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新西兰】官方线路定制师教你如何玩转南北岛
出发时间
4月
行程天数
12天
人均花费
2.0万
和谁出行
和朋友
01写在开篇
三年前,我立志成为职业旅行家,并为此放弃了原先稳定的工作,开始浪迹天涯。
然后用了两年时间,我走了十九个国家,足迹遍布四大洲三大洋,虽然过程不如想象中顺利,但环游世界的梦想终究还是实现了。
我感慨在而立之年做上自己喜欢的事,还能把兴趣融入工作当中,印证了星爷在《少林足球》那句经典台词:“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向第二十个国家进发时,一场疫情气势汹汹地拦住了去路,踏出国门变得遥不可及。感觉就像刚看见星辰大海,突然眼前一片漆黑,原来只是昨夜的一场梦。
宅在家里的日子变得无比漫长,似乎看不见尽头。我也日渐颓废,不断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偶然生活某个场景会激起我的记忆,让我回想起过去在国外的点滴。我开始看书,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渴望对这个世界有多一些的了解。原来走完万里路,才明白读万卷书的意义。
我时常忆起一个国家,远处的山川冰雪覆盖,眼前的湖泊蓝得透彻。
脚下的草地葱葱郁郁,身边牛羊成群,慵懒地在吃草。我深呼吸一口,空气纯净得不带一丝杂质,这个地方叫新西兰。
可能是命运的安排,让我来到新西兰。神偏爱这里,把天堂复刻至此,也带给我不同过往的经历,我应该感恩。过去游走在世界,每天忙得天昏地暗,我以为这段经历只能永远残存在脑海,没想到一场疫情得以让它重见天日。
现在我安静地坐在桌前,双手敲击着键盘,新西兰遇到的人和事逐一浮现眼前,也许上天之前对我按了快进键,后来觉得我理解不够深刻,又按下暂停键让我反思总结,再去迎接新的人生。
不管怎样,开启这段尘封已久的回忆,为新西兰的奇异旅程欢呼喝彩吧!
02行程精选晒图
皇后镇跳伞是我来新西兰最大的宿愿,因为我觉得有些事还是趁年轻做了,若干年后跟别人侃大山也有吹嘘的资本,燃烧吧少年!
在卡瓦劳大桥看别人蹦极,神情越恐慌,手脚越抖,叫得越凄厉,围观的人越开心,这就是人性。
格林诺奇深入巫师山谷追寻魔戒,最终在中土世界让我寻到汗血宝马,如果骑回中国一定价值连城。
品红酒必须要来奥塔哥的酒庄,款式琳琅满目,随便挑一瓶都不会失望。
内维斯超级弹射的刺激程度不亚于跳伞,想体验肾上腺素极速飙升的感觉,不妨去尝试一回,你就明白章子怡为什么会被吓哭。
置身秋天的童话,骑行在箭镇,满眼都是绚丽的色彩,此景只应天上有,落入人间似画卷。
去往米尔福德峡湾,公路两旁的草原酷似陈奕迅MV里的大东山,景色更为壮观,深处其中想象如果我是陈奕迅,不,我就是陈奕迅。
作为美国国家地理评选的最佳旅行地,身处坎特伯雷地区的罗伊峰实至名归,特别登顶那一刻,我感慨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塔斯曼冰川徒步是我新西兰行程最惨痛的回忆,也许换个角度想,经过冰川水的洗礼,我的灵魂将更加洁净,以后会变得更加坚强。
新西兰自驾三千公里,自诩老司机不为过,身后云雾似腾龙,不必惊讶,这是日常的天气。
被称作“南半球的阿尔卑斯山”,库克山终年被白雪覆盖,翻山越岭是不可能的事,在山脚徒步已经足够震撼。
特卡波湖,元气满满鸭。
论如何在全世界最陡的鲍德温街拍装逼照。
蓝蓝天空高挂我的梦,只有隧道海滩才能看到如此深邃的海洋。
阿卡罗阿在外国背包客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徒步是极其难得的体验,反正再走八千公里就到家了……
阴沉的天,汹涌的浪,拍打在脚下的巨石,却无阻我前行的决心。也许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试着坚持,才能继续寻梦。只有爱过痛过,才会更加执着,我不言悔。
每幅图背后都有它的故事,欲知详情请看正文,如果喜欢,请不吝赐赞并收藏本帖。
码字不易,摄影无价,如需转载,还是请联系一下我。
03线路概述
机缘巧合,2021年我参加了新西兰旅游局举办的线路设计大赛,作为一无背景二无资源三无团队四无粉丝的素人,我完全凭着一腔热枕以及对旅游的理解,从全国一百多个作品闯进决赛,在颁奖现场见到了新西兰驻华大使,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最终夺得最佳VLOG奖,成绩其实不重要,我很开心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明天蕴含着希望,但希望只会眷顾那些相信它的人。
以下是我参赛设计的线路,行程十二天,但实际上新西兰不是一个十二天能玩完的国家,我的参赛搭档酥肥用了88天也只是走完了南岛,它其实是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国度。
后续我也不打算依照行程,把游记写成按部就班的文章,毕竟我对新西兰每个地方的情感不一样,描述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希望通过自身的故事能引起大家共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感兴趣的地点只要通过网络搜索就能查到相关信息,相信你会玩得比我更好。
04皇后镇跳伞,一切只为圆梦
皇后镇不是我行程的第一站,但放在卷首,只有一个原因——圆梦,我就是为跳伞而来新西兰。
人活到一定岁数,作息开始变得规律,生活逐渐趋于平淡,多少会感到倦怠,此时内心深处总渴望做些疯狂的事,来证明自己存在具有意义。
跳伞作为我的人生必做清单之一,总想着趁年轻尽快做,不然年纪再大就跳不动了。
最著名的跳伞地点,莫过于新西兰的皇后镇,这里是极限运动的发源地,连绵的冰川,壮阔的大湖,喧嚣的城镇,宁静的牧场,众多元素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童话般的国度。从15000英尺的高空往下望,会有种上帝视角俯瞰众生的感觉。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坐着小型飞机不断上升,恐惧感会越来越甚,特别是吸氧面罩弹出来那一刻,我明明之前呼吸还挺畅顺,立马有种窒息的感觉。
机舱门打开,大家依着顺序往下跳,此时后悔已经不可能,因为通道狭隘,不跳会阻碍后面的人。就在我大脑一片空白之际,教练已经拉着我跨出了机舱。
之前听朋友的经历,跨出机舱那一刻她因为恐吓过度晕了过去,教练不得已扇她耳光把她拍醒,结果醒来又吓晕,教练再扇,她醒了再晕……整个过程就是在醒和晕之间切换。
这个故事在我内心深处留下阴影,自由落体的感觉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孤立无援的小舟,被吹得天旋地转,想张嘴喊却发不出声音。考虑到有两台摄像机对着我,仪态太差有损形象,我尽力让自己显得优雅一些,可惜遮目镜不争气,弄得我不断要调整,不然眼睛睁不开。
当降落伞打开,下降的速度倍减,此时我才逐渐平复心情,留意到纵贯山脉、瓦卡蒂普湖、牧羊农场、皇后镇就在脚下,景色美得让人惊叹。
总体来说,过程很顺利,教练很尽责,风景很优美,除了很害怕,可是人不迈出勇敢的一步,怎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05卡瓦劳大桥蹦极,隐藏着你所不知的人性
对蹦极一直抱有崇高的敬意,内心跃跃欲试却总是伴随着彷徨和挣扎,因为想跳的心和想死的心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作为蹦极的发源地,皇后镇也是“世界冒险之都”, 1988年,卡瓦劳大桥开启了这项极限运动的历史。从43米高的桥梁纵身一跳成为至高无上的荣誉,引来世界各国无数发烧友前来挑战。
经过多年的摸索,如今这项运动已经变得极为成熟,卡瓦劳蹦极从未发生过一起事故。
蹦极者甚至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调整绳索长度,选择不湿身,半湿身或者全湿身,最刺激的玩法是整个身体完全浸入河水再弹上来,想起就透心凉。
在大桥的一侧有个视线极佳的观景平台,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这群敢于挑战的勇士。我观摩了许久,发现一个规律:真正有勇气的人,通常毫不犹豫往下跳,传来的只是稀稀落落的掌声。但有些人手脚发抖,神情惊恐,久久挪不动步伐,围观的人反而情绪高涨。
等挑战者半推半就一跃而下,凄厉的喊声回荡在整个山谷,围观的人开心得不能自已,现场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也许这就是人性。
06格林诺奇骑马,颠覆以往所有认知
看过电影《魔戒》的人应该能体会,巫师山谷和迷雾山脉那种神秘气息是多么让人向往,如果在这个场景骑马奔腾,岂不是亲身进入中土世界追寻魔戒?
