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第三十五回:出甘入陕沐宗周霸秦风云,再度陈仓闻何尊石鼓诉远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从兰州向东南260公里,经定西、通渭,来到天水的甘谷县,这里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姜维的故乡,也是传说中三皇之一伏羲的诞生地。
(甘谷大像山太昊宫)
(甘谷县城东六峰乡姜家庄的姜维墓)
甘谷历史源远流长,建县于公元前688年,古称冀县,为全国县制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的美誉。这里是两汉时期凉州、秦州、汉阳郡、天水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唐蕃古道的商贾重镇,宋有“茶马大市”之名,明享“商旅之家”之誉。
县城西南有座大像山,因山巅有一尊唐代大佛像而得名。其山势巍峨,气势磅礴,依山建有众多寺观古建,还开凿有石窟22处,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文化遗存之一。
大像山下是大像山公园,由祭坛、崇文园、尚武园等建筑群组成,围湖而建,众多雕塑和仿古建筑体现了甘谷悠久的历史,深秋的红枫叶和黄银杏点缀湖畔,靓丽多彩。
(大像山上俯瞰大像山公园、远眺甘谷县城)
下图为大像山上的大佛殿,位于山上200米的崖窟内,窟高34米,宽14米,深4.5米。窟内有依山开凿的石台泥塑唐代大佛一尊,佛高23.3米,肩宽9.5米。大佛躯体宏厚高大,发型为水波纹肉髻,面相庄严,静穆慈祥,左手平放膝上,右手施吉祥印。该佛是渭河流域唯一一尊唐代大佛,也是全国同类大佛中相对地面最高的一尊。
除了大佛殿,大像山上还有丘祖殿、三星洞、莲卧观音洞、三清殿等多处石窟,分布于大佛殿东西两侧。各石窟均带有禅窟,后壁有高坛基。这种窟形流行于南北朝,既能修禅,又便于僧人生活起居。窟内塑像多为清同治末年重塑。
大像山上还有古建15处,包括太昊宫、文昌阁、鲁班殿、关圣殿、永明寺等,多为明末清初重建殿宇,其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体现了甘谷当地建筑艺术的高超。
下图为永明寺,布局规整,气势恢宏,寺内雕塑精美,为当地僧人修行的圣地。
山上最让人震撼的景观是千佛洞,洞内有佛、菩萨、罗汉等雕塑八百余尊,造像奇异,神态逼真,还有绘制精美的佛教故事壁画,包罗万象,让人如临美轮美奂的佛国世界。
甘谷之后,本打算一路向东进入陕西,但那两天疫情又有一波反复,刚离开不久的额济纳因游客出现病例被封,前两天经过的张掖、兰州也有城区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我的行程码又出现星号,西安疫情防控也十分严峻,于是先向东80公里来到天水社棠镇,打算观望两天再说。
那时陕西各地景区和旅馆要求外地游客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从那天起,核酸几乎按部就班两天一做,有时结果出来晚还耽误行程,就这样磕磕绊绊走完了剩下四分之一的旅程。
在社棠镇待了一晚,第二天做完核酸,决定还是尽快上路,生怕拖得时间越长,形势越复杂。进入陕西的第一站是宝鸡,心态着急的情况下,没有多做攻略,一溜烟越过宝鸡市区、周原、岐山,开到了扶风县法门寺,结果还去晚了,错过了佛指舍利的展出。
晚上在扶风旅馆才查了查宝鸡的景点,发现市区、岐山、扶风一路有不少名胜,全都错过了。第二天原路返回90公里,从宝鸡重新来过!
宝鸡古称“陈仓”,就是“暗度陈仓”的那个陈仓。宝鸡是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的发源地,北首岭遗址、炎帝陵记录了8000年前的历史脚印;青铜器“何尊”是“中国”二字最早的出处;这里还诞生了《周易》、《周礼》、《诗经》等国学经典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历史故事,留下了“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碑》、宋代大儒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等历史文化精粹......
