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京一直向西走,去大同访古纳凉之六:云冈石窟
出发时间
7月
行程天数
3天
人均花费
2.5千
和谁出行
夫妻
上回说到西晋末年五胡乱华,鲜卑人拓跋猗卢在代地发迹。西晋建兴三年(公元315年),西晋末帝晋愍帝司马邺给拓跋猗卢封了一个代王。这会儿正是西晋末年混乱时期,这个代国在公元376年就被前秦苻坚所灭。苻坚灭代并不彻底,留下了末代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拓跋珪在公元386年趁着苻坚在著名的淝水之战打了败仗,自立代王,复国成功。淝水之战是古代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苻坚的八十万前秦大军败给了东晋的八万小股部队。此前,前秦苻坚已基本统一北方,是想在淮河南岸淝水和东晋决战,一举统一南北。这一仗之后,北方重又分散。拓跋珪称了王不算,还又改称魏王,定国号为“魏”,年号登国,都城盛乐,就在大同西北呼和浩特南面的内蒙草原上。这就是北魏。拓跋珪一通拳打脚踢,在北方站稳了脚跟,他就在公元398年从盛乐迁都到平城,就是现在的大同,改年号天兴元年。四十年之后,到了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坐上北魏太武帝,终于在太延五年(公元439年)降伏北凉,在前秦之后重新统一了北方。拓跋焘统一北方之后,还不死心,继续向南攻击,压迫当时南朝刘宋。几轮争斗后,北魏无法向南突破,刘宋也无力北上。最终形成南北朝对峙局面。拓跋焘和他爷爷一样,都是最后死在刺客手里,英年早逝。这是北魏两位非常有成就的帝王。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念拖把军)坐上文成帝的位子,停止了从他爷爷的爷爷启动的常年征战,开始休养生息。拓跋焘当年为了筹饷打仗,把寺庙都毁了,庙产都充公了。拓跋濬又开始兴佛,下令广建佛寺。为了做好表率,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敕令开建云冈石窟。
中国石窟造像就是兴起于西晋垮台后的五胡十六国这段时间。最早是上面说在淝水之战打败仗的前秦世祖苻坚的建元年间,有一个乐尊和尚化缘走到敦煌,见那里崖壁陡峭,峭壁上还冒光,光影里还有佛。他便在那里开凿洞窟,建了佛寺拜佛。这是莫高窟最早的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苻坚兵败淝水,前秦走向没落。第二年,有行脚僧向西还没走到敦煌,就在天水发现了麦积山峭壁非常好,就在那里挖山不止,凿窟建寺拜佛,就有了麦积山石窟。前面说拓跋濬在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开建云冈石窟,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西魏文帝元宝炬的乙弗皇后葬在了麦积山的某窟中。北魏没在大同都到底。拓跋濬死后儿子拓跋弘即位,执政些年觉得累了,就禅位给其子拓跋宏。拓跋宏接禅时还小,拓跋弘又做了些年太上皇。拓跋宏亲政后改名叫“元宏”,北魏后来的皇上就都叫“元什么什么”了,所以刚才说的西魏文帝叫元宝炬。接着说这个元宏,他上班以后就又攻击南朝,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打到洛阳,大臣们劝他别打了,见好就收吧。他这人听劝,他就住在洛阳不打了,也不走了,把都城从大同迁到洛阳了。然后他就在洛阳附近找了一个山崖,开始凿窟建寺拜佛。这片山崖上凿出来的窟就是龙门石窟。