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2020花蓮台東這樣玩第三章(台東森林公園 海濱公園 加路蘭 三仙台 金剛大道)
台东

2020花蓮台東這樣玩第三章(台東森林公園 海濱公園 加路蘭 三仙台 金剛大道)

出发时间

9

行程天数

5

人均花费

2.5千

和谁出行

夫妻

20200912花東之旅第三天(台東活水湖+台東森林公園(台東國際女子鐵人三項賽)+台東海濱公園+台東加蘭路+都蘭馬利諾廚房麵包+東河包子+三仙台+長濱鄉金剛大道+豐濱鄉北迴歸線地標+石梯坪+豐濱鄉崖上民宿)

清晨的台東市
清晨的台東市

「2020 Liv Iron Girl 台東國際女子鐵人三項賽」今日( 12 )在台東森林公園盛大舉辦,準時清晨六點鳴槍,在美麗的活水湖畔展開 51.5 公里長距離組賽事。今年是邁向第五個年頭。我們是昨天晚上來到台東市,恰巧就趕上了這一場盛事,因為離我們住的米豆文旅不遠,所以我們就走路過去台東森林公園。在台東森林公園周遭因為鐵人三項比賽有交通管制。

比較可惜的是,亞洲第一場國際鐵人三項賽IRONMAN 70.3 Taiwan明天(13)才要登場,在台東進行113公里半程超級鐵人賽。這才是重頭戲啊,但今天我們就要離開台東市走海岸公路回去花蓮了。

從米豆文旅走到台東森林公園
來到台東森林公園前的馬亨亨大道 有交通管制 這位騎自行車的先生不是選手 只是騎車運動
在路上就看到了今日比賽的指標
馬亨亨大道上有交通管制 還有警察站崗
我們繞著台東森林公園外圍走去活水湖 今日的游泳比賽在活水湖舉行
難得交通管制 大馬路上沒有車子
一路前行到活水湖 路上沒車真好 
走在台東的馬路上 還可以瞭望遠山 真是舒服 景色也好棒 好紓壓
參賽選手也會騎自行車通過這裏
走到了台東森林公園的活水湖
IRON MAN是明天的男子鐵人三項比賽
雖然沒資格參加比賽 但上台過個乾癮也是挺開心的
這就是原住民圖騰的獨木舟
參賽的選手正在活水湖參加游泳競賽的項目
參賽的選手正在活水湖參加游泳競賽的項目
代表台東原民勇士精神的獨木舟
參賽的選手正在活水湖參加游泳競賽的項目
很多群眾聚集在選手上岸的這裏為選手們加油打氣
選手們奮力在活水湖裏游出好成績
選手們上岸時會有攝影人員為她們留下歷史的一刻
鐵人三項第一項比賽是游泳 接下來就是騎車
游泳上岸的選手接下來就是騎上自己的自行車接受第二項的考驗
選手在指定道路上騎車拚出好成績
我們也在路上為選手們加油
IRON MAN 70.3 TAIWAN 明天登場
我們又回去活水湖準備要去逛台東森林公園
Iron Girl Race in Style不知今日誰能奪冠呢?

活水湖位於台東森林公園內,是一個人工湖泊,因此又稱為人工湖。湖泊面積相當遼闊,是台東每年舉辦各項如龍舟競賽、鐵人三項等大型體育活動的場地。

活水湖是提供台東市民休閒活動的重要場所;佇足湖邊,欣賞藍天白雲映照在無波如鏡的湖面上,或者遠眺那層層山巒,可以渡過一個美好的時光。活水湖旁另規劃有親子戲水區,每年夏季會在固定時間開放,提供大小朋友一同下水消暑。散步在活水湖邊,和當地的市民聊天,他說他天天都來活水湖晨泳,因為今天有比賽,所以有管制不能下水 。

台東森林公園的人工湖泊~活水湖
台東森林公園的人工湖泊~活水湖
台東森林公園的人工湖泊~活水湖 今天有女子鐵人三項比賽
活水湖旁的步道
活水湖旁
活水湖旁
活水湖 
活水湖旁
活水湖旁
活水湖旁
活水湖旁
活水湖旁
活水湖旁
活水湖旁
活水湖

台東森林公園被台11線分隔成西北、東南兩區,以花架隧道相連,是蠻有看頭的景觀設施。所謂「隧道」,其實是跨越卑南溪「中華大橋」的涵洞,用花架加以美化之後,賞心悅目得多。

