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漳州古城游记
出发时间
2月
行程天数
2天
人均花费
300
和谁出行
夫妻
漳州市是福建的地级市,位于闽南金三角的南端,是全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设立闽中郡,其中就包含漳州一带。这是漳州地区首次纳入中央版图。唐垂拱二年(686年),建置漳州,州治在西林,归属岭南道。这是漳州建州的开始。可见漳州确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漳州也是一座旅游城市,有很多景点。我们来漳州,有三项计划:游览漳州古城、东山岛和火山公园。
25日,乘坐动车,来到漳州。入住预订的钻石大酒店。环境和房间条件都很不错。洗涮整理之后,上街寻找晚餐。
酒店不远处,有“阿芳卤面”,这是朋友推荐的网红食品店。
阿芳卤面,是漳州小吃中的代表。店面很小,食客排着队。点餐是流水线式的。每人先点一碗面,选择大碗、或是小碗。然后选择浇头。可供选择的浇头都是潮汕卤水。我们初来此地,一下子点了许多,计有大肠、小肠、海蛎、鱿鱼、鸭胗和肉筋等等。最后,才是结账付款。两碗面加上一大堆浇头,也才90元钱。真是价廉物美,难怪什么时候都在排着长队。付款之后,自己端上面,寻找座位。因为浇头都是以前很少品尝的潮汕卤水,而且面和汤都恰到好处,所以一顿美餐,感觉很好。
26日一早,在酒店早餐。品种虽然不多,但有汤面、油条、肉包、丸子、煎蛋和各式热菜,加上最后的咖啡和水果,也就可以了。
漳州之行,原计划有火山公园和东山岛。查阅地图,两个景点的距离都很远,乘坐公交车,单程至少要三个多小时,而且听去过的人介绍,景色也就一般,所以干脆舍去。最后,就只剩下漳州老城一个景点了。
漳州建州始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自唐宋至明清历代,一直是州、郡、路、府之治所,所以城池屡有修建、扩建。民间将古城概括为:“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
民国七年五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兴师援闽,主政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从民国8年4月开始,在“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的口号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拆城墙、修马路,使漳州城具备了现代城市的雏形。
老城就在酒店附近,游览十分方便。步行不远就来到了老城的中山公园。公园的旧址是漳州旧府衙及后花园。陈炯明主政时,将其改造成为“漳州第一公园”。1927年,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乃是福建省最早的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的规模比我预想的要小,步行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公园的穿越。公园中,有2008年树立的孙中山先生铜像,有民国8年建立的中山纪念亭。纪念亭中原本立有粤军陈炯明所立的《漳州公园记》碑。民国16年元月,北伐军废除了陈炯明的碑文,另镌何应钦的《漳州中山公园记》和孙中山的《总理遗训》。此外,还有孙中山纪念馆。
从公园大门离开中山公园,大门前的这条笔直而宽敞的大道,是原来旧衙门前的官道。两边红砖砌筑的骑楼,充满着岭南风情。
来到了老城旧街。这一条叫做台湾路。“台湾路”古称“府学前街”,什么时候改称台湾路,已不可考证。据说这条古街上曾有许多布袋戏、歌仔戏和木偶戏上演。很多台湾人和澎湖人来到这里听家乡的乡音戏曲,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里称做“台湾路”。但我以为,“台湾路”的命名,至少在改革开放,两岸三通之后。否则,是不太可能的。
路上的这家“天益寿”老药铺,是一家百年老店。以前,曾以 “十全”、“八珍”、“杞菊地黄丸”、“宝婴散”、“麻风丸”和“补脾米圆”等独特的中成药名震一时。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达,中成药的销路渐见萎缩。现在的药店大门紧闭,似乎已经关门大吉了。
从台湾路拐入香港路,许多游人大概从未到过台湾和香港,所以纷纷在路牌下面摄影留念,算是出过境了。
香港路两边的店面,也都是骑楼建筑,很具岭南特点。香港路上有两座横跨马路的石牌楼,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座是“三世宰贰坊”。三世宰贰坊建于万历四十七年,是为了表彰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蒋玉山、祖父蒋相而立的。牌楼用白花岗岩石建造,坊宽8米,高11米,牌楼的形制为三门五楼十二柱。12根坊柱分为四组,形成牌楼的三门。正楼为四坡顶,檐下置竖额,以下用梁枋隔成三层,分别为正匾,诰命及花板。正楼两侧边楼各有两层,每层三面出檐。坊上遍布石雕装饰,用阴刻、浮雕、镂雕等不同雕工刻出龙凤、花卉、飞禽、瑞兽、人物等预案。虽然经过岁月磨损,但仍可看出当年富丽堂皇的气氛,令人叹为观止。
牌楼两面的横匾分别镌刻“三世宰贰”及“两京敭历”。所谓“三世”,是蒋孟育三代均有官爵,而“两京”则是指蒋孟育在北京和南京都担任过官职。
蒋孟育,万历十六年举人,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等职。据说他为官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但据我所知,国子监祭酒乃是闲差,南京吏部右侍郎也只是象征性的职务,并无半点实权,想不清廉也不行!
