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众宝藏滇东南,遗失的多彩秘境
出发时间
12月
行程天数
8天
人均花费
1.8千
和谁出行
和朋友
D1-12.1:抵达昆明,逛金马碧鸡坊,品昆明美食,租车
D2-12.2:自驾昆明-弥勒,游览可邑古村、东风韵小镇、红河酒庄,享受弥勒私家温泉
D3-12.3:自驾弥勒-蒙自,游览《芳华》取景地碧色寨,品尝正宗过桥米线
D4-12.4:逛南湖公园,参观西南联大校址,自驾蒙自-元阳梯田
D5-12.5:元阳梯田等雾散,享受田园风光
D6-12.6:多依树梯田日出,寻爱春蓝梯田、老鹰嘴红梯田、全福庄梯田,自驾元阳-建水
D7-12.7:逛建水古城、建水十七孔桥,追团山小火车,自驾建水-抚仙湖
D8-12.8:享受湖边网红客栈时光,自驾抚仙湖-昆明机场,还车,返程
七彩云南,一个人们皆说“不止要去一次”的地方,除了我们耳熟能详有着千年古城美誉的丽江、苍山洱海包围的大理、四季如春的昆明、人间天堂的香格里拉等,还有一个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红河州,隐居在神秘的山丘之中,拥有一份难得的古朴和原生态,山水间蕴藏着丰富而厚重的人文风情,素有“滇南商埠”、“文献名邦”的美誉,还曾经上过舌尖上的美食,是一个眼睛、身体、嘴巴都在天堂的小众旅行地。特别是12月,元阳梯田进入灌水期,灌水期的梯田犹如无数块明镜,碎在大地上,倒映着天光,真实的记录着每一个日出日落,每一片云卷云舒,趁着元阳黄金季节中的淡季,约上三五好友,我们再走西南。
12月1日
中午抵达昆明,地铁直达酒店,下午闲来没事,先骑个共享单车去附近的金马碧鸡坊逛逛。金马碧鸡坊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是昆明的象征,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虽然周围高楼广厦林立,然而这丝毫没有遮掩这高不过十几米的两坊光辉。
傍晚朋友到达机场,约租车公司取车后与我会合,直奔老滇山寨品尝云南民族特色菜,边吃边欣赏热情的歌舞表演,还有敬酒对歌等互动环节,思茅酸汤鱼片汤鲜鱼嫩,紫洋芋炸得酥脆,椰香糯米鸡软糯十足,小炒黄牛肉鲜嫩爽口,超级下饭。
12月2日
从昆明出发,我们并没有顺着高速直接到达弥勒市区,而是拐进大山深处,寻找隐匿于世的可邑古村,蜿蜒的山路尽头,一栋栋依山而建的土黄色村屋映入眼帘,绿树掩映间错落有致,跟保安打个招呼说进村吃饭,便可免门票直接驾车入村,把车停在可邑印象餐厅门前,让美丽的彝族老板娘先帮我们慢慢炖上当地的土鸡,我们便信步在村里溜达起来。
可邑,彝族阿细语的意思是“吉祥如意的地方”,原住民99.6%为彝族支系阿细人,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十大名曲“阿细跳月”(在月光下围着篝火起舞)的发源地,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这里群山环抱,环境清幽,民风淳朴,远离尘嚣,一池碧水更添几许灵气,仿若人间世外桃源……
漫步其中,发现每家每户的墙头上,都挂满了玉米和辣椒,既可晒干食用,也是农村特有的装饰,洋溢着秋天五谷丰登的喜悦之情。
当然村子里最吸引大家眼球的还是生动的墙画,土黄色的墙壁上一幅幅壁画,神态逼真,活灵活现,画着阿细人的日常生活,更是与时俱进的引入淘宝概念,通过墙画进行宣传,随处可见阿里巴巴的淘宝元素,俨然要将自己打造成现代的淘宝村,方便村民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将村里的特产带出大山,带向全国。每天中午在广场上本该有村民歌舞表演,但因为疫情加淡季我们没有欣赏到,只得返回餐厅。
餐厅是个古朴的小院,装饰得很有民族风味,晒着暖暖的阳光,吃着醇正的土鸡锅,我们和老板娘随意唠着家常,享受着正午的慵懒时光。
