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非洲】翻越乞力马扎罗,我在马拉河畔等你(实用攻略+视频+多图)
出发时间
9月
行程天数
12天
人均花费
2.4万
和谁出行
和朋友
01楔子:Africa,未知的向往
不知在什么时候,对自己许下一个梦想,40岁前完成九座神山的朝拜。对于人生中很少许下梦想的我,这个心血来潮的梦足足让我苦恼很久,然后就开始了穷其心智地找寻神山之旅。也许这座山不够高,但是必须有足够的故事让人铭记;也许限于原因不能登顶,但是必须要完成最基本的转山。于是工作之余,每年挤出来的时间就送给了冈仁波齐、送给了贡嘎、送给了尼泊尔EBC、送给了阿尔卑斯的勃朗峰……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旅行的我,自然而然的为自己找了一个走出去,去旅行的借口,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使这个词汇本来说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然而,这个重要吗?
在连续两次国外的登山中,对于未知的向往充满了我的脑海。还有什么山峰能够适合我的这个体重超标的伪大叔呢?所以乞力马扎罗也就适时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这座被当地人认为是上帝宝座的神山,每年都在接受着当地不同部落的祭祀。而作为赤道上的雪山,随着气候变暖,山顶积雪的融化,环境专家指出“赤道雪山”奇观将在不久的将来和人类告别。所以既然有冲动,又适合我,为什么不趁早出发呢?
一个本来蓄谋已久,不知何时启动的计划,在身边朋友撺掇中就这么出发了。于是,当祖国正值70华诞的时候,我独自奔波在他乡异地,用另外一种方式为祖国献上自己的礼物;当《攀登者》在影院大卖时,我站在了非洲之巅,把自己融入到了这份攀登者的感动中。
九山行,在行至第七座山的时候,有了一个属于非洲之巅的故事。
02视频篇:那些记忆中的片段
《乞力马扎罗,寻梦中的非洲之巅》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的天堂》
《草原之王:马赛人》
03行程篇:东非大陆的奇迹
【3D-8D】: 坦桑尼亚 莫西(Moshi)- 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Kilimanjaro)- 坦桑尼亚 莫西(Moshi)
【9D】: 坦桑尼亚 莫西(Moshi)- 肯尼亚 内罗毕 (Nairobi)
【10D-11D】: 肯尼亚 内罗毕 (Nairobi)-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Masai Mara)
【12D】: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Masai Mara)- 肯尼亚 内罗毕 (Nairobi)- 阿联酋 阿布扎比 (Abu Dhabi)- 北京
04附录:乞力马扎罗(龙盖线)登顶行程汇编
1D:行程:rongai gate(2364米)-simba camp(2671米)
距离:4.26km
海拔:上升348米 下降63米
运动用时:1小时50分钟
2D:行程:simba camp(2671米)-second cave(3450米)-kikelelwa camp(3600米)
距离:11.66km
海拔:上升1057米 下降63米
运动用时:6小时11分钟
3D:行程:kikelelwa camp(3600米)-mawenzi tarn hut(4315米)
距离:3.88km+1.43km(适应高海拔行走)
海拔:上升715米 下降27米
运动用时:2小时25分钟
4D:行程:mawenzi tarn hut(4315米)-kibo hut(4720米)
距离:8.17km
海拔:上升531米 下降163米
运动用时:3小时29分钟
5D:行程:kibo hut(4720米)-uhuru peak(5895米)-kibo hut(4720米)-horombo hut(3720米)
距离:19.57km
海拔:上升1218米 下降2175米
运动用时:16小时41分钟
6D:行程:horombo hut(3720米)-mandara hut(2720米)-marangu gate(1880米)
距离:20.08km
海拔:上升0米 下降1847米
运动用时:5小时59分钟
以上数据通过《两步路户外助手》记录,仅供参考。
05Jambo,30小时后的东非大陆
登山飞往内罗毕的飞机,焦灼忐忑的内心终于平静了下来。无论这次非洲之行发生什么,我都来了。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非洲大草原,马赛马拉,不知道你们能带给我什么,但是我还是义无返顾的出发了。
从北京出发先到曼谷,再转机飞往内罗毕。从内罗毕机场出来,已是当地的清晨了。内罗毕的机场不大,全部矮层的建筑让人把更多的视线留给了天空。初入肯尼亚,天很高,也很蓝。也许是土地的映衬,也许是绿色植被覆盖少,也许是肯尼亚的建筑物颜色普遍的偏黄,总之肯尼亚的第一感觉显得有些荒凉。由于时间安排的比较紧张,我们没有在内罗毕进行停留,在机场等候了2个小时后,就登上了前往坦桑尼亚的长途大巴车。
7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乞力马扎罗脚下的莫西小镇。前后30个小时,从北京的饺子变成了乞力马扎罗奇迹酒店的披萨,东非大陆我们终于来了。
06Rongai,初入赤道雨林,坦桑尼亚的骄傲
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了房间,新的一天如期而至。也许是还没有调整好时差,也许是出发前的激动,连续48小时的辗转并没有让我们多睡。在吃完早饭,把部分行李寄存在前台后,我们收拾好行囊等待通勤车前往龙盖山门。
通勤车,这个词用得不太准确。因为车子上我们两个登山者,剩下的只有向导、背夫和厨师。还是叫做专车吧。即使这个专车让我怀念起了中国90年代初期市县间的小巴车。
从莫西小镇出发前往龙盖山门,车程大概40公里。也许你觉得路程并不长,但是这辆充满了乡土气息、四面漏风的老爷车足足开了三个小时才到达。不过看到沿途满是头顶箩筐,徒步而行的黑哥们,又觉得聊胜于无,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此时脑补耳边响起了熟悉的旋律“那庄公闲游出趟城西……”
龙盖线是众多攀登乞力马扎罗线路中唯一一个从山北侧攀登的线路。在出发前查找攻略的时候,很多资料都把乞力马扎罗定义为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分水岭”、“分界线”、“交界处”……甚至有的科普龙盖线是从肯尼亚登山。于是迷茫的我一直认为乞力马扎罗一半属于坦桑尼亚,一半属于肯尼亚。就像喜马拉雅山一半属于中国,另一半属于尼泊尔、印度或者其他什么国家一样。不过一路的颠簸告诉我们,我们一直没有离开坦桑尼亚的国境,乞力马扎罗全部属于坦桑尼亚,只是距离肯尼亚很近很近而已。这一路下来,我们一边前行一边接人(厨师、背夫),还有物资采购。要知道后面这5天的伙食如何全部要看我们今天能够买到什么。
到达龙盖山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的时间了。在办理完登山手续,我们就开始了今天的午餐。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啊,不对,是见证厨艺的时刻到了。在我们羡慕旁边欧洲团队有三明治、鸡腿和果汁的时候,我们的正餐居然是意大利面配肉酱!不得不说,我们厨师的水品还是不错的!走了这么多国家,能让挑剔的中国胃适应的餐食还真不多,但是我们团队的厨师做到了!
我们的随行团队负责午饭、集合、整理行囊……,而我们除了吃,就剩下无休止地等待了!这帮黑哥们儿是真不着急啊,眼瞅着都下午2点多了,还没出发呢!心也太大了吧!这不得猫黑才能到营地啊!在我心中无限次吐槽后,我们终于开始了第一天的徒步。不对,应该是饭后的散步!因为向导会一路尽量控制步伐和节奏,每一步的跨度也就30公分的样子。如果你想走快一点,对不起,他会拦住你让你走在他的身后,不允许超过他。从龙盖山门到达辛巴营地,行程4.26公里,我们足足走了将近2个小时。所以这一路下来,就成了现实版的“蠕动”。
缓慢的“蠕动”虽然拉低了行走的愉悦,但是也送给我们一个别样的享受,那就是第一次穿梭在赤道雨林中。以往的登山运动由于海拔和纬度的问题,很少能够穿梭在森林中。即使有森林,也多为针叶林。而乞力马扎罗作为一个独立的火山锥,攀登时要从海拔2000米左右出发,所以行程的前两天基本都在赤道雨林中行走,后面几天才会经过灌木和高山草甸,最后到达积雪冰川带。
由于降水量的关系,龙盖线的植被覆盖要比马兰古线的稀疏些,但是植物们还是在茁壮地生长着。没有整齐的规划,各种树木夹杂着灌木、藤条在这片天地中野蛮有力地生长着。其间透过树缝洒落下来的阳光,把雨林装点得光怪陆离。森林中分布着很多的稀有植物,向导一边走,一边带我们分辨植物。其中很多植物都是只生长了这片山区,也就成了坦桑尼亚人的骄傲。
另外,还是要夸一下当地人对于乞力马扎罗的管理和保护。对于坦桑尼亚来说,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并不仅仅是个登山公园,这里同样也是野生动物保护区。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和对面肯尼亚的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紧紧相连,野生动物在两个国家公园间自由的穿梭。当地人在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规划好了徒步登山的道路,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同时,也将这片土地更多的还给了大自然。植物、动物可以在这里安全的成长。
除此之外,在行走的路上,向导经常会指引我们找到那些高大威猛的树木。这些都是山下速生林通过风或者动物带到山上的种子成长起来的。不过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当地管理人员会定期清理这些外来的植物物种。
在新奇的发掘中,我们到达了第一天的营地,辛巴营地。在斯瓦希里语中辛巴就是狮子的意思。和向导聊,大概这里曾经有狮子生活过,所以也就有了这样的得名。当我们到达的时候,营地中已经扎满了帐篷,当地人已经和游客在空地上又唱又跳起来。透过树丛,远处的马文济峰和基博主峰依稀可见。回首间,非洲大陆和云层已被晚霞染成了红色。
暮光中,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第一天的登山更像是郊游,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食物,新奇的风景,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07Climb,平淡无奇中的惊喜
清晨,当阳光洒满大地,辛巴营地又恢复了昨日的热闹。辛勤的当地人很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准备早饭、收拾行囊、整理帐篷……最主要的还是歌唱。就像我们印象中的非洲哥们儿一样,不管生活苦不苦,工作累不累,只要有机会你总能看见他们聚在一起开始自己的歌唱和舞蹈。而这时候的他们总是充满了快乐和激情的。这种无忧无虑,轻松快乐的氛围总能感染周围的人,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第二天的行程需要从辛巴营地一直走到吉凯尔瓦营地。全程要走11.66公里,海拔上升930米。前半程的路,我们还是穿梭在赤道雨林中,只不过阔叶林逐渐被针叶林替代,植物的高度也逐渐降到等身的高度了。在树丛中,不时会有狭窄的小路出现在我们面前,伴随着的还有动物的脚印。
如果说第一天的速度感受是慢的话,那么后面几天的感受就是更慢!每步间距30公分几乎成了这次登山的定式,一直持续到登顶成功。后来思考了下,也许这是向导有意而为之,给登山者找到一个适合攀登的节奏。毕竟对于一个海拔将近6000米的高山来说,一个合适的节奏可以让你走的更高更远。当然,心中不免认为这个节奏应该更适合54岁高龄的向导……当然,这种罪恶的小心思在下山过程中一次我挑起的速度比拼后还是及时的隐藏了起来。54岁高龄的速度,真心不慢!
