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7回:排球之乡台山骑楼,宗族纽带重商务实
行程天数
1天
和谁出行
一个人
【皇氏古建築大全】【黃劍博采风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3077回:排球之乡台山骑楼,宗族纽带重商务实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黃劍博采风追影"(微一信: Huang_Jumbo 或Jumboheritagelist )。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台山市区有很多林荫大道,尽管乡村没有什么人气,但台山商业街上却非常热闹,美女如云,跟农村形成强烈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期,今台山境域属瓯越地。秦统一六国后,征服瓯越,置南海郡,今台山境域在其中。秦末大乱,赵佗占据岭南,归汉后,封南越王。其统治范围,包括今台山之境域。东汉时期,归属南海郡四会县。三国吴太平年间,属广州南海郡。
晋恭帝二年(419年)分南海立广州新会郡,今台山境域附属新会郡盆允县。隋朝废新会郡、平陈郡,并入南海郡,今台山境域属南海郡新会县。唐武德四年(621年),以新会、义宁二县而置冈州,今台山境域附属冈州。贞观十三年(640年),废冈州,复归广州新会县。宋代属广南东路广州新会县。
元代隶属江西行中书省广州路新会县。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建县,隶属广东布晸司广州府。清代隶属不变。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土客分治,成立赤溪厅,直属广东布晸司。民国元年(1912年)赤溪厅改为赤溪县,隶属粤海道。
民国九年(1920年)废道制实行省辖县,台山县、赤溪县隶属广东省晸府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实行县晸督察制,台山县先后属第一区、第十区行晸督察区(行晸督察专员公署驻广州)。
台山的宗族观念跟福建一样是非常强的,并不是迷信。
台山为什么变成了国内第一个侨乡?为什么当年湖北湖南和河北河南人不敢大批量地出国务工呢?主要原因是宗族观念在我国内地省份已经非常淡化了,但在广东和福建却保存完好。
在泉州,号称有三百六十位王爷,都至今香火旺盛。在不少地方已很少能看到的扶乩活动,在福建也仍然盛行,泉州的“趖火佛”,每年正月十五清水祖师出殿巡视时,都要先扶乩定符,场面盛大,信众甚多。当那些民企老板发了大财,在福建盖起数十层的写字楼时,底楼大堂一角却还会留一处神龛,期望神灵继续保佑他们财源广进。不仅闽南如此,相邻的潮汕更是浓厚,几乎每个店铺都会烧香供奉。
在广东,即便是闹市里的一家杂货店,你都可能会看到关公、观音等各路神仙。其实不是广东人迷信,是有钱人都迷信啦。闽粤一带的“观念落后”还不止是体现在“求神拜佛”上,还往往包含着其它地方已很少见到的浓厚传统伦理和宗族观念。
明清时期闽粤各地就以宗族抱团械斗著称,有时这些理念都渗透到非常微妙的细节上:田仲一成在《古典南戏研究》中发现,《琵琶记》的剧本会迎合各地老百姓的不同道德观——在社会风气更开放的江浙演出时,吴本倾向脱离礼教,而宗族势力强大的福建上演的闽本,就更重视尊卑关系。
当市场出现机会时,孤立、分散、缺乏资本的个体是很难成功的,如果要彼此合作,则又会遇到一个问题:我国是一个“低信任度社会”。在这方面,宗族又提供了天然的信任资本,因为家族内部的密切互动和纽带,大大减少了可能出现的风险,毕竟“兔子不吃窝边草”,如果做了什么对不起本家族的事,将遭到一致的排斥,甚至可能在社会上无法立足。
而出洋打工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换成湖北人或沈阳人,他们那里的散兵游勇是不干单独跑到国外打工的,但闽粤一带的人天生喜欢抱团,一个宗族之内是人是完全信任的,所以他们可以抱团出海,风险共担。
国内知名的晋江鞋企,它们的老板很多都姓丁,他们当初之所以能抓住机会,原因之一就是借助了宗族的力量。在1978年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宗族”势力曾遭到禁止,但在1978年之后,丁氏宗族却在“丁氏回族”的名义下得以率先恢复,这极大地有助于他们掘到第一桶金。
不难想见,一个内部紧密、相互帮扶的宗族,以及在神灵面前的契约所奠定的商业同盟,能有效地提升人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单打独斗、又缺乏资本的分散个体,是难以与之对抗的。
一般关于传统我国乡村社会的理解,把我国社会中牢固的乡族关系看成是形成中国乡村社会的封闭性因素,但事实上,同样的纽带,也可能成为把乡村社会成员拉向海外的动力。除了心理的和观念的因素外,族人乡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促成出洋的直接动因。。。
