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兄弟姐妹江苏游——镇江茅山游记
出发时间
4月
行程天数
1天
人均花费
300
和谁出行
夫妻
4月25日,早餐之后,包车前往茅山。这是我与妻子第一次游览茅山。所以更显得兴致勃勃。
茅山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以道教圣地而著称。北方人常说“崂山道士”,而江浙一带人则常说“茅山道士”,可见茅山是与道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其根源是华夏民族早期的鬼神崇拜、占卜符咒以及老子学说中关于宇宙本源——“道”的学术思想。
东汉永和六年(141),张道陵综合上述思想,创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开创了“天师道”,也就是后来的道教。因为要求信众缴纳五斗米,所以又称为“五斗米教”。
道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派别。茅山是“上清派”的发源地和祖庭。所以,茅山被后人列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西汉时,咸阳人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修炼行善,功益于世。茅山之称,就是由此而来的。
东晋时句容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书立说,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并且创立了一门通过炼丹修炼可以成仙的理论,后世称为丹鼎派。他们是茅山道教的先驱者。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翙等人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的传授,撰写《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道教的“上清派”。魏华存被奉为上清派的第一代祖师,第二代祖师就是杨羲。
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他将杨羲、许谧的学说发扬光大,成为上清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传承者。他以茅山为本山,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所以他所传授的教派又被称为“茅山宗”或茅山派。
元大德八年,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被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从此,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箓道派统一成为“正一教派”。
我向往茅山久矣,因为交通不便,一直没有机会前行。这次兄弟姐妹们集合,正好将茅山列入了旅游计划。
早餐以后出发,六个人包乘两辆出租车前往茅山。一个来小时后,到达了茅山风景区的游客中心。
茅山景区很大,从游客中心可以乘坐交通车依次游览茅山主峰——大茅峰上的“九宵万福宫”、茅山积金峰南麓的“元符万宁宫”和丁公山南麓的“崇禧万寿宫”。
首先来到大茅峰颠的“九宵万福宫”。大茅峰是是茅山三兄弟得道飞昇之地,人们为了敬仰三茅真君,在茅山主峰建庙祭祀。元代延祜三年,皇帝下诏改建,并赐额为“圣祜观”。明代万历二十六年,皇帝下诏建造殿宇,赐名“九霄万福宫”。因为九霄万福宫建造在主峰山顶,所以俗称“顶宫”。
经历了近代的几场战乱以及十年动乱,顶宫遭受灭顶之灾,文物流失。现在所见,是近代重建的。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柱三门、三滴水歇山顶的牌坊。牌坊的额题为“茅山道院”,左右两门的额题分别为“出玄”、“入牝”,语出老子《道德经》的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穿过牌坊,是一片广场,广场的北边,是坐北朝南的九霄万福宫建筑群;广场南边尽头有一行栏杆,栏杆以外是崖坡。那里已是常州地面。凭栏远眺,一片山林翠绿,顿使人眼界开阔,心旷神怡。
常州游人可以通过那边的索道缆车上山。索道上站进入顶宫的大门地面上有常州金坛和镇江句容的分界线。分界线两侧各贴着一行字,一边是“镇江句容茅山景区欢迎你”,另一边写着:“常州金坛茅山欢迎你”。
然后,我们从一行台阶走上九霄万福宫的山门。山门为三间面阔,悬山顶。红色外墙上开有拱门。拱门上方镶嵌“敇建九霄万福宫”几个大字,拱门两边墙上写有“道气长存”和“万寿无疆”八个大字。
山门台阶两边有一对石狮和两根直指蓝天的旗杆。
与许多庙宇的山门兼为天王殿一样,万福宫的山门殿也兼为灵官殿。灵官殿内供奉道教的护法——王灵官。两边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尊神将。殿内的立柱上悬挂一副很有意思的楹联:“十万朝山非是别,忤逆子孙休见我;一半进香也有功,孝顺儿女皆为你。”
灵官殿之后,是紧挨着的藏经殿。这与一般的庙宇布局似乎大不相同。因为距离太窄,不能拍摄藏经殿正面的照片,而只能拍摄到藏经殿的背面。
藏经殿后,是一进庭院,庭院正面,是万福宫的主殿——太元宝殿。
大殿为三间面阔,悬山顶。清水砖墙上开有三扇拱门洞。拱门上方镶嵌横匾,刻有“太元宝殿”四个篆字。
太元宝殿内供奉三茅真君。中间是司命真君茅盈,怀抱如意;两边是他的兄弟:定禄真君茅固和保命真君茅衷,各捧玉圭。
大殿两侧供有手执兵器的马灵官、温琼、赵公明和岳飞四大元帅。
大殿两旁开有院墙小门通往后面的庭院。两侧小门均镶嵌有横匾和楹联。东侧的横匾为:“抱朴守真”,但楹联中的14个合成字,一个也不认识!
