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领略浙江大学艰苦卓绝的“文军长征”之路
出发时间
11月
行程天数
1天
人均花费
100
和谁出行
和朋友
浙江大学成立于1897年,前身为“求是书院”,是中国人最早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如今已发展成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一流大学。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位于城东南约3公里的芳野村中,距云和梯田约70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设浙大校史馆和龙泉历代名人馆,为龙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11月6日上午,我们走进了这座笼罩着神圣光环的建筑。
旧址坐南朝北,总体布局为三条轴线,立面为典型的欧式巴洛克风格,内厅土木结构,中西合璧。大小房间共计72间,正好似72家房客。东西两侧各建有长长的廊房,还有一座后花园,占地面积约3亩。该屋系芳野村绅士曾水清于1932年所建,故名“曾家大屋”。
当年,这幢大屋的一楼作总务处办公室、会客室、实验室,二楼作教室、图书馆、医务室,三楼作教职员宿舍,其余厢楼为学生宿舍。
1937年7月7日,日寇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战火波及浙江。9月,杭州告急。为保存文脉,从1937年11月开始,浙江大学走上了艰苦卓绝的“文军长征”之路。12月23日,为阻断侵华日军南下,国民政府炸掉了刚刚建成不久的钱塘江大桥。可见,当时的情形有多么的危急糟糕。
校长竺可桢以惊人的胆略和魄力,毅然率领全校师生西迁,历经二年的多时间,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初,到达贵州湄潭,并在那里坚持办学长达七年。
为使福建、安徽、江西及离沪的青年学生就读高校,由竺可桢校长提议,经教育部批准,浙大于1939年4月至1945年8月在浙江龙泉坊下村开设分校,设有文、理、工、农、师五个学院和一所附属小学。
龙泉位于浙江西南边陲,山脉绵延,崎岖的山地形成天然的保护屏,是少数不多的未被日军侵扰的地方。
坊下因当地有叶姓孝节牌坊而得名。分校主任郑晓沧教授是海宁人,海宁语音中“坊下”和“芳野”同音,颇具雅兴的郑先生,把“坊下”改成了“芳野”,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抗战期间,浙大龙泉分校的生活非常艰苦,许多年高资深的教授、教师住在芳野村对面的插坑垄小山坡上临时搭建的一间间平房草舍,风儿一吹,这些“高档住宅”呼呼作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杜甫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乐观风趣的郑晓沧教授,却把它题名为“风雨龙吟楼”。
在郑教授的带动下,全校师生以乐观积极的革命精神共度难关,以艰苦奋斗的求是精神创造奇迹。他们怀着拳拳报国之心,在昏暗的桐油灯下“挑灯夜读”,脸上常常被抹上一层黑黑的油灰。
浙大龙泉分校历时七年,不仅荟萃了上百位中国学界泰斗,而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对促进龙泉山区文化发展,及发扬求是精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家大屋正厅的屋柱上贴有一副对联:“以弦以歌,往哲遗规追鹿洞;学书学剑,几生清福到龙泉。”
这副对联由胡伦清先生在1941年的元旦全校师生集会上口颂而成。上联引用了宋代教育家朱熹在白鹿洞讲学的典故,寓意浙大龙泉分校师资力量雄厚,堪比白鹿洞书院。同时也体现了分校办学开明的特点,师生关怀问辩,思想自由。而下联则是对于在这战火纷飞的艰难年代,师生仍能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进行交流和学习,实在是一件三生有幸之事。是感恩,也是勉励。
1945年抗战结束,当年12月,浙大迁归杭州总部。大家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与感动。难以忘怀这段在烽火硝烟中被镌刻的历史,龙泉这座中西结合的大院子,成为诸多毕业生魂牵梦萦之所。七八十年过去,当年分校的莘莘学子、热血青年,如今大多已登仙而去。但他们留下的珍贵史料和精神财富,著就了一部伟大的科教书。
经数十年变迁,本就摇摇晃晃的“风雨龙吟楼”早已荡然无存。作为龙泉分校教学楼的“曾家大屋”也曾人去楼空,门窗尽失,梁柱腐烂,后墙倒塌,青苔满面,残败不堪。
1999年5月19日,龙泉市政府专门下文,7月初开始动工,10月底工程完工。从此以后,一幢修旧如旧的“校舍”——浙大龙泉分校旧址,正式对外开放。
与分校旧址隔墙相望的,是新落成的龙泉浙大中学,占地面积103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黄墙碧瓦,半圆拱券,恢弘大气。与古朴的芳野浙大分校旧址,相映成趣,现代时尚与历史的厚重完美融合。
推荐阅读
锚子摄影人2.7万19
宿说20204.6千9
一个虫虫的旅行4.9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