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吴哥|曾为你留下一束柬影
暹粒、柬埔寨等2地

吴哥|曾为你留下一束柬影

出发时间

1

行程天数

5

人均花费

5.2千

和谁出行

和朋友

从寒冬,到初春,到盛夏,再到立秋。

我似乎从吴哥已经回来很久,很久了。

至今,从没有过一篇游记让我如此焦灼,如此难以下笔。

更多的还是懊恼,与自己的无知吧~

我对这样一个古老静谧的国度,在游走期间并没有过多的领悟,而对她过分的热忱,竟然留给了归途后的很长一段日子。

就在这一段很长的日子里,我花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蒋勋老师的《吴哥之美》。后悔没有早些读到这本书,或者说后悔没有在去之前读到这本书,亦或者没有带着这本书,去吴哥。

没有太多的文化底蕴,没有太多的历史背景,没有对宗教信仰太多的知识储备。

面对恢弘的建筑,面对精美的浮雕壁画,面对残垣断壁的废墟,面对当地群众的生活现状,我除了发出惊叹声,最多的,也只是感叹声而已。

五味杂陈,竟不知如何将这个地方描述给你们听。

无疑,

这对吴哥来说,虽谈不上是一种侮辱,却真的有些不尊重了。

当我反复阅读着这本书,反复推敲着心中不解的疑惑。在面对我拍下的每一张照片,以及重拾吴哥短暂的4天记忆,拼接着零星的碎片。

终于此时,为我的吴哥故事敲了下第一个字。

当我第一眼看到历经千年残存下来的浮雕壁画,惟妙惟肖的仙女正翩翩起舞之时.....

没错,你便给了我惊喜。

实际上,每段旅程都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

就好像你计划明天早起看日出,但却因为第二天贪睡了十分钟而放弃。

最后,

塞给自己一句很中听的话:嗯,有遗憾,才会有下一次的重逢!!

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问题,旅途本来就是随心所欲的,何必走的那么中规中矩呢~

所以,

当我来到 暹粒 ,整个外圈的游览,只走过一个女王宫

初见女王宫,你会觉得这里很小很小,甚至走两个圈就看完了,相比于这里大多数的寺庙,它显得秀气了些。

但任何风景都是需要观摩者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特别之处的,不是吗?就好像与一个人相处久了,也能看得透他是好是坏,说得出别人的优缺点到底几斤几两。

所以,

当你来到有着“吴哥艺术之钻”美誉的女王宫,如果不好好听讲解,如果不去找找那些雕刻在门楣上的 印度 教小故事,不为鬼斧神工的精美浮雕而惊叹三声,不为自己留下一些细小的回忆。

那么,你真的会错过许多。

在吴哥古迹中,不同于其他寺庙,女王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建筑的色彩。

采用了大量的红砂岩,色彩鲜艳,给人的视觉冲击是非常强烈的,只要一眼便很难记不起它的容颜。

据悉这种红砂岩质地坚硬,若要在上面雕刻是需要花费很大功力的。但对于那些精细复杂,层次分明的图案,正是需要这样的材质,不易风化。

不得不说,这个被郁郁葱葱绿荫环抱住的女王宫,此刻显得更加光鲜夺目。

参道两旁水池的积水清澈无比,让倒影里的小世界似乎也透着光,天空如此蔚蓝,丛林绿意漫漫。

一阵清风拂过,开着小花的树木轻轻晃动,一眨眼的功夫,花瓣竟已落了半个角落。

恰好,几株莲花也开得甚美。

不用刻意找寻,禅意竟是随之而来的。

女王宫是吴哥遗迹群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雕刻作品。

细细看来,这里的每一处浮雕都在向世人讲述着一个小故事,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凝聚着雕刻者的用心。

我轻轻抚摸着墙壁上的浮雕,历史的遗迹,见证兴盛衰亡的古物,让人真的很难不去猜想工匠当时的心境,以及他们虔诚的信仰。

最中心的位置是主殿区,因为处于文物保护的原因,只可远观。

但这也并不妨碍山形墙上呈现给世人的震撼,以及沐浴在晨曦里的塔寺,无论正面侧面背面,无论是否看得见,任何角度都是无与伦比的精美。

那些方台上有一些呈半蹲或坐立姿势的雕像,据说这是 印度 的神猴,也是主殿的守护神,名为哈奴曼,它曾帮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罗摩,对抗罗刹恶魔。

出口处有一个演奏团,当时他们正在演奏《甜蜜蜜》,只是觉得曲子特别好听,引来了一群围观者。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地雷受害者组成的演奏团。

战争结束,许多地雷还没有清除完毕,很多民众因为误触地雷,断手断脚,五官被毁,缺眼少鼻。平日里,他们拖着残断的身体努力生活,靠演奏曲子来争取一点点生活费。

酸楚,却不知如何表达~

第一眼的 吴哥窟 ,在午后。

塔尖犹如五朵含苞待放的莲花,与池里的倒影构成了明信片里的绝景。

少了晨光的五彩斑斓,没想到此时遇见的你,竟是这般 平和 ,不骄不躁。

但那股子气势依旧还在,我终究还是被你震撼了。

看过许多关于 吴哥窟 的照片,我也曾惊叹很美很美,但心境却是无法体会到的。

但当我一步步靠近,与她面对面之时,那份悸动却是少有的。

关于吴哥的历史,高棉的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的来源.....

