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无法预测艰险”路,看“绚丽多彩难忘”景(三) 滇西北十日游
出发时间
12月
行程天数
10天
人均花费
5.5千
和谁出行
夫妻
早7:15吃完早餐就出发了。天色还是黝黑一片。今天是我们整个行程中起得最早的一天。因为今天要去的独龙江乡路途十分艰难,可谓是“前途莫测”、不可预期。而且还得在天黑之前返回到贡山县。原因是尽量避开在独龙江乡过夜。一来避免给当地增加负担,毕竟为独龙江乡运送物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二来也是为了避免被困在里面,多呆一天就多一天的风险。我们只是为了见识一下这片神秘的地方,看一下这里鲜为人知的民族。为此,没有必要冒险。早进早出为妥。
首先介绍一下神秘的独龙江: 独龙江河流中段在独龙江乡,位于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北部的独龙江峡谷中,地处中国与缅甸交界的边境上,位于北纬27.5度-28度,东经98度-98.5度之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这里雪山连绵,峡谷陡峻,东岸的高黎贡山,屏蔽着通往外间世界的通道,西岸的担当力卡山是国境线上的天然屏障。在以前每年10月到来年5月,大雪封闭了雪山垭口,这里便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即便没有大雪封山,你也可能会遇到塌方或路基被冲垮。所以,由于其独特性才使得独龙江就成了与世隔绝的神秘之地。
而独龙族所居住的 独龙江峡谷位于云南西北角的贡山,北连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南部紧靠缅甸。这里因居住着史书上称为"太古之民"的独龙族而闻名,也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偏僻闭塞而被称为'神秘的峡谷'。纵贯全境(250千米)的独龙江源于西藏察隅县,东面是5000多米高的高黎贡山,西面有同缅甸毗邻的4000多米高的担当力卡山。
世代居住在河谷里的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独龙江也因此而得名。独龙族长年与河谷、大山和野生植物相依为命,吃的是野生植物,用的也是野生植物。如打猎的弩弓是用黄桑木做成,渡溜用的溜筒用的是清香木黄桑木,穿的衣服用的是野生麻类,连五彩的独龙毯也是用野生麻类织成的,住的房子更是离不开竹子和茅草,有时为了充饥吃的是堇中粉和野果。野生植物用途如此之广泛在别处是很少见到的。
随着国家不断的资金和基础建设投入,通往独龙江乡的道路得以升级,并且独龙江长达6680米的独龙江隧道的贯通。使得过去每年要被大雪封闭半年以上的高黎贡山下的独龙江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得到改善。
2017年9月22日,贡山县政府宣布独龙江景区暂停对外开放,时间从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禁止游客进入独龙江乡境内。经过2年的封闭升级以及后来的道路恢复工程建设,有着“最后的秘境”之称的云南独龙江乡通往外界的公路贡山-独龙江公路基本具备通行条件。独龙江乡自2020年11月中旬也才刚刚开始恢复对外开放。在下面的照片和视频中可以看到,即使是具备通行条件的路况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从丙中洛到独龙江乡的距离不过是区区120KM,而且在这120KM的路途中还包含了比较好走的国道219的 43KM。就是这短短的120KM,在顺利的情况下需用时四个小时。从下面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到达贡山县开始转入贡山-独龙江公路(独贡公路),这段不到80KM的路就要开三个小时。
这就算是独龙江的“山门”了吧。形似一条巨龙盘踞在此,护佑着这方神秘之地
从贡山县到独龙江80KM的路程,据说有2000多次的转弯。也就是说,你不是在向左打把,就是在向右打把的动作之中。从导航中就可以看到除了通过隧道的6680M是较直的路段外,都是在转弯中。
但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中,却包含着众多的美景
这里的树种是一种过渡性的植被类型,由不同地区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种类组成。每当秋季来临,这里的铁杉、云杉、箭竹、杜鹃就会显现层林尽染、林海松涛的景色
峡谷中的一股清流
又到了施工路段,像这样的等待总会碰到几次的
但沿途风景又总是能够让你兴奋起来,忘掉等待的焦虑
俊俏的山峰、皑皑白雪、高原植被环绕在仙境般的缥缈云雾中
中途难得的一处平地和观景台,这也是一处休息站。到达此处,就离独龙江乡不远了
与预估的时间一样,用时四个小时多一点点我们到达了独龙江乡所在地。迫不及待先去看看清澈见底的独龙江水
独龙江,是流经西藏察隅县东南部--云南贡山县西部--缅甸克钦邦的河流,也是横断山脉西部"四江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察隅县伯舒拉岭南部山峰然莫日附近,称为嘎达曲和美尔东曲;向南流经但当利卡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峡谷,即贡山县独龙江乡(独龙族世居地),之后向西流入缅甸克钦邦,改称恩梅开江。全长250公里,流域面积1947平方公里。独龙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落差极大,水流湍急。
独龙江的最佳旅游季节:最佳的旅游季节应是在每年的9月份,那时雨季刚过,冰雪消融的时候,才是河谷最热闹的季节。植物生长茂密。独龙江、普拉河水质清澈(多雨就会变黄),景色应非常好。此时各种毒蛇、蚂蝗、毒虫不会很多,对徒步旅行的人非常有利。我们虽然是12月份来此,独龙江的水位算是“枯水期”了。不过依旧能够见到如此清亮的、色彩艳丽、澎湃、流动的江水也真是开眼了。
