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三》——边境小镇临江屯
满洲里、陈巴尔虎旗等4地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三》——边境小镇临江屯

出发时间

7

行程天数

23

人均花费

5.0千

和谁出行

亲子

        本篇游记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的第三篇,整个游记以时间为轴,共分为神奇的阿尔山、异域风情满州里,边境小镇临江屯、中国冷极根河源、草原天堂陈巴尔虎旗、找北之旅北极村、美丽故土“海兰泡”和漫漫归途路八篇。八篇游记既有联系,又独立成章。

        上一篇介绍的是我们一家人从阿尔山出发,经新巴尔虎左旗、右旗到达满州里,并游览了国门景区和套娃广场。

 

        本篇,我们将从满州里出发,途经陈巴尔虎旗黑山头额尔古纳室韦 ,到达临江。全程400多公里,没有高速,这一段是呼伦贝尔草原的精华段,只是出来前的功课做得不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导航图

        从导航中得知满州里到临江有两条线路可走,一是走边防公路,也就是沿国境线走,再有就是全程走省道,里程可能远但路好走,时间也短一些。还是边防公路更有吸引力,走黑山头好了。

        今天没有贪睡,早早起来,收拾好行囊,先下到一楼吃了早饭,然后从冰箱中取出冰好的饮料、西瓜和冰袋分别装入车载冰箱和保温箱中。一切收拾停当,出发!

        回头再看一看我们住的民宿。

满州里

        满街的套娃仿佛在向我们告别,再见了,满州里!

满州里

        出了满州里首先走上了X904县道,也就是著名的边防公路,我们要先到达黑山头镇,据说这一路风景绝佳,那就让我们慢慢欣赏吧。

新巴尔虎左旗

        X904县道是一条沿着国境线蜿蜒而行的县级公路,据网上说路况不是很好,不过从我们走过的情况看,还是非常好的,明显的是新修过的,估计不会超过半年,有的地方,标志线都还没有画出来。

新巴尔虎左旗

        路边有的地方插的路标上标的是G331国道,后来从网上了解得知,G331是中国北方沿整个国境线由辽宁丹东到新疆阿勒泰的一条公路,它将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串连起来,是一条非常好的自驾公路。

新巴尔虎左旗

        沿X904县道离开满州里,首先进入的是新巴尔虎左旗。再行40公里左右就进入陈巴尔虎旗(简称陈旗)了。

        陈是汉语,旧的意思,为的是区别两批到达当地驻牧的巴尔虎人,先到的为陈巴尔虎,后到的为新巴尔虎,详细请看我的上一篇游记中目录3关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介绍。

陈巴尔虎旗

        这里是整个呼伦贝尔草原的中心,这里河流纵横,水草丰美,茫茫大地上,草原如同一块绿色的地毯,无边无际,X904县道如同拉锁一样拉开,露出了下面黑色肥沃的土壤。

陈巴尔虎旗

        远处群山下就奔淌着中蒙的界河——额尔古纳河。不知道河对岸的俄罗斯人站在山冈上眺望我们这边的草原时会不会羡慕我们这边水草的丰美与草原的广阔呢。

陈巴尔虎旗

        牛羊在天地间无忧无虑地生活,时而抬起头来看看来往的车辆和天上的流云,时而低下头看看脚下的嫩草,时而自在地低头吃草,时而雕塑般地抬头凝思。

陈巴尔虎旗

        即使是横穿马路时,也如闲庭信步,仿佛脚下便是斑马线,司机们会礼让“行牛”一样。

陈巴尔虎旗

        最让人钦佩的就是这些骑行的人了,我在北极村时就遇到了一名从云南骑行来的,在去漠河的路上还遇到了从湖南骑行来的,并且车上还带了一个女儿,他们不远万里,在茫茫大地中穿行,与清风作伴,与太阳争速,与牛羊共舞,与山川相融,既是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对意志的磨练,有机会我也想加入到他们中去,在草原的天梯中攀登人生的天梯。

陈巴尔虎旗

       “泡子水欲干,片片如盐田,健马逐绿草,浅水映蓝天。”

三河马

      “不见牧人旗,唯闻马嘶急,身披如锦缎,草浅恰没蹄。”

陈巴尔虎旗

        天空的蓝仿佛流了下来,染了远山,染了长河,唯有草原用更深的绿色,浸染了更广阔的大地。

陈巴尔虎旗

        绿与黄的界限总是不那么明显,林与草也可以共存,唯有天际的蓝被额尔古纳河无情地拦在山前,无法抵达这边的林海草原。

陈巴尔虎旗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是牧业四旗——新右旗、新左旗、陈旗、鄂温克旗和海拉尔区、满州里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总称,素有“牧草王国”之称。除东部地区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

陈巴尔虎旗

        呼伦贝尔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著名的温带半湿润典型草原,而羊草草原是呼伦贝尔地区分布最广的草原类型。

陈巴尔虎旗

        “大路通天直,绿地碧草织,羊群不解我,登天入云池。”

陈巴尔虎旗

        前看无穷路,后看路无穷。

额尔古纳河

        眼前这弯弯曲曲的碧水,就是额尔古纳河吧。

        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的界河,也是蒙古等众多少数民族的母亲河。

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是海拉尔河,源出大兴安岭西侧,西流至阿该巴图山脚,与达兰鄂罗木河汇合,折而向北始称额尔古纳河。由于转折处形成165度角,如人的手腕,就像一个少女捧呈递献东西之状,因此,额尔古纳在现代蒙古语中又有“捧呈递献”之意。

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在恩和哈达河附近与流经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汇合后始称黑龙江。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正源,史称“望建河”,是通古斯语(鄂温克语)honkirnaur的音译,意思为鄂温克江。

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在《旧唐书》中称之为望建河,在《蒙古秘史》中称之为额尔古涅河,在《元史》中称之为也里古纳河,在《明史》中称之为阿鲁那么连,自清代才开始称之为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从远古走来,同中国其它的地方一样,她的每一次名称的变迁,都隐藏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厮杀与皑皑白骨,这条从旧唐书中流出的河流,在残酷的历史长河中磨练成刀,终于在1689年从《尼布楚条约》那片布帛中抽身而出,一刀斩在大清国的背脊上,将额尔古纳河以西,贝加尔湖以东的大片土地“割肉食鹰”。

