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米酒传统制作工艺揭秘,尤其是第八道工序用火来烧,太神奇了
出发时间
1月
行程天数
4天
人均花费
1.9千
和谁出行
和朋友
旅行中,我们除了欣赏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品尝独特的地方美食之外,还要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尤其是一些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更是能增长见识。在江西赣南的龙南市,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客家围屋之都的古老围屋建筑艺术,更是见识了众多的客家传统文物遗产。
渔仔潭围是世界围屋之都龙南市的一个较有名气的客家围屋,它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因流经此地的濂江河在此形成了一口深潭,潭中鱼虾成群,于是人们称这里为渔子潭围。据了解,该围屋的外墙和炮楼,均采用桐油、石灰夹卵石浇浆构成墙体。进三重门的围屋大门(正门)的门楣为半月形,外门页包有铁皮,二道为木门页,三道门五柱顶立。围屋四角建有四座四层高的炮楼,尤为壮观。是龙南客家围屋中山水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围屋代表,而且它还集客家民俗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保存了客家酿酒的传统工艺。
客家米酒是客家著名的特产,醇厚绵柔,古人赞酒曰“开坛十家醉,把盏百里香”。而渔子潭围正好保存了完整的酿酒工艺,我们在这里也有幸看到了它的工艺流程。
据当地老人介绍,客家米酒主要有八道工序,第一道是选择酒曲。酒曲在民间有专门制作酒曲(俗称酒饼)的师傅制作出售,一般分为甜饼、苦饼,可以依个人所好和家庭需要进行选择。
第二道是浸泡糯米。客家米酒是选用当地秋季产的糯性强的糯米来制用,可能其它的糯米也可以做,但效果却不一定有客家米酒的好,把糯米淘洗后,用当地的井水浸泡,一般要浸泡4一8小时(具体要根据季节而定,一般气温高则时间短,反之亦反),直至浸透为止,用手抓握有胀熟感为最好。
第三道是上甑蒸制。在甑屉上蒙上干净的纱布上倒入浸好的糯米,沥净水即可上锅,旺火至糯米熟透(食之粘牙,无嗑牙和生米味即可)。此间,有一种祭灶神的仪式,点燃香火蜡烛插在灶台上,保佑蒸一缸好酒。第四道则是拌酒曲。把蒸熟的糯米饭取出摊凉,有的取井水浇凉,以不沾牙,不烫为宜,但也不能让其凉透。把酒曲用冷开水或井水泡化拌入并拌匀,酒曲的多少则有相应的比例,具体的比例渝帆在这里就不揭秘了。
第五道是发酵,也就是将拌好酒曲的糯米倒入酒缸,用手稍用力压实,并在中间开一拳头大小的酒井,用竹簸箕做盖盖上,放入酒篓,然后让它自然发酵。发酵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酒缸内壁是否有水汽,若有则用干净纱布抹干,不能让它流入酒体内,否则制出的米酒很容易变味。
第六道工艺是出酒。发酵期视气温而定,一般在1-3天即可,以酒井内溢满为准。此时,即已做成酒酿糟,将准备好的冷开水按糯米量的比例参入,将酒酿糟打散搅拌均匀,4-10小时后即可。用纱布蒙在容器口上,用手将酒酿糟捞出成团挤压到容器上,纱布滤去残渣,此时,俗称生酒。至此,米酒就已制作完成。
第七道工序叫烧酒。也就是将米酒盛入锅中,用火烧开。烧开后有很多气泡浮在面上,此时需要用器物将酒泡刮掉,直至无气泡为止,这样的酒当地人称之为熟酒。第八道工序叫酺酒,也就是烧好的米酒倒入一种带有扣碗盖的焙瓮内,将焙瓮放在地上,把碾米后留下的谷糖在焙瓮四边将其包围并点燃。此时,明火、暗火、余热一起,夹杂着谷糖之味一起将台内米酒焙熟,一般需在4-6待台内散出浓郁特有的酒香味,即可取之食用。
据老人讲,客家米酒酺酒之后就可以喝了,在我看来客家酿酒与很多地方的民间酿酒其实大同小异,但唯有酺酒这道工序比较特别,据说按照这种方法酿制出来的米酒酿造出来的米酒甘醇平和,气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冲鼻,且饮后不会头痛,具有活气养血、活络通经、补血生血、润肺之功效。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
推荐阅读
渝帆3.5千6
渝帆4.1千10
渝帆4.3千9
乐玩日志1.9万12
渝帆3.2千6
夢想家筱倩1.1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