牌楼之旁,有一座建立在四根木柱之上的空中平台。沿铁梯而上,平台楼板上居然有座珈蓝庙,这座木结构的小庙面阔约3.3米,进深约1.80米,面积约6平方米,被认为是全国最小的庙宇。
伽蓝庙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庙中供奉的伽蓝菩萨并非关帝,据说佛教中有十八位伽蓝神,这里供奉的是哪尊伽蓝,也没有考证。与众不同的是:庙中的珈蓝菩萨头戴一顶官帽。据说当初修建探花坊的时候,牌坊总有摇晃,几次返工都不能解决问题。后来县官亲自为珈蓝菩萨戴上官帽,这才顺利建成了牌坊。可见官威毕竟还是有用的!
继续向前,就来到了得到了珈蓝菩萨保佑的“尚书探花坊”。
探花坊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是为嘉靖探花、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林士章而建。牌坊面宽8米、高11米,
与“三世宰贰”坊相类似,尚书探花坊也是一座三门五楼十二柱的石牌楼。但正楼有四层,除了正匾和诰命之外,还有两层花板。正楼檐下的竖额刻有“恩荣”两字。中层两面的匾额分刻楷书“尚书”、“探花”。梁枋装饰飞龙浮雕及镂雕卷龙雀替,规格更高一些。
走完了香港路,拐过弯去,来到了修文西路。首先看到的是文庙前的大泮池。这片泮池是按照明代的规模复建的,池长76米、宽15米、水深约1.5米,。如此面积的的泮池,在国内实属少见。
按照网上宣传的网红打卡点,先去榨果汁店喝了两瓶鲜榨果汁:一瓶是甘蔗汁,一瓶是鲜橙汁。因为是当场现榨的果汁,货真价实,清新香甜。我们正好也走得累了,乘机坐下了休息一会。
来到了文庙。漳州文庙始建于南宋庆历四年,现存大成门,大成殿,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在南宋建炎年间,曾有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在历史上,漳州文庙也有较大的影响力:
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出任漳州知州,他十分重视教育,“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为正其义”。他还创建了宾贤斋,广泛邀请名人学士到此讲学,对提高当地的文风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郑成功、黄道周等曾到漳州文庙祭祀孔子,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还曾捐款重修文庙。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曾撰写《漳州府进士题名录》;康有为书并撰文“重修漳州学宫碑”现还完整保存于文庙内。
这是新建的文庙仪门,门前的两边依照惯例有“德蓜天地”和“道冠古今”两座牌坊,但都是新建,没有观赏价值。
进入仪门后,有大成门。大成门面阔五间,黄瓦悬山顶,殿前设前廊,廊下立有六根盘龙石柱支撑。
穿过大成门,是一进庭院。庭院中央,立有一座孔子石雕像。正面有丹墀月台,月台之上是文庙的主殿——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前设前廊,廊下也有六根盘龙柱支撑。
据说大成殿的内部结构和装饰均为宋代遗物,代表了当时闽南的石雕技术和建筑水平。殿内供奉孔子以及四贤坐像,周围还有孔子弟子的立像。
参观完了大成殿,沿原路返回,回到门前的泮池。然后,沿着泮池岸边行进,来到了泮池对面的广场。广场边有“四贤馆”和“林语堂、许地山、杨骚文学馆”。我们也都匆匆走过,不及仔细参观。
林语堂是我熟悉的文人。最早知道林语堂,却是通过鲁迅的杂文“论费尔泼赖应该缓行”。但我以为林语堂的文学水平,未必低于鲁迅。而且,“费尔泼赖”究竟应该缓行,还是不应该缓行,也还值得商榷。
从泮池回过头来顺着老街前行,来到了观音庙。然后沿着护城河行进,横跨在护城河上的几座石桥也很上镜。我都一一拍了照片。
魁星阁是2022年新落成的仿古建筑。没有什么参观价值。
来到了老城的小吃街。漳州小吃品种也很丰富,但销售网红食品的店前都排着长队。据当地人介绍,这几天正在举办首届美食文化节。可惜举办地离这里太远,步行需要半小时,所以只好割爱了。