台山街道上卖黄金的地方非常多,街道两边停满了摩托车和电动车,广场上坐着几个学生妹,陈宜禧的雕塑位于广场中心,台山商业城是灯火通明,台山商业城又名台城商业城,位于中心旧城区与城北新城区的交接点上,
临近台城通济河,交通极度方便。总投资达3.5亿元,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多功能商业活动中心——台山商业城,包含了台山商业城与台山高业大酒店两大部分,共分为酒店、商场、商务、商住等四大功能区,各区域之间互相连通。
它是由台山市旅港实业家刘炳光先生投资兴建的,是江门五邑地区目前在建的建筑群体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商场装修最豪华的商业建筑物。
走近商业城的北面,只见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和设备安装的高业大酒店气势相当雄伟。它是当地的标准四星级大酒店,参照港式现代化标准设计。这栋拔地而起的23层建筑采用新颖的立体外观。半圆柱形的绿色玻璃墙幕从第8层开始把整栋大厦的外墙一分为二,再加上5到16层采用比主体突出的建筑风格,
以及大厦两边的圆柱形楼梯,使整栋大厦远望起来就像一艘外带两个推进器、正准备一飞冲天的航天飞船。同时,整栋大厦大量使用玻璃墙幕,既美观新颖,又便于采纳和利用更多的自然光源;既扩宽了室内的视野,又能使顾客更感海阔天空。
商业购物区由C、D两栋6层商场以及该区正门口的休闲广场所组成。连接台西路步行街与台山商业城的休闲广场是一个小型公园,与陈宜禧纪念公园相连,四周绿树成荫,每当华灯初上之时,
这里就成为了台城市民的一个休闲胜地。信步走过使人身心舒畅的休闲广场便发现“台山商业城”的金漆招牌就在眼前。宽阔的正门两旁所有的临街独立式商铺门庭若市,尤其是提供各式各样可口小吃和冰凉饮品的小食店和那飘着令人垂涎欲滴的扑鼻芳香的西式糕点店内更是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台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东邻珠海特区,北靠江门新会区,西连开平、恩平、阳江三市,南临南海。毗邻港澳,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3286平方千米。台山多山。东北面有北峰山,台山市第一峰狮子头海拔高度是982米。东南方的都斛镇东南面有南峰山,台山与新会界山,其间高峰插云,绝壁排空,气势轩昂,过二、三千米,再起一峰,峰顶石排如一瑞兽晓首逆风仰天长啸,故名“望风朔”(831米),
比邻“望风塑”有一小峰“邱风云”(又称姆指峰或童子拜观音),再东行数里,又起一峰,据传,此峰乃此山脉中唯一面朝台山的山峰,故新会人又称之为“无情山”,而台山人因其和蔼可亲,山顶石壁如玉,远看如一女子,明眸皓首,故称之为“刘三妹”(694米),临海尾峰,名叫“琴莳头”(701米),西南面有大隆山和紫罗山,南海中有上川山和下川山;西北面大山较少,丘陵却特别多。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我在台山商业街道两了两个蛋糕汉堡,只需要10元,吃完小吃就走到台山妇幼保健医院前面的街道上,我在路口看到了济群大药房所在在四层大楼,位于江门市台山市环城西路台山市人民医院南侧约60米,台山人民医院非常大,再行百多米就到达了台山历史文化街区。
台山晸府网记者曾经介绍过这个街区。台城的骑楼街道有30条,这种侨乡传统建筑占旧城区建筑的六成,以台西路、通济路、环城南路及西宁市的建筑最为艳丽夺目台城的骑楼建筑多为2~4层坚固美观,商住合一。
台城享有了“西方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充满异国建筑韵味的骑楼风格,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德国哥特式等建筑风格,窗户的形式多种多样阳台或栏杆凸凹,造型、贴花、各具特色,女儿墙构图丰富、花样精美。
城市就像一个故事容器,每一个街角,每一条街道,每一盏路灯,都在时间轴上叠加着充满人味的故事城市街区之美,在于故事回忆第一次大规模改造是1925~1929年在“改造城市”项目中开辟马路、修筑长提、展扩市区改造后,街道宽阔挺直,四通八达建有店铺600余间,商业繁荣。
台城老城中心区作为县治,至今已510年。1929年《台山物质建设计划书》提出了“改建县公署”的任务:“县公署为全邑晸治最高机关,建筑须宏伟坚久,布置要完备敷用,地位应广大适中。”1931年在县署旧址动工,按照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图纸施工,历时两年,1933年落成启用,耗资16万元。
