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三国之三--阿塞拜疆
出发时间
8月
行程天数
3天
和谁出行
夫妻
离开格鲁吉亚到阿塞拜疆,没有照片可以说明,过海关的路程有点远,那个点有多远,只有来过的才知道。
由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关系不好,所以全体团友在过关时都必须脸板的平平地说谎话,说我们都没有去过亚美尼亚,即使是这样在阿塞拜疆海关,全团除了两个人的行李没被翻,其它人都被查了一个底朝天,我的一张亚美尼亚的地图也被翻了出来。呜呼!
回来后听其它朋友说,他们的领队没有经验,在亚美尼亚鼓动团友买了不少葡萄酒,结果在阿塞拜疆海关被轻装了。
阿塞拜疆来接我们的是标准的一枚帅哥,中文说的很好,而且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赵瑞。
由于过关的速度太慢,耽误了不少时间,黄昏时分才到了仅有6万多人的小镇舍基,阿塞拜疆的第一个景点舍基可汗皇宫,在管理人要锁门的5分钟前,帅哥努力地与他交涉了一番,好歹让我们进了门。
精美向来都是和感叹号连在一起的!!!
这个可汗皇宫建于1797年,公元十五至十八世纪期间曾为希尔万沙王朝国王的夏宫所在地,周围有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
内部真的很漂亮,就是不许照相,这照片是勇敢的团友提供的。
离开舍基可汗皇宫,在这个华丽的餐厅吃了阿塞拜疆的第一顿饭。
甜品甜到齁,齁甜齁甜的,他们怎么吃下去的。
墙角的灯非常抢眼。
晚上住在宾客评价9.3的酒店,阿塞拜疆给的第一印象,除了可汗皇宫没能从容地参观以外,吃的住的都不错啊!
给酒店来张星轨图吧!
高加索三国的第三个国家是以伊斯兰教为主的阿塞拜疆,第二天早上起来赶路,中间在一个湖边小息了片刻,然后吃午饭,这个大饼很大噢!
特制水果蜜饯果汁。
主菜的卖相有点怕人,顺便说一句,在旅途中吃东西一定要注意,自我感觉不好的东西,生菜凉菜等,完全可以少吃或不吃,吃相对单纯的食物比较安全,譬如:面饼。
团友与助兴的民间艺人合影。
午饭后到沙马基,它是阿塞拜疆西部较大的城市,沙马基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站,12-16世纪 曾经是 希尔凡王朝的首都,也是国王的居住地,后因地震和战乱迁都巴库而荒芜,只留下这座阿塞拜疆境内最大清真寺—聚马清真寺,也是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清真寺。
清真寺必须是男女有别的,进入清真寺,需要脱鞋,女士戴围巾,男士露肉滴不行。
聚马清真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近代19世纪和20世纪曾经遭遇过两次大地震的损毁,现在见到的建筑是2010——2013年大规模修复重建的样子。
墙壁的花窗整洁明快。
天棚的线条精美,色彩稳重,久看痴迷。
统一图案的大地毯令人咂舌。
继续赶路吧!
途中拜谒了Diri Baba的陵墓,规模不大,建在一个悬崖峭壁上,据说拜谒它会祛病消灾。
这座陵墓建造于15世纪,来这里的游客好像不多,此时,除了我们没有别的游客。
花窗上由十字花纹和八角花纹组成。
一行人跟着地陪帅哥,登上陵墓的顶端,台阶又高又陡,向上的楼梯凹凸不平,没有栏杆,还好规模不大,上去不算难。
上去拜谒先知之前知道腿疼,下来的时候忘了腿疼,难道是先知显灵了?凡是来到这种地方,总是心存敬畏,能够见到七、八百年前遗址遗物,也就是接收了先人先物的信息,即便不识亦不可轻浮妄语。
继续前进,奔向首都巴库,远处可见的应该是里海。
首都巴库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建筑,是出自女设计师 Zaha Hadid Architects之手,建于2007 - 2012年,一经建成就获得了伦敦设计博物馆‘年度设计大奖’,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新新名片。
就连广场周围的巴库出租车司机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个漂亮的建筑。
这座耗资2.5亿美元的建筑自开业以来就一直是巴库的标志,据说其结构中甚至没有一条直线。即使没时间进去,外观新颖美丽的建筑结构也值得多看看的。
周边的建筑和景象。
广场很开阔,风很大,美女要起飞啦!
