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毛兰姆法会、阿坝莫朗节和天水麦积山石窟,新年一场旅行,凑齐三大看点
出发时间
1月
行程天数
13天
人均花费
5.3千
和谁出行
和朋友
D1~D2,南京火车至兰州,夜晚登上兰山,欣赏兰州夜色,逛正宁路夜市,宿兰州华联宾馆。
D3,兰州至郎木寺镇,参观甘肃和四川两座郎木寺,宿郎木寺国际大酒店。
D4,拍摄毛兰姆法会,途经瓦切塔林,前往阿坝,宿聚德大酒店。
D5,参观各莫寺,宿聚德大酒店。
D6,参观朗依寺,觉囊赛格寺,宿聚德大酒店。
D7,参观格尔登寺,宿聚德大酒店。
D8,游玩莲宝叶则,宿玛曲县城康德酒店。
D9,玛曲至拉卜楞寺,宿诺锦大酒店。
D10,返回兰州,游玩西部长城影视基地,兰州老街,宿艺恒宾馆。
D11,参观甘肃博物馆、白云观、西关大清真寺、敦煌研究院、水车博览园、白塔山公园、中山桥等,宿艺恒宾馆。
D12,兰州至天水,游玩麦积山石窟,晚上火车返回南京。
每年正月十五前后,甘南和四川阿坝县各大藏传佛教、本波教寺庙都会相继开展户外跳神、展佛、转强巴佛等大型佛事活动,并举行大型诵经祈祷活动,这其中又以甘南的毛兰姆法会和阿坝的莫朗节最为隆重热烈,吸引无数摄影人前往采风拍摄。
被困住脚步三年之久,内心早就躁动不安,一看见网站上活动招人的帖子,没有挣扎犹豫,立即早早报名抢占位置,一边安排好工作,一边开始收拾行李,好久没有长途旅行了,心里不由自主地开始憧憬着诗与远方。
1月31日傍晚,乘坐Z40次列车,前往活动集合地点甘肃兰州,次日15:50左右顺利抵达兰州,把行李放在宾馆后,轻装前往兰山公园,去欣赏号称“白天阿富汗,晚上曼哈顿”的兰州城夜色。
在山脚下乘坐6元每人的750路小巴,一路盘旋而上,到了头营村,然后徒步前往三台阁。途经普照寺,进入参观。该寺庙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在各朝各代均有修葺。遗址在今兰州市兰园少年宫。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寺庙被毁。为了弘扬佛教精神、恢复昔日金城古刹雄姿,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在皋兰山重建普照寺。
进入山门,首先看见的就是藏经楼,山坡下是大雄宝殿,寺庙庄严雄伟。据说昔日全盛时,该寺曾为兰州诸寺院之冠。寺内藏有历代经卷6358卷,现在收藏于甘肃省图书馆。
从普照寺出来后,我们继续前往三台阁。三台阁始建于元朝,按照《史记·集解》“魁下六星两两相比曰三台”的天象理念为建筑格局,即筑三个墩台,在中台上立重阁,故称为 “三台阁”。三台阁命运多舛,历经五毁六建,如今依然巍然屹立在皋兰山顶,成为观赏兰州市容市貌的绝佳胜地。
来兰州,没有爬上兰山顶,在兰州的最高点欣赏过兰州夜色,不算真正到过兰州。山顶的风很大,我们一边忍受着饥肠辘辘,一边煎熬地等待着夜色的降临。
当太阳一点点的落下,周围开始被黑色笼罩的时候,山脚下的兰州城,逐渐被璀璨的灯光点燃。兰州的夜景,不算是国内最繁华的,但之所以值得欣赏,得益于兰州的地貌,两山夹一黄河,两边的山不高不矮,距离不远不近,恰好是欣赏夜景的最佳距离和高度,夜色过滤掉了城市破败的低矮建筑,仅仅留下了万家灯火的繁华景象,所以兰州才有了白天阿富汗,夜晚曼哈顿的截然不同的评价。
乘坐20元每人的揽客私家车,中途在二台阁停留,这里有说是拍摄兰州夜景的最佳位置,层次比山顶更加丰富。
从山上下来后,我们徒步前往正宁路夜市,去品尝正宗的兰州小吃。
来兰州,不得不吃的第一道著名小吃就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老马家的鸡蛋醪糟。10块钱一杯,现场制作,用小铜锅将鲜牛奶与醪糟煮沸,加少量小苏打,慢慢加入打散的鸡蛋液,煮开后上面再撒上黑芝麻、花生、核桃仁、枸杞、葡萄干等坚果,喝起来香脆又美味,能暖到人的心窝子里,因为太喜欢这微甜的口味了,不由自主喝急了一点,以至于把上颚的粘膜烫破,后面几天吃饭不得不忍受痛苦的折磨。
西部城市,烧烤也是不得不吃的经典。来一把羊肉串,再来上几串鱿鱼,滋滋冒油的羊肉粘上舌尖,真是人间美味呀!
