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第十九回:色即是空源龟兹鸠摩译典,露电梦影闻烽燧玄奘讲经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从喀什市东行近500公里来到阿克苏市,从这天开始,我们进入了南疆的阿克苏地区,即将展现给大家的是古老神秘的龟兹文化和热烈奔放的刀郎文化,实地探访前,让我们先逛逛阿克苏地区博物馆。
阿克苏地处新疆中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东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西南与喀什地区接壤,南与和田地区相望,北与伊犁自治州毗邻。这里生活着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36个民族。
阿克苏历史悠久,早在一万两千年前,境内就有远古人类活动。阿克苏地区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此地先民所使用的石器磨制技术、陶器纹饰风格与甘肃及华北地区类似,属同一种文化类型。
下图为出土于柯坪县遗址的祖形石杵,表现了远古人类对男根和生育的崇拜。
下图为西周时期的彩陶罐,纹饰明显受到甘肃地区彩陶文化的影响。
阿克苏境内的天山岩画表明,阿克苏古代居民的生活方式以游牧狩猎为主,随水草迁徙,居无定所;也有少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相对定居。
下图为战国时代的鹿纹带钩,有着典型的草原文化风格。
秦汉时,阿克苏地区分属姑墨温宿两城郭。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汉朝任命郑吉护车师以西北道,统管天山南北各地,称为“都护”。随后西域都护府移驻龟兹(今库车)。
两汉时,阿克苏境内有龟兹、姑墨和温宿等城郭诸国,其中龟兹最为富庶。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龟兹首领绛宾到长安拜见汉帝,上表归顺汉朝。
(汉代的鸭形陶壶)
魏晋南北朝时,姑墨、温宿并入龟兹,龟兹逐渐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一时期,龟兹居民主要信仰佛教(约公元前1世纪传入龟兹地区),以建筑、雕塑、石窟壁画为载体的佛教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南北朝的单耳捏流陶罐)
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的鸠摩罗什就诞生于这一时期的龟兹,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佛教名句,比如“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都是他最先翻译的。前文中介绍锡提亚迷城的西域古国微缩景观时,龟兹古国前的和尚雕塑就是鸠摩罗什。下文转到克孜尔石窟,我们还会看到他的身影。
下图为克孜尔石窟171窟的壁画《乐神善爱乾达婆王》。龟兹石窟壁画继承了犍陀罗、马图拉(属古印度)等佛教艺术,又融合了中西亚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以铁线勾勒画面轮廓,以晕染法表现肌肤,色彩多以石蓝、石绿、红、白交错列置,画面丰富艳丽,构图对称,人物形象生动精美。
这一时期,龟兹乐兴起、兴盛并传入中原,风靡一时,龟兹乐受到印度、波斯等音乐文化的影响,又吸收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养分,东西文化融为一炉,自成体系。
隋唐时,朝廷在西州(今吐鲁番)设立安西都护府,公元658年,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龟兹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加上丝路的兴盛,龟兹文化辉煌一时。
唐统一西域后,中原地区繁荣的佛教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回流,对西域佛教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原汉风壁画普遍出现在龟兹石窟中,从题材内容到绘画技法,都具有鲜明的中原绘画风格。
这一时期玄奘途径西域到古印度取经,在昭怙厘佛寺(今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讲经数月。
(唐代泥塑人物像)
五代、宋、辽时,西域地区出现了一些互不统属的地方割据政权,从蒙古高原西迁的回鹘部落建立了西州、龟兹回鹘政权。西辽在中亚崛起后,龟兹成为西辽的领地。
(宋代的婴戏纹瓷枕)
9世纪以后,龟兹回鹘佛教文化发展起来。9世纪末10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新疆,龟兹回鹘佛教阻挡了伊斯兰教的东传,到13、14世纪,阿克苏境内大部分人仍然信奉佛教。
(宋代石弥勒)
13世纪初元朝建立后,天山南北及中亚地区的绿洲地带归中原王朝直辖,结束了西域各地互相割据的局面。1225年,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被封领有原西辽故地(包括今伊犁、温宿、乌什、喀什、和田等地)。1347年,秃黑鲁.帖木儿在阿克苏被拥立为东察合台汗。1514年,察合台后裔赛德以喀什、莎车为中心,建立了与东察合台汗对峙的地方政权叶尔羌汗国。元朝灭亡后,蒙古察合台后裔臣属中原王朝,朝贡不断。公元1406年,明朝在今哈密地区设置哈密卫,统辖当地军政事宜,维持中西商贸通道的安全。
叶尔羌政权后被准噶尔蒙古部攻灭,天山南路为准噶尔统治,清朝时,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对新疆实行了更加系统的治理政策。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省,与内地道府制度统一,在阿克苏设置道县。
从以上历史可以看出,佛教在阿克苏乃至西域境内曾长时间占据主流,那为什么今天的新疆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呢?