西侧的横匾为:“道通逍遥”。楹联为:“迎送远近通逹道;进退迟速游逍遥”。这18个字均为走字旁,很是难得。也有人说,这像是车马店大门的楹联,似乎也有点道理。
对联最能体现汉字的奥妙,如果再加上偏旁的要求,就更显作者的功力了。类似的对联还有许多,抄在下面,以供欣赏:
“寄寓客家,宿守寒窗空寂寞;漂游浪汉,流落江湖没浅深。”
“六木森森,桃李杏梅槐柳;一丝系系,绫罗紬缎绢纱。”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庭院东侧为迎旭道院,西侧是仪鹄道院。
大殿后面是“飞升台”,这是三茅真人得道飞昇的地方。台上有一座两柱单门的石牌坊,牌坊正额刻“三天门”,两边的石柱刻有茅山道士、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撰书的楹联:“修真句曲三峰顶;得道华阳八洞天”。据说“三天门”是旧时皇室做道场“祈求国泰民安”的地方。
石枋背面枋额上题“飞昇台”,两边石柱上刻有楹联曰:“茅君跨鹤飞升去;羽士进表登台来”。措辞平淡,味同嚼蜡,不知为何人所题。
飞昇台后,是“二圣殿”,殿内供奉三茅真君的父母。
飞昇台左右,分别建有元君殿、白鹤厅,养真堂等建筑。匆匆走过,不及细看。
紧靠飞升台西侧,有“会仙桥”。从会仙桥的阶梯,可以走下飞昇台。会仙桥下当然无水,桥洞用石壁砌死,上面刻有“平安”两字。
下层平台西侧,是长廊。站在长廊遥望远方,可以看到远处山腰怀抱的元符万宁宫和高大的老子雕像。
长廊最前方是广场西端正对万寿宫牌坊的西山门。西山门是原先万寿宫的山门,东边那座牌坊,是近代开山筑路改变了进门的路线后才加建的。
这样,也就结束了顶宫的参观。接着,我们乘坐景区的交通车,去往下一站——元符万宁宫。
元符万宁宫位于茅山积金峰南面山腰,山水秀美,堪称道家第一福地之中的福地。
梁代天监年间,茅山宗的创始人陶弘景曾在此结庐修炼。唐代至德年间,茅山道士在此建造了茅山道院——火浣宫。以后,道院屡有改建扩建。
宋哲宗元佑元年,皇后孟氏误吞尖针,哽于喉中。茅山上清派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进宫用茅山符籙与丹药催吐,救治了皇后。哲宗皇帝龙颜大悦,赐刘混康为“洞元通妙法师”,并下诏在茅山修建元符观。宋徽宗崇宁五年,庞大的元符观落成。笃信道教的徽宗皇帝赐号为“元符万宁宫”。当时的万宁宫规模宏大,道院“总四百余间。高明杰大,工尽其技。金碧丹垩之饴,萤煌昭烂于祟岗秀巅之上。烟霞霏微,草木葱郁;望之若神,莫可图写;即之肃然若云车,风焉往来于空旷有无之间,不可得而知也;可谓盛矣!”