走完几百米的夜市,肚子还没有完全填饱,再安排上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才称得上完美。在兰州,没有兰州拉面,只有兰州牛肉面,正宗的兰州牛肉面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指牛肉面的汤要清;二白指面上铺的萝卜片要白;三红指面上浮着的红油辣子要红;四绿指蒜苗香菜要绿;五黄则是指面条本身要黄亮。这里的牛肉面面条、牛肉和鸡蛋是用碗单独放置的,吃时候需要顾客自行放入碗中搅拌。说实在的,面条有点清淡,没有想象中的美味,或许是前面吃了烧烤的原因,把口味吃重了。
吃完面条我和乐滨决定走回酒店,以达到消食和锻炼的目的,3公里多的路程,走得我们肠子都悔青了,又累又困,好不容易回到酒店,抓紧时间睡觉。
次日早餐乘坐大巴,前往郎木寺镇。在酒店安顿下来后,领队带领我们前往甘肃一侧的赛赤寺踩点,为明天的拍摄晒大佛寻找机位。
这里毕竟是高原,走路急了气都喘,等我们从酒店后面山坡抄近道爬上寺庙时,恰好阳光明媚,许多藏族同胞正在围绕金碧辉煌的大殿转经。
拍摄了一些相片并物色好明天的机位后,我们前往四川一侧的格尔底寺继续参观。郎木寺不是寺庙,其实是镇子的名称,这里两座著名的寺庙对外都宣传叫郎木寺,其实都分别有自己的名字,据说两座寺庙因为争风吃醋,僧侣老死不相往来,别看他们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
格尔底寺大殿内正在进行辩经活动,许多小喇嘛童心未泯,分心在自己的世界里嬉笑打闹,吸引许多摄影人咔咔按下快门。
晚上在镇子上的饭店吃了手抓羊肉,口味有点老,吃完饭返回酒店的路上,我一直在寻找几年前来时吃过的小平故里饭店,发现镇上的饭店基本都关门打烊了,这家饭店估计也早就歇业转让了。
隔日早晨天还没亮,我们一大群人就早早地来到了赛赤寺,等待参观拍摄毛兰姆法会的盛况。“毛兰姆”和“莫郎”,都是藏语“默朗钦摩”一词的变音或是缩写。在藏语里都是“祈愿法会”和“传召大法会”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称呼而已。
传召大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藏历正月初三首先在拉萨为纪念释迦牟尼神变降仗妖魔而创设的祈愿法会。起初这仅仅是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众僧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诵经祈祷,讲经辩经,相法立宗,考取新的格西学位的宗教活动。后来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三到正月二十五期间,各地格鲁派寺院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以纪念宗喀巴大师创建格鲁派的伟大功业。
金色的屋顶在炊烟的萦绕下,袅袅一派仙意,给威严的大殿增加了一丝生气。笼罩在薄雾中的郎木寺镇,也如同人间仙境一般。
等待晒佛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周围不断变化的景色让我们也一刻没有停下过手中的相机。
就在边拍摄边等待的过程中,突然远远看见大经堂的方向人潮涌动,一大群穿着绛紫色僧袍的喇嘛抬着巨大的唐卡向着晒佛台缓缓走来,周围群众前呼后拥,好不热闹。不时可以看见负责维持秩序的“铁棒喇嘛”拿着铁棒在驱赶着挡路的人群。
巨大的唐卡被众人合力抬到晒佛台的最高处缓缓放下来,放下来的唐卡表面覆盖着一层五颜六色的丝绸,稍作停留后,覆盖在唐卡表面的丝绸被卷到最上面固定起来,一幅璀璨夺目的巨型唐卡就彻底展露在众人面前。