离开可邑古村,去弥勒的途中就能远远看见山丘顶的弥勒大佛(借图),金光灿灿,但我们并没有做过多停留,而是穿过市区,直奔人称滇中“普罗旺斯”的东风韵。
穿过湖区,径直走向山坡上的花海,这里仿制的“米轨铁路”每一块枕木上,都用多种语言镌刻着“我爱你”,让人觉得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告白,唯美浪漫,虽然不能通行火车,但它却好似一条爱情铁路直通进人们的心里。
继续向前,一栋栋红砖砌出的建筑出现眼前,像是从红土地里长出的艺术品,带着西方魔幻主义的色彩。
东风韵的核心就是万花筒艺术庄园,由弥勒本地雕塑艺术家罗旭设计建造,设计理念来源于“万花筒”,建筑风格属于超现实主义,没用一根钢筋、一颗钉子,仅用弥勒本地生产的红砖砌成,外观是一个个形如酒瓶状的建筑体,馆顶四壁的采光根据万花筒中三菱镜的特点来设计,以砖为筒,以窗为镜,随着四季阳光照射角度不同,馆内的光线也会随之变换出不同的光影之美,童话般的古堡散发着浓浓的异域风情,惊艳着大家的眼眸,特别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整个红色建筑群更是魅力无限,让人惊叹设计师是何等的奇思妙想,竟让一堆乱七八糟的红砖头变身如此奇妙的艺术品。
“腿”也是罗旭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称之为“东风维纳斯”,丰满性感的蜜桃臀,线条流畅的大长腿,精致优美的尖尖足,确实充满了想象!
弥勒素有“云南红酒之乡”的美誉,正好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海拔平均 1880米,低纬度、高海拔的独特环境,非常适合葡萄生长,每到夏天葡萄成熟的季节,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葡萄的馥郁香气,趁着太阳尚未落山,我们来到附近的云南红酒庄(需要购买门票,免费品酒讲解,买酒时门票可抵扣),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酒庄,只见满园叠翠,树木葱茏,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在云南高原明亮的阳光下,散布在园中的一个个卡通造型的红酒精灵憨态可掬,可爱灵动,漫步在酒庄中,丝毫不会让人感到这里是个生产企业,更像是一个享受生活的美丽庄园……
承载着云南红梦想与希望的“红酒女神”像,这是哈尼族彝族的精灵幻化为云南红酒庄的酒神,手捧葡萄和美酒欢乐的翩翩起舞,据说在“红酒女神”下面藏有酒庄1997年生产的一百瓶葡萄酒,这一百瓶酒将在一百年后才会被开启。
“高原之魂”雕塑,反映了云南红葡萄酒的历史,弥勒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葡萄种植,1958年弥勒东风农场引入黑葡萄、水晶等品种试种,1990年东风农场的黑葡萄,经过权威植物学家鉴定,证实了是法国最古老的酿酒名种之一玫瑰蜜,21世纪初据专家考证,玫瑰蜜在法国已退化且灭绝,而弥勒这片葡萄园是唯一保留法国古老优良葡萄品种玫瑰蜜的葡萄园。
这里的“南天第一庄”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橡木桶酒窖,橡木桶均从法国进口,可容纳5000只标准橡木桶,储酒能力达到1200吨,走进酒窖,像是走进了一座装修豪华的城堡,数千只橡木桶贮藏着神秘的年代葡萄酒,还有品酒的专属房间,随处都能闻到浓郁醉人的酒香。参观结束,我们来到品鉴区,品酒过程不够人性化,但这里能买到市面上没有的部分特供品种,大部分酒类在弥勒大街小巷都能购得,价格均等,女士偏爱葡萄原汁和气泡酒,男士偏爱云南红独创的葡萄烈酒,入口柔顺,酒体醇厚,唇齿留香,余味绵长,回味无穷。
市区湖泉生态园附近处处都可见温泉旅馆,来到弥勒,你会不自觉地把脚步放慢,这里没有都市里的浮躁,也没有行色匆匆的路人,踏进弥勒的那一刻,感觉心就静了下来,宁愿在这一刻将时间暂停,选一处私汤尽情享受,虽然不及日本温泉乡,但也算是个不错的度假胜地。
