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家穿越千年正定古城
出发时间
2月
行程天数
3天
人均花费
500
和谁出行
亲子
2023年春节刚刚过去,口罩也好了很多,今年很多热门景点爆满,干旅游的我实在不敢凑这个热闹,加上孩子快开学了,还有很多事情,于是想想就在北京周围找个地方玩吧,车程不能太远,早在3年前我就关注过正定,虽然城市不大,但是千年的古城的历史深深吸引着我,于是拿出3年前做的攻略,稍加修饰,就准备出发了。
预告片--
【关于行程】
D1:北京自驾到正定。午餐:郝家排骨,下午:广惠寺,临济寺,阳和楼,开元寺,元曲博物馆,府文庙晚餐:永乐门小吃。宿Iu酒店。
D2:上午:天宁寺,荣国府,赵云庙,午餐:王家烧麦。下午;王士珍旧居,县文庙,西城墙, 晚餐:夜市小吃。宿Iu酒店
D3:上午:隆兴寺。午餐:陈饸子村。下午:返回温暖的家。
【关于景点】
隆兴寺,广惠寺,阳和楼,南城门夜景,开元寺等。
【关于美食】
郝家排骨,陈饸子,王家烧麦,马家烧鸡,口口香烧饼,火车站夜市小吃。
【关于酒店】
酒店有很多选择,推荐住在古城里,阳和楼附近去哪里都方便。
关于作者--
网名嗨皮宠物。人称大汤姐,1997年开始导游工作、会印尼语。另家妹有一家宠物店。喜欢做宠物健康零食。长居北京 爱美食爱旅游爱动物爱分享。
Terima Kasih,让我拥有一份旅游的工作,可以走遍天涯海角,可以分享我的工作心酸快乐。 还会有人阅读我的游记,聆听我的故事 ,喜欢我拍的拙劣照片
Terima Kasih,天生的喜爱的小动物性格,在我的生活中离不开毛孩子,并且愿意为他们做健康宠物零食。 每每看回复里 有人说 有认真在读我的字 会因为文里的情绪而觉感同身受
Terima Kasih,我的家人朋友 , 让我因为旅游-成为我爱我 家人一种表现。温暖 哪怕只是短暂。 每每看回复。都会激励我继续坚持努力。
正片开始啦——-
清晨8点出发,北京自驾去正定很近,开车一路高速非常顺利,高速费大概90远左右,用时不到4个小时。
到了正定,肯定要吃网评第一名,郝家排骨,在正定有好几家分店,住的酒店附近就有,但是想想还是来总店吃吧,导航很准,门口停车很方便。
环境没的说,古色古香,貌似二层楼。服务还算热情,扫码点菜。
蒸菜小份味道一般。
当地特色,崩肝,有点味,肝很细,喝酒的应该喜欢。
主角来了,有小排和大排之分,服务员说小排好吃,大概10块吧,炖的很烂,容易脱骨,但是好像半成品做出来的,中规中矩吧。
玉米饼,枣饼味道还行,总之没有啥惊艳,只能说来到这里可以尝尝,人均60元。
正定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石家庄中部,太行山东麓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都是郡、州、路、府治所。正定县前身为真定县,最初为鲜虞国都城,后为中山国都城,建县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的东垣县,“真定”一名始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最终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为正定县。 县城内建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素有“古建艺术宝库”美称。
酒店临时定的,之前看的其他酒店都没有了,但是没有想到这个位置太棒了,就在古城中心,在房里就能看见华塔,去哪里步行就能到,美食很多,新开的,就是房间小点,但是价格美丽才100多。
古城里很多导览图,这点做的特好,很清楚,我们可以根据路线进行游玩
酒店对面就是广惠寺,全国现存的花塔仅有十余座,而广惠寺华塔是其中雕饰最为华美、布局最为独特的一座,堪称塔苑一绝。 初次来到正定古城的人,都会被它独特的造型所吸引,广惠寺坐落于正定广惠路(近燕-大街)。始建于公元785—804(唐贞元年间),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寺院兴盛时期东西宽196米,南北长239米。寺内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前殿、华塔、地藏殿。因寺内建筑仅存一座华塔,所以又称“华塔寺”。几经变迁,现寺内仅存华塔一座。
最近正定有活动,很多门票免费或半价或打折,来的太合适了。
进来就会看到华塔,确切说,这里只剩下这座塔了,但是依然看了很震撼,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组合,全用砖砌,通高33.35米。主塔塔身的一、二、三层为楼阁式构造,平面呈现为八角形,并在层檐下饰以斗拱,为砖制,钩心斗角,形制奇特。
第三层塔身之上,即是花塔的上半部花束形塔身,约占塔身全高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上按八面八角的垂直线,刻塑出虎、狮、象、龙和佛、菩萨等形象。 自花束状塔身以上、以砖刻出斗拱和椽、飞、枋子,上覆.八角形塔据屋顶。塔刹已无存。
广惠寺华塔塔身最上部是整座塔的精华所在,花束型塔身占了大约整体的1/3左右,其上按八面八角垂直线刻塑出狮、象、佛、菩萨、兽头、大天王力士等形象,各种刻塑参差错落、变化有致。
华塔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之孤例”,确实值得一看。
在华塔后面还会看到一些残破的石碑,分别是明代重建广惠寺的记录和1500年重修阳和楼记录。可惜时间太久,字体已经看不清楚了。
离开广惠寺下一站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临济寺,一路上可以看到宽阔的草地,虽然是冬天,但是也是心旷神怡,做做摇椅很是惬意。
