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亭子上,剪纸勾勒出的小村落
横峰

亭子上,剪纸勾勒出的小村落

出发时间

7

行程天数

1

和谁出行

和父母

每个乡村名字背后都有可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建村史。亭子上这个村庄的名字听起来文艺范十足,其实它特实诚。当初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有个亭子才叫“亭子上”。古代这里是上畈通往弋阳、铅山的必经之路,因为途中设有亭子,被人叫作亭子上。

亭子上是一个小村庄,当地仅有76户,287人。村子面积不大,一条道路将它分割。我们沿道路向右拐就进入村子内部,村子的一旁小溪流经,岸上茂林修竹,几棵上百年的樟树围在一起细数着村子过往的时光。

向前走就能看到一座用红石堆砌起来的老房子,上面印“慢时光”三个字。门口的秋千,旧瓦罐种植的盆景,老房子改造的民宿?还真不是,走进去一看摆放着两排木长凳,这里貌似是村民开会的地方。房子共有三间房,一间图书室,一间储物间堆放了大量的宣传物料,还有一间作为村里的广播站,厨房内的土灶台,不由让人联想起从前的旧时光。

当然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参观剪纸文化展示馆。亭子上又被人叫做“剪纸村”,这里有着几百年的剪纸历史。在清朝时期,莲荷出了一个进士叫腾经。每一个优秀大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离不开一个善于引导的母亲,比如腾经的母亲。

腾经的母亲习得一门剪纸手艺,她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剪纸的方式来引导腾经。在儿子出发为官时,她将剪好的一代清官赭亭侯,亭子上的祖先张九龄等人物剪纸放入儿子的行李中,希望他能做一个正直的清官。

当然腾经也不忘母亲的叮嘱,成了一个为人正直守护一方百姓的清官。腾经先后过任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翰林院掌院学士等职务。在1911年,他请辞回乡任横峰县高等小学校长。

腾经的母亲不仅将自己剪纸兴趣同亲子教育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她的这个技能在当地流传下来。腾经母亲喜欢剪纸,还喜欢将自己剪纸赠与村民。众所周知剪纸是传统农耕文化的展现形式,因此藤母的剪纸内容多是与节庆、丰收主题相关。就这样亭子上同剪纸结缘,日后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剪纸村”。

现在剪纸展示馆内大多存放着是横峰剪纸非遗传承人周于坊的作品,他创作的作品《西游记》、《清明上河图》,长篇剪纸《五十六个民族》、《方志敏》等系列剪纸,都在剪纸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受母亲的影响,周于坊的剪纸兼具南北两派的特点。在他的作品既有南派剪纸的细腻,也有北派剪纸的写意。据说他人本有机会也会在这里授课,教小朋友们剪纸。但很遗憾,由于当时展馆没开门,我们没能看到周于坊的作品。

对了,亭子上除了是个剪纸村外,还是一个不错的拍照打卡点。在村内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旧时的亭子,也许它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2019-07-30发布 阅读量3.2千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问答
29
14
10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它来了它来了,它带着四季走来了——铺矿火车小镇
在地图上你压根就找不到铺矿火车小镇这个地点,但这不代表这个点不存在。为了找到铺矿火车小镇,我们来到了

葛乡横峰1.8千7

有皇室后裔背书的小村庄究竟有什么——重石李家
白墙青瓦清一色的徽派建筑,十个江南村庄九个都长这样,早就审美疲劳了,但走进李家村让人觉得这里本来就应

葛乡横峰5.4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