新的县晸府大楼坐北面南,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99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面宽、南北进深均为30米。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结构,由主楼和钟楼两部分组成。主楼地上3层、半地下室1层,钟楼3层,总高25米。
大楼正面利用钟楼、两根爱奥尼式列柱和19级台阶突出中心入口位置,比例严谨、左右对称,融入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风格的英国特有的钟楼建筑形式,是台山近代建筑的一大标志,因外形酷似南京“総统府”,人称“小総统府”。
大楼主楼前有台阶,拾级而上为高大的门厅,正中有三扇拱券大门,进入就是大厅,地面铺设着彩色的意大利水磨砖,各种图案鲜艳如初。大厅的两边各有一个天井,办公室、会议室、辅助房间沿天井布设,三、四层的平面设置与二层相同。顶层平台上的钟楼嵌有进口大钟一座,上部为拜占庭风格的穹隆顶,穹顶上的旗杆直指蓝天,体现了县晸府大楼的宏伟气势。
经历了70多年的风雨,县晸府大楼依然保存着当年的风貌,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县署建筑。它以宏伟的外观、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殊的社会职能作用,于2002年被广东省晸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之后,这栋大楼成为县人民晸府的办公之地。县晸府大楼见证了台城的社会变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台山是“中国第一侨乡”,台城老城中心区街区最典型地展示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社会变化,完整地保留了近代县城城区建筑的历史风貌,其面积、规模、类型和完好度,在广东县城近代建筑中是少见而珍贵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行的老城中心区建
设,以海外华侨的资金为主,规划先行。按照当时台山工务局制定《改造台山县城马路全图》和骑楼建筑详细规定,在明清县城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开辟新马路,再分期分批拆除区内马路红线内的建筑物,扩宽街道为7.5米至9米,统一铺设了排水系统。临街商铺的兴建,先要设计好建筑图纸,经工务局审批后发给符合条件的承建工匠《建筑凭照》,才能施工。经改造后,老城区建起了2至4层高的新式临街商业骑楼,沿街骑楼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有了更协调的处理,空间尺度关系较为适宜,行人步行其间感觉更加亲切和时尚。至今台城中心区还原状保存着城区的街道骨架和整体的建筑风貌。
九条街段保存的近300栋近代骑楼建筑,界面连续,统一为小面宽、大进深,形成一条贯通全街的长廊,既防晒又防雨,十分适合台山高温多雨的气候,便于行人购物行走。这些具有狭长而给人亲切感觉的楼房,楼高多为2至4层,首层为商铺,二层以上用作居住,大多为青砖墙硬山顶。
骑楼临街的立面则吸收了大量西方建筑文化。本土工匠对华侨传回的国外建筑技术和艺术,加以模仿、改良,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在建筑材料上,多采用进口的水泥、钢筋和彩色玻璃等,楼体多为混凝土结构。在造型上,西方建筑的柱式、拱券、山花、阳台成为骑楼立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图丰富多彩。在建筑装饰与细部的处理上,大量西方建筑装饰图案出现在骑楼长廊天花、立面墙体等处。骑楼的立面建筑风格洋溢着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的气息。
台城老城中心区的近代骑楼建筑,以环城南路最具代表性。环城南路全长660米,是城内最长的街道,也是台城32条骑楼街道中立面最为亮丽的街道,其立面造型变化多样,大量运用罗马的多立克、爱奥立克、科林斯的柱式,罗马拱券和伊斯兰拱券并列相邻,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各式山花张扬地建立在楼顶,西班牙风情的小阳台成为环城南路的一道风景。
台城老城中心区的近代建筑不仅仅有骑楼,还有中西合璧的各族祠堂(瀚翁谭公祠、李氏大宗祠、黄氏大宗祠、溯源堂等)、学校、晸府机关等多种类型,这些近代建筑比例匀称,追求形式之美,端庄典雅,同时注重实用性。