临济寺门前的爱心树很是明显,据说很多青年男女特地来这里打卡拍照,以此来见证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
原称临济院。最早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唐宣宗大中八年(854 年),僧人义玄受戒于黄檗希运禅师,行司后来到临济寺作住持。临济寺不仅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正定临济寺是佛教临济宗发祥地,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唐大中八年(854年),义玄和尚在此创立临济宗,因临济宗风机峰峻峭,故在海内外名声大振,每年亚、欧、澳乃至北美等地临济宗高僧咸来朝拜祖庭。
临济寺在宋金战争中毁于战火,唯塔独存,岿然于瓦砾中。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金世宗予以修复。元朝时,临济寺再度兴盛起来。住持海云主持了重修和扩建,殿宇壮丽。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临济寺又进行了重修,当时,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澄灵塔和祖堂及僧房。新立的石碑,由王饼撰记,郭希愈书。
清朝雍正皇帝敕“封唐镇州临济寺僧义玄为真常惠幽禅师”并拨银重修了寺庙。道光十年(1830年),总兵舒通阿出资再度重修,并将祖师殿移到大雄宝殿两侧,使殿堂布局有所改变。抗战时,临济寺除澄灵塔外,尚有祖堂三间,东配殿三间。1947年底,这些殿堂都被拆毁,仅存澄灵塔孤荧而立。
寺内矗立一塔,是义玄禅师逝世后,其弟子为藏其衣钵而建,唐懿宗命名为“澄灵塔”。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30.47米,建在八角形砖砌基台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是砖砌须弥座。须弥座上是由勾栏、斗拱组成的一围平座,勾栏上雕刻诸多花卉图案。再上是一周砖雕莲瓣,莲座之上便是塔身。第一层较高,第二层以上,层高逐减,密檐相接,各开间宽度亦相应递减,形成柔和协调的轮廓线,整体给人以清幽秀丽之感。塔身设计精巧,富于变化,实不多见。塔身各檐的角梁为木制,檐瓦、脊兽和套兽均为绿琉璃制作。第一层檐下与各层檐角悬挂风铎(铁铃铛)。塔顶覆绿琉璃瓦,塔刹由仰莲、宝瓶、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等组成。整个塔显得清秀玲珑,稳重挺拔。澄灵塔因主要用青砖砌成,故又称“青塔”。全塔雕制精细美观,独具匠心。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称赞澄灵塔“清晰秀丽,可算塔中上品”。
不要以为它是流浪猫,寺庙很有爱心,这可是他们收养的。
大雄宝殿是临济寺的主殿,重建于1987年。殿内正中供奉樟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两侧站立迦叶、阿难二尊者。殿内两侧供奉木雕的十八罗汉像。在佛坛背面,依照隆兴寺摩尼殿的供奉,也请人木雕了一铺海岛观音的形象,海岛中有静修的罗汉和主尊自在观音。自在观音也同样面北背南,一腿下垂,一腿踞起,双手抱膝,面容秀丽恬静。北墙东侧供文殊菩萨,西侧供普贤菩萨,殿内东南角铜钟之下供奉地藏菩萨像。此外,殿内还陈设鼓、馨、木鱼等佛教法器。
法乳堂位于大雄宝殿的东侧,殿内正中供奉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禅师的木雕像,东侧供奉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禅师像,西侧为禅宗临济创始人义玄禅师像。
法乳堂与传灯堂作为大雄宝殿的配殿亦重建于1987年。两座规模不是很大的建筑一左一右并列在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
圆通殿位于临济寺中轴线最后端,重建于2001年。是一座二层楼阁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一尊十一面千手观音木雕像,东西佛龛内供奉观音菩萨三十二化身。
十一面观音共十一张面孔,分五层排列。一面化恶有情;二面慈面,化善有情;三面寂静面,化导出世净业。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九面上为第十面暴笑面,表示教化事业需要有极大威严和极大意志方能无懈而有成就。最上一面为佛面,表示一切成佛的方便,功德圆满像。其千手观音形象与隆兴寺大悲阁内的四十二臂千手观音不同,而是真正雕刻出了千手与千眼。无论四十二臂还是千臂均为千手观音的形象,千手表示护持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世间,都是大悲的表现。
刚好赶上僧人念经上课,我看了下时间是下午14点,20多人一起念经,虽然人不多,但声音洪亮,让我们在外面听的心灵都得到了净化。感受着佛家的美妙渐行渐远,去往下一站。
临济寺步行5分钟就到了阳和楼,它在古城的中心,这几天进进出出都要经过这里,正定,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说,九楼之首当推阳和楼, “九楼匝地拱阳和”.正定县城标志性建筑就是阳和楼.、正定,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说,九楼之首当推阳和楼, “九楼匝地拱阳和”.正定县城标志性建筑就是阳和楼.