认真的讲,第二天的行程总体来说略显枯燥。在习惯了赤道雨林带来的惊喜后,这一天更显得平淡无奇。由于乞力马扎罗的山势就是一个标准的火山锥,所以攀升过程中永远不会出现移步换景的场面。无论走多久,眼前始终都是不变的马文济峰和基博主峰,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般。如果不是耳畔的风声和逐渐低矮的植物,我都会恍惚自己置身于画境之中。
好在我们早已习惯了苦中作乐,一边行走一边找寻自己的乐趣。比如观察灌木上面的小花为什么如此鲜艳;比如讨论下非洲这帮哥们是如何把东西放在头上还走起来还这么稳的;又或者畅想下晚餐会有什么水果吃?
龙盖线第二天中午会经过一个叫做第二山洞的营地。如果时间充裕,这里可以作为登山过程中一个休整的营地。很多前一天在辛巴营地和我们一起扎营的欧洲队伍都选择在这里多驻扎一天。看来欧洲的小伙伴们在时间上确实很充足,不像我们压缩一切时间,行程能够缩减就尽量缩减。另外第二山洞营地还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马文济峰,直接到达基博营地,所以时间紧张的朋友也可以选择这条路,这样可以节省一天的攀登时间。不过这里对于我们来说,终究只是一个打尖的地方,远处的吉凯尔瓦营地才是我们第二天的归宿。
下午五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吉凯尔瓦营地,这时的海拔已经到达3600米。相比于辛巴营地,这里的视线好了很多,远处的东非大陆也变得清晰可见起来。随着夜晚的降临,本来以为波澜不惊的一天就要这么平静的过去了,谁知道华灯初上的东非大陆着实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一条清晰的银河伴着漫天星斗出现在头顶,从身后的雪峰一路洒向远方云层下的东非大陆。而眼前的世界,远处的灯火簇状般地点燃了云层,和头上的银河交相呼应。原本昏暗的天地,此时却被装点成油画般绚烂。
平淡中洋溢着惊喜,也许这才是非洲大陆本该拥有的热情。
08Mawenzi,龙盖线的精华风景
如果有人问我,攀登乞力马扎罗,为什么不选择推广度比较高的马兰古线和马切姆线,而偏偏选择了小众的龙盖线?我一定会自豪的告诉他,龙盖线可以花一条线路的钱走两条线路。因为龙盖线下山的路线就是马兰古线,一份钱体验了龙盖的激情,还赠送了马兰古的风景,不选龙盖才叫傻呢!
当然,这个理由虽然有点玩笑,但也不失为真理之一。其实,这只是龙盖线的魅力之一,另外一个选择龙盖线的原因就是马文济峰。乞力马扎罗作为孤独耸立在非洲大陆上的高山,其一共有两个主峰。一个是基博峰,也就是我们要攀登的,海拔5895米被称为“非洲最高点”的乌呼鲁峰的所在地。另外一个主峰就是马文济峰。乞力马扎罗众多登山线路中,只有龙盖线会绕到马文济峰脚下,所以马文济就成了龙盖线不得不去的第二个缘由了。
第三天的行程就是到达马文济峰脚下的湖边营地。而这一天也终将成为龙盖线最精华风景的展现日。
乞力马扎罗的清晨,总是有着不期而遇的惊喜。前一天是唤醒人们的歌声,今天则是云端上的行走。随着一路爬升,海拔已经上升到了4000米的高度。周围的植被只剩下了高山草甸和矮小的灌木丛,大地也由初时的绿色变成了金黄色。昨日遥不可及的雪峰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偶尔回首小憩,身后早已被云海和广袤的非洲大陆包围。10月初的乞力马扎罗,正在准备进入今年的第二个雨季。随着季风的到来,气流变得活跃起来。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后一秒我们就被云海包围了。
这一天的行走距离很短,从吉凯尔瓦营地到达马文济湖边营地仅需要3.88公里。2个小时25分钟后,我们就站在了马文济峰的脚下。如果说基博主峰是个臂膀宽厚的巨人的话,那5149米的马文济峰则显得棱角分明,线条清晰了许多。
不要以为马文济的海拔低一些就更容易攀登。实际上马文济峰更多是用“攀”的,而基博主峰,则是用“登”的!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坦桑尼亚政府是禁止攀登马文济峰的。因为山体的风化严重,岩钉很难牢固,极易发生危险。很多年前就有攀登事故发生。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马文济曾经是攀登者的禁地。即使现在放开了相关政策,但是有人想攀登马文济,也需要付出昂贵的费用,并且和国家公园签订免责声明的。
马文济湖边营地的海拔已经到达4300米。这时我们已经穿越云层,行走在了天际之间。为了更好的适应高海拔的环境,为明天储能,在午睡后我们沿着马文济的小路,做了一次难得的午后散步。没有装备的束缚,没有目标的压力,剩下的只是愉快的行走。
身边的云层丝丝缕缕,悠闲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则像一块块洁白的绩纱。又好似被太阳晒化了般的,随着风儿在天空中涌动着的棉花糖。透过云层,红褐色的土地被云彩映得斑驳陆离,一路延绵直至天际。在国内可遇不可求的云海,在这里几乎成了标配,始终不弃的守在你的身后。
由于今天行程短,营地的非洲兄弟演唱会也升级成了plus版。不但合唱的歌曲从三五首增到了十余首之多,舞姿也变得愈加婀娜起来。不得不佩服这帮黑哥们的感染力,两首歌下来就燃爆全场,不管来自哪里的朋友,都会情不自禁的哼跳起来。从进山的第一天直到离开乞力马扎罗,当地人一直在传唱一首《乞力马扎罗之歌》,这首由《Jambo Bwana》改编的歌曲,成了我们学会的第一首非洲歌曲,也成了我们攀登永远的记忆。
jambo
jambo bwana
take it easy
hakuna matata
……
这一夜,我们在歌声中入眠。
09Hakuna Matata,重逢乞力马扎罗的雪
乞力马扎罗作为非洲最高峰,是7+2(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极极点)中最好入门的一座山。因为不需要攀冰、绳降等攀登技巧,这里通常被称为是唯一一座没有登山基础,普通人也能登顶的高峰。
但是所谓的简单,永远都是相对的,是建立在大自然和颜悦色的前提下的,无论是专业登山者还是普通的游客。攀登得越多,心中对于山峰的敬畏就越浓。没有任何一座山峰会被随意攀登,当你轻视大自然时,大自然立即就会给你一个好看。
不知道是大自然的眷顾,还是有意和所有登山者开个玩笑,在我们登山的第四天,也就是冲顶前一天,一场暴风雪覆盖了整个山域。七级的大风裹着雪花,挥洒在天际之间。海明威笔下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就这么粗暴有力的来了。
第四天的行程,是从马文济峰脚下沿着一条长度10公里左右的马鞍形山脊到达基博营地。总的来说,这一天行程的风景是非常棒的。前面就是一直追逐的主峰,身后棱角分明的马文济峰庇护着我们,右侧云海遮住了天际,左侧则是高原特有的植被景色。试想下,这样的景色怎是一个美字了得。
不过,在我们还没有开始正式享受美景前,前一天带来云海的季风,却送来了一场暴风雪。霎时间天空阴沉得仿佛披上了一层厚重的幕布,压的人们透不过气来。贫瘠的土地无法提供更多的武器,狂风便卷起大片的雪花,仿佛被染上了颜色般的,在天地间上下翻飞,飘飘摇摇。
原本清晰可见的山峰,早已不见了踪影。眼前只剩下了昏黄的大地,肆虐的白毛风和一条弯弯曲曲通向未知的小路。原本闲庭信步的人们套上了包里所有的衣服,低着头加快了步伐,逃跑般得开始了冲刺。
原本4个多小时的路程,在暴风雪的帮助下,我们仅用了不到3个半小时,基博营地庞大的建筑群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一边是五颜六色簇状般分布在大地上的帐篷群,一边则是规划清晰的小木屋。龙盖线和马兰古线在这里完成了线路汇合,马兰古线独有的小木屋也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早早的钻进帐篷,换下湿透的冲锋衣,自制的奶茶和可可粉饮料开始温暖我们的身体。吃过午饭,天气一直没有好转,但是营地却变得热闹起来。从马兰古线攀升的队伍逐渐到达,登顶的队伍开始下撤,迎来送往好不热闹。招呼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另外,基博营地作为最后冲顶的大本营,却是龙盖和马兰古两条线中唯一一个没有水源补给的营地。营地生活用水全部由人工从山下背上来。而今天漫天的飞雪却成为营地最好的水源补给。于是很多营地的工作人员,也自发的加入了欢庆的队伍。
原计划这一天的行程是中午到达基博营地,下午休息,准备次日凌晨开始冲顶。但是恶劣的天气让计划出现了第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寒冷。帐篷基本上需要1个小时清理一下积雪。气温随着夜幕的降临也急速的下降。如果一直待在帐篷中,很可能因为寒冷影响睡眠,造成次日清晨冲顶不利。为了保持好的状态,在向导的帮助下,我们支付了部分费用,从一室一厅的帐篷搬入了12人上下铺的木屋。温暖的小屋,终于让我们可以踏实地休息了。
而屋外,天地间的混沌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了天黑。大地的白和弥漫在天地间的灰成为这幅画卷的全部色调。恶劣的天气让凌晨的登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没有人知道雪会下到什么时候,这场雪又会为冲顶会带来什么!