来到弥勒必须要品尝当地美食弥勒卤鸡,历史可以追朔到几百年前,当地中医巧妙的把中药运用到食物烹饪中,不断改良才有了今天的卤鸡,但是我们的运气稍稍有些欠佳,正赶上刚刚售罄,幸有隔壁桌大哥慷慨赠送,我们才得以品尝到,表皮光滑油亮,既保持了鸡肉的原味,同时也释放出中药的味道,使其口感与味道都达到了极致。
12月3日
早餐后在湖泉生态园走走,花香鸟鸣,弥漫在这清澈的空气中,一步一景,偶有一阵轻风,温柔抚摸着肌肤,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态园依山伴水,风景如诗如画,白皑皑的沙滩镶嵌在湖面上,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还有温泉游泳池可以尽情欢畅的游上几个来回,真想就在这里租栋小屋住上一段,慢慢享受弥勒的慢生活。
从弥勒到蒙自,最不能错过的就是浪漫迷你的"东方小巴黎"——碧色寨,这里是电影《芳华》的主要取景地之一,门票免费,但景区大门已外扩,需电瓶车入内。1901年取得滇越铁路修筑权的法国开始铺设间距1米的米轨,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近代中国第一条国际大动脉的诞生,近八万劳工因此命丧黄泉,“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中国人的冤魂”,1936年个碧石铁路贯通,这是中国第一条民营商办铁路,寸轨轨距仅0.6米,设计时速25公里成为最慢火车,云南十八怪的俗语之“不通国内通国外”、“火车没有汽车快”都是对这两条铁路的精准描述,滇越线与个碧石线纵横相接,造就了碧色寨当年独一无二的地位,前者使它获得了生命与繁荣,后者成为它的尊严与骄傲。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蒙自吹响了部队的集结号角,而碧色寨则成为运输伤病员和物资的重要通道,记录了一代青春的铁血风采,是共和国不可磨灭的记忆。
如今,偏居一隅的碧色寨每天仅有三四趟货车通过,方圆两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矗立的86幢西洋建筑,1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依稀葆有百年前的风貌,车站像个有故事的老人,静静地享受着落寞,把所有的波澜壮阔都掩藏,黄墙红瓦诉说着岁月沧桑,默默地迎送着一个又一个的寒来暑往,斑驳的墙面,掉漆的木门,法国大钟的表盘依然轮廓清晰,只是指针已不在运转,站台上的长椅,已不见那等待的目光,值班室门前稍不留意就会被忽略掉的北回归线标记……这里的一切,不需要滤镜,也不用调色,随手一拍,便能感受到悠悠的文艺气息,应景换上旧式军装,扎上红绳小辫,似乎我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年的热血青年,穿越到那些激情燃烧的芳华岁月!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蒙自在2009年9月也被正式命名为“中国过桥米线之乡”,曾有人说蒙自经济比不上弥勒,文化底蕴比不上建水,景色比不上元阳,唯一的记忆点就是过桥米线,吃上一大海碗最地道的菊花过桥米线才是蒙自正确的打开方式,连汤带肉带米线,一起吸进嘴里,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喝上一口汤,鲜美醇厚的滋味徘徊在嘴里,绝对满足你的味蕾,这诺大的海碗、盛碟的木桥,这豪迈的气概……让人难忘!
有故事的"小公园"南湖之于蒙自,就像翠湖之于昆明,西湖之于杭州,这里是真正的过桥米线发源地,也是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和学子们的常聚地,品尝完过桥米线再夜游南湖乃一大乐事,两岸灯光旖旎,清风徐来,舒爽惬意,小城韵味展露无遗!