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如此沉重的话题,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也不是你短短几天的旅途亦能看透的。

就说蒋勋老师吧,他前前后后十四次来到吴哥,最终以一个美学家的视野,用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语言,带我们去感悟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及历史的反思。

人的内心总是矛盾的,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宝库,我希望我的文字和感悟,能够尽可能的细腻,但又不想过于严肃。

哎~~还是多一些轻松的氛围吧,至少你们阅读这篇游记的心情是舒畅的。

如果说女王宫闻名于世的,是她艳丽的色彩和精美至极的浮雕。

那么我此刻正在回味的吴哥寺,除了巧夺天工的浮雕壁画,更多的还是那些望不到尽头,空荡荡的巨型回廊吧~

说不出的酸楚,却又让人无可救药的恋上那种来回踱步的滋味儿,为之上瘾。

没错,

吴哥寺的回廊不只是为了通过,似乎更是邀请我们停留。”

如果走累了,不妨慢下来,找一处台阶而坐。

此时微风正凉爽,春光正好,怎样都不会让你觉得虚度了时光。

最美的是,

下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棂的缝隙,光线直射而入,投射出美妙的光影。

刹那间,为单调质朴的角落嵌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的轻纱。

就好像远方的你,正穿了一袭红裙,站在空无一人的回廊,惊艳了自己的旧时光。

吴哥寺的仙女浮雕也不少,姿势优美,体态轻盈,头饰及裙摆的雕工非常精细,大致也都保存完好。

当你正被眼前这座伟大的建筑所震撼,当你正专注于墙壁上的精美浮雕,也总有一些人会无意间闯入你的视线。

除了竟可能回避的游客,在这里,我其实最愿意看到的无疑是,虔诚的僧侣。

而吴哥寺,正是他们最常出入的地方。

无论是诵经祈福,还是偶然的路过。

我不想入镜,怕毁了此刻的和谐。

穿过回廊,来到第三层,眼前是巍峨耸立的寺塔,也是吴哥寺的最高层。

可是当天因为有活动,不允许游客入内,我们便找了对面的一个角落坐下,亦是休息,也看看眼前的端景。

当时好奇,如此陡峭的台阶,我若爬上去,大概要四肢并用了,可得耗一番蛮力吧~!

直至前几天才看了蒋勋老师的文字,却也是颇有感触,我为那时自己的肤浅略感愧疚~

“许多人不解:这样陡直的高梯不是很危险吗?但是,从没有虔诚的信徒会从梯上坠落,坠落的只是来此玩耍嬉戏的游客。吴哥寺庙的建筑设计当然是为了信徒的信仰,而不会是为了玩耍的游客。”——蒋勋

午后阳光炽烈,自然是会少了晨光的柔和,及吴哥的神秘感。

只是这浮雕栩栩如生,无论何时看,都透出历史沉淀的美。

遗落千年的足迹,尘封的历史画卷,在光影交错间,我竟有些恍神。

置身其中,总是令人有一种错觉,仿佛我已穿越了时空,到了那个你我不曾经历过的,恢弘的吴哥王朝。

我爱她的真实,我爱她每一个我未曾察觉的细节。

时光在流逝,浮雕上曼妙的线条依旧清晰可见。

无意间,也在为你我讲述着那些遥不可及的繁华衰败,以及诸神与恶魔的故事。

呀,天际间似乎多了两只不和谐的“怪物”~~

说真的,

当你走向那通往心灵修行的阶梯,也希望你能够怀有一颗寄存朝圣的心灵。

我不确定你是否会有所感悟,或者说会有怎样深刻的感悟。但至少朝圣的心,和长途跋涉至此的身体,并不会显得太格格不入了。

多年后回想起这里,嗯,我在吴哥留下过一束柬影,却也不仅仅只有“柬影”。

无论远观下令人敬畏的宏伟,还是近在咫尺可触碰的斑驳字迹。

片刻的凝视,似懂非懂的 印度 教故事,岁月的痕迹,千穿百孔的苍凉....