10Kilimanjaro,你好,438644先生
冲顶,永远都是让人激动的!半年时间的准备,这四天的奔波都是为了今天能够最终站在非洲之巅。
闹钟准时在零点响起,让人激动的是外面的天已经放晴了!一整天的大雪带来的是凌晨稳定的气流和湿润的空气。漫天的星斗映着银装素裹的大地,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冲顶的这段路可以说是整个行程中最艰苦的。垂直1200米的海拔攀升,带来的是超过65度倾斜角的山路和稀薄的氧气。好在天地间一片漆黑,唯一能够看见的就是眼前头灯照亮的山路,只能心无旁骛,专心攀登。越到山顶,山势越陡峭,其中不乏半米以上巨石,只有相互支撑才能通过。
当天色由鱼肚白转成淡蓝色,一轮红日从云雾中散出了万道霞光。在晨光的沐浴中,我们终于到达了基博主峰的山顶。5685米,吉尔曼点(Gilman’s Point)向我们张开了怀抱。而此时,山峰、白雪、云雾早已染成了红色,天地万物顿时暖了起来。
在这里需要和大家科普一下。在基博主峰是个圆形的火山口,在火山口上环形分布三个点,或者说三个标志牌。他们分别是:
龙盖线、马兰古线的登山点:吉尔曼点(Gilman’s Point)(海拔5685米);
马切姆线及其他线路的登山点:斯特拉点(Stella Point)(海拔5756米);
非洲最高峰:乌呼鲁峰(Uhuru Peak)(海拔5895米)
只有乌呼鲁峰的位置才是非洲最高点,从吉尔曼点到达乌呼鲁峰标示的位置,需要沿着火山口步行环绕约3公里,中间会途径斯特拉点。到达上述三个点,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都会颁发登顶证书,但是证书上会标注你最后到达的点。所以到达三个点的证书会略有不同。
为了到达非洲的最高点,我们并没有停下脚步,在吉尔曼点短暂的休整后,就再次踏上了征途。此时的山顶已经完全被白雪覆盖,前一天的暴雪为我们还原了最真实的“乞力马扎罗的雪”!逐渐缩小的冰川伫立在山边,为天地间的苍茫又增添了一抹亮色。此时的云海波涛汹涌,反复拍打着山峰,溅起片片云浪洒向天际。阳光透过白雪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仿佛看到了那只消失的美洲豹走到了我的面前,又消失在了天边。
寻觅中,我们终于看到了坦桑尼亚国旗和那个标志着顶峰的标示牌,“UHURU PEAK TANZANIA 5895M”,“AFRICA’S HIGHEST POINT”。此时的乞力马扎罗,完全被冰雪覆盖。云海在脚下汹涌着,而我们这一刻则站在了山的顶峰。
当五星红旗飘扬在非洲之巅时,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心中回响起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2019年10月2日上午8时30分,我的登山证书记录下了一刻。你好,第438644位登上顶峰的先生!恭喜你,从现在起你距离九座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11Marangu,回归的魅力,不可抵挡
攀登乞力马扎罗,通常有6条线路可以选择。其中1条是专业登山线路,剩下的5条是常规线路,可以供游人登顶。在众多的登山线路中,马兰古这个名字并不显眼,但是提起他的别称“可口可乐线”却大大有名。可以说可口可乐线和威士忌线(马切姆线)并称国家公园首推的两条线路。之所以被称为可口可乐线,马兰古线被宣传全程所有营地,都有可口可乐提供!这事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喝到!
站在乌呼鲁峰的顶端对于攀登乞力马扎罗来说,只能算是成功的一小半。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另一半顺利的完成下撤同样不容有失。下撤?或许对于我来说应该叫大逃亡才对。八个小时的攀登,下撤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借助火山风化的沙石,身体后倾,脚后跟全制动,半挂式牵引,乞力马扎罗独有的下撤方式,让半年后我想起来仍然感觉膝盖隐隐作痛!
下山后的基博营地早已变得风和日丽,随处充满了温暖。好的天气带给了大家好的心情,笑容在整个营地绽放,就连雪水也愉快地叮叮咚咚欢唱着。用过午饭,我们第二阶段的大逃亡开始了,9.57公里的下撤,到达霍伦博营地。
也许是老天爷的坏脾气用完了,也许暴风雪本来就是老天爷设计好的登山桥段,明朗的天空再次拥抱我们。也许是冲顶后的兴奋,也许是好天气的映衬,一天下来行走20公里,海拔上升1200米,下降2200米,这段最艰苦的路程就这么愉快的完成了。
当霍伦博营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庞大的营地、宏伟的木屋群、完成的配套设施、连绵的太阳能电池板、平整的石板路、简易直升机停机坪……这时我们才意识到,那个传说中的可口可乐线已经走在了我们脚下。回想前几天我们的天为被地为席,貌似我们穿越了。
第六天的清晨从霍伦博开始,当阳光再次绽放自己的光辉时,我们已经洗去前一天的疲惫再次出发。与往日不同的是,这一天的心情在愉悦中多了一分留恋和不舍。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的行程,我们就要离开乞力马扎罗了。
随着海拔的下降,身边的植物再次茂密起来。各种叫不上来名字的植物三三两两结队占据着这片土地,让人眼前的世界变得多彩起来。不远处从未消失的云海和东非大陆依然绚烂着自己的光辉,身后的山峰则披上白衣,依旧巍峨的耸立着。眼前的世界仿佛一张油画,色彩斑斓间充满着质感。
随着天气的好转,登山的队伍变得多了起来。一路下撤,不少队伍和我们擦肩而过。令人兴奋的是,我们也终于遇到了来自祖国的队伍。大家热情打着招呼,母语的交流让人倍感亲切。
最后一天的行程要走20公里,相当于马兰古线登山的前两天的路程。中间经过的曼达拉营地,也就是马兰古线第一天休息的营地。如果说上山时曼达拉营地起到的作用是休整的话,那么对于下撤的我们,曼达拉更像是一个景观分水岭。前半程等身高的灌木、树丛从曼达拉营地开始消失,我们再次回归赤道雨林的怀抱。
由于马兰古线位于乞力马扎罗的东侧,雨水的充分,造就了这里的植被更加茂盛。相比龙盖线,这边的树木增高了不止一倍,藤绕树,树连藤,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深入其中,总有着一种身处深绿色海底的魔幻色彩。阳光透过缝隙,努力洒下一丝金沙,落在枝叶间,草地上。树间不时穿过猴子、树懒和不知名的鸟类,而密林深处的瀑布则犹抱琵琶半遮面,哗哗地欢唱着。向导们则又开始了独特植物的鉴别科普课程。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在我们还沉浸在雨林的愉悦中时,马兰古线的山门已经悄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山门的登记处,当我们领到登山证书的时候,这场为时6天,行走69公里,海拔累计攀升3800米的旅程也落下了帷幕。
在返回酒店的车上,我们都莫名地陷入沉默。也许喜悦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爆发,也许不舍早已占据了我们的心底。在回程的路上,背夫们鱼贯地下车,匆忙的开始了新一轮的攀登。在雨季到来前,他们不会停下脚步。而我们,也将开始新的旅程!