你看,中国这四大石窟都是开始于前秦、北魏时期的,前后也就是一百多年的事儿。对咱们来说,一百多年已经过去了五代人,可是在历史上也就是弹指一挥间。还有一座石窟,开始得稍晚。前面说北魏最后拆分成东西魏,西魏有石窟,大同和洛阳都有,还占着麦积山石窟葬皇后,东魏就只好自己开凿新的石窟。东魏是北魏权臣高欢擅立元善见为孝静帝开始的,这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的永熙三年(公元534年)。高欢把孝静帝安置在邺城当傀儡,就是曹操建铜雀台的那个邺城。高欢他自己驻扎在晋阳以和西魏的宇文泰干仗为己任,他这段时间里还抽空修缮了晋祠。孝静帝在邺城无政可理,便在周边爬山玩儿,就看中了响堂山半山腰的一块峭壁,他就下令在那座峭壁上凿窟建寺拜佛,这就是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的建设工程一直持续到北齐,洞窟虽然不多,但留下来的也有精品。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在兴安二年(公元453年)下令在云冈凿窟建寺,可是无人可以托此大任。此前太武帝拓跋焘毁佛时,有一高僧潜伏了下来,这位高僧叫做昙曜(念痰药)法师。昙曜法师和拓跋焘的王子有互关,文成帝对其颇有了解,便想请他受此敕令去凿窟建寺。昙曜法师和朝廷讨要概算未果,就出了一策。他问皇上讨回原来被太武帝没收的寺田,让皇上把过去战争抓来的俘虏划给寺院为奴,叫做“僧祇户”。这些僧祇户在寺田上劳作,出产不向朝廷纳税,而是交给寺院,叫做“僧祇粟”。昙曜法师靠这些僧祇粟的收益攒钱去峭壁上凿窟建寺。你看,这就又恢复了太武帝毁佛前的态势,而且有过之。过去寺院有田,但是种地的都是魏民,这些魏民入寺种地逃避朝廷的徭役,寺田上的人力资源和出产都不稳定。现在寺院不和朝廷争人力资源,也不影响朝廷向魏民征徭役了,双方各得其所。如此这般,几年之后,昙曜法师攒够了启动资金,在文成帝的和平二年(公元460年)开工建设云冈石窟。
拓跋濬建云冈石窟的初期策划和乐尊和尚在敦煌开凿莫高窟不一样,乐尊和尚凿窟无人驱使,纯粹是一心向佛。这拓跋濬开凿云岗石窟是要把它建成拓跋氏先帝的香火地,也就是太庙、宗祠的意思。给每位先帝在山上挖一个坑,坑外面建一座寺,有和尚天天在里面念经,窟里香火不断,功德大焉。因此,这昙曜法师最先建的是五座寺,每寺一窟。这五座窟是现在云冈石窟的十六到二十窟。
看看十六窟。
窟内穹窿顶,上面原来可能有石刻藻井,现在已风化脱落。佛像下半身已经风化垮塌,上半身还能略见端倪。这是一座释迦穆尼佛,似是坐在莲花座上,右手持无畏印,左手是期克印,波浪纹发髻。这尊佛像最大的特点是他的服装,这是汉服,宽衣阔带,叫做“褒衣博带”。《汉书》中就有“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儒生盛装样式。拓跋濬上台后,开始实行汉化改革,从草原游牧向平原农耕改变。很多政策制度也开始向南朝靠拢,这尊佛像也是北魏汉化改革的一个侧面例证。北魏皇家的汉化政策是处心积虑的,他是想融入先进的汉文化。但是朝内的鲜卑贵族们可是很不愿意,因为汉人做官冲击了他们的利益。到最后,北魏的汉化政策并没获得成功,反而有相反作用,北魏末期那个搞拆建的高欢就是鲜卑化的汉人。
看看十七窟。
这是一尊弥勒佛,身穿袈裟了。这尊佛像的特点是他的腿,叫做交叉腿,交脚。现在我们常见的佛像是“跏趺坐”,或者“半跏趺坐”,就是盘腿不露脚或者露一只脚。两条腿都吊在下面时,叫做善跏趺坐。自在观音像那样左腿盘着,右腿立着,左手支地,右手扶膝盖,这个叫做轮王跏趺坐。交叉腿佛像一般都是弥勒佛,叫做交脚弥勒佛,从西域传来的,现在的弥勒佛也是跏趺坐了。
