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二)
民俗风情之旅
2015年1月20日
早上8:00不到,夏师傅已在酒店大堂里等我们了,约定8:00出发。昨天晚上与夏师傅商量沟通后,优化行程计划。今天的行程算是民俗风情游:游览并了解西双版纳最大的少数民族--“傣族”;我国第56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被划归为布朗族的克木人。
8:00我们准时出发。由于时差的关系,这时天还没有大亮,并且下着小雨。车出了市区进入国道,路况不错,约9:30到达基诺山寨。
基诺山寨位于景洪市东北部基诺乡巴坡寨,东经100°53ˊ33″,北纬21°53ˊ11″,平均气温18—20℃,距景洪23公里、勐养6公里、基诺乡政府3公里。这里是西双版纳州基诺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全国唯一一个最全面最集中地展示并以基诺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是了解基诺文化最重要的窗口。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基诺是民族自称,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年6月经民族确认,成为中国的第56个民族。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总人口只有两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到达基诺山寨时雨已停了,夏师傅为我们买好了门票并关照我们跟着导游。几组散客拼凑在一起跟着一位基诺族的男孩(其实他已28岁了),开始了基诺山寨的游览。
基诺山寨的入口形状像个大鼓,大鼓是基诺族的吉祥物。
进入山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散布在路边和树上的牛头骨盖。据导游男孩介绍,基诺族男孩到18岁时,必须亲手杀死一头牛,才算成年,牛头就挂在树上或放在路边。我们问导游:你18岁时杀了牛没有?害怕否?导游回答:当时非常地害怕,但是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上。由于他个子小,力气也小,捅了两刀,才捅到牛的致命处。虽然他表示当时他很蔫,但我们一致认为他很勇敢,毕竟是一头成年的牛啊。想想我们18岁时,有没有勇气拿把刀对着牛刺去呢。
顺着台阶往山上走,在一男一女雕像前,导游介绍说这是他们的祖先,男的叫玛黑,女的叫玛妞,玛黑和玛妞是亲兄妹。由于洪水,玛妞和玛黑的母亲将他们俩放在一个大鼓内才辛免于难。为了不让他们的民族消亡,玛妞和玛黑决定繁衍后代。因为是近亲,所以他们的后代脑子都不好使。为了优生优育,现在允许与外族通婚。
由于是“舅舅的后代”,故在基诺族一切由舅舅说了算。如果要娶基诺族的姑娘,必须要舅舅同意,搞定姑娘的父母没用。同时大鼓也成为基诺族的吉祥物。
在山上一座被称为“卓巴房”的民居用于展示“舅舅的后代”们的日常生活。当地的房子都是用木头盖的,这木结构的房子都是有棱角方木构成,因为蛇爬不上来。一楼是仓库和牲口饲养地,二楼是卧房和生活空间。“卓巴房”展示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有竹子做的生活用品等,有卧房,有劳作间。
在劳作间,几位妇女正在织鲜艳的土布。还有一些后代们围着火盆嗑瓜子聊天,展示他们休闲的生活状况。
一间挂满玉米的房间,并不是粮仓,而是为老鼠准备的。当地老人坚信粮食是由老鼠带来的,所以这些玉米是孝敬老鼠的。
走出“卓巴房”,有一场基诺族青年民族歌舞的表演,同时免费品尝烤猪肉和甜玉米。在一广场上,基诺族青年唱歌、跳舞,最后与有客互动把演出推向高潮,同时基诺山寨游览也接近尾声了。
离开热情好客的基诺青年便下山了,途中有些喷火等小表演、品尝当地的普洱茶和米酒。虽然时间不长,但也基本了解了基诺族的风俗,知道了她是我国第56个民族。
中午12:00,告别了基诺山寨。经过45分钟的行驶,我们到了勐罕镇的曼景村。傣族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民族,而曼景村只是众多傣寨之一。
傣族称靓女为“哨哆哩”,称俊男为“猫哆哩”。而后演化为女人都称“哨哆哩”,男人都称“猫哆哩”。
曼景村现有约100多户人家,1000多人口。以前都是傣王的奴隶,为王宫编桌子、椅子、打首饰等。电影《孽债》、《玉观音》就在这村子里拍摄的。
一进入傣寨,一位“哨哆哩”接待我们,并带我们去她家。据她介绍,她们村共有十四位像她那样有文化、会讲普通话的“哨哆哩”,作为接待员每天为游客介绍傣族的风俗民情,不用上山割胶,也不用下地种田。每天从早到晚接待游客,没有工资,也没有奖金。家里的农活政府会安排人做的,她们都是为寨子服务,宣传傣族文化。
傣族的民居与基诺族相差不多,都是一楼仓库和饲养家畜,二楼是居住生活空间,所不同的是基诺族看上去较原始。
我们去的那家从房屋建筑上看貌似不怎么富裕,很破旧的感觉。门牌号倒是不错,88号。