元代,阳和楼周边是真定最繁华的区域,有点像开封的大相国寺,北京的天桥。 文人雅士喜欢登阳和楼把酒临风,吟诗作赋,聚集在阳和楼上研讨作品,交流创作心得。可见阳和楼就是当年元曲的创生地。
阳和楼前有一座关帝庙,规模不大,设置十分完备。传说,从前人们抬着藤编的关帝像走到正定阳和楼前,累得实在抬不动了,放下休息。有人就说:这里关帝显灵不想走了,不如把关公供奉在这里吧。于是就在阳和楼前建了这个关帝庙。
和楼的平面极为简单,是七楹长方形。 阳和楼建在高敞的砖台上,砖台高8.6米,东西长66米,南北宽21.6米,南面为正面,正中悬挂写有“阳和楼”的楷书大字牌匾。东侧有阶梯可上下。砖台下穿左右两洞门,行人车马可以通行。两门之间,南有关帝庙,庙前有牌楼、旗杆和狮子,牌楼之内是大门,门内为平面呈丁字形殿宇。砖台上便是阳和楼,高10米,面阔33米,通进深13.5米,单檐琉璃瓦宫室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共七间,中间五间敞开着,两头各有好似钟鼓楼的单间,楼外东西各有碑亭一间。
平时门票10元,可以登楼,今天有活动才3元,里面还有电梯,方便腿脚不好的人。
登上阳和楼,真是一览众山小,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华塔,开元寺,临济寺看得非常清楚,
真的不辜负古代诗词,元代诗人刘因在《登镇州阳和门》中写道:“北望云开岳,东行气犯星。凭阑天宇在,人事听浮萍。”
明朝袁宏道在《王郡丞邀饮阳和楼》中称赞这里“十丈朱旗照水殷,家家箫鼓乐江山。千峰如画供杯酒,不道清时是等闲”
1280年(元至正十七年)《修阳和楼记》写道:“阳和楼者,镇府巨观也。横跨子午之逵”。“每登于斯,南瞰滹水,北瞻恒岳,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飘然若出尘世,御天风于九霄之上”。历代帝王官员、文人学士多登楼观景,赋诗题字。
阳和楼的梁架结构最为精巧,襻间替木皆运用自如。当心间及次梢间梁柱间之接合,各个不同;在作风上着眼,值得注意的第一点是四角角柱之生起,非常显著,角柱头比平柱头高出约23厘米。第二点是阑额上之刻作假月梁形;月梁的做法在北方极不多见。
阳和楼所在的南大街是正定城历史中轴线,人称“龙脉”:龙头是阳和楼和关帝庙,龙尾在城北头的龙王堂。龙的双眼是阳和楼的两个门洞,龙的前脸是关帝庙的平台,龙须是关帝庙的两根旗杆,龙的鼻子是关帝庙前向外鼓出的两处半圆形庙台。
顺着大街继续往前走,可能刚刚过完春节,大街上还没有啥人,但是反而这种安静能深深感受这古城的厚重的历史。
快到开元寺的时候,忽然看见一片遗址,看了介绍了解到真的不简单呀,正定古城在唐五代时期是河朔三镇之一,自唐至明清一直作为府、州治所所在。正定开元寺南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古今叠压型城市遗址。发掘确认遗址囊括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揭示了晚唐五代时期城墙的建筑结构,确立了晚唐五代时期真定古城子城的存在,明晰了唐代开元寺南部边界以及宋金时期开元寺南部街巷、民居布局,阐释了唐至明清时期真定古城的发展脉络,为古今叠压型城市考古提供了范例。
开元寺为正定八大寺之一,坐落在正定城中心偏南燕赵南大街西侧,始建于东魏,唐代改名为开元寺。它是正定城内现存寺院中始建年代最早的寺院,寺中塔和楼相对称的平面格局,被誉为中国现存寺院中之孤例。
一进门左手马上就会看到一座赑屃, 珍贵的出土文物——巨型赑屃,它不是开元寺的原物,而是2000年6月22日在正定城内府前街挖住宅楼地槽时, 挖掘机一斗探下去,只听见“哐啷”一声,听到声音后,其他工友连忙过来,他们分析很有可坑碰到石头,为了怕伤到挖掘机的铲子,所以只能用铁锹一点一点挖。挖着挖着,一件长8.4米,宽3.2米,高2.6米的巨大石像被挖出来。
赑屃为青石质,残重107吨。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首颈长2.5米,鼻孔直径21厘米,龟背纹饰呈六角形,驼峰凹槽宽70厘米,深41厘米。
当时为了方便研究,这个重约107吨的巨型赑屃,被移置到开元寺内。移动的时候据说惊动了整个正定,观看的人里三层外三层。
据考证,这块巨碑是五代后晋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纪功碑,后晋皇帝石敬瑭敕令太子宾客任赞撰文并刻立“以扬异政”。
安重荣,山西朔州人,后晋时任成徳军节度使。他镇守镇州(治所在真定,今正定)六年,因不满石敬瑭对契丹奴颜婢膝的妥协政策,在遭遇蝗旱重大灾害的时候,带领饥饿百姓向皇帝请愿,石敬瑭命天平军节度使杜重威征讨,安重荣被擒斩首,真定城被屠2万余人,这通刻满安重荣功德的巨碑也被砸毁并埋于地下。
在旁边还有一些零散的石头,据说这是残破的碑首,碑身。
开元寺最南端是复建的唐代三门楼石柱。三门楼原为开元寺前部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如意年间692年。 资料推测,三门楼原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中柱、歇山顶 ,下为石柱,上为木结构的二层楼阁。
整座建筑雄伟、豪放,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此种下为石质,上为木质楼阁的建筑形式在建筑实物及历史资料中均极为少见。最为珍贵的是,三门楼石柱上有唐大历十二年(777年)藁城主簿李宥撰写的《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及宋、金等后代人留下的多处题记和线刻画,为后人研究唐代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等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开元寺钟楼是独一的两层城堡式建筑,因此更显贵重。钟楼平面呈方形,宽三尺,深三尺,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它坐落在一个屋檐的顶部,上面笼盖着蓝色的瓷砖,高度为14米。不管是底部的大型木结构,仍是柱格的布局,巨大的斗拱和细长的代木,都展现了唐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在建筑地面中央的钟池中意外发现了地宫。放在里面的石字母和唐代钱币为钟楼的建筑年代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还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共出土跨越唐至明清时期的瓷器、陶器、石器等器物近2000件。