在无尽的岁月里,仿佛提醒着世人:

那个曾经恢弘的吴哥王朝,一直都在。

离开前最后一眼吴哥寺,却无意间看到让人触目的一幕,只是一个定格画面,就此生难忘。

原来,人世间所有的一切生物,都是有灵性的。

何况,在这千年历史的吴哥,更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进入通王城,南门而入。

虽说桥上的石像损坏严重,但这也是修复最好的城门了。

在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中有记载,无论城门、石像,还是护城河,都非常清晰的描述出来了。

只是没想到,

时隔七百多年,护城河的水仍未枯竭,那些描述依旧清晰可见。

我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那个周达观看到的盛世吴哥。

亦或者,时光从未改变过这个古老的国度。

横跨于护城河左右两侧的石桥上,共有54座石像,左右两边各27座,一边是慈眉善目的天神,一边是面目狰狞的魔(阿修罗)。两边都在用力拉扯蛇王的身体以作绳子,这也就是传说中著名的搅动乳海的故事。

可惜了,

小车车开得飞快啊,所以只匆忙的捕捉到了一侧的几张照片。

通王城是由国王阇耶跋摩七世所建,也是吴哥文明时代结束前,最后的国都。

城中的正中心,便是吴哥王朝的国庙——巴戎寺,是阇耶跋摩七世晚年为自己建造的陵寝寺院。

“我攀爬在巴扬寺愈来愈陡直的阶梯上,匍匐向上,不能抬头仰视,但是寺庙高处49座尖塔上一百多面静穆的微笑,一一从我心中升起,仿佛初日中水面升起的莲花,静静绽放,没有一句言语,却如此强而有力,说服我在修行的高度上继续攀升。”

“那是阇耶跋摩七世曾经有过的静定的笑容。”

“那些微笑是看过屠杀的,15世纪的大屠杀,20世纪的大屠杀,它都看过,它还是微笑着,使人觉得那微笑里都是泪水。”

“这个微笑,被称为“高棉的微笑”。” ——蒋勋

读完这些文字,我似乎欲言又止了。这已经是对巴戎寺最美的诠释,我又何须多卖弄。

还不如好好观赏这“高棉的微笑”带给我们的震撼。

吴哥的建筑除了回廊的设计,我每天看到最多的,就是这样一个个四方形的窗框门框。

它们无处不在,它们雕刻精美,它们就像可以看见来世今生的古迹。

透过一个窗框,有时可以看到无数个层叠的窗棂错落着延伸出去,略带神秘;有时可以看到框里的仙女壁画手持莲花,容貌秀丽;有时可以看到密林深处的古树,静候岁月;有时可以看到偶尔走过的游客,定格画面;而有时,你也可以看到一张冲你微笑的容颜——“高棉的微笑”。

倘若时间尚早,不妨找一处窗棂坐下,读一本书,回味一段往昔。

倘若你喜欢拍照,那就拍吧。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寻一处幽静的窗棂,倚靠着千年的雕花门楣,把自己的身影留在这永恒的吴哥画卷。

走到巴戎寺最上方的平台,要经过非常陡峭的高梯。

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留恋于拍照,稍有分心就很容易摔落。

原来通往信仰的天堂,必须足够虔诚,必须心生敬畏,并非为了玩耍。

当我攀爬到寺庙的最高处,让我为之震惊的,就是巴戎寺无处不在的微笑。

无论你站在哪个方位,无论你何时抬头,总有一张静穆沉思的面孔朝你微笑。让人心生敬畏,让人内心震撼。说不出,源源而来的却是一股无穷的力量。

日日月月,岁岁年年,这些历经千年兴衰的微笑,至今仍然安静祥和。宽厚的嘴唇微微上扬,露出浅浅的笑容,似乎可以包容一切,也似乎在为世人细细诉说着吴哥曾经的辉煌。

少了游客打扰的地方,古迹总会显得十分清净。

迎着微风,厚重的历史可以透过你的双眼真切的感受到。

都说“高棉的微笑”似笑非笑,神秘莫测。

让我想到了蒋勋老师的言论:

“美,也许总是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可解的,属于理性、逻辑、科学;不可解的,归属于神秘、宗教。而美,往往在两者之间。《金刚经》的经文最不易解,但巴扬寺的微笑像一部《金刚经》。”

在阇耶跋摩七世的统治下,真腊王朝迎来鼎盛时期。晚年的他,年迈苍苍,对他来说,在战乱的年代,看过了人间太多的残酷暴戾,他是否能猜想到数百年后吴哥的宿命亦是毁于战火?

我想他是真的累了,似乎想闭上双眼,冥想另一个与世无争、无厮杀的世界。

那瞑目沉思,静定的微笑,就如同巴戎寺里“高棉的微笑”。

微笑的仙女,在每一个窗棂之侧,满目皆有。

我们暂且不讨论工匠雕刻的细腻手法,只是从欣赏美的视觉出发。

她们曼妙的身姿,她们楚楚动人,她们仪态优雅,她们令每一位游客驻足流连。

是的,

见证过巴戎寺“高棉的微笑”,吴哥寺建筑的奇迹,女王宫小巧玲珑的浮雕壁画。

当我穿过一道回廊,行走于荒烟蔓草的废墟之上,那年迈的树根正与古老的建筑紧紧相拥,互相纠缠。屋檐上的 大树 强而有力,斑驳的墙体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其实我最爱的,还是塔布隆寺。

塔布隆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为他母亲所修建的寺院,这里也是《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的取景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自然不少。

好在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奇迹,我们尚且还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归于平静的心。

长长的引道,肆意生长的古树,仿佛时光隧道般穿越,让人浮想翩联。

树荫下斑驳的光影印在了古迹上,好像在诉说着那些光阴的故事。

许多人听闻我想去吴哥,大多投来不解或诋毁的言论,也有一些走过吴哥带给我们这些未去之人的“切身感触”。

“ 柬埔寨 真的没什么可玩儿的! 柬埔寨 可以去玩儿什么?又热又晒,就是去看一堆乱石,一片废墟!关键的是,那个地方好像很穷吧~~!!”

