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花山 北贺兰 北上南下看岩画
出发时间
10月
行程天数
2天
人均花费
300
和谁出行
和朋友
岩画,是被刻画或绘制在山野岩石上的图画,是生动形象的艺术符号,是人类文明的精神产品。
据考证,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岩画,已有四万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史前社会的“文献”,又被称为认知人类前世今生的“百科全书”。
宁夏银川西北50公里,贺兰口地质公园大门内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8个大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观赏了精美的贺兰山岩画后,欣然命笔而发出的感慨。
2006年1月,贺兰山岩画就已被建设部列入了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
然而,即使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能说话,能让今天的人们意会其中的些许美妙,但由于历史久远,岁月隐藏于其中的奥妙,仍让今人一知半解。
岩画里,有很多解读远古时代的神奇密码;岩画里,还有很多神秘的未解之谜。
贺兰山岩画的分布很广,最集中的地方在贺兰口,为了便于普通游客都能领略华夏文明的博大,这里被开发为了贺兰山的地质公园和岩画景区。
走进贺兰口,溪流潺潺的山谷两侧,绵延800多米的山岩崖壁上,岩画多达6000多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被命名为“太阳神”的岩画。诞生于新石器时代的“太阳神”,被刻画于距离地面20多米高的石头上,长长的睫毛和直竖的头发有如道道光芒,双眼炯炯有神地眺望向东方,被人们冠以贺兰山的镇山之宝。
“太阳神”头上的光芒线总共有三圈,最外一圈的“头发”是24道,中间一圈的“眉毛”是12道,里面一圈的“睫毛”是16道。专家认为这样的数字排列应该不是一个偶然的随意组合,但其中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还没有人能够解读清楚。而“太阳神”突出的大眼睛,是一种同心圆式的重环双眼结构,说明其在众多人面像岩画中崇高的地位,是人神合一的表达。纵观世界各地的岩画,其细腻的线条和独特的造型皆为独一无二。
古今中外,崇拜太阳,将太阳人格化,将太阳神灵化,是地球上不同地区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因为天空的太阳给大地送来了光明,送来了温暖,是太阳给人间带来了旺盛的生物,带来了蓬勃的生命。
人们通过仔细观察,还发现“太阳神”是贺兰口岩画中离地面最高的一幅。清晨,贺兰口迎来的第一束阳光,总是照耀在“太阳神”高踞的石壁上,而且,这处石壁还是一天里享受太阳光照时间最长的山岩。也许是天上的太阳和山里的“太阳”,每一天都需要相约在这里,暖暖地开启一场恋恋不舍的长谈吧!人间与天堂的对话,是妙不可言的吧?
和“太阳神”一样让人浮想联翩费脑猜测的岩画,还有两只纤纤玉手。驻足望去,一个似人又似鬼的头像下方,伸出了两只手,一只手心朝里,一只手心朝外。
这是贺兰山岩画里,出现的唯一一双手。这是谁的手?是酋长的手还是祭司的手?是神魔鬼怪的手还是寻常男女的手?这双手的手心朝着不同的方向,传递出的信息是什么?是拒绝还是接受?是敬畏还是祈求?是占有还是抛弃?是喜欢还是厌恶?是在宣示还是在默祷?
溪流两侧的几千幅岩画中,除了人的形象,更多的是动物,有牛,有马,有一只虎,有一群羊,有人牵着狗,有人追着狼,有的夸张写意,有的圆润纪实,有的惟妙惟肖,有的似是而非,有的像标志符号,有的像胡刻乱划。
早在北魏时期,旅游家郦道元就在地理学专著《水经注》里这样描写贺兰山的岩画:“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纹),尽若战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矗立于内蒙古高原和银川平原之间的贺兰山,是古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民族放牧游猎、生息繁衍的一块热土。现代学者经过几十年的野外考察研究得出结论,贺兰山岩画是3000至10000年前先民们的生产和生活场景,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这些凿刻在石头上图画,分布在长达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共有20多处遗存,总数超过了万幅,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抬头仰望森然粗犷的贺兰山,不经意间,蓦然发现有几块石头正在山上悄悄地游走。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难道精美的石头还会巡山?
听到我欣喜的惊呼,旁边走来的导游轻轻拍拍我的肩,说:“你今天真幸运,那可不是石头,那是难得一见的岩羊,是我们贺兰山上会走的岩画!”