12Nairobi,繁华与我无关
从坦桑尼亚的莫西小镇出发,经过阿鲁沙和国境线,我们再次回到肯尼亚的境内。不得不说这段路程太荒凉了,雨季到来前,这里将一直保持干旱的状态。就连安博塞利国家公园都不能幸免,被朋友们称为看大象和吃土的胜地。
由于我们要回到内罗毕,所以回程的时间多了两个小时。而到达内罗毕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穿行在内罗毕的街道上,人员拥挤不堪。各种车辆和行人占据了街道的每一个角落。到这个时候你才能领略到肯尼亚首都,这个非洲最大的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城市的中心高楼嶙峋,霓虹灯照亮了城市的夜空。如果不知道高楼大厦后面三条街的距离就是贫民窟,你一定会爱上这座城。
通勤巴士的司机从进城到我们住宿的酒店,路上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关好车窗”“把背包放到座椅下面”。到达酒店门口则是严格的保安系统,每件行李都要安检。也许这才是歪果仁应该看到的内罗毕。
喧嚣的街头,霓虹闪烁的国际大品牌店,繁华的内罗毕向我们张开了怀抱。而我们,只是找了家当地人吃饭的餐厅,用铁板牛肉告慰了下自己的胃,然后到超市里买了点水和面包就狼狈的跑了回来。
好吧,我承认我怂,繁华的内罗毕和我无关。
13Rift Valley,寻找一个用一条河和一个民族命名的地方
清晨从内罗毕出发,离开这座繁华与我无关的城市,我们重新回到非洲的原野的怀抱中。其实一路下来,路旁不停穿梭着房屋、村镇和人群。但是失去了高楼大厦的围绕,我总觉得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非洲。想来从踏上非洲大陆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把自己融入城市,享受生活。也许从内心深处,广袤无际的土地,奔跑着的动物,神奇风俗的部落才是真正的向往。
来到肯尼亚,自然不能错过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被称为“地球伤疤”的地方——东非大裂谷。这条被归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断裂带,从亚洲一路延绵到达非洲,横穿了整个肯尼亚。这条不规则的,宽几十到几百公里,深度达到数千米的裂缝孕育了太多太多的非洲的传奇。其中草原就是断裂带孕育的最重要的传奇之一,而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两个国家公园就是草原中的典范。是的,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位于裂谷省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
驱车四个小时,当路旁的景观从村庄变为山丘,东非大裂谷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其实如果不是司机介绍,我绝对意识不到眼前一望无际的平原就是东非大裂谷。也许是参照物的变化,也许是过于辽阔,潜意识中平原变成了山坡,裂谷则成为了平原。
沿着盘山公路环绕下降,我们进入了东非大裂谷的腹地。身边的景色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眼前多了一些丘陵,而昏黄的土地中则多了一些绿意。一路下来将近6个小时的车程,前前后后经过了2个休息区。在商业化链条的驱动下,旅游特产早已和卫生间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即便经济相对落后的非洲也不能幸免。不过对于国人来说,鉴于中国和肯尼亚良好的国家关系,再加上义乌小商品的强大影响力,即便在异国他乡,眼前的小首饰、小木雕、小摆件等等,我们也都不禁会认为是made in China。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离开了平整的柏油路,脚下变成了颠簸的土路。随着人类活动区域的减少,野生动物逐渐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躲在树丛中的斑马,草原上蹦跳的瞪羚,远处散步的长颈鹿,偶尔还能看到低头思过的鸵鸟。连续的舟车劳顿早已被初见野生动物的惊喜所代替。如果不是司机给了我们前面更多的诱惑,我想我们肯定会走不动步,一直围着这几只动物打转转。
14Nyumbu,我们包下了整个帐篷酒店
我们这次safari住宿的Nyumbu Camp酒店,在马赛马拉公园外不远的大草原上。也许目前正处于游猎的淡季,或者是酒店经营不善,整个酒店就只有我们一个小团队入住。翻看酒店的住宿登记本,一两页就记载了几年的旅客信息。好吧,我假装我们包下了整个约姆布酒店。
包下酒店的好处就是没有了嘈杂,再搭配上帐篷酒店独有的魅力,我们可以完全享受非洲大草原的魅力。而坏处就是…………配套会差上很多。不过,作为一种独特的体验,帐篷酒店还是让我们欣喜不已。
所谓的帐篷酒店,就是除了配套的房间外,我们住的每一个客房都是一个独立的帐篷,像极了老电影中非洲大陆上欧洲人住宿的地方。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现在的帐篷内用纱帐隔离出来一个单独的空间用于洗漱,帐篷外面几棵木桩遮起了一个棚子用来避雨。走在帐篷酒店当中,总有种穿越的感觉。如果再换上件卡其色衣服,带上带有欧洲韵味的宽檐圆顶或者方顶的帽子,那我一定回到了百年前电影中的非洲。
十多个帐篷无规则的分布在草原上,中间用石板路连接了起来。帐篷周围就是最原始的非洲大草原,两人高的仙人掌,长满了针刺的树木和散落在草地上露着脊梁的石头。整个酒店没有围墙,人和动物可以自由的出入。白天时分,酒店周围不时有长颈鹿穿梭,到了夜晚,很多大型食草动物也会跑到营区喝水。如果时间充裕,真的可以躺在帐篷前的躺椅上,身边放着一杯茶或者一壶酒,静静地看着过客般往返的动物,候着天色变幻,时光穿梭,不觉间享受惬意人生。
15Masai Mara,狮子王的呼唤,小伙伴还在
酒店距离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只有不到几公里的路程。所有后面一天半的时间,我们就循环往复地奔走在公园和酒店之间,开始了追寻动物的旅程。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草原的梦想,在辽阔的原野上,和动物比肩奔跑,和动物嬉戏打闹。也许我们这一代人受到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影响太大了。那时候没有即时的通信,没有便捷的交通,我们每天坐在十几平米的小屋子里,有电视看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了。而那时候的《动物世界》有着绝对可以媲美动画片的诱惑力,还是城市孩子认识大自然的重要途径之一,即使那时候根本没有人关心这些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
相信很多的孩子都看过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狮子王》,在这个励志的故事中,我们认识了辛巴,彭彭、丁满、娜娜、艾徳……还有那首快乐的歌曲《Hakuna Matata》。来到东非,这段尘封的记忆在乞力马扎罗的山峰上重新呈现在脑海中。Hakuna matata……这个斯瓦希里语中古老而神奇的谚语,和Kilimanjaro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下山途中,在我和向导马休分享这段歌曲时,辛巴和他的小伙伴们回来了。
马赛马拉和非洲所有的草原一样,只有一个王者:狮子。在斯瓦希里语中辛巴就是狮子的意思。马赛马拉行程的开始,也就是找寻狮子王和他小伙伴们的开始。两天的时间,我们在大草原上纵横驰骋,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神奇。
在草原上,每一头成年的雄性狮子都有自己的领地,这个领地中只能有他和他的后宫众嫔妃。至于同性,只有战斗到一方离开领地为止。而幸运的我们,在一处草丛中见到的两头未成年的雄狮生活在一起。手足兄弟情深意重,同甘苦共患难。而几公里外的一处小水沟旁,则依偎着雌狮三姐妹。不到2米的距离,让我们甚至可以数清楚雄狮脸颊上的胡须。而调皮的司机还示威性地猛轰几脚油门,惹得倦懒的狮子不得不站起来展示了自己的爪牙。
只有辛巴的大草原永远不是完美的。山坡上疣猪正携妻带子的散着步,饿了就趴下前身和大地来一个亲密的kiss。反派角色鬣狗,作为草原上最危险的捕食者,永远只能形单影只的在大草原上流浪。也许当他们团队出现的时刻,就是战斗开始的时分。
丁满的扮演者猫鼬,正在自己的洞口旁,眺望远方风景的同时,也随时准备逃回自己的避风港。荣耀王国的法师长老狒狒,正在和自己的伙伴们在溪边寻找着自己的午餐。
不得不说整个草原上,辛巴的头上永远都带着王者的光环。彭彭的步伐总是最欢快的,而鬣狗则拥有着最迷人的笑容。小伙伴们都到齐了,此时没有正派反派之分,大家都快快乐乐的过着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最完美的非洲大草原!
16Big Five,遗憾总会留下一个完美的角落
每年的7-9月份,是马赛马拉动物大迁徙的时间。这个时间段,数百万计的角马、斑马和羚羊大军会从马赛马拉南下,迁徙至坦桑尼亚境内的塞伦盖蒂保护区。10月初的到达,让我们期盼着可以赶上大迁徙的尾声。不过天不遂人愿,今年大迁徙早在九月底就结束了。我们紧赶慢赶还是没有搭上这趟末班车。不过观赏野生动物的方式有很多种,非大迁徙的季节,我们仍然有很多东西可以看可以玩。
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追寻大草原上的big five,也可以叫做非洲五霸。所谓的big five实际上就是大草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狮子、大象、水牛、犀牛和豹子。至于为什么称为五霸?据说是因为徒手捕捉它们的难度最高。这五种动物在非洲可是大大的有名,城市中很多商店都以此为名。另外无论是从建筑物还是纪念品、甚至是货币和签证都有着这五霸的威武雄姿。
说起这五霸,最容易见面的应该是水牛了。当然,如果在安博塞利,大象则是最容易见面的霸主。非洲水牛体型庞大,成年身高在1.6米左右,体重在800斤左右。在大草原上,非洲水牛总是成群结队的行走,有时候你找寻半日也见不到水牛的踪影。而转过一个山坡,你则会发现数百头正在那里悠闲地吃着草。别看水牛是食草动物,但是它的攻击性可是非同一般,甚至可以称为草原上真正的老大。“非洲狮单挑水牛落败”在大草原上绝对不是什么新闻。就连住宿的酒店,晚上不让我们外出的原因也不是怕食肉动物的偷袭,而是怕喝水的水牛。
相比水牛,大象性情则要温和的多,不过在马赛马拉大象并不常见。奔驰在非洲的草原上,偶尔能看见远处走过的大象。不是象群,而是一个独立的家庭。说起来,在马赛马拉大象的出现频率甚至都不如非洲狮。也许是司机的专业度高,也许是我们运气好,在大草原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和狮子的亲密接触不下五次。距离最近的时候,我们面对面不足2米。什么“后宫佳丽和睦相处”,什么“兄弟情深不结婚”,同行小伙伴脑洞大开地为狮子们创造了这些名词,让我们深深怀疑中国宫斗剧已经延伸到了非洲大草原上。不过说起来,相比水牛,狮子还是温和的多,或者应该说非捕食时间段的狮子性情温和。要知道,捕食对于这些食肉动物来说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直接关乎生存大计。如果一只狮子连续两三次奔袭没有捕到猎物,那么接下来它很可能没有足够的体力继续捕食,最终会饥饿而死。所以非捕食时间段的狮子或者豹子,都会很懒散的趴在草丛中,绝不轻易消耗体力。
