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园,十万雪花银的来龙去脉
出发时间
5月
行程天数
1天
和谁出行
亲子
原以为疫情期间,旅游景点都不会有太多游客,比如我们前两天才去的宜兴,虽然不至于夸张地说“包场”,但整个景区的游客真是乏善可陈,让我们好好地享受了一次清静之旅。没想到古镇同里的名气实在太大,我们施施然刚走到游客中心,就发现门口竖着块牌子,平常刷个卡就可以进入的景区,居然需要限流预约,需要下载苏城码……好吧,苏州人有自个儿的苏城码,所以锡康码、苏康码统统都不认。
于是,我们只能现场操作,申领苏城码。尽管一套流程下来有点小麻烦,可游客们还是情绪十分高涨,填写苏城健康码,预约入镇时间。好在沿途都有志愿者协助,倒也很顺利地进入了古镇。谁知走到退思园,还要再次预约。
退思园可以称得上是古镇的第一景点,既入宝山,也没有过门不入的道路。尽管我们以前其实也来过,但是既然都走到了门口,也没有不入的道理。于是,我们都只能耐心地跟着整套流程走,幸好年纪都不大,手机操作也挺溜,花费不了多少时间。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就只能很认命地进入游客中心人工预约了。这功夫,自然也会多耽搁一会儿。不过,种种的不便,并没有阻止住游客们的热情。
这座同里最著名的园林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是清朝官员任兰生被罢官返回故里后建造的,园名出自《左传》中的“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所以,被罢官回乡的任兰生就在退思园里“补过”了。不知道兰大人是真心觉得自己有过错,还是作出一种自嘲的姿态,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管怎么说,也幸而兰大人被罢官,我们才能在同里看到这座精美的园子。
退思园占地5674平方米,建筑面积2622平方米,可见古代人的住宅有多么奢侈,显然绿化面积很大啊!我们今天住在高层建筑里,想要置身绿地,只能去公园。旁边有座小游园,也成了市民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尽管并不在主街上,不过退思园的大门还是很气派的,两盏古色古香的宫灯也为大门营造出一点古典的味道。本来就是古典建筑,这也是应有之意。
茶厅又名花厅,是接待一般客人用的。厅上挂着“退思园”的匾额,是启功先生的墨宝。中间是一幅竖轴国画,两则悬挂对联。“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很有些哲理的味道。
荫馀堂是退思园的正厅,为接待高贵的客人,操办祭祖典礼和婚丧喜事所用。匾额上的三个字出自著名书法家沈鹏之手。心里不免有几分骄傲,因为这位沈鹏先生,籍贯江阴。中堂也是一幅竖轴,外加两副对联,大气又不乏庄重。
后面是住宅畹芗楼,又名走马楼,两边砖贴门,是主人和家眷起居之所。两幢小楼十分精美,镂空雕花,全木制结构,这也是苏州人喜欢的格局。二楼有回廊连通,所以两幢小楼是可以互通的。
从侧门出去是花园,门口旱船是客人停轿之用,不过正在修缮中,所以我们没有能够登船。江南园林因为水资源丰富,一般都会设一艘不系舟,而这座船却完全在岸上,只是做成了一艘船的形状而已。
走过去有一间“剪南春”,四壁挂满了剪纸,很精致。我拍了一张照,就被告知这里是不允许照相留念的。当然,这些剪纸是售卖的。
坐春望月楼是亲朋好友驻足之所,这里环境宜人,据说常驻春意。听这座楼的名字,估计也是元宵、中秋赏月的佳处。
从一侧的楼梯拾阶而上,可以俯瞰整个花园。其实花园里当然不缺水,建筑临水布设,掩映在高大茂密的绿树丛中,显得十分幽静。视野最好的地方是揽胜阁,凭栏远眺,即使没有微风拂发,可是这里的景色也确实是宜人的。
楼上是公子小姐们的卧房,看着端庄大气的是公子住处,看着色泽秾丽的自然是小姐的闺房。男性和女性,本身有着天然的不同。除非像秋瑾女士这类天然有着侠气的女子,丝毫不让须眉。兰氏小姐显然是标准的大家闺秀,所以闺房也是一般女子喜爱的布置。
