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黎巴嫩旅游:从圣母山到烈士广场(图)
黎巴嫩

黎巴嫩旅游:从圣母山到烈士广场(图)

行程天数

28

探秘中东行团队在黎巴嫩的行程满打满算总计四天。然而从2023.11.06抵达黎巴嫩的首日起始,每天在领队谢泽雁与地陪导游蔡腊梅、夏美蓉的精心安排下都十分紧凑,至今已相继观赏了安杰尔古城遗址、巴尔贝克古城遗址、纪伯伦博物馆故居、黎巴嫩雪松国家公园、卡迪沙圣谷、圣安东尼修道院等众多景点,其中既有大自然美景,也有人文景观,并且包括四个世界文化遗产景点。而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精彩值得期待。

远眺地中海景色(摄影:冯赣勇)

2023.11.08中东行团队进入第三天行程。清晨起来,走出入住的希尔顿贝鲁特大都市宫殿酒店客房,来到露台上呼吸着新鲜空气的同时远眺,一片楼舍后面的地中海秀美景色再次映入眼帘。

抵达圣玛利亚山(摄影:冯赣勇)

黎巴嫩时间08:40,团队离开酒店驱车近40分钟,在领队谢泽雁与地陪导游蔡腊梅、夏美蓉的带领下,首站来到位于地中海之畔,著名的圣玛利亚山瞻仰观赏。

圣母山景区一角(摄影:冯赣勇)

圣玛利亚山是指黎巴嫩西部山脉中段山顶的哈利萨镇,也被称为圣母山的所在。该镇位于贝鲁特以北约25公里处,因矗有圣母玛利亚雕像(Our Lady of Lebanon),中国人习惯将其称为圣玛利亚山并沿袭。

从圣母山俯瞰地中海(摄影:王珏)

圣玛利亚山海拔600多米,团队乘大巴车沿盘山公路上山来到景区。漫步进入景区,蔡腊梅介绍说,这里是一个受到很多人欢迎的地方,包括基督徒和穆斯林。在晴朗的日子,可以欣赏地中海和黎巴嫩海岸线的壮丽景色。

与蔡腊梅和夏美蓉留影(摄影:蔡琪)

人们一旦进入这个地方,就能感到安宁与和平的氛围。由于这里是个宗教场所,因此,不允许大声讲话,使用手机等。

圣母山庭院一角(摄影:冯赣勇)

景区中心居高位置就矗立着美丽的玛丽雕像,人们可以爬上圆形楼梯到达圣母像脚下,零距离仰望面向大海的圣母雕像。下面是一座教堂,对于女性,在允许进入之前,要求穿着保守的衣服。周边还有一个纪念品商店和咖啡馆。

圣母雕像下留影(摄影:汪继东)

顺着转圈楼梯登上圣母玛利亚雕像脚下俯瞰,美丽的朱尼市及其附近的朱尼湾尽收眼底,壮美的大自然海天风光,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仰望圣母玛利亚雕像(摄影:冯赣勇)

抬头仰望这座修建于1908年,高12米的圣母雕像重15吨,通身被漆成白色。只见圣母玛利亚雕像双手伸开,面带微笑,可能是欢迎基督教徒来此朝圣,也可能是欢迎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每当夜晚,洁白的圣母玛利亚雕像在灯光的照射下更加璀璨夺目,让人流连忘返。

远眺东正教教堂(摄影:王珏)

从圣母山雕像下来的后侧为黎巴嫩内战后新修建的大教堂,上下两层可容纳上千人,其造型奇特,婉如一棵挺拔的雪松。教皇保罗二世1996年访黎时,曾在此举行弥撒。从该雕像处步行5分钟,是著名的东正教圣保罗大教堂及其修道院。

远望古城遗址(摄影:冯赣勇)

黎巴嫩时间10:00,探秘中东行团队,从圣母山来到当天的第二个景点:黎巴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的比布鲁斯(Byblos)古城遗址。比布鲁斯是人类最早定居的地方之一,在7000多年之前这个地中海旁的区域就有人在此定居和生活。

古城内外景色(摄影:冯赣勇)

不过这个地中海旁的小城并没有想象中的安定,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西克索斯王朝、腓尼基人、罗马人、拜占庭人等都占领或者生活在这里,让这里看起来可谓是多种文明的融合。

走进比布鲁斯遗址(摄影:冯赣勇)

走进这座距离贝鲁特北边40公里的比布鲁斯的这座古城,也被称为朱拜勒。这里是和数千年来地中海地区的传奇和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此同时,比布鲁斯也和腓尼基字母表的发展传播息息相关。圣经中的盖巴勒指的就是这里。