独龙江景区,地处中缅、滇藏结合部,是独龙族文化的发源地和荟萃地,独龙族占总人口的99%。独龙族目前有7000多人,拥有独特的语言—独龙语,但没有文字,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
由于我们算是到此最早的,所以当我们来乡政府所在地准备就餐时人还是寥寥无几。餐馆还都冷冷清清
午餐后,我们就抓紧时间来到了“普卡旺”村。“普卡旺”是独龙语,就是一条河的名字。“普卡旺”河边的村寨就以这条河而命名叫“普卡旺”。在20世纪50年代初,原来生活在肯顶、可罗络的部分村民迁居此地而形成了村落。现常驻人口58人,共13户。沿途到处都是热带植物,与来时路上的高原峡谷针阔混交林截然不同
纹面仅限于独龙族妇女,独龙语称为“巴克图”。至于紋面的文化根源,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述。有的说妇女纹面是美的象征,不纹面的姑娘是嫁不出去的;有的说防止异族土司和奴隶主掳掠独龙女为奴而纹面;有的说纹面习俗与该族早已消失的图腾崇拜物有关,独龙族认为人的亡魂“阿细”最终会变成各色的“巴奎依”(一种大而好看的蝴蝶)飞向人间而自灭,这种古老的意识需要把整个脸纹成似张开双翅的蝴蝶……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独龙族纹面女将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逝,我们的后代只能在书本中看到这个民族的纹面。也正因如此,她们的影像和生活弥足珍贵。再过几年,世上将再无独龙族的纹面女,纹面女也只会存留在我们的影像中。我们衷心地祝愿,她们都能尽可能地更健康一些,更长寿一些。因为,她们的生命,确切地说,在她们脸上,记载着一种注定消逝的文化,一段即将湮灭的历史。
在独龙江,上图中的植物叫“草果”。当地的主要生活来源之一就是采摘草果到市场上出售。草果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分布云南等地。草果不但是家庭厨房必备调味料,它具消食健胃,顺气、祛寒之功,主治疟疾、呕吐,并能解酒毒去臭气功效。
在独龙族中还有一种特别的配饰,就是砍刀。男人在外出时都佩带着,不知道是不是他们从“刀耕火种”的年代一直流传下来的习惯
“普卡旺”村在2013年2月建成了独龙江乡的首个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村里的房屋与环境的景色融为一体并保持着独龙族传统民居的特点。
“普卡旺”村依山傍水而建,面临独龙江和普卡旺河;背靠“担当力卡”山。普卡旺河流碧蓝如玉、村落田园风光古朴自然。真是一种享受
据说这里是“碧水潭”。宛如碧绿的宝石一般
红叶与热带植物交相呼应,衬托着阳光下的雪山。太美啦
在“普卡旺”村对面有一条小路可以看到村的全貌。只是可惜这里的植被太茂密了,无法找到一处无遮挡的空档
错落有致的独龙族民居坐落在秀山丽水之间
这是离开“普卡旺”村继续向北往独龙江上游去的路上,看到的江中一块酷似乌龟的巨石,如果江水旺水期一定像在江水中游弋的乌龟
这是独龙江乡新建的房屋。可见独龙江族的居住条件改善了不少。国家为了7千人的独龙江族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物资来修路和改善居住条件
往独龙江上游走,看到了更漂亮的江水。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美到晕了
有的地方江水优美安详、清如止水
有的地方又是澎湃汹涌、激荡人心
不要以为我们的照片是调色的结果,这真的就是本色出镜。视频为证
途中又遇到一位佩戴砍刀的独龙江人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光线营造出不同色调的江水。真的让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真的不能相信滚滚流动的独龙江江水竟然能够如此洁净、清亮、色彩缤纷。真是上苍赐予我们的不可思议的恩赐
太美了!但是,即使如此美景,我们也不得不离开。
回程的路上,虽然光线太强,明知道拍不出好的照片但仍然按捺不住想按下快门的冲动
这就是那条改变了独龙江乡大半年无法通车的“独龙江隧道”。全长约6680米。这条隧道不仅缩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更重要意义是使得全年前往独龙江成为可能
这是一头不同于内地的“独龙牛”。 独龙牛中心产区为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具有野牛体形和彪悍的外貌特征和习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耐高寒,耐粗饲,产肉性能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该牛凶悍,从它的目光所及之处都冒着寒光。
它可以跳跃翻过护栏
山腰上的一条白线就贡独公路
神奇之处还有这座无窗、开放式的观景厕所。这也一绝了。下图就是在此处拍摄的
从贡山去六库,在路上依旧有不少的小景观。一路走来一路看,很轻松很愉快。
江中松--这块石碑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不注意还真看不到。但从这块石碑的角度看远处的江中松以及背景的云雾和光影效果都能映衬在江水中
山谷对面的雪山在云雾缭绕中时隐时现
怒江到达这里江面从100余米突然收紧到50余米,平静的怒江水变得湍急万分,浪花飞溅,发出雷霆万钧,震耳欲聋的怒吼声,在盛水期可以形成巨浪。贡山月谷是千里怒江的缩影,最能体现怒江奔腾咆哮的本质特征,所以命名为千里怒江第一啸。
在回程的路上,再次看了一眼“石月亮”
村内的房屋均已石块构成的,粗狂古朴
村内种了许多的柠檬树以及桃花
就连旅游公厕都是与之匹配的石块构成
这就是真正的“江景房”了
这张照片如果不加说明,可能各位看官就一翻而过了。你们注视一会儿,是否能看出什么端倪来?