南宋高宗建炎年间,万宁宫毁于盗火。不久又得高宗敕赐重建。理宗年间。皇帝钦赐茅山上清派第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修缮“上清宗坛”,且御书“上清宗坛”碑与圣德、仁佑、景福万年三殿额。
因为万宁宫保存有皇帝册封法师的印章,所以又被称为印宫。
明代时,万宁宫屡有修缮,恢复到宋徽宗年代的辉煌水平。
清代太平天国战乱,万宁宫大部分建筑惨遭兵火焚毁。抗战时期,部分建筑又遭日军兵火烧毁。当时,元符宫仅存灵官殿、三清大殿、太元宝殿与东秀、西斋、勉斋、聚仙四房道院等建筑。十年浩劫期间,万宁宫除万寿台与勉斋道院内的部分道房之外,其余建筑均被拆毁。
改革开放后,元符宫得以逐渐重建。现在所见,是1988 年建成开放的。
大巴到达景区站点,下车以后,首先看到的是万宁宫前侧面的山门牌楼。牌楼为四柱三门五滴水歇山顶。牌楼的额题,是康有为手书的“众妙之门”。两侧的枋额为“洞天”和“福地”。
中间的坊柱刻有现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撰书的楹联:“星应斗牛,山接昆仑,襟太湖、带长江,自然钟秀结地肺;秦汉神仙,梁唐相师,垂科教、广玄化,上清经籙出句曲”。
牌坊背面的额题为“紫气东来”。坊柱刻有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任法融道长撰书的楹联:“道教渊源,犹如云挂山头,行至山头云更远;玄门奥义,恰似月映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这副对联意境深远,充满哲理,值得仔细体会!
穿过牌楼,来到万宁宫前的“睹星门”广场。广场正面,是万宁宫的山门殿兼灵官殿。广场的另一边,是与灵官殿相对而立的睹星门。睹星门是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碑坊,所谓“睹星”,乃是宫内道士观星望气之处。牌坊始建于宋代,重建于元末,毁于清代,现在所见为 1987 年重建。
睹星门横额题刻“睹星门”三个大字。原来的额题,为元末时茅山上清派第四十六代宗师王天嵩所书。现在的题字,为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黎遇航所书。
牌坊立四根青石云头盘龙通天柱,其中两根为宋代原雕,两根是元代石雕。
牌坊左右与石壁相连,石壁上分别刻有“第八洞天”和“第一福地”八个大字,其中的“福”字涂成红色,其余为蓝黑色。这八个大字为清代书法家王澍所书,是茅山的重要文物。
睹星门广场正面,是筑于高台之上的灵官殿。灵官殿为五间面阔,重檐歇山顶,大门上方悬挂横匾,题曰:“敕赐元符万宁宫”,两侧门柱刻有楹联:“持身正大,见我不拜又何妨;存心邪狂,任尔烧香无点益”。门前台阶两侧各置石狮一尊。
走上台阶,进入灵官殿。殿内正中供奉道教的护法天尊王灵官,东西分别供奉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殿门左右立有青龙、白虎两位神将。殿内四周供奉六十星宿,形象生动传神。每人在这里可以寻找与自己生辰对应的星宿神像,如果神像面目和善,则流年大吉也!
