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寻幽探古百牙山塔
贵池区、池州等2地

寻幽探古百牙山塔

行程天数

1

安徽古塔众多,形态各异,它们见证了特殊的历史和建筑文化。而一座城市,拥有两座四百年古塔,这不能不算一道文化大观。贵池百牙山塔和妙因塔,数百年来互为犄角,遥遥相望,傲然挺立在池州大地上,雄视着池州沧桑巨变。

 

百牙山塔,位于安徽池州贵池城东北百牙山上。明嘉靖《池州府志》载:“百牙山在城东北半里,为府治主山。东麓曲水旋绕,日落蓬湾。相传货舟辏泊于此,牙行百人登陇,以平其值,故名”。光绪《贵池县志》说“山为郡治之地轴”。

 

明嘉靖十七年(1538),池州“知府陆冈建塔于上,以增环抱水口之势”,依山定名。建塔亦是“取地理补短,益卑之象”。百牙山所处位置在古代为池州郡城水口,乾隆《池州府志》载:“百牙山在府城东北半里许,其麓落篷湾。”何为落篷?光绪《贵池县志》说:“池盛时集贾舶于此,百牙评其值,故名。”

 

百牙,实际上是“百名牙人”的省略语。牙人,《汉典》解释为“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古时有牙行,等同现在的中介机构,即收佣金的商行;牙商、牙人、牙郎、牙媪、牙子、牙侩相当于现在的经纪人,买卖介绍人。名称不同,业务范围略有不同,如:牙人,指掮客,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牙媪,又称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是官媒,得到官方许可有正规营业执照的。

 

古时池州交通以水路为主,清溪河水环山曲流而过汇入长江,河中贾舶来往不绝。明以前,百牙山三面环水,山之西南、西北两方是天然港湾,入池州的货船落帆多停泊于此。山脚下、湖岸边,商铺云集、牙行林立,生意买卖十分兴隆,世人将原本无名的小山取名百牙山。

 

1999年3月修建百荷公园时,在百牙山西南山脚至山腰处,出土大量釉陶残片及窑具支垫,器形主要有带流执壶、四系双系罐及少量碟、盆、钵和碗等,烧制时代为五代至宋代。说明百牙山在唐宋时期陶瓷烧制活动较为昌盛。

 

清代,百牙山南一带有一泓碧水,植荷数十亩,清人章骏飞在他的诗中称赞这里“有山皆净土,无沼不荷花”。光绪《贵池县志》载:池阳有“负郭十景”曰齐山洞天、清溪夜月、南湖烟柳、西庙霜枫、杏村酒市、杜坞渔歌、百牙荷风、六峰霁雪、湖心古寺、贵口归帆。百牙荷风为贵池古十景之一,其“山为郡治之地轴,有招提祀东岳。其旁清风阁,近眺荷池数十亩,人比于西湖曲。”

 

访百牙山必登百牙山塔,历来登临者无数,许多墨客骚人、达官显贵赏景抒怀,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碑记、题刻。塔为六边七级楼阁式砖塔,高34.3米,底层塔径6.8米,周长20.98米。底层为低矮台基,转角为圆形倚柱,丁式柱础,塔基有六石唇,上砌砖柱,层层皆有。从青砖铺设的地面步入塔内,仰首向上,穹窿弧顶如同一口倒扣的锅底。七级玲珑,每层有拱门拱窗,层层塔壁塑有佛龛、佛像,佛像今不存。楼层内构造奇特,六层楼板皆成环状,中为圆孔,上下贯通。塔内有盘旋砖阶可至塔顶,塔心室呈穹窿收顶,第七层处置砖木结构的穿方,塔顶有刹,刹原为青铜质葫芦形,现为生铁铸造。

 

百牙山塔与下清溪的妙因塔遥相呼应,池州历任太守对贵池城东建设都非常重视:陆冈建塔百牙,冯叔吉筑千柳堤,刘孟雷建兴济桥、青云堤;钱槚造妙因塔,黄流芳构永兴寺,“障虚补缺不遗馀力,于是两堤虹亘,双塔云矗,绀殿朱楼,罨画江表。千樯鳞次,万井星躔,赫然东南一雄郡矣。”(乾隆《池州府志》)

 

塔旁旧有先农坛、东岳庙(固池庵)、水府庙、知府李英墓、水德亭、赵公阁、清风阁、招提寺、丽瞩楼、吴刘二公祠;百牙山附近有青云堤、紫芝墩、相公墩、三台墩、湖心禅寺、昭旷楼等建筑物。