退思草堂空间很大,长台上摆设是小屏风,前面是一张桌子,摆放着石头。匾下悬的画是松竹梅岁寒三友图,两侧的对联是篆体,对于习惯于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的人来说,这字实在是太难认了,能认出来的绝对不会比认不得的多。所以,看着这副对联,我们也只能很赧然地承认是文盲。
既然有湖,自然也少不了不系舟,名曰“闹红一舸”,有头无尾,由湖石筑成,半浸入湖中,隐有水声潺潺,可能是不远处的假山传来的。有游客站在船头喂鱼,那锦鲤们就在船头欢快地游动着,仿佛本身就是一幅流动的画。
有亭子建于假山之上,走得累了,在这里歇个脚自然是惬意的。不仅是因为四周有座椅,也是因为这一带风景着实不错。四周浓荫蔽日,阳光透过枝叶,树叶的颜色便少了几分深邃,多了几分妩媚,真是岁月静好。
菰雨生凉的建筑很有意思,在古典园林里不多见。一张贵妃椅后面整面墙都是镜子,一下子把园林都“借”了过来。据说炎夏卧榻于镜前赏景,也生凉意。我粗略研究了一下布局,除了临着水可能会心生那么点儿凉意,实在看不出这样的建筑有生凉的功能。
桂花厅因为庭周遍植丛桂而得名,这里自然是主人家秋天赏桂的地方。古代的士大夫们实在是太有生活情趣了,从冬天的梅花,到春天的兰花,再到秋天的桂花,飘雪时又可以赏蜡梅,难怪他们喜欢吟诗作词,实在是有着太多的生活基础了。
庭院中的红枫栽在院墙一侧,白墙黛瓦开着一个扇形的轩窗,古典的美丽很能抓人的心。而院外大片的绿色,就成了最好的背景。今天虽然太阳还不错,可是天空并不蔚蓝,不免有些美中不足。如果衬着蓝天白云,想来就更美了。
这座园林就规模而言,算不得很大,可布置却处处能见匠心,淡雅清丽得很有古代文人的品味。据说这座园子当初可是任兰生花费了十万两雪花银建成的,这在当时应该算得上是大手笔了吧?也难怪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提出退思园,就很武断地说是用“搜括来的钱财”建造的。
私以为余先生冤枉任大人了,《清史列传·任兰生传》中对任兰生一生的功绩记载得还算是很详细的,山西、河南大饥之年,任兰生介捐廉俸,募岩钱十数万。在授凤颍六泗道时,也做了非常多的实事。治凤、滁间驿路,因此自临淮至江苏江浦袤二百余里均成坦途,可谓民生工程。创开船塘,建诸双眸宾馆,设因利局,贫家得贷钱于官以治生计。设育婴堂、牛痘局,戒烟局,课桑局,开衣食之源。添置义塾,旱蝗时筹救荒之策,创丰备仓,滨淮十四州县大水,工赈并举,竟无流亡者。仅就摘抄出来的事迹,就足以让人明白任兰生为官一任,真可以称得上是造福一方百姓。
当然,他后来被罢官了,不过当时皇帝派了两位大臣到安徽查办后的结论,是“所劾皆不实。”也就是说,所谓的“营私肥己”的罪状查无实据。可以说,任兰生是个干实事有责任感的好官,在腐败成风的晚清官场中,简直就像是一股清流。所以他的被罢官,可能是官场倾轧的结果,而并不是说他真有什么重大的过错。
任氏家族四代居住同里,他的国祖和祖父都是国子监生,父亲也是乡绅,家里应该祖产颇丰。事实上,任兰生落职回乡后,还把祖产和自置的粮田一千余亩捐作义田,用来完成父亲任酉生未竟的善举。想来,建造退思园的银子,任兰生还不至于需要“贪污”公款吧?
退思园建成后,任兰生也没有居住很长的时间。“河决郑州,安徽被水”的严峻形势下,他奉檄到皖北办理赈济灾民事务,却不慎从马上摔下来,病逝于颍州任上,终年51岁。即使在病榻上,任大人还“以手画灾状,无一语及家事”。这样一位良吏,我不信他会“贪墨”银子建造园林。虽然这座园林极尽精美,因此蜚声海内外。
富土遗芳岁月陈,流年偷换染烟尘。
三桥聚影幽香阵,耕乐传家碧柳新。
——七绝
推荐阅读
M13****6964.8千11
E22****8798.8千20
M13****6965.5千11
M13****6964.8千11
M13****6966.0千12
M13****6964.6千11
chwy_hz5.5千14
E22****8792.5千12
紫依慢游6.8千14
官姥爷爱旅行6.7千11
旅时帧7960
往往11245.0千11
E22****8792.3千12
一一大苹果1950
彪标6.7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