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于是在电影拍摄地格林诺奇骑马成为我下一个目标,其中有两条不同线路,A套餐2.5小时,B套餐1.5小时,价格相仿,我毫不犹豫选了A,心里暗喜老外数学太差,这回占便宜了。
按时抵达目的地,同行的还有来自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教练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本地情况和骑马须知,无非几点:一是队伍前后都有教练,大家保持队形,切勿超马,否则马匹会打架;二是马已喂饱,不要让它吃路边草,但可以喝水;三是沿途手不要松开缰绳,切勿拍照,注意安全;四是尝试与马成为朋友,缰绳不要握太紧也不要太放纵。
后面进入教练分马环节,由于这些马都是以前参加过赛事退役下来,每匹脾性都不一样,教练也是目测我们身高体型作出分配。
由于我长得魁梧,教练给我安排的是全场唯一的白马,骑上去以后,同行的人一片惊呼:“白马王子啊!”我不禁沾沾自喜。由于西方的马特别健壮,骑在上面也特别拉风,跟我之前在斯里兰卡骑的马相比,那边的马小得像头驴。
开始出发,我终于明白教练分我白马的意图,这完全是匹野马!看到草就吃,有水就喝,根本拉不住,走得好好的也突然蹦几下,害得我全程紧握着缰绳,手心直冒汗,生怕坠马。没走半个小时,我的手臂已经酸软无力,后面还有两个小时,我陷入自我怀疑,为何选时间长的套餐,明显是活受罪啊。
穿过农场和里斯河谷,骑过一片杨柳林,队伍来到石滩,需要过河,虽然不深,但水流湍急。轮到我和小白过河,没想到刚走一半,出状况了!岸边队友骑的马突然一个打滚倒在石滩,幸亏骑在上面是个壮实的白人,他手疾眼快顺势一滚,避免被马压住,但也刮伤了手脚,两个教练急忙过去处理,忘了我此时还在河中间,进退两难。小白尽情地喝水,而我无助地拉紧缰绳,生怕它也来个马打滚,那就悲催了。
时间仿佛停滞,我也不知呆了多久,终于等教练处理完,我们继续上路,到了巫师山谷。远处的山脉纵横交错,我们被一片树林包围,云雾弥漫,徒增神秘气息。
这里完全没有人工修饰的痕迹,我们沉醉在魔戒的中土世界,马儿也开始撒欢,我前面的两匹马互相在蹭,其中一匹动作粗旷,被蹭的那匹扭头就走,到了我身后,突然一脚踹去第三匹马的肚子,不偏不倚踢到我同伴的脚,她痛苦得几乎摔下马。
我们全都目瞪口呆,冤有头债有主,这完全超出了大家的逻辑,还能好好骑马吗?由于同伴受伤的脚已经失去知觉,为稳妥起见教练让俱乐部派车过来把同伴送走,我们也原路返回,没想到期盼已久的格林诺奇骑马就这样匆匆收场。
一路无语,回到俱乐部,同伴受伤的地方已经过处理,幸无大碍。原来在新西兰骑马如此野性,颠覆了我的认知,一次足矣。
07天堂有路很难走
不得不提在格林诺奇隐匿着一个世外桃源,大家说那里的景色绝美,宛如人间天堂,但前往的路很不好走,但却给它起了很好听的名字——天堂之路。
路有多难走,从另一个侧面能探知,如果租车自驾前往,务必与租车公司落实清楚条款,因为很多公司都不允许车辆进入天堂之路,万一出问题,保险也不赔。
由于我租的是越野车,所以被允许进入这个区域,但一路的砂石使车辆开得极为缓慢,不时听到碎石弹到车身的声音,沿途的景色美得让人叹为观止。
究竟有多美?我打个比喻,新西兰很美,但每个地方通常只有一种地貌,有森林,有湖泊,有冰川,有瀑布,但以上说的这里全有,简直就是新西兰的浓缩精华版,而且杳无人烟,只有牛羊。
在一片牧场中间,竖着“Paradise“(天堂)的路牌,此时天色骤变,风雨交加,天堂之路更显如幻似真。
在《魔戒》里面,这里是精灵居住的地方,如此梦幻,可以说是绝佳的拍摄地,我惊叹这种场景竟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不得不说是上帝对这个地方过于偏爱。
08红酒之乡品红酒
皇后镇所处的中央奥塔哥地区是全球纬度最南的葡萄种植区,也是世界五大顶级葡萄酒生产区之一。这里四面环山,地理位置和环境非常适宜葡萄的生长,其中黑皮诺葡萄酒的声誉极高。
我们前往距离皇后镇半小时车程的吉布斯顿谷酒庄,报名参加了当地的品酒之旅,每人18.5刀,其实也有5刀品酒的套餐,区别在于贵的有人带去酒窖参观,便宜的在餐厅提供五杯不同品种的葡萄酒品尝,我想既然千里迢迢过来,了解一下酿酒工艺也当是自我增值。
向导是个当地白人女子,说话的语速极快,由于涉及到很多专业词汇,例如葡萄的品种,黑皮诺、灰皮诺、雷司令,如何通过有机种植,我听得一脸懵逼,如坠五里雾中。
但断断续续,我总算听明白了她说的一个经历,原来在葡萄剪枝的时候,绝对不能“心慈手软”,即使两串漂亮饱满的果实长在一起,无论看上去多么完美和谐,它们在接下来关键的几个月肯定会争抢养分,最终成为两串都不及格的葡萄,所以一定得痛下剪刀,把其中一串剪掉。要记住,品质最好的葡萄才能酿出上乘的葡萄酒。我内牛满面,18.5刀没有白花啊。
进了酒窖才知道,其实贵还有另一个原因,在一个阴凉而且恒温恒湿的环境里,摆放了一排排的酒桶,有人说过,评价一家酒庄看酒桶的数量就可以了。从古罗马时代开始,人们就开始用橡木桶储存葡萄酒,经过长期陈酿,可以给葡萄酒增加香气和其他元素,达到最优质的口感。
一个普通的橡木桶造价600美元,吉布斯顿谷酒庄的橡木桶一眼望不到头,果然是知名酒庄。每个酒桶都贴有年份标签,我看有些时间相当久远,还有一个房间专门放置陈年的藏酒。向导跟我们讲解完屡获殊荣的红酒是如何加工酿制以后,戏肉终于来了,进入了品尝红酒环节。
与外面5刀5杯有所不同,给我们倒的是价格偏贵的红酒,可能觉得我们能付得起高价参观酒庄,也买得起贵酒,最重要一点是,免费续杯!同行的老外开心得不能自已,喝完一杯又一杯,我也想喝,但考虑到还要开车回皇后镇,听说酒驾罚得不轻,我只能一声叹息。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善良的人,机缘巧合我住在Kinross酒庄,这里总共只有六个房间,由于抵达已是傍晚,外头漆黑一团,也没什么特别印象。清晨醒来,冻彻心扉,远方一片迷雾,我初以为是河流泛起的水蒸气,谁知走近一看,原来是冰霜覆盖的葡萄园。
与其他产区不同,因为高海拔与靠近内陆的关系,这里是新西兰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臭氧层上的空洞造成了强烈的太阳辐射,但凉爽的夜间保护了葡萄天然的果酸,昼夜温差巨大造就出世界顶级的葡萄酒。
适逢酒庄有个针对住客的迎宾酒会,其实也顺带推销他们自产的葡萄酒,葡萄酒随便喝,款色让人目不暇接,随便挑一瓶质量都不差,价格真的实惠。可惜寄回中国的运费比酒本身还贵,还是在这里品尝好了。
09内维斯弹射,愤怒小鸟忘了愤怒
要数新西兰最刺激的极限运动,内维斯超级弹射绝对跻身前三。形式犹如马戏团的炮弹飞人,现实场景设置在100多米深的峡谷,人像炮弹般发射出去,再被绳子拉回来,体验一飞冲天的超人感觉。
为了增加刺激性,超级弹射可以达到三倍重力加速度,如果对这个数据没什么概念,那我告诉你跳伞、蹦极是一倍重力加速度,换言之超级弹射以三倍于跳伞下坠的速度,时速瞬间飙升至100公里/小时,如箭离弦般穿越峡谷,足以让人燃爆。
内维斯峡谷是私人领地,距离皇后镇45分钟车程,后半段盘山,路面崎岖不平,幸亏乘坐的是他们经过特别改装的大巴,动力强劲,不然驾驶普通车辆根本无法入内。
同行二三十人,超过一半玩蹦极,七八个人挑战内维斯秋千,只有两个人参加超级弹射。前面那个老外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咻一声飞走了,我目瞪口呆,也太快了吧。
轮到我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只意识到自己全身颤抖,手脚冰冷。人被悬挂在一个特别装置上,听着工作人员倒数。
我深呼吸一口气,“三、二、咻”,“啊……还没喊一呢!“我就像一只愤怒的小鸟被弹了出去,全身血液瞬间涌上心头,肾上腺素急速飙升。眼看就要撞山,身上捆绑的绳子起了作用,我又像秋千般被荡了回来,然后如钟摆一样晃来晃去,逐渐归零。
工作人员把我拉了回来,问我感觉如何?我脑海里无数羊驼呼啸而过,表面故作平静说了句:“Amazing!”
