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与阳城的郭峪古城、天官王府、砥洎城
出发时间
6月
行程天数
2天
人均花费
20
和谁出行
和朋友
今年因疫情,旅游业大受冲击,晋城的领导最有眼光和魄力,3月份起晋城区域内所有景点全部免头道门票,并且住宿送抵扣券、还报销高速车费。
借此机会到晋城旅游,特别是游览了阳城境内的主要旅游景区,对自然风景区都写了游记,只是古城部分总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拖延至今,山西境内的古城大院太多了,不是官府宅邸就是商家宅院,仔细琢磨一下山西真是风水宝地,读书能当官,经商会赚钱。
阳城古称濩泽,是个出文人的地方,自隋朝科举以来,先后出过120余名进士。仅明清两代,就出过4名尚书、2名宰相。顺治三年(1646年)的高考中,阳城有10人同中举人,10人同中进士;五年后顺治八年(1651年),又有10人同中举人,留下了“十凤齐鸣、十凤重鸣”的佳话。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学习好,又考出了好成绩自然就当官,当了官衣锦还乡修建一些漂亮的府邸光宗耀祖非常正常,阳城当官的多,所以官府多,不同于晋中一带众多的晋商宅院,由于当年修建的很好,传流下来的也多。当然,现在住在这里的与当年盖房子的人是否还有血缘关系,没有认真考证,也就不得而知了。
一、皇城相府
提起阳城很多人就想到了皇城相府,在十多年前单位组织来这里看过,当时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就过去了,如今也还有兴趣再来看看。
如今阳城名声最大的也就是皇城
相府,主要是因为电视剧《康熙王朝》的缘故,给皇城相府和陈廷敬做了广告,当地政府抓住机会打造的好,现在的导游也更加的神话了陈廷敬和皇城相府。陈廷敬当时做的最高官职是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用现在的行政级别来划分的话就是做到了正部级,当时他的等级是从一品。
皇城相府本来叫中道庄,至于皇城相府的名称由来,有的说来自于“黄城”,还有的干脆说因康熙在此住过就叫“皇城”,其实“皇”字在清朝时期是绝对不敢用的,否则,陈廷敬的后代恐怕早就犯大忌被杀一百次了。现在为了开发旅游可以夸大其词,皇帝没有了,“皇”字随便用,就是名字就皇帝,派出所也不会去找你麻烦。
至于现在传说的康熙两次到过这里,在正史中我是没有找到,如果真来过,泽州志和阳城县志上肯定有。现在的电视剧已经改变了很多历史,经常是真假难辨。
皇城相府在明朝时期就开始建设了,不断扩大和修缮。明清两代陈家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总之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陈家的祖坟是不断冒青烟。陈廷敬就是在皇城相府出生的,他当官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一定规模了,扩建的时候在外面,就有了外城,经过他和子孙的扩建,最后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
总之,陈廷敬的爷爷、陈廷敬的父亲弟兄数人、陈廷敬、陈廷敬的后人都是现在看到的皇城相府的建设者。
对皇城相府的历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就可以进去参观了。
6月3日,来这里参观,首先看到的是御书楼,上面有据说是康熙题写的“午亭山村”。
进来以后有名的就是中道庄,这是陈廷敬时期的名字,紧靠着内城西墙,陈廷敬的府邸就在这边。至于牌门楼、冢宰第、书院、管家院等就不再一一详细介绍了。
皇城相府里有一座最高的建筑,叫河山楼,建于崇祯5年(1632年),那时候陈廷敬还没有出生,高23米有6层楼高,还有地下室1层,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肯定建不起来,这也说明我国古代的工匠已经具备了建高楼的技艺。
陈家祠堂是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建的,属于明代建筑。
止园还是要提一下,止园就是后花园,环境很美,只能说前人也很讲究环境美和享受,假山水池、花草鱼虫,还是很美的。
在城墙上可以俯瞰皇城相府的建筑群,琳琅满目的房子,也见证了陈家曾经的辉煌。
景区的表演有一个八音会,这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盛会,非常好听,每人20元,还是很不错的。
二、 郭峪古城
离开皇城相府,我们到橡树湾一个农家乐吃了午饭,下午2点半到了皇城相府旁边的郭峪古城,用两个半小时参观了郭峪村这座古城。
郭峪古城的规模更大,这样来说吧,当初陈家老辈人都住在郭峪古城,陈家有钱了,想再扩大府邸,里面的地方已经不够了,就搬到外面来重新选址,这样才有了皇城相府。皇城相府是一个官邸,郭峪古城是一个村落,其建筑面积是皇城相府的五倍。
郭峪古城是唐初开始建设的城堡式古城,被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又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只是现在开发的不如皇城相府,但也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