我倒也不觉得有些旅行必须要灌以“佛系之旅”、“洗涤心灵之旅”,或者“感悟人生之旅”等名号,也不是说别人否定了一个地方,就是他们看不透,亦白去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似乎有些太自不量力,太自命清高了。

但旅行本就该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不是吗?

我从来都不愿意道听途说,别人觉得美,并不代表我也必须跟风赞美。

很多事情,还是得自己来。

如果你希望的旅途是享受安逸的度假,那么吴哥大概真的不适合你,或许阳光下的沙滩大海会更能让你体会到“旅行的意义”。

因为,

这里真的是一片废墟,这里真的不富有。

塔布隆寺是 印度 负责维修的,虽然现在很多地方仍然坍塌未修复,但团队正在设法努力完成。

可是因为树根嵌入寺庙太深,若抑制 大树 的生长,寺庙将会坍塌,若任由它发展,寺庙最终也会一点点瓦解。

我不知道塔布隆寺终有一天是否会消失~

此刻能做的,也只能静静感受这“不加修饰”的原始风貌了。

我喜欢废墟,又或者我喜欢的是废墟中与古树纠缠在一起的塔布隆寺。

记忆常常让人穿越时光的回廊,那些流露着文明与历史沧桑所沉淀下来的美。

此时,

我每一步踩的,都是历史。

许多微小的细节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我们发现,就好像捡到珍宝一般,细细品味,反复为它的精美而震撼。

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寺内墙壁上无处不在的仙女浮雕。

它们被绿树环抱,它们在夹缝之间,它们体态优美,它们大致保存完好。

我很好奇,

这大部分坍塌在废墟里的建筑,瓦砾遍地,可为何这些佛像石雕还是依旧不倒?

我不解,也无从求证,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石像上斑驳的青苔早已一片绿意,历史似乎更久远了,禅意也更浓了。

精致的雕花,如同千古流传的美妙音符。

战争与杀戮从未停止,数以百万的人被屠杀了,黄金财宝也洗劫一空,腐烂的尸体在湿热的气温下迅速化为致命的传染病,活下来的人四处逃亡,侵略者也弃城而去。

数百年间,城市被丛林淹没,吴哥被遗忘了。

雨水冲走了血迹,风沙带走了尸体的腐臭,白骨深埋土中,血肉肥沃了大地。也许只是被风吹来的一粒种子,掉进了石块的缝隙,慢慢萌芽,它们拼命汲取残存的生气,吸收阳光雨露,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如今,树木藤蔓纠葛,根茎盘踞在屋檐梁柱之间,在撕裂建筑的同时,也在支撑着神庙。

它们彼此拥抱,彼此依靠,相生相依,共生共存。

也许,

每一座古老的神庙都会有一株古老的 大树 ,见证着这里的兴盛衰亡。

在繁星璀璨的夜里,与虫子窃窃私语,与古迹相互倾诉着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欢。

“ 印度 教信仰中,宇宙的中心是 须弥山 ,“山”成为中心、稳定的象征。

没有巴肯山的高度,或许我看不到吴哥王朝原来是我静坐时短短的一个梦。” ——《吴哥之美》蒋勋。

巴肯山其实并不高,只是一座六十多米的孤立小山丘,山顶修建了国庙。

可是攀爬过的人都知道,要登到山顶确实也并不容易。

都说巴肯山的日落是最美的,但我似乎并没有与此结缘。

赶到之时,只剩下一个阴沉的天际。

可是,

要想去巴肯山看日落,除了遇上一个不错的天气,劝你们还是早去为妙。

山顶每天定点只容纳三百人,必须要等到有人下来,排队的游客才可以顺序而上。

今天的日落看来是等不到了,眼前留下的,只是一个个静候暮色的身影,时光的迷思留给了后人。

猜想,每个等待日落的游客的心境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只是为了游玩之心,而有的却感慨这朝夕间的沧海桑田。

回想当初耶轮跋摩一世迁都到这里,登顶之时,四周还是一片丛林。

在醉人的夕阳下,他是否可以预知,整整两百年以后,三百年以后,甚至一千年以后,这片土地将会面临怎样的变化。

夕阳早已西下,古老沧桑的建筑与闲来小坐的游客,构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

从巴肯山下来,原路返回。我们的车子停在一个游客购物区的附近,一圈孩子蜂拥而至。

说真的,在 暹粒 的各个旅游景区,每天围绕我最常出没的就是这群孩子。

他们不富有,他们没学上,他们整天背着装满明星片和冰箱贴的小箩筐,游荡于每一处游客最常出没的地方。

或许这一点点的收入并不能摆脱他们此时的生活现状,但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竟然会说很多种语言,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词汇。

不向生活低头,就必须学会如何面对生活,如何在艰苦中找出路。

“姐姐,姐姐!”