上面的穹窿顶还有一点痕迹,可以看到下部是小佛像,上面是藻井。
看看十八、十九窟。
右侧是十七窟,左侧是十八窟。这尊佛像非常漂亮。
头上有高高的肉髻,这是佛祖尊贵之相。双耳垂肩,水波纹发髻,面露笑容,身披万佛袈裟。这座佛像是斜披袈裟,袒露右胸,这是北方草原民族的佛像衣着,一直到辽金都是这样。
十九窟正在保养,没有进去看。看看二十窟吧。
窟前石壁早年就坍塌了,整个佛像完整地暴露在外。穹窿顶大部也坍塌,还可以看见有飞天、小佛像和细腻的火焰背光。两边原来是都有胁侍菩萨的,现在就剩一座。中间是释迦穆尼佛,斜披袈裟,半露右胸右肩,衣褶丰富精细。细看佛头,高高的肉髻,双耳垂肩,磨光发髻。眼睛很长,眼窝下凹,鼻梁高耸,上唇丰厚。目视前方,面带微笑。我们在善化寺看到的佛像比云冈石窟早期这几座佛像晚了三百年,华严寺晚了六百年。这几百年在佛造像上也有变化。云冈石窟佛像风格主要来自东汉和西域,高肉髻,波浪纹发髻。揉进了北方草原风格,汉代佛像是通肩袈裟,胸前U形褶,比较写意;云岗这里已经有斜披袈裟。善化寺佛像是有袖子的唐代式样,华严寺辽金时期的又回到云岗这种北方草原风格。十六窟那种宽衣阔带汉服是云冈石窟特例,其它地方很少能见到。长眼高鼻、眼窝深陷、目视前方不是中国风格,中国佛像都是眼球外鼓,目视脚下,容貌端庄,很少笑。从东汉到西晋,中原佛像多是磨光发髻,这里已经出现水波纹发髻了。眼窝深陷,高鼻梁,波浪发髻,这些特征是从西域传过来的。西域又是从哪儿学来的?应该是从希腊那边学来的,这些是有古希腊风格的。所以,云冈石窟早期佛像有中原汉代风格、北方草原风格和西域风格,是综合型的。说明北魏时期是中国北方佛造像风格变化时期。这种西域风格叫做健陀罗风格,健陀罗是古代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带,那里的佛造像风格沿着丝绸之路传过来影响了北魏。云冈石窟早期五窟的佛头都有健陀罗风格的影子。
文成帝拓跋濬敕令建这五座寺是为了祭奠先祖,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太宗明元帝拓跋嗣、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南安隐王拓跋余和恭宗景穆帝拓跋晃。
拓跋濬之后,北魏启动改革。到了他孙子拓跋宏即位孝文帝时,北魏逐渐进入鼎盛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这段时期史上叫做“太和改制”,就是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 - 499年)整顿吏治,颁布三长制、均田制和俸禄制。经济一发达就大建寺庙,这也是经济规律。太和年间,云冈石窟又建起来好多石窟寺,比早期还多,从一窟一直到十三窟都是这一段时间建造的。
看看一窟内。
一窟是云冈石窟中第一座里面有佛塔的窟。这是一座四面仿木方塔,上下二层,每面的上下二层都有佛龛。石塔上面连接洞顶,就是一根石柱,叫做塔柱。和一窟一组的二窟也是这样,这种塔柱形式发展很快,后面的窟内出现了更华丽的塔柱。
三窟非常大,但是未完成。窟内有佛像,看看下面的三窟内西方三圣佛像中间坐着的阿弥陀佛,两边站着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北魏时期,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左手的是观世音菩萨。到了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观世音自此称作观音菩萨。三窟的佛像已经和二十窟大佛像有所不同,面部从长圆形变成了圆形;眼窝内凹减小,眼泡突出增加,身上的袈裟从斜穿变成通肩全披,胸前有U字领痕迹,可以看到唐代佛像的影子。因为北魏时期三窟没有完成,不能排除此佛像是北魏之后的某个时期所作。很有可能是唐代风格形成早期的作品,那就是北周或者隋代?可能隋代比较靠谱。