12月4日
清晨,一碗热腾腾的米线开始了全天的美好,我们穿过南湖来到了西南联大旧址。1938年,因昆明校舍不足,西南联大常务委员会决议成立蒙自分校,文学院和法商学院设在蒙自,还成立了第一个文学社团——南湖诗社,朱自清和闻一多两位教授为导师,虽然只持续了半年,但在那硝烟四起烽火连天的岁月,是这座滇南小城,还有美丽的南湖,给了他们暂时的宁静。沿湖漫步,一座座法式风情建筑映入眼帘,蒙自海关旧址、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都是西南联大蒙自校区的旧址,弧形的标识墙上依然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们在黄白相间的法式建筑里感受着昔日的繁华和痛楚,追忆似水年华,追忆峥嵘岁月。
离开蒙自,我们开始进入山区,路边的水果市场琳琅满目,是个中途休息的好去处,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山里的雾气开始聚集,时而云雾深厚到能见度不到五米,时而又云开雾散,但好景不长云雾又再次席卷而来,把我们笼罩在层层迷雾中,正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这样我们小心翼翼艰难前行,终于抵达了大鱼塘村午餐,花窝窝哈尼土菜餐厅跟我们即将入住的客栈是同系列,店面很有风格,梯田稻花鱼汤鲜鱼嫩,自家腊肉片很薄,炒出来晶莹透亮,吃起来口齿留香,特色红米饭软糯香口,这片梯田里种出来的大米都是红米,像糙米一样,质地坚硬,我们还在路边买了点带回家,拌着大米煮,颗粒分明,非常好吃。
说红河是梯田圣境一点也不夸张,这里100万亩梯田遍布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元阳境内就有17万亩,是哈尼族人1300年来世世代代用智慧和勤劳打造的人间仙境,他们将山地开垦成层层平地,仿佛握有神笔,在开垦之时,也不忘划出一条条诗意的曲线,层层叠叠,大气磅礴,雕刻出最美最壮观的梯田山水,“无心插柳柳成荫”,哈尼人的生存智慧在误打误撞闯进来的外地人眼中成了绝世风景,1995年一个法国人意外来到这里,面对突然呈现在眼前的万亩梯田,震惊得半天合不拢嘴,元阳梯田就这样闯入了世人眼中,各路摄影家迫不及待到这儿来采风,法国独立风光纪录片《山岭的雕塑家》让它开始名扬世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守着梯田的日出日落,听着哈尼族人的故事,漫步在层层叠叠的田埂上(部分借图)。
多依树梯田海拔1900米,以"日出圣地"闻名遐迩,也是当初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区域,是元阳梯田看日出的绝佳处,花窝窝又正好处于黄草岭村寨的最前沿,看日出云海的角度都是无敌,没有任何遮挡,客栈精心设计的露台院子、屋顶观景台、阶梯景观窗等都很有创意,还有三只萌萌可爱的驻店小猫,睁眼观日出,翻身赏梯田,景观房更是让我们欣喜不已,完全不用特意去景区,就在客栈窝着,品着酒、喝着茶、撸着猫、晒着太阳、看着梯田上云卷云舒,享受静谧时光,这简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啊!客栈在路边有专门的停车场,到了打电话给店家,店家会安排哈尼族姑娘帮客人背送行李,姑娘用背篓运下搬上,很是吃力,看上去真心不忍,随着姑娘走在狭窄的山寨小巷,山路不算太陡,村里完全原生态,感觉家禽家猪更象是这里的主人,走到尽头豁然开朗,那便是我们的客栈。
据说这里一年会有两百多天雾气环绕,我们到达客栈之前还是云雾缭绕,可就在我们入住没多久,奇迹般的云开雾散,多依树梯田逐渐显出了真容,每一分钟都在演绎着不同的画面,只见其三面临山,一面坠入山谷,犹如一个大海湾,上部平缓,下部陡峭,梯田之美,离不开水的衬托,平平整整的梯田将层次感发挥到了极致,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影变幻简直美得不像话,可惜美景总是短暂的,我们还没来得及从赞叹声中回过味来,云雾再次卷土而来,窗外又是一片白雾茫茫,追逐日落也就成为了泡影,我们只得留在客栈休息,等待明天的好光景。