“姐姐,你好漂亮!”

“姐姐,买一个!”

我知道许多来吴哥旅游的游客都会很抵触当地人,或者对他们的“热情”感到畏惧。

但我也多么希望,你们可以读懂他们脸上的微笑。

于我而言,

有时 东南亚 最讨人欢喜的就是无处不在的鸡蛋花了,这似乎也是最没有悬念的景致了。

尽管我每一篇与 东南亚 有关的游记都会提到它,但我还是不厌其烦想要说给你们听:

一朵小小的鸡蛋花,总能带给我一整天的好心情。

当你看倦了历史带来的震撼,当你看倦了废墟里的美,当你想停下脚步歇一歇。

不妨暂且放下手中那本“既绚烂又沉重的书”,拾一份轻松的心情。

今天的你,是该去好好看看吴哥百姓的生活了。

今天的旅行,就从TUTU车小哥的一个微笑,拉开序幕。

我不知道步行到底算不算是一种交通工具,如果算,那这一定是最经济实用的。

当然,我们必须考虑到两者之间的距离。

有时,不要把步行看成是一种过于疲惫的旅行方式。虽然偶尔累,但慢动作播放的街景总能让人发现惊喜。

没有尽头的路,突然出现的小巷,最美。

路途中,你真的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现什么,下一个转角,会遇见怎样的故事。

当你到达目的地之时,或许已经收获了一路的美景。

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久,看着一路上穿行的飞车党,心里却也总有些不是滋味儿。

抬头看看这片蓝天,阳光依旧明媚,花朵依旧娇艳。

只希望 柬埔寨 的民众可以一直微笑。

走进一片草地,走进一片树林,这里的鸡蛋花早已落了一地。

此时我若坐在飞驰的车里,必定是与它们无缘了。

手捻起,染着淡淡黄色花蕊的小花儿。

似乎只是捧着,就能抖落一地的故事。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民风,逛市场是最直接,也是游客最擅长的方式。

在市场,可以吃到当地美食,看到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也可以了解他们的消费水平,和交谈之中百姓的谈吐举止。

总之,

到 暹粒 ,老市场不可不逛。

这里有吴哥最本质的一面,也浓缩了这个国度的人文风情。

午后炎热,酒吧街两旁的小店陆续开始摆置,为夜幕的降临做好了准备。

TUTU车司机还没有迎来他红火的生意,暂且翘着腿,在车里打盹儿呢~

这些五彩缤纷的小装饰,夜幕后便一一亮起,酒吧街也将人潮涌动。

暹粒 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这里没有繁华的街区,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

可是却总有一股原生态的古朴和神秘,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人,向她靠近。

当我游走在老市场,街道甚至有些破旧,摆放的商品也凌乱,狭小的铺面一眼就能看完,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敞开着,却又不失各自独有的特色。

各种民族特色服饰、木雕、明信片、银饰、香包、围巾......

这里真的可以买到一切你想要的纪念品。

偶尔几家让人眼前一亮,装修风格打破了街边小店常有的一贯作风,甚至小清新的让我有这么一刻,以为自己回到了 清迈 ,回到了宁曼路,又或者是 拜县 。

确实,生活需要装扮,生活是美好的,于谁而言都如此。

琳琅满目的餐厅比比皆是,每一家都兼具自己的特色。

此时味道好不好吃似乎已然不是重点,随便坐坐都很惬意吧~

一树繁花竟已开满,衬着嫩黄的屋檐,煞是好看~

喵星人也在享受着属于它的午后~

一位 印度 大叔上前请求帮忙,与对面的建筑合影。

完事儿了,我示意为他拍一张照片可否?

