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寻秋东北 — 辽宁、吉林十日行
东北地区

寻秋东北 — 辽宁、吉林十日行

出发时间

9

行程天数

10

人均花费

3.9千

和谁出行

夫妻

        九月下旬,秋分已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还处在炎热的笼罩之中,我们飞往两千公里以外的 东北 ,开始辽、吉二省十日之旅。 东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沃野千里,物产丰饶,更是兵家必争之地,众多历史大剧曾在此轮番上演:满清王朝在此崛起,后跨过山海关入主中原,统治长达267年;明末名将袁崇焕在此抗金, 宁远大战使努尔哈赤无法越雷池一步,最后伤重身亡; 日本 、沙俄在此鏖战,为争夺辽东半岛的控制权兵戎相见, 北极熊败北而归;张氏父子在此盘踞,最后以张学良的“ 东北 易帜”,完成了蒋介石对中国的统一;“九一八”事变在此爆发,这里成为侵华日军占领的第一片中国 土地,一曲《松花江上》令人泪下;百万苏联红军在此扫荡,击溃骄横一世的关东军,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进程;辽沈战役在此打响, 锦州 、 沈阳尽收解放军囊中,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基石;志愿军在此跨过鸭绿江 ,这里是抗美援朝战火最近的地方……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金戈铁马也渐渐淡忘,山川更加亮丽,原野依然辽阔。 东北三省中, 黑龙江 、 辽宁我以前都曾来过,唯吉林省从未涉足,这次正好补上,三省的主要景点集中在辽、吉,特别是辽宁 ,而沈阳则是东北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枢纽,因此,此行便计划以沈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在时间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 长白山10月开始可能降雪,二是枫叶在10月上旬进入最佳期,因此确定9月24日出发,首站长白山 ,最后赏红枫,为此专门制定了计划方案,并三易其稿,最后一稿是行前一天敲定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实际行程还进行过多次微调。

                                                                                  长白山 

        长白山 是 东北 最著名的景点,也是此行的重头戏和第一站,但 沈阳 距 长白山 远达570多公里,如何前往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早前的攻略发现, 沈阳 发团的 长白山 游均采取往返火车硬卧过夜的方式,好处是可以在距长白山较近的白河站下车,且报价便宜,但往返火车均为慢车,在途长达13小时,人将劳累不堪,且车上过夜肯定不如在酒店休息得好,一下车便登山可能体力不支。没想到吉林 至 珲春 的高铁通车一年了,沈阳 旅行社的 长白山 游仍基本采取老方式,挂在网上的少数几条动车游线路实际并不发团,咨询旅行社时,对方解释称报名动车游的人太少无法组团,最后我选择了自行坐动车前往当地参团的方式,于是早早预定了 沈阳 至 敦化 的动车票。动车时速250公里,在途时间仅4小时,不到慢车的1/3,而 敦化离长白山最近,不到160公里,去镜泊湖仅80公里,均一日可游,但又遇到新的问题,暑假过后游客大减, 敦化 当地不发团,只有作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在地延吉市天天发团,所以只能在动车上补票至130公里外的 延吉 ,多坐半小时,但 延吉去镜泊湖可就远了,报团游需2日,影响后面行程,最终只能放弃。此外,长白山天池的天气也是我重点关注的问题,有驴友在网上称,天池常年云遮雾罩,看到的概率只有20%,能否一睹其芳容完全靠运气,或者看你与天池是否有缘,因此,半个月前我就开始每天查看一次天气预报,最近几天的预报表明,计划上山的26日是晴天,而27日则有雨。车出 沈阳 北站,窗外是千里沃野,一马平川, 东北的地理条件真是得天独厚,不像 福建 到处是山,但此线称为 东北 最美高铁却言过其实,即使是 长白山 也相距甚远,其他则是一般小景点,车过 长春 、 吉林 后动车上乘客大减,车厢里空荡荡的,到 延吉时旅客已基本下完,再过两站就是终点—中朝边境城市 珲春 了。