钟楼二楼有一座巨大的唐代古钟,高2.9米,直径1.56米,壁厚0.15米,重11吨。青铜钟外形简朴,横截面为圆形。据说这样的横截面可以让钟声更加悠扬悠长。开元寺铜钟是我国年代较早、形制较大的佛钟之一。它的锻造年代比被称为“王钟”的永乐大钟早五个多世纪。
原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殿内有一座大的石船,石船之上供奉铜质一佛二菩萨像。法船意为佛法如船,可以拯救沉溺的众生渡过生死苦海,使人了脱生死。此种以供奉具体形象来表现大乘教义的殿阁,在全国还尚属孤例。
须弥塔位于法船殿遗址前西侧,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高42.5米,是一座砖石结构九级密檐式方塔。 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毁坏。今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
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
颇为有趣的是在塔的底层四面分别有八个浮雕力士,形象很是生动可爱。
看看像什么,是不是像西安的小雁塔。
开元寺左转出来不远就是小有名气的口口香烧饼,经常排队,1元一个,有咸甜两种,我喜欢咸的,热的时候太酥了,关键便宜呀。
在往前不远就是元曲博物馆,免费开放那就顺便看下吧,正定元曲博物馆位于正定古城天宁寺西边的马家大院。马家大院南北总长70.5米,东西总宽13.65米,三进四合院建筑形式大体相同,均为灰瓦硬山顶,正房面阔三间,两厢各三间,进深二间,保存基本完好。在现存的古民居中,马家大院是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典型北方风格的四合院民居。
院落不是很大,只有二进院落,博物馆以“曲韵天成、遗音流响,正定元曲文化陈列”为主题,共分为四个单元,总占地962平方米,5个展厅270平方米,展板680平方米,展线长220米,多媒体8处,收集高仿元代磁枕26件,古书籍140余册。白朴书房的模拟造型、由他创作的《墙头马上》《梧桐雨》等经典曲目都以直观的表现形式陈列于博物馆内。
清末成立全国第一个票友组织蓝菊社,至今,正定的许多老年人仍津津乐道正定票友多次与梅兰芳、奚啸伯、梅葆玖等大师的交流,甚至还为大师们在正定的演出临时救过场。
这里再现了人们在阳和楼看元曲的热闹场面
在博物馆内,不仅可以看到与元曲有关的各种陈列,还能见到许多老物件,比如堂鼓、唢呐、笙、中阮、板、京胡、琵琶等,共有十几种乐器。墙上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脉络、元杂剧的剧本形式、五宫四调与曲牌。
元曲博物馆不远处就是风动碑,本来没有安排看这个碑,但是就在附近就看下吧,位置很好找,就在常山影院北侧,风动碑,全称《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刻立于唐永泰二年(766年),是唐代宗李豫敕令修建。因碑文记述了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的功绩德政,故又名李宝臣碑。
李宝臣,范阳奚族人 ,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时,为安禄山叛唐先锋,被安禄山收为义子,改姓安。公元762年11月,李宝臣举恒、定等5州降唐后,代宗为表彰其功德,赐皇姓并改名李宝臣。他一生反复不常,又首创藩镇之祸,正统史学家评其人不足道。但从碑文所记载的某些事实看,他从公元758年统治恒州起到任成德军节度使期间,对百姓也不无德政。如:至德三年(758年)即李宝臣统治恒州第二年,滹沱河发水,宝臣发动广大军民修坝导水,于“城外修堤高如城墙”,使恒州人民避免了一场水灾。上元元年夏(760年),河朔(黄河以北,主要是河北一带)大旱,有人提出要建造土龙求雨,李宝臣排除迷说,组织军民引水抗旱,自已减膳食,勤于民政,使成德军所属州县安度荒年。广德元年(763年)史朝义(史思明之子)继续作乱,有人为了备战提议增加赋税,宝臣没有采纳,而采取了“封征不赋”的政策,使五州人民免于苛税之苦。李宝臣所采取的这些举措,不但确保了恒州地区的稳定,同时也保护和促进了这一带生产力的发展。
风动碑对面就是府文庙,免费参观,虽然不大,但是还是值得看下,府文庙创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由龙图阁学士、正定知府吴中复修建。
想当年的府文庙还是建筑很完整,据光绪版《正定县志》记载,“正定府为历代省会之区,故府学文庙规模广阔,气象崇宏,甲于通省”。其平面布局分三路:中路为牌坊、棂星门、泮桥、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六忠祠;东路为学宫,前路为魁星楼,后为学堂及教学楼;西路为明伦堂等。整体建筑规模宏大,轴线布局,左右对称,极具庄严感。
沿袭到现在现仅存元代建筑戟门及其东西耳房各三间。
戟门坐北面南,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青瓦盖顶式建筑, ,是文庙内的主要建筑之 一,梁架架构为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的构造形式。后檐柱部分为梭柱,弧度一致,制作精细,其东北角柱头稍高于相邻的各间。前檐为圆直柱,无明显卷刹、侧脚和升起。柱上搭头木与普柏枋并用,断面呈“T”字形。其东西两山均超越柱头,并作曲线形装饰,其中,普柏枋头刻是元代建筑中屡见不鲜的海棠瓣,搭头木头雕不太规矩的霸王拳。
戟门大木构架较为简洁,顶部置平梁,平梁上中立蜀柱,两侧施叉手,梁下高高矗立上下贯通的中柱。柱的南北两侧施三椽栿。栿间仅用短柱,不见驼峰之类的支垫构件,更不用托脚,但栿与柱之间的搭接部位却选用了左右贯通的曲线形雀替,从而大大增强了柱与栿之间节点的横向联结。
戟门前后檐下均施斗拱。斗拱是我国古代大式建筑中独有的结构和装饰性合二为一的构件,一般按位置可分为柱头铺作、转角铺作和补间铺作三种。
全场只有我一个人已经下午17点了,看着元代的珍奇建筑,还真的有点瘆人。可能有人会说,一下午去这么多景点是不是太累了,其实,古城景点很集中,这几个景点都可以步行10分钟就到,景点里面也不大,所以可以一起参观,好了,回酒店休息下,晚上去看夜景。
酒店出来,左边是阳和楼,右边是南城墙,夜景都很美,那就都看看,阳和楼绝对是正定夜晚最受市民、游客喜爱的地标建筑物。在这里,各大活动精彩上演,要说夜晚您没来过阳和楼,那可真真儿不算赏过正定的夜景。