10重回皇后镇,驾驭天际滑板车
皇后镇之名源于英国殖民者认为此处风景秀丽应属女王所有,虽然表面看只是小镇,但却焕发出大城市独有的魅力,可以说这是新西兰南岛最热闹的地方,没有之一。
作为世界探险中心,大批旅行者来到此地,追寻各项极限运动,除了跳飞机跳桥这些疯狂行径以外,原来还有很多听起来貌似平淡,玩起来却无比刺激的项目。
譬如天际滑板车,长得像小朋友的三轮车,后面是个大塑料槽,人可以坐进去。操作也简单,车把往前推是前进,往后拉是刹车。如果在中国,这是一项老少咸宜的活动,我在北京慕田峪长城体验过,固定的赛道,适宜的速度,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
到了这边,一模一样的滑板车,却变成了极限运动。新西兰人很疯狂,场地设计可以多车并驾齐驱,从山顶到山腰连个缓坡也没有,分初级和高级两条道,区别在于弯道多与少。不过有规定上高级道之前,必须先体验初级道。
这是非常新奇的体验,你不会想象出这种“幼儿学步车”的速度竟然快如闪电,如果全程不刹车,甚至在初级道也会“车毁人亡”。
有些老外会临时组团“非法赛车”,那些都是“亡命之徒”,千万要小心别挡他们道,否则被撞飞就直接医务室见了,反正我后来路过医务室就见到里面有几个摔得头破血流的在包扎。
如果受不了刺激,那换种方式,完全放慢脚步,坐在湖边长椅,一边欣赏街头音乐家弹奏的悦耳曲目,一边看着远方漫天飞舞的海鸥,此时如果手上还拿着一个网红汉堡配海盐焦糖奶昔,绝对是人生至高享受。
吃不饱?没关系,坐缆车上山顶,还有丰盛的自助餐,餐厅无敌的视觉,可以俯瞰整个瓦卡蒂普湖的绚丽风光,特别入夜以后万家灯火逐渐亮起,那个场景一直深印在我的脑海,直到永远。
这正是我所理解的皇后镇,冒险活动丰富多彩,湖光山色宛如电影布景,让人充满惊喜又乐在其中。
11箭镇除了骑行,还有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
箭镇是新西兰最美的赏秋之地,对于久居中国南方的我来说,每年基本从夏季直接过渡到冬季,秋季在我记忆中是模糊的。
来到箭镇,我才切身体会“秋意盎然”这个成语所代表的意境,红透的果实,金黄的树叶,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河水,满眼都是绚丽的色彩。
骑行是游览箭镇的最佳方式,在森林里沿着小溪,一边踩着脚踏,一边呼吸新鲜的空气,偶尔向过路的行人招手致意,大家都沉浸在美不胜收的秋景当中。
在箭镇还隐藏着一个与中国人息息相关的纪念馆,详细记录了十九世纪华人矿工来此淘金,受尽屈辱,辛酸痛苦的漫长岁月。
1865年,奥塔哥地区的淘金热潮开始降温,大批欧洲淘金者奔赴西海岸的新金矿,当局担心经济崩溃,决定邀请澳大利亚的华人矿工前来挖坑。但随着华人数量越来越多,商业利益扩大,当地人担心新西兰成为一个“劣等种族”的殖民地,开始引入一系列法律阻止华人移民并成立了反华欧洲矿工协会,华人开始受到谩骂凌辱 。
华人对当地人的敌意深感焦虑,苦于贫困,他们没办法脱离现状,只能忍辱负重,寄望攒够100-200新西兰币就回家乡,用这些钱买个小农场,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实际上随着金矿的枯竭,他们深谙淘金梦就此破碎,也无力回乡,只能依靠传统农耕技艺继续在当地过活。
纪念馆的棚屋和商店模拟当年复建,简陋得让人扼腕叹息,很难想象人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2002年,新西兰政府为历史上对早期华人定居者实行法律歧视向华人社区正式道歉;次年,新西兰保护署把改善箭镇华人聚居区作为民族和解进程的一部分,以承认“最初华裔新西兰人的独特身份、历史和勇气”。
我们不应遗忘这段历史,谨以这段文字颂扬新西兰的华人先驱,表彰他们对新西兰多元文化社区作出的贡献。
12米尔福德峡湾,令我爱恨交织的地方
在所有宣传新西兰旅游的书籍和画册中,米尔福德峡湾是被使用频率最高的图片,原因只有一个:它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条纵深15公里蓝色水路从塔斯曼海向内陆嵌入,百万年前因冰川流动留下峭壁峡谷,海水灌入峡谷形成峡湾。
从皇后镇开车前往峡湾需要将近四小时,不要以为中途很无聊,因为贯穿其中的米尔福德公路,是被《孤独星球》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高山公路。
沿途风景如画,新西兰最大的天然草原也坐落在此。想象身处铺满金色光泽的油亮草丛中,遥望艾格灵顿山谷,梦幻得如同仙境一般。相比陈奕迅MV里的大东山,这里无疑是升级豪华版。
还有雪山倒影的最佳观赏地镜湖,湖面的倒影跟实景构成了两个平行世界,孰真孰假分不清。
值得一提的还有世界唯一的花岗岩隧道---荷马隧道,这里的红绿灯在整个新西兰海拔最高,在此停车等候通行成为一种荣誉。
足够幸运的话还能见到濒临灭绝的啄羊鹦鹉,它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山鹦鹉,经常追着人索要食物,但一旦养成被游客喂食的习惯,它就会丧失捕食能力,在野外更不易生存。
抵达峡湾,司机给我一瓶喷雾,说这里的沙蝇很多,让我喷在皮肤预防,我顺手接过,喷完就下车了。果不其然 ,一群昆虫绕着我们飞,体积比蚊子大、苍蝇小,这就是传说中的沙蝇。他们成群结队,飞得相当迅猛,专朝人的眼耳口鼻钻,我立即用头巾墨镜把自己包严实,往游船入口跑。
我跑得快,沙蝇飞得更快,不是一两只,是一大群!身边的人无一幸免,各有一群包围着,我们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游客接待中心,才终于摆脱沙蝇的纠缠。事后发现我的大腿被蛰了几个小包,要知道我穿的还是长裤!可想而知沙蝇疯狂的地步。
乘船游览米尔福德峡湾是最佳的体验方式,航线一直通往塔斯曼海,船上有吃有喝又不颠簸,按理说是趟惬意的旅程,可是我被沙蝇蛰过的伤口隐隐作痛,愉悦的心情一扫而空。
沿途遍布高耸入云的悬崖,白雪覆盖的山脉,郁郁葱葱的雨林和数不胜数的瀑布。
宽吻海豚、毛皮海狮和小蓝企鹅是这里的常住居民。
邮轮在航行中会尝试靠近落差160米的波文瀑布,我站在船的甲板上,感受飞流直下的冰川水,全身被巨大的水花瞬间打湿,这种被自然力量洗礼的感觉毕生难忘。
如果被沙蝇蛰过的伤口痒一会也就算了,但实际上我被困扰了足足两个月,涂药膏只是暂时性的止痒,药力散后伤口会更加瘙痒,特别是睡到半夜人特别困,不想起来搽药膏,但又抵不住痒,如果挠的话会终身留下伤疤,那种痛苦的感觉让人生不如死。
诚然米尔福德峡湾景色迷人,但比起我遭受的“酷刑”,一次足矣。
13瓦纳卡,孤独的树,还有爬树的人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沿着鹅卵石滩漫步,听湖水清吟,落叶沙沙,看着孤独的树,衬托出寂静的氛围。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事实上孤独的树并不孤独,现场甚至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不知为何这里的国人同胞特别多,他们兴高采烈在拍照,有的还让坐在湖边的老外让道,说挡住他们镜头,老外一脸懵逼,我羞愧得无地自容。
此时令人更惊讶的一幕出现了,一个赤裸上身的壮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游到树下,直接爬了上树,我们都惊呆了,明明湖边有块牌清楚列明禁止爬树!