        我事先曾与一旅行社进行过沟通联系,得知当地参团的长白山 一日游有两种方式,一是跟团游,有导游带队,但有一至二个自费项目,将占用一定的游览时间;二是半自由行,有车接送往返,无导游,也无自费项目,游览时间有保证,我们毅然选择了后者。第二天一早,按旅行社通知的时间赶到客运站的上车点,发现车上既有报名参团的游人,也有直接在车站买票上车的乘客,大巴司机兼召集人,负责清点人数,实际上旅行社赚得只是门票的差价。延吉至 长白山 北坡大门约313公里,大巴走了4个多小时,一路上晴空万里,秋阳明媚,司机说今天一定能见到天池,途经一座山和二道白河至山门段,两边均是茂密的森林,不时有些枫树掠过,赤橙黄绿,美不胜收,但无法停车拍照。下车时司机通知下午3点半原地集合返回,我们便开始无拘无束的自由行,先是乘景区环保车,然后又自费80元改乘越野车直上天池,这段山体比较陡峭,山路弯曲回旋仿佛24道拐,路边的景观也不断变幻,中下段还可见成片已落叶的岳桦林,高处则只有枯黄的荒草了,随着越野车的左弯右拐,路边的海拔标识从2000米很快上升到2600米,车到终点看见天池还在上面,有一段山路需要攀登,这里秋风凛冽,天上云层也厚了起来,光线条件不太好,有些灰蒙蒙的, 东北 这几天虽然不寒冷,但空气干燥,我的口唇都开裂了。

         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登上峰顶时,天池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下方,但我并无惊艳之感,也许是摄影家把天池拍得太美了,蓝天白云,山青水绿,池畔鲜花盛开,但眼前是草木枯黄,山石裸露;也许是网友把它吹得太过了,用上“美得令人窒息”之词,实际并不尽然;也许和季节和天气有关,天池并未将其最美的一面展示给我们;也许我们所处的位置太高,天池离我们太远,脚下的岩峰又挡住了部分视线……。

长白山天池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了天池全貌,也算是有运有缘之人了,赶快抓紧时间拍摄,但由于游人太多,找个空隙也十分困难,后来走到左侧的B环线地段,情况就好多了,这里距天池水面更近,游客也较少,可以从容拍摄。回来后仔细欣赏所拍照片,才真正发现它的美,群峰环抱一湖蔚蓝,真乃天上瑶池也!

游人如织
长白山天池

天池实际上是一个休眠火山口,最近的一次喷发是公元946年,距今不到1100年,四周环绕着16座山峰,但山体并不是常见的黑色坚硬的火山岩,而呈土黄色,岩质松散,最高峰将军峰在对面朝鲜境内,天池也就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湖,令人称奇的是火山口内竟有源源不断的泉水供应,永不枯竭,积水成湖,因此,天池还拥有一项桂冠—全世界最深的湖泊,水深达373米,它是松花、图门、鸭绿 三条江的发源地。

       下天池后我们乘环保车直奔 长白山瀑布而去,停车场距景点还有一定距离,好在路不难走,我们拾级而上,路两边都是热气腾腾的温泉水眼,这一带便是聚龙温泉,我们花了10元买了3个温泉中煮得大半熟的鸡蛋,吃得津津有味。 长白山 瀑布实际上是天池水从天文峰与 龙门 峰之间的缺口溢出后形成的乘槎河奔流1250米后形成的,落差68米,是 东北 最大的瀑布,也是松花江的正源,但瀑形一般,瀑中有一巨石名牛郎渡,将水流分割成左大右小两部分,但最近的观景台离瀑布太远,游人无法近距离感受,这一点比 赤水 大瀑布差多了。