唐卡底部的正前方,是一群穿着戏袍的表演者,周围是一群诵经的喇嘛,再后面是密密匝匝的信教群众和参观拍摄人员。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唐卡上面,到日头逐渐升高,我围绕着晒佛台施展长枪短炮,不停移动脚步,把这难得一见的场面尽情收入囊中。
法会期间,许多周围乡镇的藏族群众,也会不辞辛劳赶来,就为一睹晒佛的盛况,这也成为了摄影人拍摄的题材。
从郎木寺出来后,我们驱车前往阿坝,途经瓦切塔林,瓦切塔林藏语意为“大帐篷”,这里是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之地,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在经幡群旁边还有一片白塔和转经筒,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五颜六色的经幡格外醒目。
晚上入住阿坝县城的聚德大酒店,因为有高原反应,晚上不敢洗澡,早早地睡觉休息。
阿坝周围的各莫寺,是莫朗节的重要会场,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寺庙门口旌旗招展,来自附近各个村寨和邻省地区的藏族同胞,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佩戴贵重的饰品,在此云集进行跳神前的巡游。巡游是各村寨的代表相继进入跳神会场的仪式,更是藏族服装饰品的大展演。
寺庙门前的空地,是藏民聚集准备巡游的地方,这里可以拍摄到许多盛装的藏民,我们从早晨9点不到,一直拍摄到巡游开始的10点左右,真是乐此不疲。
巡游开始了,只见一个个盛装的藏民,背着枪,挎着精美的挎包,牵着精心梳理打扮的马匹依次步入会场,他们在寺庙中心的大路上走走停停,周围挤满了前来观礼的群众,仿佛走T台一般。
巡游结束后,赶紧抢占寺庙广场前有利的位置,等待法舞表演。中午12点左右,法舞正式开始了,一队队喇嘛组成的仪仗队,吹着法螺、法号,敲打着法鼓等,绕场一周落座后,头戴各色面具的演员开始轮番入场。
说实在的,几乎没有人能够看懂表演的是什么意思,但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津津有味地看着,多少有点看热闹的意味。
表演一直持续了3个多小时,后来都有点审美疲劳了,站了一天,也是腰酸背痛,有点后悔没有利用等待法舞开始前的时间去参观一下寺庙后面的法喜苑,据说里面的弥勒佛像非常震撼,是中国最高大的弥勒佛坐像。
次日一早,我们前往朗依寺,拍摄这里的祈福大法会。郎依寺,全称为“旭里兰杰扎西雍仲林”,意为“殊胜吉祥雍仲寺”,是国内外最大的雍仲本教寺院。该寺历史悠久,据说建庙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雍仲本教是起源于古象雄文明的西藏原始宗教,普通人区别苯教和藏传佛教的最简单方法是藏传佛教是顺时针转经,而苯教则是逆时针转经。
祈愿大法会11点左右正式开始,喇嘛们依次入场席地而坐,有几个喇嘛手里拿着大把的钞票开始给每个喇嘛发钱,有人大概做了统计,平均每个喇嘛领到了1千多元人民币,不知道这是他们今天的劳务费还是什么,也可能是香客捐赠的集中发放。
大殿前的煨桑台飘起了滚滚浓烟,混合了糌粑、柏香树枝、青稞、酥油、奶渣等组成的供品被点燃,这是藏民们在大型民间的宗教节日,或在要出远门,家人、庄稼、牲畜不安康事时,都会举行的仪式。熏起的滚滚浓烟,让这些供品随着风和浓浓的香烟一起飘向天空献给天上的护法神。许多藏民围绕煨桑台,将印有神马、鹰、虎等和藏八宝的敬神的供品——五彩的龙达高高地抛向天空,让风把五彩的龙达一起送给天上的护法神。一时间现场纸片铺天盖地,浓烟滚滚,充满了宗教仪式感。
广场上法号齐鸣,诵经声此起彼伏,说实在的,一口气听将近两个小时的诵经祈福,难免枯燥乏味。