原来低素质是全球的通病,大家议论纷纷,我也趁机拍了几张罪证。当他游回岸边,径直朝我走来,莫非要灭我口?
他说,刚刚看到我拍他了,我看着眼前魁梧壮实的身躯,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最多赔礼道歉把相片删掉就完了。谁知他说能否把照片发他邮箱?我一脸问号,原来如此,于是爽快地一口答应,心想除了发你,还会发到社交平台,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你的丑行。
回去我们互发了几封邮件,原来壮汉是以色列人,趁读大学前独自来新西兰旅行,他说我把他拍得太帅,彼此还探讨了一番摄影技巧,这是后话。
瓦纳卡在南岛绝对算个大镇,目测超过10条街道,不仅遍布餐厅酒店,还有大型超市和户外用品店,吃喝玩乐样样齐。
公园分为两个部分,一边是益智区,例如在透视房间可以体验当巨人或矮人的感觉。
倾斜的房子里面所有的设施、物品全部倾泻15度,进入屋子后你会发现自己走歪,有相片为证。
就连洗手间都被装饰成罗马风格,并带有立体画像,让很多人误以为去错了地方。
公园的另一边是大型的迷宫,也是世界上第一座三维木质迷宫,长约1.5千米,要求游客在30分钟到1小时内走出,为了防止有游客失去耐心或是时间不够,迷宫设置了紧急出口,可以随时出入。
针对某些对自己的聪明才智极度有信心例如我这种人来说,公园还特意提升了迷宫的难度。分布在迷宫四个角分别有红黄蓝绿四座房子,要限时间并按顺序例如黄绿蓝红依次抵达,不同的排列组合代表不同的难度。
我开始信心满满挑战最难,结果发现自己犹如盲头苍蝇在迷宫里瞎转,烈日当空,不久以后我就感觉将要中暑,看来挑战无极限,能走完四座房子已经是胜利。
做个小结,瓦纳卡的极限运动项目虽然不如皇后镇,但该有的也有,开飞机、跳伞、打枪等一应俱全,价格比皇后镇稍便宜。重点是瓦纳卡更安静,气氛更平和,除了放飞自我,还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就算无所事事也可以如此名正言顺。
14勇闯罗伊峰
作为美国国家地理评选的最佳旅行地,罗伊峰徒步从瓦纳卡湖出发,全程16公里。
但很多人爬罗伊峰,最真实的原因在于这里有个打卡点,可以俯瞰整个瓦纳卡湖,而且拍出来的照片波澜壮阔,绝对成为朋友圈的爆款。
为了一探究竟,我特意跟民宿主人请教,他对罗伊峰可谓相当的熟悉,从抽屉翻出一张地图,向我媚媚道来。原来罗伊峰离瓦纳卡镇并不远,开车15分钟就到了,上山几乎都是碎石路,由于没有大树遮阴,想不被火辣的太阳晒焦最好天没亮出发,正常人需要七个小时左右能走完全程,但他觉得我天赋异禀,五小时足够了。
我一笑置之,但考虑到日出以后的确很晒,最终决定第二天凌晨五点出发。到了山脚停车场,没想到已经停了不少车,除了我们几个东方面孔其余都是歪果仁。大家亮着头灯打着手电筒上山,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下,隐约看到不少光柱在前方闪烁,场景颇为壮观。
上山的头半个小时是急升坡,除了头灯照射的范围,其他地方漆黑一团,我感觉在无休止地爬坡,前方还有多远心里完全没概念,走到自己怀疑人生。随着天色变亮,坡度也逐渐放缓,我才看清周围是大片金色的稻草,野兔随处可见,瓦纳卡湖就在脚下,越往高处走,湖景越壮阔。
走了两个小时,终于抵达观景台,拍照竟然要排队!原来拍照的最佳地点是跟主峰相连的一个小山头,人站在小山头上面,通过长焦相机,可以拍出天地人和的感觉。人们有秩序地站成一排,轮流过去拍照,大家也不鼓噪,只是耐心的等待,我心想天才刚亮就如此盛况,再晚来一些岂不排长龙?
幸亏等候的时间不长,而且大家站在比较远的地方排队,成片的效果不错,后来回头查资料才发现平日这里的情景是这样的,而且被世界各地的媒体报道过。
为了避免尴尬,如今新西兰旅游局跳出来,声称不要受社交媒体网红的影响,这些照片都看过了,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些新东西,换句话说就是散了散了,找新的角度去推销新西兰吧。
观景台离山顶还有半小时路,但人潮拍完打卡照都心满意足下山了,所以登顶的人数锐减。山路比较崎岖,但前面如此艰难我们都熬过来了,胜利在望又怎言放弃。
当登上海拔1578米的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令人震撼,虽说拍照的角度不如观景台,但视野更开阔。之前答应自己,全球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至少去一个,现在愿望实现了。
人还是要有梦想的,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发现世界的那一天。
15塔斯曼冰川徒步,梦境成真却不美好
我时常梦见自己身处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冒着严寒、抵着风雪徒步到世界的尽头。
直至我来到新西兰的塔斯曼冰川,才发现世界上竟然有个地方跟我梦境如此相似。
我满怀期待踏上直升飞机,穿越了塔斯曼湖,抵达冰川的山腰。在这片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虽然冻彻心扉,但只要深呼吸一口,空气纯净得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杂质,体验实属难得。
专业向导跟我们详细讲解了冰川的形成,徒步的注意事项,我们必须穿上冰爪,才能防止在冰上行走不滑倒,还有切记紧跟教练走过的路,不要另辟蹊径,因为冰会移动和融化,没有丰富的经验随时一脚踩空陷入万丈深渊。
就在准备启程之际,我惊觉背包不见了。由于背包不能直接带上直升机,出发前工作人员说到了冰川再给我,结果抵达后工作人员直接把包放在地面上,队友反馈看到它被直升机强大气流吹到冰沟里,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所有贵重财物包括护照手机都在里面!
