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的生命
有一个小小的瓶口
可以看看世界
——顾城
旅行是什么?我的理解比较俗气,就是浴缸的那个下水口,洗完澡,需要个出口把脏水排掉;也是每天办公室头顶上的通风口,空气混浊时,需要个入口来呼吸外面的空气。旅行是初,旅行是终,旅行是始,旅行是末,旅行是问题,旅行是答案。旅行是疲惫时继续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勇气,旅行是看见不完美的世界却依然把它融入我们的生命,旅行是一切皆可变,唯本心不变。
这几年执着于欧洲小镇,却忽略了中国西南小镇的美丽。以至于朋友跟我说云南的时候,我有些反应不过来。丽江?我问。
当晚,就登上了上海-昆明的航班。
走之前,沧源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名字。下了飞机,好吧,它还是一个名字。
昆明机场睡了一晚,第二天大早的航班飞临沧。昆明-临沧,每天只有2个航班。飞机停在一个小小,小小的机场。有多小呢?这么说吧,你站在机场中央,一眼就可以看见大厅里旋转的行李架和大厅外等候的人群,视力好点,没准能看到外面那一溜的出租车。
蓝天,白云,飞机,神清气爽。
Day 1 初见沧源
行程:东航民族希望小学-边境
临沧到沧源,车程小时,两岸山峰林立,黑河流淌,手机信号断断续续。越往里开,越难走,身体反应也越大。晕车药绝对是这条线上的必需品!如果讨厌用药,那就扛上两瓶老白干,没准能来个负负得正。
半山腰找个地儿吃饭休息
看猫打架,看狗偷懒,看鸡吃食,一片和谐景象~美味的鸡肉,好久不见~
初来乍到,第一顿午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沧源人民喜欢用大量香料,好吃是好吃,可以也遮挡住了鸡肉原本的鲜味。这餐的亮点是蚱蜢!油炸的嘎啦声脆,太棒了!
临沧宾馆不错,房间大到令我汗颜。配有网络和电脑。洗澡用的都是太阳能,所以要尽量早点洗,晚了可能热水就用完了。p.s. 可能会碰到旱灾停水。
进宾馆已经下午了。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去县上看看学校。教育不一定能反应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但一定可以看出这个城市未来的可能性。
路过当地的合作社,地上一对树雕的人偶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
我们选择的是东航民族希望小学。顾名思义就是东方航空公司赞助的。后来陆续的行程中发现,东航在这个城市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顿时形象一下高大了起来。
条件比想象中的好。学生佤族汉族融合,也有部分佤邦人。大多都是黝黑的,以至难得看到一两个白净的姑娘,引起了茉莉的尖叫。茉莉刚刚当上新手小妈咪,正是母爱泛滥的时候。
图书馆里不少捐赠的书,很大部分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个人觉得这方面可以做的更好。
一个娃兴致勃勃地读着海底两万里。以至于我镜头对着他,都毫无知觉。
在这里,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的笑容。每到一处,孩子们一定会敬个礼,然后羞涩的叫一声:老师好。举起镜头时,她们就开心的笑,毫不做作。像冬日里的一口烫开水,从喉口直直流到胃里,暖到心里。回上海的日子,有不顺心,我就看看这些照片,让自己微笑。
说起学校和学生,校长就停不下来,不由自主地牵动嘴角乐呵,很为孩子们骄傲。但说着说着也会惆怅起来,一为升学率。二为洗澡问题。
升学率似乎是中国任何学校都绕不开的话题,很无奈,也很现实。
校长认真地说,我们需要老师,但我们不需要只待几个月的老师。突然就想起了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看到89班我们吓了一条,老师说,这个是从建校开始,所有的班依次往后排,这个是四年级第89个班级)
而没有浴室,听着就不像个问题。照我这样头脑简单的人想来,有水源不就行了么?村里的娃子不都是河里一跳,该干嘛干嘛么~ 校长说:不是的。孩子们在大坝上和河里洗澡,是很危险的。尤其体育课后,一身臭汗,没有地方洗澡,对孩子们来说,绝对是个问题。可学校没有钱啊。校长无助地看着我们,说出最朴实的愿望:希望可以建个浴室。
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县城小学里,居然还有个不错的机房。东航捐的。老师说孩子们顶顶喜欢上电脑课,喜欢用附件的画图软件作画~
食堂同样是一个基金会捐助的~
走完希望小学,夕阳西下。校长建议说,可以去中缅边境看日落。沧源还有边境?我大吃一惊,受到茉莉的一脸鄙夷。好吧,事先没做功课的娃伤不起啊。
中国的边境很朴素,佤邦的国门相对更特色一些。所谓国门,就是只可远观的意思。
到早了,日落木有看到~ 这个是看日落的地方。应该会很美。
界碑
缅甸国门
远眺佤邦
国旗
边境上的毒虫,听说牛沾上了,必死。
再看一眼祖国边境的青山绿水,没有看到日落,很是遗憾!
晚饭在路边的农家乐解决。
这顿印象最深的是自制腊肠,实在好吃!