(西周青铜器)
人文之外,宝鸡的生态风光独一无二,这里有“冬夏积雪、望之皓然”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有“陇板满目皆千仞,唯有关山以秀媚”的关山草原;有奔流向海、生生不息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有“行看芳草故乡远,坐对落花春日长”的嘉陵江源头......
宝鸡还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西府秦腔深沉高亢,凤翔泥塑身形兼备,木版年画构思精巧,陇州社火传承上古遗风,马勺脸谱造型夸张,剪纸刺绣源远流长......
这样有历史、有文化、有美景、有故事的城市,值得多走回头路,细斟慢品。
作为“青铜器之乡”,首先带大家逛逛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拜游戏所赐,“青铜”在不少人心目中是一种“等级”象征,意味着刚刚入门的初级水准,这从某个角度反映出青铜器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金属,更是一个时代,标志着人类第一次用自己的智慧改变了矿石的属性,创造出了崭新的世界。正是在青铜时代,人类诞生了文明,国家兴起,对大自然的探索能力显著提升。
在宝鸡这块土地上,我国的青铜文明到达了顶峰。西周兴邦,凤凰来仪;秦人崛起,神鸡飞鸣;周崇礼制,秦尚法度。这些青铜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石,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宝鸡位于关中平原的西端,扼八百里秦川之首,踞千里秦岭之要,襟千河而拥渭水,依秦岭而阻陇坂,地容峦原溢秀色,水蕴灵秀盈辉彩,自古就是人类活动的理想场所。三千年前,周人来到这里,滚滚紫烟升腾在周原大地,一条条铜锡合金的巨流浇筑出大量青铜器。自汉代以来,青铜器不断出土,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从西汉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尸臣鼎,到清代晚期出土的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两千年间出土青铜器数以万计,是当之无愧的“青铜器之乡”。
(四大国宝复制品,原件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
上文提到的周原位于今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史书记载,古公亶父自豳迁岐,开始了周民族建国立业的艰苦历程,直到西周东迁,在大约近300年的时间里,周原一直是西周王朝祭祖敬天,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圣地,也是世族采邑集聚,手工业繁荣发达的经济都会。
周原是一支生活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古老部族,始祖名弃,为姜嫄(帝喾之妻)所生,弃擅长经营农业,舜封他于邰(今陕西武功一带),号曰“后稷”。后来后稷被人们尊奉为“农神”,岁时奉祀。弃的四世孙公刘曾率族迁居于豳(今陕西长武、彬县一带),九世之后,古公亶父为躲避戎族侵扰,率族人回迁至岐山脚下的周原,立宗庙,建宫室,整阡陌,设五官,兴农业,周族开始崛起,古公亶父因此也被尊称为“太王”。
古公亶父的孙子文王姬昌曾被纣王囚禁,放归天下后广罗人才,勤修内政,外扩版图,迁都于丰(今陕西长安县)。文王晚年时已达到“三分天下渐有其二”的局面,为进一步东进灭商做好了准备。文王之子武王在周公姬旦的辅佐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平定叛乱,营建洛邑,大封诸侯,制礼作乐,不仅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根基,也开创了后世中国以礼治国的先河。周公遂与孔子并称为“二圣”。
(周人始祖后稷、亶父、周文王和周公)
下面展示一些西周珍贵的青铜器:
下图为西周晚期的单五父壶。壶为古代重要的盛酒器之一,该壶造型雄浑,纹饰流畅,堪称青铜壶中的佼佼者。
下图为西周的逨盉。盉为盛水器或盛酒器,此盉将天上飞翔的凤鸟、水中遨游的巨龙、地上奔跑的老虎巧妙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龙腾虎跃凤呈祥的精彩场景。