额尔古纳河

        当我们现在看着河对面的那些俄罗斯人悠闲地钓鱼,嬉戏,可能就连当地的蒙古人都已经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曾经

在那里

繁衍生息。也许只有蓝天白云还和当年一样,记载着那段渐渐远去的历史,而随处散落的牛羊所带来的那份安祥与宁静,早已遮掩了岁月深处的惊心动魄与悲欢离合。

额尔古纳河

        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的残酷而停下,就如额尔古纳的河水一样,千百年来仍然静静地奔流不息,默默地滋润着两岸的生命,成为鞑靼、鲜卑、蒙古、

女真等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

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流域拥有茂密的森林,肥沃的良田和优良的牧场,由此也成为古往今来令人向往的福地。

额尔古纳河

        历史总是沉甸甸的,尤其是我们这个在近现代饱受苦难的国家,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好好欣赏眼前的美景,享受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这份安静与祥和吧。

额尔古纳河

        草原上有数不清的蝗虫,有的还会发出连续的“嗒嗒... ..."的声音,从很远就能听到。当你从草原上走过,每踏出一步,都会惊起一片飞虫,你很容易就可以抓到它们。它们会用它粗壮的后腿使劲地蹬你,也会吐出一口黄水来恶心你,但在人类的手里,它们还是太弱小了,一个小小的动作就会让它骨断筋折。

额尔古纳河

        天上的云层很低,阳光下,在草原上投下大片的阴影,仿佛在用草原当镜子,顾影自怜。

额尔古纳河

        这是一片未曾打开的草地,我们是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当主人来哄我们这些人离开的时候,还有人与之发生了口角,直至动手。回首这片被多人践踏过的草地,也许牧人的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现在的呼伦贝尔已经出现了少量沙化的土地,据说这些沙化的土地,不是因为过度地放牧,也不是因为气候的干旱,而是因为俄罗斯那边过度地砍伐樟子松造成的。西伯利亚的樟子松树林,是蒙古和我国东北地区天然的防风带,由于人为地无节制地砍伐,大片树林被毁,西伯利亚的寒流和大风顺势南下,久了就形成了风化的小片沙漠地带。

陈巴尔虎旗

        牛儿还是很自觉地让出了公路,一边吃着草,一边回视着来往的游人。

陈巴尔虎旗

        在陈巴尔虎旗,这是比较陡的山坡了,站在坡顶上,大草原一望无际,额尔古纳河一直在X904县道边上时隐时现,这些白色的围栏,围住的不知是边境缓冲区,还是牧民们区分各自牧场的标记。

陈巴尔虎旗

        大草原斜斜地插在山坡之下,将山坡微微抬起,给我们一个远眺的平台,仿佛在向我们炫耀自己的广阔。

陈巴尔虎旗

        遇到这样的地方,儿子是一定要下到坡谷去一探究竟的。

陈巴尔虎旗

        过了这里,将要进入大兴安岭的余脉了,山会越来越多,树林也会越来越多。

陈巴尔虎旗

        山坡将整个地平线都抬高了一个等级,成为了草原进入山区的第一级台阶。

陈巴尔虎旗

        在山坡下向上望去,人都变得渺小了许多,仿佛马上就要爬上了天边的云朵。        

三河牛

        再行不远,又是一座山坡,这里卧满了一地的牛群,地上积满了一层厚厚的牛粪,虽然也是草,但在牛的肚子里转了一圈再出来,粘在脚上还是有点让人恶心。

三河牛

        相比羊群,牛的胆子还是略大了一点,但你要走得过近,它们也会起身离开。

陈巴尔虎旗

        望羊兴叹,靠不上前啊。

陈巴尔虎旗

        本来想走近一点的,却越来越远了。

陈巴尔虎旗

        羊群东一堆,西一片,和游人们打着游击。

陈巴尔虎旗

        额尔古纳河水系,支流众多,水草丰美,蓝天碧草中,天上羊朵朵,水中云成群。

陈巴尔虎旗

        当路边的山渐多,应该是快要到黑山头了,这里已经进入到蒙古人祖先的驻牧地区了。

陈巴尔虎旗

        路边一排排的蒙古包告诉我们这里是蒙古人的家。

X904县道

        四周山坡上的绿色仿佛都流入了山谷之中,沉淀下来,形成了绿色的海。

X904县道

        904县道迂回曲折,柳暗花明,虽然不宽,但好像总也走不到头。

X904县道

        吓得我赶紧把无人机藏得更深一点,生怕被人发现。

X904县道

        看着金戈铁马的塑像,仿佛又回到了成吉思汗弯弓射雕的年代,郭靖安达是不是住在这里呢?

X904县道

        黑山头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来到了黑山头也就说明我们离开了陈巴尔虎旗,进入额尔古纳市了。

        黑山头蒙古语称“哈拉陶拉盖”。因镇址东北2公里处的黑山群而得名。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后,清政府在额尔古纳河设置卡伦(哨所),其中三卡、四卡、五卡、六卡、均在黑山头境内。

黑山头镇

        黑山头镇是额尔古纳市下辖的一个镇,在额尔古纳市的最南端,与陈巴尔虎旗相接。

黑山头镇

        到达黑山头镇后,在导航中发现向陈巴尔虎旗方向12公里处有一个中俄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走,瞧瞧去。

黑山头镇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刚出黑山头镇,在碧蓝的天空缝隙中,乌云竟生生地挤出一段空隙,下起雨来,虽不算大,却也下得有声有色,按说这种太阳雨是最容易出现彩虹的,可惜没有看到。

黑山头口岸

        对于已经习惯了远行的我们,12公里转眼即到,只是这里真的没有什么游人,也没有什么过境人员,仿佛一家企业的大门一样。

黑山头口岸

        这里的门票有点坑,进门需要30元/人,但这个门票只能让你开车进去,看不到国门,看不到界碑,坐不了船,只能到一个写着中俄界河景区的大石头前,也就相当于一个停车费,是不是有点坑?