说起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建筑,这位被伦敦卫报称为“曲线女王(Queen of the curve)的女建筑设计师,在中国也有不少作品:北京的大兴机场,银河Soho,望京Soho,还有广州大剧院,南京青奥中心…它们都是同一个设计师——建筑界的“女魔头”Zaha.Hadid,一位终身未嫁献身建筑的奇女子。
这座全新的文化设施包括会议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和9公顷的公园。
如果没有参观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那么对巴库的游览绝对是不完整的。
扎哈曾经于2004年获得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誉的“普利兹克奖”,她是该奖项创立25年以来的第一位女性获奖者。
评审委员会在获奖理由中写道:“她让建筑成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喷薄和流动。”
广场上风很大,看到一只花蝴蝶噢!
让混凝土飘逸,让钢筋舞动,给建筑韵律,为城市添彩,我为女设计师点赞!
在这里为她的建筑中充盈的动感和独特的形式着迷,她的创意给人无穷无尽想象。可惜时间有限,不能到馆内参观,非常非常遗憾。
打卡网红地拍照,这是必须滴。
在阿塞拜疆的三天里,我们两次在这里做了短暂的停留,所以有了这些不同角度的照片。
为了晚上的灯光秀,我们必须早早地道餐厅吃晚饭,中午的大饼还没有消化呢!
阿塞拜疆的西瓜超级好吃,没有被化肥摧残过的好味道,也是美女领队特意为大家加的水果。
这道料理叫皇帝手抓饭,脆脆的面皮里包着香香的米饭,米饭里除了有特制的香料外,还有不少的鸡肉,果脯,葡萄干等等,超级好吃。
阿塞拜疆传统名菜Shah Plov,传说是古代皇帝才能吃到的,这个好吃的不要不要的,这时候就是有四个胃都不够用,不过还得留点肚子吃生日蛋糕呢!
在这里过生日的人是幸福的,谢谢我们的美女领队,精心准备了这么漂亮美味的生日蛋糕,难忘的快乐的生日,在阿塞拜疆,在巴库。
美好的日子,美好的心情,美好的记忆。
出门在这家餐馆门口拍张照片,这家的皇帝手抓饭太好吃了,要是还有机会再来巴库,一定要饿上三天,一个人吃掉一大盘。(诳语)
晚饭后,来到巴库的标志性建筑火焰塔下,再次为了不起的建筑师点赞。「火焰塔」(Flame Tower)由3座塔组成而名。我们现在的角度只能看到两个。第一个塔是住宅区,第二个塔是用作商务中心,第三个塔则是费尔蒙特酒店(Fairmont Hotel)。塔的表面完全覆盖了LED显示屏,天黑后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清晰可见不同的视觉特征,一会儿我们就会见证奇景啦!
附近还有一个土耳其清真寺,好像也叫蓝色清真寺。
这块碑墙上的阿塞拜疆语是“烈士巷”,沿着这个烈士长廊走上去。
花窗美女图
烈士大道上鲜花如血翠柏青青,战争的伤痛是阿塞拜疆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铮亮的黑色墓碑上镌刻烈士的容颜和信息,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永远定格在1990年1月20日,在巴库骚乱中牺牲的平民和战士们就安息在这里。
烈士长廊的尽头就是巴库著名的火祠。
火祠八角星的底部喷出的熊熊火焰,24小时不间断地燃烧着。
在高地公园远望灯火炫彩的海滨大道的夜景,实在是开心。
海滨大道从国旗广场一直到巴库港,约6公里长,著名的商业和娱乐中心、现代风格的国际Mugham中心、巴库眼、迷你威尼斯、阿塞拜疆地毯博物馆和巴库水晶宫,辉映着巴库海滨公园的美。
远处蓝色灯光围绕的圆形荷叶边的建筑就是巴库水晶宫,2012年欧洲歌唱大赛在这里举行过。
夜里的巴库眼
在阿塞拜疆的语言里,“阿塞拜疆” 一词意味着“火的国度”,把建筑也变成火苗,真是火的国度啊!
来段视频看看吧!
风很大,略有点冷,可是在美景面前一切都不是事,时间过得真快,恋恋不舍地从有灯光的台阶下来,蓦然回首,那景却在灯火阑珊处,美呆了!
真是没有时间,如果有机会再来,一定拍一段视频留着。
回到酒店赶写美篇,每天的行程和美景都得赶快用美篇记录下来,不然现场的记忆会丢失的。
昨晚和今天我们就在这一带活动。
一位诗人的塑像,名字忘记了,阿塞拜疆的建筑上树立的常常是诗人、文人、学者,很少有达官贵人的塑像,也许他们认为心灵的塑造高于官职地位,为他们点赞。
第二天早上我们要去巴库的老城,这样的小街有一种熟识的欧风。
一位教授的介绍。
这位是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这位是太太啦!