 长白山瀑布
瀑下小溪

接下来便是小天池,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水塘,根本不值一提,但由此去绿渊潭却走了一大段路,建议以后去的人直接坐环保车去绿渊潭。绿渊潭虽然不大,但远超小天池,且水色青绿,更有两道飞瀑添色,还是值得一游的。

绿渊潭

最后去谷底森林,路口标牌显示3公里,来回就是6公里,路程不短,但一路林木参天,就当是氧吧里走一趟,途中还看到一二棵已黄未红的树木,在绿色的森林中格外显眼,

林中栈道
彩林溪流
彩林
彩林
彩林
彩林
彩林
彩林

后又在路边看到一截生于1739年、树龄277年的巨大树 桩,得知从树木年轮测定树龄乃美国人道格拉斯1901年的发现,旅游真是增长见识,再往前路左出现一条小溪,但一会儿又不见踪影,快到谷底森林时,路左有一小桥,桥头立有一牌,上书“一步跨过松花江”,往桥下一看竟是峡谷式深涧,两侧危岩,水流湍急,原来刚才那条小溪就

树木年轮

是松花江,但流到此已深入地下,并在桥下夺门而出,流向谷底森林。原以为谷底森林就是我以前知道的地下森林,其实并不是一回事,这里是 长白山 海拔最低处,但人们只能从悬崖上往下看,如能下到谷底,感觉会更加强烈,还能一览松花江从深涧中夺门而出的奇景。

        按司机规定的时间回到停车场,整个行程排得也是满当当的,如跟团游还有自费项目,多花钱不说,还要挤占游览时间,肯定太仓促、不尽兴。大巴返回 延吉 ,途中漫长无味,我经过思考,对长白山旅游建言有四:其一、天池应开发近观亲水项目。由于目前观景台离天池远达三、四百米,而 天山 天池则可走近水边,二者感受差距甚大;其二、 长白山 瀑布的观景台应再往前推二、三百米,让游人可以近距离欣赏,这一点并不难做到,把路再往前修一段即可;其三、谷底森林里可以开发松花江之源项目,丰富谷底森林这一片的游览内容;其四、开发二道白河至 长白山门公路沿线的游览自行车项目,像 贵州赤水河一样,把沿途的自然景观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丹东

         丹东 是一个边境城市,与 朝鲜 隔江相望,去年4月高铁通车后,与 沈阳 相距仅208公里,动车1个半小时可达,交通极为便利。原计划在 丹东 有两个游览点,一是天桥沟看红叶,二是虎山长城,但与当地旅行社联系时,对方坦言此时枫叶尚未红,无奈之下只好放弃这个网友所称 中国 最美红叶的地方。计划改了,行程也得变,原来是上午9点的动车,当天游长城,第二天傍晚回 沈阳 ,现在改为下午去,第二天中午回。前几天住的公寓式酒店设施陈旧,服务也差,价格也不低,而且藏在大厦里也很难找到,相比之下还是连锁经济型酒店好,服务规范,设施齐全,吸取这次教训,今后出行一般不考虑公寓式酒店。下午从 沈阳 出发到 丹东 ,住下后先到对面的汽车站了解去虎山长城的专线车发车时间和候车地点,正如事先网上攻略所了解的一样,早上6点半、8点各有一班,国营公交中巴,19公里票价4元,无需打的、包车或乘私人小巴,交通还是很便捷的,随后沿着站前的十纬路直奔 鸭绿江 边,这是 丹东 行程改变后临时增加的项目。 鸭绿江 是中朝界河,本不是一条名川大江,志愿军战歌使其扬名全国,虽然现在江水已无鸭绿色,但断桥依然保留至今,成为江上独特一景。来到江滨公园,可见两座大桥,一是后来建的 友谊 大桥,桥上停满等待入境的货车队,全是从 朝鲜 来的,看来两国关贸易仍很繁荣,对岸建筑清晰可见。

