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赤城山国清寺
出发时间
10月
行程天数
3天
人均花费
400
和谁出行
和朋友
深秋的一个周末,同学邀我去浙江的赤城山小聚,我欣然前往,因为每每和老同学相处总能找到一点学生时代的感觉。能和大家共同回忆起校园的经历,回顾同学少年的往事,那样的感觉真的很好。而且这种农家乐形式的小聚十分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屋,有大把的时间在农家的房前屋后转悠,节奏很慢,也很适合我们这样年龄段的人。
这次农家乐还安排了两个游玩景点:赤城山和国清寺。这是两个并不十分有名气的景点,但一圈玩下来感觉蛮有意思。
我们是到达农家乐后的第二天上午前往赤城山游玩的。来到赤城山的山脚下,我们举目朝山巅望去,秋天的赤城山气象万千。此山为丹霞地貌,山石中的氧化铁成分让山体呈现出暗红色。山上被茂密的树林包裹着,树叶有的墨绿,有的焦黄,有的微红,色彩斑斓。山顶有一座古塔,那是一座方形砖塔,叫做粱妃塔。宝塔始建于南北朝,距今有1700多年,以后屡毁屡建。但现存的宝塔棱角分明应该不会太古老,没有那种历经岁月磨砺的沧桑感。宝塔在阳光下傲然屹立,当之无愧地成为视觉的中心:高山,树林成为宝塔的陪衬,蓝天,白云成为宝塔的背景。
收回眼光看近处,我们的面前是一条上山的小路。上山的路是石板台阶路,灰褐色的石板路长长的向着山顶延伸,犹如一根飘带,从松林里穿过,在山腰间缠绕。这条山路对我们在城市中生活且又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同学中有腿脚不利索的果断放弃攀登,但多数人不惧艰辛,选择了挑战。
爬山已经不是我们这些正步入老年人行列的退休工人的强项。我们便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因而爬山选择的目标不是山顶,而是山腰处的济公院。那里不是很高,山路也不算陡峭。慢慢攀登吧,权当是晨练。
山区早晨的气温也很适宜,不高也不低,适合我们爬山。于是我们义无反顾地向山道走去。但毕竟我们都已经年过花甲,走不了多少山路就有点气喘吁吁了,身上也微微出汗。好在此时山间的微风吹过送来阵阵凉意,驱散了身上的热气。同时微风也送来山野里的清新空气,这里漫山遍野的树林每时每刻都产生极其丰富的氧离子。我想这里注定是一处绝好的氧吧,是洗肺的好地方。浙江省多山地丘陵,这样的地形地貌有利于涵养水分,有利于树木生长。因而浙江省全省的森林覆盖率达60%,属于很高的水平。我们在山道攀登,大口的喘气,吸入清新的山野空气,这相当于作了一次肺部保养,想想觉得挺不错的。
我们沿着上山的台阶一路走走停停,爱美的女同学打扮的漂漂亮亮,不时在山路中拍照留影,这让我感慨似乎又回到年轻时的岁月。的确,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留下美丽的倩影是让人愉悦的事。放松心情去欣赏美景,享受美景,融入美景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就这样大约十几二十分钟便攀登到了半山腰的济公院。
今天的济公院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纪念济公大师而建造的。分为东西两院,其中西院就是少年济公读书处。现在院中供奉济公佛像,陈列有关济公文化的物品。
传说中的济公活佛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南宋时期的僧人,就出生在赤城山脚下。最初他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
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但他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他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喜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等。所有这些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因而济公深得百姓爱戴。他为百姓做过的善事经过数百年的流传演绎,被蒙上神话的色彩,久而久之终将济公奉为活佛。
站在济公院凭栏远眺,晨雾还没有完全散尽,远处的山峦起伏绵延,在薄纱般的晨雾中显得虚无缥缈。远远近近山峰都被密密的树林覆盖,这里的树林是针叶阔叶树混合树林,松树依旧郁郁葱葱,阔叶树已经泛黄,秋叶在和煦的阳光下展现出秋色的灿烂辉煌。
在济公院浏览一番后便下山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并不觉得艰难的山路,下山时感觉有点陡峭。下山时对膝关节的冲击比较大,好几位同学下山时膝关节隐隐作痛,于是同学间相互帮扶着慢慢下山。那场景现在想起来还感到格外的温馨和甜美。同学中有特别爱说俏皮话,给下山的同学增加活跃的气氛。时不时冒出一句特别可笑的话,往往引得大家开怀大笑,山谷中回荡着开心的笑声。我也被逗得哈哈大笑。真要感谢我的同学拍下了这有趣的一刻,让我看到我当时无拘无束的笑容。
在距离赤城山不远处有一座古老的——国清寺。也就是济公最初皈依佛门的那座寺院。寺院始建于隋朝,距今1400多年。但如今这里隋朝的痕迹不多了,据介绍现存庙宇的建筑是清代建造。隋朝的印记有两处,一是隋朝的梅花一株。是由隋代高僧亲手种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国内最古老的梅树。隋梅位于在大雄宝殿右侧围墙内,梅花树干并不粗壮,从根部分成两股扭曲着执着地向上生长着。不少枝干已经开裂,树皮呈黑褐色,树叶大多落去,只有少数枝干的端头还有些绿叶。隋梅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给人以苍凉的感觉。同时又显示出梅花坚韧和顽强地生命力。
另一处隋朝的印记是国清寺外不远处有一座隋塔。该塔六面九级,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建造别致,砖砌塔壁上还精雕着佛像。这塔木结构基本腐朽,砖石也风化严重,塔顶的琉璃瓦早已脱落,古塔以这样的残缺之美苍凉之美展示给世人,迎来送往天南地北的游客。
我们在国清寺内还看到寺院的空地上的晾晒着很多稻谷。都是刚刚收下的稻谷。晒场上还有不少装运稻谷的箩筐,箩筐上清晰地写着“国清禅寺”的字样。显然这些稻谷属于国清寺。这是很古老也很有趣的社会现象。这表明国清寺如今还拥有田地,也就是“庙田”。庙田一般由旧时政府拨给,也有是信徒捐献或由僧侣筹集资金购得。国家免其田赋,禁止买卖。田地一般由庙宇的主持掌管。是寺庙维持生计的重要收入来源。国清寺地上晒的稻谷应该是庙田里的收成。
游览国清寺,虽然时间不长,但看到了古老的梅树,古老的塔,还看到古老的“庙田”现象。值了。
推荐阅读
jinsefengchen1.1千0
俊二哥6.4千14
暮秋子1.2万11
老虎_Liu2.6万11
朱桀的行走笔记6.5千12
何陈文3.3万0
行影1356.9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