先农坛:在百牙山后。坛制正殿三间,东西配房各一间,正门有坊,东、西角门各一。中坛基高五尺,纵横五之;砖甓四周,纳陛四出,缭以周垣。神仓在内,籍田四亩九分。

东岳庙:旧在郭西街,杂于民居。嘉靖二十二年灾,知府柯实卿因移百牙山麓,祀五岳,后改名“固池庵”。康熙十五年重建,道光三年修,有碑。咸丰间兵毁,光绪七年重建。

 

水府庙:在百牙山麓,祀楚屈平。

知府李英墓:李英,字朴庵,直隶人,贡生。康熙五十一年任池州知府。廉明恺悌,加意人材,建九华书院、重修池州府儒学、秀山梁帝子文孝昭明陵庙等。卒于官,贫不能归榇,士民葬之百牙山后。

水德亭:青云堤中有水德亭,清知县赵衍建。年久倾斜。耆民唐绣衣倡修,知府表其义行于旌善亭。赵衍题其碑曰“清礼”。

赵公阁:东岳庙右,祀前知县赵衍。阁右有厅。前学宪白小山题有“坐此忘归”额。咸丰间兵毁,光绪七年贵池刘瑞芬重建。

 

清风阁:招提寺旁。

招提寺:祀东岳。

丽瞩楼:百牙山一楼名。

吴刘二公祠:纪念本邑抗清义士吴应箕、刘城的专祠。

青云堤:《齐山图画志》:“堤自阳春岭下达九华门外之兴济桥。长六百余丈。万历间知府刘孟雷筑。后知府姚士观、胡芳桂继修。康熙初知府朴怀玉重筑之。”

湖心三墩:《乾隆府志》载:“一曰相公墩……一曰紫芝墩……一曰三台墩”。

 

相公墩:明吴应箕《相公墩记》:“南唐汤悦未第时读书于此,故以名也”。明丁绍轼《相公墩永兴寺记》:“相公墩,旧有相公书院,相公旧传为唐汤悦、宋范仲淹尝读书其处,而郡志又云宋黄太尉以征西凉归,卒葬于此,因名焉。”

紫芝墩:明贵池县令张灿垣筑,后墩上建有张灿垣祠。

三台墩:《乾隆府志》:“本朝李太守创以塞郡城水口,有佛阁。”

湖心禅寺:万历三十四年,知府黄流芳移乾明佛堂材料于相公墩上,四川僧人文石建永兴寺,又名湖心禅寺。明天启年问,寺内僧人众多,每日烟火迷蒙,钟磬杳然。清雍正时池州太守李暲又在此建佛阁。后皆废,现建成汇景花园小区。

昭旷楼:在相公墩,李呈祥读书处。

 

1934年拍摄的百牙山塔和东岳庙、吴应箕刘城二公祠

如今古清溪河已经改道,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清溪河中货船绝迹,牙行业已荡然不存,山麓塔旁所有古建筑全部废圮,惟古塔依然巍峨矗立在百牙山巅葱茏的树丛中。

 

百牙山塔历经四百多年沧桑,风吹雨蚀损坏严重。咸丰三年(1853)11月8日,太平军水师船进清溪口,在百牙山一带与清军展开激战,破清军百牙山庙据点,对百牙山塔造成损伤。抗战时期还曾遭受日军大炮蹂躏,塔之第一层东北角被击坏。幸好池州市政府部门在1982年、2001年两次对塔进行抢救性修缮。2012年被列为安徽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池州古城为数不多的明代古建筑之一。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百牙山塔荣膺其中。

 

如今百牙山、百牙山塔已经成为池州的一个重要的风景点,节假日市民登山游玩,络绎不绝。春暖花开时节,山上的映山红,绿杨、翠柳,相映成趣。旅客登山远眺,平天湖、齐山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盛夏炎热时,游客爬山登塔,汗流浃背,百荷公园荷叶田田,阵阵清风把荷叶的清香从水面吹来,浑身百分凉爽,万分惬意,颇有“百牙荷风”之意境!

 

 

2020-06-11发布 阅读量6.4千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文章
  • 问答
27
11
11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寻幽探古百牙山塔
安徽古塔众多,形态各异,它们见证了特殊的历史和建筑文化。而一座城市,拥有两座四百年古塔,这不能不算一

一部手机游池州6.4千11

走进老街,一起打捞历史的记忆
千年古镇殷汇,位于池州市西南不到30公里的秋浦河畔,早在汉代,这里曾是繁华渡口,有几家殷姓人家供南来北

一部手机游池州5.9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