黑山头口岸

        要想到达国门和界碑,需要坐船,船票就是那个中俄界河游一票通,120元/人,没有儿童票。

        这里是先乘船从一条内河道上启程,前往边境国门地区,到达后下船游览,最后再一同乘船返回,全程大约需要1个小时左右。

黑山头口岸

        这便是乘船的码头了,桥应该是直接通到国门下的,下面的楼梯是关闭的,不能上去一看。

黑山头口岸

        这条河并不是额尔古纳河的主河道,这条内河包围着的是一个湿地。

黑山头口岸

        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里的蚊虫,比任何一个地方的都要多,多到往你的衣服里面钻,甚至于你的鼻孔、嘴里,我真的喷了半瓶花露水,他们工作人员工作的地方都要用沙网隔开。所以在等船的时候还是和工作人员在一起吧。

黑山头口岸

        这是界河渔家吗?

黑山头口岸

        这便是我们乘坐的游船,船启动时不可以上到上层甲板,启动以后就随便了,但要穿上救生衣。船上要凑够七八个人才会开。

黑山头口岸

        船已离港,我们又一次靠近俄罗斯了。

黑山头口岸

        远远地已经能看清国门了。感觉和满州里的国门有点像。

黑山头口岸

        船儿推开波浪,全力前行。船尾甩起的浪花扑打着岸边,把平静的水面掀起阵阵的涟漪。

黑山头口岸

        很快就到了国门的码头,可船并没有停,而是继续向前驶去。

黑山头口岸

        船行方向,水面一平如镜,空中流云凝固,两岸草木不摇,一切仿佛都静止不动,定格在了那一刻。

黑山头口岸

        眼前的这一条水道,应该就是额尔古纳河了,前方的那一座桥,便是中俄之间来往的公路。

黑山头口岸

        河对岸的俄罗斯村庄清晰可见。可惜没有看到有俄罗斯人在打渔,劳作。

黑山头口岸

        我们的船没有再沿着额尔古纳河前行,而是调头回到内河,向国门驶去。

黑山头口岸

        再次回到刚才路过的国门码头,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水面都变得更加平整。

黑山头口岸

        这一次终于不再擦肩而过,全船游客弃舟登岸,一条曲折的木质栈道将我们接到国门和界碑的跟前。

黑山头口岸

        “四方台,台四方,中俄界碑立中央;友谊传,传友谊,两国邦交永和睦。”

黑山头口岸

        “千里边疆一门隔,曲折回转望建河。两国通商永结好,风调雨顺润大泽。”

黑山头口岸

        母子同台,门碑同框。景区内人非常少,也是,总共150元一个人,真的不值啊。

黑山头口岸

          黑山头口岸与俄罗斯赤塔州普里阿尔贡斯克区所属的旧粗鲁海图相对应。“赤塔”,有没有让你想起来点什么?原来离我们国家这么近,传说中的赤塔僵尸不过溜达过来吧。

黑山头口岸

        离开黑山头口岸时,太阳还很高,不管怎么说,终于在额尔古纳河游了一下,下面我们要去今天的宿地临江了,看看导航是怎么走吧。

导航图

        当时想都没想就按导航的建议走了,所以我们可能错过了又一断精彩的路段。

        导航提供的两个方案,默认的是到黑山头镇后走301省道,经额尔古纳市,然后转201省道,这条路虽远,但路况好,限速也较高一些。另一个方案是继续走X904县道,这条道近很多,但用时却多了很多,说明限速低,路况差。

        其实来前做功课时,听到的什么四卡、五卡、六卡到九卡,都在这条路上,而且由上图可知,这条路和额尔古纳河一直相伴而行,并且比陈巴尔虎旗段相距更近,应该风景会更好,

        别遗憾了,还是继续跟随我们的脚步走吧。

         额尔古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县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市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蒙古语为“捧呈、敬献”之意,素有“呼伦贝尔缩影”的美誉,是呼伦贝尔的城市名片。

        这里有黑山头、室韦两个国家一类口岸;这里有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和自治区唯一的回族乡—三河回族乡;这里有矿藏丰富的得尔布尔成矿带;这里河道密集,水草丰美;这里有茂密的白桦林与松树林;这里有著名的西山湿地,有著名的莫尔道嘎;这里有蒙古人的根,也有新形成的族群——华俄后裔。

黑山头

        离开黑山头口岸,向额尔古纳市进发。

黑山头

       “极目苍山远,低首草木长。云封雾漫道,花伴桦林旁。”

黑山头

        在进入黑山头镇以前,有一条岔路是X904,走四卡、五卡至九卡,可到室韦,如果沿当前道路继续,就是S301省道 。可经额尔古纳市、三河、恩和到室韦。导航让我们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

黑山头镇

        再次回到黑山头镇,继续前行。

S301省道 

        在路上会看到很多路牌上写着“拉布大林”,这个拉布大林其实就是额尔古纳。额尔古纳是广义上的称呼,包括了额尔古纳河从黑山头开始,到黑龙江为止,右侧的广大区域。拉布大林是狭义上的称呼,专指额尔古纳市,或者是拉布大林街区。

S301省道 

        “拉布大林”系鄂温克语,意为“尖山下的平原”。拉布大林街道办事处就是额尔古纳市政府所在地。从黑山头到室韦这一段路上串连着一连串如今已耳熟能详的名字:黑山头、额尔古纳、三河、恩和、室韦。

S301省道 

        提到三河,就不得不提一下三河牛、三河马。它们是呼伦贝尔市的特产,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因产于额尔古纳市三河地区而得名,三河分别是根河、得耳布尔河、哈乌尔河

        三河马、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种马和牛,它们都和俄罗斯有关,清末,当俄罗斯人取得了中东铁路修筑权后(详见我的上一篇游记,异域风情满州里),大量的俄罗斯牛,马被带到中国,后和当地的牛马杂交而得。伪满时期,日本人又对其进行了品种杂交,基因稳定,才形成现在的三河马和三河牛。

S301省道上空,云层在堆积

        三河马,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因其抗病力强,力量大,耐力好所以广受好评,又因其通人性,速度快而成为中国唯一一种可以与国外名马一争短长的比赛用马,并取得过不俗战绩。曾几何时三河马还是骑兵部队常用的战马品种之一。