冰川向导几经周折才帮我寻回背包,可惜泡在水里全湿了。我背着比原来重三倍湿漉漉的包继续前行,沿途风光明媚,一望无垠的冰雪世界,还有罕见的蓝冰洞着实令人沉迷。
可是我的心情和步伐一样沉重,沿途不断告慰自己,起码护照没丢还能回国,其他损失皆是浮云。
经过冰川水的洗礼,我的灵魂将更加洁净,这绝对是一次难(痛)忘(苦)的旅(回)程(忆),虽然梦境可以成真,但不一定美好。
16库克山,徒步在新西兰屋脊
库克山,海拔3764米,是新西兰的最高峰,被称为“南半球的阿尔卑斯山”,里面常年积雪,汇聚着雪山、冰川、河流、湖泊、山林,以及动物和高原植被。
在毛利神话里,天父地母开天辟地,生出大量子孙 ,他们来到新西兰,把巨型独木舟变成了南岛,把一群子孙变成了库克山群峰。
库克山里面有众多徒步径,最著名的莫过于胡可谷布道,长约九公里,是条入门级的徒步线路。全程不用攀山越岭,也没有急升坡,几乎都是平路,而且景色宜人。
如果要找胡可谷步道的特别之处,我发现这里多了许多儿童的身影,因为线路简单,很多父母都带着儿女前来。我很惊讶西方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的蹒跚学步,还咬着一个奶嘴,父母已经拖着她慢慢前行。
年龄稍大的就更不在话下,我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在碎石堆里跌摸滚爬,衣服脏兮兮的,还从很高处滑下来,全然不顾衣服会被刮破,他的父母在不远处站着,完全一副置之不理的样子,由得他尽情放飞自我,此时我终于明白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虽然不太认同,但内心也承认这是自由成长该有的样子。
步道周围群山环绕,有无数美丽花朵相迎,我们游走在高山草地,越过几座吊桥。
走到终点,看着冰川水从远处的雪山顺流而下,汇聚成眼前一个巨大的湖泊,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个聚宝盆熠熠生辉,怪不得说库克山是从神话中走出来。
17特卡波,邂逅虔诚的星空小镇
光听特卡波这个名字估计没什么人认识,但说起牧羊人教堂那可是鼎鼎有名,这张图片相信很多做过新西兰攻略的人都看过,有些还专门为此而来,就为了拍一张星空下的教堂,可惜我没带三脚架,只能拍阳光下的教堂。
好牧羊人教堂建造于1935年,以一只牧羊犬的雕塑而命名,是对麦肯奇地区开拓者颂称以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教堂特别之处在于完全用岩石垒砌而成,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在新西兰独一无二。
来到特卡波,你会明白为何这里被称作星空小镇,因为四周在南阿尔卑斯山重重包围下,就连云雾也越不过山脉,导致全年基本无雨,而且小镇常住人口300人左右,夜幕降临,灯光稀落,没有光污染造就此地成为拍摄星空的最佳地点。顺便说一句,人烟稀少是有原因的,我入住那晚酒店隔壁的住户心脏病发,救护车的鸣笛不绝于耳,我出去探听,前往最近的医院车程要两个小时,所以救护车直接把病人接去附近机场转乘直升机,希望他平安无事。
报了晚上观星的项目,晚上11点我又来到好牧羊人教堂,由于昼夜温差很大,本以为如此冷的天没人会来,结果我错了。长枪短炮在教堂门前严阵以待,绝大多数都是国人同胞,我看到一家三口,小女孩已经揉着眼喊困,妈妈不忍心催着爸爸回去,但爸爸坚持说好不容易才霸占了一个绝佳机位,说再等等才能拍到夜幕下的满天繁星,由此可见摄影发烧友的高涨热情。
在全黑的环境下,必须要用大光圈和长时间曝光,才能拍出亮度合适的照片。所以每当有车驶进教堂,远光灯的直射必然会使在场人的拍摄成果遭到破坏,身边的抱怨成为常态,很难想象在异国他乡还能听到一片国骂,我也是长了眼界。
由于特卡波独特的地貌,因此成为新西兰太空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世界四大最佳观星胜地之一,被天文学家公认为观察银河系乃至宇宙的最佳地点。观星项目有专车从特卡波镇接上我们去往附近的约翰山,海拔1031米的山顶是由坎特伯雷大学兴建的天文台。
幸亏我们报的是中文团,否则一堆专业的星座术语用英文解说会让人崩溃。导游是个帅气的中国小伙子,他说我们运气爆棚,这里已经很长时间没见过如此清晰的银河,观星讲究天时地利,之前几天因为月球太亮导致其他星系黯淡,偏远一些的恒星基本看不见。
听了导游解说我才知道,原来在南半球看不到北斗七星,判定方向依靠的是南十字座。还有一堆我小时候所看漫画《圣斗士星矢》熟悉的星座名称,没想到能在此一睹真容。关键还提供厚实的鹅绒服和热气腾腾的咖啡,有人说新西兰人好傻,这件鹅绒服价值人民币好几千,观完星直接穿回酒店就赚翻了,但从另一个侧面看,以己度人不如以人渡己,人家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完美的服务,就算价格不低也做出了口碑,让我们体验了一次满意的观星之旅。
为了照顾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项目组还配置专门的摄影师,我们只需把单反相机交给他,他会利用天文台的专业仪器把焦距调到令人惊叹的地步,我很难相信自己的破单反能把月球拍得像NASA宣传片。
还有小镇在星空下显得如此和谐唯美。
最后当然还有大合照,摄影师在一片漆黑能拍成这样,请收下我的膝盖。
观完星回到酒店将近凌晨两点,第二天我们睡到自然醒,决定再上一趟约翰山,因为昨晚还有一个景点没去,被誉为全球景色最美的咖啡店。
咖啡店位于山顶,正对着特卡波湖,建筑设计360度落地玻璃,无论坐在哪个角落观景都不差,如果不嫌晒坐在室外会更好。我们点了一份早餐,咖啡的拉花是以星空作背景,完全是点题之作。
山脚的特卡波湖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湖底特有青绿色的岩石,使整个湖面呈绿松石般的梦幻色调。
在此白天赏湖,晚上观星,还能在享誉全球的网红餐厅叹咖啡,人生最畅快之事莫过于此。
牧羊人教堂值得再去,昨天当我走进教堂,从圣坛的窗口望去,南阿尔卑斯山壮阔的景色尽收眼底,背景音乐在寂静的教堂缭绕,抒情的旋律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忘怀,所以今天专程前往探听歌曲的来源,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神父买了CD,于我而言弥足珍贵。
我刚步出教堂,神父追出门外,特意送我小卡片,正面图片是蓝天白云下的好牧羊人教堂,前方是盛开的鲁冰花;背面写着一句圣经经文,出自约翰福音10章 14-15节,“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神父表达了对我的祝福,我也感恩,希望神继续庇佑他所眷恋的国度。
18基督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谈起基督城名字的由来,相传早年间,很多英国探险家和淘金者来到这座城市,举目无亲,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教士便敞开教堂大门,让他们有了栖身之所,后来教堂越盖越多,城市因此命名。
可是上帝没有过多眷顾这个与他名字相关的城市,2011年一场 大地震使城里许多标志性建筑包括大教堂彻底沦为废墟,2019年发生的枪击案更是举世震惊。幸运的是基督城人民相当坚强,在很短时间内使城市秩序得以恢复。
踏入城内,洁净的道路,茂密的林荫,盛开的花朵让人迷醉在这个“花园之城”。更可搭乘怀旧电车,浏览路旁的典雅建筑。这里艺术文化气息醇厚,让人忘却一切喧嚣,用心感受古朴宁静的生活。
