发生,此时树木尚未腐烂。随后,在海浪的持续冲刷下,覆盖在化石树上的土壤逐渐被侵蚀,最终使这些远古的沧桑与奇迹得以重见天日。

尤为难得的是,这片化石森林只有在退潮时才会显露真容。游客通常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化石遗迹,据说它们的纹理和年轮至今依然清晰可见。然而不知为何,今日入口紧闭,我们只能在观景台上远眺。

根据解说板的介绍,附近悬崖上发现的原木化石还揭示了另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这里曾多次遭遇洪水侵袭。森林在灾难中被摧毁,但每一次都顽强地重生,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崖壁上郁郁葱葱的绿意与底下静静躺卧的化石,好似在无声地对话,共同诉说着地球漫长而恢弘的历史。

远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低沉的雷鸣声,仿佛在为这片化石森林奏响一首古老的挽歌。

告别化石森林,我们径直驶上露营地的瞭望台。作为周围的制高点,这里视野开阔,极目远眺,整个库里欧湾海岸线尽收眼底,包括化石森林和主沙滩在内的景色一览无余。

神奇的是,东方的海面上依旧蓝天白云,阳光洒在蔚蓝的海面上,波光粼粼;而西侧化石森林的上空却是乌云密布,海水的颜色也随之变成了深沉的蓝绿色。阴晴交织的南海岸,宛如大自然的双重奏,让人不禁感叹天地间的变幻莫测与无穷魅力。

从瞭望台下来,我们前往库里欧湾的主沙滩,那是一片绵长的新月形白色沙滩,宛如一条柔美的丝带镶嵌在海岸线上。

海风轻拂,海浪层层叠叠地涌向岸边,远处的礁石在波涛的冲击下溅起朵朵洁白的浪花。

这里是冲浪爱好者的天堂,湛蓝的海面上,几道身影随着海浪起伏,与大海共舞。我们坐在沙滩上,看着冲浪者在浪尖上划出优美的弧线,感受着海风带来的自由与活力。

正当我们沉浸在这片美景中时,海面上突然跃起几道银灰色的身影——是赫氏海豚(Hector's Dolphin)!

由于距离太远,即时用上了200mm的长焦镜头,拍到的也仅仅是一点黑影。下面这段视频经过裁剪后,画质略显粗糙,大家凑合着看。

这些世界上最小的海豚在浪花中嬉戏,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海里,仿佛在为我们表演一场即兴的舞蹈。我们屏住呼吸,生怕打扰这美妙的时刻,心中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沿着海岸线慢慢走回露营地,我们的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感激。从瞭望台的阴晴海岸线,到化石森林的时光印记,再到主沙滩的冲浪与海豚的惊喜,库里欧湾用它独有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多样与神奇。

Tips:

一、海豚嬉戏、化石森林、黄眼企鹅和冲浪胜地是库里欧湾的四大亮点。主沙滩绵长宽阔,除了从露营地进入,沿着怀卡瓦-库里欧湾路(Waikawa Curio Bay Road)行驶,途中还有几处小型停车场,方便游客直接前往沙滩。

二、化石森林只能在退潮时观赏,建议提前在MetService上查询该地区的潮汐表,规划好时间再前往。此外,这里还是黄眼企鹅的栖息地,黄昏时分有机会看到它们归巢的珍贵场景。

斜坡角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南端,一个充满地理意义的地方。从库里欧湾出发,我们行驶在乡间小路上,沿途是绵延的牧场和零星散布的羊群,一派典型的南岛田园风光。

到达停车场后,天空突然阴沉下来,大颗的雨点开始飘落。我们裹紧外套,一路小跑穿过湿漉漉的草地,朝着海边奔去。

前往斜坡角需要穿过一片广袤的私人农田。步道的尽头,一座孤独的小灯塔静静地伫立在海崖之上;灯塔旁,唯有一块指向赤道与南极的黄色标志牌与之相伴。

尽管雨水打湿了衣服,但当我们抵达标志处时,这片区域奇迹般地雨过天晴。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广阔的南太平洋上,海面泛起粼粼波光。

黄色的标牌上清晰地标注着这里距离赤道5140公里,距离南极4803公里。望着这组数字,我突然意识到——这大概是我距离南极最近的时刻了,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顿时涌上心头。

站在陡峭的悬崖边,脚下是倾斜的崖壁,耳边回荡着海浪猛烈拍打礁石的轰鸣。眼前,海天相接处延展出无垠的蓝,强劲的海风迎面扑来,我闭上眼,任性地将它想象成来自南极的凛冽寒风。

这一刻,天上的乌云尚未完全散去,雨后的清新与阳光的温暖交织在一起。斜坡角的风云变幻,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与神秘,也让我对南岛的美丽有了更深的体会。

Tips:

一、斜坡角位于私人农田内,前往时需要穿过牧场。请遵循指定的步道,不要打扰牲畜或破坏围栏。注意及时关闭农场门,防止牲畜走失。步道单程约需20-30分钟。

二、斜坡角靠近海边,天气多变,建议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做好防雨、防晒和防风的准备。标志附近通常海风较强,海浪较大,拍照时请不要靠近悬崖边缘,以免发生意外。

怀帕帕角是今天卡特林斯海岸线之旅的最后一站,尽管时针已指向下午6点,但怀帕帕角的阳光依然炽烈,仿佛时间在这里走得慢了些。

标志性的白色灯塔矗立在灌木丛生的草丛和岩石海岸线上,像一块被海水打磨过的玉石,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灯塔于1883年建成,从停车场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

礁石滩上,海浪一遍遍亲吻着黝黑的岩石,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跳跃,宛如无数颗散落的钻石。潮水退去后,留下的水洼静静地躺在礁石之间,像一面面破碎的镜子,倒映着南海岸辽阔的天光云影。

向西南方向眺望,海天相接处,斯图尔特岛(Stewart Island)——这座新西兰第三大岛的轮廓若隐若现。

沿着海岸漫步,我正与同伴打趣,说一整天都未曾遇见海狮的踪影。话音未落,不远处的沙滩上,一只体型硕大的海狮便悄然现身。

它对我的到来毫不在意,只是慵懒地打了个哈欠,随后便慢悠悠地挪动着笨重的身躯,钻进一旁的草丛睡觉去了。

继续前行,竟然还有惊喜,另一片沙滩上同时安卧着两只海狮。它们起初警觉地昂起头,黑曜石般的眼睛紧盯着我这个不速之客。但随着时间流逝,或许是感受到我并无恶意,它们又相继垂下头,最终在涛声的摇篮曲中一同沉入梦乡。

南方观光公路的卡特林斯段,就在这场海与陆的睡眠中告一段落。一天的旅程,如同一首跌宕起伏的诗篇,带着自然的韵律与生命的惊喜,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踏过飞瀑流泉的轻吟,漫步于海湾的柔波之间,在画廊的机械气息中驻足,又在化石森林的古老纹路里触摸时光的痕迹。意外的邂逅,让赫氏海豚的跃动与海狮的慵懒成为旅途中最灵动的点缀。狂风骤雨的洗礼,雨过天晴的豁然,南海岸的多变天气诉说着自然的无常与壮美。这一日,我们与山海对话,与风雨共舞,在南岛之南,感受着生命的辽阔与诗意。

Tips:

一、了解怀帕帕角灯塔的历史背景,能让你的游览更有深度。它与1881年的海难事件有关,那次事故导致131人丧生。怀帕帕角灯塔高约13米,采用经典的白色圆柱形设计,塔身为木质结构。它虽不如其他灯塔那般宏伟,却以其小巧精致和独特的历史意义吸引着游客。

二、怀帕帕角地处海岸,风势较大,建议携带防风外套和保暖衣物,以应对多变的天气。海狮是这里的常驻居民,请保持距离,避免打扰它们的生活,也保护自身安全。

告别卡特林斯,我们的旅程继续向西延伸,驶向南岛最南端的小镇——布拉夫。这座小镇依偎在福沃海峡(Foveaux Strait)旁,被视作“新西兰的南大门”。

布拉夫是新西兰最古老的欧洲定居点之一,早在1824年就有欧洲移民在此定居。它的名字来源于小镇周围陡峭的海岸线(“Bluff”意为“陡峭的悬崖”)。作为南岛的重要港口,布拉夫曾是捕鲸和航运的中心,如今仍是新西兰通往斯图尔特岛的门户。

布拉夫以出产世界上最美味的生蚝而闻名。每年5月举行的“布拉夫生蚝节(Bluff Oyster Festival)”是小镇最盛大的节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品尝新鲜捕捞的生蚝,享受音乐、美食和当地文化。

布拉夫还有另一个为人熟知的身份——它是1号公路的南端终点。1号公路全长2033公里,贯穿新西兰的南北两岛,被誉为新西兰的“交通大动脉”。正是在布拉夫的斯特林角,这条连接起繁华与宁静、城市与自然的公路画上了句号。斯特林角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座矗立在海边的路标,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布拉夫到南极以及世界各大城市的距离。

生蚝湾餐厅(Oyster Cove)就坐落在斯特林角附近,他们家不仅因为肥美的生蚝而闻名,更拥有绝佳的海景视野。坐在餐厅内,透过明亮的落地窗,福沃海峡的碧波与远方的天际线一览无余。

令人懊恼的是,1月并非生蚝季,而且尽管我们一路紧赶慢赶,可抵达生蚝湾餐厅时,已是晚上9点半,餐厅早已打烊。不过,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布拉夫山山顶的一场日落,很快便弥补了我们的遗憾。

夕阳在我们眼前缓缓沉入福沃海峡的天际,将天空渲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海面波光粼粼,仿佛撒满了碎金。站在山顶,迎着微凉的海风,这壮丽的景色让人忘却了所有的遗憾,只余下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旅途的感恩。今天的行程始于日出,终于日落,如同一场与时间的浪漫约定,圆满而难忘。

欣赏完日落,我们心满意足地赶往今晚的住宿地——距离布拉夫仅30分钟车程的因弗卡吉尔。这座新西兰最南端的城市,是环岛游的理想补给站,它的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市内商店、餐馆和旅店林立,热情友好的氛围让人倍感温暖。和但尼丁一样,众多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装饰风格的建筑,也在向每一位停留的人诉说往昔的故事。

Tips:

一、生蚝湾餐厅的夏季营业时间为每天的10:30-20:00,厨房最后点单时间为19:30。布拉夫生蚝仅在每年的三月至八月供应。时间宽裕的话,可以徒步福沃海峡步道(Foveaux Walkway),欣赏悬崖、海滩和湿地的自然风光。

二、从布拉夫可以乘渡轮前往斯图尔特岛,岛上适合远足和观鸟。轮渡全年运营,单次航程约1小时。布拉夫出发的班次为每天的9:45、13:45、17:15,斯图尔特岛返回的班次为每天的8:00、12:15、15:30。票价:成人125纽币/人,儿童64纽币/人。

三、我们住宿的塔楼汽车旅店(Tower Lodge Motel)对面是因弗卡吉尔水塔(Invercargill Water Tower),它是城市的象征,夜晚灯光点亮时尤为美丽。皇后公园(Queens Park)占地80公顷,是城市的绿肺,适合散步。奥雷蒂海滩(Oreti Beach)适合观赏日落。此外,因弗卡吉尔有许多咖啡馆和餐厅,提供新鲜的海鲜和当地特色菜肴。