这些手工艺品在伊朗见过。
织毯画多是有关少女塔的。
少女塔的入口,可以买票登塔,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古城模型
古城模型塔中的少女塔识别度很高啊,右上角的那个黄黄的就是了。
塔下面有几个古朴苍老的石雕,讲述着少女塔的故事,从资料看到的和听到的版本很多,总之按照套路应该是一段棒打鸳鸯的故事吧!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据记载曾为巴库汗国首都。城内的众多名胜古迹,如11世纪建造的瑟纳克——卡尔清真寺塔,12世纪的克孜——卡拉瑟塔楼,13世纪的巴伊洛夫石堡,15世纪的希尔凡王宫及17世纪的汗王宫殿,至今保存完好。
巴库少女塔坐落在巴库老城区中心,就在里海海滨,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塔上每层窗日都有防御设施,可倾泻滚烫的熔铅,或投下燃烧的石油火把。
关于摘一段百度百科的资料:“巴库汗国,是一个伊朗萨非王朝时代阿塞拜疆境内的半自治汗国,由1720年代生存至1806年,内政自治但以伊朗国王为宗主。汗国建立人达尔噶·古里汗是阿夫沙尔部土库曼斯坦人,他的祖先是基兹尔巴什,1592年时已生活在巴库。汗国在他的儿子米儿扎·穆罕默德汗时正式独立。汗国在俄罗斯-波斯战争后,因波斯战败欤订古里斯坦条约被并入俄国。” (仅供参考)
手工艺品
老驿站。
这个也叫聚马清真寺,是个迷你版的。
在古城也能看到火炬塔,在这里感受新老交汇,体会时代变迁。
围着古城的城墙去古城。
这里有个剧院,门前的庭院很漂亮。
进入巴库古城。
古城内仍然保留了12世纪时期的防御城墙,脚下是石板路。
这个头塑是作家和诗人,
智者的头脑应该是这样的。雕塑很有特色,头上的都是他作品里的人物,脖子似树干,脖子以下是树根。
这个展览没时间看,想着也比较恐怖,不看也罢。
你们是哪路神仙啊?
一眼望去的历史,穿越了多少年?
这是进入希尔凡宫的门票,不能留作纪念,我只好从检票员那里借一张用用,这是古城的标记,牛头是古城,两只老虎是城墙,保护着古城。
建于14—15世纪的希尔凡宫,是由希尔万沙家族建的,是一座典型的阿塞拜疆式宫殿,也是巴库城的必游之处。
这位地陪帅哥赵瑞,只看名字想不到他是老外,细心地讲解着希尔凡宫。
宫中所用的各种器物乐器等。
上面刻有花鸟鱼等精美图案的托盘。
每一个角落都有精美,每一个精美都是智慧,
每一件展品都值得驻足细观。
这是洗澡时穿的鞋,精美不硌脚吗?不怕摔吗?
这位是老总统,据说是普京的同学,是现任总统的爹,是现任副总统的老公公。
被毁坏的浴室遗址。
会议室不大,应该是八个门洞吧,总之,是四下透风的,不然热得无法进行会议和外事活动了。
走出希尔凡宫,来到一处网红打卡地。
学者?诗人?现在已经没有必要知道他是谁了,只要知道他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就可以了。
巴库的街景
这样的餐馆招牌是不是很有食欲啊!
沙拉里有特殊的香料、香草。
天天这样吃,不吃胖的人是对不起自己的人。
抗几个回家吧!
在滨海大道上看风景吧!
有没有感觉很热啊!
这位看着我们,似乎在说:这么热,这群人有病吧!
2016赛季“欧洲大奖赛”在阿塞拜疆巴库举办了F1大奖赛,所以这里有这么一个标志。
喜欢这样简而趣的椅子。
能看见温度吧!下午3点多,我们在骄阳似火的海滨散步?
我们忘记了这条海滨大道约有6公里,气温肯定超过30度了,我们走了多少呢?为了巴库的小威尼斯,不能半途而废吧!
累到要吐血,热得快中暑,总算是到了“威尼斯”,不知道是什么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这张是团友在游船上拍的。
街景,墙上的烤肉是不是很诱人啊!
喜欢这样的笑容。
下午我们有机会去逛逛街,扫扫超市,看看市场行情。
这个塑像是阿塞拜疆的作家和诗人NIZAMI,塑像下面的画面都是他作品中的人物。
长胳膊长腿的型男。
这个美丽的建筑是阿塞拜疆国家文学博物馆,上面的六个塑像,都是阿塞拜疆有名的诗人、作家,其中一位是阿塞拜疆的第一位女作家。
阿义兄弟的互动节目永远是亮点。
好吃的点心,只能用眼睛吃。
烤大饼的炉灶。
古城里也有这么一对儿,是亲戚吗?