基督城植物园是新西兰最好的植物园之一,这里一年四季都鲜花盛开,植物繁茂自然吸引 不少年类昆虫,蝴蝶蜜蜂是常客,鸬鹚信天翁也聚居于此,为植物园增添了不少生机。
雅芳河贯穿其中,无论选择皮划艇还是游船,望着两岸的绿树繁花都让人心旷神怡。
漫步在这片30公顷的林木与花卉美景,包裹在沁人心脾的绿色之中,我们贪婪地享受着这天然的大氧吧,景不醉人人自醉。
想了解新西兰的历史,务必要去坎特伯雷博物馆,这座建筑历经2011年基督城地震依然屹立不倒,藏品完好无损。
这里从毛利人发现新西兰开始它的篇章,你会发现几百年前在这个岛屿上还有一种类似恐龙的鸟,体重达240公斤,由于不会飞容易被捕捉,成了毛利人的美味佳肴,直至被吃到绝种……
KIWI鸟因为惧怕人类,移动灵活,这种新西兰的国鸟已经很难见到,只能在博物馆一睹真容。
还有远古的恐龙化石;
毛利族的图腾;
鲍鱼壳的展厅;
南极探险家驾驶过的雪地车,藏品之丰富令人大开眼界,可以充分体验新西兰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我也在此见到迄今为止最红最艳丽的晚霞,想必之前是上帝对这个城市的考验,先让它经历沧桑,再用霞光滋润保护,最终使基督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变得愈发灿烂多彩。
19阿卡罗阿,未经开发的宝藏地
阿卡罗阿在新西兰国土中是绝无仅有的法国风情小镇,这里自十九世纪开始就是法国人的定居点,他们曾经想买下这个地方,可惜被英国人捷足先登,如果能早来两年,或许新西兰已经变成法国的殖民地,历史将被改写。
至今法国开拓者们的后裔仍居住在此,浪漫随性是他们的标签。海湾不大,停靠着许多帆船,街道很宁静,但到了节假日,阿卡罗阿变成度假者的天堂,一家大小来到这个美不胜收的地方,扬帆出海,或者在海边抓鲍鱼,享受着惬意的假期。
小朋友来到这里更是快乐,从神情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
阿卡罗阿除了是个休闲娱乐小镇,其实还有另一重身份---徒步圣地。它在国外背包客心目中可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地处的班克斯半岛由于几百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一种奇异的齿轮形状,特殊丰富的地貌结合周边森林湖泊,使这里拥有众多徒步线路。最知名的莫过于三天的班克斯半岛步道,徒步者从阿卡罗阿镇上出发,穿越海岸线附近的田地、森林和海滩。
认识Kevin是个偶然,他在镇上开了家旅游公司,店面很小,其他人都在卖看海豚项目,而他别具一格看企鹅。他说自己是法国人的后裔,在班克斯半岛建了一个企鹅保护区,宗旨是保护这片生态资源,另外还提供山地小屋住宿和划皮划艇项目。我被他的诚意打动了,决意试试,三天徒步自认没那个体魄,有人带着精华游还节省了不少时间。
首先有专车把我们载上山,Kevin一路介绍沿途风光,这里原来是毛利人的地盘,最早期生活着许多恐鸟,体型比鸵鸟还大,结果被毛利人吃没了,吃光以后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毛利人放火烧山,又把山烧秃了。后来他的祖先来到这里,从毛利人手上买下这块地,又重新植了不少树,Kevin顺势指了几个山头,说那些山头的树都是他家种的。
我好奇问他买了多大的地,他腼腆地摇摇头,回答其实也不大,就从我们所在的位置一路延伸到海,几个山头而已,我霎时惊呆,举目远望除了几座山好像没看到海,眼前这个貌不起眼的法国人原来个富二代。
到了山腰,Kevin让我们下车,说穿越森林沿着路牌指引就能抵达住宿的地方,行李他会帮我们送到住宿的地方,这样大家就可以轻装上阵,体验班克斯半岛步道最精华的一段徒步。
果然沿途风景如画,特别在原始森林中,我们沿着小溪顺流而下,到处都是千万年前的蕨类植物。
听着不绝于耳的鸟鸣和蝉声,偶尔见到一只野兔从身边越过,那种完全置身自然的感觉很难用笔墨形容,
穿越森林的时候,偶尔前方围着栏杆,上面写着私人领域,未经同意禁止进入,我就想起Kevin跟我说的话,那是他的地盘,外人不允许通过只能绕路,但你们是贵宾,放心通过,我就暗喜当富人家的朋友果然待遇不错。
随后来到一片草原,一大群羊盯着我们这班陌生人,眼神流露出一丝好奇,突然我们有个老顽童冲了过去,作势要抓羊,霎那间场面一片混乱,羊群疯狂逃命,转瞬失去踪影,剩余的人哭笑不得,一幅人间静好的画卷就这样生生被破坏。
傍晚来到普哈图海洋保护区,这是新西兰主岛上最大的小蓝企鹅保护区,作为世界上最小的企鹅种类,小蓝企鹅身高只有25-33厘米,体重大约1公斤。因为地域原因,这里的小蓝企鹅毛色比其他地区更为鲜艳,仿似潘多拉星球的动物种类。
说起来很可悲,这里的草资源丰富,导致野兔泛滥成灾,本地人为了捕杀野兔,从南美引进了类似黄鼠狼的物种,结果野兔数量是减少了,但由于黄鼠狼也吃企鹅蛋,导致企鹅的数量大减,这就是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果,所以新西兰现在对入境限制很严,连行李多带一双运动鞋也要申报,就是担心鞋底有植物种子,把外来物种引进来。
企鹅保护区的主要工作是捕杀黄鼠狼和制造企鹅巢穴,所以沿途我们看到非常多的捕兽器,还有让企鹅栖身的木箱,工作人员定期会检查箱子,如果有企鹅住进去,会记录下时间和他们的身体状况。对于年幼或者受伤的企鹅,保护区还会有专人独立照顾,确保他们恢复健康再回归大自然。
夜色临近,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穿上迷彩服,背着望远镜,匍匐在海岸线,静静地等待企鹅归巢。此时海面上出现了几群企鹅的身影,他们在水上嬉戏,慢慢地游回岸边。
还有一只黄眼企鹅躲在草丛中,作为新西兰的濒危物种,它是这里的稀客,向导按耐着激动的心情向我们介绍它的由来,虽然珍稀,但我还是更喜欢小蓝企鹅鲜艳的羽毛。
晚上宿在海边的小木屋,没有手机信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窗外不时有羊只经过,躺在床上,听着海浪声,我感慨确实是极其难得的体验。
一觉醒来,今天的重头戏来了,我们将两两分组,划着皮划艇出海。教练很尽责,详细讲解了划艇的动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还一头一尾保护着我们,后面的内容就是愉快地划艇啦。
因为在峡湾里面,海浪并不大,我们跟着教练,沿着崖壁向前划,惊喜不断出现,开始是几只企鹅,后来发现了岩石堆里有海豹,从一只两只到一群,教练示意我们不要划得太近,以免惊吓到野生动物。
忽然有小伙伴指着远方的海面,有个身影缓缓向我们游来,定睛一看竟然是海豚!大家屏住呼吸,看着它起起伏伏,越游越近,最近的距离真的可以用触手可及来形容,这样的皮划艇体验也太赞了,可以来一打。
20两座灯塔一堆圆石,总是令人充满惊喜
努盖特角灯塔位处南岛的东南角,离皇后镇四小时左右车程,路程不近,周边也无大IP景点串联,但却吸引无数游客前往,最大一个原因是它被誉为新西兰最上镜的灯塔。
它建于1869年,历史不算久远;论建筑风格也不算特别。但它让人趋之若鹜的真正原因,是光照!因为海面对出是太平洋,视野开阔,遥望南极洲。
无论日出日落,晴天阴天,上帝之光都毫不吝啬地给予了这个灯塔。
在变化多端的蓝天、无际的海洋和高耸的崖壁衬托下,伴随海浪的巨响,塘鹅的叫声,不禁让人沉醉其中,最美灯塔的称号众望所归。
卡迪基灯塔是我此行新西兰最大的亮点,没有之一。起初做攻略的时候,我只是把它作为从达尼丁开车前往基督城中途的落脚点,而且前往灯塔的路况很差,我几乎就要放弃。
坦白说看到卡迪基灯塔那一刹那并没感到特别,努盖特角灯塔无论地理位置还是造型都比它强多了,吸引我的是旁边一块警示牌,写着此区域原生态,请与当地动物保持距离。
好奇心迫使我继续往前走,刚开始只有几头牛在吃草。
视野逐渐开阔,远远望到一群黑影在海边蠕动,走近一看,竟然是数不清的海狮!