未完成的三窟之后没有四窟,因为四窟可能刚开始凿就放弃了,痕迹太轻。五窟和六窟是一组,外面还存有清顺治年间修建的木楼,相当壮观。
五窟中的佛像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有17米高。站在窟内根本欣赏不到佛像的全貌,只能看到佛像的下巴颏。要从外面木楼三层站在明窗外才能观赏佛面。
但是可以看到两侧协侍的面貌。
主佛是波浪发髻,协侍还是磨平发髻,佛像都带有神秘的微笑,长圆脸,这是北魏风格。可是主佛身上的袈裟已经是唐代风格,协侍身上还是十六窟那样的汉服。佛像眼窝不凹陷,鼻梁还高耸。佛像背后的火焰背光已经非常精细、摩登。此窟佛像风格有很多不统一的地方,听导游说是唐代有人在原雕像上糊泥修改过,这倒是可以解释风格相左。
六窟更漂亮,看看窟门上的彩绘石刻。
门楣上方是主席台,坐着一排菩萨,脑后都有光环闪耀。主席台上方有飞天在周旋。
门口站着斜眼金刚。
六窟中有云冈石窟中最漂亮的塔柱。
塔柱还是四面方形,也是二层,下层是大佛龛,上层有小佛龛。下层大佛龛外有石刻门罩,门罩上布满石刻花卉番草。看看南面佛像。
这已经是唐初风格,面如满月,端庄严肃,目视脚下,没有了神秘的微笑。头上有螺纹发髻,按照制式,应该是九九八十一个发髻,象征九九归一。身穿唐装袈裟,胸前是早期U字领。
再看上层。
上层佛龛没有门罩,四角是九层浮屠支撑。南面佛像面部还有北魏特征,有贴金。那南面下层佛像应该也有贴金,已经没什么痕迹了。窟顶是石刻平棋天花,彩绘飞禽走兽各方大神。
顺时针转塔一周,四面都有佛龛。看看窟壁。
窟内四壁也是上下两层佛龛。
六窟的这种塔柱佛龛非常漂亮,也非常典型,是北魏石窟造像的杰作。这样的塔柱石窟延续了很多年,一直到北魏拆分成东西魏,以及后来的北周北齐时期还存在这种风格。北齐文宣帝高洋设都邺城,于天宝年间(公元550 - 559年)下令在附近的鼓山凿窟建寺,就是现在的响堂山石窟。我曾在2018年冬春相交时单枪匹马去看过一次响堂山石窟,看看它最大的九窟大佛洞内塔柱佛龛。
北齐佛造像已经向唐初风格演进很多,但还留有北魏佛像那神秘的微笑。从那又薄又大的门罩或者帷幔看,北齐的石刻工艺水平比北魏已经有很大提高。
云冈石窟的七窟和八窟是一组。看看七窟内上层佛龛中的交脚弥勒佛像。
看看九窟门上的石刻。
精美繁复,可以看见明窗壁顶的莲花藻井。这座莲花藻井是最早的石刻莲花藻井,洛阳龙门石窟莲花洞的那座莲花藻井是北魏晚期的,晚于这一座,但是比这一座更精致,是人民大会堂顶灯造型的设计思路来源。响堂山石窟观音殿石窟内也是一座莲花藻井,那是北齐的,晚于龙门石窟。
上层明窗下可见一排人像,中间是释迦穆尼佛,两边是八位菩萨在听佛讲经,这八位菩萨是文殊菩萨、虚空藏菩萨、观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得大势菩萨和坚勇菩萨。
九窟内左手协侍菩萨像,完全是唐代风格。
两侧坐佛像。西侧交脚坐,弥勒佛,就是未来佛。北魏原作。
东侧倚坐,燃灯佛,就是过去佛。北魏像,有后期修改的明显痕迹,虽然有唐式U领彩绘,但下面的石刻还是北魏斜披袈裟。
看看十窟西侧壁上的释迦穆尼佛像,应身佛。
中间主佛像。
这是毗卢遮那佛,法身佛,非常漂亮。看他的束发和面部,应该是北魏中晚期风格。注意看他半跏趺坐的双腿,特别长。这是印度佛像风格,现在小乘佛教仍然是这样的长腿佛像。
看看须弥座和莲花。