12月5日
好运不会总相随,天蒙蒙亮时我起身查看,外面乌黑一片,似乎还下着零星小雨,日出无望,继续补觉,但就在我们下楼吃早餐时,太阳却倔强的从厚厚的云层和浓浓的晨雾中闪出了身影,薄雾晨光,阳光一片片洒在水田上,梯田像是被打碎的镜子,倒映着湛蓝的天空,云海从山谷中不断升腾,白色的棉花球越滚越大,瞬间太阳又隐身而去,空留下我们暗自感叹。客栈早餐的红米线、红米粥都很可口,晚餐也有简单的家常菜,虽不及餐馆里种类丰富,但却有家的感觉。
每到冬季,这里总是烟雾弥漫,有时一连好多日都见不到阳光,充满着一份神秘的气息,今天亦是如此,短暂的阳光后,绵延起伏的梯田,在雾气中时隐时现,浓雾稠云缠缠绕绕,抱成一团,铺天盖地,掩藏了远处高低错落的梯田,笼罩了近处寂寥无声的山寨,吞没了断断续续的鸡鸣犬吠声,感觉如同置身仙境,一定是老天在故意挽留,准备给我们一个金光灿烂的明天,那不如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开始在客栈里各种摆拍,漫无目的消磨着时间。
既然无缘美景,不如寄情美食,午间我们在迷雾中走向哈尼火塘餐厅,早就觊觎梯田里肥硕的鸭子,商量着让大厨帮我们炖上整只,与隔壁桌刚认识的旅伴们分享,梯田鸭汤汁浓郁,鸭肉结实有嚼劲,香茅草炸排骨是店家的招牌,酥香松脆,有一种香茅特有的香气……炖煮鸭子的时间比较长,我们慵懒的围着火炉烤着火,跟大厨聊着天,临走前还从他那里买了不少自家熏制的腊肉。
刚分享完美食的邻桌小旅伴,嚷嚷着要跟我们回客栈喝酒玩耍,结果待我们回到客栈时,昨天下午的一幕再度上演,云开雾散,梯田全景再现眼前,惹得小旅伴哇哇乱叫,直呼没白来,又是一通快门过后,云雾把我们再度带回到静谧的氛围中。
12月6日
虔诚的心终于等来了日出,云雾渐渐散去,远处的山巅开始慢慢露出光亮,梯田美丽的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好似一幅浓墨淡彩的水墨画,我架好三脚架,设置自动延时拍摄,捕捉分秒间的云雾光影。云雾如絮如水,梯田则像是上帝的调色板,映衬着天空的色彩,变幻着绚丽的光影,从暗红色到紫色,从紫色到淡蓝色,直到蓝天尽显,湛蓝色的光影瞬间铺满了多依树的大片梯田,美轮美奂,太阳终于从山后腾空一跃,阳光洒在梯田水面,金光闪闪,异常壮美,那种多彩与烂漫,无不让我万分陶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来形容元阳这片土地,都显得苍白无力,即便是置身于这片大地的摄影师,也无法完美展现它的全部,就连客栈里三只可爱的喵星人,虽然见惯了这里的日出日落,却也跟着我们兴奋起来。
依依不舍告别客栈,我们驾车去附近几处有特色的梯田兜兜,首先来到的是爱春梯田,赫赫有名拍摄蓝梯田的地方,并不是因为梯田水是蓝色的,而是因为梯田是天空的镜子,早上十点前的光影角度,梯田水正好能映衬天之蓝,水天一色,如梦如幻。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上面是蓝天白云,下面是湛蓝的梯田,就像一条条哈达,舒卷自如,层层梯田,波光微澜,远处一座座农舍,坐落在树林云雾中间,袅袅的炊烟,蓝蓝的梯田,飘忽的云海,构成了一幅宛若仙境的美景图。
附近的阿者科按照字意是指最旺盛吉祥的一个小地方,这里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蘑菇房,是阿者科村哈尼族的传统民居,阿者科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遗产区五个申遗村寨之一。这些房子随山势而建,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像一朵朵蘑菇,村里的水利系统,利用山坡的落差,将水引到每一栋房子旁,自然天成,电影《无问西东》就曾在此取景(部分借图)。
