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河南游(13)——龙门石窟(下)
出发时间
3月
行程天数
8天
人均花费
400
和谁出行
和朋友
来到了敬善寺洞。此洞凿于唐高宗宪庆、龙朔年间。功德主是太妃韦氏。此洞突出的看点是,洞口那两位金刚怒目的护法力士的雕像。其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很令游人注目。
继续行走,来到了摩崖三佛。这几尊佛像开凿于武则天执政时间。因为武氏政权的结束,工程没有完成。不过所留下的半成品,是研究造像工程雕刻工艺进程的重要实物资料。
摩崖三佛乃是三世如来:即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的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与其他地方的三世如来不同,这里居中的佛像不是释迦牟尼,而是弥勒佛。这是因为武则天宣传自己是弥勒转世,造成了当时弥勒信仰的风行,所以才有这样的排列。
来到了西窟中段的万佛洞。万佛洞完成于唐高宗永隆元年,是由宫中的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宫中僧官尼智运禅师两个人主持开凿的。万佛洞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南北两壁共雕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这是姚神表和尼智运两位女官为高宗李治和天后武则天祈福而敬造的。
万佛洞分为前后两个硐室。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主佛是阿弥陀佛,端坐莲座,手施说法印。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南北两壁下部雕刻十二位舞伎和乐伎。阿弥陀佛的两位胁持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个三人组合称为“西方三圣”。
前室呈长方形,主室门外两旁各雕一尊力士。南北两壁各雕刻一狮子。但两座狮子雕像都已被盗往国外,现藏于美国博物馆。
前室南壁还雕刻一座观音,姿态优美,是龙门石窟最美丽的观音造像。梅兰芳大师在参观后,曾将其姿态融于自己的舞台形象。
再向南行,是惠简洞。这是惠简法师于唐咸亨四年年为唐高宗、武则天祈福而开凿的洞窟。惠简是大卢舍那像龛的“检校僧”,也就是设计者。因此,惠简洞各尊佛像的神态与卢舍那大佛窟的佛像如出一辙,尤其是右侧的阿难,其形象与卢舍那大像龛的阿难更是十分相似。因此,惠简洞就常被人们称为“小奉先寺”。
慧简洞的主尊是善跏趺坐的弥勒造像。其面容圆润,极富女性魅力。与龙门石窟最大、最为精美的卢舍那大佛一样,令人们联想到了武则天。所以,唐代凿造的石窟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这是显而易见的。
来到了老龙洞。老龙洞开凿于唐代,因为不是专人出资开凿的,所以没有凿造出一尊大佛。洞内共开凿了54处小龛,分布杂乱,没有规律。
莲花洞开凿于北魏孝明帝时代。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得名,武则天的上阳宫主殿——观风殿顶部的莲花藻井和现代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都是依据此莲花为样本设计的。
莲花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为释迦牟尼立像。两弟子是浅浮雕,左侧的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形似西域苦行僧。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释迦牟尼的两位胁持菩萨是文殊和普贤。这个三人组合称为“华严三圣”。
莲花洞南壁上方有一些仅有2厘米高的小千佛像,这是龙门石窟最小的雕像。可惜我用手机拍照片,无论如何顾排布到清晰的迷你佛雕。
终于来到了龙门石窟最精彩的部分——卢舍那大佛龛。大卢舍那佛像龛也称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功德窟。这是唐高宗李治在咸亨三年为父皇李世民所开凿的功德窟。皇后武则天用自己的两万贯胭脂钱,捐助了石窟的建造。
什么是卢舍那佛?
佛教有“三身佛“的教义,佛教的尊神有三个化身: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代表佛教的真理本身;卢舍那佛是报身佛,代表获得佛教真理的智慧;释迦牟尼佛是代表真理在人世间的人格化神。
在梵文中“毗卢遮那”是光明普照的意思,所以密宗又将毗卢遮那翻译为”大日如来”。卢舍那是毗卢遮那的缩写,同样有“光明遍照”的意思。
卢舍那大佛的凿造历时3年9个月,直到唐高宗上元二年才告完工。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大佛姿态优雅,面露微笑,被人们评价为最美的雕像,有“东方维纳斯”之称。
据考证,卢舍那大佛是依照武则天的面容和形象塑造的,体现出天后母仪天下的威严与风度。在舆论的先导下,武后在弘道元年废中宗立睿宗,继而又废睿宗,亲理朝政,改元光宅。在卢舍那大佛完成后的十年之后,武则天终于直接自称圣神皇帝,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为自己取名为“曌”。许多人说,这个字的含义是目空一切。其实应该是受到卢舍那佛的启发,这个字的含义是光明普照一切!
卢舍那大佛身旁,还有两弟子——迦叶和阿难,两菩萨——普贤和文殊,二天王、二力士等八尊雕像。各座雕像神态各异,弟子文静朴实,菩萨端庄华丽,天王威严硕壮,而力士狰狞暴力,不同造型的神像融合在同一个场景中,既有鲜明的对比,又有内在的联系,显示出古代艺术家的独特匠心。
卢舍那大佛龛是龙门石窟最核心的地方,当然也是游人最留连的地方。站在大佛龛平台,仿佛可以感觉时空的穿越。天后也罢,皇帝也罢,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可以永存的,唯有真理。卢舍那佛慈祥地注视着人间,希望将他的智慧灌输给所有的人。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到神的启示呢?
