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李家山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
吕梁

李家山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

出发时间

5

行程天数

8

人均花费

2.5千

和谁出行

夫妻

碛口 到 李家山 3公里,车跑了也就10分钟就到山顶停车场!这里就是隐于黄土大山沟之中,这里据说是碛口老板们的后院,家属都安置在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山村。

我们下车就有一个中年妇女盯着我们要给我们做收费讲解,给盯得不好意思了,就请了。其实太没有必要了,就是带着我们沿着游览步道逗一圈,也没有讲了些什么,反倒影响了我们深度玩节奏


刚进入李家山村就听到高亢激扬山西民歌,一个男导游,据说是李家后人,热情大方,唱出山西民歌,高亢激扬,充满了感染力和穿透力,满满的信天游那种黄土风!

这里是西区民居的游览步道起点,对面东区民居的场景历历在目!如果你眼神好的话,能看到对面最高处房屋的右侧平台上,站着几位游客,他们正在瞭望着我们。

李家山 民居形式以窑洞明柱夏檐四合院为主,依山就势,高低叠置,错落有序。

民居砖、木、石雕比比皆是,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相传,最早因有李姓人家在此开荒落户,故名 李家山 。民居以窑洞影基为主,窑洞前普遍有廊檐伸出,多数为四合院,整个民居分布在黄土山坡上。

风水学大师说, 李家山 村的地貌形似凤凰,民居依凤身及两翼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于70度的陡坡上,构成了一种极具视觉震撼上的效果。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将其与 湖南 张家界 、山陕蒙黄土高原列为自己的三大发现。另两处是: 湖南 的 张家界 , 陕西 的黄土高原。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李家山 建筑依靠约70°的山坡而建,从山底一直建到山顶,叠置十一层,一气呵成,形成了“立体村落”。

每一户的窑院都有一块在山坡上辟出来的平整庭院和数孔在山体内开凿出来的窑洞。各家各户的窑院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上一层庭院的下面就是下一层窑洞的洞顶。一层层的窑洞就这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层叠在陡坡之上。看似完全依山随意布局的窑洞、窑院,完美地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凝固成一幅独特的 西北 风画卷。

在最顶层窑洞或是在山坡开阔的地方,更有一些窑院将窑洞与明清砖瓦民居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因为黄土高原的土层结构是垂直肌理,易崩塌,因雨水冲刷而导致的山体滑坡是常有的事故,所以 李家山 村修有大小石质排水沟,最高的落差有3040米。

这里依然有李家的后代居住,但是都是老人了,连孩子都很少,因为村里没有学校,年轻人走出深山,再也不想回来守住老房。所以, 李家山 才被列为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这里目前仅仅靠旅游很难维系这一片的建筑生存。建筑是要有人居住的才能有生气。

李家山村的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

据传,时李家山有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李登祥,人称祥财主,在碛口开的“德合店”、“万盛永”;西财主李德峰,在碛口开的“三和厚”。

讲解员从这“元宝”路走过去,沿着步道向北区民居行进,整个步道都是最佳摄影点……

村内道路也不强调整齐划一,该绕就绕,该转就转,整体构思既宽松又严密,达到了“疏可跑马,密不插针”的意境。

石阶小道因坡附形,蜿蜒曲折,四通八达。串通院落,崎岖弯曲,迂廻盘旋,斗折蛇形,顺势而行。众多小径汇成街巷,窄处用栏杆。

村里两条主要街道贯通南北,从沟底到山顶,主干道两旁便是东西财主、新窑院落。主道旁生小巷斜道,或院落前后或房屋上下,状若螺旋、盘似游龙。

走过“元宝”路,就是“新窑院”前的

新窑院,又称子寿楼,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进去需扫一下门口的二维码,微信付2元钱就OK了。

虽然 李家山 村开放了旅游,但是并不收门票。各个有标注的明清建筑景观也是自由经营与管理状态。让游人感觉比较好的是这些窑院统统没有向游人单独收费,

2006年,国家将 碛口 古建筑群李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测这个心窑院也是新翻建的。 该院虽然只有一层,却非常宽敞。

原是西财主侄子所建

以水磨青砖对缝砌筑,做工精细,建筑考究,保存完整。

李家四合院是最早接待游客的地方,著名的画家吴冠中老先生曾两次入住这里。

这间就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住过的房间。吴冠中先生写生的发现,才让这个偏远山旮旯里的古村落焕发了青春。

李家后人男导游在与他客人互动,蹭拍开启

由于山高, 李家山 的住户们需要大量的大瓷缸装粮装水。但在大瓷缸烧制与运输过程中,难免出来一些不合格的产品,不能用来装水,弃之可惜。 李家山 的许多院落在建设时,就利用这些有瑕疵的大瓷缸装土做墙,形成了山坡 上高 高低低、整齐划一、黝黑而又局部反光的高缸院墙,颇为好看。