他们慵懒地躺在礁石上,或互相嬉戏,或投奔海浪,更多只是一动不动打着瞌睡,与我们完全是触手可及的距离。
不远处是一个小岛,无数的海鸟栖息在上面。
鸟鸣声和海浪声交织在一起,让我感慨人生总是充满惊喜,不经意发现了这个宝藏地。
摩拉基大圆石与卡迪基灯塔隔得很近,车程十五分钟,但知名度却相距甚远。50多个巨大的原石头散布在海滩上,最大的直径2米,最小的也有半米以上,重量达到几吨,而且边角有裂纹,有些还是中空。
这些圆石被猜测是外星人送给地球的“礼物”,不去现场看过,根本想象不出这是大自然的馈物。
科学家解释是由带电粒子周围的钙和碳酸盐历经400万年结晶而成,但这形状这体积,经过海浪和风雨冲刷多年能形成如此圆碌碌的可爱形状,我宁愿相信毛利人的传说:“几百年前,独木舟阿雷德欧鲁号在新西兰将要登陆时翻船,船上很多葫芦被冲上岸,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圆石。”
作为打卡景点,观光游客一波接一波,但我宁愿远离人群,看到原石温情的一面。
21最爱达尼丁
不知为何,回国以后我好几次梦见达尼丁,自己站在一个不起眼的十字路口,落日余晖,行人寥寂,偶尔有车经过,而我独自享受着这份宁静,就算醒来,依然感觉温柔而美好,也许这就是我喜欢达尼丁的原因。
在新西兰那么多城市当中,达尼丁可以说集各家之所长但又延伸出自己独有的风格。首先它拥有浓浓的苏格兰风格,让你恍若置身于南半球的爱丁堡。最广为人知的建筑自然是达尼丁火车站,这座依照佛兰德文艺复兴风格设计的建筑,由玄武岩和奥马鲁白石建成,历经一百多年依然宏伟壮观,焕发出皇冠般的光彩。
走进车站,没有喧哗浮躁,也没有熙攘的候车人,只有几列怀旧火车静静地侯在那里,仿佛在诉说他们的历史。
在新西兰,火车的主要用途是载货,载人的都是不赶时间的观光客,作为世界著名的观光列车之一,沿途可以看到被冲积的坎特伯雷平原,耸立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奥蒂拉隧道,壮阔的塔斯曼海,可惜我们世界有限,未能如愿,不然真想坐上列车,感受沿途的美丽风光。
离火车站步行没多远是始建于1862年的第一教堂,采用哥特式风格,大量的尖塔簇拥起来作为装饰,使教堂的塔楼状似一顶皇冠。
奥塔哥大学是新西兰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作为世界排名前列的学府,它的医科享誉盛名,特别是牙医,国际排名前十,据闻新西兰所有的牙医都毕业于此。
校园众多的古老建筑均采用青石构造,外表宏伟壮观,与后期建造的办公楼搭配起来,视觉冲击强烈而不失违和,使人赞叹古典与现代能如此完美融合。
这里四季宜人,特别在秋天,漫步校园,红黄落叶满地,搭配茂绿的草地,湛蓝的天空,色彩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
我羡慕在这里读书的莘莘学子,无论环境还是学术水平,奥塔哥大学无愧它在国际上的地位。
其次在达尼丁还能拥有丰富的城市体验,例如在全世界最陡的街道拍装逼照,这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世界最陡的街道名为鲍德温街,全场350米,坡度35°,意味着每向前走2.86米,高度提升1米。
街道下方100米和上方50米坡度较为平缓,真正倾斜的是中间段,拍照务必选择这个区域。另外参照物也很重要,不然无法感受街道的坡度,路两旁的房屋和电线杆都可以作为参照物,只要相机与参照物保持水平,人在镜头里面就是倾斜的。
这时摆拍的姿势全看个人,跌打滚爬样样可以有,只要不怕丢脸,处处都可以拍出装逼照。
不说不知道,达尼丁还有城堡,而且新西兰独此一家。十九世纪澳大利亚银行家威廉.拉纳克被淘金热后的财富潮吸引到了达尼丁,与第一任妻子在此修建豪宅。
里面的建筑极尽奢华,不仅有意大利的石膏天花板、威尼斯的玻璃墙、一吨重的大理石浴盆,还有南半球唯一的乔治王时代的悬梯。
但这位富商入住城堡以后的经历是比悲伤还要悲伤的故事,第一任妻子英年早逝,他后来陆续娶了两任妻子,但第三任妻子爱上他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儿子,导致拉纳克羞愧难当,在议会大厦自杀身亡。
此后这座城堡几度易主,日渐荒芜,最终落到巴克家族手中。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把这座历史建筑还原成当年的模样,重拾辉煌。
说了那么多,用我自己的话概括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原来建筑设计不太合理,特别走进室内某些房间,总有股阴森恐怖的感觉,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人物身穿中世纪的装束直盯盯望着你,让人脊背发寒。现在好了,城堡改造以后光线充足,让人舒心不少,所以游客也越发增多,重拾辉煌是有一定道理的。
达尼丁让我最惊艳的是一个名叫隧道海滩的地方,当初做攻略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它特别,只是离市区很近,车程十来分钟,抱着宁滥勿缺的心态就去了。
先简单描述隧道海滩的背景,顾名思义,这是因为一段通往隐秘海滩的隧道而闻名。19世纪70年代,约翰.嘉吉和家人在此共度与大海亲密接触的时光,不幸的是,一个海浪卷走了他们最年幼的女儿。丧女之痛使他每天都在自责,为了弥补自己犯的过错,他决定用双手凿出一条通往海滩的隧道,当是送给女儿最后的礼物。接下来的漫长岁月,这位父亲日复一日用铁锤凿向坚固冰冷的岩石,希望女儿早日找到回家的路。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来到隧道海滩,从停车场到海滩需要徒步一段砂石路,海风拂面,周围草木繁盛,远处是一块中空的巨大礁石。
越往下走,景色越壮阔,成群的海鸥在低空盘旋,隧道隐匿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虽然距离不长,但在如此坚硬的岩石上用人手生生凿成,也见证了世间伟大的父爱。
隧道另一面的海滩则是另一副光景,惊涛骇浪,卷起的浪花一片迷蒙,这正是隧道海滩散发出的魅力,自然之奇观,荒野苍茫,辽阔无垠。
22千帆之都奥克兰
我们在南岛见惯了原始风貌,来到奥克兰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这里亚洲人很多,在城区随处可见中餐厅和韩国餐厅,而且味道正宗,价格实惠,实在温暖了我的中国胃。
作为新西兰最大的港口,也是全球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奥克兰有着世界最多的帆船,又名“风帆之都”,从另一侧面也证明这里的人很富裕。
漫步人气码头,酒吧林立,处处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喧嚣,灯红酒绿令人意乱情迷。
隔海相望,一边是游艇帆船,一边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筑天空塔,美丽的风景,怡人的环境,加上高品质的生活,这不正是大家向往的生活。
如果问起奥克兰有什么网红景点,一定会有人推荐伊甸山。首先它坐落在市区,交通方便;其次它是一座沉寂了两千多年的死火山,海拔196米,有亮点;再次山顶设有瞭望台,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奥克兰市区全景和两大港湾。
无论坐在瞭望台,火山口,甚至随便找个泥地或树底,拍出来都是美美的大片。
当然,最好的角度是这里,在山顶南边有个石头屋,据称是上世纪50年代电信基站的屋子,屋顶成了观景台。观景台有围栏围着,但是翻过围栏,许多人就可以拍出Instagram的照片。
不要以为很危险,其实这里离地面才两三米,正所谓城里有座山,山顶有个点,点上很多人,排队在拍照。但告诉你一个悲伤的消息,我拍照后没多久这个点就被拆了,不是因为有人摔下来出了事故,而是要修建世界级的木栈道,也许以后这里的名气更大,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23奥克兰周边
鸟岛位于奥克兰以西90公里,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必看的30大美景”。