我們從活水湖轉入森林浴步道 ,穿越花架隧道來到台東森林公園。花架隧道名符其實就是花架+隧道,隧道內黑黑的,但走出隧道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喜悅。

台東森林公園的森林浴步道
花架隧道
花架隧道
花架隧道  所謂「隧道」,其實是跨越卑南溪「中華大橋」的涵洞 用花架來加以美化
花架隧道
花架隧道
花架隧道
走出黑黑的隧道後有柳暗花又一春的喜悅
花架隧道
花架隧道 
花架隧道
花架隧道
花架隧道

台東森林公園舊稱「黑森林」,位於卑南溪出海口,由於整片區域為了防風而種植木麻黃,遠看林相一片漆黑而得名。

台東森林公園在台東縣政府的規劃下成為一座適合全家休閒踏青的好去處,有枕木步道、森林景觀、人工湖、休閒設施、自行車道等等, 讓市民可以享受與自然共舞的美好休閒時光。台東市民真的好幸福哦,有這麼一個多元化的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擁有豐富的河口海濱溼地生態、廣大的草地與茂盛的森林,自行車道穿越木麻黃林並串聯琵琶湖、活水湖、鷺鷥湖三處湖泊,這裏很適合親子踏青騎鐵馬,欣賞湖光山色的美景。

台東市因為緊臨志航機地,所以天空上常有戰機從你頭頂飛過,我在台東就遇見了好幾次戰機從我頭頂上空快速飛過,覺得好刺激哦!轟隆隆的巨大聲音,有臨場感。

因為明天是就是國際鐵人三項賽IRONMAN 70.3 Taiwan登場,所以台東森林公園內已經準備好明天登場的裝置,我們有先去臨摩一下,過過乾癮而已。

滿是綠意盎然的台東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
這裏是國際鐵人三項賽的最後衝刺點
國際鐵人三項賽的最後衝刺點
純粹過過乾癮而已
台東森林公園內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 熱氣球已成為台東的一個指標
台東森林公園 熱氣球已成為台東的一個指標
台東森林公園 熱氣球已成為台東的一個指標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這回有拍到比較清楚的戰機照片
台東森林公園內鐵人三項會場
選手最後會從這裏跑進會場

離開台東森林公園後,我們又走回米豆文旅用早餐。一路上我又開始注意到戰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從天空劃過,聲音有點吵,這也是困擾台東市民的一個煩惱。不過為了大我當然是要犧牲小我囉!

戰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從天空劃過
台東市的街道 總覺得路的盡頭就是山邊
台東市的街道
台東街頭 有趣的廣告
寶町藝文中心是日式建築活化的絕佳例子,前身是舊市長官舍建築群的寶町藝文中心,距今已有77年的歷史。
這就是我們住宿的米豆文旅的外觀
從飯店房間的窗戶又可看到正在訓練的戰機在天空穿梭著
這就是我們的房間號
從飯店房間拍的照片
從飯店房間拍的照片
這是我們在米豆文旅享用的早餐 自助餐式 中西合併 菜色還不錯
米豆文旅的餐廳 也有彩繪佈置 讓客人很有食慾
米豆文旅的餐廳 早餐是自助式
米豆文旅的餐廳

離開米豆文旅後,我們要去台東的海濱公園。

往海濱公園前進

早期原為垃圾淹埋場的荒廢區,經過台東市政府的整地規劃後,造就了這處結合國際地標的台東海濱公園, 也設立了藝術裝置讓前來的旅人可以拍照打卡。

台東海濱公園
台東海濱公園
台東海濱公園
台東海濱公園
海濱公園裡的白橋佇立海岸邊,連接左右兩側不同風貌
海濱公園裡的白橋佇立海岸邊
海濱公園裡的白橋佇立海岸邊
台東海濱公園的海天一色
台東海濱公園裡 
台東海濱公園裡 
台東海濱公園裡 
在台東海濱公園可以看到綠島

台東海濱公園不僅可以觀賞到優美的海景,還有最著名的國際地標《向陽樹》,原先座落在海濱公園內的國際地標作品《生命之樹》在2016年因遭受尼伯特風災而毀損,經藝術家游文富先生重新打造《向陽樹》,在2018年重新開放。

這個國際地標《向陽樹》的走道延伸兩端的意義,就像是張開雙臂擁抱大地與人民,具有綿延深長的樹根之意象。屋頂是採用波浪性木編結構,象徵著海浪及山派綿延不斷,屋頂下延伸的樹幹隨著陽光照入的光影,仿佛大自然中擁有生生不息生命力的大樹般。很有深意吧!普通的我們是絕對想不出的,哈哈!