又见油菜花海

          但因为养马与养牛养羊收益差别太大,越来越多的牧人不再养马,现在的三河马已经越来越少了。

遇雨

        三河牛肉质细致紧凑,属于乳肉兼用型,毛色以红白花或黄白花为主。三河牛的肉脂肪少,肉质细,大理石纹明显,色泽鲜红,鲜嫩可口,尤为突出的是有较高的赖氨酸,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其鲜奶质量好、色香、味佳,是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的营养品,其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较高。        

雨后的油菜花

        草原上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刚还雷声滚滚,雨落如豆,不一会儿就白云朵朵,长空如碧了。被雨水滋润过后的油菜花显得更加娇嫩,花瓣黄得更加柔和。一路上已经看了不少的油菜花海了,雨中的还是第一次。

雨后

        太阳拼命地扒开云层,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光芒洒下大地。山坡、草原还没缓过神来,依然黑着脸,等着阳光把自己照亮。

S201省道

        在雨中和额尔古纳市擦肩而过,当时甚至不知道这就是额尔古纳,也没想到几天后,我们会重来这里,并住在这里,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额尔古纳市的一个边缘,额尔古纳的热情与美丽正等着我们的再次光顾。

S201省道

        又一个擦肩而过的地方,当时也没想到这个就是我们出发前,就已经圈定好的必来景点之一,只道是大兴安岭里有的是白桦林,也就有的是白桦林景区,就像驯鹿部落一样,到处都是。

S201省道

        阳光终于透过厚厚的云层,怒洒下来,那些仍然被云层遮住的,也紧紧地抓着云层的边缘,为其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轮廓,越往前走,云层越被阳光撕得粉碎,碎片化的云朵逐渐消失在蓝色的背景下。

白桦林

        不知不觉中,路边的草原被白桦林取代,缓缓的山坡也变成了高高的山岭。树林像扫帚一样把蓝天上的乌云扫得干干净净,绿草仿佛爬上了树冠,向天空伸出渴望的手臂。

白桦林

        草原仿佛又被抬高了一级,这一回下面支撑它们的不再是山坡,而是密密的树林。山峦起伏中,覆盖它们的也不再是草原,而是树林。

漂亮的柳兰

        树林边,道路旁,白色的树干前,绿茵的地表上,开满了这种粉红色的花。当时还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觉得它真的很美,在我们看惯了一片片的绿,一片片的蓝和一片片的黄后,带给了我们第四种色彩,也是一片片的。

柳兰花丛

        白桦林前,一片粉色的花儿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好象是怕有谁会被丢掉似的,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簇拥在一起。一阵轻风吹过,仿佛一群娇艳欲滴的美少女,在婉转吟唱,翩翩起舞。

柳兰花

        回到天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护城河的边上,也发现了这样的花,一时间惊喜万千,赶紧用手机的识物功能找找它的庐山真面目,遗憾的是找到的都有点似是而非,于是在朋友圈中发出求助信息,让万能的网络给我答案。很快,柳兰的名字,终于为它正了名。我相信识得它的人一定是爱花也养花的人。

柳兰花

        没错,就是柳兰,因其叶似柳,而花如兰,故名曰“柳兰”。据说这种花目前在世界上只有两处,一处在英国,另一处就是在锡林郭勒盟的灰腾锡勒草原上的柳兰沟,可我在大兴安岭的林区到处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不管你看不看得到,注不注意得到,它就在那里,静静地开着,把山岭,森林扮得更加妖娆。

柳兰花丛

        听说英国《杂草的故事》中有专门讲柳兰的章节,它被叫做火烧草,意思是在火烧过的土地上易于生长的草类。柳兰的叶子和种子与柳树相似,而且种子很轻类似柳絮和蒲公英,成熟之后容易被风带到广阔的远方,往往会在野火之后裸露地面上生根,因此被称为火烧草。

穿行于森林中的S201省道

        传说,在柳兰花的下面,有一个远古的古墓,兰花是吸纳了古墓里的灵气,才得以存活。如果没有了古墓的灵气,再好的条件也不行。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从地中海至北极圈,甚至整个欧亚大陆也区,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就像统一整个蒙古大陆的草原英雄成吉思汗一样。因此这种花的花语是——野心。

S201省道 

        室韦前的最后一站叫恩和。在古文献中,恩和这里被称作“鞑靼”,居住着蒙古人的先祖,这里也是成吉思汗起家的地方。大清设立的七卡,八卡及九卡都在恩和境内。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让早已在这里放牧、开垦、淘金的俄罗斯人回到额尔古纳河以西,但仍有不少俄国人依然活跃在这里,并和当地人结婚生子,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俄罗斯风格的华俄后裔群体,并建立了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到达室韦

        室韦,初作豕韦,原系蒙古语音译,用作族称。源于东胡鲜卑,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部为契丹,北部号室韦。

室韦站

        蒙古人的起源最早出现在唐代史书中,当时称之为“蒙兀”。蒙兀是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室韦中的一支,因此也称蒙兀室韦。

室韦镇

        公元840年左右,蒙兀室韦开始脱离室韦这个“大家庭”向西、南迁移。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蒙兀人的生活方式也逐渐从渔猎民族向草原游牧民族转变。这时他们被统称为“鞑靼”。

室韦镇

        到了十二世纪,蒙古人已散布在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出了许多部落。由于蒙古部的逐渐强大,“鞑靼”一名逐渐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

室韦镇

        十二世纪末,蒙古乞颜部在首领孛儿只斤·铁木真的带领下,实力迅速发展壮大,并相继击败了众多对手。最终,铁木真成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他也因此被蒙古人尊称为“成吉思汗”。

室韦镇

        在来呼伦贝尔之前,蒙兀室韦在我的知识库中还是为零,原来室韦对蒙古人来说是一个这么重要的地方,就如同我们汉人的陕西、河南,额尔古纳河就相当于我们的黄河一样。

室韦镇

        时过境迁,如今的室韦,几乎已经被俄罗斯同化,其实,在东西伯利亚,也就是勒拿河、贝加尔湖以东,都曾是蒙古人的领土,后来俄罗斯强大起来,采用蛙跳式的侵略战略,在远东地区,逐步插旗占地,他们的统治方式是极粗野的,对原驻民赶尽杀绝,然后移民,一点点地蚕食。

