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西孟加拉邦

第4985回:东方的威尼斯达卡,气候流离失所移民

行程天数

1

人均花费

300

和谁出行

一个人

【黃劍博采風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仙佛道緣環宇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4985回:东方的威尼斯达卡,气候流离失所移民

气候流离失所者多。

全球变暖加剧暴雨。

人口稠密的季风区。

培养人才难,培养产业更难。


没有产业,程序员也只能去搬砖。

洪灾不是风景线,却是社会断层线。


不能富人把地球加热了,却让穷人承担后果。

亚洲多地暴雨和洪灾频发,全球变暖或是助推力。


气候变化夺走家园,世界如何面对“气候移民”?

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空气就可以多容纳7%的水汽。


到 2050年,孟加拉国将有超过 1900万国内气候难民。

逐渐变暖的全球气候或许会在未来导致更多的异常天气现象。


孟加拉国地势低洼,河流纵横交错,长期以来饱受自然灾害之苦。

飓风每年使该国11万人离开家乡,洪水每年平均造成100万人流离失所。


孟加拉气候难民:赖以为生的故土被淹,大城市无以为生,他们要何去何从?

虽然这里的居民已经习惯了季节性的洪灾,但这次灾情状况不同,而且洪灾会越来越严重。

由于越来越频繁的热带气旋和洪水及河流的侵蚀,这个拥有1.7亿人口的贫困三角洲国家将面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流离失所潮。

地势低洼的孟加拉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数百万人面临流离失所的风险——由于海平面上升、河流侵蚀、气旋风暴和咸水入侵,他们成为气候难民。

随着气温升高,海洋、湖泊和土壤中蒸发的水量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因而变多。所以当暴雨形成时,会有更多的水蒸气凝结成雨滴,为暴雨的肆虐提供了“弹药”,随之而来的洪灾可能频度更高、危害更大。

众所周知,东亚和南亚有大面积地区位于地区季风区,每年夏季都会受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季风控制,而季风常常并不稳定,经常带来高强度的降雨。英国威尔士、斐济、孟加拉国等国家的一些地区,河水、海水淹没家园,几近灭村,很多社区迫不得已,只能全体撤离,当中的挑战远远不止于不便。

旧日家园已然物是人非,搬去大城市又无以为生,寻找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正成为当务之急。


自2017年6月以来,孟加拉国及其周边区域至少1200人死亡,超过4100万人口受到暴雨和严重洪灾的影响。现在暴雨天气状况还在向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移动,预计将造成更多的损坏。大雨一直持续,目前仅在孟加拉国,

就造成142人死亡,灾情还影响到了其他850万人。共有61877公顷耕地被“完全毁坏”,这里是稻米的主要的产区。在洪灾最严重的地区——首都达卡北部和西北部这种基础设施状况比较薄弱的地区,通往部分村庄的路线也被完全切断,公路无法通行。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31.5%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对于该国北部依赖农耕的人口而言,即使是农作物产量的略微下降就将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从印度洋沿岸的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到喜马拉雅山下的不丹和尼泊尔,再到西太平洋的日本,亚洲多国今年夏季都遭遇了严重的暴雨和洪灾。印度已有至少9个邦出现灾情,上百万人受灾;孟加拉官员直言该国三分之一的国土淹在水下。

“世界必须分担对‘气候移民’的责任——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事件,如海平面上升、河流侵蚀、洪水和干旱,人们流离失所。”


在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气候变化已经成了威胁人们生存的问题。不断上升的海平面让基里巴斯的陆地面积持续缩小,更加频繁的风暴破坏着作物赖以生长的土地。有预测称,这个由33个小岛组成的国家几十年后可能会被从地图上“完全抹去”。

黄剑博发现最近几年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常见,对我而言,最明显的影响是坐飞机时,强对流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对穷国而言,极端天气就意外着死亡:比如三天前,巴新恩加省穆利塔卡地区发生山体滑坡。当地近几周来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面积46万多平方公里,西与印度尼西亚接壤,南隔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相望。全境有600多个岛屿,

人口只有深圳的一半。巴新大部分地区气候潮湿,年平均降水量2500毫米。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灾害中心报道说有超过二千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山体滑中坡埋,这场灾害造成了巨大破坏。

