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族(Tsou;Cou)在早期的文献里称为“曹族”, 为台湾原住民族的一支,日本人称之为“阿里山番”(指世居阿里山的邹族),但该族人认为此译名与他们的族语原意有误,而于1999年要求正名为“邹族”。邹族分布于南投县、嘉义县和高雄县境内,人口约六千多人。该族分为三个语言群:阿里山群(邹语)、四社群(沙河鲁阿语)和简仔雾群(卡那布语)。其中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少年指的就是阿里山邹族原住民。
邹族的古歌谣旋律起伏形式和多音性质,确像飞瀑和山林形成的特殊共鸣,令人荡气回肠。以马雅斯比祭中最特殊的迎神曲和送神曲,所用的几乎都为延长的母音,有人猜测这是邹族的古语言,至今仍保留有原始特色。且原始歌谣多以词、乐;舞合一的方式呈现,如果不是边唱边舞就唱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