非洲大草原上的豹子分为两种。一种是猎豹,一种是花豹。在big five中的豹子究竟是哪一种,结论总是众说纷纭。不过呼声最高的还是花豹。花豹和猎豹其实很难分辨,如果不特意的科普,你绝对会叫错它们的名字。不过科普后就简单多了。至少它们的面相就大不相同。猎豹的脸上有两条清晰的黑色法令纹,通常也叫黑色泪线。而花豹是没有的。第二,猎豹身上的花纹是实心的,而花豹的花纹则是空心的。所以花豹还有个别称叫做金钱豹。另外,还有一点可以分辨。猎豹一般是群居生活,而花豹则更喜欢独自一人,并且在树上休息是它们的最爱。
在大草原上,很少有司机会刻意去寻找花豹。因为在司机的口中,花豹基本上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动物。而幸运的我们还是在树冠上发现了一只花豹。不过茂密的枝叶挡住了花豹绝大部分的身躯,让我们不得不体验了一把真实版的《管中窥豹》。相比于花豹的难寻,犀牛则更是难得一见。基本上只有少数私人保护区才能见到。要知道犀牛已经属于极危物种了,和中国的娃娃鱼一样正在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现在回想下,其实很多肉食动物是有领地概念的,而食草动物数量繁多,基本上随处可见。所以马赛马拉保护区的行程,司机兼职导游是有一些常规路线的。他知道一些肉食动物的领地和常去的地点,所以经常会目的明确的带你去碰运气。至于能够看到什么,看到多少很多时间还是要看运气的。在聊天中总结,基本上1天行程的标配是2个肉食动物和N个食草动物。如果Safari的时间多,司机会针对性的带你去寻找某种动物。
马赛马拉的24小时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幸运的24小时。对于看到狮子、猎豹就算物有所值的行程,我们经历了多次和狮子猎豹的相遇,看见了辛巴小伙伴们的快乐生活,领略了漫山遍野的水牛群,马拉河畔静候的鳄鱼,斗殴的河马,还有出场率极低的花豹。最幸运的我们还遇到了猎豹的捕猎。
不知道这片大草原上养育了多少生命,但仅仅两天的时间我们就见识到了数十种动物。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存。人类处在其中,严格控制的活动区域和行走路径保证了野生动物不被打扰,也尽量维护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每个清晨,朝阳照亮草原的每一个角落;每个夜晚,暮光又唤醒了另一个鲜活的世界。在这片土地上,每时每刻都诞生着生命,也见证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
17Maasai,非洲草原之王不是狮子
在东非广袤的大草原上,一直存在一个传说,一个关于一个民族成人礼的传说。相传这个民族的成人礼,男子需要到草原上亲手杀死一头狮子!只有这样才能被族人所认可,成为真正的勇士。如果没有活着回来,那只能证明你没有资格成为这个民族的成年人。这个听起来很荒谬但却实际存在的传说,就是驰骋在肯尼亚大草原上马赛族真实的故事。经常看到视频资料上几个瘦弱的黑小伙追着一群狮子跑,原来这些都是真的。而非洲大草原上的王者原来不是狮子,而是马赛人。
在数百年的非洲殖民历史中,整个非洲大陆47个部落中有两个部落没有被殖民过,其中一个就是马赛人。数百年的时间,马赛族作为活跃在非洲大陆上的游牧民族,一只保持着自己的部落习惯,直到现在也没有被现代科技所同化。所以走进马赛人的村子,你会发现自己仿佛回到了原始社会,泥土茅草堆砌的房子,没有电器的生活,开心了就喝点牛血,不会计算,多一头牛就在肩膀上烫一个伤疤。这就是现实的马赛人。
说起马赛人,它们目前主要散落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土地上,终身与大草原为伴,以放牧为生。正是这种生活方式,让马赛人拥有了很多独特的习俗。马赛人随身有两件装备。其一是它们自己的佩剑,当然基于现在和平年代,佩剑更多起到的是装饰的作用。其二就是它们手中的那根1米长的木棍。这个木棍主要是放牧时用来哄赶羊群的,不放牧的时候则用来支撑身体行走,功能好似登山杖。
另外,马赛人有个神奇的技能,那就是跳高。这个不同于我们平常意义上的跳高,而是不弯曲膝盖,完全依靠脚部力量的跳高。所有马赛人都能够跳的很高,其中高手甚至可以轻松飞跃两三米的高度。为什么马赛人这么会跳?原来它们在放牧的过程中经常要眺望远方,防止食肉动物的侵袭。每多跳高一分,就多一分的安全。另外,据说在部落里,跳的越高娶的媳妇越多………好吧,我也想练习跳高了。
走进马赛人的村庄,你一定会为它们的样貌惊奇。首先你会发现很多年龄大的人没有门牙。据说部落的习俗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病的时候能够灌药进入嘴里,锁体提前先把孩子的门牙敲掉。这种陋习现在被很多前卫的青年摒弃,所以在年轻人身上看见的少了很多。另外,马赛人从小就开始扎耳朵眼。随着年龄的增加,耳朵眼的挂饰重量也越来越大,耳洞也就越来越大。当地部落里墨守成规的习俗就是耳洞越大越漂亮。
马赛人的村子结构很简单。周围一圈栅栏作为村子的边界,紧挨着栅栏的是每家每户的房子,而村子中央则永远是空置的。因为每天晚上,村里的牛羊都要被赶到村子的中央,从而避免被野兽侵袭。牛向来被视为马赛人的生命,因为牛代表着财富,是部落的硬通货。而且牛还是马赛人饮料的来源。当地人从不吃蔬菜,它们的饮食结构就是牛羊的奶、血和肉。每家人都有几头牛专供喝血。当人们馋了的时候,用小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们平时喝饮料一般。马赛人没有纸张,也不会算术。为了记好自己有多少财富,彰显自己的身份,家里有一头牛就会在肩膀上烫一个伤疤,以此类推。所以如果你发现这个马赛人的肩膀上莫名的有很多圆疤,那你看见的一定是个富豪。
说起马赛人的房子,可是非常有意思。首先这些房子都是用牛粪和茅草建造的。屋顶是茅草的,墙壁是用牛粪混合泥土和茅草堆砌的。不到二十平米的房间生生分成了三室一厅,一个硬币大小的圆孔就是房子唯一的光源。除了房子的结构,另外一个需要和大家说的是这个房子都是媳妇造的。这个男人有几个房子就有几个媳妇。马赛人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除了第一个媳妇是家长指定外,剩下能娶多少个就是自己的本事了。比如说你是部落的勇士,或者你比较有钱,用3头牛来换一个媳妇……女人从娶过来就开始建造这个房子,建好后这就是她的家。这种一夫多妻,妻子还自带房子的政策,对于国人来说绝对自带光环,可望不可及。
18The End,旅行的意义原来如此简单
提笔开始这篇游记时,离开非洲大陆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再次翻开这些老照片和视频,心中还是不免激动。那绚烂的星空,延绵的云海,特有的动物,灾难性的暴风雪,还有山顶的五星红旗,每一个场景早已印刻在我的脑海中,融入了我的血液。对于未知的向往,让我踏上了这片大陆,对于大自然的好奇,让我走进了马赛马拉,对于山峰的依恋,让我走进了乞力马扎罗。
这场旅行让我再一次见证了大自然的神奇莫测和瞬息万变,也让我愈发感到生命的渺小和卑微。如果问这次旅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应该就是能够平安的回归,有时间和精力把过往记录下来。
其实,登山也好旅行也罢,其意义本无需装扮粉饰,也不用惊天动地。它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教会我们如何生活!努力,且行且珍惜!
19攻略篇一:马赛马拉的那些事
1. 关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众多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选择
在非洲有很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包括国家的还有私人的。但是不同保护区内动物的种类是不太一样的。以肯尼亚为例:比如说想要看大象,那最佳的保护区是安博塞利国家公园;想要看火烈鸟,最佳的建议是纳库鲁湖;如果想看犀牛,估计要去甜水私人保护区了。如果想看长劲鹿,那恭喜你,不用离开内罗毕就有一个长劲鹿公园满足你的愿望。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大小小数十个保护区,不论是时间还是金钱都不能任由我们挥霍。另外,很多保护区能看到的绝大部分动物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还是先选好了去哪个保护区再出发吧。这里面还是想说说马赛马拉。因为包括出发前的比较,包括行程中遇到小伙伴的感受,都证明了我们选择的正确性。
其实在出发前,我们有过犹豫。在安博塞利和马赛马拉之间的抉择。因为安博塞利是观赏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最好的地方。我们经常看到雪峰下象群行走的照片,这些就是在安博塞利拍摄的。这里也是非洲象最好的观赏点。但是缺点就是其他种类的动物会少很多,另外就是汽车驶过会扬起漫天的灰尘,吃土的节奏是必然的。当然,其实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部分地区都是需要吃土的,不过没有安博塞利那么夸张。
至于马赛马拉,能够看见的动物种类就会多很多(这个最后验证确实如此)。另外,10月初我们还期盼着能够赶上动物大迁徙的尾声。虽然这一年的雨季来得比往年要早一些。当然,我是不会告诉你安博塞利的费用要比马赛马拉便宜的。
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拥有95种哺乳动物和450种鸟类。无论是否大迁徙,草原上都有固定的动物种族,所以马赛马拉永远不会让你失望。不同的时期,马赛马拉给你带来的是不同的体验。以我们为例,1天(24小时之内可以连续进入)的行程,我们遇到的哺乳动物种类超过30种,鸟类超过20种。
当然,马赛马拉对面的塞伦盖蒂也是非常棒的选择,毕竟这两个保护区其实是一片大草原,一个保护区,只不过分属于两个国家才分开区域叫两个名字罢了。个人建议3天以上的Safari可以选择塞伦盖蒂,3天一下的还是建议马赛马拉。原因有二,其一是马赛马拉距离大城市距离更近,能够节省时间。其二是塞伦盖蒂的面积要更大一些,长时间的Safari能够选择的线路会更多一些。
2. 关于动物大迁徙
一般5月初,坦桑尼亚进入旱季,这是数以百万计角马就会成群结队的往北迁徙到达马塞马拉,途中斑马、瞪羚、水牛加入。而在9月份,肯尼亚则进入了旱季,角马大军又会挥师南下,奔回坦桑尼亚。这种年复一年的草原流浪,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动物迁徙。
其实动物大迁徙也分为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广义上的大迁徙可以理解为大量的角马,斑马在迁徙行走;而狭义上的大迁徙,则是迁徙大军渡过马拉河的盛况。角马大军一跃而下,河里鳄鱼猎杀动物的瞬间,就是《动物世界》中让我们认识非洲大草原的时刻。
而且这个狭义上的大迁徙,只能在马塞马拉观赏。因为非洲大草原的河流万万千,而马拉河则只有一个(好像到了塞伦盖蒂,角马大军就不用过河了)!
所以大家在选择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请仔细甄别!