吃晚饭,坐在农家大院里,看边境没有看到的夕阳西下。p.s.沧源落日晚,大约7点过,太阳才会落下来。
Day 2 只缘身在此山中
行程:司岗里溶洞-长廊-天坑-崖画
我们都不爱酒店的早饭。第二天一早,上街觅食。看见一家人气爆棚的米线店。赶紧凑进去,找一角坐下。说实话,真心不便宜。6元一碗!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边境小镇,这个价格的早饭,怎么吃的起呢?这是我的疑问。至今无解。
吃完饭背上水和面包继续上路。今天一天基本是徒步行程。
首先来到溶洞。
这个点已经作为旅游景点开发了,里面铺了路也装了灯,门票价格50元。但整个上午,溶洞里只有我们一拨客人,可见生意之差。但生意差,不意味着洞不好。相反,比我去过的任何溶洞都好!两个半小时的旅程,首先是开阔,完全没有闷热的感觉。其次是半开发的状态,所有你喜欢的东西都可以去触碰去感受,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破坏。最重要的,没人!除了水滴的声音,洞里一片寂静。吼两嗓子,余音绕洞,久久不散。
洞口的古树
隐约可见的洞口
洞口有条龙~
开始准备进入
路漫漫其修远兮
葫芦状洞口越来越小,烟雾缭绕
洞里分了两条线路,一条往上爬,一条往下走。往上爬的洞很深,因为后面未开发,也没敢继续走。据说,在最开阔处,点支烟,会袅袅上升,证明有出口。
暗河
沧源探险小分队,let's go!
洞里的梯田
钟乳石林立
滴水穿石
依旧是梯田
这些地方都可以随便踏入~拉维表示十分心痛~
头顶上可以看到自然界留下的痕迹
回望犹如飘渺仙境
往下走的支路相对就没那么开阔了,抬头可以看到顶上的倒刺,拉维同学说证明洞中的钟乳石并未停止生长。
这堵石壁很妖,像一块块石头嵌在里面的样子。
仔细看,根本不是嵌在里面,就是天然长成这样的!
像水晶一样的钟乳石,看着好动心。因为钟乳石质地较软,据说好多游客会悄悄砸下一块带出去。素质实在太差~
走溶洞,是一段充满乐趣的探险之旅,但爬出去,却是最最艰苦的行程。累,加上由低处往高处时的胸闷不适感,痛苦不堪。但看到阳光的感觉,真的很好!
溶洞口子上有一组红得像油漆一样的壁画。见我一阵猛拍,同伴拉拉我:走!拍真货去!
这玩意儿,还真有真货,五千年前的真货!
午饭就在溶洞下面。吃灶上的大锅饭。他家的木瓜鸡色香味俱全,鲜美的鸡肉融入带着泰式的木瓜酸味,食指大动!又,我还以为是丰胸的木瓜来,谁知道不是,是一种植物叫木瓜!镇上菜场有卖!
公路上再看一眼溶洞
长廊。
看得出,沧源政府为发展旅游业,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这让我既期盼,又忧心忡忡。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旅游配套和原汁原味,永远是互相博弈的对手,无论砸多少个统筹兼顾下去都解决不了的难题。
佤族人民很热情,田里农作的人们,看到我们,就扔了两根刚砍下的甘蔗上来,给我们解渴。
这位大伯已经和树连为一体啦~
到处都是广告涂鸦,看着却挺和谐~
从小就跟着妈妈开始干农活的娃~
天高地阔,走在其间,心情愉悦!
长廊尽头是天坑。遥遥望下去,胆战心惊。据说下面有上古的植物。我突然想到了佘山在建的世贸深坑酒店。
沧源崖画。
看到沧源崖画,又是一阵感慨。它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似乎古老的文明,都没有开始没有终结,但所有的智慧和哲学就在那里。
依然没什么人,很安静。我们静静的在崖画前,和几千年的文明对话。
清静为天下正。人文扭曲的社会,文化早已失去应有的尊严。
这组崖画是关于古人祭祀的场景
这个应该是首领
古人真的很神奇,几千年的颜料,经过风吹日晒,居然可以保留至今。据说现在都没有研究出这种颜料的组成。只知道可能是一种动物的血液加一种植物的汁液。
还有牛!
牛算什么!还有孔雀!
涂鸦很给力啊!哈哈~
好吧,又到了美食时间。自己都觉得贴图贴的有些罪恶。想死这些美味的纯天然食品了!好想再去一次!
这晚的亮点是鸡肉烂饭。看着不起眼,鸡肉的鲜甜和特有的香料味全部融入在饭里,一口下去又鲜又糯。
连夜宵一起贴了吧~
米线~云南的米线啊~
Day 3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
前一天早上吃的米粉实在太好吃!馋了一个晚上,被美食折腾的6点就醒了。去米粉的路上遇上了一群老人在打陀螺。和拉维、姚爷兴趣盎然的探头去看。
老人家很热情,刚拿起相机就被关注了。一定介绍队长给认识,又介绍了打陀螺的诸多益处。老人家充满骄傲地说:我们这可是全云南第一个室内陀螺场,下雨天也能打!这是沧源政府做的实事!我们队长去临县教学时经常被羡慕,诸如此类。
队长腔调很赞!