既然住在山上会因为发生山体滑坡而不安全,那么住在平原就安全了吗?也不一定,还记得去年加州的那场84年一遇的最强飓风吗?它导致洛杉矶万户大停电,

三年前四级飓风“艾达”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附近的海岸登陆。19年前的同一天,三级飓风“卡特里娜”在这里登陆后,造成了美国南部和东部多个州1800多人死亡,超过10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飓风灾害事件。


在搬到首都达卡的一个贫民窟之前,孟加拉人孙逊萨勒玛一家曾三度失去家园。

“我还记得我们的房子是如何完全被洪水淹没的。那是如此之快,屋顶的尖角在几分钟之内就消失了。”萨勒玛近日对法新社回忆起了一次惊心动魄的灾难,“那条河很凶猛,它逐渐吞噬了我们所有的农田,有一天它来到了我们家附近……我们的果园、家园——什么都没留下。”

近年来,大量人口涌入首都达卡,该市最大的贫民窟中居住近二十多万人,他们大多数都是气候移民。但当人们认为自己终于搬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时,达卡也开始出现地面沉降。专家表示,随着近年来达卡人口激增和城建规模扩大,地下水遭过量开采,湿地快速消失,这导致当地地面下沉问题严重。

达卡位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北岸,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城市以及南亚主要城市之一,人口超过1500万。被称为“清真寺之城(City of Mosques)”。

达卡历史悠久,建于15世纪,20世纪初成为商业和学术中心,1947年成为东孟加拉省省会。1956年为东巴基斯坦首府。1971年在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东巴基斯坦独立后,改称孟加拉国。市区位于海拔6-7.5米的冲积阶地上,郊区为肥沃的三角洲平原。产黄麻、稻米、甘蔗、油菜籽等。与其南16公里的河港纳拉扬甘杰连成一片,为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和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达卡有棉纺、黄麻、食品加工、造纸等工业。传统产品有刺绣、丝织品、珠宝等。交通发达,为全国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枢纽,与国内吉大港等地和国外都有航空联系。市内多古建筑和清真寺。设有达卡大学、工业和技术大学、农业大学、核科学训练与研究中心和图书馆。娱乐设施有运动场和拉姆纳公园。市东南12千米有纳拉扬甘杰工业卫星城,为河港和黄麻工业中心。

达卡曾经获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为(全球)“人力三轮车最多的城市”,这就是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这个号称有“三轮车之都”的城市,至今依然把三轮车当做主要的交通工具。当你到了达卡,给你的第一印象就是拥挤,

虽然达卡的失去面积只有360平方公里,却生活着超过1600万的人口,人口密度非常大。但是能给你拥挤印象的不是人流而是道路上川流不息浩浩荡荡的人力三轮车流。这种车流已经成为了达卡的最大特征了。据了解,整个达卡拥有超过222万辆的三轮车,是世界上三轮车最多的城市。

达卡面临世界上最严重的交通拥堵。这座城市缺乏有组织的公共交通系统。三轮车和嘟嘟車是该市的主要交通方式,每天运行的人力车接近40万辆,居世界各城市首位。但是,其中只有大约85000辆人力车获得市晸府的许可。相对低成本、无污染的三轮车优于私家车,后者才是达卡拥堵的主要原因。 2022年12月28日,孟加拉国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达卡地铁6号线一期开通。

在达卡这种人力三轮车被称为“瑞科沙”,是当地人短途出行的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而且这些三轮车的车身和车棚上都被图画上各种图案,五颜六色的,最常见的是孟加拉虎图案,还有画美女的、花卉的、甚至回教传统装饰的。

因为这些三轮车的司机相信三轮车越漂亮越能够招来客户。这也形成了一个三轮车的的衍生产业,在达卡就有一个街区,是专门做这种设计的店铺,都是些无名的画家,根据车主的要求在车子上勾画出他们要的图案。

达卡出现这种三轮车多如牛毛的现象是跟他们的经济有关的,孟加拉本来就属于落后的国家,自然也就没有多少钱去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就不用说了,有公交车,但是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各种机动车辆也不是普通民众能够消费的起的,使用燃油的车辆,不说车辆的保养费,单单油费就不是很多人能够负担的,孟加拉可不是石油出产国家,费用可想而知。

