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豪奢, 绿杨宜作两家春 -意大利米兰之一鳞只爪
出发时间
5月
行程天数
16天
和谁出行
和朋友
亚平宁半岛(Penisola Appenninica)上的米兰大教堂(Duomo di Milano)之于米兰(Milano), 犹如星辰日月(Beyond the Sundial)之于大地(Earth), 不可或缺, 且相得益彰。
米兰城池雄踞意大利北部(Italia del Nord), 北倚高山-阿尔卑斯山(Alps), 南傍大河-波河(Po River), 简傲绝俗, 顾盼生辉。其傲睨自若, 凭仗历史(History)渊源与宗教(Religion)地位; 其踌躇满志,倚靠经济(Economics)权重及时尚(Fashion)先锋。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五月(May)末旬, 正值新夏(Early Summer)渐浓, 然暮春(Late Spring)罄竭痴缠, 未肯高举远去, 依旧“回旋进退, 莫不中节, ” 故新夏之米兰, 有着暮春之气候(Climate) -温热而非炎烈。
响晴薄日下的米兰大教堂奇伟磅礴, 又风尘物表, 于其都市(Metropolis)中心的大教堂广场(Piazza del Duomo)拱手垂裳。其外观惊世骇俗, 喷薄欲出, 仿佛升腾凌飞, 直抵苍穹(Firmament)。拿破仑(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曾于兹加冕意大利国王, 或许亦看中的就是大教堂腾飞升华之沛然气势。
大教堂恢弘瑰丽, 圣洁莹光, 英伦(England)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 1885-1930)喻之为“刺猬(Hedgehog)”,因为大教堂繁复的塔尖(Spire), 林林总总, 济济然, 直刺天穹; 美国(America)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誉之为“大理石的诗(Poetry of Marble)”, 由于大教堂粹白的云石(Marble)垒砌, 清莹秀彻, 井井然, 堪成丘阜(Hill)。
这座营建于十四世纪后叶至廿十世纪中叶之间的大教堂, 近六百年来始终薪火相传, 孜孜不怠。论宗教地位, 其位居今世西方(the West)大教堂之榜眼(the 2nd Place); 就建筑风格, 其又独占当世哥特式(Gothic)建筑规模之鳌头(the 1st Place)。
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米兰大教堂外观百多个塔尖与数千幅浮雕(Relief)。塔尖锐锋而密集, 形似塔林, 声势赫奕, 仿佛不懈于争先恐后, 锐意向上; 浮雕精细而栩栩, 再现传说, 寓意隽永, 恰似娓娓于密咏恬吟。
同时, 有“白色火焰”之称的米兰大教堂内部亦令人凝瞩不转, 尤其是由门厅(Foyer)延至祭坛(Altar)的长方形中厅(Longnave),铺以彩砖, 以及中厅梁柱之间,或饰以彩窗(Stained Glass Window),或置以壁画(Mural)。前者灿艳如故, 一如数百年前之初见; 后者瑰丽依旧, 无惧五世纪时光之侵蚀。彩窗和壁画上的故事皆源于《圣经(Bible)》, 向芸芸信徒, 娓娓道来故事的来龙去脉。
中厅高敞轩豁, 又昏黯渗淡, 而户外日光肆意倾泻, 令花窗分外明净鲜亮。窗面满盈以宗教故事,人物奕奕欲生, 又沐以圣洁的光晕, 折射出宗教(Religion)的静美与祥和。
大教堂屋顶尤令人神往。除尽揽米兰之旷朗无尘, 远眺阿尔卑斯山之绵延起伏, 更可贴近观赏百卅五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Sikhara)及其顶上塑像(Statue), 同时, 现场能感应“塔林”所流露的超脱尘世、腾凌升华之气场。
大教堂的世俗性, 体现在于其卧榻之旁, 亦容商市(Commerce)与时尚(Fashion)酣睡, 且初心依旧, 慎终如始。 意大利最大的百货商场(Department Store)-文艺复兴百货(La Rinascente)毗邻其东北翼; 其西北侧咫尺跻身世界最老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之列的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 而著名的奢华“时尚四边形”(QuadrilaterodellaModa)及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亦是一箭之遥。
文艺复兴百货在米兰, 其商业地位与世俗影响, 等同于哈罗德百货(Harrods)在伦敦(London)。其发轫于十九世纪中叶, 经营日臻完美, 蒸蒸日上, 廿四年后, 新总部(HQ)定址于米兰大教堂广场(Piazza del Duomo), 与米兰大教堂为邻。翌年, 本土颓废派(Decadent)诗人加布里埃尔·邓南遮(Gabriele d'Annunzio, 1863-1938)命名百货公司为“文艺复兴”, 意寓“浴火重生”。
