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上映在即,跟你讲讲她的“老家” 福建土楼的前世今生
出发时间
4月
行程天数
3天
人均花费
200
和谁出行
亲子
一部国产动漫《大鱼海棠》让福建土楼火了,还有即将上映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预告片里又一次出现了土楼,这些被外国人称为外星建筑或是导弹发射基地的神秘建筑到底有什么魅力,我们决定去一探究竟。
这张便是几大土楼群的分布图,2-3天时间大概可以走完,我们也是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土楼慢慢地走走看看。
承启楼--土楼之王
建于明代,清代竣工,三代人经过八十一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建成这座巨大的江姓家族之城。承启楼最多的时候住过80多户人家,800多人,楼梯4部,400个房间。承启楼人才辈出,自大楼落成迄今,先后40多人考中进士、举人、贡生,有80多个博士、大学生、科学家、教授、作家,其中有一户人家出了10个博士。
建筑特点: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
6岁的小丫头对这些奇奇怪怪的楼似乎不太理解,我只能跟她讲讲那个叫椿姐姐和一条大鱼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椿的小姐姐,她和她的家人就住在这个房子里,一天......
承启楼外环楼高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
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室;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是祖堂。三环楼就像三员大将紧紧守护着祖堂。这就是土楼大王的威仪,庄重而又壮观。
裕昌楼--一个东倒西歪的楼
这个建于元末明初的土楼,具文献记载:因为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便开始从左向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现在已经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裕昌楼有五大看点:
1.在部分支柱左倾右斜。经过风霜雨雪,造成三楼四楼回廊支柱朝一个方向(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支柱又朝另一个方向(逆时针)倾斜,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
2.在五行道造型。裕昌楼初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 共同兴建居住,故整座楼设计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大卦13开间,小卦9开间,每卦设一部楼梯,外墙设五个瞭望台。五姓人家,五层结构,五个单元、五行排列,体现祈望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的美好愿望。
3.在楼中厝,与别的土楼不同,祖堂不在大门对面的大土楼一层,而是在大天井中心建了一座单层祖堂。裕昌楼祖堂有三个门:正门为喜门,喜事、祈神由此进出;左为生门,祈愿孩子平安有作为,由此进出;右为死门,办丧事由此进出。祖堂前面用河卵石铺成一个大圆圈,根据金木水火土等分五格,形状各异,煞是好看。
4.在水井。裕昌楼除了大天井有水井之外,后半楼的每家每户的一楼灶间,都有一口水井,深约1.5米,直径约06米,井水清洌,水源充盈,拿起水 勺伸手即可打水。
5.在楼层设计。裕昌楼有五层,一层为灶间(厨房),二层为粮仓,三层老人居住,四层年轻人居住,五层存放棺材。
振成楼--土楼王子
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
建筑特点:
第一层作厨房和饭厅,二层作粮仓,三、四楼则为卧室。每层楼有房间40间,配4付楼梯,按八卦方位设计,乾巽艮坤卦位为公共场所,分别为后厅、门厅和左右侧门;坎震况离卦方位为住房,各配楼梯,概设门户,户闭自成院落,卦门开连成整体,卦与卦之间设防火隔墙,建造成辐射状八等分,每封之间设有男女浴室和猪舍。具有卦门开即连成一体,卦门闭则自成小单元。建筑结构上还防震、防火、防盗并具有排污等环保意识。
想读懂振成楼的历史,就一定要知道林家三兄弟和他们的烟刀生意。相信住在振成楼里的林叔会很热心地跟大家讲讲他祖辈们的故事。一部记录片《家在中国》第一集,有对振成楼的详细介绍,大家喜欢可以去看看。
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
田螺坑土楼群由1座方楼(步云楼)、3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1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田螺坑土楼群的精美建筑组合,构成人文与自然巧妙之成的绝景,给人强烈的观赏冲击,令人叹为观止,当地人戏称"四菜一汤"。
田螺坑自然村因地形像田螺,四周又群山高耸,中间地形低洼,形似坑而得名。在五座土楼之间,有那些被岁月熏黑的旧木板,以及木板上的红春联,洋溢着陈旧而美好的气息;高悬在楼道和木柱上的青葱菜子、竹编箩筐,或互倚,或列队,或相望,随意中构成了土楼人家美丽的装饰。
【拍摄小插曲】山野惊魂记:记得那天晚上,为了拍一张"四菜一汤"的夜景,我们在弥漫的大雾中迷失山野,手机导航没有信号,雾气越来越浓,车子越开越远,明明一直盯着的岔路口始终没出现,我们就像走入了森林迷宫,一直在兜圈。感觉不对劲,掉头开了一段后却发现了来时没有看到的,亮着灯的小卖部,跟里面的女人问了路,才从迷宫里出来,回到客栈,老板给我们做了一锅土鸡汤,刚好压压惊。现在回想起还有点毛骨悚然呢。
话说回来,我们现在常看到的圆盘式土楼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还有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等,并且都各具特色。
01土楼的前世:
在寻访这些土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位热心肠的大爷,接受过几家电视台采访,颇有兴致跟我们聊起土楼的过去:
这些伟大土楼的建造者,便是客家人。客家人原是北方民族,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从1500年前,前后5次大规模南迁,最终在闽南一带得以安定下来,并在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客家民系,客家人因其不断迁移,每到一处如同过客,当地人称他们为“客”或“客人”,他们自己也以“客”自居,最终“客家”即成其族称。而福建客家土楼也是在这一次次迁徙中形成、沉淀、成熟、发展的。
安定下来的客家先民的处境非常窘迫,既要时刻防范土著和其他先住民的骚扰,又要反抗军队的欺压和朝廷的迫害。为了生存,他们运用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建筑起既可栖身又可防御骚扰,还能防御外敌侵犯的楼堡,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土楼。
之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居民愈益重视教育,置学馆,设书院,劝民入学,渐成风气。通过科举致仕不断涌现。这些发迹官宦之家,大兴土木,按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兴建土楼,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标志着土楼进入发展阶段。
清朝末期,进入二十世纪后,整个闽南地区的土楼数量已达惊人规模,至今保存完好的能有上千座。
02土楼的今生
1998年5月,客家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成立,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和多次环境治理、多方宣传等工作后,2006年5月,国家文物局决定将福建土楼作为代表中国申报2008年“世遗”项目。
现在,仍居住在土楼里的人数已经大不如前了,以老人居多,一来相互有个照应,二来可以在自家门前给游客卖点土特产,也是一份不错是收入。而年轻人更乐于接受新事物,观念转变,日渐倾向于单门独户居住,洋房小楼。尤其以现代生活标准来看,土楼在通风、采光、隔音、卫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还存在房间小、活动空间狭窄等缺陷。
未来的土楼会何去何从,我更愿意相信充满智慧的客家后人,依然会带领着族人,给土楼一个可持续发展壮大的更好明天。
推荐阅读
phoenix_geng2.7千2
扁舟听雨4.0千17
cicici5.4千12
Abby457.6千13
乌龙奶盖去冰少糖3.7千0
七哥行天下4.1千7
别管明天~无问西东5.8千11
NILI婷婷3.9千9
歪歪女人7.0千18
九州云游7.2千14
左心房终极4.3千12
_WeCh****5874622.4千0
黃劍博采風追影8.8千13
黃劍博采風追影6.1千12
徐鹿儿旅行日记5.9千12
徐鹿儿旅行日记6.1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