大叔爽快的答应了~~

与此同时,给了我一张他自己的名片,希望我回国之后可以把他的照片发到他的邮箱里。

可惜的是,名片丢了!!!(大叔,我对不住你啊~~~)

渐渐接近傍晚,辛苦了一天的上班族纷纷归家。

有的只是经过,有的买菜置办货品。

我站在街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看着他们忙忙碌碌,却有一丝暖意掠过。

对啊,

历史终归是历史,而此时眼前的,才是生活,真实的生活。

作为曾经 法国 的殖民地,这里的人文风情多少还残留着西方国家的影子。

他们看上去很悠闲,对现有的生活也还算满足,不乏浪漫的色彩,节奏缓慢,就连说话也过于 平和 。

这些,都可以在老市场打探到。

红钢琴,因为 安吉 丽娜朱莉曾经的造访,名气自然是不用说的~

我们最终选择了附近的高棉厨房。

去的时间点尚且早了一些吧,就餐的人不多,服务生为我们挑了一个靠窗边的位置。

傍晚的凉风阵阵袭来,炙热的温度也渐渐褪去,整个人都舒服得不得了。

去了这些天,也真的是没什么机会吃到传统的高棉菜,这餐大概是最正宗的吧~

没有很惊艳,但也有小惊喜。

最爱的就是这盘柬式春卷~

对于 越南 的春卷几乎是没什么抵抗力的,所以有着几分相似之处的柬式做法,吃起来味道不要太好啊~

轻薄的春卷皮很软,里面裹着一堆蔬菜,一口下去,真的超有满足感的~

中规中矩的火龙果汁和芒果汁~

煎饼~

用鸡蛋和当地的一种小豆子做的,吃起来鸡蛋味很浓~

这个鸡翅火候稍稍过了,糊了一大片~~

猜想,当时烤鸡翅的小哥,大概跟着酒吧街的魔性音乐,开始放飞自我了吧~~

夜色撩人,酒吧街的夜生活终于拉开了序幕。

这里灯红酒绿,这里一片欢呼。买醉的人,观光的人,白天还在为吴哥寺的壮观而震撼的人,似乎全都伴着这醉人的夜色,熙熙攘攘而来,然后占据了整条大街。

我想,

此时的酒吧街一定是 暹粒 最热闹的地方了。

看吧,就连喵星人也开始不淡定了,不经意间跑来凑热闹~

大概也是与我结缘吧,躺在我的身后开始呼呼大睡~

喝(pai)酒(zhao)也要喝(pai)的有模有样~

啦啦啦~~旅途愉快~~干杯~~

嗯,你没看错,其实我喝的是“健康酒”~~~~

霓虹闪烁,看不透的表情擦肩而过。

这座城市似乎有着太多的故事。

空气中弥漫着烤鱼烤肉的香味,属于这里魔性的音乐,荡漾在夜色中,人们欢笑着,举杯庆祝。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喜悦的笑容。

此时的我正漫步于一个舒适的夜晚。

对于售卖商品的店主来说,晚上的生意自然是要好过白天的。每当看到街道之中人头攒动,他们似乎乐得合不拢嘴,偶尔吆喝着,招揽来往的游客。

而对于游客来说,挑选商品也是需要花时间和心思的,毕竟各种纪念品琳琅满目。

街道两侧,星星点点。

飞车党们依然穿行于街区之中,在昏黄的灯光下,将夜色点缀得更加斑斓。

老市场确实不安静。

看着码头附近浑浊不堪的湖水,看着与我想象中不太一样的 洞里萨湖 。

抱歉啊,

真的很难想象,我将要在这里欣赏到一轮绝美的日落。

而更难想象的是,

一个被称为浮村的“世外 桃源 ”,正在一点一点占据我的内心,让我本该只是抱着游玩的心情,倍感沉重。

没多久,随行的孩子就开始为船上的游客提供起了“马杀鸡”的服务。

而大多情况下,游客都并非自愿的享受了这项“强制性”的服务,2000瑞尔一次!!

有的游客会一直要求“怎么就捏两下就没了,再按一会儿,不然不给钱.........”

确实,没敲几下,孩子就伸手向我要钱,我拿了一张2000瑞尔给他。

大概是看小姐姐和蔼可亲的笑脸以对吧,他没有把手缩回,一个劲儿的喊着“姐姐,姐姐.....”

我冲他笑笑,又递了一张瑞尔给他~

当然,希望你不会真的以为我们是来这里享受“马杀鸡”的~!!!jQuery1710935508833033964_1591927997531

小船缓慢行驶,渐行渐深,湖的两侧是一座座用木材和竹子搭建起的吊脚楼。

这里漂浮着一个村落——浮村。

据说,在这些村民里,有一部分是 越南 的难民,为了躲避战争来到这里。可是因为没有国籍,也回不了 越南 ,一辈子都无法上岸。

此时,让我想到了在 仙本那 ,见到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的最后一支游牧民族——巴瑶族。同样为了躲避战乱来到那里,同样没有国籍,同样终年生活在海上搭建的棚屋。

但同样的,

他们好像也都活得简单、快乐。

有时甚至会想,生活对他们来说,如此残酷。

可是看到他们友好地与往来的游客挥手致意,我又会觉得,这样的画面看起来似乎也并没有那么绝望。

小船,是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他们的家,甚至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我眼里的 洞里萨湖 ,就好像是他们的水上世界。