這裡每晚的八點與九點整會結合國際交響樂及原住民風格組曲,各有一場不同主題的光雕音樂演出,不過這次我是無緣見識到,好可惜。但是夏日的台東真是酷暑,真的很難在這裏久待,所以想要待到看到光雕音樂的演出,要傍晚時來才是上策。

從早到晚的海濱公園都展現出屬於它獨有的魅力。

這個國際地標《向陽樹》的走道延伸兩端的意義,就像是張開雙臂擁抱大地與人民,具有綿延深長的樹根之意象
台東海濱公園裏的國際地標《向陽樹》
台東海濱公園裏的國際地標《向陽樹》
台東海濱公園裏的國際地標《向陽樹》
台東海濱公園裏的國際地標《向陽樹》
台東海濱公園裏的國際地標《向陽樹》
台東海濱公園裏的國際地標《向陽樹》
屋頂是採用波浪性木編結構,象徵著海浪及山派綿延不斷,屋頂下延伸的樹幹隨著陽光照入的光影,仿佛大自然中擁有生生不息生命力的大樹般。
夜晚的台東海濱公園地標~向陽樹(來自網路)

 

台東景點有兩大藝術相框拍照地點,一個是位於池上伯朗大道的白色相框,以綠意稻穀為背景;另一處就是位在台東市河濱公園的紅色相框,以無邊際的海岸線為背景,但反方向也可以是以台東地標~向陽樹為背景,都是遊客打卡拍照的好地方。

大相框的地景藝術,將台東的藍天白雲、湛藍的海洋或遠山綠地一同作為背景與我們同框時,彷彿一幅自己專屬的畫作般。

也可以反方向以台東地標~向陽樹為背景 

『不用鋼筋、沒打地基,卻能抵擋颱風與地震。一棟台東濱海拼裝屋,承載了一位老父親的心。』

我想這應該是目前台東最火紅的房子吧。

原本我是不清楚這棟房子的來歷,去到台東海濱公園遊覽時,走在路邊,發現一堆人在此拍照,只是很好奇。後來我無意間在台東的景點介紹頁面,看到一張照片好像就是我在海濱公園旁看到的那棟白色的拚裝屋,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它是如此的火紅,是台版霍爾的移動城堡。

這座傳奇的「海邊小白屋」,是一位退伍榮民李老先生透過撿拾廢材、一磚一瓦建起來的。原本只是一個簡陋的小白屋,但當旁邊的飼料廠土地賣給集團拆除夷為平地後,這棟存在超過50年的老房子宊然就出現在世人的目光中。頓時成為另類的熱門觀光景點。

當初財團在收購飼料廠的土地時,同時也出價500萬元要買老先生的拚裝屋,但被老先生拒絕了。老先生說蓋房子是要留給孩子住的,甚至留了一間為兒子蓋的新娘房。但是他的兒子結婚後卻沒住在這裏,留在高雄打拚。

這棟房子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原來老先生用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找建材、磚石與回收的資源,沒有打地基,也不用鋼筋,竟然蓋出了一棟外觀四層樓、內有六層的白色房子,在颱風、地震頻繁的台東,可以屹立不搖五十多年。這厲害吧!

老先生只是單純的用自己的工法和技術,從1966年起,一邊當兵一邊蓋房子,之後不停地蓋與修補房子,從原本的小木屋變成磚造房子,一層又一層的蓋起來,打造他心目中理想的家。

2016年的尼伯特颱風橫掃台東,小白屋二樓以上亦遭風災破壞,老先生在尚未全部修繕完畢卻已過世。目前小白屋依然孤立在街頭,只是不知道老先生的兒子是否會把它賣給財團?