下图为西周的逨盘。盘为盛水器,常与盉搭配使用。逨盘內铸铭文372字,记载了单氏家族八代人辅佐西周十二位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可印证史书的记述。
我们称自己的国家为“礼仪之邦”,其来源就是三千年前西周初建时所制定施行的周礼。
“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这是周人对礼的理解。礼仪存在于周人生活的每一个时空,作为凝结当时最先进技术的青铜器,自然也成为礼的载体。
武王灭商后,西周以僻居西部的小邦成为中原的主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法的统治者?他们实施改革,实行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在此基础上施行分封制,形成星罗棋布的封国拱卫周王室的政治格局。这种政治体制,深刻影响着东周乃至后世的统治形式。
周初为了稳定政局,周公依据周人原有制度,参酌殷礼,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治国典章制度,即后世儒家极力称颂和推崇的“周公之礼”。
(西周鱼尊)
周礼将各种行为规范加以系统化,使之成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道德规范。“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周代的饮食礼仪承载着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功能,具有区分身份等级的作用,占青铜器大部分的各种食器就是周人重视饮食之礼的物质体现,从天子、诸侯到大夫、士,列鼎的数目和菜肴的种类都有严格的规定,是不能随意僭越的。如在西周时期出土墓葬中,常见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西周晚期朝政日衰,君臣离心离德,周幽王为博爱妃褒姒一笑,燃烽火戏诸侯。在内外交困的情势下,天下共主的赫赫宗周分崩离析,平王即位后,王室被迫东迁,风云激荡的东周(也即春秋战国)时代拉开了序幕。
下图为西周早期的何尊,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尊是流行于商代和西周的盛酒器,春秋战国以后逐渐消失。何尊通高39厘米,是西周时期考古发现铜尊里最大的一件,代表了西周早期青铜器铸造的最高水平。其对称布局、动静呼应、主次分明、空间流转等装饰理念至今仍在使用。何尊上的兽面纹为饕餮,有学者认为青铜器上纹饰这种凶恶动物的目的是为了戒贪。
何尊所刻铭文中有“中国”二字,是目前所见最早铭刻“中国”的一件文物。“中国”一词在先秦典籍里出现过一百多次,它的含义有国都、中原等,虽然当时的“中国”仅为地理概念,与现在的中国含义不同,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有着深厚的文化关联。
宝鸡也是秦文化的发祥地,接下里了解一些秦人历史。
秦人在商周之际生活在与戎狄杂处的陇东一带,由于族人善于畜牧,在千渭之会给周王养马而成为附庸。西周末年,犬戎贡献镐京,秦襄公出兵救周,并护送继位的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周王室赐以宝鸡一带为封地,始成诸侯。
(战国时期的铜剑)
征伐戎狄,一直是地处西部的秦人扩大生存空间的主要战事。秦武公十年,驱逐外族后,秦武公在邽、冀设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普遍实行的郡县制首开先河。
后秦穆公求贤若渴,知人善用,他聚拢了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等智勇之士,为其成就春秋霸业奠定了基础。
(秦晋之好)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在雍城加冕后,开始实施征服六国的辉煌历程,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攻灭了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始皇帝登基。
秦帝国的建立结束了自春秋以来五百余年割据混战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除了周秦文化,博物馆中还展出有铜镜、陶瓷和玉石等文物和文化,因为不具宝鸡地方特色,下面贴出几件漂亮文物,就不详细介绍了。
(铜镜)
(陶镇墓兽)
(玉器)
青铜器博物馆坐落在宝鸡市区东部石鼓山上的中华石鼓园,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就出土于此山。
