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玩户外,已被南美无情的嘲讽!
出发时间
11月
行程天数
20天
人均花费
4.0万
和谁出行
和朋友
南美有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它有白皑皑的雪山,危险无比的丛林
梦幻般的沙漠和壮观的山脉
它一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旅行者
有的人参加户外探险跋山涉水
有的人只是端坐一旁静静欣赏着令人敬畏的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从不会让人失望
这里的一切,都源自自然最本真的声音
······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用在南美最为适合。论说起户外风光的壮怀瑰丽,南美堪称第一,而巴塔哥尼亚地区以及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三国交界处的沙漠盐碱湖泊地带无疑又拥有南美最令人惊叹的美,著名的百内国家公园、菲茨罗伊峰、莫雷诺冰川和天空之境乌尤尼盐湖都位于这里。南美是每一个热爱旅行的人心中的胜地,再远的飞行距离,都难以阻挡心中的那份向往。
海岸线、安第斯山脉、亚马逊森林和潘帕斯草原构成了南美最重要的地形。不同的自然环境不仅风光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种族、性格、习俗等等。
巴塔哥尼亚
因为地理位置封闭而被称为“世界的尽头”,
然而这一片荒凉的土地,
也曾让登山者不断实现梦想与追求
……
巴塔哥尼亚是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地区,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科罗拉多河以南,在阿根廷和智利境内。它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邻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南面与南极大陆隔海相望,宛如世界尽头。
托雷锋是巴塔哥尼亚最难攀登的险峻之地,摄影师更是酷爱她的完美山形,而从她山脚下生长出来的冰川更是在一处泄湖抛洒着大大小小的蓝冰,为我们的构图增加着亮色。
原本没有任何缝隙的乌云突然破了一个口子,金色的光线如潮水一般涌了出来,在托雷锋的群山上绽放,我耳边也顿时响起了澎湃的旋律,心脏提速,奔跑,拍摄,跳跃,按快门,巴塔哥尼亚的魔法之门为我足足打开了5分钟,而我手中的几台相机此刻也不辱使命,瞬间的位置移动给了我多拍的机会,每一张都是最亮与最暗的完美结合,每一张都是从近到远毛发毕现的极致风景,从光线升起到世界重归灰暗,它记录下我想要的一切。
菲茨罗伊峰
菲茨罗伊峰并不高,它只有3405 米,但是不同于大多数山峰平缓、连绵的形状,它与它的几个次峰突兀地耸立在天地之间,在低矮的灌木与蓝色的天空之间,仿佛身披白雪的一群圣人, 棱角分明,不惧狂风与严寒。
巴塔哥尼亚的土著居民特维尔切人称之为“Chalten”,意思是“吞云吐雾的山”,因为它一年到头经常笼罩在云雾之中。游牧的特维尔切人,就是以菲茨罗伊峰为坐标,夏季开始,也就是每年11月的时候,他们从大西洋海岸边向安第斯山迁徙。
夏季是菲茨罗伊山最美的季节,在日出时分,璀璨的朝阳会把山顶从金黄渲染至鲜红,周边的云朵仿佛燃烧的火焰,此时登山最为快乐。不过,菲茨罗伊峰的攀登指数,如同它独特的造型,犀利而难攻,平均每年只有一名登山者能成功登顶。
莫雷诺大冰川