今日行程:因弗卡吉尔——宝石海滩(Gemstone Beach)——艾格林顿山谷(Eglinton Valley)——镜湖(Mirror Lakes)——古恩湖自然徒步路线(Lake Gunn Nature Walk)——玛丽安瀑布(Marian Falls)——荷马隧道(Homer Tunnel)——百瀑岩(Hundred Falls)——峡谷观景桥(The Chasm Viewing Bridge)——米尔福德峡湾(Milford Sound)(Milford Foreshore Walk、Milford Sound Lookout Track、Milford Sound Breakwater Walkway)——鲍文瀑布(Bowen Falls)——蒂阿瑙(Te Anau)

今天的行程由两条景观公路串联而成:一条是南方观光公路因弗卡吉尔至蒂阿瑙段,另一条则是从蒂阿瑙延伸至米尔福德峡湾的米尔福德公路。

宝石海滩是南方观光公路因弗卡吉尔至蒂阿瑙段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它坐落于猴岛(Monkey Island)与麦克拉肯休息区(McCracken’s Rest)之间,距离因弗卡吉尔约1小时车程。

我们抵达海滩时,海浪正猛烈地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嘶吼,与东海岸的温柔截然不同。这里的沙滩并非金黄色,而是深邃的黑色,给人一种神秘而原始的感觉。

漫步在沙滩上,脚下是无数被海水打磨得光滑圆润的石头,五彩斑斓,宛如大自然随手撒落的宝石。尤其是在靠近溪流的地方,石头的颜色更加丰富,红、绿、蓝、黄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块天然的调色板。

据说,这里还隐藏着碧玉、软玉,甚至蓝宝石,只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不能仔细搜寻。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多花点精力,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海风拂面,带着一丝凉意,却让人倍感清爽。我们沿着海岸线走了许久,偶尔弯腰捡起一块石头,细细端详它的纹路和色彩。虽然未能找到传说中的蓝宝石,但这份与自然亲近的宁静,已足够让人心满意足。

宝石海滩或许没有惊艳的风景,但它独特的黑色沙滩和五彩石头,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风情。

想要从高处欣赏宝石海滩,还可以在前方的麦克拉肯休息区作短暂停留。它就位于公路边,不用长途跋涉,只需推开车门,便能沉浸在令人心醉的景色中。

站在小小的木质观景台上,蒂瓦伊瓦伊湾(Te Waewae Bay)的壮丽海景和塔基提姆山脉(Takitimu Mountains)的巍峨轮廓尽收眼底。

Tips:

一、宝石海滩虽小,但若想仔细探索,建议预留至少30分钟至1小时。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顺路游览附近的猴子岛或麦克拉肯休息区。

二、海滩附近没有太多商业设施,建议自备饮用水和小零食。如果需要用餐,可以前往奥雷普基(Orepuki)的酒吧或咖啡馆。奥雷普基附近海滩上方的悬崖边还有一处小野餐桌,很适合赏景休憩。

三、海浪较大时,切勿过于靠近海边,以免被卷入海中。如果对寻找宝石感兴趣,请注意不要过度挖掘或破坏自然环境。

从麦克拉肯休息区驶向蒂阿瑙的这段公路,渐渐远离海岸线,沿途的风景也趋于平淡。不过,今天真正的重头戏,是接下来即将展开的米尔福德公路之旅。

峡湾(Fiordland)是中国唯一“缺席”的地貌,却是新西兰最迷人、最壮丽的自然奇观。毛利人将峡湾的创造归功于一位名为图蒂拉基法脑阿(Tu Te Raki Whanoa)的石匠,传说是他用石锛开凿出了这些陡峭的山谷。

1990年,新西兰峡湾获得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区(World Heritage Area)”的头衔,并被称为蒂瓦希普纳姆(Te Wahipounamu),意为“绿宝石之地”。

南岛西南隅共有14座峡湾,它们如大自然的琴键般错落分布。这些独特的U型峡谷诞生于十万年前,由冰川的侵蚀和海水的倒灌共同雕琢完成。

“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冲入深不见底的峡湾,苍翠的雨林依偎着高耸的山脉,泛光的湖泊和花岗岩山峰至今仍保持着万年前的“容颜”……峡湾之美,任何言语的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

由这些峡湾构成的峡湾国家公园(Fiordland National Park)是新西兰最大的国家公园,绵延230公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米尔福德峡湾、神奇峡湾和达斯奇峡湾(Dusky Sound)是公园内的三大主角。

无论是乘坐游船在水上巡游,还是搭乘飞机从空中俯瞰,抑或是徒步穿越原始雨林,国家公园内的每一处景致都让人流连忘返。

米尔福德公路从蒂阿瑙出发,一路穿越峡湾国家公园,最终抵达米尔福德峡湾。它不仅是一条通往峡湾的道路,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途中,你可以停靠镜湖,欣赏湖面倒映的雪山与森林;也可以在玛丽安瀑布感受飞瀑流泉的气势。对于徒步爱好者来说,这里更是天堂——古恩湖、玛丽安湖(Lake Marian)、钥匙峰(Key Summit)和卢克斯摩尔峰(Luxmore Summit)等步道,将带你深入这片原始荒野,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蒂阿瑙驶入米尔福德公路约30分钟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曾经被冰川冰填满的艾格林顿山谷。

山谷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凿,到处是嶙峋的山石;而谷底却是一片平坦的旷野,密密地铺满了泛着金色光泽的油亮小草,仿佛大地的织锦。阳光洒落,草尖闪烁着微光,整片山谷梦幻得如同仙境一般。

前方是著名的消隐山大道(Avenue of the Disappearing Mountain),那里独特的光学原理会让人产生山体越近看起来反而越小的错觉。

Tips:

一、峡湾地区是徒步爱好者的终极目的地。新西兰九大著名步道中的三条——米尔福德步道(Milford Track)、路特本步道(Routeburn Track)和开普勒步道(Kepler Track)都汇聚于此。这些步道穿越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和冰川峡谷,为探险者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徒步体验。无论是短途漫步还是多日徒步,峡湾都能满足每一位自然爱好者的期待。

二、米尔福德公路是大多数南岛游客的必经之路,无论是自驾还是参团,这段旅程都不可或缺。正因如此,相较于其他公路,米尔福德公路的车流量更大,加上峡谷内风力强劲,驾驶时间往往会比预期更长。如果选择自驾这条路线,建议预留充足的驾驶时间,以便从容应对路况,同时也能更好地享受沿途的风景。

沿着公路继续前行,下一站是镜湖,几个小湖泊因平滑如镜的湖面能完美地倒映出整座伯爵山(Earl Mountains)而得名。

修建完好的木栈道穿行于湖畔的丛林间,每隔一段就有一个观景台。湖面上几只野鸭在悠然自得地游弋,与这片宁静的湖水融为一体。

镜湖的成因颇为有趣,它是艾格林顿河(Eglinton River)改道后遗留下来的牛轭湖。河水在流经山谷时,因沉积物的堆积而形成了这些孤立的水域。

湖水清澈见底,只是今天的风有些大,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倒影不如预期般清晰,但这并未减弱镜湖的魅力。

十分钟的步行很快结束,让人意犹未尽。镜湖的美在于它虽不起眼,却是很多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便没有完美的倒影,这片湖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

离开时,我回头望了望湖面上依旧悠然自得的野鸭,它们好像在提醒我们,自然的美丽无需刻意追求,只需静静感受。

Tips:

一、早晨通常是拍摄镜湖倒影的最佳时间,此时湖面较为平静,光线柔和。如果天气晴朗,倒影效果会更加完美。

二、游览镜湖通常只需10-15分钟,适合作为前往米尔福德峡湾途中的短暂停留。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多停留一会儿,感受湖区的宁静。

三、湖区常有野鸭等野生动物栖息,请保持距离,不要喂食或打扰它们。

与镜湖相距仅15分钟车程的古恩湖同样坐落于艾格林顿山谷中,四周被高耸的山脉和茂密的山毛榉森林环抱。若想领略挺拔的红山毛榉、葱郁的苔藓、多样的鸟类以及湖畔的迷人景致,徒步古恩湖自然步道无疑是理想之选。这条短途环线步道通往古恩湖畔,路线设计轻松平缓,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游客体验。

步道起点位于卡赛德溪露营地(Cascade Creek Camp Ground),沿着林荫小路,步入清新的绿色世界,密林深处俨如一个清幽的世外桃源。

高大的山毛榉树拔地而起,枝叶交错,编织出一块绿色的巨型幕布;脚下是松软的苔藓和落叶,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厚厚的地毯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森林中随处可见倒伏的树木,它们横卧在地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这些倒下的树木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新生的开始。山毛榉幼苗在树冠的缺口处正悄然生长,等待着某一天迎接阳光的洗礼。

树干上那些奇形怪状的瘤状物吸引了我的目光。它们像是树木的伤疤,又像是大自然的艺术品。有的形似动物的脸庞,有的则像神秘的符号。这些树瘤的成因至今仍是个谜,或许是昆虫的侵袭,或许是风暴的摧残,又或许是树木自身的抗争。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森林的一部分,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

步行约20分钟后,我们终于抵达了古恩湖畔。可惜天公不作美,阴沉的天色让湖面失去了往日的澄澈。

即使是在盛夏,迎面而来的风依然裹挟着一丝凉意,掀起层层白浪。远处的青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虽然无法欣赏湖光山色的倒影,但这份朦胧的美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我们在湖畔稍作停留,强劲的风从峡谷中带来了湿润的气息和远山的呼唤。湖边的树木在大风的吹拂下,纷纷向一侧倾斜,仿佛在向某种无形的力量低头致敬。

不一会儿,感觉有点冷,于是我们重返树林。回程的路上,我更加留意周围的细节。那些倒伏的树木、奇特的树瘤、还有在林间穿梭的小动物,都让我感受到这片森林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

步道末段还有一条岔路,引领我们前往古恩湖的出口一探究竟。绿树掩映下的河道水流平缓,哗哗的响声衬托出周围的静谧。古恩湖的水在滋养了周围的土地和动植物后,通过艾格林顿河最终汇入蒂阿瑙湖。

快要走出树林时,我深深的吸了N口气,贪婪地享受着大自然的这份馈赠。古老深邃的山毛榉树林和波涛翻涌的古恩湖,共同编织了一段短暂却又深刻的旅程。

古恩湖自然步道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旅行。在这里,我领悟到了森林的循环往复与生生不息。这片土地,这片森林,这片湖泊,将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Tips:

★长度:环线1.4公里;

★耗时:45分钟;

★难度:简单;

★起点:米尔福德公路旁的卡赛德溪露营地,入口有指示牌;

★亮点:一、古老的山毛榉树林;二、宁静的湖泊;

★交通:距蒂阿瑙约1小时;距米尔福德峡湾约40分钟。

自驾的魅力在于,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路边停车,只为那一刻心动的风景。这种自由尤其适合米尔福德公路,沿途的每一处转角都可能藏着令人屏息的景致:或许是巍峨的山峰突然从云雾中显现,或许是碧蓝的湖泊在阳光下闪烁,又或许是一片野花在风中摇曳。这种与自然不期而遇的瞬间,正是自驾旅行最动人的时刻。

米尔福德峡湾因其偏远的地理位置和有限的旅游基础设施,使得大多数游客往往只是匆匆经过,未曾真正离开主路深入探索。如果你愿意多停留片刻,便能体验一些世界级的徒步路线,而玛丽安湖步道(Lake Marian Trail)正是其中的代表。