現在的小白屋外貌 有一些人來此拍照
現在的小白屋外貌
現在的小白屋外貌
台版的霍爾的移動城堡正面(來自網路)這是風災以前的樣貌 

今天我們要走花東海岸公路(海線)回程往花蓮方向移動。花蓮到台東有二種路線,一為山線,是花東縱谷公路,走在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一為海線,是花東海岸公路,沿著太平洋行駛。各有不同的美麗風光,我們去程為了要去富里的六十石山看金針花,所以先走花東縱谷公路。這樣我們的這個旅程同時都可以欣賞到不同路線不同的景色。景點的安排也可多樣化。花蓮到台東這段路線的旅遊景點太多了,如果每個地方都要玩到,我覺得少說也要10天半個月的。

海濱公園旁的太皇殿 
走海線往花蓮方向 一路藍天白雲 
這是台東有名的海靖甕仔雞 是放生雞
走海線往花蓮方向

加路蘭原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機場時的廢棄土堆放區,後由東管處經多次規劃整理後,成為現在的「加路蘭遊憩區」。

加路蘭是東海岸藝術節-裝置藝術重要的展示區。

加路蘭擁有一大片寬廣的草坪、休憩涼亭、解說站以及觀景台,這裡美麗的海岸景觀與獨樹一格的裝置藝術,成為熱門的拍照景點。

加路蘭休憩區鄰近小野柳風景區,因此延續著綺麗的風化、海蝕景觀,奇形礁岩星羅分佈,有豐富的岩石景觀。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導覽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的裝置藝術
加路蘭有豐富的岩石景觀
加路蘭的海邊岩石風光
加路蘭的海邊岩石風光
加路蘭的海邊岩石風光
加路蘭 
加路蘭 
加路蘭 
加路蘭 
加路蘭 
加路蘭擁有一大片寬廣的草坪、休憩涼亭、解說站以及觀景台,裝置藝術
加路蘭 

這座具有爭議性的渡假村己興建14年了,但卻一直無法營運,當地民眾是贊成的,但卻卡在有立場的環保團體。環保人士主張希望能恢復自然海岸,拆美麗灣建物,在地居民代表期待留下美麗灣,成為地方推動環保與海洋教育的基地。但無法達成共識。

這麼美麗的渡假村拆了不是可惜嗎?應該是要想出其他的配套,有效的管理,儘量去避免危害到海洋的生態。辦法是人想的,那些環保團體不要一昧的為了反對而反對吧!

興建14年的美麗灣渡假村 地理位置非常的好 前面有美麗的海灘和岩石
興建14年的美麗灣渡假村 雖無營運 但卻有一些遊客跑進去玩
美麗灣渡假村前面美麗的岩石
美麗灣渡假村前面美麗的岩石
美麗灣渡假村前面美麗的岩石
美麗灣渡假村前面美麗的岩石
美麗灣渡假村前面美麗的岩石

 

來到都蘭一定要知道, 都蘭有三包~~ 都蘭書包、 馬利諾麵包、 東河肉包。

馬利諾廚房的手工麵包很好找,自行開車者走東海岸台11線省道,在145K處的里程標示牌就可以看到。

馬利諾廚房的主人說:「我們在台東美麗的都蘭村,用東海岸這裡快樂.感謝的心﹐製作自然健康.無負擔的手工麵包和義大利醬汁。」你會想吃嗎?告訴你,真的是很好吃。但價格不便宜。

馬利諾廚房也是有故事的:

「大衛馬利諾從小在家中經營的義大利餐館幫忙,是個熱愛東方文化的美籍義大利人,30多年前來台灣追逐夢想後因為喜歡台灣而落地生根,並且累積了許多的工作經驗。1997年,大衛在住家頂樓的美國國慶派對上邂逅了自幼在台北長大的中美混血兒蘿莉。當年蘿莉是個帶著3個孩子的單親媽媽,但兩人以真摯的愛刻服種種困難,決定終生相愛相惜,一起雙老。

用心經營共同樂趣的一家人在台北生活了一年後,小兒子因為感冒引發腎臟病變,三年後仍不見好轉,大衛和蘿莉決心尋找對孩子更健康的生活環境,由於北部氣候潮濕容易使孩子再度發病,因此兩人考慮氣候較乾燥溫暖的東南部。2002年一次尋覓之旅,一家人深深地被台東那高大巍峨的山巒與寬闊無垠的海洋美景吸引後,一致同意落腳於此。

愛上台東都蘭這片土地的大衛與蘿莉很快融入了當地生活,他們熱衷於阿美族的文化與歌舞,也每年都參加豐年祭。2006年兩人在都蘭糖廠製作義式自助餐和當地人分享義式美食,2007-2008年連續兩年受邀參加東部海岸音樂祭,在美食區擺攤,每想到嚐過大衛手藝而無法忘懷的朋有越來越多!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大衛和蘿莉開始製作了崇尚健康自然的手工麵包與醬汁,於是「馬利諾廚房」就此誕生,他們滿懷感恩的心,只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樂!」