灵官殿之后,有一行台阶上山。这时,已能看到印宫那座高大的老子铜像。
登上平台,是第二进广场。广场中央建有万寿台。
万寿台古称彰台,是古时为皇帝做“金籙道场”时,向天拜章上表的地方。万寿台以青石砌成,台高三层,台阶设在边角,从侧面而上,而不走中路。因为中路只供皇帝行走。
台上立有一座两柱单门的白石牌坊,门柱高6.5米,为通天柱,高出门枋的部分雕刻盘龙,下端为方柱。额枋分为三层石刻:上层刻有二龙戏珠浮雕,下层刻有仙鹤浮雕,中层为匾额。最上层中间还有一座歇山顶屋面。
正面横额刻有“三天门”三字,两边的门柱刻有楹联:“仙乐彻九霄,祝一人之有庆;天香招五鹤,祈四海之同春”。背面的横额刻“万寿台”三字,左右石柱刻有楹联:“翠岳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
据考证,石枋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明清两代均有重修。抗战期间和十年打乱期间,都有破坏。而现在所见,是1992年,马来西亚的茅山教五馆总坛李天师等海外茅山派弟子的捐助下重新修建的。
万寿台广场东侧有勉斋道院和隐仙道院。据说元符宫原来有十三房道院,后来历经天灾人祸,十二房道院先后被毁。勉斋道院是硕果仅存的一院。院内建有黄鹤楼、东岳殿、斋堂、伙房、道舍、库房等。
隐仙道院是新建的。院落秀丽,粉墙黛瓦,像是江南人家。前厅的山墙上写着“上清宗坛”四个大字。正房朝外的山墙上写着一首陶弘景赠梁武帝的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说,不堪持赠君。”
据说梁武帝萧衍多次请陶弘景出山为官,陶弘景不为所动,写了这首诗算是对皇帝的回答。
此外,白墙上还有八个草书的大字:“世界大同,天下归道”。
万寿台广场的正面有两行台阶通向更高的平台。台阶中央的白石台陛浮雕九条飞龙,所以称为“九龙御道”。
登高49级台阶,来到了更上层的太极广场。广场地面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太极池。太极池高出地面,周围砌有三级石板。太极池中央画有一个巨大的太极图。边上描绘有周易64卦。
太极广场前端东西,有钟亭和鼓亭。正面左右对称立着一排殿堂,相互勾连,成为整体。
西边为二层的“天冠殿”,三层的“财神殿”、“三星殿”和“王母殿”,二层的“文昌殿”和“宋帝殿”。东边为二层的“太元殿”,三层的“三茅殿”,“东岳殿”和“玉皇殿”,二层的“圣母殿”。除了这两组建筑之外,在最西头,还有一座新建的“慈航殿”。
两组建筑的中央也有两行台阶通往更高层的平台,台阶中间的台陛上有赵朴初先生的题字:“道法自然”。
上层平台正中,是八角形的神台,神台为两层高,底层为“老君殿”,老君殿的大门两旁有楹联为:“九峰苍翠隐太极,一篇道德藏玄机”。
神台两边,正好是上述两组建筑的二层楼,整体结构一气呵成,庄严肃穆,气势雄伟。
神台之后,便是万宁宫最后,也是最高的广场——老君广场。老君广场四周有石雕栏雕杆。中央便是令人瞩目的老子坐像。
老子坐像高33米、用226块铜板拼接而成,总重达106吨。据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道教神像,已经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老子神像背后,有依山而建的长廊。长廊全长120米,在国内也属罕见。长廊内用彩绘、石刻、壁画、板雕等不同的方式,展示茅山的道教文化。此外,廊柱上的一些楹联,生动地描绘了茅山的四季风光,也值得一读:
“山静峰秀凝神气,林幽泉清知道源”。
“道通天地有形外,山在虚无缥缈间”。
“青松幽映峰峦翠,红日高悬润水烟”。
“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流空山自闲”。
万宁宫参观完毕,我们顺原路返回,继续搭乘交通车去往下一个景点——青玉峰南麓的“崇禧万寿宫”。
万寿宫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南朝的“曲林馆”,后来上清宗师陶弘景将其修整为“华阳下馆”,所以民间俗称为“下宫”。唐代贞观年间,唐太宗为陶弘景的弟子王远知建造为“太平观”。宋代祥符元年。皇帝下诏改为“崇禧观”,元代延祐六年,皇帝赐名为“崇禧万寿宫”,一直沿用至今。
当时,万寿宫包括有灵官殿、章台、玉皇殿、三清殿和太元宝殿,此外,宫内还有复古、威仪、四圣、葆真、三茅、天师、南极、玄坛、东华、三清、七真、三官等12房道院,规模十分宏大。
可惜,万寿宫在1957年和1964年两次被拆,宫迹全无。1966年建造东进水库后,宫址全部淹没,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一时化为泡影。
2011年,在原址的东面开始进行崇禧万寿宫的复建工程;2016年8月28日,崇禧万寿宫落成,同时进行了神像的开光庆典。从此,万寿宫重现人间!