鸭绿江双桥
鸭绿江友谊桥
对岸就是朝鲜

紧邻的便是断桥,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桥,当年被美军飞机炸断,现仍保持原状,没有修复使用,此桥遂成半无半存的断桥,据说美机当年轰炸时也是颇费些心思,只炸 朝鲜 那段,不炸 中国 这段,以免引起外交纠纷,但又起到中断交通的作用。

鸭绿江断桥

回到宾馆后我决定将明天去虎山长城的车由8点提前至头班的6点半,虽然要早起,但游览时间有保证,事实证明提前是对的。第二天一早,我们坐上头班车前往虎山长城自由行,同车均为当地人,没有一个游客,半个多小时后来到虎山长城大门口,成为当天进入景区的第一批游人,漫步来到虎山长城的标志—过街楼前,偌大的广场上空无一人,连电瓶车都还未营业。

过街楼
过街楼

从楼前的介绍看,虎山长城原只剩墙基,现有的建筑都是十几年前修复的,虽然不是明代遗迹,规模与 北京 长城也不可比,但游览此地的意义完全是地理上的--这里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过去人们一直以为长城的最东端是 山海关 附近的老龙头,十几年前才纠正为东北的虎山长城。2005年我去过万里长城的最西端 嘉峪关 ,十几年后我终于圆了长城两端之梦。我是一个长城控,计划明年来个长城游,将 河北 、 北京 、 山西 的长城游遍。

          我们登上过街楼,从八号敌楼开始攀登,长城一路蜿蜒弯曲,不断向山上延伸,有一段窄小处比较陡峭,路面也由砖变成石阶,但路不算长、山不算高,很快就登上最高处的三号敌楼,

导游图
过街楼
八号敌楼
长城蜿蜒
长城蜿蜒
长城蜿蜒
最窄陡处

站在楼顶,放眼远眺,两国原野、村舍尽收眼底, 鸭绿江 在阳光下犹如一条闪光的缎带,从不远处婉延而过,此时游客也已三三两两登上来了,但人并不多,据说明天十一将会是一番热闹景象,我们正好打了个时间差。稍事休息,然后向下,奔向最东端,坡度更陡,

下山路陡
下山路陡
下山路陡
下山路陡

由于事先攻略不足,我们并未走到号称“万里长城第一步”的一号墩台(下图五中方形建筑),而是错把远处的一座孤立的烽火台误为一号墩台,留下一丝遗憾。

万里长城第一墩

原路折返回大门口,再乘11点的公交返回市区,午餐后再回酒店,时间比较宽松,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自助游肯定比跟团游好,行程全在自己的掌控中。

                                                                               盘锦红海滩

         此地此景本无名气,连我这个旅游达人都不知晓,自从2013年《美丽 中国 》邮票将其展现后,与 兴化 油菜花田一起渐成国人旅游新热点,12306网站还曾将其作为“乐游 辽宁 ”的题头照片。由于交通不便,我们报团参加了一日游,根据导游通知的时间、地点,我们起了个大早,4点多就离开宾馆赶往铁西广场,路边旅游大巴并列两至三排,一眼望不到头,早餐摊贩也应运而生,生意 兴隆 。5点半出发,途经高楼林立的浑南新区,在这里还看到 中国 最新型的有轨电车,有三四节车厢组成,这种电车德国 柏林 也有,在中国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路走的是国道,155公里走了4个多小时。 盘锦 红海 滩位于 大洼 县的辽河三角洲入 海口 ,景区面积很大,如按颜色可分为红黄绿三大块,一条建在大堤上的主干道将其连接,景区大巴来往穿梭,由于是国庆黄金周第一天,游客熙熙攘攘,不绝于途,乘坐景区大巴还要排长队等候。按导游安排我们先去绿色的芦苇荡,据称有120万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但小木船只是在附近河道兜了一小圈,吹了一肚子的秋风,已经发黄的芦苇也没什么看头,