在每年的8月至次年3月,数千塘鹅相中这里气候温暖,千里迢迢从澳大利亚飞越塔斯曼海抵达这里筑巢繁殖。
因为每对塘鹅只孵一个蛋,做父母的会轮流孵化,确保小塘鹅健康成长。
在大自然的规律中,伟大的母性是本能,从这片塘鹅的栖息地就能感受出来。
在一个面积有限的平台,密密麻麻聚居了几千只塘鹅,巢与巢不过相距几厘米,但大家和睦相处,共享这片弹丸之地。
只有亲临其境,才能切身体会原生态的奇观,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沿着石阶就可以走到穆里怀海滩,这里最特别的莫过于延绵60公里的黑沙滩,其形成与火山作用有关,是千年火山灰和海底泥浆经过常年冲刷混合造就。黑色的沙子晶莹如煤粉,在阳光照耀下更添浓厚的色彩。
这里的浪并不温柔,一层叠一层翻卷而来,甚至可以用滔天巨浪形容 ,但却吸引无数冲浪者蜂拥而至,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天堂。
适逢周末,在地广人稀的新西兰,我从未见过如此多人齐聚沙滩,很多都是家庭出游,无论大人小孩都能在此找到适合他们的活动,场面温馨,其乐融融。
24霍比特人村,欢迎来到中土世界
来到霍比特人村,才发现电影场景可以做得如此真实,这里原本是一个农场,当年导演Peter Jackson相中这个地方,搭建了37间霍比特人的小屋,接连拍了《魔戒》和《霍比特人》两个系列电影,现在变成粉丝们回味电影情节的最佳目的地。
霍比特人村只接受团队游,有固定时刻表,每个团都配备专门的向导,乘坐同一部大巴,务必提前预约,最好是约中文团。
我就是因为约了英文团,很多时候听得一头雾水。例如霍比特人居住的小屋玻璃,原来是清澈透明的,但导演为了营造房屋具有历史感,特意使用某种化学物质把玻璃染旧,但现在拍完电影变成旅游景点,玻璃太旧反而看不清室内的装潢,于是又用另一种化学物质把玻璃变回清晰,我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听清这个逻辑,但具体哪种物质我真没学过那些英语单词,只能举手投降。
后来我发现原来紧跟我们英文团的后面是个中文团,听母语解说感觉舒服多了,结果我越走越慢,脱离原先团队,被人嫌弃,这是后话。不过跟团游有个好处,你会听到很多趣闻,例如有个池塘,里面青蛙呱呱叫,导演嫌太吵影响拍摄,让人把青蛙捞起来放生到山后另一个地方,结果才过了一个晚上,青蛙又全部回到原先的池塘,依旧呱呱叫。
还有一个故事,导演希望主角居住的小屋上方有棵树,但找遍了新西兰都无法找到匹配的,如果装棵假树上去,树叶颜色过于鲜艳,与中土世界的气质不符,最后摄制组专门从台湾进口了20万片塑料树叶,再由工作人员一片一片粘到铁和硅胶制成的树干上,足以看出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我个人最喜欢是绿龙酒馆,跟电影场景一模一样,而且还免费提供一杯麦芽啤酒。我正担心喝了会酒驾,酒保跟我说在新西兰喝一杯啤酒是合法的,还有这么好的事?无须多言,我立马倒上一杯,坐在酒馆温暖的壁炉旁,想象身边就是交谈甚欢的霍比特人,果然人生如戏。
25罗托鲁瓦,如置身外星球的地热公园
驶往罗托鲁瓦的路上,远远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臭鸡蛋味道,这是硫磺特有的气味,温泉之乡果然不是徒有虚名。
这里是毛利人的地盘,当地政府给了他们很多政策,包括温泉的经营权,虽然价格偏高,服务几乎没有,但无阻大家泡温泉的热情,毕竟那股硫磺味摆在那,功效也的确显著,而且能一睹罗托鲁瓦湖壮丽的风光,我去的那天还看到大如盘的月亮,这个价格也算花得值。
罗托鲁瓦还隐藏着一座世界级的国家公园——wai-o-tapu地热公园,遍地都是火山活动后留下的坑口,沸腾的泥浆似乎随时会爆发,如同地狱之门,是大自然历经十几万年才形成的景观。
植物大多被其熏得变了色,造型扭曲,看上去让人毛骨悚然。
身后是一片森林,传说是毛利人的先祖墓地,他们将孩子的脐带带到林中,回归大地,因此也被奉为圣地。
这里挤满了许多有趣的地热景观,香槟池由于夹杂着来自地表深处的矿物质,随着池水发热蒸发,矿物质随之显露,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甚至有种鸟类名叫椋鸟能在地表温度如此高的泥浆上如履平地,寻找昆虫觅食,你会感叹生命力的旺盛。
26尾声
能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已经让我很感动,毕竟我个人的经历可以引起大家的兴趣一路看下来也不容易。
新西兰那些人那些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很多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还记得我住过的农场民宿Coleen家,她住在汉密尔顿附近一个山头上,是一栋两层的别墅,整个山头都是她的地盘,从窗口望出去都是她家养的动物,羊,马,猪、羊驼,瞬间有种被包围的感觉。
我和Coleen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经常拉着我聊家常,还说介绍女儿给我认识。她家里还有一位客人,来自日本东京,拿了新西兰旅游工作签证去体验生活,Coleen收留了他,每天帮她家刷墙,我当时就跟Coleen说,下次我来帮你刷墙吧。
而她两个儿子亲自下厨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大快朵颐后在他们的地下车库举行小型音乐会,嗨翻天的场景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从瓦纳卡去往皇后镇必经的胸罩墙,去前总有一丝期待,看过以后却不知如何形容。
一个曾被当地政府清理的人工景点,因为众人的热爱被迫保留,最后加上保护乳腺癌的标语才令人信服从此发扬光大,其实我想说的是展物的尺寸太大,东方女性就算想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有些勉为其难。
提起吃我第一时间想起的是Blueberry Country现摘的蓝莓,12纽币一公斤,人家是老老实实拿个篮子摘,摘完再称重,我们是边摘边吃,最后称重没多少,因为大部分都在肚子里,这可能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
强烈推荐新鲜蓝莓做的冰淇淋,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冰淇淋,没有之一。
还有库克山附近的高山三文鱼场,颠覆了我对三文鱼的认知,他们动作特别敏捷,一勺饲料下去马上吸引无数硕大身影在水面翻腾,顷刻不见踪影。
用冰川水养的三文鱼肉质鲜美,而且18纽币就有一大盒,相比20纽币一个快餐的标准,价格可谓非常亲民。
另外水果小镇克伦威尔给我的印象也特别深刻,阳光充沛以及昼夜温差巨大造就了这里的水果含糖量高,口感与外形俱佳。
适逢秋季,遍地的黄叶,笔直的树木,满眼璀璨。
在地上捡了一个松果,体积大得让人目瞪口呆,这就是本地物种。
一切都承载着过去的美好,让我无比想念新西兰。有人跟我说过,请记得,你所向往的远方,也一直在等你。希望疫情尽早过去,我们相约新西兰!
推荐阅读
uncolour2.1千3
拿铁胶囊7.6千11
Izziehuang1.4千0
坡坡的旅行日记2.2千0
PINKbaby_特约6.3千19
modigeliyana9210
钟小喵耶4.1千0
会玩的虾6.9千18
兔兔姚7.1千11
J.XU1.7千0
_wf****2936.0千12
viery2.1千0
行者老湖6.9千12
davidweidong6.6千12
宇文拓3.7千1
毕军的游记1.1万20
M18****9806.5千13
M18****9805.7千12
M18****9801.6千0
M18****9806.3千12
会玩的虾6.6千18
欢儿欢-Queenio1.6万18
118****7368.2千20
FutureLand_Travel1.5千0
冯慧民5.8千24
FutureLand_Travel5.6千20
淡水微香3.5千19
正烷烃3.4万27
Sally198910101.4万19
懒憩散人9.8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