晚上我们前往格尔登寺,参观这里的酥油花灯会和打棒棒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格尔登寺都会举行盛大的酥油花灯会活动。用酥油制作的各色漂亮精美的花朵和佛像,被展示在展台上,下面是密密麻麻的一排排酥油灯,僧侣们在点燃酥油灯的过程中,不时有藏民把洁白的哈达抛撒向展台。据说制作酥油花是一个很“残忍”的创作过程。由于酥油遇热即化,而艺僧的手是有体温的,用手触摸、拿捏酥油膏,酥油就会溶化。因此,艺僧们在制作酥油花时,首先要将两只手放入冰水之中,待双手降到与冰水同温时,才能与酥油亲密接触,才能将极易溶化的酥油膏雕塑成生动的造型。
一边看着喇嘛们在酥油花前诵经祈福,一边不时瞄着广场上的打棒棒活动,等酥油花灯会一结束,立马转移战场。
今天的打棒棒活动人实在是太多了,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周围又没有制高点,根本看不见里面在干什么,只是不时听见人们的吵闹起哄声。看不见就不看呗,干脆拍摄看热闹的人群。几个站在高处的小喇嘛,提出帮我用相机拍摄广场上的打棒棒活动,看他们使用相机的姿势,还是比较专业的。
其实打棒棒就是喇嘛们用粗大的木棒,去敲打围观的群众,被幸运打到的人,就会去除身上的晦气和霉运。
为避免活动结束后大批人员出来打不到车的状况,我和乐滨提前出来,恰巧门口就有一辆出租车,顺利返回了酒店。
第二天的格尔登寺展佛活动,是本次行程的重点。一大早我们就来到寺庙,去拍摄喇嘛们的早课和展佛准备活动。许多信教群众来到巨幅唐卡画轴前,顶礼膜拜。
9:00左右,僧侣们开始抬起唐卡,往展佛台前进。佩戴面具的几个护法一路用皮鞭不断抽打妨碍秩序的游客。
在展佛必经的一座小桥边,我停留了下来,津津有味地欣赏桥下打水擦擦的藏民。水擦擦有点像我们制作米糕的模型,用金属制作而成,里面凹刻有佛像和经文,倒扣在木板底部,通过不停地拍打水面,使水流诵读经文,达到祈福的目的。
因为拍摄水擦擦,没有看到唐卡是怎么被抬到高大的展佛台上去的,等我看见的时候,只见巨幅唐卡已经展开,上面覆盖着一层黄绸,随即黄绸被慢慢掀起,露出了威严的巨幅佛像。佛像下面万众仰望,不时有信众将哈达抛向唐卡,以至于唐卡下面的哈达堆积如山,需要喇嘛不停地清理。
从展佛台出来后,大殿左侧的壁画吸引了我,不由自主细细看了起来。这幅应该是描绘释迦牟尼诞生时的情景,根据佛教典籍记载,当时佛陀之母摩耶夫人在经过印度蓝毗尼花园时,摩耶夫人看到一片无忧树林,就当她站在树下伸手抚摸枝叶之时,佛陀便从母亲的右肋之中出生了。
其余几幅没有看懂,但觉得比较有意思,就拍摄了下来。
从格尔登寺回来后,我们去了离酒店不远的觉囊赛格寺,这里是全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觉囊派寺庙,我们去时,寺庙刚刚结束一场佛事活动,广场上聚集的人群正在散去,有部分民众正在排队敬献哈达,敬献哈达结束后,喇嘛拿着小佛像在许多藏民和游客头顶轻触祈福。
寺庙台阶上几个打闹的小家伙吸引我按下了快门。
明天就要离开阿坝了,晚上在酒店门口的老灌县川菜馆定了一盆酸菜鱼,改善了一下伙食。
次日离开阿坝,前往莲宝叶则景区。“莲宝叶则”的汉语意思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民间通常称为石头城堡或石头山,海拔4200米左右,是我们此行的海拔最高处。她和著名的年宝玉则同属一个山脉,只不过一个在山这一面,一个在山的另一面。
我们开始徒步前往山腰处的扎尕尔措。扎尕尔措应该是个堰塞湖,这个季节湖面全部封冻,走在冰面上需要小心翼翼,冰面并不是想象中的一马平川,而是高低起伏,上面布满了裂纹。
我用了一个小时绕湖一周,欣赏到了蓝冰的奇特效果,在冰面上寻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了几处冰泡的景观,有点贝加尔湖的感觉。
晚上入住玛曲县城,参观了格萨尔王广场,里面有一尊格萨尔王的马匹雕塑,非常英武。下午开始一直延绵到夜里的一场大雪,让整个世界银装素裹。