上二楼脱鞋进入她家的客厅,摆设很简单,里面的家电相对上海都过时好几波了。问可不可以拍照,回答不能,并说客人也不能进入卧房。
我们围着覆盖着绒布的小桌,坐在小凳子上,听着这位“哨哆哩”慢悠悠地介绍傣族的风土人情。印像最深刻的是傣族婚嫁风俗与汉族正好相反。傣族是男子嫁到女家,而且在正式结婚前必须在女家干三年活。男子嫁妆有大到拖拉机、摩托车,小到家用电器等,所以说男人是赔钱货。在当地生了女孩,杀猪宰牛庆贺三天,生了男孩,一个鞭炮都舍不得放。
男孩一到9岁,就被送到寺庙当和尚,如果不当和尚是嫁不出去的。在寺庙里,小男孩要学习傣文、经文,天文地理,学习手工艺等,到十八岁左右就还俗出来。傣族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传男不传女,只有在寺庙里才能学到。
女孩虽然会讲傣语,却不会写也不认识傣文。但女孩可以上学校学汉语,上高中,上大学。
这村子是2005年对外开放的,为了不使银器打造工艺失传,政府特批每年5吨银子毛料,给村里的老人打造各种银器件,供游客们选择(有价的)。
这位“哨哆哩”掀开小桌上的绒布,玲琅满目的银饰品展现在我们眼前,有实用的碗、筷,精致的小挂件,花哨的发卡,粗旷的腰带等等。边听“哨哆哩”的介绍边仔细地看这些饰品的打造工艺。只可惜此行程没有购银饰品的计划,只能对“哨哆哩”说声抱歉,并再她家的“功德箱”里每人捐了5元钱后离开了她家。虽然时间不多,但基本了解了傣族风俗民情。
出了村子,夏师傅带我们去吃了傣味。说句实在话,吃一次还可以。
下午2:00,我们到了热带雨林谷公园。说是公园,其实是介绍、认识克木人风俗的一个展览地,2006年对外开放。
克木人(百度)是亚洲中南半岛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老挝、越南和泰国。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克木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在中国的克木人约几千人。克木人一直以傣族自居,取傣族名字。但无论是语言还是习俗,克木人都与傣族不同。直到2009年,克木人才被划归为布朗族。而实际上,克木人和布朗族也没有多大的关系。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克木人一时无法适应布朗族的民族身份,他们仍然称自己为“克木人”,或“布朗族克木人”。
在进园口,每位游客包括导游必须按“克木人”风俗,用“观音土”泥浆在脸腮上或额头上涂抹一下,不然会遭到克木人的人生攻击。
我们的导游是一位20多岁的小姑娘,脸腮上已涂有两杠。据她说,每进一次就抹一杠,从早到晚如不擦掉就会成大花脸了。
导游边走边介绍,克木人与你打招呼会喊出“呼哈”,你也得回应“呼哈”,千万别喊反了,“哈呼”是要同他PK的意思。在整个山林间,“呼哈”之声此起彼伏。
我们沿着上山的小路走不远,就见一克木人在我们头顶上呼啸而过,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显示克木人有居住在树上的习性,采摘果子、猎捕动物的技能。
再往前走,一群克木少女拦住我们,要我们与他们手拉手一起跳舞,体现克木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再往上走,沿路搭建了一些简易屋棚有些老人和小孩,展示克木人的生活起居。
在这山上有一段树与树之间架起的简易桥,供游客们体验在原始森林里行走乐趣。
最后到达一个简易舞台,观看克木人的歌舞表演。舞台上的小伙和姑娘们估计是山下请来的,因为她们与我们刚才手拉手跳舞的姑娘不是一个类型的。
表演结束,举办方请了一位书法家上台挥毫泼墨,随即墨迹当场拍卖,起价200元,结果只有一人举手。
看完表演和拍卖,就下山了。问导游克木人真正的居住地在何方,回答最近的要走8里山路。在下山的途中有一处克木人表演赤脚在碎玻璃上行走和用刀砍自己的脚等。
在山路旁的竹林间,挂着涂满各种颜色的竹筒。导游介绍说这竹筒里是放着胎盘。克木人同族通婚,生下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差,将胎盘放在竹筒里是为了祈福。
通过介绍和模拟地观看,给我的感觉克木人很落后、原始。据介绍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来拯救濒临消亡的民族。目前在中国的“克木人”只有几千人。我想将来“克木人”多了,会不会“克木人”从布朗族脱离出来,成为我国第五十七个少数民族---克木族?
推荐阅读
扁舟听雨3.8千18
M42****61933.4千7
雨中行yzy4.3千11
荷香微风6.7千11
鳳應吶5.1千11
EchoChen1231.1万20
xinyi20091231.6千0
_wech****418312.8千12
li****oqd2.5万22
自由鸟先生4.9千12
酒似歌5.6千11
相思赋予1谁2.1万14
紫竹20036.1千13
米八生3.6万14
M38****73201.7千3
M38****73201.7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