这条步道将引领你穿越原始森林,欣赏瀑布的壮丽景色,最终抵达宛如仙境的高山湖泊,全程大约需要3小时。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选择到达第一个景点——玛丽安瀑布后折返,这段路程是整条步道上风景最美且最为轻松的部分。

步道的起点位于霍利福德路(Hollyford Road)旁的停车场,距离米尔福德主路仅1公里。

从停车场出发,首先需要穿过一座小桥,桥下的河水清澈见底,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

在森林中行进没多久,耳边渐渐传来流水的声音,起初是轻柔的低语,随后变得愈发清晰。透过树叶的缝隙,只见急流奔腾,水花四溅。

恰在此时,太阳从云层中探出头来,阳光穿透树梢,斑驳的光影在水面上跳跃,为这片森林增添了几分灵动。

步行约20分钟后,我们抵达了河边的木制步道。这里是整条路线的精华所在,眼前是一片由小瀑布和急流组成的万马齐喑的景象。

水流从岩石间倾泻而下,形成一道道银白色的帘幕,水声轰鸣,气势磅礴。阳光洒在水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在步道上驻足良久,感受着水雾扑面而来的清凉,聆听着大自然的乐章。往返40分钟的徒步虽然短暂,但眼前的景色却让人感到无比满足。

玛丽安瀑布,这片隐藏在森林中的水之乐章,无论是匆匆一瞥,还是久久凝望,都值得为它停下匆忙的脚步。

Tips:

一、过了瀑布后,步道开始上坡,徒步者需要攀爬一段较为陡峭的山路。这段路程对体力有一定要求,因此若计划走完全程,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二、步道在傍晚时分光线较暗,建议在日落前完成徒步,确保安全。在瀑布和步道边缘拍照时,务必注意脚下,避免滑倒或跌落。

荷马隧道是峡湾地区的一处重要工程奇迹,它的建成通车为游客前往米尔福德峡湾提供了便捷的路径。

隧道位于海拔945米的荷马鞍脊(Homer Saddle)下方,穿过南阿尔卑斯山脉的陡峭岩壁,连接了艾格林顿山谷和克莱多谷(Cleddau Valley)。隧道全长1.2公里,是新西兰最长的公路隧道之一。

为了促进米尔福德峡湾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荷马隧道于1935年开始建造。由于气候恶劣以及地质条件复杂,建造过程异常艰难。工人们需要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工作,冬季大雪封山,夏季则可能遭遇雪崩和落石。隧道最终在1953年正式通车,成为通往米尔福德峡湾的关键通道。

荷马隧道本身虽然朴素无华,但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却令人叹为观止。隧道入口处被高耸的雪山环绕;出口处的克莱多谷更是风景如画,陡峭的悬崖和瀑布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怀着对建造者的深深敬意,小心翼翼地驶过荷马隧道。出了隧道,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巍峨的岩壁,上面布满了数十条瀑布留下的痕迹,这便是传说中的百瀑岩。

虽然此刻水流稀疏,但那一道道水痕依然清晰可见,就像是一条条凝固的诗行,记录着风雨与岁月的故事。若想领略更为密集、震撼的瀑布群,还需静候大雨倾盆或春日融雪时。

Tips:

一、荷马隧道是一条单车道隧道,宽度较窄,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过。为了确保交通安全,隧道两端设有交通信号灯,控制车辆的进出。通常需要在入口处等待几分钟,直到信号灯变绿才能通行。

二、往米尔福德峡湾方向,隧道入口处设有停车区,游客可以在此停车拍照,欣赏周围的壮丽山景。隧道出口处是一段陡峭的下坡路,驾驶需要格外小心,控制车速,尤其是在冬季路面结冰的情况下。

在众多描绘新西兰风光的旅游书籍与画册中,米尔福德峡湾大概是被使用频率最高的图片。这片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天然奇观,以其摄人心魄的美,成为无数游客梦寐以求的目的地。在峡湾国家公园的三大峡湾中,唯一能够经由陆路前往的只有米尔福德峡湾。

大多数游客会选择乘游轮探访米尔福德峡湾,航线一直延伸至塔斯曼海的蔚蓝深处。游轮会在多处停泊,让游客从最佳角度欣赏飞瀑的壮美,以及企鹅、海豚、海豹等海洋生物的灵动身影。若想更深入地融入这片自然奇境,还可以体验海上皮划艇,或潜入清澈的海水中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此外,哈里森湾(Harrison Cove)的水下观测台(Underwater Observatory)也为普通游客打开了一扇窥探海洋奥秘的窗口。对于那些追求极致体验的旅行者,搭乘观光飞机或直升机俯瞰峡湾,无疑是更令人心驰神往的方式,峡湾的特征从高空角度展现得最淋漓尽致。

由于米尔福德峡湾的巡游之旅备受青睐,因此大多数活动都集中在码头附近展开。不过,这里的设施与服务极为简单,仅有一间咖啡馆和一家客栈(Milford Sound Lodge),想要解决午饭问题,只能选择船上的餐饮服务或者自备。

如果你想欣赏米尔福德峡湾的美景,却又不愿意花大价钱乘坐游轮,或者像我们一样选择了其他峡湾的巡游,那么你可以尝试几条轻松的步道,这种经济实惠的方式同样能够收获令人惊叹的峡湾风光。

米尔福德海岸步道从停车场向海滩延伸,幸运的话,还能看到米特峰(Mitre Peak)及其周围群山映照在近岸浅水中的倒影;反方向则可以一路走到游船停泊的防波堤附近。无论选择哪条路线,靠近水边都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体验。

此外,米尔福德峡湾观景步道(Milford Sound Lookout Track)还将带你前往一个可以俯瞰峡湾全景的观景台,从多个角度领略米尔福德峡湾的魅力。

我们抵达米尔福德峡湾时,天空有点阴沉,厚重的云层低垂,似乎触手可及。从停车场顺着码头方向望去,鲍文瀑布从峭壁上飞泻而下。虽然此时的水量并不算大,却依然不失气势。鲍文瀑布是米尔福德峡湾最高的瀑布之一,落差达160米,在雨季时更是气势磅礴。

海岸步道全程铺设着木栈道,指引我们深入峡湾神秘的海岸线。由于正值退潮,我们得以直接踏上海滩,感受脚下细软的沙砾和偶尔硌脚的鹅卵石。

海滩上散落着被海水冲刷得光滑的枯木,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零星的水塘点缀其间,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和四周环绕的群山。

抬头远眺,云雾缭绕的山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标志性的米特峰,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雄伟的米特峰因其酷似主教冠冕(Mitre)的形状而得名,是米尔福德峡湾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也是无数摄影师镜头下的宠儿。

就在我们沉醉于眼前的美景时,潮水开始悄然上涨,海浪轻轻拍打着石滩,提醒着我们该返回了。这次徒步虽然短暂,却让我们得以窥见米尔福德峡湾的另一种美。它不似晴天时那般明媚耀眼,却多了一份朦胧和神秘,即使称之为仙境也毫不为过。今天的这段经历也让我们对明天的神奇峡湾之旅更加充满期待。

Tips:

一、米尔福德峡湾巡游项目主要有三家公司在运营,分别是南方探索公司(Southern Discoveries)、米特峰游轮(Mitre Peak Cruises)和真切旅程(Real Journeys)。其中真切旅程的米尔福德峡湾自然游(Milford Sound Nature Cruises)最受欢迎。专业的导游会全程讲解米尔福德峡湾的景观、历史及野生动物。巡游提供午餐,但是需要提前预订。特定班次还可选择前往米尔福德探索中心(Milford Discovery Centre)进行水下观光游览。价格:成人159纽币/人,儿童49纽币/人。时长:2小时。

二、想要更深入地感受峡湾的魅力,还可以尝试米尔福德峡湾夜间巡游(Milford Sound Overnight Cruises)。这一独特的行程包括在海上停泊过夜,让你在夜色中聆听海浪的低语,仰望星空下的峡湾。

三、如果不想自驾,上述公司还提供从皇后镇和蒂阿瑙出发的客车接送服务,让你的旅程更加轻松便捷。米尔福德峡湾距离皇后镇约4小时车程,距离蒂阿瑙约2小时车程。

蒂阿瑙镇坐落于新西兰第二大湖——蒂阿瑙湖的湖畔,是通往米尔福德峡湾的门户,也是峡湾国家公园主要的游客集散地。今天是大年三十,小镇上到处可见中国游客的身影,耳边也时不时传来熟悉的乡音,让人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国内。

我们迫切想解决年夜饭在哪吃的问题,然而过程却并不顺利。兴致勃勃地走进一家家西餐厅,却被告知早已被预订一空。无奈之下,我们决定去尝尝当地的中餐馆。即使价格比国内贵了不少,但为了这顿象征团圆的年夜饭,我们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餐桌上,饺子、春卷、牛肉和海鲜依次摆开,虽然比不上家乡的年夜饭丰盛,但也足以慰藉我们的思乡之情。我和同伴举杯畅饮,聊着这一年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期许,欢声笑语中,浓浓的年味在异国他乡弥漫开来。

这注定是一个难忘的除夕,窗外的蒂阿瑙湖在夜色中泛着微光,远处的山峦时隐时现。虽然远离家乡,但这一顿特别的年夜饭,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也收获了旅途中最珍贵的记忆。

Tips:

一、探索蒂阿瑙萤火虫洞(Te Anau Glowworm Caves)是镇上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萤火虫洞位于蒂阿瑙湖西岸,历经12000年由河水持续侵蚀形成。游客可以报名参加巡游项目,乘船横渡蒂阿瑙湖,随后登上一条小型平底船,在黑暗的洞穴中漂流,感受头顶上成千上万只萤火虫闪闪发光的奇幻景象。价格:成人135纽币/人,儿童65纽币/人。时长:2小时15分钟。

二、如果喜欢远足旅行,全程53公里的米尔福德步道(Milford Track)不会让你失望。这条需要四天走完的步道,起点位于蒂阿瑙湖的北岸,一路上将为徒步者展现原始湖泊、高耸的山峰和壮丽的山谷景观。此外,还将经过新西兰最高的瀑布——萨瑟兰 (Sutherland) 瀑布。旅程会以从沙蝇角(Sandfly Point)乘船到米尔福德峡湾码头划上句号。步道开放期为每年的10月初到次年的4月底。步道上的新西兰环保部(DOC)小屋提前几个月就会被订光,如果对米尔福德步道感兴趣,建议尽早计划和预订。

三、蒂阿瑙附近还有一条与米尔福德步道齐名的凯普勒步道(Kepler Track)。1988年开放的这条步道经过精心规划,展示了峡湾国家公园的所有特色:披着苔藓的山毛榉森林、丰富的鸟类、茂盛的草丛高地、巨大的山脉、飞流直下的瀑布、广阔的冰川雕刻山谷、茂密的河流平原以及石灰岩地貌。与其他步道不同的是,这条步道大部分溪流都建有桥梁,木板路覆盖了沼泽地带,陡峭的区域也设置了台阶,从而让徒步更加轻松。步道全长60公里,同样需要4天时间走完全程。在10月底至次年4月底的开放期,所有步道上的DOC小屋和露营地都需要提前预订。

今日行程:蒂阿瑙——马纳普里(Manapouri)神奇峡湾之旅(Doubtful Sound Wilderness Cruise)——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皇后镇天际缆车(Skyline)——昂森温泉(Onsen Hot Pools)

神奇峡湾(Doubtful Sound)也称“寂静的峡湾”,是南岛深度第一(421米),长度第二(40公里)的峡湾。虽然名声不如米尔福德峡湾响亮,但魅力却丝毫不输,体验也截然不同。