因为道路结冰,第二天我们出发时间一拖再拖,好不容易坐上了大巴,又被困在出玛曲县城的公路管理站处,直到将近中午12点才被放行。等我们赶到拉卜楞寺时,已经下午4点左右,好在西北的日落比较晚,没有耽误我们游玩。
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这里有世界最长的转经道,整座寺院如同一座城市一般庞大,没有导游带领,还真容易晕头转向。
好在这里提供免费的导游讲解,我们一行人跟随导游穿堂入室,这里只有酥油花馆可以自由拍摄,其它都不允许拍摄。
参观完经堂后,领队带领我们爬上山坡,去拍摄拉卜楞寺的全景。在这里,恰巧碰见两个喇嘛也在欣赏寺庙全景,大家立即围着他们一通快门咔咔响,又拉着这两个喇嘛愉快地合影。
次日返回兰州后,我们在机场下了车,然后打的去了西部长城影视基地。这里有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景点1:1复制品,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因为靠近机场,时不时从头顶飞过的飞机,也给照片增加了一丝生气。
我们把行李寄存在门卫处,开始徒步向里面走去。这里有电瓶车代步,但不建议乘坐,因为进去和出来的线路不一样,容易错过许多地方。
第一站是天坛,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虽然复制得有些粗糙,让人不忍直视,但拍起相片来,根本看不出来和真正北京天坛的区别。
第二站故宫太和殿,又称为金銮殿,是古代皇帝上朝的地方,这里既可以让人拍摄到故宫的感觉,又没有真正北京故宫的人满为患,因为地广人稀,这里的景点相距都比较远,不容易撞景而出现穿帮的镜头。
接下来的几处大院没有多少看头,随便拍摄几张完事。
大明宫是重头戏,这里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被誉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曲折蜿蜒的回廊都非常出片,因为积雪没有完全融化,我们还在上面拍摄了玩雪的镜头。
埃及狮身人面像的拍摄不太理想,因为下午的光线是逆光,天空太亮,主体和人物都容易曝光不足,而要让人物曝光充足,天空又容易过曝,因此这里最理想的游玩时间还是上午。
伊斯兰风格的博物馆建筑非常漂亮,黄色的建筑配上蓝色的天空,真是妥妥的大片感觉。
希腊帕特农神庙,又称雅典娜帕特农神庙,是希腊祭祀诸神的庙宇,以祭祀雅典娜为主,用大理石堆砌而成,是希腊全盛时期建筑和雕刻的主要代表。这里不管是拍全景还是特写都出片,有种残缺破碎的历史感。
西部影视基地里还有模仿大话西游及红高粱电影里拍摄的场景,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模仿至尊宝和紫霞仙子在城头上的场景,来一个场景重现。
游玩出来后,我们步行前往兰州新区站,乘坐火车回到了兰州西站,在宾馆安顿好行李后,我和乐滨一路溜达到了兰州老街。这里的夜景非常漂亮,过年准备的花灯还没有撤去,热热闹闹,人头攒动。兰州不得不吃的小吃还有油炸土豆,安排上一盒,圆满。
甘肃博物馆是我们此行的重头戏,里面的铜奔马、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及驿使画像砖等都是国宝级别的文物,非常值得一看。博物馆早晨9:00开门,我们8点多就等在了门口,是第一批进馆参观的游客,避免了人山人海的拥挤。
