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在你胸口比划一个120,怕死别来沙漠搞步行
撒哈拉沙漠

在你胸口比划一个120,怕死别来沙漠搞步行

席卷全球的马拉松热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猝死。

自14年起,每年中国都有4-5起马拉松猝死事件。

动辄取一个10w+爆款标题,乍一听十分吓人。

例如——

《中国式马拉松骗局,商业驱动下的愚昧狂欢》

《马拉松——当今中国最无耻的体育骗局!》

真是大伯看了会点赞,大姨听了想转发。

事实上,马拉松的确是一项适合大部分健康个体的运动,而且从中国跑马极大的基数来算,0.008‰的死亡率,比办公室久坐不动的各位低多了。

不过最喜欢“为难”人类的是人类自己。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的确有十分危险的马拉松。

在哪里?

在沼泽密布食肉动物环伺的亚马逊热带丛林。

这座绿色地狱里的植物能让人2秒钟毙命。

在冰天雪地风暴肆虐世界尽头的南极冰原。

这条最高温度-20℃的赛道冷到企鹅也生存艰难。

在高温干旱流沙随时吞噬一切的撒哈拉沙漠。

龟裂大地和无尽沙暴昭示了自然对生灵的残忍。

这是极限运动+极限环境的恶魔组合。

何为人类的极限?

极限便是,来这里跑马拉松之前,你要先想好。

你的尸体,该送往何方?

人类的极限,是生命的极限。

1

地表最恐怖马拉松

THE SCARIEST MARATHON

分别在亚马逊丛林、南极极地和撒哈拉沙漠启程的马拉松,被称为世界三大“不要命”极限马拉松赛事。

参加这些比赛,听上去像是在选一个葬身地。

其中,沙漠马拉松的恐怖程度达到了峰值。

它被称为“地球上用双脚参与的最艰难的比赛”。

比赛时长7天6夜,参赛者要在沙漠中,负重10kg,跑完整整250公里(普通马拉松6倍的长度)。

说实在的,普通人看到如此不友好的比赛环境,能脑补出非常丰富多样的死法。

热死,或者冻死。

4月的撒哈拉沙漠温差极大。

晚上的气温只有5℃,但白天会飙升到50℃。

据说足足45度温差带来的短暂无意识,能让人听到来自沙漠深处的嘲笑。

渴死,或者饿死。

脱水是绝大多数参赛者中途失败的原因。

为了防止选手脱水而死,赛会允许选手在比赛中打一次点滴,但超过两次的选手就将被视为弃权。

烈日与高温加剧了水分的流失,若脱离大部队,失去后方食物与水的补给,选手们恐将长眠于此。

※顺便科普一个冷知识,骆驼是沙漠之舟,不是因为驼峰内贮存的脂肪可以转化成水,而是因为人家省水。

比如肾脏再吸收功能,不留给排泄物多余水分。

如果洁癖患者来参赛,还可以解锁另一种死法。

脏死。

连续7天不洗澡、不换衣服。

脸上、头发上、背包里、睡袋里…到处都是沙子。

夜里与其他7名长跑选手一同分享开放型的帐篷,并在遍布石头的沙漠地面上紧挨着并排睡觉。

白天的厕所是两个棕色塑料袋。

豌豆公主型选手则会痛死在半路上。

营地中,医疗服务中心是最热闹的地方。99%的参赛选手会伴着脚上的血泡、水泡跑完每天的赛程。

(晕血预警)

  。

  。

  。

选手们在每个清晨醒来,吃完自带的干粮,包扎好身上、脚上各处的伤口,重新整理行囊后去排队。

即便身体已经疲惫不堪,即使眼前只有无休止的沙丘,即使每一次呼吸都是对喉咙和肺部的鞭笞……

但他们还是继续站在起跑线前。

很难想象这究竟需要多大的毅力。

“越过终点线时,我哭了。真不敢相信我居然成功了。”