郭峪古城能有如此大的规模一定也是与出过达官贵人有关,是哪位大官员最早在这里修建府邸,没有考证出来,能知道的是明代顺天巡抚张鹏云、清代刑部侍郎张尔素、明末清初大富商王重新的故居所在地,当然陈廷敬小的时候肯定也来过这里上学或者玩耍,当时这里有他家的老院子。不说商人,郭峪村走出的举人有18位,进士有15位,50多名贡生,想想够牛吧。
明朝末年战乱不断,崇祯十一年郭峪村的乡绅用十个月时间建成了现在看到的城墙,城高12米,宽5.3米,周长1400米,城堞450个,东、北、西城门3座,另有东水门1座、有敌楼10座、窝铺18个,转角有木亭。为辅助城墙又增建三层的窑洞628孔,既便于居住,又便于防守,所以这里又叫蜂窝城。
现在郭峪村的很多古建筑保护的还是不错的,有些基本保持着原貌,也有一些因年久失修岌岌可危,正在修缮之中。
这里明清四合院居多,都是独立的院落,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也有很多是村里的历史名人的府邸。只是这些人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除了专家学者外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辉煌历史。
要说的是豫楼,当时是为了防止外来骚乱建设的,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7层构成。底层墙厚2米。地下室现在开放,可以看到当年为了做好防御做了很周全的考虑,不仅坚固,而且粮食等生活物资的储备也做的很到位,尤其是地下室内还有水井。
如果有兴趣和时间去研究明清民居建筑的话,这里有很多素材可以参考。
三、 天官王府
从郭峪古城出来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尽管同行的伙伴都累的不愿再玩,我还是本着宁可去过,也不错过的原则,决定前往3公里处的上庄村看看天官王府。
有一位本地的朋友很热心,他想联系个人将我们带进去,我给他说,现在不需要门票,预约就可以进去,尽管他是本地人,对政府这些优惠政策依然懵懂无知。
这里距离郭峪古城也就10多分钟的车程,四点一刻就到了景区门口。
天官王府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曾任吏、户、刑两京(南京、北京)四部尚书的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现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有四十余处,涵盖了居住、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
到这里主要就是首先看天官府,天官府位于庄河南岸,也叫冢宰第,就是当年王国光的府邸,王国光的当官史就不介绍了,来这里之前我也不知道王国光这个历史名人,在现场也是拍一些照片。
这里有一些八路军留下的红色旧址,顺便看了一下。
最引起我兴趣的是这里有一所元代民居遗址,我特意找到,由于没有看门,只在门口看了一下,这是我国现在能找到的最古老的民居遗址。
这里也是电影《烽火别恋》和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三滴血》的重要外景拍摄地之一。
四、砥洎城
我在查询阳城县旅游资料的时候看到了砥洎城,当时也没有注意,我看成了“砥泊(po)城”,可能是联想到了山东梁山泊,当我问阳城一位朋友的时候,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他说好像有一个“砥自城”,我写了出来,他说你少了“一横”,我一查果然,是少看了一笔,再一查这个字念“ji”,这才知道是搞错了,真有些不好意思。
6月4日游览过蟒河景区和九女仙湖风景区后,匆匆忙忙的赶到了砥洎城。
砥洎城位于阳城县润城镇的西北隅,建筑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呈半岛状。远望其城,恰如坚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这也是一座城堡,有坚固的城墙,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更便于防守。
这里曾经留下过朱德和陈赓等将帅的足迹。
砥洎城最有名的是“坩埚墙”,砥洎城的城墙外面则是包裹着青砖,和其他城墙一般无二,但是在城墙内部却可以清晰的看到用坩埚和石块堆砌的特殊结构,从内部看这里的城墙,密密麻麻的坩埚更是让人感到别具一格,密集的坩埚墙使这里被称为“铜墙铁壁”。这些坩埚与以前的冶金炼铁有密切的关系,用坩埚装上矿石和煤炭,通过加热,矿石中的铁被还原出来,最后将液态或者蜂窝状的铁经过打铁工艺的锤炼,最后成了各种铁器。最后坩埚就被废弃,这些废弃的坩埚其实就是耐火材料烧结而成的,自然非常结实,被用做了砌墙的材料坚固耐用,真是有智慧,废物利用还给我们留下这道靓丽的景观。这也是我想到这里看看的最主要的原因。
砥洎城总体上古色古香的,临近沁河的地方风景也不错。只是围着城墙看了一圈,用了40分钟,城里没有进入详细的欣赏。
参观后,还在一个摊位上买了10元4个的烤馍,做纪念。
到这里回顾一下阳城境内先后游览了蟒河景区、九女仙湖风景区、山里泉景区、皇城相府、郭峪古城、天官王府、砥洎城,阳城旅游画上了美美的句号,非常感谢晋城朋友和阳城的朋友。
(大宋万军作于2020年9月23日)
推荐阅读
天未亮出发3.7千3
老路识途8.8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