美女处处有,这个最漂亮。
堵车在所有的首都都会有的。
在车里拍到的造型奇特的办公楼和各式美建筑,有点舍不得巴库啦!
巴库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聚集地,这里有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和拜火教,不同宗教的包容,以及欧亚文化的碰撞,古老的遗迹和后现代建筑的交织,漫长历史和沉淀的厚重的人文都为巴库增添着魅力,下次如果有机会可以在这里多住几天。
最后一站是火廟,也叫Ateshgah火神庙,在距离巴库市中心30公里的Surakhani村郊区的Apsheron半岛,它在不同的时期受到琐罗亚斯德教徒,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的供奉。是17世纪和18世纪时由巴库的印度移居者搭建起来的五边形建筑群。
广场很大,游客不多,景色不错。
梳小辫子的型男和大奔在这样的围墙背景下,是怎样的感觉呢?
石头砌成大门口,有古朴的年代感。
由于巴库周围有很多的自然火源,应该是天然气,古时火崇拜者会聚集在巴库,并建立起他们的寺庙和神圣的火焰,这个寺庙是古老的琐罗亚斯德教的火焰 - Ateshgah。
这里的火焰宗教仪式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甚至更早,建筑群的中心是一个建造在天然气出气口上的圆顶圣坛神龛。
一束长明之火在庭院中心静静燃烧,它如今不再承担宗教上的功能,只供人参观,只需站在这里,静静地看火苗跳舞,就是一种享受。
周围有二十多间展室,可以看看老照片和历史的印记。
老物件细看极美。
展室里有还原当时生活情境的场面。
没有一个胖子,那时候的人肯定没有三高病。
照片上显示着自远古时代一直燃烧的火焰,因此阿塞拜疆也被称为「火的土地」,应该是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吧!
能看出是和印度有关的图案。
美女就是美女,一身黑袍一袭黑纱,依然掩不住美丽。
地下的遗址原样。
这座庙和拜火教有关,但是在历史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印度教朝拜的地点,这个图案是不是很有印度感啊!
谁能讲讲这里面的故事?
阿塞拜疆最后的晚餐很丰盛,大家吃的很开心,原味的食品最美味啊!不过再丰盛也抵不过想家,是不是海底捞的火锅更好啊!
炒米饭使用了羊油,闻到香味了吗?
这个土豆烧牛肉很正点。
烤肉不是我的菜,牛肉羊肝鸡肉什么的混在一起,不美味也不养生,当然也会有人喜欢这一口。
甜品依旧贼甜贼甜的。
这里基本上是团队的客人。
离开晚餐的餐厅,去飞机场。
外观很漂亮的巴库机场,有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风范,由土耳其的Autoba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巴库机场着实惊艳!一座城市的机场也是一个景点,它像一座由设计师运用混凝土和金属构成的未来主义作品,内部装饰极具创意与线条之感,让到来和离开的乘客在此拥美的艺术
体验。
内部的感觉也很别致啊!相同的几何图案覆盖了天花板和地砖,以及一切目中所及的地方。
离开的时候,机场的汇率可以给后来的朋友一点参考吧!
设计师颠覆了机场开阔的空间结构和横平竖直的线条形象,创意性地将一些自然的理念融入了机场的内部设计。
在机场看到这个带着鹰隼的帅哥,后来居然跟我们同一架飞机。
在巴库飞往多哈的飞机上,有两位阿拉伯人士带着鹰上了飞机,据说只有卡塔尔航空和阿联酋航空允许带鹰隼上飞机,而且鹰隼是要买全票的,可见阿拉伯人爱鹰隼的程度,有钱就是任性。
在飞机里用手机拍的最后这张高空照片里,突然发现了火炬塔的影子,正是阿塞拜疆国旗的颜色—红绿蓝,居然还有里海里的倒影,一掠而过的模糊影像,也没舍得删去,也同我们的这次蜻蜓点水般的三国之旅吧!
最后还是把阿塞拜疆的概况附在后面吧!
阿塞拜疆共和国简称阿塞拜疆,国名意为“火的国家”,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湖岸线长456千米。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
公元11~13世纪阿塞拜疆族基本形成。
11~14世纪突厥人、蒙古人入侵。
16~18世纪归属伊朗。
18世纪中叶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封建制国家。
19世纪北部并入俄罗斯帝国。
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
1920年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36年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在苏联时期,阿塞拜疆和俄罗斯是仅有的两个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共和国。
1991年2月6日改名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10月18日宣布独立。
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
人 口:截至到2018年1月1日,阿塞拜疆全国总人口996万人。
网摘部分相关文字,仅供参考。
谢谢观看!
推荐阅读
静心觅静7.1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