——沙漠马拉松参赛者 苏菲·雷沃斯

 2

被困九日的地狱行者

THE MAN WHO SUFFERED

撒哈拉马拉松赛事史上,有个人名被反复提起。

意大利现代五项奥运冠军成员毛罗·普罗斯佩里。

一位从撒哈拉沙漠里逃生的传奇人物。

他一共参加了七次沙漠马拉松。

没有一次拿过冠军。最好成绩是第12名。

甚至第一次参加时,是倒数第一。

因为那次,他差点没能够走出沙漠。

1994年4月10日,毛罗和友人从摩洛哥的Foumzugit起跑,一路上经过了平缓翻滚的盐床,爬过了三层楼高的沙丘,在干燥的大风里跑到了比赛的第四天。

运动员们都有自己的配速,所以一开始毛罗的朋友没有找到他时,并不慌张。

但毛罗当时,已经迷失在突袭的沙尘暴中。

他与大部队走散了。

无垠的沙漠在生存面前,失去了最后的美感。

水、食物、生命的方向,毛罗统统没有。

他只能自己与沙漠搏斗。

毛罗失踪的第五天,外界甚至开始讨论停止搜救。

死亡使人悲伤,但死亡也教会人遗忘。

即便媒体已经用过去时态谈论他,但他的妻子仍然认为他还活着。不是所谓夫妻间的心电感应,而是她十足了解毛罗的秉性——他有“理智的疯狂”,他从不落地。

毛罗的确没有被打倒。

他走出了沙漠,带来了他的生存故事。

食物与水——

他能在沙漠中获取的唯一食物,是蝙蝠。

用刀子捣碎内脏后,他吸食了约20只。

水,没得选,是自己的尿液。

求救——

直升机因为恶劣的天气,一直未能找到毛罗。

毛罗尽其所能发射了求救信号。

甚至有一次,毛罗为了吸引直升机的注意,孤注一掷地将自己身上所有的合成材料,包括睡袋、背包全部点燃,来冒出更大的烟。

结果刚生完火,另一个沙尘暴迎面扑来。

直升机飞走了。

毛罗尖叫、绝望,仿佛看到生命在溜走。

他被沙漠击垮了,甚至选择了自杀。

他后来回忆说:“人不惧怕死亡,人惧怕受苦。”

短短几日,沙漠已带给了他太多难以负荷的磨难。

当然,毛罗并没有自杀成功。

割腕后的第二天,他虚弱地醒来,手腕上的血迹已凝固。他莫名又获得了力量。

他继续一路前行,不知尽头在何方,但他再没停下。

靠双腿,他从摩纳哥走到了阿尔及利亚。

他获救了。

3

奔跑,不止于奔跑

DO NOT STOP RUNNING

关于沙漠马拉松,有几个有趣的数字可以分享。

6——毛罗在获救后,又参加了6次比赛。

30%——近三成选手反复参赛。

5000——第一名的奖金,折合人民币三万九。

3100——参赛报名费,折合人民币二万四。

1——中国大陆在2015年前,仅有1人参赛。

曾经有网友这样评价极限运动:

“我玩命地活着,你们活着却在玩命。”

他无法理解这种堪称受虐、极度危险的运动,甚至功利一点看,奖金也微薄得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赌上生命去沙漠跑步,到底为什么?

毛罗的妻子也无法理解。

他们最终离婚了。

因为无论她请求多少次“请不要再这样了”。

毛罗都无法做到。

抛开对立的生活方式带来的人际关系恶化,单从极限运动本身讨论,“不怕死”这个标签,是大众的误解。

相反,他们很珍惜生命。

直白点说,死了可就没法玩了。

毛罗这类职业素养极高、运动员出身的极限运动者,与无处安放激情的青春期滑板少年有实质性不同。

前者极少用“挑战”、“征服”来证明自己。

他们往往会用十数年的专项训练,去趋近具备挑战能力的水平线。这是个漫长积累的过程。

而在这期间的汗水,都是“艺高人胆大”背后的故事。

这很不“极限”。

但更能让我们看清极限运动本真的底色。

毛罗们对它的渴望,不应该以外界逻辑体系,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切片探讨。

或许只是想要一处别样的风景。

或许是想对生命有新的感悟。

或许什么理由也没有。

就像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登山。

对方会回答“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

不是追求刺激,不是狂热地轻视生命。

只是因为路就在这里,所以要向前跑。

END

文字 | 元宝

设计 | 噜噜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商务合作人:yoann

2019-10-14发布 阅读量714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流浪撒哈拉,打卡摩洛哥
那篇《撒哈拉的故事》,那部《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那首《As Time Goes By》...虽然遥远,但摩洛哥似

luvgirl4.0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