而今这座七层的旗舰店(Flagship Store)涵盖了几近所有一线国际奢侈品牌(Luxury Brand), 且购物体验系逐层而购, 具有“步步高”之立体美意,而顶层的咖啡厅拥有观景露台(Viewing Terrace), 尽揽大教堂之唯美剪影。
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远在咫尺, 其发轫之年代亦同符合契文艺复兴百货, 迄今更是“百般红紫斗芳菲。”四层拱廊有二, 交叉为十字(Cross),西东之于南北, 廊长几近为半。其顶构以钢架, 覆以拱形(Arched)玻璃,又饰以象征美洲(America)、亚洲(Asia)、非洲(Africa)、欧洲(Europe)四大陆之湿壁画(Fresco);其地面铺以华灿大理石, 宛若皇宫(Royal Palace)内院, 雍容而俊雅, “花弄影, 月流辉, 水晶宫殿五云飞。”
拱廊命名以埃马努埃莱二世, 以纪念意大利统一后首位国王(King)。其出入口(Exit/Entrance)分设四处, 其中南接米兰大教堂广场及米兰大教堂, 北通斯卡拉广场及斯卡拉歌剧院。拱廊充斥以各类商店(Shop)及食肆(Restaurant),一应俱有, 众多而迥异,且丰俭由人, 然“风月同天”。
拱廊最惊艳之处, 系在其圆顶(Dome)之下, 大理石地面上的公牛马赛克图案(Bull Mosaic Pattern)。图案上牛鞭(Penis)处塌陷地面, 已成凹洞, 故而公牛睾丸(Testicle)名存而实亡。据传, 踩牛睾丸,转圈为三, 可逢凶化吉,由此引来游人顺便踩踏, 以期鸿运当头。经年累月, 长此以往,终成而今公牛之不堪-公牛不公矣!。
午后的阳光倾洒在大教堂广场上, 恣意妄为; 鸽子(Dove)两两三三, 踱来踱去, 不怯于过往之人, 又理直气壮, 恭候嗟来之食。广场熙来攘往, 语笑喧阗, 辅以警察(Police), 间以混混(Punk), 杂以翦绺(Pickpocket)。埃马努埃莱二世戎装纪念雕像(Statue)祲威盛容, 发扬蹈厉, 令人不免想像其曾经的文治武功(Political & Military Achievements)。
米兰城中的“时尚四边形”遐迩著闻, 而之往其中的蒙特拿破仑街(Via Montenapoleone),搭乘有轨电车(Tram)比安步当车, 更为因应得宜, 让人心奋莫名。
电车晃悠于米兰市中心的八街九陌,沿路车移景异, 而享誉世界的斯卡拉歌剧院, 明媚于午后光影的流转中,也在电车不疾不徐的摇漾中渐行渐远。 这座外观简约的三层黄色(Yellow)建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波澜不惊地雀跃着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的建筑元素(Element), 始终承载了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歌剧(Opera)的荣耀(Glory)与梦想(Dream)。
电车驶入曼佐尼街(Via Manzoni),停站于低调而奢华的阿玛尼酒店(Armani Hotel Milano)斜对面,而蒙特拿破仑街尽在百多米之外, 咫尺之遥,。
曼佐尼街亦是熙熙攘攘的时尚之街,两边衡宇亦新亦古, 也非高堂广厦,有轨电车悠然往来其间, 无拘无碍, 堪比伦敦皮卡迪利广场(Piccadilly Circus),何其相似乃尔, 然本同而末异。其有一段街路, 高级品牌零售店(Retailer)比屋连甍, 构成“时尚四边形”之西北疆界(Northwest Border),“与有荣焉,幸甚至哉。”
蒙特拿破仑街乃誉满天下的奢侈品大道, 与曼佐尼街相交于东南, 敛锷韬光, 恬淡间氤氲着华贵与傲雅, 却令人能“于无声处听惊雷,”感应低调中的奢华, 蹈晦间的骄狷。
街之两边的第舍半低不高,古逸沉雄,“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朴秀古雅的外表,难掩时韵萌动的内心,由里而外, 润物无声, 风化于成,而满街盈贯以时尚秾芳,又旁逸斜出其与生俱来的奢竞风华。
于蒙特拿破仑街上,彳彳亍亍,或倾心以驻足,意领神会,“吟赏烟霞”; 或恬然而过窗, 不以为意, 把臂徐去。 游趾其间, 不失为一种对时尚的分享和领悟, 一声向奢华的惊羡与致意,故即使“阮囊羞涩,“ 只要量入为出, 无至于“行止两难,”因为橱窗浏览(Window Shopping)本身就是一种自知之明的视觉(Visual)巡礼, 不愧不怍, 心安理得。
2020.08.27.
推荐阅读
我不是李亚鹏8660
太谷榴莲1.1千0
天边---9.0千7
M27****51164.9千12
320****3986490
丢丢是我8.9千1
优仔幼崽1.1万17
E50****5161.1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