让我为之惊讶的是,屋外的盆栽煞是好看,花儿开得娇艳。

生活需要点缀,需要花心思,这里无关贫富。

湖上建有学校、教堂、孤儿院、商店等等,这里似乎真的一切设备齐全,你可以从孩子们的举动和眼神里看到满足。

在这对父子的身后,即将迎来落日的 洞里萨湖 ,看起来是那么美好。

我喜欢这里的孩子,喜欢他们脸上流露出的笑容。

他们擅长与游客互动,也常常不畏惧镜头,总是为我们这些过客留下一张张记忆里天真无邪的笑脸。让每一位到访过的人,侃侃而谈这个国家之时,占据最多的,都是他们的微笑。

(左一,穿红色衣服的小盆友,我保证,你真的已经很酷了,能不能换一个pose,哈哈~)

尽管大多时候,他们会向游客伸手乞讨,他们会因为你拍了一张照片而索要小费。

从他们的眼里似乎看不到悲伤和烦恼,有的只是最简单的快乐和童真。

但其实很矛盾,这样思想上的惯性贫穷会不会让他们很难走出贫苦~!!?

真的希望这个国家可以再度兴盛~

镜头拉近,我惊讶了~~

孩童的身上竟然缠绕着一条蟒蛇!!!!!!

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世界的另一面。

活在当下,知足常乐吧~你所厌恶的生活,真的是许多人奢望的某一天。

旅行,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可以让你看到千奇百态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你不再只是活在狭小的生活空间。

有时高兴,有时沮丧,有时激动,有时惊讶,有时感慨万千,有时又发人深思。

上一秒还在为 柬埔寨 孩子的明天担忧,下一秒你也会因为怡然自若的旅人,感到生活的美好。

而我,

此时最惬意的事情,大概就是面对眼前的 洞里萨湖 ,看那一轮红日慢慢消失在海平面。

真不知道你会因为哪一幕而触动,因为哪一个瞬间而放空。

反正我早已醉倒在了这一抹金色的夕阳里,久久回不了神。

简陋的棚屋,屋外漂浮的船只。

承载着风雨,承载着阳光,承载着渔民的希望,也承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希望 洞里萨湖 的人们,可以伴着他们的“海景房”,开心快乐地迎接这里的每一个,日出日落。

当一轮红日没入湖面之时,此行的吴哥之旅,结束了。

留给我最多的还是,震撼,感慨,微笑。

或许吧,再多的言词都是苍白无力的,我最终还是沉默了。

回想着那些精美的浮雕壁画,残垣断壁的废墟,吴哥寺的倒影,巴戎寺的微笑.....

对啊,

巴戎寺的微笑, 柬埔寨 人民灿烂的微笑。

有时,我也会想:

如果七百多年前,周达观撰写的《真腊风土记》没有得到 欧洲 人的重视,如果不是一位 法国 人的闯入与发现,吴哥是否还沉睡在丛林废墟之中?吴哥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我不知道,

就好像,同样的 吴哥窟 ,不同的人却也带走了不同的 吴哥窟 。

此时,我想起了蒋勋老师的言论:

“美,总是走向废墟。

但是,美从不属于任何私人。”

1、 柬埔寨 常年炎热,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5月-10月为雨季,11月-4月为旱季,切记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多喝水,以免中暑。

2、 柬埔寨 瑞尔是当地货币(1 柬埔寨 瑞尔=0.0016人民币),但其实很多时候,最方便的是美金。

3、网络可以选择移动WIFI,或者电话卡,某宝都有,提前备好。但需要提醒的是, 柬埔寨 的网络信号真的非常非常不好,尤其在景区,常常接收不到信号。

4、参观寺庙的时候,着装是需要注意的。男士不能穿短裤,无袖背心,女性要求穿过膝的裙子或裤子,建议可以随身带一件小外套,或披肩。

5、吴哥的景区大部分都是需要攀爬的,所以在游览的时候尽量穿舒适的鞋子。

6、景区附近常常有小孩儿会向你兜售纪念品,质量并无问题(亲测~),他们并没有恶意,喜欢就买点儿,不喜欢表明意愿就好。

7、砍价是一门技术活,但在你买东西时,请一定发挥你的看家本领。

8、和国内一样,两孔扁平插口,但可以带上一个轻便的排插,方便多设备充电。

9、 暹粒 的治安总体来说,没什么毛病。但出门在外,毕竟安全第一,风景和感受其次,所以警惕心不可不有,晚上不要在外游荡太久。

10、出入境的时候,有些工作人员会向你索取小费,此行为可以抵制,坚决不给!!