芦苇荡

还排了一阵队,花了40元的船费。上岸后,导游要大家先坐景区大巴到大门口集中,但大巴到景区门口并未停车,我们直接坐到了终点站,还未下车就看到右侧窗外一片紫红,原来已到 红海 滩了。站在堤上向外望去,紫红色的海滩平坦辽阔,一眼望不到尽头,据说长达18公里,仿佛一块巨大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天的尽头,真是自然界一大奇观,这场面的确令人震撼。

盘锦红海滩
盘锦红海滩
盘锦红海滩
盘锦红海滩

我们走上木栈道就近观察,发现不是滩涂泥土本身呈红色,也不是一般的苔藓地衣,滩涂上清一色长满了一种十几公分高的野生小草,资料上称为碱蓬草,每年4月嫩红,渐次转深,7-8月鲜红,9月深红,10月中旬变紫,此草耐咸抗碱,生命力旺盛,不需撒种耕耘,也无其他杂草,每年滩涂向外扩展时,碱蓬草也随之跟进,我不禁对这些小草肃然起敬,不仅在任何植物都无法存活的海滩上可以蓬 勃生 长,而且创造了如此辽阔无垠的红色风景,

碱蓬草
碱蓬草
碱蓬草

观赏期长达半年多,比油菜花长多了,而且每个月颜色又各不相同,奇怪的是别处的海滩为何没有这种碱蓬草,唯有此地独有。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 盘锦 红海 滩的最佳观赏期,但眼下碱蓬草已成紫色,也未看到照片上弯曲的小河,我认为栈道建得离岸太近,应深入滩涂中,而且滩平色一,缺乏变化和对比,如果中间有几条弯曲的小河就更美了,游客还可荡舟其中,其乐融融。此外,这呼呼作响的凛冽海风实在太猛烈了,吹得人有些站不住。回到大堤上,内侧就是稻田,有些动物图案、风车、水车点缀,眼下正是水稻成熟季节,田里一片金黄,但稻田我们见得多了,并不稀奇,于是找个亭子坐下来歇脚。下午还有个苇海观鹤的自费项目,我们没有参加,3点多回程,途中又是长达4个小时,到 沈阳 天已黑了。

                                                                                         本溪 红叶

        我对 东北 红叶的情节始于2008年12月在文化馆看的一次名为《秋实》的个人摄影展,主题就是 东北 红叶,当时就想何时能去 一睹其风彩,因此,此行的重点之一就是红叶,在 丹东未能如愿后,我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本溪 了。 本溪 有多处红叶景观,如老边沟、红叶谷、佛顶山、洋湖沟等,我选择了关门山,因为这里有一棵枫树王,又称消息树,每年红得最早,落叶最迟。此外,这里离 沈阳 最近,仅120公里,我们也报团参加了一日游,车程原本2个半小时,但旅游大巴实际上走了4个多小时,主要是下高速后至景区这一段路窄车多,拥挤不堪,上午11点终于挪到景区门口,一路上留心观察山上,并无红叶踪影,但一进景区就看到一株枫树红了,一颗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此次 东北 行,我曾为此事纠结很久,因为天池和红叶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长白山 过了国庆很可能下雪,倒站车上不去,天池就看不到了,而红叶的最佳观赏期是10月上中旬之间,这里有至少一周的时间差,我只好将 长白山 作为此行第一站, 本溪 红叶安排在最后,但此期间仅有2—3天最低气温低于有霜的5度,对于是否能看到红叶心中无数,现在看来苍天不负有心人,沟口的这株红枫真正起到消息树的作用,让我们都吃了个定心丸。入口处的观光车游览线路图显示,关门山大致分为5部分,除小 黄山 、 龙门 峡位于左侧需要爬山外,其余大多在环保车经过的沿线,我决定先坐观光车直达终点,然后沿木栈道往外走。