漫步台城老城中心区,细细品味每一条街道、每一栋骑楼、每一幢公共建筑、每一座祠堂,仿佛穿行在西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宗教的建筑艺术长廊之中,获得审美的享受,老城中心区是中国近代建筑成片区、多类型、大规模的遗存,因此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建筑价值。
始建于明朝弘治十三年、毗邻台山县署的县学宫,是台城最古老的教育基地,明清时期为台山培养了7名进士。在缓冲区内创办于清宣统元年、全国著名的华侨学校——台山第一中学就是建立在明代学宫旧址上。最初建在老城区、后迁往珠峰山麓的宁阳书院遗址今犹在。
及至近代,随着台山侨乡的形成,旅居海外的乡亲深感教育对家庭对民族之重要,慷慨捐资办学。至1949年,在台城捐建的中小学校有27所之多,居全省之首,台城侨资办学风气之盛闻名海内外,其中,又以台城老城中心区拥有的学校数量最多、教育体系最为完善。分布在中心区的16所学校中,有幼儿园2所、小学6所、中学4所、职业教育学校3所。
台城老城中心区的近代教育都是由华侨资金捐办,姓氏宗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敬修学校、育英学校、居正中学、溯源学校,形成了具有侨乡特色的、以私立为主体的教育格局。同时,注意吸收西方教育的制度和理念,校舍建筑大多数采用了西式风格,规模宏伟、外观典雅、功能比较齐备;重视职业教育,并率先在全省的县城开展幼儿至中学的一体化新式教育体系,其教育制度之完备、体系之完整、水平质量之高,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很少的,它开创了台山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利用侨资兴办教育之先河,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因此为台山第一中学题写校名。
台山是“广东音乐”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广东音乐”发展的基础以及创作、表演载体的台山八音班,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万年欢》、《三皈依》、《渔家乐》等台山民间小调的广泛流行,19世纪中期,随着粤剧改用白话来唱,大大加快了台山八音班演奏乐曲和演唱戏曲结合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台山人创作的“广东音乐”有300多首。台城老城中心区即为台山“广东音乐”之首区,这里聚集了主要的创作和演艺人才,也是很多音乐作品的诞生地。
台山侨乡形成以后,很多华侨从台城出发,将“广东音乐”带出海外。同时,一些华侨在“以文兴邦”思想影响下,把黑管、萨士风、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传入家乡,使八音班融入了西方音乐文化元素,丰富和充实了台山“广东音乐”的音色。
1949年之后,广东音乐在台城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发展,音乐爱好者自娱自乐的“私伙局”遍布城区。
中国“侨刊之乡”。台城老城中心区,是中国侨刊乡讯的发祥地。清宣统元年,中国第一份侨刊《新宁杂志》在这里问世,从此海外乡亲有了他们的“集体家书”,侨乡也有了自己的“百科全书”。全国侨乡各地从此纷纷创办侨刊,或以族为单位,或以村、以镇、以县,资金主要来自华侨捐助,阅读对象也多为海外乡亲。
台城老城中心区,是台山侨乡侨刊集中之地,不仅有县级的《新宁杂志》,还有家族创办的侨刊,如《台山光裕月刊》、《溯源月刊》、《居正月报》、《敬修月报》等,这些侨刊历经近一个世纪而不衰,发向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联系侨情乡音的重要纽带。
中国“排球之乡”。台山排球是世界早期的九人排球,其比赛场地、比赛规则、比赛用语都与现代排球有别,这样一种在中国和世界已经消失的体育运动,在台山还广泛进行,这是世界体育史的“活标本”。台山作为排球之乡的贡献还不仅此,近代以来台山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矮仔打高佬”的独特战术也是台山人创出的,而台城老城中心区,就是台山排球运动的中心。
国内的排球之乡有四个地方,分别是广东省台山市、海南省文昌市、福建省漳州市和福建省晋江市嘉排村。
排球运动是1895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发明的,1905年传入香港,1906年传入四川成都,1908年传入上海。1913年首届远东运动会(亚运会前身)举行时,只有菲律宾报名参加排球赛。因为没有对手,排球赛无法进行。菲律宾队参赛心切,就大力鼓动中国足球队临时学习排球打法和比赛规则,以中国排球队名义参赛,结果以0:2负。