遗址中的腓尼基字母(摄影:王珏)

蔡腊梅介绍说,三千多年前,腓尼基人从比布鲁斯的港口出发,将黎巴嫩特产--雪松木材运送给埃及法老,在地中海地区发展起了自己的商贸活动。腓尼基人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就是他们创造了腓尼基字母,而腓尼基字母则被认为是当今所有字母的祖先。

古城博物馆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到比布鲁斯雄伟的十字军城堡游览,是到这一中世纪城镇的第一步。当年曾是十字军对比布鲁斯称谓的季比莱特大教堂的那座12世纪罗马式施洗者圣约翰教堂中典雅的洗礼堂的装饰,在提醒着人们,该城一度曾在热那亚人的统治之下。

从城堡上俯瞰(摄影:冯赣勇)

不远处巨大拱座支撑的一座小型正教教堂,则可以追溯到拜占廷时代。壮丽的十字军城堡坐落在埃及法蒂玛王朝建于九世纪的一座建筑物的遗址上,从高耸的主体建筑上可以俯视全城。当时,建城堡用的石块取自腓尼基和罗马的纪念性建筑物。

比布鲁斯古城留影(摄影:汪继东)

这座始建于十二世纪,在随后的数百年间不断修葺改建过的堡垒,有多个巨大的拱形大厅。对于这一由几个古城镇交错、叠置而成的古代城市正在进行考古发掘,从城堡主楼的制高点极目远眺,占地辽阔的发掘点及地中海景色可以尽收眼底。

透过古城墙看大海(摄影:冯赣勇)

据资料载,首批地中海城市之一遗址占地十余公顷。法国作家暨历史学家欧风斯特·勒南曾于1860年间对之进行了第一次发掘,不过,揭开这一城市数千年历史面纱的,则是法国考古学家皮埃尔·蒙泰于1920至1924年间悉心从事并由其接班人莫里斯·迪南继续完成的事业。

古城罗马剧场遗址(摄影:蔡琪)

除了其时代可追溯到7千纪至5千纪以前的带有海贝壳印模装饰的陶瓶外,迪南还发现了埋在红铜时代住所里的巨大的骨灰瓮和储存谷物、食品的坛坛罐罐,以及武器和珠宝。最早的住所只是草棚;直到4千纪结束时才开始出现建有石墙的住宅。

古城水井遗址(摄影:冯赣勇)

第一份名实相符的城市规划布局里有多层住宅、排水系统和城墙等等,其显示出了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影响。

古城城墙向外看(摄影:冯赣勇)

由比布鲁斯市中心开始,一条狭窄的街道曲曲弯弯穿城而过;由此街道又延伸出一条条小巷,蜿蜒曲折于一幢幢住宅之间。

古城神庙遗址(摄影:冯赣勇)

虽然是一段26米长的城墙残留,却能看到城墙别出心裁地由一截截四米见方的墩柱作内墙面支撑的景象。只是在朝陆地的一面把城市围住。至于朝向大海的一面,比布鲁斯赖以为基础的岩崖已为之提供了一道天然屏障。

古城世遗标示图(摄影:冯赣勇)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将黎巴嫩比布鲁斯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之一,这也是中东行团队此行观赏的第十五个世遗景点。

走进古城老街(摄影:冯赣勇)

黎巴嫩时间11:15,探秘中东行团队结束了比布鲁斯古城遗址的观光,来到古城老街漫游。老街位于地中海之畔,这里聚集着许多咖啡厅酒吧,有点北京三里屯的意思。但是却十分古朴。

圣约翰教堂(摄影:冯赣勇)

比布鲁斯古城老街中还有一座建于十字军年代久远的比布鲁斯圣约翰教堂,这座建筑,即使今天看来也仍然十分考究。特别是教堂周边墙壁上的一些油画超有现代感。

墙壁上的油画(摄影:冯赣勇)

走出比布鲁斯老城,漫步来到地中海之畔,阳光明媚下的蓝色大海景色怡人。只见海畔停泊着各式各样的游艇,游艇上黎巴嫩雪松国旗迎风飘扬,分外好看。

地中海海畔风光(摄影:王珏)

由于黎巴嫩是移民比较多的国家,所以大海之畔还有一座象征的雕塑。其装束感觉有点像穿唐装的中国人。一问蔡腊梅,才知道,其实就是一座普通的移民雕像。并非指具体人,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雕像而已。