峡湾的名字来源于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18世纪,库克在探索新西兰海岸时注意到了这一地区。由于两侧岩壁高耸,他对峡湾内部是否有足够的风力让船只顺利返航深感“怀疑”(doubtful),因此并未进入峡湾内部,而是选择从外部驶过。

库克最初将此地命名为“神奇港”(Doubtful Harbour)。后来,到达这里捕杀鲸鱼和海豹的猎人们将其称为“神奇峡湾”,并逐渐流传开来。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且交通极为不便,神奇峡湾比米尔福德峡湾更加人迹罕至。自数万年前冰川消退以来,这里始终远离尘嚣,几乎未受现代社会的影响,保留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纯粹。

神奇峡湾不仅拥有原始而偏远的野境风光,更独具变幻无常的气候风情。时而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时而迷雾朦朦,神秘莫测。

想要游览神奇峡湾,目前唯一的方式是报名参加RealNZ公司组织的神奇峡湾野生动植物巡游(Doubtful Sound Wilderness Cruise),且每日名额限制在450人以内。这一精彩的一日游行程从马纳普里(Manapouri)开始,首先乘坐游船横穿风景如画的马纳普里湖(Lake Manapouri),随后搭乘巴士翻越威尔莫特通道(Wilmot Pass),抵达深湾(Deep Cove)。从这里登上双体船,正式开启三小时的峡湾巡游之旅。

沿途的每一处风景都令人叹为观止,而远离尘嚣、深入自然的体验更是无与伦比。经验丰富的导游会全程讲解景点,并带领游客近距离观察常常出没于此的海豚、海豹和企鹅等野生动物。

清晨6点半,天刚微亮,我们便从蒂阿瑙出发,驶向位于马纳普里珍珠港(Pearl Harbour)的RealNZ游客中心。根据事先收到的邮件通知,自驾游客需提前20分钟持确认信在前台换票。

马纳普里距离蒂阿瑙约20分钟车程,而从皇后镇驱车前来则需要大约2个小时。对于没有自驾交通工具的游客,还可以选择从皇后镇或蒂阿瑙乘坐接驳车。

夏季的巡游每天有两个班次,分别是7:30和10:30。7:30的班次非常适合前一晚留宿在马纳普里或蒂阿瑙的游客,可以轻松赶早出发;而10:30的班次则更适合从皇后镇出发的游客,时间更为充裕,无需过于匆忙。

游客中心还提供便利的餐饮服务。早餐可以随到随买;而午餐的三明治餐盒则需要在出发前24小时提前预订,并在登船前领取。此外,船上还供应各种小食、酒水饮料和现磨咖啡,游客可以现场购买。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行程中待在船上的时间将近5个小时,因此对于晕船较为严重的游客,建议提前服用晕船药。

曾在网上看到有人评价马纳普里湖是新西兰最美的湖泊,起初觉得这种说法未免有些夸张。然而,当我真正置身湖上时,这种想法彻底改变了。

马纳普里湖是新西兰第二深的湖泊,最深处达440米。它由北湖、南湖、西湖和希望湖四个部分组成,整个湖区散布着34座岛屿,因此被誉为新西兰的“千岛湖”。

湖泊四周环绕着形态各异的山峰,这些山峰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川时期。

当时,中央峡湾的冰川向东蔓延,覆盖了如今的蒂阿瑙湖和马纳普里湖区域。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剥离了大量的岩石和砾石,塑造了如今的山脉。随着冰川的消退,山间形成了这片美丽的湖泊。

乘船穿行于马纳普里湖上,仿佛已经置身于峡湾之中。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区域还是电影《指环王》三部曲的取景地之一。

这段大约1小时的船程,不仅让人领略到马纳普里湖的独特魅力,也为接下来的峡湾巡游拉开了完美的序幕。

巡游的终点是西湾(West Arm),这是一个宁静的小海湾,却隐藏着一座重要的工程奇迹——马纳普里发电站(Manapouri Power Station)。这座水电站建于1959年,是新西兰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地下发电站之一。它的建设不仅为新西兰提供了清洁能源,还为探索神奇峡湾打开了大门。

在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工人们开凿了长达2公里的隧道,将马纳普里湖的湖水引入地下发电机组,随后排入深湾。为了支持这一工程,一条通往深湾的道路——威尔莫特公路(Wilmot Road)也被修建完成。正是这条道路,使得游客能够从马纳普里湖穿越山脉,抵达神奇峡湾,开启这片偏远地区的探索之旅。

岸上设有一个小型展厅,我们将在这里换乘观光巴士,随后沿着风景如画的威尔莫特公路前往神奇峡湾的入口——深湾。

威尔莫特公路堪称世界上最昂贵、最孤独的公路。这条全长约22公里的公路仅供旅游巴士和当地渔民使用,且不与任何其他公路相连,两端均需通过水路抵达。它的全部造价超过400万纽币,折合下来平均每厘米花费约2纽币。

观光巴士配备了宽敞的车窗,让游客可以轻松惬意地欣赏沿途的壮丽景色。大约1小时的车程中,巴士会穿越茂密的森林,经过巍峨的山峰和气势磅礴的克里夫·加斯瀑布(Cleve Garth Falls)。

途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威尔莫特通道顶部的观景台。司机会在此停留,让游客下车欣赏。从这里俯瞰,云雾笼罩下的神奇峡湾全景尽收眼底,令人如痴如醉。

在深湾下车后,我们直接登上一艘名为Patea Explorer的三层游船,正式开启“神奇”的三小时峡湾巡游。尽管前一天已经游览过米尔福德峡湾,对峡湾的景色有了一定的预期,但神奇峡湾的壮丽与震撼依然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大部分航程中,我们的游船是水面上唯一的船只,这种独享整片峡湾的感觉让人倍感珍贵。而沿途的景色从一开始就令人惊叹不已,且一路未曾停歇。

Patea Explorer游船规模适中,设有多个绝佳的观景区域。一开始,我们占据了顶层甲板的最佳位置,这里视野开阔,可以360°无死角地欣赏峡湾的壮丽景色。然而,由于峡湾的风势较大,顶层甲板的风力也更强劲,于是我们决定转移到底层的船舱。

船舱内部环境整洁舒适,配备了宽敞的座椅和大型观景窗,既能避风挡雨,又能欣赏窗外的美景。因此,我的建议是以船舱为主要活动区域,然后根据天气和心情随时进出甲板(相信我,你不会想整个航程都待在外面吹风)。此外,船头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区域,尤其是在游船靠近瀑布或野生动物时,船头的视野和体验感更为出色。

神奇峡湾是地球上最潮湿的地区之一,每年平均有182天会降雨,尤其在夏季(通常是12月和1月),湿度达到最高水平。充沛的雨水让峡湾的群山更加苍翠欲滴,充满生机,而雷鸣般的瀑布则仿佛从天而降,气势磅礴。

神奇峡湾分布着多条飞流直下的瀑布,在雨季时尤为壮观。其中,位于登船码头附近的海伦那瀑布(Helena Falls)高达220米,是峡湾中最著名的瀑布之一。

神奇峡湾的长度是米尔福德峡湾的3倍,水域面积更是大了10倍,堪称新西兰峡湾中的“巨人”。

然而,它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其规模,更在于其复杂而独特的地形结构。峡湾内部的水路分岔延伸出众多的小峡湾,形成了“峡湾内含峡湾”的奇妙现象。

这些曲折的水道如同大自然的迷宫,峰回路转,千姿百态。游船穿行其间,时而进入开阔的水域,时而驶入幽深的峡湾,每一处转弯都可能带来全新的视觉惊喜。

你永远不会厌倦欣赏这样的山峰——它们被葱郁的原始森林覆盖,从水面上陡然拔地而起,直插云霄。

这些山峰堪称大自然的雕塑,每一座都独具特色,有的陡峭如刀削,有的圆润如波浪。再加上飞流直下的瀑布点缀其间,水雾缭绕,便构成了世界上最独特的风景。

感谢神奇峡湾遗世独立的地理位置,在行程的大部分时间里,手机和网络信号都处于无法连接的状态,没有了外界的干扰,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与南岛的其他峡湾一样,神奇峡湾的水域也呈现出独特的双层结构。上层几米是从周边山区流下的淡水,下层则是来自塔斯曼海的咸水。淡水和海水的密度不同,导致它们几乎不会混合,形成了鲜明的分层现象。

这种分层结构还会影响光线的传播。由于淡水和海水的折射率不同,光线很难穿透到深层水域,峡湾的底部常年处于昏暗状态。这种特殊的环境为一些深海物种提供了独特的栖息条件。黑珊瑚(Black Coral)通常生长在深海,但在神奇峡湾的较浅水域中也能发现它们的踪影。

奇妙的野生动物是神奇峡湾吸引游客的另一大原因,难得一见的宽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新西兰毛皮海豹(New Zealand Fur Seal)和峡湾冠企鹅(Fiordland Crested Penguin)都曾出没于此。

“快看!前方有海豚!”随着导游一声轻呼,我们的游船缓缓驶入了宽吻海豚聚集的水域。

一群灵动的“海洋精灵”悄然出现在我们周围,它们时而轻盈跃出水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时而在碧波中悠然穿梭,宛如水下的舞者,让观众直呼过瘾。

巡游的航线一直延伸到塔斯曼海(Tasman Sea),随着水域的开阔,海水的颜色也从深邃的黑色逐渐变为明亮的蔚蓝色。

入海口处分布着许多绿意盎然的岩石小岛(Shelter Islands),像是一颗颗点缀在海面上的翡翠。

若是风平浪静的日子,游客还可以看到毛皮海豹懒洋洋地躺在岩石上(Nee Islets Seal Rock)晒太阳。然而,此刻天空虽然放晴,但风浪却异常汹涌。站在船首的我,随着波浪起伏,仿佛在坐过山车。为了保持平衡,我不得不紧握扶手栏杆。

即便如此,入海口极具科幻色彩的岩壁与岛屿(Secretary Island)依然让我着迷,它们让我联想到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场景——原始、神秘而又充满力量。如果未来需要拍摄续集,这里绝对是理想的取景地。

由于船体颠簸得厉害,我们并未在此停留太久,就掉头返航了。神奇的是,前方两侧山体的延伸部分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门户,将里面的峡湾与外海隔开。这道“门”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更像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本以为会原路返回,风景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竟然有机会深入神奇峡湾的两条支线。它们看起来更像是独立的峡湾,每一处都展现出特别的景观,为我们的返程增添了更多的惊喜。

首先是克鲁克德湾(Crooked Arm),这里不仅是神奇峡湾最风景如画的地方,也是整个巡游中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克鲁克德湾被高耸的悬谷、飞泻的瀑布和雄伟的花岗岩山峰环绕,当游船驶入这片水域时,船长关闭了引擎,并恳请大家保持安静。

接下来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所有人得以在没有人为噪音的情况下享受“寂静峡湾”的这份宁谧。在大约五分钟的时间里,你能听到的只有水波轻拍船体的声音、远处鸟儿的歌唱,以及偶尔传来的瀑布低语。

我敢说,这种在与世隔绝的荒野中,放下手机,把自己还给自己,聆听最纯粹自然声音的独特体验,绝对是一生中最难得的机会。纯粹的岑寂,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让我们重新与自己对话,找回内心的平衡与安宁。