与北方的贺兰山岩画以凿刻为主有所不同,南方的花山岩画则以绘制为主。
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大会,中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花山岩画的申遗成功,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项目的空白。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散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岸边高耸的绝壁上,遗产覆盖区域6621公顷,现存图像1900多个,宁明县为第一遗产区,龙州县为第二遗产区,江州区和扶绥县为第三遗产区。其中,以宁明县花山屯北明江东岸的岩画最为集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最具花山岩画的代表性。在一般旅游者的概念里,花山岩画的指向就是这里。
也与在贺兰山徒步近距离观赏岩画不同,花山岩画需要乘船在江面上远距离观赏。因为保护世界遗产的需要,岸边峭壁上原有的栈道已不再接待游人。
人在船上坐,船在江上走,青山绿树,碧水蓝天,在动与静和谐相融的风景里,游客俨然已是画中之人,不知不觉,已然出神入画。
不时匆匆而过的崖壁上,偶或有一幅赭红色的图画,由于太远,看不清都画些什么。导游介绍,那就是我们要来看的岩画,游船会在最美的地方停下来。
花山岩画,壮语读音为“岜来”,汉语的意思是“有画的山”。专家考证,花山岩画的创作时间大约为战国至东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有关花山岩画的文字,最早见于明代民间张穆的《异闻录》:“广西太平府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执刀杖,或有无首者。”后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官方出版的《宁明州志》记载:“花山距城五十里,峭璧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
接近花山屯,游船慢下来,明江东岸直立的崖壁上,大片大片的岩画迎面而来。导游招呼大家:“赶快看吧,看个够,这里有花山最精美的岩画!往上看,这片岩画总体分布在高300米、宽200多米的山崖上,密密麻麻共有1000多个人物形象,马、狗、刀、剑、铜鼓等图案不计其数。”
北方人相信瑞雪兆丰年,南方人则笃信蛙鸣兆丰年,只要稻田里蛙声一片,那一定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壮族的先民骆越人以青蛙为图腾,可以看到岩画上的人物都是屈膝半蹲,上臂高举,状若青蛙的造型,分为正面和侧面两种姿态,无论男女,均赤身裸体,不着衣衫,简约卡通,甚至连五官都没有。
最大的一组岩画中央,是一位3米高的男子。只见他器宇轩昂,双足踏着猎犬,腰间佩戴宝剑,好像是正在接受身边人群的欢呼膜拜。
导游说:“那男子应该是部落的首领。大家看,所有的花山岩画人物,腰间佩刀的很多,但佩剑的只有这一位。狗头方向戴着面具的那个人可能是他的巫师,狗尾方向两个身体纤弱,肚腹鼓起,长发垂臀并打有蝴蝶结的女子,可能是他怀有身孕的妻妾妃子。他们到底是在祈祷,还是在庆祝?是在过节,还是在祭祀?是在婚丧嫁娶,还是在装神弄鬼?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说法。”
其实,一致的说法是,画面反映了古骆越人生产生活的场景。但具体表现的故事情节是什么?他们又为什么要爬到如此高耸陡峭的山岩上去记录这些故事?还没有人能够结合完整的画面,推演出合乎逻辑的故事。
这里的崖壁面向西南,常年受到太阳的曝晒,历经两千多年,上面的岩画还依然清晰鲜艳。古人用的是什么颜料?那颜料怎么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有研究者猜测,骆越人绘画的颜料是以赤铁矿和动物胶以及血液等混合调制而成。但使用如此配制的颜料,现代人经过多次实验,在同样环境下绘制的岩画,只过十几年,就已经退化得面目全非。
另外,先民们又是如何把这些图画绘制到悬崖绝壁之上的?要知道,即使运用今天的手段,那也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啊。现代人替古人设想和模拟了很多方法,比如攀爬梯子,比如搭建脚手架,比如绳索悬空吊垂……但是,结合这里的地势环境和当年的科学技术水平,这些构想都被专家们一一否定了。至今,这也是个迷。
谜一样的故事内容,谜一样的画面色彩,谜一样的施工技术,迷一样的千年岩画。花山呈现给我们的,依然是一部继续等待破译的天书。
有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四分之一的岩画将会完全消失。对于这样的论断,久经考验,已鲜艳了2000多年的花山岩画,似乎暂无危亡之虞,更加高龄的贺兰山岩画却让人颇为担心,在几千年日晒雨淋的侵蚀之下,部分岩画已衰老难辩,印有岁月的痕迹已日渐模糊,让人担心这些精美的石头,会慢慢失去为岁月代言的本领。
时不我待,一起努力吧!一起来努力破译这神秘的天书吧,一起来努力保护这神圣的遗产吧。
推荐阅读
扁舟听雨5.3千16
a锅alison1.8万12
baojuan03151.4万7
暮秋子9.5千11
暮秋子9.0千11
王缘雄壹4.1万30
shenyuanyinjie1.9万18
花山岩画景区2.7千3
a****no4.2千13
冯赣勇3.0千6
若有所思CS4.8万12
花山岩画景区7.1千11
晓鸣祥铃9.3千13
好景致7.5千19
M48****7461.2万13
好景致3.7千19
云游四海翁5.7千13
云游四海翁5.8千13
云游四海翁5.3千11
三人行万里路8.0千13
云游四海翁5.3千13
悠然见五山1.1万25
M13****6334.5千0
M25****8959.1千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