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肖家坊藏在峭壁岩洞里的寺庙——会圣岩
出发时间
5月
行程天数
2天
人均花费
200
和谁出行
和朋友
会圣岩,在天成岩景区内。悬崖峭壁下一处天然岩洞内有一个祠庙,类似于泰宁朱口的“宝盖岩”,是一处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的奇妙景观。
最佳路径:将石自然保护区——沿水泥路行自坡顶——下车步行约200米——下行至谷底(茶园)——沿茶园上行约300米——右边山谷行至尽头。
这里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大面积分布着长叶榧与喜树林。
会圣岩其实是一个崖洞内的寺庙。南宋咸淳六年(1270),锦溪教谕杨端创建。
《锦溪杨氏宗谱》载,锦溪杨氏北宋时由四川青城徙居于此。
锦溪:古称锦溪坊,即肖家坊镇将上村坳上自然村,现指肖家坊天成奇峡九曲溪。
教谕:宋代县学的教官,负责课业,掌管文庙,正八品。
为什么叫会圣岩呢?
南宋末,坳上出了一个管教育的领导,叫杨端。老先生退休后回到老家,他想办一点公益事业。
《锦溪杨氏宗谱》之《会圣岩记》载“吾祖端公睹此佳境,即思妥侑先灵,培植后嗣,遂购斯地”。
1270年,杨教官看中离家乡三里远的一处山谷,这里路径迁回,泉滴崖头,云迷谷口,
真的太美了。
这么好的风水,要把祖宗灵位搬过来,建一个宗祠,顺便做私塾学堂,以畅学士之胸怀,快骚人之雅致,荫福后人。
可是,这地方太偏僻,缺少香火。于是又塑了如来佛像和关公神像,备钟鼓,招僧住持。
就这样把祖先、孔圣人及佛、神四处圣人会聚一处,美其名曰“会圣岩”。
过了180年,房屋朽坏,书斋破烂。明朝景泰元年(1450),住持朱慧深劝杨氏后人捐资重修了一遍。
到清康熙壬寅元年(1662)十一月,一把大火把会圣岩烧成灰烬。
烧了再建呗。康煕二年(1663),杨氏后人又把房子建起来。
闽北高温高湿,木屋多数留存200年左右。到了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又经历182年,厅堂楼屋几近腐朽,杨氏族人再次重修。
现在的房子是2002年翻修的。大梁上的题字是写在抛光的旧梁上。
左梁:宋朝咸淳元年敕朝请郎杨植于二年开创梵宫,檀越杨端公偕男宪副公立建造。更祈子孙绵远,富贵长久。
右梁:大明成化柒年后裔杨文举、永琳、永华与智等修理法堂,庄严佛像,建立藏经楼阁,刻立石碑,迄今光前裕后,显明万载。
如今会圣岩的神圣又赋予了新的内容,不仅有了十八罗汉,主祀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侧殿则请来了唐僧手下的
大师兄、二师兄和师弟。
锦溪杨氏宗祠为清道光十二年(1832)创建
历时三年告竣。在坳上到碗厂(景区管理处)的转弯处
一个杂合的宗祠维护了750年,也是个奇迹。
那就是坳上人尊祖敬祖,痴心不改。诚如明朝成化十八年,浙江金华府龙游县知县钟陵王建撰《会圣岩原记》所说“杨氏之善,善在崇祖而尊祖也”。
会圣岩壁立万仞,别有洞天,为天造地设胜境
清邑人童祖谦有诗云:
崩崖压四围,空翠落菲菲。
绝境何年辟,真仙此会稀。
林深宜鸟位,路细罕人归。
万象此俱静,山云且莫飞。
我想会圣岩不仅汇集了各方神圣,还聚集着神秘的灵气、仙气,使这个巨大的天然岩穴,在苍穹华盖中,让人崇拜、让人敬仰。
推荐阅读
丫人7.9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