老人家八十七岁高龄啦~ 陀螺照样打的神采奕奕
好不容易拜别了老人家,吃完早饭。下午要跟车去翁丁。时间还早,5个人百无聊赖在镇上溜达。
沧源县的大道,右手城市左手村庄啊~
每年5月,这里有摸你黑节。传说中就是把泥巴涂在你喜欢的人身上和脸上,连驻防的武警官兵都不能幸免于难。听着很扎金啊!
生活用品价格真心不便宜。
广允缅寺。
出门旅行,我最最头痛的就是寺庙。在我看来,没一个古刹当得起自己的盛名,无非是打着普度众生幌子的另一个小社会。和尚和骗子也就名字上差别,一样的有奶就是娘。
广允缅寺不同。
这座寺庙怎么说呢?都听过林志炫版本的《烟花易冷》吧,是的,这个寺庙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
小小的寺院,透出质朴的味道。院子里坐着两个人,也不看我们,自顾自聊天。并蒂莲默默地开,默默地谢,头顶上的石板雕刻极其精美。行走其中,一样样看着,只觉得天高任鸟飞,心中无比安宁,舍不得离开。
这才是寺院。
中午在沧源县上吃羊肉火锅,真宗的大块羊肉,看着就好爽!饭店里还供应水烟~
下午随车往翁丁走。路上看到一片片的红琉璃瓦房,家家门上挂着国旗。司机介绍说,这是云南的幸福工程。政府花3亿造了这些房,分给百姓居住。当地人民为了感谢政府的恩情,就在家门口挂上了国旗。
翁丁是个古老的寨子。和所有寨子一样,部落战争一直打到五十年代初。现在渐渐开始开发旅游业,还没完全兴起。主要原因,个人认为还是交通问题。我们在寨中的两天,除了discovery车子开进来过几小时外,没碰上其他的游客。
进寨门,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头上点了黑色焦炭物,被统一安排住宿。
住宿挺干净的。晚上,头上的木板会嘎吱嘎吱的叫。房主说那个是老鼠,不过不要害怕,不会掉下来滴~
翁丁是此行大爱的地方!就是寨子里公鸡实在太多,也太勤快,5点开叫,叫声此起彼伏,不知疲倦,可以叫上整个上午。房主夫妇照睡,我们就受不了,只好起来看日出。我们去的时候还没碰上禽流感。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全村的公鸡打晕了一天一个炖汤喝~
这个寨子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简单幸福。
幸福现在基本是个被用烂的字眼。但幸福又真的不容易。它不仅与金钱无关,也与知识无关,与智慧无关。
远远看到一小帅锅~
村里的女人都织布,而且大部分吸烟
猜猜这是什么?人头桩!顾名思义,就是装人头的桩子。而且真的装过人头,其他部落的人头。
寨标。一个寨子的象征。
寨里视作神明的大树。
晚饭,就在住的村民家里简单吃。村民很热情,炒了好多菜。
让拉维和姚爷露个脸~
实在太丰盛!吃完奔出去看日落,晚了!
翁丁的晚上,头上繁星点点。
没见过世面的我们,带了啤酒,干脆躺在寨子广场的草地上仰望星空。这一望,居然不知不觉就望到了凌晨。
好吧,日出计划又一次泡汤~
Day 4 没有翅膀,也能飞翔
翁丁清晨
吃完早饭,还是去看学校。
翁丁小学。
翁丁小学建在山顶上,居高临下。全校师生不多。孩子们都彬彬有礼,给糖也不要,因为“老师说的,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到门口,校长正好在说开养猪课的事情,也不管我们,自顾自说着。学生们三三两两小声交流。
学校新搭的猪圈
休息时间男孩子穿着拖鞋有模有样地打着篮球,这些年轻的篮球小选手们可是都有粉丝的!
孩子身后的那片秃土就是泥石流塌方啊~仔细看,当中有条公路。
女粉丝
关于这个小学,想写的东西很多,图贴完了,却发现什么也写不出来。
只想说:教育不仅仅是读书,更是育人。教育的明天,就是国家的明天。他们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
Day 5 这不是结束
这不是结束,这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
离开的时候,心中都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但我们知道,这一程的结束,也是下一程的开始。生活从来不在别处,就在这里,在每一天的包容与信任之中,在每一次的绝望与希望之间,在每个人的理想与追求之内。
相信爱,守望爱,付出爱,珍惜所有的美好和信任,我们才是真正相同的人。所以,我们都仍需努力,不仅为了更好的工作,也为了更好的人生。我们在这里,看人们熙熙攘攘,街上来来往往,心中闪烁着希望的灯火,身上散发出温暖的光芒。生活,就在这里!
再见啦,沧源!我们一定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