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山西行(4)——介休绵山(上)
出发时间
6月
行程天数
15天
人均花费
300
和谁出行
和朋友
6月21日,今天的计划是游览绵山。
介休之“介”,乃是介子推,介休之“休”,乃是介子推的隐居和长眠,而介子推隐居和长眠的地方,就是绵山。
春秋时晋国的国王晋献公宠幸爱妃骊姬。献公听信宠妃的枕边谗言,想废掉先前指定的王位继承人——太子申生,重新确立骊姬所生的奚齐为太子。
立太子的斗争,从来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宠妃占有上风之后,申生被迫害致死,他的同母兄弟重耳仓皇出逃,追随者只有寥寥五人,其中就有介子推。
介子推追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历尽千辛万苦。有一次,重耳饿得快要昏过去了。介子推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下来,与野菜一起煮了一碗汤给重耳喝,这才渡过了难关。重耳后来知道介子推“割股充饥”的事迹,深受感动,决心以后要好好报答。
重耳苦尽甘来,重返晋国当上了国君,他就是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介子推深知伴驾如伴虎的道理。皇帝可以共患难,却未必可以共富贵。于是介子推与老母隐居在绵山,希望能够安度晚年。晋文公屡次招抚,均不听召。晋文公最后来了个绝招:下令放火烧山。心想,这一下介子推总该露面了吧!
谁知森林火灾岂能受人控制,烧得恰到好处?最后发现,介子推与老母紧紧相抱,一起被烧死在林中。晋文公好心办了坏事,悲痛万分。下令厚葬介子推于绵山,将所在的定阳县改为介休,这名称就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晋文公还将这一天(清明的前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家家户户在这一天不得动火做饭,只吃冷餐。今人则只知有纪念屈原的端午,而不知有纪念介子推的寒食。其实在古代,寒食是一个很大的节日,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足见寒食可与元宵媲美也!
绵山早在春秋时候便有了道家的活动。在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中,介子推已被奉为道家神灵。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石桐水,即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流经石桐寺西。石桐寺即介子推之祠。
后人常到绵山寻幽探古,凭吊先哲,绵山道家的活动日益兴盛。北魏之时,山上就有了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随着岁月的流逝,绵山上的寺庙大多已经颓败。山上仅留下一些古碑,记录着绵山曾经有过的辉煌。
从1995年开始,介休企业家阎吉英先生筹巨资开始了绵山风景区的建造。现在所见的寺庙和道观全部都是那时新建的仿古建筑。当时我还没有退休,曾来过一次绵山。可惜那时没有数码相机,只拍了十来张胶卷照片。
绵山的名气很大,弟弟妹妹们都想去一睹风采,这也是我们选择介休旅游的主要原因。
我们包了一辆商务车,从介休来到绵山风景区游客中心。然后乘坐绵山的交通车前往绵山的各个景点。
绵山风景区的景点很多,交通车一路停靠许多站点:龙头寺——大罗宫——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栖贤谷——水涛沟。我们只有一天的功夫,体力也有限,所以计划游览的景点只是大罗宫、云峰寺和水涛沟。
道教认为三十六天之最高层为大罗天,所谓“三清上,曰大罗”。大罗宫就建在大罗天上的宫阙。
大罗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初。介休县西南,有一道数十里长的险隘,俗称雀鼠谷,是古时通往太原的必经之路,也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在李渊父子起兵太原,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曾在雀鼠谷打过几场硬仗。
公元616年,作为隋将的李渊在这里剿灭甄翟儿的起义军。公元617年,李世民由太原南下,突破雀鼠谷,大破隋将宋老生。公元619-620年,李世民与刘武周部将宋金刚在雀鼠谷大战,收降尉迟恭,大败宋金刚,为剿灭刘武周奠定了基础。
