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永新小鼓:红色宣传奏强音
永新小鼓
永新小鼓是流行于永新县一带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最初只是盲人们用来谋生的一种方式。但由于它能够结合实际,有强大的感染力,又能劝人为善,鞭挞丑恶,渐渐地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深深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的民间艺术。
永新小鼓约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那时,湖北遭受连年大水,以农业渔业为生的百姓一下子就断了生计,一批渔鼓艺人也因为无家可归流落到了永新。当时官方设立了“圣恩堂”来收容难民。圣恩堂内收容的主要是一些盲、聋、哑的残障人,他们无法自谋生路,只能靠着官家的一点救济粮勉强度日。有一名叫作欧阳承相的盲人,不愿受此“嗟来之食”,不愿在茫茫黑暗里了却自己的一生,他便将曾经听过的民间故事、戏文等改编成鼓词,运用当地渔鼓“唱号音”的说唱形式,走街串巷进行演唱,从而开始了自编自唱、自谋生计的卖艺生涯。为了便于走唱,他又将渔鼓改作牛皮小鼓,配一双竹板,敲敲打打唱得是有声有色,竟然真的能够借此养活自己。之后欧阳承相便广教盲人唱小鼓,许多人因此谋生倒也过上了不错的生活,所以欧阳承相也被人看作是永新小鼓的祖师爷。
永新小鼓不仅是一种盲人谋生的民间曲艺,在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时期也曾发出过时代的强音。
1927年毛泽东带兵上井冈山时来到永新三湾村,在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后,永新各地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当时县苏维埃政府组织“圣恩堂”的盲人进行集训,让这些盲艺人把永新小鼓改造过来,为革命战争服务。县苏维埃政府派了一位姓刘的同志专门为小鼓艺人创作节目,他们把红军与敌人奋战,以及如何与工农联合一起反抗国民党统治的事迹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永新小鼓曲目,让盲艺人到全县各地去演唱、宣传。用永新小鼓宣传革命思想,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自此以后,永新小鼓不再只是一门单纯的民俗艺术,还注入了红色文化的基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永新小鼓打破了只有盲人演唱的传统,改为由专业演员表演,这样也就改变了它难以为继、后劲不足的弱点。由于演唱者不再仅限于盲人,永新小鼓便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由原来的田头地角、村巷街口的简单说唱,发展到配有乐器伴奏,有灯光布景的更为艺术化的表演形式。从此,永新小鼓便登上了一个更为开阔宏大的舞台。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再也寻不到盲艺人那颠沛流离、走街串巷的卖艺身影,听不到那街头巷尾传来“咚咚嗒嗒”的鼓板声,但富裕起来的永新人,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和舞台上,将永新小鼓敲奏得更加激越和奔放。永新小鼓,那清脆的鼓板声,勾画着永新民俗最为古朴醇厚的神韵。
2014年永新小鼓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听见江西丛书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推荐阅读
青岛老哥自驾游中国🇨🇳10.0千24
陆建华摄影5.4千10
婺源篁岭晒秋古镇9530
lily的漫游时光7.2千12
青岛老哥自驾游中国🇨🇳7.4千26
小瑛瑛在奔跑2.5万19
ALSTON1886.5千12
小马015.0千7
M32****10176840
赵果果儿7.4千19
陆建华摄影4.1千9
T_yaoyao5.8千3
背包客之旅6.6千9
吴所畏_1.1千1
南宫琦8.2千21
国境-以南9.0千0
赵果果儿6.5千20
徐团1.1万17
橙子在旅行travel3.7千12
想歌7.7千14
东东634.7千17
悠然见五山1.0万22
懒鱼叨叨3.1万21
奔跑的小东东13.2万17
王爷很nice3.4千7
赵果果儿4.6千12
江南游19712.2万30
轩尼诗@19637280
山海于我1.1万17
轩尼诗@19633.0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