这就是被称为“伟人峰”的一座山峰。仔细端详,还真是有这么点意思。你们可否看出?
怒江大峡谷的“云”是非常有特色的,虚无飘渺的、宛如仙境般的、形态各异的。令人目不暇接
位于怒江西岸,跃进桥旁,热泉沿江出露,在约200米江岸范围内,有大小泉眼18处,故有登埂温泉18塘之说,水温50℃,有的高达72℃,因地处泸水市鲁掌镇登埂村附近而得名,是附近群众“阔时节”和春节期间传统聚会、沐浴、对歌、跳锅庄的场所,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每到“阔时节”或春节期间,江两岸的傈僳族人民便带上行李、炊具、食物,不少人还把家里用作过年的公鸡、火腿带去,在温泉附近的山坡地里搭起帐篷野营野炊,住上三、五天,每天洗浴七、八次,洗浴之余便在山坡平地上通宵达旦,踏歌起舞,年轻人则交友订终生
在这里绿树成荫,有着各种造型各异的榕树。遮掩着大大小小的露天浴池。
上图中的文字的意思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这也是天然温泉的出口,有时能够达到70度左右。人们可以选择离泉眼的远近来选择不同温度的浴池洗浴
浴池的远近也就决定了水温的高低。离泉眼越远的温度越低,自然降温法
听说到了夏末秋初,怒江上游的雨量充沛,江水上涨时。浴池都能够被淹没
离开泸水市不久,就可以看到山腰上巨大的“怒江大峡谷”的字样。迎接、送往着来此的游客。
我们中午就到达了大理
当我们回到了大理,冬樱花似乎为了欢迎我们的归来而盛开
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蓝天白云下盛开的冬樱花。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就是无量山樱花谷,行程结束时大理的冬樱花又盛开。真可谓首尾呼应、有始有终。
2020年9月21日至2021年6月1日期间开放的洱海生态廊道,在进入冬季以来,这里一片片水杉相继变红,为“绿色屏障”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红色
绯红的水杉、白色云彩、蓝色的湖水相映成景
洁净的洱海环境,也吸引了众多的鸟类来此嬉戏、觅食
从才村码头到龙龛古码头的游人络绎不绝,或骑行观光、或散步闲聊、或拍照留影,享受着“绿色屏障”带来的美景与惬意
洱海的风光吸引着许多姑娘来此拍照
也有不少的拍婚纱照的情侣
头顶一片白云,脚下是碧蓝的洱海,沐浴在阳光下,也许就是最惬意的休闲。
从天镜的月形门望去,蔚蓝色的洱海泛着波纹
在洱海生态廊道沿线一带,布满了新改建的民居。都非常有特点
红杉在水中的倒影映射出不同的色彩
·杨丽萍大剧院位于大理古城南国城以东,建设面积为8155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剧院包含演艺空间、商业空间、休闲娱乐空间三大功能区。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在此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艺气息
杨丽萍大剧院是一座将大理苍山洱海融为一体设计的艺术建筑。洱海护着苍山,苍山映着洱海,这正是建筑大师朱锫的设计理念——水印苍山。
来来回回十天的游玩,有兴奋、有遗憾、有震撼、也有着恋恋不舍。但更多的还是视觉上、心灵中的冲击和满足。不虚此行!告别了,大理!
推荐阅读
诶桌簧苫1.2万20
猪唛3.2万11
行走的迈克尔2.0万22
阅云南3.4千9
阅云南4.1千11
阅云南2.9千12
腾冲文旅5.5千11
豌豆爱旅行5.9千11
刘刚出5.7千10
阅云南4.9千11
罗云琦6.3千12
幸福花园儿4.9千11
鱼老蓓2.2万45
筱娇娇爱旅行3.3万12
长空雁叫1.3万19
阅云南5.2千11
腾冲文旅7.0千11
M40****43033.7千9
菲得住7.6千12
小海喜欢浪4030
cath****jie763.4千14
阅云南2.5千12
乖乖男宝4.7千10
阅云南2.5千12
我同桌小新7.0千11
鲨鱼pp3.4千5
M40****43034.3千10
拖节奏1.1万17
阅云南4.6千11
cath****jie764.7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