在南美的夏季,“冰崩”的现象时有发生,高于湖面74米的冰川上,一块块巨大的冰块落入湖水中,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是生命即将进入新的循环的通告。然而很快一切又都归于平静,好像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在远古,人类或许会认为这种现象是超自然的存在,今天看来,它的确依旧充满神秘,有待我们深思。莫雷诺冰川近几年的几次冰崩,已造成了一段冰堤,将冰川与对面的麦哲伦半岛链接了起来,在地球温室效应的今天,它依旧在缓慢地改变着巴塔哥尼亚的地貌、生态系统,是最后的冰川战士。
莫雷诺冰川每天都在快速地移动,而且冰层会在移动中频繁地发生断裂崩塌,加上呼啸的山风,断裂的冰层入水时会发出巨大的轰隆声。说它崩塌的频繁,是因为光我们亲眼看见的就有五六次,没看见但听见了崩塌时发出的轰隆声的就不计其数了,只可惜每次崩塌的位置不可预测。
莫雷诺冰川还有一个不同寻常之处——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至今仍在“扩张”的活冰川。冰川从皑皑冰原延展而下,以每天2米的速度向前冲向麦哲伦半岛,在湖中形成一道冰坝。冰坝与半岛的围合导致阿根廷湖的“南部臂膀”与主湖区失去连通,于是水位抬升,有时甚至比主湖区水位高出30米。两侧落差使得水流不断冲蚀冰坝底部,直到冲蚀出一个拱门重新将水道打通。湖水的流动将拱门越冲越大,当它经受不住冰川流动所产生的压力时,冰坝就坍塌了。
阿塔卡玛沙漠
安第斯山脉西侧,离玻利维亚边境大约30英里的地方是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它简直就是一片美得“一塌糊涂”的土地。从这里出发,随便向哪个方向走,仅仅一小时,你就可以看到各种奇异的惊人美景。白雪皑皑的火山、晶莹剔透的蓝色咸水湖、鲜红艳丽的岩石峡谷、炽热的天然间歇泉——阿塔卡玛沙漠样样俱全。难怪这个罕见景区成为热门的旅游胜地。
无意中听到这首博纳富瓦的《夏夜》,霎时间,关于星空的无限眷恋涌上心头。那关乎无垠宇宙的遐想,溯洄着对人性本身谜一般的思哲。在阴阳顿挫此起彼落的诗意间是须臾间的寥寂– 那就是是宇宙的本质,万赖俱寂。可沉默间又似乎有一种无声的声音在旁白,也不知那只是星星的闪烁,还是更深层次关乎时间空间的舞蹈。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利特,那亿万芸芸众生的世界又能感知到多少宇宙的声音呢?无论是爱因斯坦的“引力波”还是海德格尔的“存在”都凝结在这近的似乎要掉下来,又好似一个巨大深渊让人不可自拔的星空里。
从外面看,整个峡谷就像是大地皲裂的巨大伤疤,鬼斧神工的岩石泛着白色,看似如雪但其实是盐,黑色的沙丘与红土相随,旁边因矿物质沉淀而呈现不同颜色层的山峰透着一股诡异的斑斓,身临其境仿佛置若火星。很庆幸我不用像瓦特内在《火星救援》里那样面对生死而依然能欣赏这荒芜之美。于他而言,越是美丽就越是深陷宇宙的绝望,而于我而言,这荒芜却酝酿着生机盎然。
身处阿塔卡玛之中,目之所及没有一处生命的迹象,太阳一刻不停地烘烤着已经干裂的大地,所有的水分都从土地的丝丝缝隙里蒸发到天空蓝色的画布上,被风拿来作画了。
无边际的干涸、风声、稀有的鸟鸣、沙土的摩擦....这里的声音,再也没有其他组成。
说到南美,有一种非常具象的期待和向往。感受的方法倒是很简单,就一个一个慢慢地数下地名吧,数的时候记得脑补画面:
巴西里约,张开双臂的巨型耶稣基督雕像;
智利复活节岛,排成一排背向海面的神秘Moai 石像;
秘鲁马丘比丘,高耸在海拔2350 米山脊的印加帝国遗址;
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成群的巨大陆地象龟、海鬣蜥、不会飞的鸬鹚和北半球唯一的企鹅;
玻利维亚天空之镜,天地连成一片,人就像飘浮在空中;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生长着牛扒,流淌着美酒;
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大陆,流传着“缩头术”的神秘传说;巴塔哥尼亚高原,拔地而起直至高耸入云的人间神境地。
推荐阅读
南美伊思嘉6.6千11
南美伊思嘉6.5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