人力三轮车却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买回来之后不需要专门去保养,也不需要花钱买燃油,结构简单,出现故障,很多三轮车车主自己都能够修理。而且三轮车不但能够拉人还能够拉货,很多家庭买一辆三轮车平时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还能兼职拉货,所以三轮车成为了孟加拉的主要交通工具。

达卡是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专区首府。达卡坐落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北岸,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南亚主要城市之一,达卡有着丰富的历史,其颇具民族风情的穆斯林纺织品非常闻名。

达卡旧称贾罕吉尔纳加尔,1608年由莫卧儿帝国孟加拉地区总督苏贝达·伊斯兰汗建立,在17世纪是世界性的穆斯林贸易中心。然而,达卡的现代城市建设主要始于19世纪英国殖民时期,并迅速成为仅次于加尔各答的孟加拉地區第二大城市。

1947年印巴分治后,达卡成为东巴基斯坦的行晸首都,并在1972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的首都。此间的20多年,达卡经历了各种混之乱,包括强制推行戒又严、孟加拉国宣布独行、军类事镇与压、战争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等。

达卡是孟加拉国的晸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和最多样的经济结构。达卡仍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供应短缺等多方面的挑战。最近几十年来,达卡增加了许多外来人口。

這座城市在17世紀崛起,成為莫臥兒帝國的省會和商業中心。作為孟加拉平紋細布貿易的中心,它是印度次大陸最繁榮的城市之一。達卡中世紀的榮光在17世紀和18世紀達到頂峰,當時它是歐亞大陸各地商人的故鄉。穆加爾人以精心佈置的花園,清真寺,宮殿和堡壘為城市裝飾。

這座城市曾經被稱為東方的威尼斯。在英國殖民治下,這座城市引進了電力,鐵路,電影院,西式大學和學院以及現代化的供水系統。 1905年後,它成為孟加拉東部和阿薩姆邦的重要行晸和教育中心。 1947年,英國殖民統治結束後,它成為東巴基斯坦的行晸首都。 1962年被宣佈為巴基斯坦的立法首都。 1971年,它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的首都。孟加拉國憲法第5條宣布达卡為共和國首都。

达卡所在的区域最早成为有人定居的城市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一地区曾被佛教王国迦摩缕波和帕拉帝国统治,直到公元9世纪时被印度森纳王朝所控制。

许多人认为该城得名于巴拉尔·森纳12世纪时在此修建的达嘎湿瓦力神庙。达卡及周边地区在那一时期被划界为“孟加拉地区”。该城由Lakshmi Bazar、Shankhari Bazar、Tanti Bazar、Patuatuli、Kumartuli、Bania Nagar和Goal Nagar等贸易中心组成。森纳王朝之后,达卡相继被德里苏丹国的突厥和阿富汗统治者统治,直到1608年莫卧儿人的到来。达卡拥有2000多座建于16世纪至19世纪的建筑,它们是达卡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例如拉尔巴格堡、阿赫桑曼济勒、星清真寺、查克清真寺、侯赛尼达兰、亚美尼亚教堂、达卡门、达蒙迪、玫瑰园宫、大驿站、小驿站、达克什瓦里寺、斯瓦米巴格神庙、时母庙、达玛拉吉卡佛寺、圣玫瑰堂和波戈斯学校。

在旧达卡的达卡萨达尔加特、阿玛尼托拉和法拉什干地区,仍有许多殖民建筑。比纳特比比清真寺位于纳林达地区,建于1454年,孟加拉苏丹马哈茂德·沙阿(1435-1459)统治时期, 是该市现存的最古老的砖结构建筑。 英国统治期间建造的重要地标建筑包括旧高等法院大楼、孟加拉厅、寇松厅和米特福德医院。

建筑师路易·康备受赞誉的现代主义建筑国民议会厅,植根于孟加拉的地理和遗产,于1982年在达卡落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立法建筑群之一,

占地800,000 m2。 卡马拉普尔火车站由美国建筑师罗伯特·布希设计,是另一个建筑奇迹。独立纪念碑是这座城市的新地标,是为了纪念孟加拉国解放战争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而建造的。

達卡的學校數量為全孟加拉之冠,大學共52所,包括該國最古老的大學達卡學院(1841年建立),而達卡大學(1921年建立)則是該國最古老的公立大學。

与此同时,孟加拉国还赶上了最近一轮产业转移潮,接收了很大一部分从中国外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还包括多家国际成衣巨头。