11、国内时间比 柬埔寨 快1小时。

12、吴哥是一个很适合拍照的地方,分分钟出大片。至于上镜的衣服,可以选一些颜色鲜艳,或者能融入吴哥古迹的服饰。拍照技巧我就不献丑了,但如果你喜欢的我照片,大家可以私下讨论,互补长短哈~

13、带一本书去旅行吧,提前了解一些历史和宗教的知识,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4、最后,请面带微笑,请负责任的去旅行,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END~

整篇游记写完了,感谢你们的阅读,笔芯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游记下方留言,或者私信我哟~

2022-07-31发布 阅读量1.1万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行程
  • 文章
  • 问答
  • 玩法
39
26
11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手绘柬埔寨|坐tutu游吴哥窟,在暹粒的十张小画
残存的遗址总让我浮想联翩,而吴哥窟就是个满足我一切幻想的神秘世界。

Rinko咩咩1.7万20

吴哥|曾为你留下一束柬影
从寒冬,到初春,到盛夏,再到立秋。

段小湃湃1.1万26

高棉的微笑

M27****51165.1千22

一家三口看世界-暹粒一地5晚6日游
一、 准备工作

老两口的美好生活1.1万15

在柬埔寨,做一次安缦的贵宾——暹粒Amansara
司机为我打开那辆62年奔驰古董车车门,一种强烈的旧时光流淌出来,属于曾经美好生活的记

环球旅行家神威6.1千17

素颜的柬埔寨(四)
12月5号,今天行程是外圈,路程比较远。 清晨,车子从通王城

看天上云卷云舒6.0千11

素颜的柬埔寨(三)
12月4号,今天要早起去小吴哥看日出,前一天回来的时候,和酒店前台说好准备早餐打包。

看天上云卷云舒5.3千12

素颜的柬埔寨(二)
今天走的是小圈。去景区的路上,阿东搬了一件瓶装水放到车上——在柬埔寨一

看天上云卷云舒5.2千12

吴哥之美(七) 高棉的微笑
阇耶跋摩七世统治时期,国势达到鼎盛,人间现世的繁华荣耀,使他想起了逝去的

黄昏独坐1.5千10

吴哥之美(六)吴哥寺
吴哥寺并不在吴哥城中,它位于大城的东南方1700米的地方,有独立的护城河,有四边的城

黄昏独坐3.4千18

暹粒 | 庄严肃穆的佛像和淳朴热情的人们,喧闹和浮华都是你留给我温暖的记忆。
2019年巴黎时间4月15日18:50,巴黎圣母院,一座历时180多年才修建好的恢弘建筑就这样倒塌。那些遗

Vicky灬7.4千23

吴哥之美(二)罗洛斯遗址
罗洛斯遗址包括普利科寺、巴孔庙和罗莱寺,是了解9世纪吴哥王朝早期文化最重要的历史遗迹

黄昏独坐1.7千6

吴哥窟前迎日出、洞里萨湖观晚霞
如同第一天在巴肯山观日落,吴哥窟看日同样是三天游览行程中必不可少的重头戏之一,清

云水游悠7.2千22

高棉历史文化的傲世杰作-吴哥窟
吴哥行第二日,上午走大圈的景点,下午看小吴哥。导游说今天行程较为轻松,可以稍晚一些出发

云水游悠7.0千24

吴哥之美
2020年庚子鼠年选在Angkor度过,一是因为去过吴哥窟的朋友都称赞有加,二是因为

ele****6104.2千11

【异国他乡】东南亚游记之柬埔寨6日
柬埔寨的吴哥窟绝不会从我的记忆中淡去,我曾经漫步在这座被丛林湮灭的城市。也许我当时的目的只是

天山老顽童6.4千11

六月的吴哥 高棉的微笑(2014年6月自由行)
柬埔寨之旅,源于我的一个玩摄影的小伙伴——海量。 去年12月份和老婆去了趟云

SZ驼鸟1.6千0

柬埔寨-吴哥的微笑5
9月28日(上)

百毒不侵的斌斌3.9千8

柬埔寨- 吴哥的微笑4
9月27日

百毒不侵的斌斌3.4千8

柬埔寨-吴哥的微笑3
9月26日

百毒不侵的斌斌6.7千13

变和没变的吴哥窟
这次的吴哥窟游记前面已经啰啰嗦嗦的写了九段了,末了总要归纳总结下。这是我第二次去到吴

拍照的阿步5.3千12

走过吴哥窟的那些寺庙
在柬埔寨吴哥窟的行程就是每天游走在各种寺庙和废墟之中。前面几篇已经把几个比较大型和知

拍照的阿步4.8千9

旅柬十年美食大总结,十二道柬味
来柬埔寨将近十年,身为一个美食爱好者工作者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不曾吃过的一些“美食”!!/stro

吴哥百晓5.3千9

黄黄的洞里萨湖(柬埔寨吴哥窟游记08)
游荡过柬埔寨暹粒的大小吴哥后大家也都会选择来洞里萨湖看看。洞里萨湖的游玩区域离的暹粒

拍照的阿步3.2千3

暹粒日落之旅——坐龙舟喝香槟
因为工作的关系,所以到了暹粒一趟,难得有空闲的时间,当然要把握机会出去逛逛。经过当地的朋友介绍,自己

Charles刘5.5千7

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在这里(柬埔寨吴哥窟游记06)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也是我们俗称的小吴哥。被称作柬埔寨国宝,

拍照的阿步3.2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