几场大战,杀戮无数,唐王有了忏悔的念头。唐武德二年,李渊之母曹太后得了重病,久治不愈。后来听信了琅琊云游道士的话,相信是因为战死的冤魂袭扰所致,所以祈求玄坛真君显灵救治。结果居然有效,治愈了太后之病。于是高祖李渊下诏,分别在琅琊天台山、绵山大罗宫、四川峨眉山、青城山和南京太清宫塑五座玄坛真君金身。绵山大罗宫由此开始了香火鼎盛的辉煌历史。相传高祖李渊亲书“古老神奇,大道绵山”八个大字留在绵山,高祖的公主也曾在绵山修道,留下一段佳话。
唐开元之十一年,唐玄宗巡幸雀鼠谷,追念先皇太宗在雀鼠谷的几场战役。然后专程朝拜绵山,到大罗宫进香,祈求国泰民安,江山永固。继而下诏重修大罗宫。以后的历代帝王官吏不断捐资修建,大罗宫成为规模庞大的道观建筑群。
然而,经过漫长的岁月和不断的战火,大罗宫渐告湮灭。我们现在所见的大罗宫,是企业家阎吉英先生出资在原址重建的。
来到了大罗宫前的平台。回望来时的公路,确有惊心动魄的感觉。远处的那座关楼是龙头寺的唐营城楼,其地形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这是大罗宫下的牌楼,额题的“夫唯不争”是老子“道德经”中的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罗宫建于狮子山的崖壁之上。仰望大罗宫,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层建筑依山而建,共计七层,层层向上。每层均为三间面阔的硬山顶殿堂。七层建筑包括财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六十元辰殿、斗姆殿、九曜星君殿、二十八宿殿、灵霄殿、三清殿和老君殿等。
上部分与下部分错开中轴线,地面有电梯可以直达第7层平台。
来到平台仰望上部分,平台之上有2层,高台之上还有4层。共有众妙堂、讲经坛、混沌殿、诸仙殿、藏经阁等殿堂。
先来到上部各殿参观。这是上部殿堂凌霄殿的大门。
进入门内,然后登楼而上。
来到了高台之上,台上建有4层楼高的殿堂。每层面阔9间,殿前设前廊,廊下有十根红漆盘龙柱,殿堂气象庄严,金碧辉煌。
第一层是众妙堂。殿内有复原的神像,第二层为讲经堂,供奉太上老君神像。我们几个仅走到二层位置。三弟和弟媳继续登上三、四两层。据他们介绍,四层诸仙殿供奉有鸿钧老祖,这是其他道观从未见过的神像。然而,这座建筑不像道观,却像一座博物馆。匆匆看过,也就如此了。
回到上层平台,走一遍其他殿堂。道教是多神教,神仙众多,机构复杂,有点弄不清楚。于是拍了几张照片,开始步行从下部分的七层殿堂走下来。殿堂结构都是一样,时间有限,只能走马换花了。
资料介绍,大罗宫堪称“天下第一道观”,本人深不以为然。感觉只是一座高大的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而已。
最后下到公路,正好有交通车来过来,于是上车去往我们计划中的下一个景点。交通车停了两站,都有人下车。我们直到云峰寺才下了车。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于抱腹岩而得名。抱腹岩是绵山百余处岩洞中最大的岩洞,其高约18丈,长约45丈,深约15丈,因其形状如两手抱腹,所以称为抱腹岩。
云峰寺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以后历代均有香火延绵。
云峰寺是净土宗和禅宗的圣地。北魏时奠定净土宗理论基础的昙鸾大师就在抱腹寺研创净土,“聚徒蒸业”,使云峰寺成为净土宗的祖庭之一。
唐武德五年,高僧田志超从长安辗转来到绵山抱腹寺,弘扬禅宗,聚徒达千余人。后来,田志超在抱腹寺坐化成佛,被尊为“空王佛”,抱腹寺由此成为空王佛的道场。这时期绵山的佛教空前繁荣。成为禅净双修的佛教圣地。
经过漫长的岁月,云峰寺逐渐凋零。现在所见的云峰寺也是96年以后阎吉英先生出资重修的。
来到了云峰寺山下。侧面建有一家酒店——云峰墅苑。旅游旺季时,在饭店进餐,可以乘坐他们的电梯上山。现在正属疫情后的淡季,宾馆大门紧闭,我们只得从台阶拾级而上。
台阶有108级,象征人生的108种烦恼。因为108级台阶没有停顿之处,登山时稍感有些恐怖:万一跌上一跤,可就危险了!
经过一路登山,来到第一层平台。迎面有一座四柱三门的木牌坊,额题“抱腹栖云”,据说,这个牌坊原先是清光绪三年,由皇帝敇建的。
牌坊两边是钟楼和鼓楼。正面便是空王宝殿。空王宝殿面阔五间,硬山顶,殿前设前廊,廊檐下挂有横匾,题曰“空王宝殿”。中间一对廊柱上挂有楹联,题写:“天开钜石抱古佛;地辟灵境来远人”。读来甚觉无味。两边的廊柱则是傅山先生撰写的长联:“阅名山多矣,无如此石凌空,生成的一片袈裟,十方圆盖;瞻佛像巍然,自有真神出现,修炼来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傅山先生的文笔,果然如行云流水,非同凡响!
大门上方也挂有横匾,题写“慈云法雨”,据介绍是光绪皇帝御笔。大门两旁也有楹联,题曰:“崖名抱腹,抱因于亲亲切切,百千年依峰结业;佛曰空王,空缘为疏疏剌剌,万亿土随处谢尘。”也颇有意境!