室韦镇

        直到《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大清让出了额尔古纳以西的领土,致使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罗斯在法理上占领。当俄国人残害远东地区的蒙古人的时候,大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后来,如果不是大批的汉人闯关东,东三省是不是能保得住都不一定。

室韦镇

       室韦镇的面貌和它在蒙古人心中的历史地位好像有点不相配,建筑物基本都俄罗斯风格的,除了木刻楞,就是洋葱头顶的东正教堂式的宾馆。

室韦镇

        镇子并不大,我们的目的地不是这里,是距离这里12公里的临江,穿过小镇,经过一条砂石路就可到达。

       额尔古纳河边有一个屯子,因当地人称河为江,故而得了一很诗意的名字临江屯。村子只有几十户人家,多数是俄罗斯族,整排的木刻楞房屋,保留着浓郁的俄罗斯风土民情。

        这里因临江而得名,也因临江而得景,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都是摄影者的天堂。

        这里的名字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里的建筑充满了童话风格,这里的人文充满了异国情调。

        在出来之前做功课时,在住临江还是住室韦这个问题小小的纠结了一下。后来还是因为听说室韦的商业化太重,而选择了临江,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室韦镇

        出了室韦,就没有这样的好路了。

临江屯

        看上去还算平整的砂石路,就是不能走得太快了,不然尘土飞扬是小事,那颠簸也受不了。

临江屯

        出了室韦,要在山间转几个圈,过几片田,也有好看的油菜花海。但大多时候视线都不像在草原时那么宽广。由于时近黄昏,树林变得黑漆漆的,让人心中有点小小的不安,只想赶快赶路。

临江屯

        路况真的不好,真不想在天黑下来,还走在这样的路上,太阳在缓缓下沉,天边的云层好像知道我们的想法,一直在努力地托举着太阳,累得脸都红了,带得整个天边都罩上了霞光。

临江屯

        额尔古纳河一直在身边不远的地方跟随着,虽然大多数时候都看不到她,也听不到她,但我知道,她就在那里,照看着她领域内的每一个人。

临江屯

        太阳逐渐成为了落日,它拼命地驱散了天边的云层,没想到白桦树又伸出援助的双手,奋力地托起落日的余辉。

临江屯

        终于落日挣脱了所有的束缚,绽放出最后的光彩。而我们也赶到了临江屯的观景台,这里离临江屯的村口已经非常近了,我们也可以放下心来,欣赏一下这落日的美景了。

临江屯

        夜幕逐渐褪去了额尔古纳河的色彩,使她如一幅浓墨淡彩的水墨画一样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临江屯

        落日的余辉洒满了山坡,染红了天边,浸红了江水,就连绿草都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红纱。

临江屯

        当红日愈沉,水中却升起了又一轮红日,两轮大小相同,光芒万丈的红日交相辉映,顾盼生辉,构造出了一幅双日沉江的壮丽景色。

临江屯

        “落日西辞临江屯,万朵红云入江沉。山披霞衣草含笑,再觅农家把酒温。”

临江屯

        这是最难取舍的一组照片了,拍摄的角度稍微转换一点,就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光线、色彩在自由地发挥,手机的镜头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               

临江屯日落

        随着暮色渐浓,水面上升起一层淡谈的雾霭,借着落日还未收回的余辉,所有的景物都尽量保持着自己的色彩,一起等待着落日余辉尽去的那一刻。

临江屯日落

        两个太阳,比着映红自己一边的万物,你降一点,我升一点,你藏的是头,我隐的是脚。

临江屯日落

        不由得想起秦少游的一首字谜:“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秋日残红萤火飞。” 猜一字。谁能猜出来,请留言啊。

临江屯日落

       ”登山临江畔,幽幽碧草环。千山披锦带,长河落日圆。“

临江屯日落

        终于大山阻断了两个太阳之间光线的牵连,落日在渐渐陨落,晚霞在慢慢升起。红了山,红了河,红了天边的云朵。

临江屯日落

        “掌托落日圆,霞飞碧水间。长河衔小镇,暮色亦安然。”

临江屯日落

       “小镇傍水居,落日照河渠。手托双日坠,扮红河畔女。”

临江屯日落

        落日还没有完全离去,暮色已悄悄来临。草睡了,江睡了,风睡了,云睡了。只有落日还在不知疲倦地挥洒着自己的余辉。

临江屯日落

        落日还是舍不得离去的,要不怎么奋力地扒着远方黑漆漆的山头,就是不肯落下呢?即便山、水、草、云都披上了夜装,就等着太阳离去的那 一刻。

临江屯日落

        该走的总还是要走的,就如历史的长河,可能蒙古的先人们也如我们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看着临江的太阳起起落落,直到他们自己也成为了历史的过客。

临江村口

        没想到能赶上落日的胜景,转过山口,这里就是临江屯的村口了,这是回望的方向,前面的山口就是刚才看落日的观景点,这次来的有点晚,明天日落时要上到山上去看下,应该视角会更好吧。

临江屯

        进村后的第一家,就是我从携程上订的邻溪旅馆。225元一晚,不含早餐。早餐自助15元一人。

临江屯

        这是一家刚刚装修完不久的旅馆,一切都是新的,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松木的香味。我们是这里唯一的客人,楼上楼下,随便挑房间,于是选了楼上光线最好的一间。

临江屯

        这就是传说中的“木刻楞”,里里外外都是木头的,通风很好,走起来,嘎吱嘎吱的。

临江屯

        房间是亲子的,床很舒服,床品干净整齐,唯一的缺点插座有点少。

临江屯

        屋子有两扇窗,窗帘样式还不一样,吊灯很有特色。

临江屯

        室内装修也是浓浓俄罗斯味道。

临江屯

        白桦树式样的挂衣架。

临江屯

        房间一角。

临江屯

        也许是在林区的原因吧,这里的木头好像不值钱,连院子围栏都是密密的木板。临江比室韦好像还要小一些。房屋街道也更原始,不过还是像旅游区。

临江屯

        这可能是最原始的住房了,如果座落在原野上,房前屋上堆满了白雪,一定像童话一样。

临江屯

        旅馆老板的房间不止一处,我们住的是新建的,在村里还有一处。

        老板把我们带到村里的店里,因为这边有餐厅,赶了一天路,真有点饿了。

临江屯

        这里哪里是宾馆,明明就是一个花园嘛。

临江屯

        院子的后半部种植着新鲜的各色蔬菜,吃的时候现采现做。

临江屯

        院子前半部开满了各种五颜六色的花朵,一团团,一簇簇,幽香阵阵,彩蝶飞舞。

临江屯

        花园中的边边角角都布置得很有心,让人如同进入了童话世界。

临江屯

        园中花团锦簇。

临江屯

        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一定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爱心满满的人。