从交通车下来,要走一段较长的路才能到达万寿宫门前,有些游人干脆就不去了。
万寿宫门前有一大片广场。广场中央画着一幅太极图。前面是一道水涧,称为楚王涧,像是万寿宫的护城河。水面上有三座白石拱桥,桥前左右立着一对华表,上面刻着“天地八维安镇国祚护世真符”。
过桥以后,是万寿宫的宫门。宫门楼高两层,下层开有三扇拱门,门匾上书:“敕赐崇禧万寿宫”。上层檐下悬挂横匾,题曰“万古圣乡”。
宫门门楼左右有钟楼和鼓楼。钟楼门匾题曰“鲸钟”,取义“钟杵似鲸”。鼓楼门匾题写“鼍鼓”,语出诗经“鼉鼓逢逢”。
进入宫门,来到第一进庭院。甬道半途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石坊。石坊额题“上清宗坛”。石柱上刻有楹联:“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
“秦汉神仙府”是指茅氏三兄弟以及葛洪等人在这里得道成仙。“梁唐宰相家”是指南梁及唐代时,茅山一派尽多士族大家和饱学名士。他们与朝廷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茅山派宗师陶弘景,深受梁武帝赏识和重视,被人称为“山中宰相”。
牌坊之后,是万寿宫的“龙虎门”——“崇禧之门”。崇禧之门为三间面阔,造型很奇特。大门两边悬挂楹联:“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殿内供奉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神像上方悬挂匾额,上书“崇禧之门”。两边是青龙白虎两员神将。
“崇禧之门”过后,是万寿宫的二进庭院。二进庭院的正面,是立于高台之上的主殿——“崇禧之殿”。
“崇禧之殿”的造型也很特别。大殿上覆三层出檐,最上层为十字歇山顶,檐下悬挂匾额,题曰“崇禧之殿”。二层檐下的横匾题写“上清祖庭”,下层檐下悬挂三块横匾,分别题写“道教名山”、“天道酬勤”和“道崇清妙”。
殿内穹顶正下方,建有双层的“度箓坛”,这是上清派道士授受经箓的法坛。箓坛之北,设有神龛,供奉“大洞至尊元始天王紫霞虚皇天尊”也就是元始天尊的神像。神龛两侧,置有六座藏经柜,保存道教的“三十六部真经”。
匆匆地结束万寿宫的参观,因为时间已经临近中午,况且体力也已经不足,所以放弃了茅山其余景点的游览,直接乘坐交通车回到游客中心。这时,出租车司机已经等候多时了!大家乘坐出租车,返回镇江市区,结束了茅山的游览。
推荐阅读
菜菜子Joe2.3万24
私享世界1.2万20
无敌小美妞彤6.1千11
古道麻衣客9.9千12
ThomasLuo1.3万15
冯赣勇4.8千11
南京大俭3.9千6
添喜lucklily1.9万11
大自然小生活7.5千11
喜欢天文的胖男孩1.9千0
添喜lucklily6.3万11
轮痴尼玛次仁2.9万11
mitttt4.6千12
山野幽居3.8千7
郭打基6.9千11
南京大俭5.2千11
江南游19717.0千11
江南游19716.0千12
若有所思CS9.8万11
Smad5.9千6
huochexia1.1万21
小米莉7104.3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