大门两边还挂满了锦旗,无非是求神以后的还愿。
空王殿内供奉的自然是空王佛。未到绵山之前的游客,大概从未听说过空王佛。空王佛本是唐代高僧,俗名田志超,陕西冯翊人,后来迁居到山西榆次源涡村。隋朝末年,田志超在太原开化寺拜高僧慧瓒为师,学习禅学。武德五年,田志超来到绵山弘扬佛法,成为一代禅宗大师。
民间传说,唐贞观12年,太宗李世民向绵山求雨。田志超命正在做饭的弟子将淘米水向西南方向洒去,于是长安一带普降甘露。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诏召田志超入长安弘法讲经。恰逢其时,田志超圆寂。太宗闻讯叹曰:“此行空望了一回!”于是取其谐音,下诏敕封田志超为空王佛。田志超就此成为第一位汉人成佛的高僧。
空王宝殿左有药师殿,右有弥勒佛殿,侧面是方丈室。这一层平台上的建筑均为为1995~1998年复建。
从这一层平台,还有一行60级台阶可以上到第二层平台。本来爬山有点累了,不想再上。然而据介绍上面有空王的包骨真身,于是奋力登上了上一层平台。
上层平台正中,是空王真身殿,因为殿内所有构件,包括台坐、门拱均为石雕,所以又称为“石佛殿”。石佛殿为明代遗构,基本上保持了唐代的风格,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歇山顶,大门两边挂有楹联,题曰:“真山真水真人修成正果;古岩古洞古佛炼就金身。”。殿内供奉空王佛包骨真身,两边为文殊、普贤二位菩萨。所谓包骨真身,是指田志超圆寂后的肉身经过包塑成为佛像。真身像历经千年,依旧保持原样,令人心生敬畏。据说在修缮之前,当地农民曾经看到佛像部分泥塑脱落,显露出真身的骸骨。
真身殿后,有一暗洞——超公洞。据说是田志超修行和圆寂的地方。
石佛殿西侧有明王殿。明王殿始建于唐代,明代复修。殿内供奉十大明王。所谓明王是诸佛或菩萨用以降服妖魔的忿怒像。以前只知道明王是密宗的信仰,汉传佛教没有明王。十大明王的版本很多,一般是指:马首明王、降三世明王、愤怒不动明王、大威德明王、大火头明王、大秽迹明王、大笑金刚明王、金刚明王、大轮金刚明王和步掷明王。
继续前行,还有罗汉殿。此殿始建于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回忆在与王世充交战时,有少林十三棍僧相助,他认为这是罗汉化身。所以敕令在云峰寺筑罗汉殿。现在可见殿中大梁还有“大清康熙五十七年”修复的字样。
走到罗汉殿就到头了,再一直向前行可以到达之字栈道去往证果寺。我们没有那么好的体力,所以回过身来向另一个方向前进。
从这里望去,可以看到对面崖壁上挂着的许多串铜铃。这是绵山有名的“还愿挂铃”。
据说唐贞观15年,太宗李世民亲率众臣来绵山拜佛。来时专门带来了一口特制的铜铃,取“铃者,灵也”之意。在农历三月十七日(志超成道日)这天,请乡人将这口铜铃悬挂于抱腹岩的崖壁。从此,抱腹岩挂铃还愿的习俗世代相传,成为绵山一绝。
绝壁上挂铜铃需要从悬崖上悬绳而下,十分危险。崖壁上那里多的铜铃也不知道是何时挂上去的。
前面一段崖壁有栈道可以前行。一路前进可以深入抱腹岩洞凹处。来到了崖下的五龙殿。
五龙殿内供奉五龙母子。相传绵山本是五龙母子所占有。田志超入山时,龙母知道他是古佛转世,所以通过下棋,故意将绵山输给田志超。五龙兄弟不服气,作法欲将抱腹岩冲垮。田志超志超以手托顶,降服五龙,最后五龙皈依了佛门。
五龙殿有龙池,大概是有龙必有水吧。但是也有的说法是,这里是田志超镇压五龙的地方。
到了抱腹岩的深处,从这里向外望去,大有远离尘世的超凡感觉。“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时间就是在这里停顿的。
开始从上层平台向下走去。在一层半平台上,还有一座观音殿。不过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回到了“抱腹栖云”牌楼,再沿台阶而下,完成了云峰寺的参观。(待续)
如果因为大罗宫是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而稍加嫌弃的话,云峰寺则足够令人好好地怀旧。现在绵山最大的道观和最大的寺庙都已经参观过了。下一个计划游览的景点是水涛沟。
推荐阅读
西门庆大7.8千13
夏宁葆6.9千12
夏宁葆5.6千12
冯赣勇6.1千11
拿不拿吧6.6千11
201****9851.1万21
不信又能咋8.4千12
尛乄尛静jj8.4千12
一位不能戴耳饰的赵女士1.3万11
zzz_04015.9千13
zzz_04014.8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