神奇峡湾一年四季都值得前往观赏,晴天它如同水彩画般绚丽缤纷,雨天又似水墨画般意境深远,不同天气拥有不同的迷人景观。

然而,在我看来,只有雨天的峡湾才算真正的峡湾——薄雾缭绕在山顶,山体表面不时出现大大小小的瀑布,尽管形态各异,却都在尽力滋养着这片神奇之地和依赖它的万物生灵。

在巡游即将结束之际,船长带我们驶入了大厅湾(Hall Arm),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高达619米的布朗瀑布(Browne Falls),它是神奇峡湾最高的瀑布。

更令人称奇的是,附近的山毛榉森林竟然附着在几乎垂直的花岗岩斜坡上,生长于薄薄的泥炭和苔藓中。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坚韧。

导游告诉我们,大厅湾是神奇峡湾最美的分支,但此刻阴云密布,如果光线再好一些,我可能会同意他的说法。

不过,直到行程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过会进入神奇峡湾的支线峡湾一探究竟,所以能来到这里,本身就已经让我们感到很满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在峡湾的怀抱中度过了三个小时的愉快时光。随着Patea Explorer号稳稳地靠岸,这段独一无二的峡湾之旅也画上了句号。回到马纳普里已是下午2点半,尽管活动持续了7个小时,但考虑到349纽币/人的价格,如果时间再短一些,反而会让人感到失望。

整个旅程虽然较长,但却非常轻松——几乎不需要步行,只需坐下来,放松身心,尽情欣赏沿途的美景即可。

如果你想更长时间地体验神奇峡湾的魅力,还可以考虑参加过夜巡游(Overnight Cruise)。虽然我没有尝试,但相信那一定会是一次更加难忘的经历。

很多人面对神奇峡湾和米尔福德峡湾,很难决定该去哪一个或者是否两个都该去?在我看来,神奇峡湾更胜一筹——它更大,景色更加多样化,而且更加与世隔绝。不过,米尔福德峡湾同样令人惊叹,所以我的建议是两个都去。如果你只想选择一次巡游,我会推荐神奇峡湾。对我来说,米尔福德峡湾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你可以直接开车到达,而且公路沿线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包括新西兰一些最棒的徒步路线。因此,在理想情况下,你应该两个都去;但如果预算有限,可以选择米尔福德峡湾;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选择神奇峡湾。或者,你可以像我们一样,参加神奇峡湾巡游,然后开车前往米尔福德峡湾,跳过巡游,从海岸步道欣赏它的美景。

Tips:

一、真切旅程的神奇峡湾野生动植物巡游非常受欢迎,建议提前预订以确保有位。价格:成人349纽币/人,儿童175纽币/人。时长:7小时。班次:7:30和10:30。自驾游客需提前30分钟前往位于马纳普里珍珠港的RealNZ游客中心报到。活动提供午餐,可在前一天晚上8点前预订,登船前在游客中心取餐。船上购买零食、酒水饮料和现磨咖啡接受现金支付和刷卡。

二、从皇后镇出发,大部分住宿地点提供免费接送服务,具体出发时间以预订确认信为准;从蒂阿瑙出发不提供酒店接送,游客需自行前往位于蒂阿瑙镇中心的RealNZ游客中心。

三、峡湾天气多变,建议穿保暖衣物,如抓绒衣、防水外套。为了方便在船上活动,建议穿防滑、舒适的鞋子。整个行程涉及多次换乘,请遵守工作人员指示,确保安全。

结束了神奇峡湾的巡游,我们从马纳普里驱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皇后镇。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的南岛行程将由壮阔的海岸线重回内陆秘境。这时的天空澄澈如洗,万里无云,仿佛是为迎接我们而特意擦拭过一般。驶过金斯顿(Kingston)小镇,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便如同一面巨大的魔镜,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

瓦卡蒂普湖形如闪电,是新西兰第三大湖泊。它的北端,达特河(Dart River)好似一条银丝带,将冰川融水的清冽注入湖中;而在皇后镇,卡威劳河(Kawarau River)则如同一位优雅的舞者,携带着湖水的灵气,缓缓流向远方。

和南岛众多璀璨的明星湖泊一样,瓦卡蒂普湖也是远古冰川运动的杰作,它四面环山,其中厄恩斯劳山(Mount Earnslaw)海拔最高,达到了2819米。

从金斯顿到皇后镇的6号公路沿着悬崖逶迤曲折,一侧是巍峨的南阿尔卑斯山,另一侧是碧蓝如玉的瓦卡蒂普湖。沿途设有多个观景台,每个都像是精心设计的画框,将湖光山色定格成一幅幅令人窒息的风景画。

由于瓦卡蒂普湖形状奇特,湖面形成了独有的“潮汐”现象——水面每隔25分钟就上升和下降约10厘米。根据毛利人的传说,这是因为在湖底长眠了一个名叫默特乌(Matau)的水怪,正是它的心跳导致湖面出现“潮涨潮落”的奇观。

来不及沉醉太久,皇后镇便已悄然抵达。虽然只是路上的匆匆一瞥,但瓦卡蒂普湖的美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明天,我们还将前往它的源头,去探寻更多关于这片湖泊的神秘故事。

Tips:

一、湖区周围的城镇有皇后镇、金斯顿、格林诺奇(Glenorchy)和金洛克(Kinloch)。从皇后镇出发,沿湖畔公路行驶,沿途风景优美,停车方便。皇后镇有巴士和渡轮前往湖区周边景点,适合不想自驾的游客。

二、湖区有多条徒步路线,如路特本步道(Routeburn Track)和格林诺奇步道(Glenorchy Walkway),适合不同体力水平的游客。周边还有专门的自行车道,适合骑行爱好者。水上活动可以尝试划皮划艇、帆船或乘坐蒸汽船游览湖景。

三、格林诺奇码头、皇后镇山顶(Bob’s Peak)和湖畔公路沿线都是拍摄湖光山色的好地方。日出和日落时分,光线柔和,景色最为迷人。

皇后镇(Queenstown),这座被南阿尔卑斯山环抱的小镇,坐落在瓦卡蒂普湖畔,被誉为“世界冒险之都”。它不仅是南岛的一颗明珠,更是无数旅行者心中的梦幻之地。

1862年,两名剪羊毛的工人在沙特欧瓦河(Shotover River)边因为发现黄金一夜暴富。后来在“淘金热”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个小镇被命名为“皇后镇”,因为“这里可作为维多利亚女王的皇家后院”。

漫步在皇后镇的街道上,你会发现小镇既有山间的宁静,又不失都市的活力。皇后镇的中心并不大,但每一处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湖岸附近,街头艺人的歌声、游客的欢笑声与湖水的轻拍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湖边的长椅上,人们静静地坐着,欣赏着远处的群山和波光粼粼的湖水,此时此刻一切的烦恼都被眼前这片美景融化了。

傍晚时分,天空的色彩从蔚蓝转为金黄,湖面也随之变幻颜色。夕阳的余晖将四周的南阿尔卑斯山脉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橙红色,大自然在此刻尽情地挥洒着它的调色盘。

在光与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驻足凝望,生怕错过这稍纵即逝的美好。大家的脸上写满了感恩与知足,瓦卡蒂普湖畔成了时间的避风港,没有了喧嚣,只剩下山湖与人心的契合。

湖面上一艘TSS厄恩斯劳号(TSS Earnslaw)古董蒸汽船从夜幕中缓缓归来,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浪漫的气息。它的亮红色烟囱高12米,在暮色中格外醒目,像一抹跳动的火焰,点亮了渐渐暗沉的湖面。船身洁白如雪,与深蓝的湖水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典雅。宽敞的杉木甲板泛着温暖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百年来的故事。

这艘古老的蒸汽船早已成为新西兰的象征。它同样由RealNZ运营,每天提供数班轮渡,穿梭于瓦卡蒂普湖的碧波之上,将游客从皇后镇送往湖的另一端——瓦尔特峰(Walter Peak)。

作为知名的旅游胜地,提到美食,皇后镇绝对是一个能够满足你味蕾的地方。Fergburger是小镇最著名的汉堡店,每天门口都排着长队。

他们家的汉堡分量十足,肉质鲜嫩,搭配新鲜的蔬菜和特制酱料,咬上一口,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除了汉堡,Patagonia Chocolates(冰淇淋)和Cookie Time(饼干和奶昔)也位列必吃榜前排。此外,镇上还有许多精致的餐厅和咖啡馆,提供从新西兰特色羊肉到海鲜的多种选择。

购物是皇后镇的另一大乐趣。小镇的主街上遍布着各种精品店和纪念品商店,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新西兰的特产,比如羊驼玩具、奶粉、麦卢卡蜂蜜、蜂胶牙膏等。如果想要带一些特别的礼物回家,不妨去Remarkables Market(周末市场)逛逛,那里有本地手工艺品和特色食品,充满了浓厚的地域风情。

当然,皇后镇最吸引人的还是它的极限运动。作为“冒险之都”,这里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选择:你可以尝试蹦极跳,感受从卡瓦劳大桥一跃而下的刺激;或者乘坐喷射快艇,在湖面上疾驰,体验速度与激情的碰撞;如果你喜欢高空挑战,滑翔伞和跳伞也是不可错过的项目。这些活动不仅让人肾上腺素飙升,还能从高空俯瞰皇后镇的绝美景色。总之,无论是美食、购物,还是极限运动,皇后镇都能满足你对旅行的所有想象。

Tips:

一、TSS厄恩斯劳号蒸汽船巡游每日定时出发,将带你穿过湖泊,前往瓦尔特峰牧场。你可以选择仅乘船巡游,也可选择巡游+瓦尔特峰牧场的游览体验,如湖景庄园的美味烧烤自助餐、牧场游、骑马体验、生态之旅等。价格:成人109纽币/人,儿童55纽币/人。时长:1.5小时。蒸汽船每年六月会进行维护保养,届时巡游活动将暂停运营。瓦尔特峰牧场游价格:成人149纽币/人,儿童75纽币/人。时长:3.5小时。牧场全年开放,价格包含往返船票。

二、时速最高达85公里/小时,水深10厘米即可驰骋,经典的喷射快艇与新西兰人的探险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地道“新西兰”体验的一部分,也是皇后镇的一个旅游亮点。作为唯一获准在沙特欧瓦河峡谷运营的快艇项目,沙特欧瓦河快艇(Shotover Jet)将带你一起迎接峡谷的挑战,体验“世界上最刺激的喷射快艇之旅”,特别是皇后镇独家的360°刺激大回旋,更能让你的旅程加倍精彩。价格:成人169纽币/人,儿童95纽币/人。时长:1小时,其中湖面25分钟,20分钟往返码头和皇后镇。

搭乘标志性的天际缆车(Skyline)登上鲍勃峰,在至高点俯瞰南阿尔卑斯山脉的壮丽全景,饱览迷人的瓦卡蒂普湖,是皇后镇不可错过的经典体验。

从镇中心步行5分钟即可抵达缆车站。我们18:00到的时候,无需排队,随到随走。天际缆车作为南半球最陡峭的缆车,以其37.1°的惊人坡度著称,仅需5分钟便能飞跃瓦卡蒂普湖,直达鲍勃峰山顶。

随着缆车缓缓攀升,220°的全景视野令人震撼,科罗奈特峰(Coronet Peak)、卓越山脉(The Remarkables)、瓦尔特峰和塞西尔峰(Cecil Peak)依次在眼前铺陈开来,瓦卡蒂普湖则如同一块碧蓝的宝石,缀嵌在群山之间。

到达山顶后,我们迫不及待地直奔观景台。这里是俯瞰皇后镇的绝佳地点,放眼望去,小镇的房屋错落有致,湖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与周围巍峨的山脉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