临江屯

        餐厅就在院子的里面。

临江屯

        儿子在妈妈的带领下忙着去挖萝卜了。

临江屯

        美丽的白桦树,后面还有一个微缩景观。

临江屯

        荷兰风车。

临江屯

        屋檐下也挂满了牵牛花。

临江屯

        园中各色花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

临江屯

        牵牛、百合、郁金香,花开万朵,色彩斑斓。

临江屯

        没有了太阳的阳光哺育,向日葵害羞地垂下了头。

临江屯

        当光线渐暗,华灯初放,更是亮如白昼。

临江屯

        华灯初上。

临江屯

        用灯光勾勒出建筑的轮廓。

临江屯

        晚饭已经做好,开吃吧。

临江屯

        好吃的香酥羊腿。

临江屯

        灯光不仅照亮了小镇,也扮靓了整个夜晚。

临江屯

        “幽居界水畔,繁花似锦扮。华灯耀月影,静夜好入眠。"

        早上刚三点半,闹钟就把我们叫醒了,因为我们今天要去看日出。

        天刚微微有点泛白,外面一个人也没有,发动汽车,向村北的山坡驶去。由于没有见到一个观日出的游客,也不知道我们处的地方是不是最佳的观日出景点。

临江屯日出

        太阳如同待嫁的新娘,还在山后梳洗打扮,可新娘的红妆,已经映红了山冈,就连天空也羞红了脸颊。

临江屯日出

        此时山腰中升起了层层云雾,像新娘婚纱的头巾蒙上了山头。

临江屯日出

        前方的额尔古纳河,吐气如兰,丝丝白雾,蒸腾环绕,有如仙境。

临江屯日出

        此时的临江屯还睡梦中,偶尔传出阵阵牛声。

临江屯日出

        正当我们大家环顾四周,翘首以盼的时候,太阳已悄然爬上了山头。

临江屯日出

        再次登场的太阳,已经换上了中国传统的红妆。如同面含娇羞的新娘款款走来。

临江屯日出

        终于,太阳完全跳过了山梁,挥洒着灿烂的光辉,唤醒了山冈,唤醒了河流,也唤醒了村里的牛羊。

临江屯日出

        临江屯的人们还在熟睡,阳光温柔地在给大地加温,但显然没有想吵醒美梦中的人们。

临江屯日出    

        天边的红霞还没散去,水面的云雾还在弥漫,我们却睡眼迷离,时间太早了,还是回去再补补觉吧。

临江屯日出

        回到旅馆,阳光已爬满窗,暖洋洋的,不管了,我要再去睡会儿... ... 

临江屯日出

       “千山红遍天欲晓,万赖俱寂时尚早。光扶窗棱鸟欢叫,蒙头再睡日已高。”

        当我们再次醒来,已经快中午了,早饭也错过了。

        昨天到临江的时候,汽车油表显示还有三格油,问了一下,最近的加油站是在莫尔道嘎,室韦虽然有站,但是还没开始营业,而从临江到莫尔道嘎镇有100公里,所以,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去加油。顺便去游览一下莫尔道嘎的森林公园。

室韦口岸

        进出临江屯,都必须经过室韦,虽然村北也有一条路,可能是通往奇乾的,但路况实在是太差了。所以我们先驱车回到室韦,这里不是有个口岸吗,网上说得非常吸引人,而且就在室韦镇上,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去看看吧。可我们到达后却发现,这里大门紧闭。

室韦口岸

        口岸的办公楼依然光鲜亮丽,可门口的通知上说,口岸已经搬走了,地点写得也不清楚,没办法,只能望门兴叹了。

室韦口岸

        不知道室韦口岸相面的俄罗斯奥洛契口岸是不是也要搬走呢?

        还是去莫尔道嘎吧,今天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日落时赶回来,到临江的南山上,从高一点的角度再看看额尔古纳河的落日美景。

莫尔道嘎

       再一次进入S201省道,行驶大约12公里左右,转入X901县道。这是一条深入到大兴安岭林区深处的道路。路面看起来还不错,限速50,基本是上坡路,但不陡。

莫尔道嘎

        这就是我在本系列游记第一篇中提到的,把我的折叠桌给颠碎了的路。看着挺平整的路面,就是有太多的多年沉降路段。不用限速,你也很难开到50以上。所以路上如果见到有沉降路段的提示,一定一定要降速,一般看到有黑色刚铺的路面,要减速,看到要过桥,要减速,车行至坡谷也要减速,这样的地方,就是没有提示牌,也会有沉降的。

莫尔道嘎

        路上的车非常少,我们孤独地在大兴安岭中穿行。山中的各种飞虫,群魔乱舞,飞蛾扑火般地撞向车的前挡和进气格栅,有的彩蝶甚至就落在路中央,车来了也不知道躲避。不是被车撞得粉身碎骨,就是被车轮辗得零乱成泥。路边草丛中的蝗虫,还不时“嗒,嗒 ... ... "地发出响亮的鸣叫。

莫尔道嘎

       ”山深林密车马稀,坡多弯急路路奇。乱蝶扣窗惨迎客,振翅飞虫恰恰啼。“

莫尔道嘎

        在大兴安岭中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有的名字都查不到。在X901上行驶29公里后,过了前面这座桥,向右转拉莫线。在拉莫线上要走45公里,最后还要转向X325县道,沿莫尔道嘎河直接就可到达莫尔道嘎镇了。路况与刚才的X901基本一样。