博物馆西侧是石鼓山标志性建筑——石鼓阁,阁高56.9米,仿秦汉建筑风格,采用外五内九的层级设置,气势雄伟,堪称西北第一阁。
阁中展示有被康有为称为“中华第一古物”的陈仓石鼓,下面我们进馆了解石鼓为何物。
陈仓石鼓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唐时(627年)被发现于凤翔府陈仓境内的陈仓山(今石鼓山),如今原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石鼓馆。
石鼓共十只,每只高二尺,直径一尺多,为花岗岩材质,每个重约一吨。石鼓上面均镌刻 “石鼓文”(大篆),因铭文多言渔猎之事,又称它为 “猎碣” 。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除了博物馆和石鼓阁,中华石鼓园中还有不少展示周秦文化的雕塑和仿古建筑,石鼓山下还有陈仓老街等特色商业街,古意盎然又热闹非凡,实在是宝鸡不可错过的胜景。
从宝鸡沿陈仓大道东行30公里,来到陈仓区天王镇的姜太公钓鱼台景区。
(景区门口广场上的景观表现出姜太公的谋略)
名贯古今的“姜太公钓鱼、周文王访贤”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汉代在这里立祠,唐时殿堂祠庙随山就势,气势宏伟,兴盛一时。景区内还有巨大如丘的“钓璜灵矶”石、跪痕犹存的姜子牙跪石以及四棵古老高大的唐柏,内涵深厚,人文殊胜。
(入口石道两侧列有古代贤臣良将雕塑,尽头中央是姜太公)
下图这处湍流岸边正在修建的景观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和“文王访贤良”的地方了。
下图为太公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为明嘉靖年间重建,两檐五脊,三间硬山式建筑。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太公为后世尊称,周代齐国始祖,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善谋略,著有《六韬》。
太公庙前有四棵参天古柏,植于1300多年前,至今苍翠欲滴,龙钟多姿。
下图为“钓璜灵矶,又称“璜石”,俗称“丢石”,为宝鸡外八景之一,上巨下锐,似倒锥状屹立在溪水之中,貌若泰斗,雄宏壮观。
相传当年姜子牙在此垂钓时从鱼肚中剖出一粒小石子,随手扔到河中,没想到小石子见风就长,眨眼功夫长成现在这个样子。石上有四个苍劲大字——孕璜遗璞,寓意磻溪河畔孕育了一代贤臣姜子牙。当地人相信丢石子于其上可实现心中梦想,丢石上可见不少彩色小石头,都是一粒粒过路人的愿望。
钓鱼台的自然风光也非常迷人,峰峦叠嶂,飞流激柱,柏山做屏,芳草为毯,森林茂密,红叶尽染,河光山色相映争辉。尤为独特的是绵延10公里的磻溪峡谷,奇石云集,碧潭相连,小桥幽径,栈道悬空,竹林葱郁,瀑布如练,鸟飞鱼跃,山花烂漫,奇、险、幽、秀集为一体。
(钓鱼台水库,有些像三峡风光)
看完钓鱼台,继续东行30公里来到岐山县的蔡家坡,岐山臊子面闻名全国,于是吸溜了一碗,然后南下五公里抵达五丈原诸葛亮庙。
五丈原,南依秦岭,北俯渭水,三面临空,两边环水,地势险要,是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大军由斜谷出师伐魏,屯兵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对垒于渭水南岸,两军相持百余日,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为纪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后人于元至元初年在五丈原上建庙,历经明、清多次修葺,现存庙宇布局严谨,气宇轩昂,古朴典雅,庙内碑石林立,特别是镶嵌于献殿两侧的37块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笔法雄健,大气磅礴,堪称书法艺术珍品。
庙内还有千年古槐、古柏、古建群、诸葛亮衣冠冢、落星石、清代大钟、大鼓等古迹景观,在肃穆悲壮中,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清代钟鼓)
下图为庙中奇槐,三支分叉合为一体,自然天成,喻意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又象征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形状奇特,世所罕见。
下图为诸葛亮衣冠冢,诸葛亮病逝后,蜀军把诸葛亮的衣服帽子埋葬于此,堆土为冢,以示致奠。该冢周围有28根柱子,象征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父子28年。