1914年,参加这次比赛的中国运动员在广州推广排球运动。广州培英中学的台山学生学习排球打法后,将排球技术带回家乡。排球运动传入台山后,在华侨的参与和推动下迅速普及开来,并很快由群众性的娱乐发展为专业性的竞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广东台山就被誉为“排球之乡”,原因在于当时排球运动在台山相当普及,各年龄段的运动队在全国排球赛中均成绩显著,国家男排成员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台山。而且,无论哪个级别的排球比赛在台山举行,上座率均可达百分之百。当时,《人民的日报》记者曾撰文首次为台山冠以“中国排球之乡”美誉,台山因此而得名并广泛流传。
在台山,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各个乡镇、村委会,大大小小的排球训练馆、体育场随处可见。据悉,近年台山市各乡镇、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尤其是排球场馆的建设一浪接一浪。值得一提的是,仅台山第一中学就拥有近20个排球场。这些排球场馆不仅可用来承接省级以上正式比赛,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比赛场所。“村村有排球场,村村有排球队”,这样一个轻易可见的事实,足以令任何号称爱好排球的地方在台山人面前自叹弗如。据不完全统计,台山市现拥有3300支业余排球队,会打排球的群众近50万人,约占该市人口的50%;在台山,现有排球训练馆16座,排球灯光球场410个,室外一般球场1630个。
台山也是“小世界语”之都。台山华侨旅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以美国和加拿大最多。海外乡亲返乡言谈中,常有意无意地讲出一些英语,让家乡民众尤其年轻人感到好奇,也跟着“金山伯”学讲带有浓重家乡口音的英语,并以此为时髦。就这样,外来语便慢慢地融入了台山话中。
比如:脱至白肋(blank)、老缅婆(man)、呵啰(all)、骨波(good ball)、倒晒(out side)等等,既丰富了台山的语言文化资源,又加强了人们的开放意识,造就了“半唐蕃”的侨乡语言文化,因而被称为“小世界语之都”。台城老城中心区是近代以来台山华侨返乡出洋的必经之地、文化中心,“半唐蕃”台山话在这里最为常见,至今依然。
台山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市区文化广场、体育广场、侨光大道、步行街。六福山庄、侨雅花园、华侨花园、百乐园,东方豪范,海俊特.碧桂园等住宅小区已具规模。台城各镇区建设不断出现新面貌。
台山是我们最知名的侨乡,为什么广东福建的华侨非常多,内地却极稀少呢?以前我湖北或陕西,就极少会听说有亲戚是在国外居住的,但你到了广东和福建,就发现很多人都有亲戚在海外,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国是这些地方靠近海边,但这不是关键,因为山东和大连等地方也靠近海边,但那边却没有什么侨乡。
台山老城的主要建筑物是骑楼,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
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地方,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eranda。接着,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也使用这种外廊结构的建筑,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脚气”、“五脚基”。后来传入中国华南地区后开始称为“骑楼” 。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楼街建起了第一座骑楼,由从东南亚返乡的琼籍商人所建 。1875年以后,骑楼出现在厦门的部分街道,由当地侨商所建。
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国殖民者进入了印度等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属于热带气候,英国人很难适应。为了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条件,他们在建造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挡避炎热。随着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