历史上的新疆,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交融共存,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以后,于10世纪中叶向信仰佛教的于阗王国发动了40余年的宗教战争,强制推行伊斯兰教。14世纪中叶,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者以战争等强制手段,强迫库车、沙雅、温宿等地民众信仰伊斯兰教。16世纪初,新疆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并延续至今。所以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不是当时民众主动改信,而是宗教战争和统治阶级强制推行的结果。
(明代的铜鎏金金刚萨埵像)
阿克苏境内有一种独特的多浪文化(又称“刀郎”),以歌颂爱情和自由、赞美自然的乐舞和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感染力强,影响度广,前些年有个叫“刀郎”的歌手,艺名就是来自这种文化。
“刀郎”是聚集的意思,诞生于上文提到的察合台汗国统治时期,那时许多小国互相征战,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战乱,人们纷纷外逃。一些蒙古贵族掠夺大量贫民为奴,在自己的庄园从事劳动或当兵打仗,刀郎人就产生于这些难民和奴隶。后来他们不堪忍受欺侮,逃到了叶尔羌河下游平原荒无人烟的大漠胡杨林,聚在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清朝初期,部分刀郎人从喀什噶尔一带迁入阿克苏境内,刀郎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
(胡杨木独木舟和刀郎热瓦甫等乐器)
博物馆中还有一座古代钱币厅,展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又继承中原钱币形制的新疆钱币,篇幅所限,就不详细介绍了。
上文提到的姑墨古城,就位于今天的阿克苏市区。汉朝统一西域后,为保护出使外国和外国来京的使者及商贾,在沿途重要地点专门设置了“亭”以管理治安,阿克苏境内由东向西先后设置了龟兹亭、姑墨亭和温宿亭。如今仿建的姑墨亭也是阿克苏市区的一景。
姑墨亭背后是一座公园,沿多浪河而建,园中荷叶田田,绿树成荫,景色秀美。
园中还有阿克苏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展示佛教、龟兹等文化的景观,其中一座城门上写着“威戎城”,史书记载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名僧悟空曾到此地称之为“威戎城”,此后阿克苏故地城池地名未见史载,直到明朝时,首次以阿克苏城名载于史册。
(龟兹乐舞)
(多浪河夜景)
阿克苏市区还有座胡杨公园,因为琐事的耽搁,出发于春天的我把金秋胡杨林列入了自驾清单,南疆有多处胡杨林观赏地,这座小公园名不见经传,但离入秋还早,就当提前预览一下,果然,没变黄的胡杨林就是普通的行道树,没啥看头。
阿克苏市区之后,往东前往拜城,途径温宿托木尔大峡谷。大峡谷以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和海拔7443.8米的托木尔峰为看点,可惜又遇到暴雨,景区无法进入,加上疫情反弹,放弃了等待的想法,在门口看了看骆驼,驱车直达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
进入拜城县境后路边看到一座五彩山,此为雅丹地貌。褶皱的山体色彩丰富,有岩黄、砂岩红、赭红、绛紫......深深浅浅,层层叠叠,绵延起伏,一气呵成。
继续东行到达克孜尔镇,镇东南7公里的明屋塔格山悬崖上坐落着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是公元3-9世纪开凿于天山南麓古龟兹地区的佛教石窟寺,是西域地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洞窟类型最齐备、影响广泛的佛教石窟。它既是龟兹石窟的代表,也是佛教石窟寺从印度北传中国后,地理位置最西的一处石窟群,受到了印度、中亚乃至中原北方佛教艺术的多重影响。它以独特的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揭示出佛教经西域由西向东传播的轨迹,以及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过程。
下图为第38窟中的壁画,该窟开凿于公元4世纪,为中心柱窟,以伎乐壁画著称,色彩绚丽,技法精湛。壁画中富丽多姿的乐舞造型与种类丰富的乐器交相辉映,部分乐器由西亚、中亚和印度等地传入,见证了丝路乐舞艺术在古龟兹交汇融合的历史。