导游图

        坐上观光车沿着山沟进去,一路上红叶不时有从两侧掠过,引得我们阵阵惊呼。车到月台子与鸣翠谷交界的绿茵山庄终点,我们踏上木栈道往外走时,大约上午11:40点,导游规定的集合时间是下午3点,我想大概差不多,但一路上处处红云,美不胜收,真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拍照、摄影花去了很多时间,半个小时并没走多少路,红叶美景常常绊住了我们的双脚。

处处红云
处处红云
处处红云
处处红云

虽然眼下还未到万木红遍、层林尽染的时节,大约只有1/3的枫叶红了,按当地枫红指数的标准应属Ⅰ级枫红指数阶段,即枫叶变色率为10-35%,处于初红状态,较适宜观赏,与Ⅱ、Ⅲ的适宜观赏和最佳观赏期还有差距,但我认为赤橙黄绿,色彩斑斓,风景尤佳,此外,沟底一条小溪更为景区添色增彩,溪流不大,但多卵石,水质清澈,两岸枫枝伸向溪中,倒影在水面上。

色彩斑斓
色彩斑斓
色彩斑斓
色彩斑斓
色彩斑斓
色彩斑斓

继续往下走,前方人头攒动,声高嘈杂,原来是枫王到了,游人纷纷在此留影,找个照相的地方都很困难,枫王虽然枝繁叶茂,但已变紫红,颜色也不鲜亮,与周边正处蓬勃向上青春期的红叶相比,已如风韵依然的贵妇了。

枫王
枫王

我们继续向前,来到 龙门 峡观光车停车场,广播中说这里处在游程中段,往上往下各为4公里,但现在已过下午2点,时间很紧,可能无法在规定到达大门口,我们不由得加快脚步,有时简直好像是急行军, 龙门峡进去不远有一晶帘瀑布,我们也顾不上了,今天来就是看红叶,其他的就只能放弃了,

枫红似火
枫红似火
枫红似火
枫红似火
枫红似火

这时接到导游电话,延长半个小时,3点半集中,我们才放松下来,在溪边吃了午饭,人站溪中向前后看,风景的确太美了,可惜我在溪中拍照太少,相机加手机也只拍了两三张。下午天气转阴,光线没有中午好,但我仍不停地拍摄,即使时间延长了半小时,行程也很紧张,快到大门口时导游就在微信中催个不停了,快赶慢赶终于回到停车场,但仍有不少人还未回来,一对带小孩的夫妻虽准时赶到,但只去了小 黄山 ,爬了不少山路,

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

没遇见几个游客,而红叶根本没看到,主要原因是导游在车上没讲清楚,而自己事先也没有攻略,等于白来了一趟。回城的路上对今天的行程进行了总结,我们对关门山的景色还是很满意的,都说是不虚此行,收获满满。此外,关门山的规划和管理也很到位,以小溪为界,一边是观光车道,一边是行人木栈道,车人分流,安全有序,在交叉处都有专人值守,防止行人走进车道,人车混行,这在众多景区中并不多见。

赤橙黄绿
赤橙黄绿
赤橙黄绿
赤橙黄绿

                                                                                   “ 盛京” 沈阳

        沈阳为辽宁省会, 东北中心城市, 也是我国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重要性显然超过哈尔滨和长春 ,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一段荣耀的时光,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留下众多名胜古迹,我从中选择了三处,首先便是大名 鼎鼎的 沈阳 故宫,虽然在规模上与 北京 故宫不能相比,但其具有身特色,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也分西、中、东三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东路的大政殿和两侧的十王亭,其中大政殿是大汗坐的,最近的两座王亭是左、右翼王,各管4个旗,其余8个王亭,八个旗各1座,这种格局与汉人君臣同处一殿完全不同

大政殿和十王亭
大政殿和十王亭

大政殿是一座不大的六角亭,与 北京 故宫的 太和 殿完全不能相比,十王亭前面的 石狮 也非常小,完全没有一丝威严的气势,十三个王各坐一亭,不知如何议事?