3. 关于马赛马拉的价格
马塞马拉国家公园是不允许自驾进入的,所以必须选择当地的旅行社或者其他团体租车进入。公园门票一般是每天成人70-80美金;儿童40-45美金;每辆车收费1000肯尼亚先令。
马塞马拉门票一般分为1天、3天。选择一天就是门票24小时内有效,可以多次进入。比如你今天下午3点进入公园,那明天下午3点前你可以多次进出。当然天黑前是必须要离开公园的。所以小伙伴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选择一个靠谱的行程。
关于马赛马拉的价格,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行程,费用也不尽相同。门票虽然是固定的,但是酒店的价格就有着天壤之别了。不要认为非洲大陆贫瘠落后就没有奢华的享受,要知道这片大陆被殖民了这么多年,欧洲贵族的奢侈生活早已被当地人所接受。在最原始荒野的地方配备最现代化的酒店设置,高品质的餐饮,草地上的水疗spa,周到的服务……这些都不是纸上谈兵。非洲的野奢远超大家的想象,贵起来也是没有边际的。高级的酒店,一天一万块钱都不算多。再加上配备的车辆可以是宽敞的吉普,也可以是四驱的面包车,餐饮可以是面包鸡腿也可以是精致的西餐。当然,还需要考虑部分人员的恶意加价。
总之,你一定要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非洲旅游要比欧美旅游贵很多。所以把钱花到刀刃上才是真理。
4. 关于马赛人的村落
马赛人的村落一般都在国家公园的边上。一个村落大概有几十户人家的样子。深入到草原腹地,可能有些村落会大一些,人口多一些。村落的游览现在已经非常的市场化,流程基本上就是欢迎舞蹈—跳高表演—房子参观—钻木取火—兜售小商品—离开。期间如果你想和小朋友或者某些人合影的话,你提出来它们一般都会满足的。
拜访马赛村落的费用价格基本上是村子的村长自己定,所以估计村子不一样,费用也就不一样了。我们去的村落是每人20美元,直接交到村长手里,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另外一点小的建议是:在前期参团的行程中,不建议初始行程就包含马赛村落的拜访。个人认为马赛马拉就是大草原,不要掺杂任何别的内容。如果safari的行程比较顺利,该看的动物都看差不多了,时间还富裕的话,你可以和司机沟通,看看找找周围的马赛人村落拜访下。个人认为司机还是会愿意带你去的,毕竟在村子口休息要比开车在大草原上溜轻松多了。总之一句话就是,马赛村落的拜访不要影响Safari的整体行程。
5. 马赛马拉的几点建议
针对马赛马拉游玩的几点想法和大家分享。
第一,Safari的时候请不要穿迷彩图案的衣服!当地法律禁止穿迷彩服进入野生动物保护区!这点很重要!!!!!这点很重要!!!!!这点很重要!!!!!
第二,动物大迁徙是有时间限制的,鉴于国内旅行组织的宣传手段以及肯尼亚本地旅游产品的不规范性,所以执着于大迁徙的朋友,请一定要关注每一个细节,比如是否去马拉河看迁徙,比如住宿酒店的位置和标准,比如出发的时间等等。另外想看大迁徙就要勇于面对高额的费用,毕竟这里的大迁徙是世界级的!
第三,看野生动物不等于看大迁徙。除了大迁徙,还有很多种精彩的方式看动物。比如说看食肉动物的捕猎,坐热气球俯视大草原,总之大草原每天带给你的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第四,在马塞马拉行走,司机兼导游是有一些常规路线的,他知道一些肉食动物的常去地点,所以会带你去碰运气。至于能够看到什么,看到多少很多时间还是要看运气。另外,司机之间会用无线电交流野生动物的轨迹,所以草原上的每一辆车子都是你的眼睛。不过1天的门票一般标配是2个肉食动物+N个食草动物(个人理解)。如果行程中看到狮子,猎豹,基本上本次行程就值了,很幸运。
第五,国家公园内就是自然保护区,完全天然的,没有任何人类的设施。另外国家公园周围的村庄也没有银行,不能使用信用卡等付款,请备一些现金使用。
第六,除非时间超级充裕,否则不建议跑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只有在一个地方深度停留,才能看到更精彩的风景。尤其是有些人计划的行程是马赛马拉+塞伦盖蒂,这种选择是个非常没有意义的事情。同样的大草原,同样的动物,却要跑好几百公里再看一遍,实在没有意义。
第七,Safari期间可能沙尘会很大,建议携带口罩用于防尘。
20攻略篇二:乞力马扎罗的那些事
1. 乞力马扎罗的定位
乞力马扎罗,位于非洲大陆坦桑尼亚东北部地区,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分水岭。这座被地理学家成为“非洲屋脊”的火山,最中央的火山锥乌呼鲁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点。是7+2(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极极点)中最好入门的一座山。
一直感觉乞力马扎罗之于户外界,并没有旅游界那么赫赫有名。毕竟一座不足6000米的山峰对于户外群峰来说还是略显渺小。而在旅游界“7+2”这个标签则显得高大上了很多。另外,因为不需要攀冰、绳降等攀登技巧,乞力马扎罗通常被称为是唯一一座没有登山基础,普通人也能登顶的高峰。所以乞力马扎罗每年迎来的更多是游客,而不是专业的登山队伍。
至于每年登顶的人数,无法拿到官方的数据,根据随行向导估算,乞力马扎罗的登顶率在90%左右(到达山顶的三个点中的任意一个点都计算),每年登顶人数在3万人左右。
所以关于乞力马扎罗的定位,我更倾向于旅游界,旅游界的高端市场。
2. 如何选择线路
攀登乞力马扎罗一般会有7条线路可以选择。他们分别是马兰古线(Marangu)、马切姆线(Machame)、龙盖线(Rongai)、莱莫绍线(Lemosho)、西拉线(Shira)、环北部线(Northern Circuit)和翁背线(Umbwe)。其中翁背线偏向于专业登山线路,很少有人选择,也不被推荐。而马兰古线和马切姆线则是官方推荐的主要线路。
马兰古线(Marangu):俗称“可口可乐线”,广告语为全程都有可口可乐供给的线路。这条路线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耗时短,配套设施良好。首先这是一条植被覆盖最好,赤道雨林最完整的路线。其次豪华的营地设施和全程入住小木屋,相比于其他线路的宿营睡帐篷,良好的睡眠环境绝对是最奢侈的事情。另外这条线路大部分路段相对平坦,一直持续爬升的状态,登山感觉会好一些。但是优势反过来就是劣势。每天平均攀升1000米的海拔,期间没有休息和适应的机会,最后一天冲顶极易发生高反。所以这条线路的登顶率也是众多线路中最低的!官方“最容易线路”的说法多少会有些水分,总感觉其中掺杂了运营成本低的因素。
马切姆线(Machame):俗称“威士忌线”,意预具有一定难度,但风景极佳的这条线路像威士忌酒一般,浓烈又令人着迷。其实这条线路设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多了一天的时间,让攀登者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多停留一天,可以大幅降低高反发生的几率。不过第四天要爬的巴兰克墙(Baranco Wall)对于很多人来说绝对是个噩梦,马切姆线的难度大就在于此。也许优美的风景可以弥补这点问题吧,至少可以这么安慰自己。总体来说,个人还是比较推荐这条线路的。
龙盖线(Rongai):这是唯一一条从北部登山的路线。相比于上面两条线路要小众一些,不过好处就是不会拥挤。这条路线的优势在于强度不是很大,和马兰古线差不多,路势比较平稳。同时又比马兰古多了一天的休整时间,可以更好的适应海拔。另外这条路的风景在并不是最好,但是这是唯一一条到达马文济峰的路线。行程兼顾到乞力马扎罗两个最主要的山峰,这个卖点就足够了。不过这条路线的问题是土太多,每天走下来都会成为小黄人。鉴于可以近距离接触马文济峰,同时花一条线路的钱走两条线路(下撤的线路是马兰古线),我还是很推荐这条线路的。
莱莫绍线(Lemosho):莱莫绍线是近年来火爆起来的线路。从西侧登山,期间一路风景优美,攀登难度和威士忌线差不多。其中5天路线和马切姆线重合。行程主要的景色特点是要翻越西拉峰(乞力马扎罗最古老的火山口,后期坍塌成为一个高3810米的高原)。8天的攀登时间足以让你更适应海拔的变化,登顶率更高。如果你的时间富裕,这条线路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西拉线(Shira):和莱莫绍线大部分路程重合,区别在于西拉线会坐车穿过赤道雨林区域,从海拔3600米的位置开始攀登。貌似很少有人选择。
环北部线(Northern Circuit):这条线路更加小众,需要9天的时间。前半程路线和莱莫绍线重合,中间会改道山北,相当于环绕基博主峰多半圈再进行冲顶。由于期间经过很多人迹罕至的地方,可以看到别人看不见的风景。貌似很少有人选择。
不同的线路,不同的难度和不同的风景。至于如何选择,主要还是看大家的时间和预算吧。
3. 聊聊登山难度
总体来说乞力马扎罗的攀登难度适中(这里不包括翁背线)。几条登山线路虽然略有不同,但是难度差距不大。如果把难度等级分为5颗星的话,整体难度应该在3星。其中行程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冲顶当天,另一部分是其他的时间。
除去冲顶的当天,其他时间难度在2-3颗星。原因:乞力马扎罗登顶的总距离不长,平均下来每天行走的距离在10公里左右,大家比较容易接受。其次,除了马兰古线外,其他线路基本上都会在海拔4000米的时候休整一天,给大家更多时间适应高海拔。第三,乞力马扎罗的位置位于东非大陆,赤道旁边,整体来说气温和气候都比较舒服,适合徒步。
但是冲顶当天的难度应该是5星。冲顶失败的人95%会折在这里。首先,高海拔急剧上升。无论哪个营地出发,海拔都需要爬升超过1000米。而且主要活动区域位于海拔5000米以上,空气中含氧量的下降不可忽视。其次,休息时间不够。无论前一天几点到达,都要次日凌晨开始冲顶。大家的休息时间都是有限的。第三,寒冷!寒冷是造成高原反应的诱因之一。另外,寒冷也会造成体能消耗过快。最后一点就是冲顶成功后还要完成大约10公里的下撤。所以这一天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挑战。
4. 关于乞力马扎罗的雨季
乞力马扎罗一年有两个季节,雨季和非雨季。其中雨季又分为长雨季和短雨季。长雨季为每年的2月底至6月初,短雨季为10月初至11月底。登山时请避开雨季。
5. 关于组队的人数
个人建议组队人数在3-4人。人太少了可能会感觉无聊,人多了难免会出现意见相左的问题。另外,毕竟是户外,每个人的身体状态都不相同,人多了难免会有掉队的现象。另外,3-4人的费用也会相对合理一些。
6. 关于背夫和小费
由于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属于国立公园,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提高就业率,公园规定所有进入公园的人员必须雇佣当地向导,禁止自主进入。所以攀登乞力马扎罗必须依托当地的旅行社(或者相关机构)。
不同的攀登线路旅行社会有不同的报价,这个报价基本包含了登山期间的所有费用。所以价格会根据路线的不同有着一定的差异。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对于我们这些外国人来说,旅行社报价基本没有标准,宰客的现象很普遍。这一路行走,问过几个同行的外国朋友,价格差异在300美元左右。
旅行社的报价中有一些费用是公园收取的,相对透明一些,比如说公园环保费是每人每天70美元,露营费每人每天50美元(住木屋是60美元)。其他的费用估计就要从这吃喝上面解决了。毕竟在人工成本和利润上面,没有人会选择赔钱。
我们本次乞力马扎罗行程的报价是:
龙盖线(6天):2040美元
马兰古线(5天):1720美元
马切姆线(6天):2010美元
另外和大家说一下背夫的事。按照坦桑尼亚的人员配置习惯,一般每个游客会配置3-4名服务人员。基本配置一般是向导、(副向导)、厨师、服务员、背夫。其中背夫有的队伍人数可能会多一些,个人感觉这个人数配置应该是由向导自己决定的。当然,人数多少不会影响你和旅行社的合同,但是会影响你付出的小费。
一般旅行社在前期沟通的时候会告诉你,行程最后需要支付部分小费给随行的团队,费用一般为20-30美金/天。其实这个数据只是一个旅行社的参考值,而实际上向导和背夫的小费标准在圈子里是有一套标准的。两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整个行程的最后,向导会要求你给你一个小本,让你把小费分到每一名人员的头上,然后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每个人的小费金额。当然,这个分配标准完全尊重你的个人意愿。但是尴尬的事情就是按照前期预算分配,背夫多的话,人均就会很少;反之每个人给的相对合理,预算就会超出很多。面对眼前一个个期待的面孔,这种感觉非常的不好!