穿过热闹的胜村集市,我们来到老鹰嘴的五彩梯田,这里是最能诠释"最美山岭雕刻"的一处小众秘境,因路边一块形似鹰嘴的大石而得名。远远望去,开阔的山坡上梯田气势恢宏,梯田层层叠叠,似面面明镜,亮得耀眼,大者如曲池,小者似碎镜,又似一条条彩带飘舞,红蓝绿三色变换着,尤其那血红颜色的梯田非常夺目,红的浮萍,绿的水草,蓝的天空,黄的田埂,五颜六色,这红色其实是漂在田间水面的红色藻类生物,是鸭鹅的至爱食物。这里只有一个天然的观景台,下方是深逾百米的悬崖,站在陡峭的悬崖边,山风猎猎作响,极目远眺,对面山顶上是新街镇密密麻麻的村落房舍,临崖俯瞰,千陂梯田,层层叠叠,眩人眼目,天光日影,摇荡彩池,上空还时不时飘过几缕薄雾,日落时分会更加绚烂多彩。
坝达梯田壮观、线条美、立体感强,是哈尼梯田景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也是落差最大的梯田,从海拔900多米的河谷依山而上,直至2000多米的山顶,3700多级台阶层层叠叠,直上云霄,特别是在日落之时,梯田构成了大地上独有的韵律,忽高忽低,忽曲忽直,从高处俯瞰,犹如瀑布倾泻,无比壮观。但因为我们这两天并没有购买门票,当天还要赶去建水,所以放弃了去坝达的计划,就从网上借鉴张美图感受一下就好,要不也很容易审美疲劳。
元阳梯田,缱绻温柔的云上阶梯,脚下云海在翻腾,身边水波在晃悠,远处是碎了一地的明镜闪耀,眼前却是哈尼族人的村庄稀稀落落,分不清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老鹰嘴梯田艳丽的红,爱春梯田纯澈的蓝,多依树梯田壮观的日出云海,让人叹为观止!
提起云南古城,众人只识大理丽江,却不知有建水,殊不知明清时期,便有“金临安,银大理”的说法,这里的临安,并不是浙江临安,而是建水在民国之前的名字,千年临安古城曾一度是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它的经济富庶和文化发达程度要远远超出现代人的想象,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至今仍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建水美食也可谓名震天下,“舌尖上的中国”、“十二道锋味”等国内知名美食节目更是纷至沓来。告别元阳梯田,我们顶着烈日下山赶往建水古城,只要进入古城地界,就感觉被她醇厚氤氲的气息包裹起来,忍不住的迷上它,大气恢弘的朝阳楼,中国第三大文庙,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国内罕见的科举考场学政考棚,遍布古城至今仍在延用的古井,随处可见的紫陶工艺坊,还有伴随着米轨小火车的十七孔桥和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团山村,处处写尽了建水古城的书卷气息。
建水文庙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的规模之大、建筑水平之高和保存程度之好,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的第三大孔庙,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文庙里有很多牌坊,每个牌坊上所雕的飞禽走兽,形态各异,但又非常生动。
朝阳楼雄伟壮观,堪称古代建筑之瑰宝,其建筑风格是元朝建筑和明朝建筑的结合体,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有“小天安门”之称,是六个世纪以来滇南重镇留存的标志,原为明代临安卫东部军事防御工事,城门为“迎晖门”,建于1389年,有“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称滇府第一楼”的美誉。
身为吃货,再有文化情趣也敌不过美食的诱惑,饥肠辘辘的我们冲向朱家花园对面小巷里的“建水人家”,只为红河州“非遗”项目——建水汽锅鸡和最具代表性的建水烧豆腐。创始于建水的汽锅鸡,是云南独有的高级风味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清代中叶便在建水一带民间流传,蒸煮器具要使用建水出产的土陶蒸锅,选用的鸡也要建水本地鸡,制法独特,需要长时间的焖煮,尝过这道菜的人,无不微醺于其汤汁的香醇鲜美,鸡肉的细腻嫩滑,口感甚佳。