深冬的夜晚,在一胧圆月的映衬下,沿着古香古色的历史文化街一路向南,瞧瞧挂起灯笼的巷口、望望古韵悠悠的街道,一片流光溢彩中威武雄壮的阳和楼跃然眼前,穿过灯光照耀下的青石门洞,踏着玻璃栈道简直就是穿越。
傍晚六点半左右的时候,古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与白天天壤之别。
想要在正定找到夜晚景致最美的地点,一定要来到南城墙,这里被称为正定最漂亮的夜景游览处,这里的灯光到了晚上特别漂亮,五颜六色的,别提多美了,南城城处的城门被称为长乐门,是后来建成的,城墙高约十几米,外面还有护城河。
登上南城门可以俯瞰正定,古城的灯河尽收眼底。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正定古城夜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正定城墙周长24华里,其四方各开城门一道,均为三重结构,设有里城、瓮城和月城三道城垣,正定古城墙,反映了正定作为军事重镇的城防体系。其中月城是加筑在瓮城外的一段弯月形城墙。也就是说,出入城内,要经历三座城门。这种形制除北京、南京等帝王之都以外,极为少见。
正定城墙属于府级规制,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东为迎旭门,南为长乐门,西为镇远门,北为永安门。四座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四角又建城角楼。整座城墙西北偏高,东南稍缺,轮廓呈“官帽”形,取《易经》中所讲的“天满西北、地缺东南”之意,又有“为官长久、贵人多出”的意思。
流光溢彩南门景,美轮美奂画中游!夜色降临,经过亮化打造的南城门华灯璀璨、五彩斑斓,让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正定古城墙古韵生香,熠熠生辉。
古城墙,其实是内城、瓮城和月城的总称,从高高的城墙望向瓮城里,实在宽广。1600多年的城墙无论昨天还是今天都散发着它的魅力。
城外护城河宽10丈多,深2丈多,
立于城墙之上,举目远眺。“郭外荷花二十里,清香散作满城风”,城南苍茫的滹沱河在诉说着历史深处的烽烟。我真的很赞美这里,登上城墙带你回到1600年前,五颜六色的灯光让你迷失在这里,今夜,一定是个好梦。
D2:上午:天宁寺,荣国府,赵云庙,午餐:王家烧麦。下午;王士珍旧居,县文庙,西城墙, 晚餐:夜市小吃。宿Iu酒店
天宁寺,旧名大藏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建,赐名“承天寺”。政和年间(1111-1118)始称天宁寺。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为祀奉父王徽宗,赐名“报恩广寺”,后又改“报恩光寺”。
鼎盛时期沿中轴线自南向北曾建有牌坊、天王殿、重门、前室、塔、后殿,是一座布局严谨、规模可观的寺院。但到正定解放时,寺内的大部分建筑都已荡然无存,仅剩宝塔一座、重门一座,几通古碑和两株古树,现为宋代遗存。
一进门就会看见一对狮子,这对狮子的样子很特别,据分析,这对狮子可能是元代的。
在它的后面还有一对狮子,样子和刚才不同,为明代,历史真的好神奇,通过狮子样子就能看出年代。
凌霄塔共九层,为典型的密檐楼阁式,其平面呈八角形,高40.98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为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为木结构。在结构形式上,塔身下三层与以上各层也迥然两样。下三层除塔檐的椽飞为木制外,其他诸如斗拱、角柱均为砖仿木结构。二至四层各层由外出冰盘檐构成的狭窄平座也均为砖仿木结构。冰盘檐结构形式美观大方,自然得体,在现存塔中极为罕见。每层正面各辟拱形门或直棂窗。四至九层每面分为三间,斗拱、檐飞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杀,从而形成抛物线外廓,给人以轻盈挺秀、稳重柔和之感受。
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用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这样的结构对塔身稳定性非常有利。这也是古代修建木塔常用的方法,然而,保存下来的实例并不多,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在《中国古塔》一书中指出:“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正定天宁寺木塔存在这样一种结构方式”。 基本保持金代建筑风格,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在中国古代佛塔建筑中是少见的。
凌霄塔 是正定四塔中最高大者。因其巍峨挺拔、直插云际,故名凌霄。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当地百姓俗称木塔。清代文人谢庭芝就曾有诗曰:“萧寺峻峭百丈楼,佩萸载酒到高头。云擎旭照三关晓,天接沱光一色秋。
本来行程里没有安排荣国府,但是熊孩子说想去看看,因为学校刚学完红楼梦,凑巧,从天宁寺步行10多分钟,好吧,既来之则安之。门票40元。大概要2个小时。
荣国府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严格设计建造的,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群,分府、街两部分。 1983年, 电视台筹拍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正定共建荣国府建外景基地。 1986年7月竣工。占地面积二万二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七百平方米,房间二百一十二间,游廊一百零二间。整个府邸分中、东、西三路,各路均为五进四合院:中路为贾政公务院,采用了庄重的宫延式彩绘,东、西两路为内宅院,采用了明快的苏式彩绘,室内落地花罩典雅气派,明清式家具精美华贵,二十三个场景,一百五十个人物;一千六百多件古玩、字画,再现了“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的富丽堂皇。 宁荣街总长二百米,占地面积一万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七百平方米,房间一百二十间组成风貌各异的五十一家店铺,它是参照乾隆南巡图设计的,房屋错落有致,街上旗幌招展,牌匾齐全,再现了康乾盛世景象。