所以建议大家在出发前和旅行社确定好最终的小费金额,然后通知向导,这样就会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7. 登山的几点小建议
针对乞力马扎罗,有几点小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背包里随身准备一件雨衣和一件薄款羽绒服。当然穿着冲锋衣的可以省略雨衣。乞力马扎罗是非洲的最高峰,气流运动非常活跃。随时可能变天,准备雨衣和厚衣服有备无患。
第二,准备两只登山杖和一双好的登山鞋。这个是所有户外登山运动的标配,在乞力马扎罗也不例外。登山杖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你的膝盖。记住,一定是两只!!!
第三,务必携带防蚊虫叮咬的药品。非洲大陆的传染病很多,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蚊虫叮咬传播。所以务必携带防蚊的药膏或者喷雾。国内常备的风油精、花露水、清凉油之类的无效,必须要买含有驱蚊胺(DEET)成分至少20%的产品。另外最好穿长袖,减少裸露在外皮肤。
第四,准备点止泻药。非洲的食物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干净和卫生的。毕竟你到了非洲享受的是贵族的生活,脏差的地方你也不会去。但是总要防止水土不服吧。
第五,准备高反的药。什么高原康,高原安之类的,实在不行就嗑一粒。另外建议首选还是葡萄糖粉,这个可以有效的缓解高原反应!一般在登山过程中,厨师都会为你准备一些速溶的饮品。大家可以自制奶茶(白砂糖+奶粉+红茶包),这个和葡萄糖差不多,也可以缓解高反!上面说的都是热饮啊!千万别做成冷饮!
第六,登顶时记得带雪镜!最好是雪镜,或者是太阳镜。这次登顶我带的是插片式的太阳镜。但是雪盲的问题非常严重,眼睛极不舒服,还会流泪。谁让我运气好赶上真正的雪山呢。不过平时没有雪还有冰川啊,这个不能儿戏!
8. 登山的装备
9. 莫西小镇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登山队伍的出发点都在莫西小镇,但是80%肯定是有的。剩下的20%应该是在阿鲁沙吧。莫西小镇应该说是坦桑尼亚靠近边境线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不过因为作为乞力马扎罗的大本营,小镇内有很多高级酒店。酒店的设施和服务都很不错!
小镇内基本上没有什么景点,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的话,据说有个市场可以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后来同行的朋友去兑换坦桑尼亚先令的时候看了一下,基本上就是国内四线城市菜市场的状态,而且不太安全。所以不建议前往。而且无论是酒店还是旅行社,都要求出行必须打车,严禁在马路上行走,所以个人认为到了莫西,还是在酒店里面当个乖宝宝,踏实休息准备行程,不要乱逛!!
10. 如何到达乞力马扎罗
乞力马扎罗位于坦桑尼亚的东北部,紧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国界线。到达乞力马扎罗,没有直达的航班,可以从国内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或者坦桑尼亚达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然后中转到达。乞力马扎罗周围最大的小镇就是莫西小镇,所以一般大家最终的落脚点是莫西。
第一,从国内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在内罗毕机场有到坦桑尼亚阿鲁沙和莫西的长途客车。到机场后可以咨询当地人问问在哪里坐车。另外从内罗毕到达口出门,迎面就是一排旅行社的小窗口。如果找不到坐车的地方,也可以咨询这些拉客的人。他们就可以帮你买票,并且按时送你到达乘车地点,不过他们会加价10美元左右。上车后司机会问你目的地,告诉司机莫西即可。如果赶上热心的司机,没准可以直接送你到酒店。车费:大概45美元。路程大概9小时。
第二,从国内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从内罗毕转机至乞力马扎罗机场。乞力马扎罗机场位于坦桑尼亚北部乞力马扎罗和阿鲁沙市附近,是一个民用机场。从机场出来可以包车前往阿鲁沙或者莫西。
第三,从国内飞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从达累斯萨拉姆到阿鲁沙直线距离约479公里。所有攻略建议都是转机至乞力马扎罗机场。后续路程同上。
个人建议还是选择内罗毕作为中转点,这是大家公认的最便捷的方式。另外,返程的时候,你可以直接和入住的酒店沟通,一般他们能够帮你联系车辆直接到酒店接人。当然,你也可以电话联系。
21攻略篇三:去非洲的碎碎念
1. 行程费用:
整体行程花销约为2.4万元人民币。
其中:
大交通:9500
乞力马扎罗团费:7300
马赛马拉团费:2500
小费:1800
乞力马扎罗小费1570(220美元)
马赛马拉小费230(30美元)
住宿:500
签证费用:800
餐饮及其他:1600
2. 关于防疫本
非洲绝大部分国家旅行需要在出行前接种疫苗,并持有《疫苗接种或预防措施国际证书》方能入境。这个证书俗称小黄本。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属于相对安全的国家,一般只需要注意黄热病、霍乱和疟疾即可。
这个出发前需要到相关的卫生机构接种疫苗并获得小黄本。一般涉及到的疫苗或者药品是四种:黄热病疫苗(必选)、霍乱疫苗(可选)、疟疾药品(可选)、防蚊虫药品(可选)。
北京的接种机构: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20号
工作时间:8:00-10:30(体检、预防接种);13:00-16:00(预防接种、取证)
电话:010-64274240
前期准备的材料:
1. 身份证
2. 二寸照片
3. 签证(如果来不及,可以电话咨询接种疫苗的单位,有些地方可以用行程单代替)
4. 近半年的体检报告(如果没有,可以直接在接种疫苗的地方直接体检)。一般体检内容包括:血液、尿液、内科(血压等)、X光。需要注意的是:早上空腹体检。有些地方下午就不接受体检了。
整体步骤:
1. 一楼大厅取号,然后去旁边填写出入境申请表。填写完去对面等待窗口叫号;
2. 如果没有体检报告,工作人员会给你体检的单子,到旁边窗口交费,然后到二楼、三楼体检。体检时间大概在1个小时左右;
3. 体检完将体检完成单交到一楼服务台,体检报告大概会在两个小时后出来。这时候可以先去吃点东西,然后回来等。单子上会告诉你去几号窗口领取报告;
4. 拿到体检报告后,回到最初交单子走手续的窗口,领疫苗然后去二楼打针。打完针半个小时后领取小黄本。
上述步骤是黄热病疫苗的接种流程。接种疫苗后需要保持注射部位的卫生,同时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激烈运动。尤其是接种后的头三天。另外,疫苗是接种后10天才生效,所以至少出发前15天就要去打针。
霍乱是口服的药片(可唯适),需要存放在冰箱中,分三次服用。医生会告诉你服用的时间间隔。另外疟疾的药(青蒿素哌喹片)是随身携带的,当你出现拉肚子的时候服用的。
在北京,防蚊虫的药品基本上算是必选产品。除非你特别交代不要,一般工作人员会直接给你开出来,和霍乱、疟疾的药品一块给你。在上海的话,工作人员会询问你是否购买。
这个防蚊虫的药膏在前面有所交代,含有驱蚊胺(DEET)成分。大家也可以从网上自行购买,不过总觉得正规医疗机构出来的东西用起来比较踏实,所以买了就买了。
具体费用我忘记了,体检是280元,疫苗和药品是100多。总费用是400多元。
3. 签证: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签证办起来都很简单。目前,申请电子签证比较简单,费用还要低一些。
电子签证又称“e-visa”,是指把传统的纸质签证“电子化”,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将护照持有者签证上的所有信息储存在签证签发机关的系统中。电子签证办理成功后,将签证打印即可使用。说白了就是一张打印好的A4纸搭配传统签证一起使用。电子签的优势在于出签比较快,同时不用邮寄资料或者面签,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肯尼亚签证:
1. 可以登录肯尼亚的电子签证网址,按照提示自己操作即可。签证需要提前一个月申请。官方称2个工作日出签,实际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费用50+1(手续费)美元。网站地址为:https://www.ecitizen.go.ke/
2. 旅游网站或者某宝办理。签证办理时间也是一周的时间,费用385人民币。前期需要准备材料:1.机票订单;2.全程酒店订单;3.报名表(客服提供);4.二寸白底照片;5.护照首页扫描或者拍照。
3. 落地签。据说下了飞机拿着信息表和护照,再加50美元就可以办理。但是网上可以查到的信息太少,所以没有敢尝试。
坦桑尼亚签证:
1. 可以登录坦桑尼亚的电子签证网址,按照提示自己操作即可。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出签。费用50美元。网站地址为:http://www.immigration.go.tz/
2. 旅游网站或者某宝办理。签证办理时间也是一周的时间,费用425人民币。前期需要准备材料:1.机票订单;2.全程酒店订单;3.二寸白底照片;4.护照首页扫描或者拍照。
3. 落地签。无论是机场还是陆路进入坦桑尼亚,都可以办理落地签。准备好填写完成的签证申请表(入境大厅有,请自备笔),有效期超过6个月的护照和签证费50美元就可以办理。这个比较简单,也亲身尝试过,没有问题!