莫尔道嘎

        莫尔道嘎鄂温克语为“碧水”之意,鄂伦春语为“白桦林生长的地方”“驯鹿出没的地方”,蒙古语为“上马出征”之意。据说,成吉思汗就是从这里走出大山,上马出征,征服欧亚大陆的。

莫尔道嘎镇

        加油站就在莫尔道嘎镇的村口以北,X325的路边,赶快加满油,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下一个目标是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离莫尔道嘎镇12公里。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门票成人150,儿童75。这里汽车是可以开进去的,转一圈也要100多公里了。

        这里有个问题,公园里没有什么手机信号,也就是上网比较困难,所以如果买的电子票,最好提前把二维码什么的都截屏下来,不然验票可费劲了。如果非要用网,公园门口的小店铺里会有免费的,不过也不是很好用。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这张导游图又有点太大了,其实公园只是其中红线描的一点。这里有些路没有标出来,到了看路标就可以。

        再有听说白鹿岛风景不错,不过不在公园里面,如果只想去白鹿岛可以不用买票,直接绕过去就行,而且不用门票,是免费的。但距离森林公园有80公里左右。

        公园里的路非常好,没有沉降问题,但路边的蚊虫同外面是一样多的。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过了这座桥就正式进入森林公园了,桥下流淌的是莫尔道嘎河,最终会汇入额尔古纳河的。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进了公园不远就有一排木头栈道,听说是小火车的车站,不是自驾的人,可以乘坐这里的小火车游览,可以在景点处停车,只是不知道车票要多少钱。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行驶在公园里,感觉和刚才走的县道风景差不多,只是路况要好得多了。再有一个区别就是,这里是单行路,是不可以向回开的。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公路的沿线分布着很多的景点,比如红豆坡、偃松幽径、兴安杜鹃、一目九岭、猎人之路等等。景点相对比较分散,考虑到我们都想晚上赶回去看日落,前面80公里外还有个白鹿岛在等着我们,所以大部分景点都没有停车,直接擦肩而过了。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最多的就是树,樟子松、落叶松、偃松、白桦、山杨等等不胜枚举,它们一列列,一排排,密密层层,手拉手,肩靠肩,组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偃松径直刺苍穹,夏至枝繁绿色浓。十年树木结硕果,地下根深有几重。”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猎人之路,沿小径直通森林深处。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大兴安岭的林区到处都能看到柳兰的身影,这次和别的花同框还是很少见的。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曲径林开柳兰香,婀娜多姿列两旁。花色含羞低声唱,蜂飞蝶舞采蜜忙。”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一目九岭的观景台。听着感觉应该挺高的,其实不然,并不用爬多少台阶,可能是因为公路已经开到海拔比较高的地方了吧。这里我去了的所有景点,都不会走进去很深,或爬很高的台阶,不用担心累的问题。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山峦叠嶂卷微澜,谷生层云塞其间。一目九岭今何在?不似关外甲江南。”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曲径通幽处。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白桦能长到这么粗,应该需要不少年了。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白桦树睁开无数只眼睛,环视着四周。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大兴安岭中使鹿的地方太多了。就是看人家驯鹿好欺负。

莫尔道嘎

        不知不觉中就驶出了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路也不是单行的了。怎么连个标记都没有。后来还是看到了路牌才知道的。前往白鹿岛吧,时间有点紧了。

莫尔道嘎

        距离景区大门100公里左右,激流河注入额尔古纳河入河口上游处,有两个修长小岛相偎而卧,河水呈"S"形回环于两个小岛之间,岛上野花丛生,红豆遍地,松黛桦橙,山光水色,美不胜收。这是整个森林公园中景色最迷人的地方,这就是为当地百姓讲述着许多传说的苍狼、白鹿岛。

白鹿岛

        相传在远古时,蒙古族部落与突厥族部落多次发生战争,最后蒙古族一对青年夫妻逃到了额尔古纳的森林深处。丈夫叫勃儿贴赤那(意为苍狼),妻子叫豁埃马阑勒(意为白鹿)来到激流河边繁衍子孙,渔猎为生,死后便化作两个小岛,交颈而卧,相依为伴,多年以后,他们的后代成为了英勇骁悍的蒙古族,诞生了一代战神成吉思汗。

白鹿岛

        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成吉思汗梦中见到了苍狼与白鹿,更激发了他秉承祖业,发展壮大的决心。最后终于统一了几乎所有的部族,领域版图成为了当时世界之最。这里的两个相依、相邻的小岛便被誉为苍狼白鹿岛,当年战功卓著的哈萨尔被成吉思汗封为这片领域之王。

白鹿岛

        公元1207年,铁木真回室韦祭祖,路上生发狩猎之念,逐鹿至龙岩山顶。只见林海茫茫,云凝峰峦,霞光四射,一派吉祥。大汗顿生统一蒙古的志愿,于是一声巨吼:莫尔道嘎!莫尔道嘎由此得名。莫尔道嘎在蒙语里的意思是----骏马出征。

白鹿岛

        白鹿岛的景色应该是莫尔道嘎最漂亮的地方了,可通往白鹿岛的路却像是总也走不到头,虽然知道这里已经是白鹿岛了,除了一个度假村有一个小口外,没有找到任何景区标记,美景就在路边。

白鹿岛

        为了赶回临江看日落,我们没有继续向前深挖白鹿岛的景点位置,已经快五点半了,导航说回临江要三个多小时,顾不得限速了,也顾不得沉降路段了,我以平均80的速度,飞驰在回临江的路上。

临江日落

        七点四十五分,准时赶到临江南山观景台,代价就是车上的折叠桌给生生地颠碎了。

临江日落

        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头,太阳刚刚降到山顶。

临江日落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原因,今天的日落没有昨天的惊艳。

临江日落

        站在山顶,视野确实开阔了好多,江面的开阔可以容纳下更多的晚霞。但天边的红云却远不如昨天。

临江日落

        额尔古纳河在临江拐了一个大大的弯,水流依旧缓缓地流淌着。

临江日落

        临江日落全景

临江日落

        一天的行程又结束了,回去吃饭、洗澡、发圈、睡觉。

        媳妇的假不多了,商量了一下,决定先让她从海拉尔飞回去,我带儿子去北极村。所以明天我们将向海拉尔的方向行动。

        关于我们明天的行程,请继续关注我的下一篇游记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四》——中国冷极根河源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一》——神奇的阿尔山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二》——异域风情满州里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三》——边境小镇临江屯。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四》——中国冷极根河源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五》——草原天堂陈巴尔虎旗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六》——找北之旅北极村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七》——美丽故土“海兰泡”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伦贝尔自驾游系列之八》——漫漫归途路

        谢谢观赏! 