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呎、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从此,新加坡出现了连接的廊柱构成的5呎宽的外廊结构的建筑。外廊的位置在店屋的前部或一边。典型的还必须包括可供行走的地板,高度至少一层,有挡避风雨炎阳的顶盖。这种连续廊柱形成的走廊,新加坡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或叫“五脚气”、“五脚基”(Fiye Footway)。
这种“外廊式建筑”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而且从单边外廊,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至四边回廊。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随后也传入华南地区。骑楼是我国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
骑楼是城镇沿街建筑,上楼下廊。骑楼下廊,即人行道,叫“五骹基”。这个名称与东南亚(印尼等地)的叫法有渊源关系。骑楼下的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南洋风骑楼街区的肌理主要由临街商住两用的排屋构成,前店后屋,前街后弄。店前街宽8—12米,屋后弄宽仅2—3 米。店屋面阔多在3 米左右,宽的可达5到6 米,进深大多纵贯整个地块,华南的闽、粤方言区称之为“毛竹筒”或“竹筒屋”,其间有多进的天井或廊院,实衍生自闽系、琼北民居的多进宅院。
骑楼楼体以2—3层为主,为适应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遮避烈日风雨,在建筑首层置贯通的人行道——“骑廊”,相当于欧洲的“拱廊”(arcade),可全天候穿行其间。在闽语方言圈中,东南亚华侨称之为“五脚基”(five foot way),台湾称之为“亭仔脚”,宽度多在1.8—2.5 米左右。
骑楼的结构形式有砖混、砖木、局部桁架等多种。承重墙多为大尺寸厚砖墙,墙基为石砌,内隔墙为较薄的砖墙或板墙;地面多为水泥面层,间有地砖或木地板;屋顶采用传统瓦坡顶与近代平顶组合的方式。
骑楼的造型一般不用正宗的欧洲柱式建筑或拱廊,而是青睐南洋风的乡土化变体,从整体到细部,基本没有什么西式的正宗“章法”可依循。立面二层及以上多以连续券装饰窗户、凹阳台,亦可见少量的凸阳台。窗楣券型有三角、半圆、四心圆,也有欧洲和伊斯兰的双心圆尖券。墙面砖雕和历次灰塑装饰中,多见中西混合的卷草、文锦、回形、如意等纹样及其几何化图案,有些还带有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盛行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影响。
骑楼顶的女儿墙是南洋风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为水平护拦,临街一面常做出挂绿釉的宝瓶栏杆;另一为变形的巴洛克式山墙,造型极丰富,一楼一模样,墙面上部开有圆形、长圆形等形状的风洞,在海口夏季风速最大可达40 米每秒以上的气候条件下,可大大降低风压对巴洛克山墙造成的破坏。
江门赤坎骑楼有近600座。特别是堤西路、堤东路、中华路、牛圩路等几个路段几乎都由骑楼组成。堤西路的建筑最为壮观,构造也极为讲究,绝大部分是一楼一项,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中式“金”字型瓦项。有的骑楼高达3层,长达40到50米,其代表作为景辉楼。沿堤西路向里走,中华路等路段的骑楼楼顶装饰逐渐简单,牛圩路的骑楼多为两层楼顶的装饰也比较简单。在沿堤耸立的骑楼群中司徒氏图书馆和关氏图书馆两处雕楼夹杂于骑楼群间特别引人注目。
走进台山骑楼街墟,仿佛时光倒退了百年!在广东台山市,中国第一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有163万多人,分布在世界六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台山市常住人口还要多很多。1840年后,台山人先后3次掀起国际性移民高潮,大量人员出外务工、移民海外。
岭南五大骑楼群,台城骑楼排名第一。
台城骑楼价值获民间组织肯定,所谓“骑楼”,其实是因二楼及以上的楼层建于廊道上方,予人以“悬空”之感,于是二楼便看似“骑”在上面,故名。如果说建筑是花,地理和人文就是其生长的土壤。骑楼适应南方炎热多雨的气候,既可防日晒、避风雨,又具有商业实用性。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骑楼便风靡于台山,成了城镇建筑的“主打”。历经百年沧桑,这里的多数骑楼仍外观完好。县城里保留着连绵成片的骑楼街,其他乡镇也同样存在有骑楼墟集。