铜奔马是国宝一级文物,被确定为我国旅游标志,是丝绸之路精神的象征。铜奔马于1969年10月在武威雷台汉墓出土,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让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因为郭沫若把它下面的飞鸟误认为是燕子而长期被人称为“马踏飞燕”,近年来研究表明,下部的飞鸟实际为鹰隼,因此现在通常称为铜奔马而不叫马踏飞燕了。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在仰韶文化早期的人头雕塑中,它是最为精彩的一件,独特的形制、别致的纹饰、生动的表情和细致的雕塑手法,充分体现出远在五六千年前人类的智慧和灵巧,浓缩了大地湾先民的审美意识以及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作品。
《驿使图》画像砖是嘉峪关新城堡魏晋墓群出土文物中保存最好、最具代表性的墓室壁画砖,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其驿使图写实场景,是中国邮政标志。
这是一件女子内衣,为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红色绢底用绛、浅绿、浅黄、黑色丝线平绣二人像,作对话状。
此外甘肃博物馆的宝贝还有敦煌壁画和雕塑及王羲之书法碑帖等,我们在博物馆里面逛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才离开。
要说中国目前最著名的雕塑,兰州的黄河母亲雕塑必然名列其中。雕塑位于黄河南岸小西湖公园,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由“母亲”和一“婴儿”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雕塑主体干净利落,人物形象优美动人,现场看还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附近的白云观和西关大清真寺都是不错的景点,步行即可到达。
从西关大清真寺出来后,我们吃了著名的胡家牛肉包子,然后坐车去了敦煌艺术馆。
来甘肃,没有去过敦煌莫高窟是非常遗憾的,但去过莫高窟,会更加遗憾,因为讲解员拿着小小的手电筒,带领一帮人进入洞窟,还没有看清楚听明白就被带往了下一个洞窟,就这么囫囵地转了8个洞窟就被带了出来,不能拍照是最大的遗憾。
但在甘肃兰州,可以充分弥补这个遗憾,不但可以近距离观看莫高窟的精华壁画和雕塑,而且还可以顺便拍照,这个可以弥补遗憾的地方就是敦煌研究院里面的敦煌艺术馆。
《九色鹿经图》是敦煌北魏洞窟壁画的经典之作。这幅壁画以精湛的艺术再现了《佛说九色鹿经》中“鹿王本生”的故事:古印度恒河边,有一只美丽的鹿,她身上的毛色由九种不同的颜色组成,姿态健美,动人心魄。一天,九色鹿在恒河里奋力救起一个失足溺水者,当溺水者要报答它时,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保守见过自己这个秘密来作为回报。溺水者满口答应,谢恩而去。豪华的宫殿里,王后梦见美丽的九色鹿,她一心想用多彩的鹿皮做褥子,用鹿角做佛柄。在王后一再的恳求下,国王爱妻心切,最终答应了并以重金昭告天下悬赏九色鹿。重金诱惑之下,那个溺水者向国王透露了秘密,并给国王和他的军队带路去猎杀九色鹿。九色鹿虽有好友乌鸦的报信,最终还是没有来得及避开。当它见到那个溺水者时,悲愤的眼泪流下了眼角。它用人语向国王说明了一切,被感动的国王从此下令不许任何人伤害、捕捉九色鹿。而那个溺水者因为自食其言,顿时浑身长疮,满口腥臭。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绘制在敦煌莫高窟二五四窟(北魏)南壁中。话说久远以前,有位国王名号大车,他有三位王子,有一天,三位王子跟随国王游赏山野谷地,见到一母虎新产七子,看似多日未进食,奄奄一息。
大王子说:“七只幼虎缠身,母老虎无暇觅食,最后饿坏了,一定是把幼虎给吃了。”二太子附和道:“可怜啊!这些老虎势必无法活命,我有什么能力帮助它们呢?”