欣赏够了大佛,大家漫步走下平台。转过弯去,是古阳洞。
古阳洞开凿于北魏时,是北魏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
古阳洞正壁造一佛二菩萨,洞窟四壁及窟顶还有众多佛龛。此外,洞窟内还有许多碑刻题记,是中国石窟中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一个。闻名于世的书法集成“龙门十二品”有十九品出自古阳洞。
龙门二十品,是清代从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中选出的二十件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清末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在后来返京途中路过洛阳参观了古阳洞,这位无知的老佛爷下令整修洞中的佛像,把主佛释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并将洞名改为“老君洞”。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这是“药方洞”。此洞开凿于北魏后期,后来的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不断雕刻。洞中刻有五尊佛像,都具有北齐的造像风格。洞门两侧刻有150多个药方,所以被称为药方洞。这些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重要的资料。据说其中的“大黄汤”和“竹沥饮”至今还在临床使用。
由于需要保护洞窟中的石刻,古阳洞和药方洞都不能入内参观,所以只能在门口拍几张照片。这是展出的二十品拓片照片,怕了下来以供欣赏。
到了午餐时分,大家拿出带来的干粮点心和水果充数。
西山石窟后面还有一些洞窟,大概米有什么参观价值,而且也都没有开放。高处的七塔,是唯一值得一看的景点。但因为太高,即使还有登高楼梯可以上去,也基本上没有游客前往了。
简单的午餐之后,走过伊水大桥,来到了东山。
东山石窟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因为东山石窟破败严重,一般游客在游览了西山石窟之后,都不再参观东山。我们体力有限,也不想再费力地登高爬梯了。河边的观景台可以远眺对岸的西山石窟,尤其是高大的卢舍那佛像在对岸看去,更显其气势宏伟,令人赞叹。
东山石窟门口有电瓶车可以直达交通车站。妹妹和四弟两家对东山的其他景点不感兴趣,于是坐上电瓶车直接去往交通车站。
非常令人不解的是,电瓶车途径东山的香山寺和白园,却不做停留。我们和二弟、三弟三家想参观香山寺,只能家继续步行。
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唐垂拱三年,为了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遗体身而重建。武周天授元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重建寺庙,并敕名“香山寺”。重修后的香山寺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常亲临香山寺进香观景。有一次,武则天在寺内石楼设宴款待众臣。命众臣当场赋诗,并由上官婉儿评定高低,优胜者赐赏锦袍。而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的故事还成为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
与香山寺有关的另一位名人是白居易。
唐文宗寺太和六年,时任河南尹的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写《修香山寺记》。白居易从此自号“香山居士”,并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
元代末年,香山寺因战乱而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经帝巡幸香山寺,并赋诗《香山寺二首》。这两首诗被镌刻在御碑亭的石碑之上。
清末民初,香山寺年又渐荒芜。1936年再次得以重修。时任洛阳地区警备司令的祝绍周在香山寺旁为蒋介石的五十寿辰修建了一座“蒋宋别墅”。蒋介石为布置反共军务,以“避寿”之名来到洛阳,就居住在这里。36天以后,蒋介石前往西安督战。8天后,“西安事变”爆发。蒋宋别墅自此便彻底沉寂下来,75年以来再未向世人开放。
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现在所见,是2002年重新修复的。
来到了香山寺下,由台阶拾级而上。平台之上是钟鼓楼和天王殿。寺庙的其余部分都在检修而无法入内。
蒋宋别墅倒是全部开放,拍了一些照片,也就离开。
香山寺再往前,是白园。白园是白居易的陵墓所在。因为要赶去与弟妹们汇合,而且体力也有限,所以只能原路返回,步行回到电瓶车站。
乘坐电瓶车回到交通车站,再乘坐交通车回到景区大门,搭乘公交回到洛阳市区。
晚上在酒店餐厅进餐。因为午餐只是简单的干粮,晚餐点了一桌好菜。主要的菜品是鱼头汤。鱼头汤吃过多次,自己也常烧来吃,没有什么稀罕的地方。谁知这里的鱼头汤却不同凡响。
进餐时,突然听到外面一阵锣声,原以为是有人在餐厅办喜事。谁知锣声越来越近,最后一路敲进了我们的包间。正在莫名其妙之际,又有几名披红挂彩的服务员抬进了一顶大红花轿。从花桥上抬下来的,正是我们的鱼头汤!
这道汤上得如此风光排场,想来一定是珍贵至极。喝了几口,果然不同凡响。这一顿饭,比昨天的水席来,美味多矣!
推荐阅读
冬伲娅6.4千11
一横吹金牛2.2万12
金陵乐叟9.5千13
凌珏aaa9.4千16
清泉咖啡6.5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