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不知曹雪芹、什刹海红过张家湾,看京城第一人工河前世今生
出发时间
11月
行程天数
2天
人均花费
500
和谁出行
和朋友
就题目而言,这样写显然是不合适的,尤其关乎历史方面,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但萧太后与曹雪芹,虽相差数百年却都和一个地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个地方就是位于北京东南地区的通州张家湾。
张家湾沙盘模型
张家湾萧太后桥(通运桥)
先说这萧太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一部火遍全国的剧集《燕云台》让年轻人们都对这个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和那段历史有了些许的相关了解。剧集中正面地表现了萧太后凭借任性、聪慧、再到敢作敢为的性格、深谋远虑的眼界,在韩德让、耶律贤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将大辽推上兴盛之路的故事。但年长些的人对于《杨家将演义》里的萧太后而论,“满门忠烈杨家将”却视萧太后为死对头,几乎被萧太后赶尽杀绝!不过评书也好、演义也罢,多少都背离了些真实的历史。但就张家湾这萧太后河而言,萧太后的确是功不可没的!
萧太后运粮河
而关于萧太后河名字的来历,还有着不同版本的传说。相传,当年萧太后在率大军征讨北宋时,路过今北京城郊野的时候,手下众将士口渴难耐,萧太后勒马扬鞭一指,前面即出现了一条清澈甘洌的河水,众将士欢呼雀跃,痛饮解渴,后人便称这条河为萧太后河。另有一说,萧太后曾率军长期驻扎在南京城外,由于一度缺水令军队战斗力骤减。人们终于在无望中找到一条清冽却无名的河水,萧太后大悦,遂下旨以她的名号命名......
张家湾博物馆
张家湾博物馆
而在张家湾博物馆和讲解员的口中,似乎可以隐约找到些答案,正史中虽然无迹可寻、却在明清笔记中有着些许的记述。从笔记中人们得知,萧太后河始于统和六年(辽年号),正是萧太后摄政期间。作为第一个人工开凿运河工程,她必定会亲力亲为。运河开凿成功后,定名萧太后河应是顺理成章。其实,不管是不是萧太后开凿的萧太后河,至少当时用于军队水源补给和京城粮食运输供应,这条人工河的开凿、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张家湾博物馆陈列
张家湾博物馆
张家湾博物馆
而随着水道运输的发达,作为大运河漕运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四水汇流”之称的张家湾漕运码头逐渐有了生机,至明清时,此处已形成一处颇具规模的市镇,店铺鳞次栉比,云集各地客商,一派繁华景象。就此、张家湾城地位非凡,故而有了“先有张家湾后有通州城”之说。“万舟骈集”盛景,就是形容当时的“通州八景”之一。
萧太后桥上的石狮(通运桥)
萧太后桥面(通运桥)
萧太后桥(通运桥)
如今的张家湾与萧太后河,看着着实却有些落寞寂寥,相较于同样是大运河上漕运码头终点的什刹海,在今天来看却成了网红打卡地,天壤之别高下立判!也可能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运通桥基本以原貌展现,但却可以从当地人称萧太后桥(运通桥)的桥面上深深的车辙可以看出当年车水马龙的盛况,以及眼前历经沧桑、且略显孤寂颓败和十足的苍凉感。
张家湾博物馆
张家湾博物馆
接下来再说说和张家湾有更令人震惊且密不可分的人物、曹雪芹。这一石破惊天的发现,都因为一块墓碑在此地被发掘!这块墓碑上刻着的人名不是别人,正是“曹公諱霑墓壬午”而文化巨匠曹雪芹的原名正是“曹霑”!
张家湾博物馆(曹雪芹墓碑)
一九六八年冬,平整土地大会战。张家湾村负责萧太后河以北、花庄以南一线。工程进展至……四方交汇处,即曹家坟地带。该村社员李景柱于地下一米处发现一块青色墓石。这既是上图刻着“曹公諱霑墓壬午”的石碑,1992年李景柱献出该墓石,这一发现,在当时立即引发了红学界和考古界的一次震动。
张家湾古城墙
尽管现在红学界对曹雪芹墓葬石碑上的石刻真伪还存在激烈争议,但能讲清这其中故事缘由的,想必只有孤寂矗立在萧太后运粮河岸上那破败残存的老城墙了。
张家湾城门
不得不说、张家湾是一座因漕运而兴起的古镇,但它的人文历史远不止在漕运,运河文化、古城文化与曹雪芹《红楼梦》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我相信 ,随着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和时代的变迁,大运河文化带的打造绝不会止步,张家湾的现在及将来、定会向世人们展现处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未来的张家湾、也必将越来越美丽!
推荐阅读
kelly丸子2.9万10
环球印象4.3千9
光影艺术1.1万12
光影艺术6.7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