每个人都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这高空视角带来的惊艳中,耳边不断响起“Amazing!”的赞叹声,仿佛所有的语言都无法完全表达眼前看到的一切。

尽管流连忘返,我们却不得不离开,因为接下来是今晚的重头戏——在山顶的Stratosfare餐厅享用晚餐。我们提前预订了靠窗的位置,这里同样是欣赏皇后镇夜景的最佳视角。

晚餐是丰盛的自助餐,新鲜的绿唇贻贝、嫩滑的新西兰羊肉、香气四溢的烤肉,还有各式甜点,每一道菜都让人垂涎欲滴。餐厅的氛围温馨而浪漫,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我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窗外的景色,在谈笑风生中度过了一个安逸放松的夜晚。

下山时,你可以继续乘坐缆车,也可以体验滑板车(Luge)从山顶沿着1600米的蜿蜒赛道俯冲而下的刺激。无论是缆车、山顶用餐,还是滑板车,Skyline官网有多种灵活组合可供选择,满足不同的游玩需求。

Tips:

一、Skyline空中缆车全年开放,夏季运营时间为9:30-21:00。滑板车运营时间为10:00-20:00。Stratosfare Restaurant营业时间为11:45-20:45,用餐时限90分钟。晚餐价格(靠窗+缆车票):成人167纽币/人,儿童109纽币/人。靠窗位置可以享用一杯自选的餐厅招牌酒水饮品。用餐需要提前30分钟抵达。

二、缆车站后方有一个多层停车场,提供297个公共停车位,其中包括摩托车和自行车专用停车区、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无障碍停车位。离场时,只需在缴费机上扫描有效的天际缆车门票即可享受八折停车优惠。

皇后镇并不只有心跳加速的肾上腺素刺激,我们的行程就充满了轻松与惬意,除了享用美食和购物,今晚还安排了一项特别的活动——泡温泉。著名的昂森温泉(Onsen Hot Pools)距离皇后镇仅10分钟车程,14个雪松木温泉浴缸能让你在风景如画的环境中彻底放松身心。

我们预订的是原生态温泉(The Original Onsen),它不仅提供私密的空间,还配备了可伸缩屋顶,只需轻轻按下按钮,便能在室内与露天体验之间自由切换。浸泡在温暖的泉水中,眼前是沙特欧瓦河的潺潺流水与对岸群山的壮丽景色,手中捧着免费的饮品和小吃,身心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怎一个惬意了得!

这个大年初一,注定与众不同。白天,神奇峡湾的寂静与多样让我们置身奇妙仙境;傍晚,天际餐厅的美食与美景给我们带来双重享受;深夜,昂森温泉的温暖与私密使我们彻底放松身心。回顾一天的行程,既有自然的震撼,也有人文的温情,既有冒险的刺激,也有休闲的惬意,以此来开启充满希望与美好的一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Tips:

一、The Original Onsen每个温泉池最多可容纳4个人。价格根据人数从117.5纽币-260纽币不等。时长:1小时。1小时的温泉体验包括更衣时间。如需更长时间更衣,可使用单独的更衣设施。

二、由于幼儿容易过热和脱水,出于健康和安全考虑,5岁以下儿童不得进入温泉池房间。晚间时段仅限12岁以上客人使用。

三、所有客人将获得毛巾、免费饮品和小吃。预订免费接送服务的,需要提前半小时在Otautahi Tattoo对面的Marmolada Cafe(43 Camp Street)门口的巴士站等候。

今日行程:皇后镇——阳光湾(Sunshine Bay)——12英里三角洲(12 Mile Delta)(Ithilien Lookout)——本内茨悬崖观景点(Bennetts Bluff Viewpoint)——格林诺奇(Glenorchy)红船屋(Red Boat Shed)——格林诺奇泻湖步道(Glenorchy Lagoon Walkway)——天堂镇(Paradise)(Rees River Bridge Viewpoint、Diamond Lake、Lothlorien、Pure Glenorchy LOTR Isengard Viewpoint)——海斯湖(Lake Hayes)——箭镇(Arrowtown)——皇冠山脉公路(Crown Range Road)(Arrow Junction Lookout Point、Crown Range Road Scenic Lookout、Crown Range Summit、Cardrona Hotel、Cardrona Bra Fence)——瓦纳卡湖(Lake Wanaka)

人到中年,生活的节奏和心态也在发生悄然变化。五年前,我曾为皇后镇之行规划了跳伞、喷射快艇等极致刺激的项目,但如今,这些计划都被一一否定,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安全、舒适的自驾游。虽然少了些冒险的激情,但皇后镇周边的绝美小镇和观光公路,却为我们带来了另一种体验与满足。

皇后镇附近有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小镇,比如格林诺奇(Glenorchy)、天堂镇(Paradise)、箭镇(Arrowtown)以及瓦纳卡(Wanaka)。不止是这些小镇本身,每一条通往小镇的公路,都是一段风景如画的旅程——曲折的山路、辽阔的牧场、碧蓝的湖泊和巍峨的雪山,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我们的第一站是位于瓦卡蒂普湖最北端的格林诺奇。背靠天然的山毛榉树林和高耸入云的连绵山脉,格林诺奇成为了电影大片的首选拍摄地,《指环王》三部曲以及《纳尼亚传奇》都曾在此大量取景。格林诺奇距离皇后镇45分钟车程,连接两地的蜿蜒山路沿瓦卡蒂普湖延伸,被评为世界十大最美景观公路。

天公作美,我们幸运地遇上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洒满大地,天空湛蓝如洗,公路沿途处处是值得驻足的地方——无论是路边的观景台,还是那些隐藏在山水间的热门徒步小径,都像大自然精心设计的驿站,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

公路最初会经过几个湖湾。作为皇后镇附近最迷人的湖滩之一,阳光湾(Sunshine Bay)是炎炎夏日里的理想去处。

湖水清澈见底,仿佛一块晶莹剔透的蓝绿色水晶,光着脚踏入湖中,还能感受到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

虽然阳光湾距离皇后镇仅一步之遥,但寻找它的过程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因为“阳光湾”也是附近一个郊区的名称。有些指向“阳光湾”的路标会将你引向山上,不要理睬它们,只需沿着主路继续前行,你就能在路边发现这处美丽的湖湾。

紧邻阳光湾的威尔逊湾(Wilson Bay)是另一个不可错过的清凉秘境,很多本地人纵身一跃,在湖中畅游,也有人坐上皮划艇,轻轻划向湖中央。

和海滩截然不同,尽管岸边的沙子被石头取代,踩上去有一种独特的触感,但沿着湖滩散步仍然相当惬意。如果带上毛巾或毯子,甚至还可以享受日光浴。

12英里三角洲(12 Mile Delta)因位于皇后镇以北12英里处而得名,它是瓦卡蒂普湖畔的一片开阔地带。独特的自然景观使其成为《指环王》中“伊西利安(Ithilien)”场景的拍摄地。

这里本身是一处露营地,周围环绕着巍峨的山峦和繁茂的森林。我们沿着湖岸漫步,感受着微风拂面的闲适。不远处,有人在悠然骑行,用两个车轮探索周边的自然小径。

12英里三角洲还是鲍勃湾步道(Bob’s Cove Track)的起点,鲍勃湾曾是19世纪毛利人居住和贸易的地方,后来成为欧洲移民的木材运输点。步道全长2.5公里(往返),走完全程约需1小时。

沿途设有介绍历史背景的解说牌,让你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光的痕迹。步道终点是一处隐秘的小海湾,环境幽静,仿佛一片世外桃源。

告别亲水的湖湾,公路逐渐向上攀升,我们也得以从高处俯瞰瓦卡蒂普湖。本内茨悬崖(Bennetts Bluff)作为整段公路的制高点,一直以来都是皇后镇与格林诺奇之间最受欢迎的停靠点。

在这里稍作停留,赏景的同时还能伸展腿脚,呼吸一口清新的山间空气。从停车场出发,只需5-10分钟的上坡步行即可抵达观景点。这段路程虽短,却绝不单调——随着海拔的升高,眼前的景色也愈发壮丽。

观景台提供了一个近乎360°的全景视野,不仅可以看到瓦卡蒂普湖的全貌,还能欣赏到周围的牧场、森林和山脉,尤其是著名的厄恩斯劳山和塞西尔峰,为这张大片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

除了“官方”的瞭望点,一路上其实还有许多值得停车拍照的隐藏角落,这些地方大多没有正式的名称或标识。因此,放慢车速,留心观察显得尤为重要。一旦瞥见令人心动的美景,或是发现一处可以停车的空间,千万不要犹豫,及时停下来,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随着公路再次下行,“魔戒小镇”格林诺奇已近在咫尺。由于路上多次停留,我们硬是将原本45分钟的车程拉长了一倍。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正是这些不经意的驻足,才让旅途变得如此丰盈而难忘。

大部分人认识格林诺奇,是因为矗立于瓦卡蒂普湖畔的红船屋(Red Boat Shed)以及与之相邻的码头(Glenorchy Wharf)。红船屋不仅是格林诺奇的象征,也是这片纯净之地的点睛之笔。其鲜艳的红色外墙,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成为无数游客镜头中的主角。正因为如此,想要拍到一张独属于你的照片,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相比之下,我个人更愿意站在那座延伸至湖中的码头上。环顾四周,这里的场景完美诠释了何为中土世界——瓦卡蒂普湖的碧蓝湖水在脚下轻轻荡漾,远处巍峨的雪山静静伫立,湖畔的森林与草地蔓延至天际。

此刻,你会更加佩服那些大片导演的独到眼光。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片土地的魔力,将格林诺奇的天然美景与电影中的奇幻世界完美融合。而码头本身,仿佛成了连接现实与幻境的桥梁,让人不禁想象,或许下一秒,就会有一艘精灵的船只从湖面缓缓驶来。

所以,如果来到格林诺奇,不妨走上这座码头,去静静地感受周围的神奇与诗意——或许,你也会成为中土世界的一部分。

Tips:

一、公路全长约46公里,大部分路段为双向单车道,弯道较多,需谨慎驾驶。部分路段靠近悬崖或湖泊,注意车速,尤其是在雨天或冬季,路面可能湿滑。沿途有许多观景台和停车点,停车时请确保车辆完全停靠在安全区域,避免阻碍交通。

二、如果无法自驾,从皇后镇到格林诺奇有巴士或shuttle服务,部分shuttle服务提供导游讲解。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这条公路是绝佳的骑行路线,但需要注意交通安全。此外,还可以预订包车服务或私人导游,能更灵活地安排行程。

三、如果想进行短途徒步,可以选择莫克湖(Moke Lake)、克里顿山环线步道(Mount Crichton Loop Track)以及鲍勃湾步道(Bob’s Cove Track)。也可以参加从皇后镇出发的徒步旅行团,部分团体会提供交通服务,带你前往格林诺奇及周边的步道。

四、格林诺奇被群山环抱,是享用午餐或喝杯咖啡的理想之地。但镇上餐饮和商店较少,建议自带餐食。

红船屋和码头固然是格林诺奇的标志性景点,但它们只是这座小镇的冰山一角。格林诺奇的真正魅力,藏在那条迷人的步道中,藏在泻湖的波光里,藏在雪山的倒影中,也藏在每一片湿地、每一缕微风和每一束阳光里。