在建水,每间餐馆里肯定少不了的就是有这么一桌烧豆腐,一群人连同摊主围坐在铁条烤架前,下面放着火盆,摊主不停刷油翻烤,食客们则一边闲聊一边关注着豆腐的火候,待看到一个熟了,外皮泛黄,金灿灿的,便赶紧下手,角上备数个小罐,每一食客有一对应,每吃一个豆腐,摊主就扔一粒玉米在那罐中,待吃完要结账,他就倾罐中之玉米粒计数收款,五毛钱一块,很有“撒豆成钱”的意味。刚烤好的豆腐很烫,咬上一口,一股豆香在口腔肆意弥漫,豆腐终于露出细白柔嫩的内里,外硬内软,口感极佳,再配以秘制蘸水,令人食指大动,一群人围坐豆腐摊,谈天说地,插科打诨,这才算吃到了最地道的建水烧豆腐。
如果说建水最让人无法抵抗的是汽锅鸡,最出名的是烧豆腐,那草芽就一定是建水最让人眼前一亮,最清新可口的美味,很多人将建水草芽比喻成象牙,不仅因为草芽的外形状似象牙,整个儿白嫩光滑,也因为草芽仅在云南建水独有,其富含多种氨基酸,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材,无论怎么烹饪,草芽入口绝对带着清新之气,甜脆鲜嫩。
夜里的紫陶一条街灯火通明,彩灯把整条街道装饰的流光溢彩,当紫陶街的灯火都亮起时,深深浅浅,映衬在古拙的青石板上,夜晚微凉的街便慢慢鲜活了起来,街上美食如云,当然更值得推荐的必定是这里的紫陶,建水陶产品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含铁量高,表面富有金属质感,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紫陶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体验一段和紫陶对话的悠然时光。
12月7日
一场悠悠的临安清梦,手工制作的建水豆腐,已香醇了千年,水井至今仍是建水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井水,建水豆腐美味的诀窍并非秘密,只需一桶来自古井的甘甜泉水,井是建水古城的根本,井水是建水人心里的“根”,大街小巷之中坐落着各种造型独特的水井,有的一个井眼,有的两个井眼,有的多达四个井眼,井口都已被磨得光滑,石壁与绳索磨出来的凹槽或许可以告诉你,它在这座城里留存了多久。
在建水128座古井当中,又属西门大板井最负盛名,“井水清澈透亮,经久不涸,取而复满”,有“滇南第一井”的美誉,越过六块大石板围成的井栏向下望去,泉水深不见底,几百年的岁月让青石井栏磨出道道深深辙痕,大板井的一侧供奉着龙王的龛位,当地人前来取水时,常常会先祭拜一番。
大板井对面,便是因“舌尖上的中国”走红的曾记板井豆腐坊,自清朝光绪年间就开始制作豆腐,如今已传至第六代,他们每日清晨打来井水浸泡黄豆,待熬出鲜豆浆后制成散豆腐,再使用纱布沥出水分,压作一寸见方的小豆腐块,晾干后便可送到城里各个小摊上,供人品尝。我们走进曾记,一边品尝最原汁原味的豆浆和豆花,一边和老板娘闲聊着店家的古往今来,老板娘推荐我们品尝刚出锅的包浆豆腐,外皮炸的很酥脆,一口咬下去,鲜嫩软滑的豆腐就在口腔中爆开,口感更胜烧豆腐,回味无穷!
尽管一大早已经吃了不少豆制品,但仍忍不住要再来一份草芽米线,在建水,一大早穿过街头小巷,去吃一碗草芽米线,体味草芽的鲜美、米线的顺滑以及汤底的美味,绝对是最幸福的事情。城内有名的当属味道临安,半自助式,到窗口要了你想吃的米线,老板准备好汤头,盛入比脸还大的碗内,剩下的都需要自给自足,米线无限量供应,调料也是任君挑选。汤头是熬煮多时的猪骨浓汤,色清味甜,加入了薄荷叶,米线顺滑,汤头滚烫清甜,一碗下肚着实幸福得很。
建水城复古的百年米轨小火车,伴随着汽笛声,一路走过十七孔桥、乡会桥和团山村,仿佛缓缓驶入了一段慢时光,我们不够时间乘坐全程,那不如就开车去追逐小火车的脚步吧!双龙桥是一座十七孔石拱桥,横亘于两河交汇处,因两河犹如双龙盘曲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始建,已被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整座桥由数万块巨大青石砌成,宽敞平坦,桥上建有亭阁3座,造型别致,屋檐重叠,檐角交错,砖块斑驳,一株老树苍劲的枝丫直指怒张,青石板路面上刻印的车辙,无一不让人记起当年的繁华。