沒想到這麼一個簡單的麵包,背後竟然也有這麼感性又有真愛的故事,當我讀完了他們夫妻之間的小故事後,內心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特別的動容,當我咬下麵包的那剎那間,我的心也跟著融化了。

大部分的客人都是著抱著朝聖的心來這裏購買剛出爐的麵包,店內不時的散發出麵包的香味,就算是覺得他很貴,都會覺得不買一定會後悔的心情給他買下去。

當我旅行回到台北後,我把剩餘的麵包拿去氣炸鍋再烤熱一下來吃,我覺得烤過的麵包還是很有口感相當好吃。

來到都蘭 一定要知道 都蘭有三包 都蘭書包 馬利諾麵包 東河肉包
在這個省道 會停下車來的 都是來買馬利諾手工麵包
一對外國夫妻用愛心經營的手工麵包店
都蘭馬利諾手工麵包
已經有客人在排隊了 看起來人不多 但每個客人都耗費一些時間在詢問 然後老闆又要切麵包又要包裝 都會耗上一些時間
都蘭馬利諾手工麵包
這些都是現場可販售的麵包 有些已經被預訂
都蘭馬利諾手工麵包
都蘭馬利諾手工麵包
目前販賣的麵包種類有6種 蛋糕有2種
每個麵包用透明袋裝起來後 會用小麻繩綁上名片 這樣看起來很有質感 這是小麵包組合 一次要買3個小麵包 NT$390
都蘭馬利諾手工麵包

台東超級有名的東河包子,每次都大排長龍,這也是走台東海線必吃的點。

其實台灣有名的包子店一堆,見人見智的覺得好吃或不好吃,但是東河包子我還蠻推薦的,起碼我是覺得它的皮QQ有些嚼勁,蠻合我的口味。

他們有座位,所以排隊買了包子後,可以找個座位坐下來吃,還可順便上個洗手間。這裏就當作是中間的休息站。

進入東河市
東河包子的戶外座位區
東河包子僅此一家 別無分店 因為他們也扯上兄弟各開不同的包子店
這家東河包子店1998開始營業 2005年因省道改線而遷移到此
先去排隊買包子 價錢比台北便宜太多了
東河包子
我想要吃黑糖饅頭

行駛在海岸公路上。

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是東部海岸最熱門的風景區。三仙台最美的跨海八拱橋以波浪造型呈現,宛如一條巨龍伏臥海上,跨越至離岸珊瑚礁小島。

三仙台有特殊的海蝕地形,豐富的地質景觀、壯闊的海蝕與奇岩,最足以襯托三仙台光芒四射的日出,亦是東海岸絕佳觀賞及拍攝日出景點。

我們直接從遊客中心旁的步道穿過美食區來到海邊,這裏真的是無敵海景。整個海岸線無敵壯觀。海景、奇石與雲彩襯著八座拱橋,隨手一拍都是美景。

為何取名三仙台的緣由:這裏原來是一處岬角,經年累月因海水侵蝕而成了一座離岸島,傳言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上此離岸小島,故稱此地為三仙台。

因為時間的關係,也因為有點累了,而且遊客太多,所以我們就只在海邊休息看看海景,拍拍八拱橋,沒有登上八拱橋到三仙曾經登上的那個離島。坐在海邊吹吹海風,聽聽海浪的聲音,也是一種享受。 

三仙台的停車場
可以從八拱橋過到對岸的珊瑚礁小島 傳說三仙中的呂洞賓 李鐵枴 何仙姑曾登上此小島 所以此地稱為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八拱橋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八拱橋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台東三仙台
三仙台的遊客真的很多 光大型遊覽車都這麼多輛

離開三仙台,一直沿著海岸公路前進, 沿途的海景美不勝收。

 

烏石鼻位於台東長濱鄉南方寧埔村一片伸入海中的岬角,因遠看像人的鼻子向外突出而命名
一路行駛在花東的海岸公路,與海同行
這裏是玉長公路的起點  從台東長濱鄉到花蓮玉里鎮 如果要從這裏去富里六十石山看金針花 就要走玉長公路
覺得好像要開進海裏的感覺
一路與大海同行
一路與大海同行 突然想要唱張雨生的那首大海 但卻又覺得有點悲涼 因現在心情是開心的
一路與大海同行
一路與大海同行