格林诺奇泻湖景观步道(Glenorchy Lagoon Walkway)堪称皇后镇地区最令人惊艳的短途步道之一。短短1-2小时的徒步旅程,便能带你走进一幅由泻湖、湿地、雪山、森林和草地共同编织的绝美画卷。

中午时分,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步道的起点位于镇中心的停车场,虽然停车场面积不小,但此时早已停满了车,车来人往间,无声地诉说着格林诺奇的高人气。

我们从停车场出发,顺着步道缓缓前行。沿途由于有了树荫的遮蔽,所以不至于太晒。左手边,里斯河(Rees River)静静流淌,河水发源于里斯山谷(Rees Valley)的上游冰川,因为“冰川粉”的作用,呈现出独特的乳蓝色。

里斯河一路奔流,穿过陡峭的峡谷和这一地区的最高峰厄恩斯洛山,最终在格林诺奇注入瓦卡蒂普湖。

随着里斯河逐渐消失在视野中,不久后我们来到了第一个岔路口,这里是格林诺奇泻湖步道的正式起点。

这片水域由南北两个泻湖和一系列池塘组成,它们宛如一串散落的珍珠,分布在雪山与草地之间。步道串联起泻湖的各个部分,整体呈现“8”字形,因此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能欣赏到泻湖的不同风貌。

我们从“8”的底部按顺时针方向开始环湖之旅。起初,步道并不直接靠近湖边,而是蛇行于一片开阔的草地上。

远处是连绵的雪山,近处是低矮的灌木丛和野花,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清香。虽然看不到湖面,但这份开阔与幽静已经让人心旷神怡。

很快,前方出现了第二个岔路口,这儿是“8”字的中间部分,如果时间紧张,可以直接右转前往最佳观景点;时间充裕的话,建议像我们一样走完“8”字上半部分的环形步道。

“不识泻湖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湖中。”虽然主角迟迟未现身,但一些小配角已经悄然登场。绿树环绕下的小池塘平静得像镜子一样,水面清晰地倒映着周围的景色。

继续前行,不知不觉间,我们发现自己被一大片湿地包围,步道也变成了铺设好的木板路,走上去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为整段徒步增添了几分趣味与节奏。

木板路两侧的植被变得更加茂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小心翼翼地穿过湿地,泻湖的一角终于透过灌木丛显露出来。格林诺奇泻湖的形成与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它的水源就来自于边上的里斯河。

泻湖以及周围的湿地,宛如一座天然的水鸟乐园,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优雅的黑天鹅在湖面缓缓游弋,野鸭则成群结队地在浅水中嬉戏,激起一圈圈涟漪。

绕着北侧的泻湖走一圈大约需要半个小时,步道的高潮出现在两个泻湖连接处的一座木质“桥梁”(Glenorchy Walkway South Lookout)以及附近的一个亲水平台,此处就是前面所称的最佳观景点。

木质平台延伸至湖中,视野绝佳,几乎可以将整个泻湖的景色尽入彀中。站在平台上,泻湖终于露出了它的全部面貌。

微风习习,湖面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抚过,泛起层层细碎的波纹。远处雪山的倒影在波纹中变得模糊,化为一幅抽象的画作。

平台上设有观景长椅,我们在这里停下脚步,静静地坐下,独享这份只属于我们的静谧。此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整个世界只剩下微风、湖光和我们。

如果想换个视角欣赏格林诺奇泻湖的景色,驾车前往天堂镇的路上,一定不要错过路边的泻湖瞭望台。瞭望台位于一处高地,天气晴好的时候,不仅可以看到整个泻湖,还能远眺达特河与瓦卡蒂普湖交汇的地方。

格林诺奇不止有红船屋,更隐藏着这片幽静的泻湖。它虽不及瓦卡蒂普湖声名远扬,却是这片土地的灵魂所在。无论是徒步漫游、捕捉光影,还是简单地坐在湖边发呆,泻湖都能让你与自然深深交融,感受那份独特的美好。

Tips:

一、格林诺奇泻湖步道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春季野花盛开,夏季湖水湛蓝,秋季草地金黄,冬季雪山倒影更加清晰。步道平坦而舒适,适合所有年龄和体力水平的游客。部分木板路位于湿地和泻湖上方,雨后可能湿滑,行走时需小心。

二、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在第二个岔路口右转,直接前往湖边观景平台。时间充裕的话,推荐走完全程环形步道(约1-2小时),这样可以欣赏到泻湖、湿地、森林和草地的多样风景。

三、除了徒步,格林诺奇有许多骑马活动,可以深入探索周边的草原和森林。此外,喜欢刺激的还可以体验达特河喷气快艇,感受速度与激情的碰撞。

很可惜,许多游客在游览完格林诺奇泻湖后便匆匆离开,大部分人的格林诺奇之旅就此止步。殊不知继续向山谷深处进发,里面还隐藏着一个仅凭名字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那便是我们今天行程的第二站天堂镇(Paradise)。

关于小镇名字的由来,一直众说纷纭,却始终没有定论。一些人认为它得名于这里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而另一些人则说是因为栖息于此的天堂鸭(Paradise Shelduck)。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看法,它绝非夸张,而是对这片土地最贴切的描述。

天堂镇位于格林诺奇以北约20公里处,是一片被雪山、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天堂”。这里的原始风光和恬静氛围,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也让《指环王》中甘道夫的饰演者伊恩·麦凯伦爵士(Sir Ian McKellen)为之倾倒。他曾如此评价:“这就是我脑海中的中土世界。”

正因为如此,《指环王》三部曲中的艾辛格(Isengard)、洛丝萝林(Lothlorien)和阿蒙汉(Amon Hen)都不约而同地将这里作为了外景拍摄地。

自驾是探索天堂镇的最佳方式。沿途你可以随时停车,走近草原、森林或河边,感受中土世界的魅力。从格林诺奇出发,沿着格林诺奇-天堂路(Glenorchy-Paradise Road)行驶,约20分钟即可抵达天堂镇。

然而,这条路非常狭窄且大部分路段是砂石铺就,途中还会经过几处溪流,有些地方路面凹陷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极其考验车辆性能,所以建议最好驾驶四驱车前往。

尽管路况有些挑战,但沿途的风景绝对值得你付出这些努力。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从开阔的草原到茂密的森林,从清澈的溪流到巍峨的雪山,每一帧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

里斯河大桥(Rees River Bridge)横跨于里斯河上,是通往天堂镇的必经之路,桥下是大片裸露的石滩,上面布满了冰川融水冲刷形成的鹅卵石。

南岛有很多以“钻石”命名的湖泊,天堂镇附近就有一个,那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停留点。湖水清澈见底,呈现出迷人的蓝绿色调,这种颜色源于湖水的纯净和周围山峦的倒影。

驶过钻石湖(Diamond Lake),车子转眼间便钻进了一片茂密的山毛榉树林。这里是洛丝萝林的取景地,精灵的黄金森林在现实中找到了它的影子。尽管我不是《指环王》的影迷,但站在这片森林中,依然能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美丽。

告别黄金森林不久,道路左侧终于出现了那块期待已久的“天堂镇”绿色路牌,它大概是新西兰最上镜的标志之一。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所谓的天堂镇也仅仅是这块标牌而已。除了能再次远眺钻石湖的波光,周围并没有半点小镇的影子——没有房屋,没有街道,甚至没有一丝人烟的痕迹。

带着困惑继续直行,在道路的拐弯处,我们才看到了一系列古老的建筑。这里曾经是天堂家园(Paradise Homestead)的所在地,几年前的一场大火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化为灰烬。如今,这片土地上依然保留着重建后的住宿设施,包括两座大房子和几间乡村小屋。

天堂家园附近还隐藏着一条超棒的短途步道,步道从森林开始,最终到达幽静的山谷。此外,这里也是野餐的绝佳地点,你可以找一片草地,铺上野餐垫,在微风中享受一场惬意的野餐。

从天堂家园直到再次进入森林,这段“天堂之路”是我的最爱。道路两旁是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悠闲地低头吃草,偶尔抬起头,用温顺的眼神打量着过往的车辆。

它们的背后,是守护着这片净土的雪山,山峰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草原与雪山之间,达特河和它所流经的白色石滩隐约可见。

穿过树林,艾辛格的场景(Dan’s Paddock)映入眼帘,草地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连绵不绝的山脉环绕。尽管欧尔桑克塔(Orthanc Tower)是通过特效添加的,但这里的自然风光已经足够震撼。

此外,电影中的许多场景,包括萨鲁曼的军队集结和艾辛格的毁灭,都是在此拍摄。

经历了几轮草原和森林的场景更替,我们最终抵达了“天堂之路”的终点——Chinaman’s Bluff——19世纪末期中国淘金者的营地。这些淘金者在达特河和里斯河附近寻找黄金,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故事。

Chinaman’s Bluff周边分布着多条徒步路线,所需时间从3小时到13小时不等。如果感兴趣的话,建议提前做好功课,准备好装备和补给。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是简单地去附近的达特河(Dart River)河滩上溜达了一下。达特河发源于南阿尔卑斯山脉的达特冰川(Dart Glacier),河水清澈而冰冷。

令人称奇的是,石滩中央竟然还横卧着几根倒伏的枯木,它们的存在,为这片空旷的河滩增添了几分故事感。

我猜测,这或许是上次洪水的杰作——汹涌的河水将这些枯木从上游冲下,最终搁浅在这片石滩上。

从空中俯瞰,达特河流经的峡谷两岸皆是陡峭的山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石滩上分布着的宽窄不一的河道宛如大地的毛细血管,逶迤着向远处延伸,它们最终汇入下游的瓦卡蒂普湖,成为湖水的主要来源。

欣赏完道路最深处的天堂秘境,一切都圆满了,我们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当格林诺奇重新回到我们视线时,这趟原路往返的“天堂之旅”整整用时2.5小时。

仿佛是一场浓缩的梦境,中土世界将它的雪山、森林、草原、河流和历史痕迹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魅力。天堂镇,名副其实!