进门右手马上会看到曹雪芹纪念馆,是 第一座把作者和作品融汇在一起的人文景观。纪念馆占地九百六十平方米,为二进四合院,院 内有房间二十三间,主体展厅分为六部分:一、曹雪芹生平展;二、曹雪芹书房;三、百年红学展;四、曹雪芹家世展;五、红学名家展;六、红楼文化、民俗器物展。
曹雪芹生平展厅内的曹雪芹雕像,像后有曹雪芹自题《石头记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的书房,在他家庭遭到巨变以后,曾经住在北京香山一带,继续红楼梦的创作,刚好,前几天,去了北京西山植物园,看到了那个简陋的地方。
“荣禧堂”匾额高挂,乃皇帝御赐,取荣华富贵,喜庆有余的意思,是贾政迎接圣旨,会见高级宾客的地方。正面墙上待漏隋朝墨龙大画,因为贾政是皇妃之父,所以挂这幅画显示地位的荣耀,这间房是荣国府面积最大,造价最高的。
东侧一套大理石圆桌圆凳,是高价从民间所收购的明清时期红木珍品。
中堂是十把红木灵芝太师椅,古人认为灵芝是仙木所生,乃祥瑞之物,象征美好吉祥,故称它为仙草,灵草。
旁边就是贾政的正妻王夫人的防建,整体吃斋念佛,但是面善心不善,借她之手害死两条人命,一是干走丫鬟金钏,二是赶走了宝玉的知己晴雯。
贾政的书房,是宝玉最害怕的地方,蜡像场景再现了贾政正在训斥宝玉,众人求情的场景。
贾政的妾周姨娘的之所,此人没有儿女,所以地位也不高。
此房之人是贾政之妾赵姨娘住的地方,是探春,贾环的生母,是一个性格泼辣的人,此景是探春远嫁的场景。
这里是贾琏与王熙凤的会客厅,东边是平儿居住,西边他们两居住,王熙凤是荣国府头号人物,多重性格,正邪相交,善恶兼备。
这里是荣国府地位最高贾母住的地方,取荣华富贵,吉庆有余之意,这里是人物的活动中心场所。
这个大家熟悉吧,黛玉葬花。
看好后,旁边就是怡园,里面花园不大,建筑紧凑,有滴翠亭,牡丹亭,藕香榭等景色。
大观楼是贾元春皇贵妃回娘家省亲时举办盛宴的场所。
荣国府里面还有很多剧照,拍摄了很多精彩的电影,虽然不是历史的建筑,但是如果有时间还是可以看下,大观楼的旁边就是出口,出口就是 宁荣街, 是一条仿古味极浓的商业街, 有很多古代的店铺,店前挂着仿清招牌、幌子,如同古市。但是好多都没有开门。
从荣国府出来,步行10分钟就到了赵云庙,正定是赵云的故乡,怎能不参观,门票10元,不是很大,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东路一带)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正定县旅游局在原道光年间遗址上重建的赵云庙已于1997年4月13日正式对游客开放。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积1500平方米。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
三国中有一员大将,就是赵云。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追随刘备,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死后,为了纪念这一名三国时期的英勇大将,于是建立了赵云庙。赵云庙弘扬了我们中国民族的文化,又显示出了赵云的英勇风范。 在赵云庙里面有很多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给人很多对历史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对三国里面故事的渲染,让人更能友好地回顾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君臣殿里面供奉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
这不是一棵普通的玉兰树, 像赵云一样的常胜将军的玉兰树。
道理的两边的松树修剪成三国里的人物,就连兵器也做的惟妙惟肖,看起来很可爱。
四义殿供奉是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四兄弟。
五虎殿是三国时期五位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赵云庙很小,如果顺路还是值得看下,我老公因从小就听评书关于三国演义,特别喜欢赵云,没想到,正定居然是正定的故乡。
中午吃烧卖,也是当地比较有名的烧麦餐厅,二层楼,服务员年龄偏大,有的听不懂普通话,烧麦和我吃过的不一样,不太喜欢,上面的褶不是干的,松仁玉米太咸了,一般,干炸蘑菇还可以那个带鱼是凉菜,差不多20多有点小贵,总之,顺路或初来可以尝尝。
从烧麦馆步行10分钟可到达文庙,又称孔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字,又因唐玄宗曾封孔子为“文宣王”,所以孔庙又叫“文宣王庙”,明代以后简称文庙。为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的真定知县洪子祥创办。
第一个院落为戟门,眼前豁然开朗, 殿前青松翠柏,伫立着孔夫子雕像,和全国所有文庙的建筑规制毫无二致。
孔子雕像伫立在庙内中轴线上,双手交叉并放在胸前,掌心朝内,右手在内左手在外,身躯微微前倾,寓意着尊敬、虚心谦逊。
大成殿是文庙的正殿,“大成”二字源于孟子评价孔子的一句话:“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根据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20世纪30年代的调查鉴定,大殿外表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建筑极为相似,为唐末五代所建。
大成殿两侧有一幅对联:“万世尊崇称至圣,千秋景仰奉先师”,各取后两字为“至圣先师”表达了后人对孔子的尊崇
大成殿内正中供孔子塑像。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分列于孔子神龛东西两侧的是“四配”塑像。四配是附祭的第一等,因有四人配享故称四配。他们是儒家门徒中最为推崇的孔子四大传人:颜回、曾参、孔伋、孟轲。
文庙的建筑相当久远,也几乎都经过了后世修缮。 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只有大成殿,曾让梁思成惊喜万分,被它那“翼翼的出檐”和“雄伟的斗拱”所吸引,称“别处还未曾见过”。这句话我也是无法感受到了。