乡会桥车站的站房,是个碧临屏铁路上最有特点的车站,也是中法建筑特点相结合的单檐现代建筑。终点是团山站,团山民居依山而建,古建筑成群,傍山面坪,青山相依,水流环绕,这里保存着完整的十九世纪原生态村落风貌。
在团山站,我们终于看到了远处停靠的黄色小火车,颜色鲜艳无比,像是一辆开往春天的列车,登车一探究竟,内部装修几乎都是用原木打造,显得非常有年代感,很复古,阳光透过窗户打在桌子上,整个车厢都是暖暖的。
本想从团山直奔抚仙湖,却没成想大家对建水美食意犹未尽,于是调转车头再次杀回古城边,除了回味汽锅鸡,我们还要试试木子人家的临安铜炊锅。满满铺了一大锅,一层又一层,待掀开锅盖,肉香、菜香、木炭香,香气四溢,最表层的荤菜搭配下层的青翠时蔬,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模样,品相极佳,汤头浓郁,鲜甜味美,令人大快朵颐。
妥妥的美食之旅,我们终于可以开车前往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抚仙湖,号称“云南的马尔代夫”,是中国第二深的淡水湖(仅次于长白山天池),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类地表水的标准。琉璃万顷如碧海,抚仙湖犹如洒落人间的琉璃,有着云南独特的温柔,像一个遗世独立的仙子飘落于此,远离都市的灯红酒绿,享受片刻的安宁,音乐诗人李健的歌《抚仙湖》,曲风缱绻唯美,正是对这里的最美诠释(借图)。
抚仙湖很大,前几年已绕湖一圈的我直奔目的地——25℃蓝民宿,希尔顿酒店附近半山上的民宿很多,各具特色,这家希腊爱琴海风韵的民宿位置最好,前面没有任何遮挡,蓝白相间的外墙、蓝色的泳池、美丽的小花园,妥妥的“东方小圣托里尼”体验,坐在阳台上就可以一览整个抚仙湖,顶层露台的天空之镜、天梯等一众拍照打卡元素,在夕阳西下时景色绝美,拍照极有意境,我们享受着包场的感觉,尽情定格着美妙的瞬间……
才刚刚有点文艺范,吃货又开始挂念晚上的石锅鱼和铜锅洋芋焖饭了,真有些好奇吃货的肚量到底是有多大。选了不远处的归心园渔庄,石锅鱼是一道仅靠蒸汽来完成的地方美食,花岗岩凿成的石锅,先蒸汽烹锅,放入鱼肉和配料,盖上草帽蒸煮,慢慢看到白乎乎的蒸汽从锅盖中溢出,大约等几分钟就可以吃了,先喝上一碗新鲜的鱼汤,由于采用蒸汽最大限度的保住了鱼肉原汁原味的鲜美,当鱼汤缓缓的从你的口腔流下时,你就会感受到一股鲜甜的味道在你的味蕾上跳动着,没有一丝丝鱼腥味,鱼肉当然也是鲜嫩无比,那种口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铜锅洋芋焖饭焖的火候刚刚好,刚上来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洋芋清香味,入口米饭粒粒分明,洋芋焖的软硬程度刚好适中,底部锅巴微微焦黄,像广式煲仔饭一样,外焦里嫩。虽然我已不止一次品尝过石锅鱼和铜锅洋芋焖饭,但还是觉得抚仙湖边的这一口让人永远难忘,只有这里才是最正宗最对味的,这次带朋友们一起来分享,看着他们吃得陶醉,我心更是喜悦!
云南,即便已是第N次到来,似乎总有走不完的旅程在等待着我们,而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风景、新的感悟……期待着下一站,我想那或许是普者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仙境所在!
推荐阅读
爱游泳的云yy2.1万30
刘小阳yaka1.0万7
Lotus10204.8万120
m09****827.3千23
燕麦拿铁19.4千17
SpongeMel是曹老师呀2.4万22
风云-雷电5.6千12
李白来啦7.2千12
滇行趣野5.2千12
M35****94284.3千9
花之城豪生大酒店6.3千26
大wing同学13.7万19
135****38933.5万20
哈哈小葫芦3.5万17
li****oqd2.5万22
黄昏独坐3.6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