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池州青阳这里,近距离感受“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是一种文化的“活态传承”,是对当地历史、风俗、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利用好青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的非遗焕发生机和活力是我们当代人的使命。
新河龙船调
青阳县新河镇十里岗村一带自古便有玩龙船、唱船歌的习俗。每逢春节,村民们用竹子编一个船,用红绿纸配成龙船,前面扎一个龙头,后面扎一个凤尾,上面扎花并配上花灯,晚上花灯用蜡烛点亮,并且还有马灯、花篮等,用锣鼓、唢呐等乐器伴奏,玩龙船人一个坐龙船,一个撑龙船,边走边唱。家家鞭炮迎接,户户门口唱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新河龙船调又称“牌调”,旋律婉转平和、柔美动听,没有高腔高调、节奏短巧,唱腔固定,容易上口,通俗易懂。歌词除了传统的吉祥说词以外,更多的是现编现唱,即兴创作,很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傩戏面具制作技艺
傩戏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形式。面具是傩戏的主要表现特征,傩戏面具,俗称“脸子”、“傩神”、“菩萨”等。青阳县庙前镇自古就有很多雕刻名匠擅长傩面具的雕刻,近年来,随着贵池傩戏的不断复苏,也涌现出一批批的傩面具雕刻艺人。
庙前刘氏傩面具多以柳木、樟木等纹理细腻、不易开裂的木头为材料,根据祖辈流传下来的傩戏面具图谱为参照,使用斧、锯、刨、凿等传统工具雕刻制作而成。千姿百态的庙前傩戏面具充分表现了傩戏角色的面容面貌和性格特征,写实的雕刻手法和强烈的色彩对比,透视出傩戏反映出的万物信仰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陵阳锅子制作技艺
陵阳锅子本源于徽州菜里的“一品锅”,但这道菜在青阳陵阳地区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尝过的人无不为其鲜香味浓、油而不腻、回味悠长而津津乐道,所以,在青阳地区广为流传。
陵阳锅子又叫八鲜一品锅,做工相当讲究。一锅之中能品尝到各种荤素美食的滋味,油而不腻,浓香扑鼻,在寒冷的冬天尤其受到欢迎。其融入了浓郁的民俗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八样原料合成一道大菜,在满足味蕾的同时,更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思,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和愉悦的心情,因此千百年来,这道菜肴一直深受青阳人民的喜爱。
蛤蟆酥制作技艺
蛤蟆酥,又名虫酥、蟾酥,起源于江都,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传入青阳又糅合了本地元素,极具地方特色。蛤蟆酥全手工制作,其用料精:需选用上等精白面粉、绵白糖、菜籽油、糯米粉等;成型巧:发酵、和酥、包酥、擀揉搓叠成型;火候到:时间把握应恰到好处,经高温油炸成金黄色,裹以白糖、糯米粉,制作而成。
蛤蟆酥口感好,外裹棉糖、糯米粉,绵软而不粘连,入口即化,内里层层相叠,薄如蝉翼,酥脆而不硬,香甜怡人。好的虫酥,离地一尺,触地即碎,其脆其酥,难以用语言形容。
推荐阅读
云游四海翁5.8千13
乐天山人6.3千12
清水蓝天(痴差疯晕)5.6千16
E04****507.5千13
燃烧的白光7.6千19
一部手机游池州6.3千11
一部手机游池州4.6千5
江渚-渔樵1.0千0
冯赣勇5.6千11
江南游19713.3千11
玄黄8.3千12
爱游大山9.3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