从县文庙出来,时间尚早,看看周围还有啥好玩的,网上推荐了王士珍故居,何许人也,好吧,那就去看看吧,王士珍旧居建于1912年,为民国时期北方典型的四合院,总占地10102平方米。王士珍旧居和家祠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北方民居的建筑特点,是民国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人文价值。
王士珍(1861年——1930年),字聘卿,号冠儒,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村人。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绩,曾任晚清陆军大臣、民国初期的陆军总长、参谋总长、国务总理等职,并获德威上将军称号,被誉为北洋“三杰之龙”,是正定近代史上著名的人物。
院中有一株百年紫藤,枝蔓交融,每年初夏,紫色的花朵似祥云彩霞,生机勃勃,灿烂夺目。这是当年德国公使送给王士珍的礼物。
这里每个房间没有做详细的介绍,从网上查也是很少,我也是凭感觉看吧,这是第一个院落正房,应该是客厅。
第二个院落正中是三不堂,正房门两侧柱子上一副对联令人深思:“困中求志富中求德禅中求己,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横批“三不堂”。
据说这里还是华北大学的前身。
虽然是无意中来到这里,但是看到百年的建筑总想细细去了解它,但是不大的院落,游客的稀少,临近傍晚太阳下山感到这里有点凄惨,这里没有找到关于每间房的介绍,看的我也是有点乱。
出来后,在对面就是王士珍为他的生母和养母建的“王氏双节祠”,可能是因为临近街道的缘故,正院的大门被人用砖堵上了。
这里的历史还是很多的, 目前王氏双节祠现在并没有对外开放,据附近的居民说,王氏双节祠里住着一对看护祠堂的夫妇,由正定县文保部门发给工资,既然王氏双节祠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理应得到很好的保护。
王士珍故居旁边就是古城墙,正定古城墙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昨晚去的是南城墙,南城墙修复的很好,有点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但是西城墙就不一样了,几乎没有修复过痕迹,大部分保留了原汁原味。
仰望城门洞的裂隙,总觉得城砖有摇摇欲坠之势,说不定哪天会掉下来。
现如今的西城门——镇远门。
酒店休息到晚上,今晚还是想去吃小吃,问了当地人,比较有名的在火车站附近有个夜市比较好,打车前往,可能是冬天的缘故,出来的摊位不是很多,但是吃的人还是很多的,随便尝了几样,玩了一个多小时就回酒店了。
D3:上午:隆兴寺。午餐:陈饸子村。下午:返回温暖的家。
早上一觉醒来,正定下雪了,大雪纷飞,晶莹的雪花在树枝在瓦间,点出一片银装素裹,这雪是杳渺幽深,又意蕴悠远,不必羡慕北京的故宫,这里也是美不胜收。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寺院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大小殿宇十余座,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
隆兴寺没有山门, 绕过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 中有圆拱形大门,门上部横嵌着康熙皇帝亲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兼有山门作用。
大佛寺天王殿南端,有一座宏伟壮观的双龙照壁。此照壁重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长22.9米,高6.3米厚1.2米,石砌须弥座素面无雕饰。壁身四岔角以绿琉璃雕饰牡丹花,壁心是由三十六块高浮雕琉璃砖拼砌而成的二龙戏珠图案。图案中海水江崖,波涛汹涌,浪花四溅,螃蟹、海螺尽在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两条巨龙踏波蹈浪,穿云破雾,在空中回旋升降,上下呼应,嬉戏宝珠。整幅画面栩栩如生,颇为壮观。
千万不要小看这里,寺中有中国宝级珍品有六样。
正定留有一句这样的说法:“寺大山门远,山门在河南。”因隆兴寺未设山门,天王殿就是进入隆兴寺的第一重殿。
天王殿始建于北宋,是寺院现存四座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现在大门上端的“敕建隆兴寺”和“天王殿”匾额均为康熙皇帝手书。殿内供奉的 “大肚弥勒佛”为金代木雕,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这是一位被完全汉化了的弥勒佛,其形象源于我国五代浙江奉化岳林寺的契此和尚。
天王殿的后面是大觉六师殿,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金、元、清均进行过重修。原是寺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殿,可惜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从台基的规模仍可想见当年建筑的壮观。
穿过大觉六师殿遗址北行就是摩尼殿,摩尼殿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 始建于公元1052年 大殿结构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後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 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面阔七间、近深六间。 重檐歇山屋顶,绿琉璃瓦覆顶。与一般重檐建筑不同处是把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宋代称“龟头屋”。
对此,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大加赞赏:“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是隆兴寺国宝之一: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