小太子摩诃萨埵不发一言,深思今日为救老虎,我应舍弃对身体的执着,摩诃萨埵太子来到虎穴,脱去衣裳,然后躺卧老虎前面,但老虎饿极耗弱,无力吃他。慈悲的太子见状,就以干竹枝刺颈出血,又从山崖跳下,舍身饲虎。这时饿虎舐血啖肉皆尽,唯留余骨。
国王皇后身处宫中,忽梦不详。这时惊闻宫女禀报,小王子外出历久未归。国王派员四处寻找,最后得报王子舍身之事。国王皇后悲不自胜,一起前往王子舍身之地,唯见遗骨四处交横,母后伤心欲绝,国王谕令左右收抬萨埵太子遗骨舍利,启建宝塔供养。
《五百强盗因缘》故事画是敦煌285窟壁画。根据佛经记载,在古代南印度一个王国,有五百个强盗占山为王,与官府分庭抗礼。国王派了精兵强将前去镇压,强盗寡不敌众,战败被俘,被判受剜眼之刑。凄惨的呼叫声传遍四野,也传进了释迦牟尼佛的耳朵。知道这是五百强盗在生死线上挣扎呼救,便用神力送来了香山妙药,吹进了五百强盗的眼眶。不仅使他们的双目重见光明,更使他们的心灵真正见到光明,众强盗去恶从善,皈依为佛门弟子。很多年后,当年的五百强盗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五百罗汉。
在莫高窟元代3窟北壁,中间画有千手千眼观音。千手千眼表明观音观照、护持和救度众生,法力广大。壁画作者综合了北魏、隋唐以来的线描技巧,以遒劲的铁线描勾勒出颜面、手、臂和足踝,又以生动的兰叶描、折芦描等描法画出繁复的衣褶和飘带,造型准确,色彩淡雅,质感很强,人物神态端庄。壁画代表着元代线描艺术的卓越成就。
莫高窟第217窟壁画以青绿山水为主,标志着盛唐山水画之成就。
敦煌艺术馆,无论如何,都值得一来。
从艺术馆出来后,我们坐车去了白塔山公园。白塔山公园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始建于元代,后被毁,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镇守甘肃的内监刘永成重建。
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为兰州北面的天然屏障。白塔相传是为了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病故于兰州的一位西藏著名喇嘛而建造的。
站在白塔山上欣赏兰州城的夜景,是来兰州旅游的一件幸事,我和乐滨早早地参观完山上的三台建筑群,坐等夜幕降临。
随着太阳落山,山下城市华灯初上,兰州黄河铁桥点亮了五颜六色的霓虹。兰州的夜色实在是太美了。
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是清光绪三十四年正式开工建设的。该桥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兰州黄河铁桥是中国近代史上兰州市、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这一特殊的建设背景及建设年代使兰州黄河铁桥变成了研究近代历史的钥匙,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如今的铁桥已经禁止机动车通行,改为纯粹的人行桥,成为来兰州旅游的必打卡地点之一。
2月11日清晨,我们乘坐高铁,前往天水南站,然后乘坐35路车去了天水火车站,花40元寄存好行李后,我们乘坐34路车前往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384-417年,现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天水麦积山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来过麦积山石窟后,中国四大石窟我就全部打卡过了。
个人认为,不同于云冈石窟有着皇家石窟的庄严,麦积山石窟更加体现的是来自民间的烟火气。麦积山说起来是石窟,其实基本都是石胚泥塑,人物造型很接地气,其中东崖三大佛中最大的一尊造像人物形象就像是日常生活中邻居家的大胖子。
麦积山石窟全部靠栈道连接,栈道看起来错综复杂,但实际上不需要研究路线,一路爬上去就行了,基本不会走冤枉路,就可以把免费开放的洞窟看完。
有些遗憾的是,许多洞窟都用密实的铁丝网拦了起来,就算趴在铁丝网上面,也几乎看不见里面的情况,我就想问一问管理者,难道不能把铁丝网设置得疏松一些吗?
麦积山石窟设置了三种票价的特窟,分别是180元、160元和100元,我们没有参观特窟,因为普通石窟已经够震撼了。
麦积山石窟群中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是第四窟上七佛龛,又称“散花楼”,位于东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经约八十米,为七间八柱庑殿式结构,高约九米,面阔三十米,进深八米,分前廊后室两部分。麦积山第四窟的建筑是全国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构建筑的重要资料,真正如实地表现了南北朝后期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内部面貌,在石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千佛廊长32米,崖壁上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佛龛,里面多数是一佛二菩萨的结构,这些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从麦积山返回天水火车站后,突然想起天水火车站门前的雕塑,被网友们戏称为“马上滚蛋”,别说还真是贴切,这个可以合影一张。
时间尚早,在火车站附近的四川老碗鱼饭店,点了老碗鱼和炒鱿鱼,口味不错,吃完回到火车站,乘坐火车返回了南京。
推荐阅读
行走山水之间4.9千15
慕容双芊6.8千16
am07225.6千20
E01****478.8千0
老刘的旅图4.2千20
shgg07168.0千30
ThomasLuo1.4千1
ThomasLuo1.0万15
茁阿毛8.7千15
轩尼诗@19631.9万25
伪少女诗人7.2千14
黄昏独坐5.7千22
一个虫虫的旅行4.8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