石窟外有鸠摩罗什的雕塑。鸠摩罗什原籍印度,其父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后至龟兹,生罗什。罗什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遇莎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他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在汉地也有传闻。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灭龟兹,将罗什劫至凉州。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割据凉州,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十六、七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之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共译出《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经书,其翻译文义圆通、内容信实、字句流畅,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鸠摩罗什曾两次被迫“破戒”,遭遇逼婚,这一度让他陷入精神痛苦,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红尘,而是将佛学研究进行到了生命的最后。
克孜尔石窟东行70公里到达库车,这里即上文提到的龟兹所在,历史上是沟通亚欧大陆的桥梁,有“歌舞之乡”、“西域乐都”的美誉。汉唐时,“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相继设于龟兹,是中央政府统辖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库车老城林基路街有座库车王府,我们先去那里参观一番。
清朝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库车首领米尔扎.鄂对立下大功,乾隆赐封贝勒,鄂对之孙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又助清军平定张格尔叛乱,晋封郡王,清廷按照郡王应享受的俸禄规格始建王府。如今王府内有龟兹博物馆、民俗馆、王府历史馆等陈列,可以从中了解龟兹的历史文化。
(历代库车王)
库车县城里另一处古迹是库车大寺,是新疆境内仅次于喀什艾提尕清真寺的第二大寺。该似约建于15世纪,初始为土建寺院,17世纪改作木结构寺院,后遇火焚毁,现存寺院为1931年建成,包括大寺院主体和礼拜大殿两部分,寺内还有一处伊斯兰宗教法庭遗址。
库车的大馕也是赫赫有名,南疆地区流传着这样的话:“最好的工作是放羊,最好的休息是睡觉,最好吃的饭是库车大馕。”县城有座库车大馕城,大大小小的馕坑中正在烤制的馕饼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弥漫整座小城。
县城北约20公里处有苏巴什佛寺遗址,上文“博物馆”部分提到玄奘取经途中在西域昭怙厘大寺停留讲经两月,昭怙厘大寺所在就是苏巴什佛寺遗址。
苏巴什佛寺遗址地处却勒塔格山南麓库车河东西两岸的冲积台地上,分布面积约20公顷,主要有佛塔、庙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筑组成,沿用于3-10世纪,是西域地区保留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遗址,见证了古龟兹长期作为西域佛教传播中心的历史。
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舍利盒、丝织品、古钱币、陶器、铜器、铁器、木简、壁画、雕像等丰富的文物,钱币有中原铜钱、龟兹钱币、波斯银币等,文书有回鹘文、婆罗谜文等多种文字,表明古丝绸之路在龟兹地区繁盛的文化与商贸交流。
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处又有一处古迹——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尕哈”意为“红色哨卡”,此为汉唐时期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汉宣帝年间,唐时为了有效抵御突厥的侵袭,在汉代烽燧的基础上进行修复,营建了驿站,清末时被废弃。
烽燧为古代边防报警的军事传讯设施,烽燧顶部可燃放狼烟薪火传递紧急军情,晚上燃火称为“烽”,白天放烟称为“燧”。克孜尔尕哈烽燧是新疆境内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
烽燧毗邻雅丹地貌构成的金字塔自然旅游区,这是亿万年前海底世界几经沧桑巨变所形成的奇特景观,山势或峻拔险峭,或浑圆别致,或如摩天巨厦,或如舰船出海,令人称奇不已。
除了以上彰显龟兹古老文化的名胜古迹,库车让人心驰神往的原因还在于它是独库公路的一端,确切地说,是独库公路的终点。
独库公路的大名各位应该有所耳闻,它是国道217线独山子到库车的一段,因纵贯天山,也被称为“天山公路”。沿路汇集有戈壁、雪峰、冰川、湖泊、林海、草原、峡谷等让人震撼的美景,如一条舞动的天山彩练,在崇山峻岭间盘旋,在雪山达坂上翻越,在深山峡谷中蜿蜒,在森林草原里穿行,是一条拥有世界顶级风光的南北疆穿越之路,被誉为“中国最美最险公路”。
从克孜尔石窟前往库车时会经过独库公路的末端,途中已经略微领略了一些奇景,如下图“仰望苍穹”的怪石、“万笏朝宗”的丹霞、书画飞扬的石刻.....
至于独库公路上还有哪些让人惊叹的绝景,请待下回分解。
推荐阅读
金陵乐叟1.1万15
milemilefall7.4千19
私享世界5.9千13
王守正7.7万19
三山自驾游3.9千3
老顽童-阿敏一哥6.2千12
金陵乐叟8.6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