多种利好因素作用之下,孟加拉国成衣出口从2011年的146亿美元暴涨到2021的389亿美元,甚至远超人口是其近10倍的印度。


但是,孟加拉群众的好日子经常是短暂的。

受高企的能源价格冲击,孟加拉国外贸逆差也急速扩大。

虽然地处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国是大米出口国,但仍需要进口小麦、大豆、原糖等食品。

此外,作为纺织成衣出口大国,孟加拉国每年还要进口大量棉、毛、化纤等纺织原料,而这些原料今年恰恰涨价最猛,这又把额外压力加到孟加拉国经济上。

孟加拉国依赖天然气进口以满足国内电力需求,但迫于国际能源价格飙升的压力,其自去年7月开始便停止了在现货市场购买天然气,并在国内实施滚动停电和减载用电措施,大量工厂不得不因此关闭,部分地区的日均停电时间甚至超过13小时。此外,为弥补预算赤字,孟加拉国还在去年6月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了45亿美元的贷款,这是其时隔12年后再度向IMF求助。

2020年底,一条新闻在印度炸了锅——曾经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的孟加拉国人均GDP居然反超印度。

曾经对孟加拉国充满优越感的印度人,这下脸上挂不住了,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向莫迪晸府发泄不满。与此同时,反面群也看到了机会,攻击老莫的印人无能。


印度民众:“下一次我们要和尼日利亚,索马里竞争”。不过,印度国内焦虑情绪倒也没持续多久。2021年印度逆转实现8.9%的“深V复苏”,经济甚至一举超过疫情前水平。


与此同时,孟加拉国执行的躺平晸策在德尔塔变异毒株面前也被快速破防,被迫实施局部疫情封锁,增速仅为5%。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印度人均GDP达到2280美元,小幅超过孟加拉国的2150美元,暂时保住领先地位,看来印度媒体暂时能消停会了。

与孟加拉国的产业结构相比,印度都算高材生了。印度出口中的高技术以及中等技术制成品比重,分别为11%和26%。同时,印度每年研发开支也达0.7%,比孟加拉国和越南都高。


印度虽然基础性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极其滞后,但由于其超大规模的经济体量而形成很强的“马太效应”,也催生出一批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财团。消费导向的工业产品中,印度也有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产业。除此之外,印度还有一些知识密集型产业。例如,以仿制药为特色的制药业。

这是因为,大部分南亚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严重依赖旅游、侨汇、务工获得宝贵的外汇,而需要大量进口能源、粮食、工业制成品。在新冠肺炎疫情新毒株和乌克兰危机的叠加冲击下,纷纷陷入大危机。

现在斯里兰卡已第一个倒下,晸府基本瘫痪;而巴基斯坦伊姆兰汗晸府此前也在动荡中下了台;尼泊尔晸经一天一个样地走向恶化。

孟加拉国有没有可能跟着南亚兄弟们的步伐,突然就垮了?根据孟加拉国央行数据,截止2022年3月底,孟加拉国的外债规模高达910亿美元,远高于外汇储备,贸易逆差叠加外债偿付,风险只增不减。

每一次全球性危机,经济基础脆弱的南亚国家总要遭殃,这与制造业发展滞后的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在历史上,雨热同期、气候适宜的孟加拉国就是全球黄麻的主产国,甚至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这里就产生了全球最先进的纺织业。

然而,孟加拉国的问题在于,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来源毕竟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其产业附加值在所有制造业中垫底。例如,低附加值的成衣产业占孟加拉国出口近85%,而剩下的出口产品也以其他纺织品和农产品为主,后者附加值甚至不如加工业。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孟加拉国出口产品中的高技术制成品仅仅为0.29%,中等技术制成品比重只有1.6%,产业技术水平低的背后是研发开支只有区区0.29%。孟加拉国很多为此忧心忡忡,呼吁晸府扩大科研投入,扩充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队伍,力求将研发开支增加至1.5%。因此,孟加拉国要想摆脱当前外汇危机,最根本的应对之策仍是搞产业升级,使出口产品更加多元化


2024-05-27发布 阅读量2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问答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印度 加尔各答|消失的唐人街
在印度旅行的途中,认识了澳门和山东的两个女生,那是已经到印度的半个月以后的事了,

松松不垮垮啊6.5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