大政殿
大政殿

要把一殿十亭全部收入镜头也不容易,我们一直后退到东路最前面的南大门内侧,这里却空荡荡的没有一人,事后看照片效果不错,背景睛空一碧如洗。

大政殿和十王亭全景

离开故宫,第二站去张帅府,位置就在故宫南面400多米处,从故宫大门口去一路都有指示牌,非常好找,步行即可,在张帅府大门的左侧购票时,一导游提示,如只游张帅府,买单票即可,否则套票要贵一倍。张帅府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府邸,见证了 中国 的一段近代史,我们跟在团队导游后听讲解,连一树一木都有故事,

张作霖会客厅

东半部的大小青楼和赵四小姐楼是重点,大青楼位于后部,是一幢颇为精致漂亮的三层灰色小洋楼,张氏父子的住所和办公处,其中一楼的虎厅是张学良斩杀杨宇霆、常荫槐处,但从墙上的介绍看,二位重臣不仅有能力,而且爱国反日,只因权重逼宫,才使张学良痛下杀手。张学良后来背上不抵抗将军的骂名,拱手丢了东三省,他一生最大的功绩是 西安 兵谏,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大青楼
张学良会客厅

隔着假山,前面的小青楼,是张作霖最喜爱的五姨太的住处,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重伤后就是送到此楼后去世的, 日本 特使派其夫人前来打探情况,五姨太脱下丧服,换上红装迎候,并秘不发丧,骗过了 日本 人,可见这五姨太也不是个等闲之辈。

小青楼

东门外有一座两层小楼,是专为赵四小姐买的,地方就小多了,但在于凤至的安排下,独处一隅,不设大门,没有厨房,可见当年赵四小姐的地位也是比较尴尬的。离开 沈阳 那天上午,我们还去了一趟北陵,路不算远,交通方便,有地铁可达,北陵前段为公园,正在举办菊展,右边还有一个不小的湖,

北陵公园大门
北陵菊展

后段才是真正的北陵,即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陵寝,努尔哈赤去世后由其接班,先后征服 朝鲜 、蒙古,1636年在 沈阳 称帝,建国号大清,但在入关前猝死,故葬在 沈阳 。我们游览时还观看了一场摩似的皇帝祭祖表演,除皇帝皇后外,其他演员均为大爷老太。北陵是清朝在关外陵墓中规模最大,在 沈阳 东郊还有努尔哈赤的陵墓,但规模较小,路途较远。

北陵正门

 沈阳还有一座酷似钱币的建筑方—圆大厦在国内也有些名气,因距我们的住处不远,也过去看了看。

方圆大厦

         回顾几天来在 东北 的游历,发现跟团游价格普遍不高,无购物安排,自费项目也完全自愿,不去的人可在车上等候,旅游环境比较宽松,游客基本没有什么压力,这一点甚至比南方有些省还做得好,但这些一、二日游基本都是沈阳发团,来回途中都要走很长时间,游客也坐得辛苦,而沈阳周边景点所在县市旅游业欠发达,一般只有节假日才组团,此外,此行还有二经验,一是不管到哪里,住车站附近都是最佳选择,不仅交通快捷,而且就餐方便,原来认为火车站附近脏乱差吵,但现在已大为改观;二是除非下车点离住宿地很近,一般到某地的时间以白天为好,天黑后则很不方便,毕竟人地生疏。此行是去 东北 寻秋,秋装带了不少却未用上,9月底的 东北 实际并不冷,只有在天池、关门山和北陵菊展时才感到些许秋意。何处秋色已浓?莫非要去漠河 ?

2022-07-14发布 阅读量5.7千
35
18
11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冬天去东北,一定要做这八件事!
01.泡澡池,体验一把搓背对「洗澡」这件事,东北人把认真的态度发挥到了极致。在东北澡

完美的旅游4.7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