十窟的须弥座是中国最早的须弥座。之前那些窟里的佛像都是坐在石头台子上,大部分佛像下部都已经风化坍塌了。这个十窟中有最完好的中国早期须弥座,就是上下出涩、中间束腰的台座。九、十窟中东西两侧佛像下的须弥座比较简易,就是示意性的。十窟中间主佛下面的这座须弥座是完整的,而且这种须弥座在唐代逐步得到认可,宋代在《营造法式》中做了规范,之后就是定型产品了。从十窟主佛须弥座看,上下的出涩不是很大,宋之后的出涩要厚得多。这里中间束腰是一个一个龛,宋之后的束腰是用蜀柱分割成段落。这里的须弥座上都是抹泥彩绘,宋之后的石头须弥座多有精美的石刻。
十一窟也有中心塔柱。看看塔柱正面的接引佛像。
宽衣阔带的汉服,束起来的发髻,眼窝不深凹,面带微笑,这是北魏中期的风格。接引佛是西方阿弥陀佛,这座窟叫“接引佛洞”。接引佛像的特征是右手持无畏印,左手持与愿印,就像这座佛像一样。接引佛是汉传佛教净土宗的概念,而这个净土宗是我上次说“虎溪三笑”故事里庐山东林寺的慧远和尚所创,那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太元年间,就说是公元390年吧。云冈石窟十一窟大约是在公元490年,就是说这净土宗的理念百年之后也传到了大同。
看看窟内天花,假装把它叫做海墁天花吧,彩绘的。
十二窟叫做离垢地菩萨洞。菩萨修行有十地,第一是欢喜地,第二就是离垢地。看看十二窟的离垢地菩萨像。
十三窟叫文殊菩萨洞,其实里面的主佛像是交脚弥勒佛。
为了支撑佛手,弥勒佛右手下面雕了一座金刚像做柱子。这样的加强柱凡云冈石窟仅此一座。
十三窟中有一套特殊的石雕佛像,在佛龛对面的窟门楣之上明窗之下。看看。
门楣横槛上有一排七座站在莲花座上,身穿褒衣博带汉服,头上磨平肉髻的北魏佛像。我们在佛教寺院里常见的有三座佛像:三世佛或者三身佛;还常见到密宗的五方佛像,就是五座佛像。这里这个叫做“过去七佛”,就是释迦穆尼佛和其前出现的六位佛陀。从离我们最远的佛陀开始数,这七位佛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没有斗战胜佛孙悟空。现在中国供奉七佛的寺院并不多,我曾在五台山见过一座七佛寺。
十三窟中有七佛,九窟中有八菩萨,七佛八菩萨的概念来自《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此经最初是谁翻译已无线索,最早见于东晋《大正藏》,早于云冈石窟的年代。
十四窟和十五窟万佛洞破损得很厉害,看上去是仅供唏嘘,不堪拍照了。这两座窟是完工后凋敝的,而不是像三、四窟那样半途而废。
前面说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于兴安二年(公元453年)下令在云冈凿窟建寺,昙曜法师和平二年(公元460年)开工建设云冈石窟。先是建了昙曜五窟,就是十六到二十窟。拓跋濬之后,传到了他孙子孝文帝拓跋宏,延兴元年(公元471年),拓跋宏就又在云冈接着凿窟建寺,建起了从一窟到十五窟。这些算作是云冈石窟的中期建设,它们分成了一和二、五和六、七和八、九和十以及十一、十二和十三共五组有效石窟。昙曜五窟是文成帝拓跋濬建了祭奠五位先祖的,那这中期五组石窟应该是孝文帝拓跋宏建了祭奠谁呢?其实还要考虑未完成的三和四窟,还有遭毁的十四和十五窟,就是一共七组,其中五组可能还是祭奠前面的五祖,再加上拓跋宏的爷爷拓跋濬和爸爸拓跋弘。
拓跋宏打小从五岁当北魏皇上,到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二十三岁才亲政,他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迁都洛阳。这一迁都,云冈石窟建设就开始降速,最后到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基本停工了。所以,中期十五座窟就是在二十多年里建成的。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开始开凿龙门石窟,开凿的第一座窟是古阳洞,祭奠他奶奶冯太后的。从拓跋宏开始,北魏鲜卑皇家开始用“元”做姓氏,拓跋宏也叫元宏。元宏死后,他的儿子元恪为爸爸和妈妈文昭皇后在龙门石窟建了宾阳中洞。此后,北魏的皇家石窟寺就在洛阳龙门石窟继续下去了。