一路来到古城的入口,我们最后从这里离开古城。这时才发现,我们的行程似乎有点反潮流。
中午寻找饭店,用手机查询,周围没有特别好的餐馆。最后选定了一家猪脚饭。
猪脚饭是潮汕菜中的经典小吃。猪脚,北方人叫做猪蹄,江南一带称为“猪脚爪”,广州人区分得更细,将前脚称为“猪手”,后脚称为“猪脚”。但猪脚饭中的猪脚,也许前后猪蹄都有吧。
猪脚原本不上台面,当是穷人家的食品。猪脚饭的开始,也是路边大排档针对平民大众的食品,称为“半碗叠”,就是在半碗米饭上浇上一块猪脚以及汤汁。猪脚饭的米饭香糯,富于弹性,猪脚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所以深受大众欢迎。
近年来,由于宣传猪脚富有胶原蛋白,具有壮腰、补膝和美白肌肤的功效,所以猪脚的价格逐渐提高,到了比肉还贵的地步,而且也走上了宴席的台面。猪脚饭也已经成为潮汕地区旅游的网红食品。
传说猪脚饭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元和十四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在任期间,兴办教育,兴修水利,为潮州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当地乡绅为了答谢韩愈,设宴相请。这道猪脚饭就是厨师的首创。韩愈对此,赞不绝口,从此传下了这道潮汕名吃。
本人爱吃猪肘,也喜好猪脚。一块老大的猪脚,两口就吞下了。浇过了“红肉汤”的米饭,也是我自小的喜好。这个爱好,甚至还传给了儿女和孙子。所以这一顿饭,吃的也很痛快!
午后先回酒店休息,午休过后,打车前往新华东路,观看那里的“勇壮简易坊”和“闽越雄声坊”。
勇壮简易坊建于康熙四十六年,是康熙皇帝为表彰福建提督蓝理将军而立的。蓝理(1649~1720年),字义甫、号义山,漳浦人,曾任天津总兵、福建提督,挂镇朔将军印。在清初统一台湾的战争中,战功显著。在康熙二十二年的澎湖海战中,身负重伤,将主帅施琅救出重围。康熙四十二、四十五年,皇帝曾两次亲书牌匾赐于蓝理。
勇壮简易坊为三门五楼十二柱,坊宽10.63米、高12.5米。十二根坊柱分为三组,形成三门。正楼为四坡顶,檐下正中悬挂竖额,竖额镂雕一龙衔顶、双龙盘边,上刻“御书”二字。横匾两面分勒康熙所赐御书“勇壮简易”和“所向无前”。正匾以下,用梁枋隔为三层:中层两边各雕一站立人物,中间阴刻楷书诰布;上下层各嵌三块雕有抚琴、游园、出行等图的镂空双面雕花版。再下是大阑额,其上浮雕张口双龙和云纹。两侧边楼各为两层,三面出檐,柱间俱嵌有镂雕花版。
闽越雄声坊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是康熙皇帝为表彰许凤而立的。许凤,海澄人,曾任总镇福建全漳总兵官、赠荣禄大夫、左都督。许凤与蓝理同为清初平台名将。闽越雄声坊宽11.2米、高12米,其形制与勇壮简易坊相类似。其横匾两面分镌“闽越雄声”和“楚滇伟绩”。
这两座牌坊表彰的都是武官,所以俗称“武牌坊”,另两座——“尚书探花坊”和“三世宰贰坊”表彰的都是文官,所以俗称“文牌坊”。文武牌坊都已经看完,也就完成了漳州古城的游览。回到酒店休息。晚餐简单地吃了两碗牛肉面。
第二天午餐以后,打车前往漳州南站,准备乘坐动车,去往惠州。
推荐阅读
AW12036.7千16
暮秋子2.7万19
cicici5.4千12
Abby457.6千13
玩味旅行生活7.2千11
M32****39734.5千11
九州云游7.3千15
阿猛大闲人5.8千10
乌龙奶盖去冰少糖3.8千0
漳车之声8.8千14
七哥行天下4.2千7
听见旅行5.2千11
灵龙谷景区6.2千13
灵龙谷景区1.8千5
别管明天~无问西东5.8千11
灵龙谷景区2.3千5
灵龙谷景区5.6千13
灵龙谷景区9.4千13
灵龙谷景区4.3千9
灵龙谷景区2.8千6
NILI婷婷3.9千9
o静水流深o2.4千0
歪歪女人7.0千18
番茄看世界7.9千14
徐鹿儿旅行日记5.8千12
张姨妈_5.5千13
九州云游7.2千14
毛毛酱日记5.0千12
左心房终极4.3千12
hannatourv9.2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