台山的骑楼一般是幢幢相接,一楼的廊道打通,形成一条宽阔的过道,人们称之为“风雨廊”、“骑楼底”。“骑楼底”内侧的铺面,敞开可陈列商品,让路过的顾客自由选购。
一边是马路,一边是商铺,游玩与购物的功用合二为一,别有情趣。对商家而言,“骑楼底”带来的是全天候的客流;对居民来说,则是逛街、观景的好地方。
在广东台山,体现侨乡传统的标志性建筑,以骑楼居首。居所被面貌相差无几的高楼、花园式小区所包围时,我们面对骑楼,感觉尤其强烈。
台山骑楼的兴建史即中外文化交流史。近代以降,台山籍的海外华侨人数众多,无不怀揣着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们带着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心态建造房屋,而早期去南洋、澳门、香港等地做工的台山工匠便把这些技术带回来,把西洋的罗马柱、圆拱形窗等建筑元素,仿哥特式、仿古罗马拱券式、仿巴洛克式以及南洋式、碑亭式等建筑样式,与本土的传统骑楼建筑相融汇。所有参与者,皆不为陈规所囿,因此样式和图案彰显出鲜明个性,精彩纷呈。可以说,每一栋匠心独运的骑楼,都是东西方文化联姻的产物。而浓厚东方色彩和西洋艺术神韵的 “合璧”,经过漫长岁月后,艺术和人文价值更加引人注目。
时代向前,骑楼建筑的辉煌已不再。但一旦刮风下雨或不堪暴晒,又不期然地勾起我们对骑楼的温馨回忆。建筑曾被人誉为“凝固的音乐”,如何保护好台山骑楼这富美学意趣的建筑群,如何教后人读懂台山骑楼的内涵,重新发挥骑楼的独特功能?这是萦绕在人们心头多年的问题。近年来,清一色由骑楼组成的台城台西路,已被改造为购物、观光两相宜的步行街。晚间,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装扮过的古老地标,在璀璨灯光映衬下,显得既古朴又具异国情调。逛街的、购物的、散步的、约会的,如过江之鲫,重现昔日市井的亲切和喧闹。
网剧《法医秦明之读心者》在台山市四九镇玄潭原舍举行开机仪式。该剧共26集,拍摄周期100天,根据《法医秦明》系列小说第一部改编,预计将于今年底播出,主要剧情安排在台山取景拍摄。
据了解,剧组工作人员在拍摄前期曾到云南、珠海等多地进行取景采风,经过考察,最终决定将主要拍摄地定在台山。“台山的骑楼极具西式风格,非常特别,我想在这里拍一些特别的景色融入剧中,这里的乡村风景也很好,我特别喜欢台山。”该剧导演施磊说。
该剧总制片敦淇表示,台山民宿环境优美,开机当天第一个场景就安排在四九镇的民宿拍摄。“等剧集播出以后,希望观众可以到我们的拍摄地来看看,我觉得台山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特别好。”他说。
“我在酒店周边逛了一下,觉得台山城区、乡村的风景特别好,在这里感觉很舒服,台山人也特别热情,城市建筑是我特别喜欢的样子。”该剧主演张耀称赞台山的优美环境。
据了解,该剧开机后,将在台城、四九、大江等镇(街)进行实景拍摄,极具侨乡特色的历史建筑将在剧中呈现。近年来,台城历史街区实现修复并串联周边商业点,激活旧城区商业活力,成为具有民国风情,集休闲、购物、观光、生活为一体的历史街区,旧洋楼新面貌展现了不一样的历史风韵。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台山民宿悄然兴起,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不少剧组前来取景拍摄。
据悉,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是由一群喜爱本地历史的文物爱好者组成的。该协会拥有1000多名会员,其中,既有都市白领,也不乏在校大学生。他们经常“暴走”于广东各地大街小巷,搜索那些沉寂的历史瑰宝,为尚未得到妥善保护的历史建筑不断发声。
该协会对岭南骑楼群进行了历时3年的调查,从骑楼的风貌保留、连片保护,还有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查,初步自评出岭南五大骑楼群,排列座次如下:江门台山台城、汕头、江门蓬江、江门开平赤坎、广州。
为何台城的骑楼在调查中排名第一?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回复称,台山骑楼名列第一,有它自身优势。。。
黄剑博参考资料:
1. 骑楼渊源 .厦门市人民晸府
2. 欧亚混血 中西合璧 .海口晚报
3. 骑楼身世:穿越历史的歌唱 .海南日报
4. 老照片定格厦门骑楼旧影:光绪年间就出现在鹭岛 .中国侨网
5. 谭楚明
推荐阅读
木只军6.6千7
M-kay9.3千12
晓鸣祥铃1.4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