這條位在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也有「東海岸的伯朗大道」之稱。

金剛大道位在台11線約85公里處的東13鄉道,是忠勇自行車道的一部分。其中有一段筆直的大道,兩旁沒有電線杆,前方看去是太平洋,後方是花東縱谷的金剛山,左右兩側風景則是田野稻作,真是個十足秘境的拍照好點。

因為座落在金剛山的山腳下,因而被稱為「金剛大道」。  

座落在金剛山山腳下的金剛大道
金剛大道看似直通太平洋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金剛山
金剛山
金剛山下的金剛大道
金剛山下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

離開台東長濱鄉的金剛大道,我們就要進入花蓮縣的豐濱鄉。

北迴歸線是北半球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環繞北半球十六個國家,其中在臺灣就有三座北迴歸線標碑,分別在嘉義水上鄉、花蓮舞鶴台地、豐濱鄉,而這座呈白色燈塔狀的北回歸線標碑位於台11線70.5公里處。遊客們可以到此感覺一腳站在熱帶,另一腳站在亞熱帶的奇妙感受。

這座呈白色燈塔狀的北回歸線標碑位於台11線70.5公里處
花蓮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花蓮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花蓮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花蓮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花蓮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花蓮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花蓮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花蓮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花蓮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途中我們經過一座紅色的拱橋,這是長虹橋。長虹橋建成於1969年,長120公尺,是台灣第一座懸臂式單拱預力混凝土橋。由遠處看,猶如一道長虹跨越山壁綠波而得名。

長虹橋位於台11線海岸公路上,橫跨秀姑巒溪,是東部的主要幹道,地理位置上連接靜浦與港口兩聚落,一般來往花蓮台東的人們開車時都會經過,這裡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

長虹橋的視頻 (下雨中)

長虹橋的空拍圖(來自網路)

石梯坪(阿美族語:Tidaan)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因陸地上的岩石向海伸入,形成大大小小的灣澳,其形如階梯一般,排排長短不一,故稱為「石梯坪」。

石梯坪風景區在海風與海水侵蝕下,造就世界級的海蝕壺穴、海蝕平臺、海蝕溝以及台灣罕見的純白色單面山,奇特地質景觀令人嘖嘖稱奇,有著「世界級戶外地質教室」的美名。

其實最讓我驚艷的莫過於這座雪白的「石梯坪單面山」。

進入石梯坪,在海岸的東南角落上,可以觀察到一個顏色呈現淡白色至白色的山坡。這個山坡在靠近陸地的一側緩緩的向內陸傾斜,然而靠海一側的坡度則是陡峭地插入海中,形成二側傾斜角度不同的山坡,這種地形稱為「單面山」。 

我們在這雪白的單面山玩的實在太開心,我們有爬到17公尺高的單面山的最高處,視野非常的好,太平洋的壯闊浩瀚景象也能盡入眼底。 

石梯坪風景區裡的有好幾家民宿,下回再來石梯坪時可以考慮「緩慢石梯坪民宿」,住在這裏,清晨可以爬上單面山去看日出,晚上可以步於月色中,或是聽濤觀星,那感覺一定很棒。

前往石梯坪路上
石梯坪最有看頭的就是這個雪白的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石梯坪單面山

今晚的住宿地點是花蓮豐濱鄉的『崖上民宿』,一個真正就在海邊的民宿,擁有希臘地中海式的建築,待下一篇再詳細介紹。下回見!

崖上民宿
2020-10-21发布 阅读量9.7千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行程
  • 文章
  • 问答
  • 玩法
33
15
12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2020花蓮台東這樣玩第三章(台東森林公園 海濱公園 加路蘭 三仙台 金剛大道)
20200912花東之旅第三天(台東活水湖+台東森林公園(台東國際女子鐵人三項賽)+台東海濱公園+台東加蘭路+都蘭

玫子果醬9.7千15

2020花蓮台東這樣玩第二章之2(台東池上大坡池、伯朗大道、金城武樹、台東鐵花村)
20200911花東之旅第二天(清晨散步在六十石山山腳下的梯田、低調民宿的早餐時間、六十石山賞金針花、台東池

玫子果醬8.1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