站在新窑院前看东财主院

三层楼院,这个院建筑从整体上看层次感极强,是典型地表现了山地建筑群的特色, 其实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层,也就是说三层楼院并不在一个垂直面上,而是靠着土坡的斜度,底层的房顶作为上面窑洞的庭院,以此类推。一家拥有三层、十多孔窑洞,这应该是当年一大家子住的地方吧。一层有一个还算宽敞的小院,二、三层则只有走廊链接各个窑洞、通往上下层。

东财主院是“东财主”李登祥建造的两层窑院。一层窑院正窑坐东向西为五孔石窑,三明二暗。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

南厢房两孔石窑西侧为硬山起脊大门,大门朝南,

其上匾额书“堂构增辉”

大门墀头三面砖雕

“麒麟献瑞”细腻逼真。

正中才是常见的对开板门。门框上有一对雕花门簪。

在大门板上,镶嵌着环纹精美的铁门环

财主后代导游绘声绘影讲解

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这是东财主院门前观景台。

站在“财主家”门口眺望,山坳里依山而建起立体村落,窑洞层层叠叠错落,不是土窑,是大块石砖砌成的石窑

沿着石阶往上走就能到东财住院的二层

有门就进。院中有一个老汉,据说是给东财主的后代看房的,礼貌打个招呼,同意我们参观

东财主家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

下图右下方的门,就是外面看到的大门,左上方那门就是我们刚进来的门

可以想象当年是多么的热闹。

虽然原汁原味,但也缺乏保护。

东财主家旁有个旧时的小学

从东财主家门口的小路继续往下一层走,在小村的最南端是诗书传家的窑院。从对面高处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两层窑洞的窑院。整个窑院有两道院墙,一道是适应小村街道弯弯的外墙,里面是将窑院规整的四四方方的内墙,内外墙之间还有一定的高度差。只可惜这个小院也是大门紧闭的,否则真希望能进去看看被称为“诗书传家”的小院能给我们呈现出多少当年主人的诗书文化。

从诗书传家小院门口小路继续往下走很快就来到山坳的谷底,从这里往村外走就可以下山到山下停车场和沿黄公路。在沿黄公路边上就是在山下 新建 的 李家山 村,村中很多居民都已经搬到那边去住了。 从山坳谷底沿西边山坡向上走一层就是麒麟院,这是一个三孔窑洞的小院,也是开放客栈的窑院之一。

下坡后来到一个平台身。大爷唱着民歌,牵着小毛驴,一幅陕北画面,和大爷与毛驴拍照要收费的

讲解员说沟里是富人家的窑洞,沟外是穷人的窑洞,我们自己下沟走走

董生院

望江楼

宝善处

看到山顶停车场

下沟的路不好走

这里还住着人,就是那个讲解的中年妇女的家

沟底看沟上,不知依着为分界

真是有很大的区别

回到山顶停车场,司机带我们去西财主院,后地院又叫“香亭楼”,是“西财主”李德峰所建,位于西侧山坡上,坐西朝东。

香亭楼由主院和两个小跨院组成。

主院正房一层是七孔石窑,二层是七孔砖窑,北侧厢房一层是三孔石窑,二层是五间带前廊砖瓦房。

这也是几个对外开放窑院中唯一一个具有这样开放走廊,并且能够在自己入住的窑洞门口看到对面山坡景色的客栈。 一层是相对封闭的庭院,二层则有开放的走廊。

整个窑院宽敞宏大,这在沟壑纵横的李家山村实在难得,可见李家的财力雄厚。

回到停车场司机带我们去西湾村

2021-08-08发布 阅读量1.2万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行程
  • 文章
  • 问答
  • 玩法
66
21
22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寻源探秘,游读山西|长治、临汾、晋中、吕梁
前言有人说,“在山西,你很容易邂逅千年的时光,遇见全国乃至全世界“绝版”的历史遗存。

拿相机的尤6.0万11

听自己的脚步,感受一路风情------2020年暑期行
因为疫情高考延迟,我的出行计划也被迫推迟,终于等到高考结束但疫情仍有报道,出去还是不

路游戚1.0万23

山西行(一)--碛口
碛(音qi)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

小寒66886.8千11

云游四海(1357)【神奇晋陕之四】碛口古镇
2019年9月中旬,曾经游览了山西临县的碛口古镇。图为碛口古镇的导览图。碛口镇是山西

云游四海翁7.2千12

我的晋陕游
这次的出游(2019.10.11)共五天,高铁往返,在晋陕线之间游览了华陵、碛口古镇

春暖花e开5590

行走陕北10---碛口古镇
行走陕北10---碛口古镇从李家山回来,我们就去了碛口古镇。碛口镇位于山西吕梁山西麓

往往11243.2千4

行走陕北9---碛口李家山村
行走陕北9---碛口李家山村从绥德出发,一直沿着黄河边的公路(叫沿黄公路)走,出了陕

往往11242.4千6

陕晋行(六) 住李家山 逛碛口古镇
从靖边波浪谷出来,我们向碛口古镇出发---

秋日红叶4.8千10

2019年的第一次自驾-5日晋冀文化游
        其实过了元旦就开始计划过年去哪里玩 但是冬天选择余地就太小了 东北太冷 南方节假日人太多 出国人

一杯苦咖啡9122.3万16