下图亭中为落星石,晋代史书《晋阳秋》记载:“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说的就是落星石。
庙外有块石头上刻“心外无刀”,意思是诸葛亮虽没有武将的勇力,但其谋略智慧胜过千军万马,也即古话说的“力大胜一人,智大胜千军”。古代的谋臣莫不如此,姜太公、诸葛亮心外无刀,稍后将出场的张良、韩信也是一样。
最近看了一部叫《犬之力》的电影,讲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男孩用智谋杀死强悍牛仔的故事,阴冷而毫无痕迹,可谓是“心外无刀”的厚黑运用。
蔡家坡北上40公里,来到了上文博物馆提到的“周原”。
如上文所述,周原是周文华的起源地,周朝在这里肇基,华夏在这里生根。“周之将兴,凤鸣岐山”说的就是这里;“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夸的也是这里。
如今这里建成中国.周原景区,由周城、周公湖、周公庙、凤凰山四大部分组成,让人在一方城、一座庙、一面山和一湖水中感受远古的周朝文化。
下图为周城内部一景。周城是仿古建筑群,城内有明堂、宗庙、社稷、周易广场、何尊广场、礼乐广场等精心设计的景观,还有《封神演义》实景演出,可以全方位对周文化有些印象性认识。
周城北两公里处为凤凰山,《诗经》中的“凤鸣岐山”就是指这里。山下有周公庙,依山傍水,古木参天,风景秀丽。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为纪念曾助武王灭商立国、辅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旦,下诏在其制礼作乐的凤凰山创建周公祠,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形成了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为主体,姜嫄、后稷殿为辅,亭、台、楼阁点缀辉映的古建筑群。
周公庙东行35公里来到宝鸡周原博物馆,此馆建于西周一处宫殿遗址旁边(周原有三处代表性宫殿遗址),可以了解周原的发现过程和其重要意义。
周原是关中平原上海拔约900米左右的一片原面,因周人曾迁居于此而著名。周原山川秀丽,一直是繁衍生息、生产生活的好地方。三千年前,古公亶父率领周族迁徙定居于此,筚路蓝缕,辛勤劳作,奠定了周人崛起的基础。
周原作为周人的龙兴之地,在西周建立后,仍被尊称为“周”,以区别于新建的王城“成周”和旧都镐京“宗周”。“周”在周人心中有重要地位,一直是西周王室诸侯贵族顶礼膜拜、祭祀祖宗的聚集圣地。
(西周的蚌雕人头像)
周人以后的周原,受自然演变和人为活动影响,在悠长岁月中不断变迁,曾经的繁华都邑逐渐被掩埋于黄土之中。
至西汉,“美阳得鼎”成为周原出土文物的最早史证,此后出土青铜历代不绝,尤其至晚清民国期间,每次发现铜器数量少则几十件,多则上百件,不少都是国宝,“青铜器之乡”的面貌渐被世人所知。
从周原博古馆北行不远到达野河山旅游区,穿过城门前行不久,来到了封神台。
商朝末年,朝阁腐败,纣王宠妃妲己屈杀了许多忠臣良将,周纣交兵中,又有大批文臣武将各为其主死于非命,这些冤魂野鬼无所归宿,游荡人间,朝阁上下不得安宁。周朝立国后,开国丞相姜子牙在此处建台设法,竖杏黄旗一面,招来孤魂,封为地下人间各神,从此诸神各司其职,朝阁安宁,百姓安居,使西周兴盛数百年不衰。
封神台建在一处山顶,沿神道攀爬时,可见两侧受封众神,有我们熟悉的哪吒、雷震子、二郎神、申公豹等《封神榜》中的角色,有意思的是,怙恶不悛的纣王也被封了一个“天喜神”,负责人间婚嫁。虽然是神话,可能反映出周人初临中原,需要安抚商族遗老的历史事实。
(天喜神商纣王)
野河山离法门寺十来公里,再临法门寺,由于甘肃疫情严峻,人家不接待有甘肃行程的游客了,而计划要去的太白山,也因暴雨暂停接待。我决定不等,留个小遗憾择期再来,于是驱车向西南来到了太白县,接下来要分享给各位的,是金秋秦岭的醉人风采。
也许比起额济纳胡杨林、九寨沟,秦岭的风景不太为人所知,但请相信我,秦岭的秋一定是中国最美的秋景之一。
有多美?下回见!
推荐阅读
U44658****3169593.0千3
user12576.8千16
sgli8.6千12
完美的旅游5.0千11
悠然见五山8.7千22
午后漫步2.5千12
陕西旅游3.3千9
CAESARLL5.0千18
西安丁满4.2千10
ThomasLuo1.9万25
轩尼诗@19639.3千16
简朴归真9.3千23
风云-雷电6.4千12
行影1353.1千6
小马017.2千12
一杯苦咖啡9122.8万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