2019-10-05发布 阅读量1.6万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行程
  • 文章
  • 问答
  • 玩法
29
4
8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呼伦贝尔大草原 这是最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序言《老舍》这是我在小学6年级的语文课本里的第一课学到的一篇散文。十几年过去了,我任

小希带你看世界6.3千11

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期一会,呼伦贝尔大草原
什么是呼伦贝尔?为什么想要去 呼伦贝尔 ?因为这里有:辽阔的疆域奔驰的骏马,清澈的泉

小希带你看世界4.6千11

内蒙古自由行攻略❀带妈妈去旅行❀内蒙古自由行攻略
旅行是一种病永远无法治愈,我们被困束在这个水泥森林太久了,熟悉的红绿灯、熟悉的办工桌

小希带你看世界5.3千11

难忘的巴尔虎蒙古部落
当纯净的空气成为都市人们的奢侈, 困难喘气接近窒息的时候, 你需要体验天然氧吧的自由呼吸;&n

M39****93807.7千11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呼伦贝尔
前不久我说,我想找一个最美的草原,白云朵朵、牛羊满地,草要郁郁葱葱,像绿丝绒地毯一样铺的看不到边际。

游必有方1233.9千6

《呼伦贝尔大草原》包车旅游攻略《呼伦贝尔大草原》
前言:多少年多少年沉默不语谁能猜测那散去又复来的云还有那满山滚动满山碧绿……多少年,

小希带你看世界4.8千11

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相约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那蓝蓝的天,那白白的云,那青青的草,那灿灿的花,那随风四处飞扬的歌声,那纵马任意驰骋

小希带你看世界5.2千11

呼伦贝尔大草原穿越绿浪,记忆中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写在最前面 夏季的 呼伦贝尔 由于纬度的关系,总比全 中国 的其他大部分区域来得更为

小希带你看世界5.6千11

【内蒙醉秋】内蒙古-呼伦贝尔/阿尔山/额济纳,许一个金色中秋天
醉秋前言

粮雷偕匚1.5千0

【内蒙行记】—— 以梦为马,呼伦之夏(2018年,3000公里,穿越呼伦贝尔的干
2018年,这个夏天异常的热!

胺饰家私1.5万3

[By Yozuki] 一路向北,去冷极的呼伦贝尔冬日撒欢
某一天,从被窝里爬起,发现窗外的绿叶已经渐渐全部落光,白天的光影越来越短暂,吸一口空气,仿佛有薄荷般

呐喊夭幕6.1千11

呼伦贝尔:夏日未至,高唱一曲草原牧歌,眷恋你的风情万种
夏天的风正暖暖吹过,穿过头发穿过耳朵...

辆蕴梢土9.3千9

呼伦贝尔,这一刻我们都中了草原的毒。
想一想自己这一年的旅行,

枷爻苟婆7.5千11

【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攻略+许你一个塞外梦+呼伦贝尔大草原

喊访钾舶1.2万12

【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攻略+愿每一滴洒向寒冷的暖流+呼伦贝尔大草原
1991年的3月15日这天,在我的老家,往年已开春的时节忽然下起了一场雪,就在这天,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爸

久爻治弛8.2千11

「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攻略,是想一去再去的喜欢。呼伦贝尔大草原
对内蒙古的喜欢是想一去再去

舅新虐蓉7.8千11

曲奇在内蒙古| “呼尔”今夏:这个夏天,跳进绿色海洋里吧!
每一年的夏天我都迫不及待投入碧海蓝天的怀抱,冰沙可乐,西瓜冰棍,热情的阳光和活泼奔腾的海总是让盛夏鲜

脸收秸潞9.2千11

呼伦贝尔大草原+亲子游旅游攻略+呼伦贝尔大草原
尽管你依然还在为青春落幕感怀惆怅......

已灾从锰7.5千11

【旅游攻略】呼伦贝尔大草原+来一次约会+呼伦贝尔大草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心里装着大海,

M34****59645.9千11

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攻略+呼伦贝尔大草原
想一想自己这一年的旅行,

谕兆谡野7.3千11

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是最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老舍》这是我在小学6年级的语文课本里的第一课学到的一篇散文。十几年过去了,我任然记得开篇那一句:这

M34****84676.0千11

【旅游攻略】内蒙古自由行攻略+内蒙古包车
多少年

骄傅戏纪9.2千11

趁年轻,我们一起去呼伦贝尔
俯身掬起一捧河水,一朵白云顷刻坠落在掌心中。我举起手冰了冰额头,果然舒爽很多,就唇啜饮,一股冰流入腹,甜

彩云之南的云9.7千11

为你而来,呼伦贝尔大草原(自驾游呼伦)

变成冰的水滴8.0千11

呼伦贝尔 一切都是慢慢的美
这一次去 呼伦贝尔 旅行,感觉是从内心的风景走到了丰年。即使路途遥远,行人寥落,也要去看看&n

带电的草莓2.3万22

我和草原有个约会。。。美丽的额尔古纳
从2011年痴迷徒步爬山,到12年几乎两周一趟,再到13年上四姑娘山体验了一次500

实打实a5.8千11

走进金色的童话世界,我和小伙伴们终于找着北了……(呼伦贝尔最详细游记攻略)
warning:本篇游记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我知道有点长……所以已经精简掉了400多张图,建议大家从头到尾静

所谓2爱人3.8万24

8月相约呼伦贝尔大草原北线9日休闲之旅 附经典路线+实用攻略
欢迎关注我の微博: http://weibo.com/opbo

你和我的1时光5.9千0

含蓄的金秋,静止的狂野——呼伦贝尔

謌習慣分3950

一生中与你“相恋”的那个夏天---我们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出发

鸡尾酒小森7.5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