Tips:

一、通往天堂镇的道路大部分是砂石路,狭窄且崎岖,部分路段甚至有溪流穿过,可能形成水坑。建议驾驶四驱车前往,以确保能够应对复杂路况。行驶途中注意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被前车溅起的石子击中前挡玻璃或车身。会车或别人超车时,尽量放慢车速,小心避让,给对方车辆留出足够的空间。

二、从格林诺奇到天堂镇的单程车程约20-30分钟,但沿途风景优美,建议预留足够的时间停车拍照和探索。雨天或雪天时,道路可能变得泥泞或湿滑,建议提前查看天气预报,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前往。

三、天堂镇没有商店或餐厅,建议提前在格林诺奇准备好食物和饮用水。沿途没有公共洗手间,建议在格林诺奇或是终点Chinaman’s Bluff解决。天堂镇地区没有手机信号,建议提前下载离线地图或告知他人行程安排。

四、天堂镇周边有许多私人农场和土地,请尊重当地居民的财产,不要擅自进入私人领地。如果计划徒步,建议提前了解路线难度和时间,并携带地图或导航设备。部分步道可能需要3小时以上,请确保体力充足。

流连于格林诺奇和天堂镇共同构筑的奇幻世界里,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游览时间已远超预期。从格林诺奇返回皇后镇后,我们马不停蹄地驱车前往今天的第三个目的地——箭镇(Arrowtown)。

箭镇坐落在箭河(Arrow River)河畔,曾是19世纪新西兰淘金热的核心地带。1862年,这里发现了金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尤其是许多中国矿工,他们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如今,箭镇虽已褪去了淘金时代的喧嚣,却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复古气息。

前往箭镇的途中,我们顺道造访了低调的海斯湖(Lake Hayes)。湖的名字源于当地早期定居者海斯家族,湖面呈椭圆形,四周被起伏的山丘和郁郁葱葱的绿树环绕。

海斯湖周长约8公里,湖边有一条平坦的步道,适合徒步或骑行,全程约需2-3小时。沿途除了欣赏湖光山色之外,偶尔还能看到野鸭、天鹅等水鸟在湖中嬉戏。

与瓦卡蒂普湖的游人如织不同,海斯湖更“本土化”。湖边的野餐区是放松身心的好地方,许多当地人都喜欢在这里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

尽管深秋才是箭镇最美的季节,但夏季的箭镇,阳光明媚却不燥热,同样是游览的好时节。白金汉街(Buckingham Street)是镇上最主要的街道,两侧林立着经过修复的19世纪古老建筑。

漫步街头,满眼是木质的外墙、复古的招牌和斑驳的砖石,恍惚间仿佛在穿越一条时光隧道。

午后的小镇格外宁静,偶尔有游客骑着自行车从身边经过,或是三两成群在老建筑前拍照留念。街角的咖啡馆飘来阵阵香气,我们走进一家小店,点了一杯冰咖啡,坐在门外的长椅上,静静地欣赏街景。

箭镇不仅是一座小镇,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见证了淘金时代的辉煌与没落,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欢笑与泪水。

如今,那些曾经的淘金者们,都已化作了历史的尘埃,唯有这些建筑和街道,依然守候着他们的故事。

Tips:

一、箭镇的历史遗迹和建筑大多集中在白金汉街及其周边,步行即可轻松游览。建议预留半天时间,慢慢感受这座小镇的历史韵味。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结合湖区博物馆(Lakes District Museum)的展览,深入了解箭镇的淘金历史和文化背景。

二、除了白金汉街,参观箭镇华人定居点(Arrowtown Chinese Settlement)也有助于了解19世纪中国矿工在箭镇的淘金史。定居点内还原了当年的小屋、商店和菜园,展现了华人淘金者的艰辛与坚韧。专门设立的解说牌上详细介绍了华人社区的历史。

读完箭镇这本打开的历史书,我们的行程仍在继续。接下来,我们将离开皇后镇地区,前往南岛的另一个旅游热门目的地——瓦纳卡。从皇后镇到瓦纳卡,有两条行车路线可供选择:一条是经过克伦威尔(Cromwell)的6号公路,另一条则是著名的皇冠山脉公路(Crown Range Road)。

本着不走寻常路的原则,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条路线径直翻越海拔1121米的皇冠山脉,不仅是新西兰最高的主干道,更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美景的旅程。

整条公路停车点并不多,因此当你看到观景台或停车场时,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地方是拍照和短暂休息的最佳区域,千万不要错过。

从箭镇出发回到6号公路,不久会看到指向瓦纳卡的路标,沿着岔路即可通往皇冠台地(Crown Terrace)。公路的开始部分最为蜿蜒曲折,发夹弯是常态。路边有箭镇交汇处瞭望点(Arrow Junction Lookout Point),可以俯瞰海斯湖和箭镇。

继续上行穿过卓越山脉(Remarkables Range),沿途的风景伴着海拔的升高不断变化,从郁郁葱葱的山谷到陡峭的悬崖,再到开阔的高山草甸,每一处转弯都能带来新的惊喜。

随后公路急剧攀升,直达皇冠公路观光瞭望台(Crown Range Road Scenic Lookout)和峰顶观景台(Crown Range Summit)。这两个观景台相隔不远,从上面可以饱览被称为“世界最南端葡萄酒产区”的吉布斯顿谷(Gibbston Valley)、一部分瓦卡蒂普湖以及皇后镇的醉人美景。如果还想游览附近的洛克峰(Mount Rock Peak),可以把车停在峰顶观景台,然后沿着小道徒步上山。

从峰顶观景台开始,公路开始沿着卡德罗纳谷(Cardrona Valley)缓慢下降,附近一带曾是年代久远的金矿,至今还可以看到成堆的矿渣。

卡德罗纳(Cardrona)位于下山后的主路旁,这个小镇以一家非常著名的酒店和一个“胸罩围栏”而闻名,同时也是通往卡德罗纳滑雪场(Cardrona Alpine Resort)的门户。

历史悠久的卡德罗纳酒店(Cardrona Hotel)建于1863年,最初是为了服务当时淘金热时期的矿工和旅行者而建,如今已成为新西兰最古老且保存最完好的酒店之一。

酒店的建筑风格保留了19世纪的特色,外观非常醒目,白色的外墙配上红色的屋顶,周围是开阔的山谷,门口还停放着一辆老爷车。

酒店内设有一家餐厅和酒吧,提供传统的新西兰美食和当地葡萄酒,里面还陈列着很多极具当地特色的工艺品。这里是游客和当地人聚集的热门地点,氛围轻松友好。

酒店附近有一个著名的“胸罩围栏(Cardrona Bra Fence)”,最初是由路过的女性游客将胸罩挂在围栏上开始的,后来逐渐成为一个象征女性健康和乳腺癌意识的标志。虽然部分胸罩已被移除,但仍是一个有趣的拍照地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Tips:

一、皇冠山脉公路尽管路程较短,但驾驶所需时间比途经克伦威尔的常规路线要长。全程有许多陡峭的上坡和下坡路段,以及频繁的发夹弯(尤其是初始路段)。驾驶时需保持低速,注意转弯处的盲点。如果后方有车辆紧跟,尽量在安全的地方靠边让行。

二、冬季(6月至9月)道路可能会结冰或积雪,建议携带防滑链并提前检查路况。部分路段在极端天气下可能会关闭。建议驾驶四轮驱动车辆或性能良好的轿车,确保刹车、轮胎、雨刷和灯光等设备正常工作。避免使用大型房车或拖车,因为这些车辆在陡坡和急弯处难以操控。

三、全程约需1-1.5小时,沿途没有加油站,建议在皇后镇或瓦纳卡加满油后再出发。

皇冠山脉公路的尽头,便是我们今日旅程的终点——瓦纳卡(Wanaka)。这座小镇静静地依偎在瓦纳卡湖(Lake Wanaka)南岸,与皇后镇的繁华相比,它更像一位远离尘嚣的隐士,低调而从容地凝望着这片山湖。

瓦纳卡被誉为“航空小镇”,这里每两年都会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飞行展览,以经典军用飞机为主题,吸引着无数航空粉前来观展。附近的机场更是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空中体验。无论是乘坐观光飞机翱翔天际,还是尝试惊险刺激的双人跳伞,都能让你以上帝视角俯瞰这片土地。

小镇周围还是徒步与登山的圣地,从轻松的钻石湖步道(Diamond Lake Track)到挑战自我的罗伊峰步道(Roys Peak Track)和铁山步道(Iron Mountain Track),总有一条路径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山野乐趣。

而当冬季来临时,群山被白雪覆盖,附近的卡德罗纳和三锥山(Treble Cone)滑雪场便成了滑雪爱好者的乐园,小镇的热闹程度堪比夏季。

正因为拥有极高的人气,小镇的街道上遍布着各式各样的咖啡馆、餐馆和商店。这些地方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与当地人交流、感受瓦纳卡生活节奏的绝佳去处。

Patagonia Chocolates在瓦纳卡也有分店,排队的长度远没有皇后镇那般夸张。等候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位带着女儿的新西兰大哥,他热情地与我们攀谈起来。当我提到这次新西兰之旅的两周行程全部安排在南岛时,他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原来,半年前他刚从北岛的惠灵顿(Wellington)移居至此,瓦纳卡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是他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

奔波了一整天,急需补充能量。根据Tripadvisor上的推荐,我们找到了一家名为Tititea Steak House的牛排店,点了半斤烤羊肩肉。羊肉上桌的时候,外焦里嫩,香气四溢,瞬间治愈了一天的疲惫。

如果不想正襟危坐地吃一顿大餐,还可以选择到Brownston Road的饮食区解决晚饭。这里位于去New World Supermarket的路上,聚集了几个不同的摊位和食品卡车,提供炸鸡、墨西哥卷饼和东南亚街头小吃等世界各地美食。

此时,太阳刚刚落山,小镇渐渐归于平静,我们前往与牛排店一街之隔的湖畔散步。瓦纳卡湖长45公里,面积193平方公里,是新西兰第四大湖。它的名字“Wanaka”源自毛利语“Oanaka”,意为“圣地”。

这片纯净的水域是水上活动的天堂,适宜开展快艇、皮划艇、帆板和游泳等各种水上项目。

距小镇几步之遥的“孤独的树(That Wanaka Tree)”是网红打卡点,我们到访时湖水水位较低,那棵已有80多年历史的柳树形单影只地立在浅滩上,没有了湖水的映衬,少了些许意境。

我们匆匆拍下一张照片,便悄然离开回去休息了。因为明天还将有一场“硬仗”在等待着我们!

Tips:

一、瓦纳卡跳伞(Skydive Wanaka)是新西兰获奖无数的双人高空跳伞。在众峰之巅的高空,跳伞教练将带你从15000英尺、12000英尺或9000英尺的高度以200公里/小时的速度自由下落,体验极速快感的同时,360°全景纵览美丽的瓦纳卡湖和哈威亚双子湖,以及阿斯帕林山国家公园(Mount Aspiring National Park)内的山脉。跳伞还可提供精彩的照片和录影功能,为你记录这难忘的时光。跳伞价格:9000英尺299纽币/人,12000英尺399纽币/人,15000英尺499纽币/人。照片+视频价格:369纽币/人。时长:2-3小时。

二、镇上的斯图尔特迷宫世界(Stuart Puzzling World)是一处充满趣味与挑战的主题景点,以其独特的视觉错觉、谜题和迷宫设计而闻名,很适合带孩子的家庭一起探索。迷宫中心的卫生间(The Toilet Maze)是新西兰的最富娱乐性的公共卫生间。需要付费进入的幻觉屋(Illusion Rooms)每个房间都会让你如入梦境,真假难辨。此外,大迷宫(The Great Maze)也是一个有趣的挑战,设有紧急出口,耐心有限的人可以随时出入。价格:成人27.5纽币/人,儿童20纽币/人。开放时间:9:00-16:30。

三、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是薰衣草的花期,这时的瓦纳卡薰衣草农场(Wanaka Lavender Farm)被紫色的花海覆盖,香气扑鼻。游客可以薰衣草田为背景拍照,也可以喂食羊驼、绵羊和山羊等动物。农场商店出售各种薰衣草制品,咖啡馆提供以薰衣草为主题的饮品和甜点。价格:成人15纽币/人,儿童7.5纽币/人。开放时间:9:00-17:00。

四、瑞本酒庄(Rippon Vineyard)坐落于瓦纳卡湖畔,葡萄园依山而建,俯瞰瓦纳卡湖。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这里可以品尝到高品质的黑皮诺(Pinot Noir)和其他葡萄酒;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瓦纳卡湖和葡萄园的景色是拍摄的绝佳题材。夏季是葡萄园最美的季节,也是品酒的最佳时间。品酒室通常每天上午10:00至下午5:00开放,建议提前查看官网或电话确认。品酒和导览服务需要提前预约。

2025-04-16发布 阅读量696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行程
  • 文章
  • 问答
  • 玩法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2012年春节新西兰18天自驾游
新西兰的攻略已经很多,本游记以图片为主要线索,展示新西兰南岛的迷人风光。一、 行程概

旅行色影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