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老人花10万元买个“烂笔筒”,还以为捡到了宝,结果如何?
出发时间
10月
行程天数
1天
人均花费
5.0万
和谁出行
和朋友
谢伯退休后迷上了收藏,几年前他在梅州月亮湾古玩街花10万元从别人手中买了一个“虫蛀的烂竹片笔筒”,还以为捡到了宝,有人来家里做客,总喜欢拿出来炫耀一番。一个发霉虫蛀的烂竹片做的笔筒竟然价值超过10万元!你信吗?当谢伯拿出这个烂笔筒给我看的时候,我实在无法相信!一个丢在大路上也没有人愿意捡起来的烂笔筒,怎么可能价值超过10万元呢?打死我也不相信啊!
谢伯是广东梅州梅县华侨中学的退休校医,曾经的老同事,以前经常一起聊天,算是老熟人了。过去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虽然他也会开玩笑,但这次他说话却一点都不像开玩笑的样子。难道他老糊涂了?谢伯今年70多岁,按理说这个年纪会有些糊涂也不奇怪。但是他近几年经常跳广场舞,跟一帮老年朋友一起参加广场舞比赛还拿过奖。听他说话口齿伶俐,思路也十分清晰,精神状态更是不输年轻人,根本看不出半点糊涂的样子。
既然不是老糊涂,怎么会说一个发霉虫蛀的烂竹片做的笔筒价值起码超过10万元呢?我看这烂竹片笔筒应该有一些年头了,表面偏灰白色,看起来好像发霉了,大大小小的虫眼还不少,几乎看不到竹皮原有的绿色或黄色,好像是被丢弃在一个破房子里很长时间的竹制品。
谢伯退休以后喜欢上了收藏古董,其中他收藏的御制《康熙字典》一套44本,比较珍贵。几个月前,嘉应学院图书馆的馆长在梁德新老师的陪同下专程去谢伯家里欣赏《康熙字典》。
这个烂竹片笔筒也是谢伯收藏的一个宝贝,价值10万元以上?莫非是哪个名人用过的笔筒?我想,即使是名人用过的,一个烂竹片做的笔筒也应该不值10万元人民币呀?收藏笔筒的人莫非想钱想疯了?
谢伯很坚定地对我说,这个笔筒非同一般,出自名家之手,是用紫砂制作的,一个紫砂笔筒价值10多万元。“紫砂制作的笔筒?我怎么没看出来呢?”我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谢伯问。
我左手托起笔筒,用右手的指关节轻轻地敲了几下笔筒,听到清脆的陶瓷发出的声音,我方才相信真的是陶瓷做的笔筒。再看笔筒的内壁,里面是光滑的,显然不是竹片拼成的。而笔筒的筒口边缘,一块块高低错落的“竹片”和“竹段”切口,大部分都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虫蛀”痕迹,跟普通的烂竹片并无差异。
这件紫砂笔筒的外表由高仿真的竹片、半圆竹片和圆竹段环绕而成。每一块竹片的竹节凸起和凹痕比例合适,竹皮上有深浅不一、长短有别的裂缝,竹节上方有稚嫩的竹芽,横向和纵向锯鲜竹片时留下的锯痕也十分逼真,虫蛀的空洞十分自然,甚至连竹片内壁霉变的白斑都做得细腻逼真,活灵活现。除了笔筒内壁整体光滑与外壁的形态不符外,外观上其它部分都跟真实的竹片竹段并无差别,其逼真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将笔筒倒放,可以看到笔筒的底部如同一个个圆形的竹筒捆绑而成,大部分竹节均有裂纹。靠边的裂纹还与笔筒外壁的裂纹相连,如同天然形成的裂纹一般。纵观整个竹片笔筒,其仿真程度之高堪称前无古人,是否后无来者则不敢轻易下结论,但肯定很难有人能做出如此逼真的竹片笔筒来。
笔筒底部的中央有一枚方形的印章,上面阳刻“清西冷八家,觅凤年竹段,道光年杨记”15个字,字迹工整秀丽。西泠八家是指清代以杭州西泠为中心的篆刻流派。由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八位篆刻家组成。他们的篆刻风格皆师宗秦汉,讲究刀法,苍劲质朴,故合称“西泠八家”。
杨凤年,是历来公认清代最有名望的制壶女艺人,杨彭年之妹。她的传世作品较多,尤以制作“竹段壶”和“竹段笔筒”名声大振,蜚声清代紫砂艺坛。她的竹段紫砂笔筒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作品,也就是她成名以后的紫砂作品。她的紫砂竹段笔筒不仅构思巧妙,充分体现了女性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而且制作技术更加成熟老练,作品细腻逼真,达到可以以假乱真的程度,比嘉庆年间出名的紫砂壶显得更加老道,与其兄杨彭年的作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谢伯收藏的杨凤年紫砂竹段笔筒作为紫砂名家与西泠八家合作的见证,更加弥足珍贵,价值超过10万元人民币也就不足为奇了。
推荐阅读
M44****35014.3千12
晨侑慢伴拍7.6千12
喜欢闲游的小资女人10.0千24
紫荆__2.8万19
乐游生活志4.9千11
小妖咕咕2.7万13
肖希泽7.5千11
想歌9.6千16
situ野猪8.2千0
milemilefall5.3千12
晓鸣祥铃2.2万27
雅峻旅拍6.3千12
勒克儿9.0千11
行者老湖6.3千11
勒克儿6.2千11
勒克儿5.8千12
勒克儿7.6千11
勒克儿8.7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