其他注意事项:
1. 由于本次行程是肯尼亚(入境)-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肯尼亚(马赛马拉及离境),所以会前后两次进入肯尼亚过境。建议携带两份肯尼亚的电子签证(打印件),准备从坦桑尼亚过境到肯尼亚时使用。不过很多攻略都说从坦桑尼亚返回肯尼亚的时候,入境官问一下你的行程,再看看你出入境的章就可以放你进入肯尼亚。但是多打一份总归是有备无患,多一份保障。(如果忘记打印,一般入住的酒店也能够提供打印服务。前提是你的有电子档,还能发邮件。)
2. 其实计算了下,除了坦桑尼亚的普通签证费用太贵,不建议考虑。这两个国家的落地签和电子签的费用差不多。所以建议大家选择电子签,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4. 时差: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在同一个时区,时间比国内晚5个小时。
5. 饮食: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饮食习惯比较相似,相比于世界上很多国家,国人的味蕾对于此地的饮食还是能够接受的。首先,这两个国家的西餐做的还是比较正宗的;其次,这两个国家做菜的时候使用酱油之类的调味品。所以中国人吃起来还可以接受,至少不会觉得奇怪。
另外这两个国家水果资源丰富,除了始终有新鲜的水果吃外,当地人还会把水果融入菜品中进行烹饪,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6. 住宿:
在非洲住宿,建议住宿的标准还是高一些好,感觉安保会好一些。
7. 电源:
坦桑尼亚的电源电压时230伏,使用的是欧洲规格的插头,也就是上面两个圆柱的双叉插头。肯尼亚的电源电压时230伏,使用的是英式的三眼方插头。建议出行时带一个万能插头,另配一个接线板,完美解决。
8. WIFI:
在非洲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国际漫游还是很贵的。电话费用在3-8元/分钟(不同运营商不用国家自费不同),上网费用大概是5元/3M,60MB后限速至384kbps。另外当地的社会治安还不允许在街上闲逛,买个当地的电话卡基本不现实。当然你有充足的时间和绝对靠谱的安全保障,也可以尝试。所以个人建议还是从国内带个漫游宝之类的WIFI设备。这个可以提前预定,并在出发的机场取用,返回国内后在机场返还。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网络情况基本相似,首都等重要城市覆盖4G信号;其他二线城市覆盖3G信号,剩余地方基本处于2G和没有信号之间。尤其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边境的村庄,基本处于没有网络信号的状态。不过好在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在海拔3500米以下还是有信号的;马塞马拉国家公园则绝大部分地区有3G网络。看来这些国家还是可以很重视旅游业的!
9. 货币: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货币名称都叫先令。
1美元=100肯尼亚先令(1人民币=15肯尼亚先令)
1美元=2200坦桑尼亚先令(1人民币=330坦桑尼亚先令)
之所以用美元作为兑换单位是因为目前人民币和肯尼亚、坦桑尼亚先令无法直接兑换,一般需要美元作为中间货币。在国内,银行是没有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先令储备的。所以去这两个国家,需要先兑换美元,等到达相应的国家后,再用美元兑换当地的货币。
由于我们的行程主要都是在野外,所以基本上没有在城市里逛过。但是总体感觉这里除了首都这种一线城市,其他城市的银行也会少的可怜。所以还不能做到随时银行取现的程度。但是鉴于当地经济程度和治安能力,不建议带太多的现金出行。
特别交代一句,到达肯尼亚的诺罗比国际机场,刚下飞机时不要着急兑换当地货币。等出了到达楼的门口后,对面会有兑换货币的窗口,这里的汇率会比里面的高一点。
10. 小费: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都是小费国家,是有支付小费习惯的。如果你是参加当地的旅行社,你需要提前和旅行社沟通好支付小费的金额,并且写在合同中。比如我们这次乞力马扎罗和马赛马拉的行程。明确的写着乞力马扎罗登山期间,每人每天支付30美金小费;马赛马拉Safari期间,每人每天支付10美元小费。
其他场景,比如餐厅服务员小费,一般是1-3美元;酒店的行李员,一般是1美元。如果你不想给,就自己提行李进房,不要用行李员;房间服务的,一般就是1美元。
至于当地的公共交通怎么支付小费,我还是真不清楚。反正坐内罗毕到莫西的中巴时,我是没给小费的。
11. 气候: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个国家位于东非大陆,紧邻赤道线。本以为应该是个气候炎热的国度,但是到了以后才发现,这两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中年凉爽,全年温差不大。温度一般在20-30度,不会出现特别炎热的天气。
主要原因是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个国家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都在1000米-1500米,应该算是高原地区,所以气温会大为降低。另外,这里没有一年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所以气温的变化也不会很大。个人感觉和国内的西南部城市的气候有些类似,比如说贵阳。
12. 关于非洲的安全问题:
对于很多国人来说,非洲大陆有着很多的标签:神秘、自然、热情、奔放、落后、战乱、疾病……确实,由于经济落后,造成这片大陆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不同国家的问题各不相同,所以大家计划去非洲旅行,一定要认真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安全系数。出门在外,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今天我们就简单的聊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总体来说,这两个国家因为国内战乱结束的早,现在社会很稳定。所以到这两个国家旅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安全不是绝对安全,是相对的。在这里有几点细节和大家分享。第一,绝对不要一个人单独在街上行走!切记出门打车,人数务必保证在二人以上!第二,夜晚不要出门!第三,不要背单肩包,不要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不要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相机或者手机用的时候拿出来,不用的时候装进包里)做到这三点,应该就是安全的!另外,补充一点就是大城市并不一定比小村庄安全!如果让我选择,我更相信非洲的小村庄,而不是一线的大城市。
总之,“出门打车,旅行找向导,没事待在酒店”就是安全的!
13. 民俗及主要禁忌:
1. 对于街上兜售纪念品和主动搭讪的人,这种人在当地被称为Fly Catcher。建议不要理睬;
2. 由于有接近一半的穆斯林人口,当地人衣着比较保守。在市区请避免穿超短裤(裙),避免不必要的麻烦。Safari途中可以穿短裤,但同样避免超短的那种;
3. 在握手、行礼和接物品的时候尽量用右手;
4.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个国家都有限塑令,即当地禁止使用塑料袋。游客使用塑料袋将会面临高额罚款。使用、制造或进口塑胶袋,包括垃圾袋及购物袋,均属非法。这点请大家高度重视。大家在飞往这两个国家前务必检查行李,避免行李中携带塑料袋入境。这个限塑令,简易的理解就是一切没有标示的塑料袋都禁止携带使用。但是标示清楚,明确干什么用的塑料制品是可以携带的。比如说水袋(有品牌标示)、方便面袋(里面有方便面)这些是被允许的;比如透明的塑料文件袋,这个就有可能受到处罚。
5. 当地忌讳在公共场所随意吐痰;
6. 任何情况下,请不要购买象牙或者象牙制品。这个在这两个国家都是重罪;
7. 毒品在当地很容易获得。警察有时会和当地人联合下套搞仙人跳。所以请不要好奇,绝对远离各种毒品和兜售毒品的人;
8. 两个国家整体的治安尚可,政局稳定。但仍有飞车党和抢劫案。请尽量不要使用单肩背包,晚上绝对不要步行外出活动;
9. 建议酌情携带现金。大部分地方不接受信用卡,接受信用卡的地方将会有高额的手续费。
14. 购物:
说起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购物,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种:
第一就是咖啡。这个可以说咖啡绝对是这两个国家的第一选择。当年殖民者把咖啡带到这片土地种植。从此,这里的咖啡也就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每年这里的咖啡都大量出口到非常注重品质的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另外这里咖啡的价格也便宜,估计要比国内的咖啡便宜近10倍的价格。
第二选择是坦桑石。这应该算是一种新兴的宝石,经常被误认为是蓝线石。因为是从坦桑尼亚发现的,所以被命名为坦桑石。坦桑石的价格不是很贵,所以去坦桑尼亚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达累斯萨拉姆等大型城市找寻下。
第三类就是各种手工艺品。包括木雕、手工编织品、Tinga Tinga油画、皂石摆件等等。这方面的物件,做工精美的吧没有非洲粗旷的风格,觉得可能是义乌货;做工粗旷的吧,又觉得工艺不好,太简陋。所以这方面喜好由己,喜欢了就买,反正也不贵。不喜欢,说了也白说。
15. 摄影器材:
从网络上看到很多上帝视角下的乞力马扎罗、马赛马拉……想想就激动。但是,但是,但是……实际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个国家都是严禁无人机入境的。所以无人机还是在家休息吧。
相机:佳能5D Mark3
登山镜头:佳能24-105mm F4
safari镜头:适马150-600mm F5-6.3
灵眸相机:大疆 Osmo Pocket
推荐阅读
vivian36841.9万67
vivian36844.3千9
九山行1.3万0
小飞侠Finn3.2千6
huanghuihong7.5千11
M38****11323.6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