云冈石窟虽然停止了皇家新石窟寺建设,但香火还是有的,当朝皇上还定期要来上香祭拜祖先们。皇家凿窟施工队走了以后,又来了一些民间施工队进驻云冈。北魏王公贵族肯定是跟着拓跋宏迁去了洛阳,政府各部、党政工团妇机关肯定也都走了,留在大同的只有土地主了。地主家的地还在大同,所以他们只能在这里坐在田头看着长短工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农闲的时候也雇施工队去云冈凿个窟,立尊佛像,祭奠自己家先人,就算是宗祠的意思。这些地主窟都在二十窟以后,小得不行,恨不得钻不进人去,只能出窍的魂进去。当然,地主们也不能凿大窟,一来没那么多钱;二来怕范僭越罪。所以,那些地主窟可看可不看,你要是愿意去看也没问题,不另收门票。
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和敦煌最早的石窟差不多是同时期的,佛像样式也基本一致,都是北方草原风格和西域风格结合的。敦煌北秦建元时期的268窟中就有和云冈石窟九窟中一样的交脚弥勒佛像。在此之前的西晋和东汉时期佛像已经很难找到如此完整的,少量出土东汉佛像可以看到中原佛像样式,不是斜披袈裟袒露右胸,而是穿汉服,但又不同于云岗的褒衣博带。云冈石窟佛像无论规模还是完整程度都比莫高窟强,莫高窟是壁画更佳。所以,在云冈石窟可以看到中国最早的、北方草原风格的佛像,很值得仔细欣赏。不过,一般的游客走马观花,也只能是看个大概。要想在一、二个小时内深入一些了解的话,可以花钱在景区大门口请一位导游。有私人定制导游讲解时,在窟内还可以拍照。
石窟外近年新建了一座灵岩寺,是基于古籍描述仿造,不知道是不是高仿。虽然不是古寺,但里面有香樟木佛像,进去闻一下并无妨碍。景区大门广场上新立了一座昙曜和尚立像,依据无考。
这次避暑几天于大同,又看了一遍几处古迹,比前几年来时更深入了一步。看到了北魏的云冈石窟、唐代的善化寺、辽金的华严寺、元代的法华寺白塔、重建的明代代王府和纯阳宫关帝庙,寺院、道观和神庙都有。其实还可以去看看明代的大同府文庙,那就儒释道都看全了。山西有很多古迹可看,19年曾经游了一番,今又补了上次没来的大同,挺好。而且,最好的是这次游大同非常及时,走在了暴雨之前,也走在了德尔塔病毒之前。它们一来,哪儿也去不了啦。游一圈大同,拍一批片子,写一串游记,圆满了。
(连载结束)
推荐阅读
软妹sama1.7万38
软妹sama2.8千3
软妹sama3.8千5
软妹sama2.6千4
软妹sama3.4千5
一壶铁观音一壶龙井7.5千12
一壶铁观音一壶龙井6.7千16
在路上-初心7.3千13
行川页撰7.1千18
飘在路上612.3万0
fd687.1千14
汐阳171.0万13
M12****9976.1千9
彼得peterbj6.8千20
L行色匆匆6.4千12
夕颜小语7.3千15
L行色匆匆6.7千15
荷香微风1.0万21
M31****09408.9千11
好景致4.8千17
好景致5.9千19
63三共8.0千23
好景致7.8千18
好景致6.0千15
冰海03021177.6千13
HYHMXP66886.5千9
轩尼诗@19638.3千14
北方以北的地方1.1万11
M27****51165.6千24
青岛老哥自驾游中国🇨🇳5.7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