在四面的壁上,为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绘制外,其余皆绘有明代成化年间所绘的壁画,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描绘了释迎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磐整个过程。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
摩尼殿后面,国宝之二,在悬空的五彩泥塑假山中间,有一尊五彩悬塑观音像。鲁迅先生倾倒于这尊佛像把神人化的独特魅力,盛赞其为“东方美神。”
摩尼殿的北面是一座木结构牌楼门,南门题写妙庄严城,北面题写通津宝筏,比喻佛法为普渡众生苦海之宝船。
穿过小门,在甬道两侧各有一株寿龄一千六百余年的槐树,一为龙槐,一为凤槐。
戒坛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寺院没有资格设有戒坛,而隆兴寺自宋代奉敕扩建后,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颇受重视,成为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因此设有戒坛。
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的藏传密教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
国宝之三: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我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
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
慈氏阁与转轮藏阁相对,坐东向西。阁内供像高7.4米的弥勒菩萨,为北宋时期独木雕刻,其形制为佛教中正统弥勒造像。慈氏阁的梁架结构采用了减柱造作法,给人以简洁明朗之感,便于游人观瞻礼佛。而檐柱采用的永定柱造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实物例证。
在殿不远处为国宝之四: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此碑刻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隆兴寺内现存碑刻中价值最高的一通。碑通高3.15米,宽0.90米,厚0.29米。碑文正面楷书30行,每行约50字,共1446字。
青石质,龟跌座,形制古朴。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刻工精细,具有隋唐蟠龙的古朴风格。碑额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15字。碑阴及左侧有题名及恒州诸县名,分5截30行,行字数不等,亦为楷书
碑文主要记述了恒州刺史鄂国公王孝仙奉皇帝之命劝奖恒州境内一万多名庶民百姓共建龙藏寺的经过,同时还介绍了寺院当时的规模、建筑景观及周围环境,是研究隆兴寺历史的重要史料。更为重要的是,有人说它的字体“整密瘦健,为隋碑第一”。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两侧配殿分别为御书楼和集庆阁,三殿均始建于北宋,现存建筑为1999年重建。
大悲阁中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铜像是国宝之五:中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非常高大,仰拍都无法收全。是宋代开宝四年(公元971年)铸造的原物。菩萨像高21.3米。 共42臂,除本身的两只手、眼外,在身体左右各有20只手,分别执日、月、净瓶、金刚杵、宝剑等法器。铜像身躯高大,比例适度,其形体之巨、雕工之细实为罕见,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
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人们都自然地将隆兴寺称为“大佛寺”。
,
这棵树称为寿槐树,有1300多年历史,据说虔诚者绕树三圈,可以荣华富贵,延年益寿。
弥陀殿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殿中供奉明代泥塑金装阿弥陀佛,西侧供石雕十八罗汉。
毗卢殿位于大佛寺中轴线的最末端,原是正定八大寺之一崇因寺的主殿。
国宝之国宝之六,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这尊毗卢佛全部为青铜铸造,高6.72米,由三层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圆鼓形莲座层叠而成。最为精妙的是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于变化,加上大尊主佛,和主佛头冠上的小佛,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
堪称海内孤例。
在殿的后面是龙腾苑,, 是一片明清式园林。 有北朝石造像、金代广惠大师经幢、元代壁画墓、明代龙泉井亭和“三世中丞”石牌坊等文物景观,以及紫虚山、明远亭、龙吟榭、千秋鉴园、春荫亭、延光堂等园林建筑。
此牌坊为许家牌坊,立于1591年,高6.45米,明朝通议大夫许瓒,父亲许金立的功德牌坊。
这片景色简直美翻了,一半是水,一半是冰,一半是雪。
各式各样的石碑,年代应该很久了,就是有人实在不道德,把烟头顺着玻璃扔到里面。
虽然虽然下着雪,但是正因如此,隆兴寺让我爱上它,一座座古代的建筑让我仰望,一件件珍品让我难以忘记,天空作美,让我在特别的大雪纷飞来到这里,了解了这里的历史,我谢谢你,正定的雪。
这家餐厅在隆兴寺附近,很出名,据说很好吃,要早去,经常排队。
热切丸子,当地特色,是肉又不是肉,味道还不错。
这个青菜是橄榄菜,没想到也太好吃了。
饸饹面这碗比脸还大,足够3个人吃的,我很喜欢,非常健康,其他餐厅确实没有这家好吃。这家餐厅最后完美收官,每道菜我都很喜欢,推荐。
3天2晚很快就要结束了,我没有想到千年的正定虽然很小,但是精华很多,历史丰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雪中游览隆兴寺。最后希望2023年我家顺顺利利,身体健康,也希望我的旅游工作停滞了3年能有好转,那就让我们期待下一次旅行吧。
推荐阅读
guoxiaos7.9千17
悠然见五山7.8千22
长空雁叫7.2千11
郭书生5.5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