海畔移民雕像(摄影:冯赣勇)

黎巴嫩时间12:30,团队来到比布鲁斯老城附近,一家位于地中海之畔的餐厅,大家在观赏着海天风光美景的同时,用了一顿十分惬意的午餐。

海畔的烤鱼午餐(摄影:冯赣勇)

黎巴嫩时间14:20,中东行团队,从比布鲁斯来到当天的第四站:杰达溶洞观光。这里位于贝鲁特以北20公里的黎巴嫩山脉底部,属喀斯特地貌,经数千万年形成,造型呈罗马教堂穹窿状,最顶部净高80多米,洞内有地下河,洞体构造为天然导流通道,是黎凯勒卜河,又名狗河的主要水源。

乘小火车进景区(摄影:路人)

团队到此首先乘小火车进入景区,之后再转乘小船可以分别观赏上、下两洞。上可步行观赏,地质年代较下层早几百万年,在长650米的廊道上呈现不同地质分层,洞石造型千姿百态,峡石与断裂地形尤为壮观。

溶洞景区留影(摄影:汪继东)

下洞观光包括地下河泛舟游览,既有瀑布激水的清越,又有曲径通幽的妙趣。夏季,洞内凉爽怡人,冬季,河水水位上升,下洞关闭。但是杰达溶洞也有严禁拍照的规定,相机与手机一概不能带入景区。故此,记者只拍下了景区外的几张图片作为留念。

贝鲁特港口爆炸现场(摄影:王珏)

黎巴嫩时间16:20,探秘中东行团队结束了当天四个景点的观赏,驱车返回首都贝鲁特后,在领队谢泽雁与地接导游蔡腊梅和夏美蓉的带领下,来到当年遭遇化学品爆炸事故的贝鲁特港口附近,远观遭破坏的港口现状。

远眺港口现在景观(摄影:王珏)

2020年8月4日下午6时左右,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的特大爆炸事故。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系因管理疏忽,导致2750吨硝酸铵及大量的烟花爆竹爆炸。

墙上的逝世人图片(摄影:冯赣勇)

此次事故总计造成约220人死亡,7000人受伤,5万栋房屋、9家大型医院和178所学校受损,损失高达150亿美元。事故发生后,时任黎巴嫩总理迪亚卜宣布8月5日为国家哀悼日。如今在此看到路旁的水泥墙上有很多逝去人名字的图片。

阿明清真寺(摄影:冯赣勇)

黎巴嫩时间16:40,探秘中东行团队抵达烈士广场瞻仰参观。烈士广场是黎巴嫩贝鲁特市中心的一个广场,毗邻穆罕默德·阿明清真寺。

清真寺内留影(摄影:冯赣勇)

烈士广场旁边的穆罕默德·阿明清真寺,当地俗称蓝色清真寺,是逊尼派清真寺,由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建于2002至2007年间。拉菲克本人也葬在旁边。

清真寺向外看广场(摄影:冯赣勇)

2008年10月17日,他的儿子萨阿德·哈里里为其揭幕。蓝色圆顶清真寺,模仿了伊斯坦布尔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烈士广场雕像(摄影:冯赣勇)

烈士广场中央的雕像,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奥斯曼帝国绞死的黎巴嫩民族主义者。

贝鲁特夜色(摄影:冯赣勇)

广场附近还有奢侈品商店一条街。由于黎巴嫩天黑的较早,来到这里时已近黄昏,从蓝色清真寺出来天就全黑了下来。于是只能拍下一个“我爱贝鲁特”的地标夜景。

富有情调的餐厅(摄影:冯赣勇)

黎巴嫩时间17:50,团队在领队谢泽雁与地接导游蔡腊梅、夏美蓉的精心安排下,来到贝鲁特一家独有情调的城堡餐厅用晚餐。特别是在餐厅里遇到一个很可爱的孩子,还和他留了一张合影。

与黎巴嫩小朋友留影(摄影:王珏)

虽然当晚还是丰盛的阿拉伯风味菜肴,但是在这座与众不同的餐馆就餐,让大家度过了贝鲁特的第三个美好的夜晚。(图文:冯赣勇)


2023-12-09发布 阅读量25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美食
  • 文章
  • 问答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2019年出游第十二站--黎巴嫩
鸽子岩 鸽子岩 鸽子

就爱游7.4千22

穷国自掏腰包出资修建水库,规模全球最大,美国竟拿走80%发电量
人在在地球上生存,同样因为环境的变化,人类也在为自己的生存而不断的改变着环境,水是生

王爷很nice3.9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